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理学科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课题 第一节中东 教学 目标 1.阅读地图说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及主要国家,掌握本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中东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3. 通过资料认识中东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分布和运输路线。 4.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 教学 重点 运用地图说明中东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其主要国家;中东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学 难点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其成为长期热点的原因。 项目 及要 求 【项目一】地球母亲的孩子很多,却有一个孩子倍受灾难,频繁的冲突、战争,再有自然灾害的侵扰,本来干涸的身躯,又千疮百孔,被割被抢更是灾难深重,它就是母亲最关注的孩子——中东地区。多元文化、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匮乏的水资源等问题在中东这个地区交织在一起,使中东地区成为世界上关注的热点。中东为什么冲突、战争不断?今天我们就从地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要求: 同学结合课本内容及地图了解中东的民族宗教,体会导致中东不安定的因素。 【项目二】播放幻灯片《第二次中东战争—为交通而战》,播放《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视频,从中东海陆位置等方面介绍中东的地理位置重要性,体会地理位置重要性也是中东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要求: 1.各组结合课本地图学习中东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2.各组选出代表呈现小组成果。 【项目三】 提供背景资料: 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对伊拉克宣战,同年4月15,联军控制了伊拉克全境。2009年5月29日,美国宣布从伊拉克撤军,把巴格达的管理权移交给了伊拉克政府。2010年8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撤离伊拉克美军作战部队意味着伊拉克战争“正在结束”;伊拉克现在是“主权国家”,能够自主决定未来。2011年10月15日,美国国防部否认美国已放弃在明年继续驻军伊拉克的打算,成美方并未就此作出最后决定,相关谈判仍在继续。那么,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目的是什么?美军控制伊拉克能够获得什么益处? 让学生体会石油为中东带来了什么? 要求: 介绍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建议:结合课本、搜集材料、录像、讲解分析等形式) 读图P46图8.4,让学生明确中东石油的分布状况及主要产油国。(结合课本地图进行讲解) 小组活动,设计石油输出路线。 项目 设置 意图 1. 通过讲解中东地区不断的战争,学生体会中东地区是世界的热点。 2. 通过播放幻灯片及视频,学生感受中东多元的文化。 3.让学生了解中东的地理位置,体会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通过有关中东资料及学生的小组活动、展示交流,让学生明确中东石油的分布状况及主要产油国,并认识丰富的石油资源给中东带来的不仅是财富,还有无休止的战争。 教学过程(项目实施——交流展示——评价激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指导调控】 采用看新闻事实的形式导出本课,用时3分钟左右。 地球母亲的孩子很多,却有一个孩子倍受灾难,频繁的冲突、战争,再有自然灾害的侵扰,本来干涸的身躯,又千疮百孔,被割被抢更是灾难深重,它就是母亲最关注的孩子——中东地区。中东为什么冲突、战争不断?今天我们就从地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项目一】 播放幻灯片片《第一次中东战争—为民族而战》,幻灯片从中东历史、宗教、民族、衣着、饮食、居住等方面介绍中东的多元文化,体会多元文化是中东不安定因素之一。应用实例说明自然环境对中东人生活的影响。 【指导调控】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纪录片,了解中东的多元文化,并思考其中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多元文化:①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犹太教的发源地,了解“宗教圣城——耶路撒冷”。三大宗教的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在所难免。 ②了解阿拉伯、波斯人、土耳其人、犹太人的人种特征,知道中东大多数国家是阿拉伯国家,知道哪些地区是非阿拉伯国家。 ③综合中东地区的宗教、人种两方面的差异,认识中东多元的文化,阿拉伯国家与其他国家、不同宗教、不同人种之间,文化差异巨大。这是中东“为民族而战”的另一个原因。 【归纳总结】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宗教越多,矛盾越复杂,潜伏的危机也越大。西亚大部分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犹太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宗教信仰不同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原因之一。 【项目二】 播放幻灯片《第二次中东战争—为交通而战》,播放《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视频,从中东海陆位置等方面介绍中东的地理位置重要性,体会地理位置重要性也是中东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指导调控】 从中东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地理位置上讲述。 设计“慧眼试地区”活动,中东位于两个大洋、三个大洲和五个“海”之间。学生很快的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设计从科威特到俄罗斯最短航线,体会重要的海峡和运河的意义。 【归纳总结】 可见,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地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西亚有许多战略要地和通道,如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等,是西方大国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交通地位非常重要。 因此中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拓展提升】 找出苏伊士运河连接的两个海、两个大洋和两个大洲,分析苏伊士运河成为战争焦点的原因? 【指导调控】 【项目一】认识中东的石油状况及输油路线。 结合近期有关中东的新闻时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何热衷于插手中东事务? 【指导调控】 组织学生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认识中东的石油状况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2、认识中东石油的分布特点及主要产油国。 【归纳总结】 中东这些主要产油国靠出口大量石油致富,有人把这种依赖石油所取得的经济收入成为“石油美元”。展示主要产油国的石油生产图片。 【指导调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读图活动,设计中东石油外运路线,说出经过的大洋、海峡和运河。 1、注意提醒学生,对于同一任务可以有不同的线路设计方案。 2、对于任务一,学生可能会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引导学生认识苏伊士运河是人工开凿的运河,地峡水浅,当运量小时可以从这里过,大大缩短航程,但当运量特别大时,只能绕道而行。 【归纳总结】 指导学生完成P47表格。 ?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航线A 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西欧各国 航线B 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大西洋 西欧各国和美国 航线C 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 日本 【归纳提升】 石油是可再生资源吗?如果有一天,中东各国的石油开采完了,各国经济该如何发展呢? 【交流展示】 学生介绍中东地区的多元文化(国家、民族、宗教信仰等知识) 【小组合作】 小组讨论说明自然环境对中东人生活的影响。(可以用实例说明) 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的外观是白色的。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当地气温高,太阳辐射强,白色服装对太阳的反射作用强,吸热较少。 【交流展示】 小组代表到讲台。 1.说明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归纳出中东地区“为交通而战”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 2.在中东地图上圈出中东相关的两洋、三洲、五海 3. 说明重要的海峡和运河的重要性,归纳出中东地区“为交通而战”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 3)通过地图找出从科威特到俄罗斯最短航线,说明重要的海峡和运河的意义。 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土耳其海峡——黑海——俄罗斯 2.读图P46图8.4,让学生明确中东石油的分布状况。 3.读P53图8.5,了解中东的主要产油国。 【交流展示】 结合自主完成部分,展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 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 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等。 【小组合作】 小组内合作,读P47图8.6、P46图8.4,完成下列路线的设计, 任务一:将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运送到欧洲西部各国。 任务二:将阿联酋的石油运送到日本。 【交流展示】 任务一方案1:从沙特阿拉伯出发,经过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各国。 方案2、从沙特阿拉伯出发,经过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各国。 任务二方案:从阿联酋出发,进入波斯湾,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 学生自主完成表格 ?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航线A ? ? 航线B ? ? 航线C ? ? 学生针对各国未来经济出路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业布置 课时练中东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第八章 第一节 中东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