同步练习5.1两极格局的形成(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同步练习5.1两极格局的形成(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5.1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与二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B.?华约组织成立????????????????C.?北约组织建立????????????????D.?马歇尔计划实施
2.历史复习课上李老师请杨小明同学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中冲突最激烈的事件,杨小明的正确回答应是(
)???????????
A.?苏联进攻阿富汗??????????????????????B.?越南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D.?海湾战争
3.二战后,美国正处于实力的顶峰。杜鲁门总统一再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可是,经过战争考验而强大起来的苏联,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对美国让步。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
A.?苏联实力强于美国??????B.?美国、苏联矛盾突出??????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4.二战后初期,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冷战”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邱吉尔的“铁幕演说”??????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5.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防止西欧各国发生革命,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计是(
)???????????
A.?冷战政策?????????????????????????B.?杜鲁门主义?????????????????????????C.?北约组织?????????????????????????D.?马歇尔计划
6.二战后初期,针对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措施,有人这样评价:“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美国武器库中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
A.?成立联合国????????????????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推行马歇尔计划????????????????D.?组建欧盟
7.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当时的世界:“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暂时不会兵戎相见。(

A.?美、苏都成为超级大国?????B.?美苏共同对付法西斯?????C.?美苏军事实力接近?????D.?美苏“冷战”对峙
8.冷战(Cold
War)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北约和华约的成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9.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时代宣告结束。然而现时一些西方大国仍然以冷战思维和冷战手段面对中国的崛起,这需要我们汲取历史教训而提高警惕。历史上冷战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欧盟建立???????????????C.?北约组织建立???????????????D.?推行“马歇尔计划”
10.2016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时表示,他跨越历史和意识形态的阻隔、伤痛与分离的藩篱来到古巴,意在埋葬美洲大陆最后一丝“冷战残余”。对奥巴马所说的“冷战”认识错误的是(
)???????
A.?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B.?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C.?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纷争????????????????????????????????????D.?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2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意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发表于哪一年?它的出台标志着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3)针对材料三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战后美国的政策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1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史料佐证】
材料二:下列两幅图片,描述的都与马歇尔计划有关。
【历史解释】
材料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
(1)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以上历史地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冷战阴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德国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争霸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2)比较两幅图片(含注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解说图片并指出创作者设计意图有哪些不同????
(3)“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有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有本质区别。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者的不同。(至少答出两点)???
13.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存在,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美国和俄国,信仰的一致和民族的团结是结合在一起的,并由此获得了一种新的力量,但这两种相互竞争的信仰都有一种超越其国家边界的吸引力。
﹣﹣摘自罗素的《权威与个人》
材料二:作为杜鲁门主义在经济方面的运用,美国政府制定了一个帮助恢复西欧遭到破坏的基础设施计划。欧洲复兴计划,一般称为马歇尔计划,计划建议通过合作和资本主义重建欧洲经济,用先发制人的方式阻止共产主义或者苏联在已经遭到破坏的欧洲国家发生影响。苏联拒绝参加,发动了对马歇尔计划的反击,为它的卫星国制定了自己的计划,于1949年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建议增加苏联与东欧国家间的贸易。
﹣﹣摘编自弗格森《文明》
材料三:美国和苏联都拥有能够瞬间推毁全部城市的核武器,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冷战时的国际关系。由于战时研究,美国成为唯一拥有新式原子弹的国家,但是苏联毫不费力的扭转了这种局面,在1949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美国政府决定研究氢弹,苏联政府也几乎同时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他们研究爆炸了一颗氢弹,只落后美国几个月……甚至在50年代,核战争的威胁可能对苏联和美国的政策都有约束作用。这两个大国不止一次从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对峙中退缩。
﹣﹣摘编自麦克尼尔《世界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和俄国是如何获得“新的力量”的?这种“超越其国家吸引力”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苏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试比较两者的共同点。???
(3)据材料三归纳,核武器在冷战时期的作用。???
(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的冷战政策。据所学结合图示可知,美苏关系由二战时的合作到二战后走向敌对;图中的易北河会师标志着美军和苏军的合作;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美国走上“冷战”的道路,“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这样,两国出现相互制衡的局面,漫画“较量”是抗衡局面的体现;故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出台。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的冷战政策;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即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以遏制共产主义的对峙格局。???
2.【答案】
C
【解析】【分析】1962年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结果,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和轰炸机;美国解除对古巴的海上封锁,危机遂告平息。海湾战争发生时,苏联已经不存在;AB是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例之一,但最激烈的是C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苏争霸的掌握情况。???
3.【答案】
B
【解析】【分析】据“二战后,美国正处于实力的顶峰。杜鲁门总统一再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可是,经过战争考验而强大起来的苏联,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对美国让步”可知,美国和苏联针锋相对,争夺世界霸权,因而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美国、苏联矛盾突出。故选B。
【点评】本题以二战后,美国正处于实力的顶峰。杜鲁门总统一再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可是,经过战争考验而强大起来的苏联,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对美国让步为依托,考查美国、苏联矛盾突出。???
4.【答案】
A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把“遏制共产主义”作为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邱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最初信号,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冷战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冷战开始的标志。
5.【答案】
D
【解析】【分析】冷战时期,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国家恢复经济。这一计划的实施,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防止西欧各国发生革命,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计,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
6.【答案】
C
【解析】【分析】从题干材料中“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措施、经济手段、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等信息可知,这一措施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推行马歇尔计划,据此,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冷战政策的表现。???
7.【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时间是二战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苏联虽然都很强大,但是暂时不会兵戎相见,该材料反映的是美苏冷战的情形,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美苏冷战的理解。
8.【答案】
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结束。1947年,美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A项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不符合题意;
B项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符合题意;
C项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D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美苏之间“冷战”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1947年,美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掌握冷战开始的标志和表现、影响。
9.【答案】
A
【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把“遏制共产主义”作为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邱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最初信号,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冷战在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表现。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10.【答案】
C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奥巴马所说的“冷战”指的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它带有深厚的大国强权色彩,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冷战是考查的重点;注意识记冷战的含义、具体表现及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11.【答案】
(1)1947年。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2)稳定和复兴欧洲。
(3)1955年5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意味着“两极”格局从此形成。
(4)“冷战”政策。说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欧洲是美国全球扩张的战略重点。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出处“杜鲁门致国会咨文”和“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意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的内容可知材料一发表于1947年;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l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这种“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2)根据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直接目的是稳定和复兴欧洲。(3)针对材料三的出处《北大西洋公约》可知苏联采取的措施是1955年5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它意味着“两极”格局从此形成。在军事方面美国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战后美国的政策是“冷战”政策;说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欧洲是美国全球扩张的战略重点。
故答案为:(1)1947年。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2)稳定和复兴欧洲。(3)1955年5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意味着“两极”格局从此形成。(4)“冷战”政策。说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欧洲是美国全球扩张的战略重点。
【点评】本题考查冷战期间的相关史实。
12.【答案】
(1)A
(2)解说及意图:图1以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为主题,意图告诉大家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美国通过援助复兴西欧并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图2把英法德等国的国旗排成风车状,并强调共同前进。其意图是肯定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发展。
(3)背景不同:“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代,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时代局限性。而“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超越了意识形态。理念不同:“马歇尔计划”以美国为主导,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而“一带一路”坚持平等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目的不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大国争霸,在根本上服务于美国的“遏制战略”;而“一带一路”意在通过互联互通,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解析】【分析】(1)由地图中“被占领的德国1945—1949年”可知在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分裂,A符合题意。德国分裂属于冷战,B的表述不合史实;华约诞生于1955年,与题干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C在时间上不合;德国于1990年实现统一,与题干中的时间“1945—1949年”不符,排除D。故选A。(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1结合所学知识,战后初期,为了帮助西欧各国克服经济困难,美国于1947年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其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是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据此,图1的解说及意图:图1以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为主题,意图告诉大家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美国通过援助复兴西欧并加强对西欧的控制。根据材料二中的图2
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各国百废待兴,当时美国为了对付苏联,实行了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使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达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据此,图2的解说及意图:图2把英法德等国的国旗排成风车状,并强调共同前进。其意图是肯定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发展。(3)根据材料三、材料二图1、图2及(2)的具体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的不同点是,背景不同:“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代,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时代局限性。而“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超越了意识形态。理念不同:“马歇尔计划”以美国为主导,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而“一带一路”坚持平等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目的不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大国争霸,在根本上服务于美国的“遏制战略”;而“一带一路”意在通过互联互通,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
13.【答案】
(1)信仰一致,民族团结。两极格局(或冷战局面)
(2)帮助西欧恢复经济,遏制共产主义或者苏联对欧洲国家的影响。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小范围内的合作或联合。
(3)核武器能引发毁灭性战争,也起到了遏止大规模战争的作用。
(4)出现了霸权主义,引发了地区冲突,宗教矛盾,影响了世界和平。
【解析】【分析】(1)由材料一“在美国和俄国,信仰的一致和民族的团结是结合在一起的,并由此获得了一种新的力量”可知,美国和苏联由于信仰一致,民族团结,由此获得了一种新的力量。二战结束后,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拉拢资本主义国家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军事上,1949年北约的成立。为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苏联拉拢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遏制共产主义或者苏联对欧洲国家的影响。由材料二“苏联拒绝参加,发动了对马歇尔计划的反击,为它的卫星国制定了自己的计划,于1949年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建议增加苏联与东欧国家间的贸易。”,由此可知,苏联采取的措施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二者的共同点是小范围内的合作或联合。(3)由材料三“美国和苏联都拥有能够瞬间推毁全部城市的核武器”“核战争的威胁可能对苏联和美国的政策都有约束作用”,由此可知,核武器能引发毁灭性战争,也起到了遏止大规模战争的作用。(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美苏争霸出现了霸权主义,引发了地区冲突,宗教矛盾,影响了世界和平。
故答案为:(1)信仰一致,民族团结。两极格局(或冷战局面)(2)帮助西欧恢复经济,遏制共产主义或者苏联对欧洲国家的影响。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小范围内的合作或联合。(3)核武器能引发毁灭性战争,也起到了遏止大规模战争的作用。(4)出现了霸权主义,引发了地区冲突,宗教矛盾,影响了世界和平。
【点评】(1)本题考查美国和苏联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和缩略语东欧的联合。(3)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