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5.3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1990年,当选为苏联首任总统的是(???? )
A.?斯大林?????????????????????????????B.?叶利钦?????????????????????????????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
2.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这位领导人是(???? )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3.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以下关于二战前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四种演变趋势,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
B.?和平制度→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
C.?两极格局→欧洲、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
D.?西欧、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
4.《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了自己”发生在? (??? )???????
A.?新经济政策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5.1990年苏联政局动荡的直接表现是(  )
①苏共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 ②国民经济大滑坡 ③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裂严重 ④苏共党内斗争日趋尖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材料生动地描述了(  )
A.?美国的历史???????????????????????B.?苏联的历史???????????????????????C.?法国的历史???????????????????????D.?英国的历史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由于不符合国情而日益陷入经济政治的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较为突出的是 ( )???????
A.?波兰?????????????????????????????B.?捷克斯洛伐克?????????????????????????????C.?匈牙利?????????????????????????????D.?罗马尼亚
8.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按次序对应分别是(??? )
A.?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B.?理想到现实、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C.?空想到科学、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想到现实
9.在冷战形势下,苏联继续把下列哪些行业的发展放在首位,以保持同美国抗衡的强大军力(???? )
? ? ? ①重工业??? ②轻工业??? ③农业??? ④国防工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0.20世纪80年代,东欧国家出现的经济困难表现在(???? )
①外债负担沉重②通货膨胀③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④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45分)
11.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个长期探索的历程。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自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材料三????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承认了市场关系的作用,它构成了这一政策的核心。???
——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历史事件? 指出当时在理论上、思想上对哪两个重大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简要分析这一事件导致的后果。???
(2)根据世界历史知识,从国际形势角度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 并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评述的是苏俄哪一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的核心是什么????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指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给我们最大启示是什么????
12.材料一: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惟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有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它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以美国抗衡的其他国家。
------------基辛格1993年的说话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旧的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新的世界格局确立,将取决于何种因素?
13.?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的最南部,南临黑海,东扼亚速海,克里米亚半岛犹如一只伸展开的巨型章鱼,将触角从东欧平原南端伸向黑海中央,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谁占领克里米亚,谁就能控制整个黑海”早已成为军事家们的共识。
【溯源克里米亚】
材料一:1853年,俄国为夺取黑海出海口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战争使俄国惨改,对于战争的结果,也早就有人做出过这样的预言:“……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寻访克里米亚】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英、法、美三国在克里米亚半岛召开了一个会议,这次会议对于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一致行动,加速二战进程有及其重大意义,并对战后世界格局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探究克里米亚】
材料三:2014年3月21日,克里米亚议会宣布公投决定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将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的条约,西方国家随即发表声明,宣称克里米亚全民公决没有“法律效力”,将不承认公决结果。俄方则表示,将尊重并支持克里米亚人民的选择。两种不同态度针峰相对,所以普京如果最终从法律上确认克里米亚从乌克兰独立并归属于俄罗斯,那么将成为冷战结束后最严重的国际政治事件,俄罗斯与西方将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形成新的接近于冷战的格局。对于美欧来说,乌克兰亦是必争之地。从远期战略来看,遏制普京的超级大国梦,乌克兰作为毗邻俄罗斯的大国,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因此,战争也是美欧的可能选项。?????????????????????? ——《搜狐新闻网》
【感悟克里米亚】
材料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铁甲船和现代的爆炸性的炮弹第一次被使用。它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壕沟战和静止战。电报首次在战争中被使用,火车首次被用来运送补给和增援……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规模投入使用飞机、坦克、潜艇和毒气等新式武器,这次战争可以说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一次检验和应用。使战争火力得以增强,造成更加严重的伤亡。???????????????????? ——《搜狐网》
(1)材料一中提到的“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俄国痛定思痛,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它将来发展有用?这一措施在俄国历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2)请问这次会议的名称?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当今世界,世界格局又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
(3)材料中“冷战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4)有人认为克里米亚公投不是结束而是大国博奕的开始,“克里米亚”地区会成为第二个巴尔干半岛,引发战争爆发。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5)根据材料四,谈谈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苏联改革与解体的相关知识。苏联第3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1990年3月12日至15日在莫斯科举行,大会对苏联宪法作了部分修改,并决定设立享有广泛权力的总统职位。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以1329票赞成,495票反对,54票无效当选苏联首任总统。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点评】理解苏联改革与解体的过程。
2.【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苏联改革与解体的有关知识。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并将国家权力和核密码箱移交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标志着冷战两极格局结束。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点评】理解苏联解体的过程。
3.【答案】 A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也叫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因此,二战前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正确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发展。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知识点,应把握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有关知识。
4.【答案】 D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自己打败了自己”指的是苏联的解体,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1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苏联解体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
5.【答案】 D
【解析】【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非但没有取得成效,反而给社会带来了一连串的危机。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行动纲领,宣称党“将放弃 政治垄断地位”“不再独揽国家大权”,提出多党合作制,实际也就是放弃了党的领导。国民收入下降,政局失控日趋严重,无政府状态迅速蔓延。苏共内部进一步 分化,党组织和国家陷入半瘫痪状态。与此同时,民族冲突状断,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崛起化
【点评】考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6.【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中的提示词“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知道此国家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再结合“一朝解体”可知是材料描述的是苏联的历史,故选B项。
【点评】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脉络。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理解、应用层次。
7.【答案】 C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
8.【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图中的①处发生的有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事件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也因此空想变成科学;②处应该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说明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由理想变成现实;由此推测,③处应试填写“一国到多国”。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
9.【答案】 C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苏联的发展与改革相关知识。冷战形势下,苏联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与此同时,苏联继续把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放在首位,以保持同美国抗衡的强大军力。故正确答案应该选C。
【点评】理解苏联的发展与改革相关知识。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20世纪80年代,东欧国家出现的经济困难的表现。进入80年代,东欧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为了迅速发展经济,东欧国家大举借债。财政赤字剧增,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不断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这些国家社会危机严重。④不是其表现,故答案是A。
【点评】知道20世纪80年代,东欧国家出现的经济困难的表现。
二、材料分析题
11.【答案】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2)1991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①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一中图片的文字“二十年超美,十五年超英”“肥猪赛大象”可看出当时的情况不符合实际,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清,结果导致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2)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相关知识,第一小问要求从国际形势方面分析,结合“南方谈话”的时间,当时的形势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第二小问考查“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运用所学知道分析可知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3)本题考查苏联新经济政策相关知识,从题目所给信息“承认了市场关系的作用”可判断该政策为苏联的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核心结合材料分析,即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或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总结能力,注意结合材料,语言表述恰当即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给们的的最大启示有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等。
12.【答案】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3)大国综合国力。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旧的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界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本题考查“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的基本特点。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本题考查新的世界格局确立的因素。当前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还在强化,多极化格局的建立最终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对比。
故答案为:(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3)大国综合国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两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了两极格局、当今政治格局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3.【答案】 (1)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雅尔塔会议;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4)不会;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各国联系加强;联合国的协调作用;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等。
会;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不断;偶发事件处理不好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线等
(5)战争催生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发展;科学技术的发明运用于军事,又使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能加快战争进程。? ??????????????????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内容。材料一中提到的“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俄国痛定思痛,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本题考查的是雅尔塔会议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1945年,在美、英、苏三国主导下,召开了雅尔塔会议。这次会议对于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一致行动,加速二战进程有及其重大意义,并对战后世界格局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战后,随着北约、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当今世界,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3)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的相关内容。材料中“冷战格局”形成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称霸世界。(4)本题考查的是对当今乌克兰危机的看法。观点一,“克里米亚”地区不会成为第二个巴尔干半岛,引发战争爆发。原因: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各国联系加强;联合国的协调作用;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等。观点二,“克里米亚”地区会成为第二个巴尔干半岛,引发战争爆发。原因: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不断;偶发事件处理不好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线等。(5)本题考查的是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战争催生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发展;科学技术的发明运用于军事,又使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能加快战争进程。
【点评】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冷战和热战·杜鲁门主义;·告别“雅尔塔”·多极化趋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