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细菌与真菌(1)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2)真菌:按细胞组成可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细菌真菌病毒细胞结构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形态结构十分微小,有的有荚膜(保护细菌)、有的有鞭毛(帮助细菌自由移动),单细胞个体。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细菌,但可以看到细菌大量繁殖后形成的细菌团,即菌落少数单细胞,多数由菌丝构成的多细胞个体极其微小,电子显微镜观察叶绿体无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依赖现成的有机物来生存无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依赖现成的有机物来生存繁殖方式分裂生殖主要靠孢子繁殖,也可以进行无性繁殖,如:分裂自我复制繁殖与人关系多数有益,少数有害多数有益,少数有害多数有害,少数有益举例人体内有益于健康的细菌:肠胃中的嗜酸乳杆菌,泡菜、酱油、醋的生产离不开细菌;对人类有害的细菌:肺结核、霍乱等酵母菌、霉菌、蘑菇2.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自我复制等。3.真菌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在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在环境营养缺乏时进行孢子生殖。(2)多细胞真菌A.霉菌,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霉菌的直立菌丝顶端有孢子囊,颜色是由孢子囊中孢子的颜色决定。常见的霉菌有根霉、青霉、曲霉。B.大型食用真菌4.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①配置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5.保存食物(1)干藏法:去掉食物中的水分。(2)冷藏法:低温环境可减缓微生物生长的速度。(3)真空保存法:抽出包装袋中的空气,使食物与空气隔绝。(4)腌制法:用糖、盐、酱油、醋等腌制食物。例1.对下列生物分类正确的是( )①颤藻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⑥HIV⑦大肠杆菌 ⑧埃博拉病毒 ⑨肺炎双球菌A.有细胞壁的生物是①②④⑥⑧B.具有叶绿体的生物有③④⑤C.无染色体的是⑥⑦⑧⑨D.①②④⑤能进行光合作用例2.如图是观察青霉实验和青霉结构图,根据实验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在观察时所借助的实验用具是 A.只用放大镜.B.只用显微镜C.放大镜和显微镜D.以上都不用(2)通过实验观察和本图观察,对青霉孢子的着生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A.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B.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圆柱状C.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颗粒状D.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条状(3)通过实验还可以观察到,青霉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叶绿体(4)图中①指的是 A.细胞核B.直立菌丝C.营养菌丝D.孢子(5)深入营养物质的内部,能够从中吸收有机物的是 A.①和②B.③C.②D.②和③(6)通过实验观察和青霉结构图,判断青霉繁殖后代是通过 A.孢子B.芽孢C.芽体D.分裂.例3.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A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进入瓶内。(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1.下列属于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的共同特点是()A.都是单细胞生物B.都只利用孢子繁殖后代C.都具有成形细胞核D.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2.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和细菌的生殖方式一样的是()A.酵母菌B.霉菌C.木耳D.变形虫3.细菌和真菌是生物界的两大类群,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鹅颈瓶实验”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B.蘑菇个体大是真菌,酵母菌单细胞是细菌C.做泡菜时利用乳酸菌,酿酒时需要用到酵母菌D.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4.下面是四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属于原核生物B.乙类生物细胞中不具有DNAC.乙、丙、丁生物都通过孢子繁殖D.甲生物必需生活在其它活细胞中5.将4个相同的馒头分别存放在下列环境中,其中可能最早长出霉菌的是( )A.温暖干燥的空气中B.低温干燥的空气中C.温暖潮湿的空气中D.低温潮湿的空气中6.细菌和真菌在结构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下列关于他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菌和植物细胞一样具有细胞壁B.某些真菌和植物细胞一样具有液泡C.蘑菇不会动更不会捕食,它是自养的D.细菌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7.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必要条件是( )①水分②空气③有机物④适宜的温度⑤阳光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③8.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如表要求进行了实验.瓶号甲乙丙加入物质50毫升灭菌牛奶50毫升灭菌牛奶50毫升灭菌牛奶瓶口处理不作处理不作处理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25℃5℃25℃请据表分析,本实验设计中能完成几组对照实验探究?研究的变量是什么?( )A.三组,温度、空气、牛奶多少B.二组,温度、消毒棉球C.二组,温度、细菌D.一组,细菌9.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既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也可能是我们的敌人.下列是“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1)在第一步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起什么作用? A.使培养基闻起来很香,容易吸引细菌B.使培养基表面看起来很黏稠C.为细菌等的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2)在第2步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 .(3)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 10声明:试题解析著110.一到春季,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组别ABC实验处理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中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将①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不发霉发霉?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与B两组构成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实验小组针对这组对照实验应作出的假设是: .(2)如果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新鲜和低温(0℃以下),那么B与C两组也构成对照实验,C组的实验结果是 ;实验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 .(3)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有什么启示? 有利于食品的长时间储存.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1.营养学家提倡多吃蘑菇和酸牛奶,酸牛奶中的乳酸菌能有效抑制有害细菌对肠道的入侵,形成生物屏障。下列有关蘑菇和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能进行孢子生殖B.?都有细胞壁?C.?由蛋白质外壳和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D.?都是单细胞生物2.据图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A是细菌,没有细胞核,靠分裂生殖?B.?图B这种生物可以用来酿酒,它的名称是酵母菌,靠出芽生殖?C.?以上生物属于真菌的是图B、C、D,属于多细胞真菌的是图C、DD.?生物D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3.很多人一旦发生感冒,就有可能引起扁桃体的炎症。这是由于链球菌或葡萄球菌及分泌物积存于扁桃体窝导致的疾病。由此可知扁桃体发炎的诱因是因为(??)?A.?病毒?B.?真菌?C.?霉菌D.?细菌4.关于下列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①这种生物可以用来酿酒,它的名称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B.?以上生物属于真菌的是图①和②,属于多细胞真菌的是图②C.?生物③是细菌,靠分裂生殖,对人体都是有害的?D.?生物④主要也是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5.图1为某微生物细胞结构图。图2为该微生物的一种生殖方式模式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图1所示的细胞属于真核细胞?B.?图2所示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C.?与图1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没有液泡和细胞壁?D.?为了减慢该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将其保存在较湿润的环境中6.下列四种生物中,其细胞结构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A.?细菌B.?曲霉C.?蘑菇D.?酵母菌7.“超级细菌”曾一度引起人们关注,超级细菌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质的细菌。图甲是日本研究人员首次拍摄到的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形态上分,细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图中的这种超级细菌属于__________菌。(2)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8.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进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1)甲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这种将手上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________,设定实验温度为28℃的理由是。(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并不完善,为了更充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你修改后的实验步骤是。(3)预测正常情况下的实验结果是。参考答案例1.C例2.(1)C;(2)A;(3)D;(4)D;(5)B;(6)A例3.(1)细菌(2)B;高温灭菌(3)B1.D2.D3.B4.D5.C6.C7.B8.C9.(1)D(2)高温灭菌(3)设置对照10.(1)水分;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2)低温(0℃以下)环境中新鲜的桔皮不发霉;适宜的温度(3)低温干燥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1.B2.D3.D4.C5.A6.A7.(1)杆?(2)分裂8.(1)接种 适宜于细菌的繁殖和生长 (2)洗手前在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中央按上指印,迅速洗手后在另一个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中央上按上同一手指印,将两装置分别贴上标签,同时放到28℃相同的环境中培养,过一段时间观察 (3)洗手前按上指印的培养装置中细菌菌落数量多,洗手后按上指印的培养装置中细菌菌落数量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