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下册8.2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抗日救亡?????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
2.表格信息能够反映(??
)
晚清税收统计表(单位:万两)
项目年份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1849
3281
969
1885
3071
3923
A.?甲午战争后政府许可外商在华设厂
B.?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增加了晚清收入
C.?洋务运动兴办的军事工业资本雄厚
D.?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3.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

A.?军事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B.?军事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C.?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军事技术?????????????????????????D.?政治制度—军事技术—思想文化
4.在某校九年级(8)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有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下列李伟同学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近代化探索的一条艰辛之路,这四条探索的道路虽然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下面哪个选项是他们的相同点(
??)
A.?都向西方学习?????????B.?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C.?都在寻求变法维新?????????D.?都接受“三民主义”
6.下表为19世纪末中国重要商办企业情况。这些信息可以印证(
??)
时间
重要企业
1895年
楼景辉在浙江萧山县创办合义和丝厂;
张振勋在山东烟台创办张裕酒厂
1896年
严信厚在宁波创办通久源纱厂
1898年
祝大椿在上海创办源昌碾米厂;
朱幼鸿在上海创办裕通纱厂
1899年
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②近代民族工业已受到清政府保护
③近代民族工业主要是日用轻工业
④当时商办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有希望革新这古老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中国近代,“同文馆”最早出现于(??
?)
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末????????????????????????C.?19世纪初????????????????????????D.?民国初年
8.于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但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9.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是学习历史常用方法。下列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新体制的建立????????????????B.?中同近代化的探索????????????????C.?工业革命的冲击????????????????D.?屈辱与抗争
10.下列示意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①一战时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活动不包括(???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创办一批新式学堂??????????D.?筹建中国近代海
12.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的是(
???)
A.?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轮船招商局??????????????????????????????????????????????????D.?设翻译馆,翻译外国书籍
13.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14.专题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邵林同学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作为一个学习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应该定为中国(???

A.?“人民的抗争”?????????B.?近代化的起步?????????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素
15.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属于经济方面变化的是(???

A.?《海国图志》的编成??????????B.?商务印书馆的创办??????????C.?京师大学堂开办??????????D.?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5分)
16.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改编自《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材料二:
民国初年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展,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年轻一族。
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写道:“巴黎的和会,各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材料三:五四运动中,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举行罢工,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一些工厂停工、铁路停运,直接威胁了军阀政府的统治,统治者惊慌失措。五四运动很快席卷全国20多个省,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新的阶段。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一项探索活动,列举该活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一位,并阐述该活动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分析激起五四风雷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的表现?
17.?
2020年12月12日,“张謇精神的时代意义2020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怀赤心实业救国]张謇(1853年~1926年)是我国近代的实业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窃謇以国家之强……在实业教育。”他还是一位政治家,于1910年参与发起组织了国会请愿运动,要求召开国会。
[学先人高扬精神]张謇一生创办20多家企业,注重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是中国棉纺织,领城早期的开拓者;他还将纱厂盈利都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创办400多所学校,他肩挑“实业救国”重担,形成特有的“张謇精神”。
[下定心实业兴邦]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地反复指出,“民营企业是自己人”。疫情以来民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国家要不断为其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让其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1)材料中张謇提出的“强国之道”指什么?并简述他组织国内请愿运动的背景。
(2)世事变迁,精神不灭。结合材料,提炼“张謇精神”并分析该精神对当代企业发展的时代意义。
(3)运用课本知识解释“民营企业是自己人”的内涵,并谈谈国家该如何让企业吃好实业兴邦的定心丸。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时期
代表人物(群体)
重大事件
①???
张之洞
建立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辛亥革命
革命党人

北伐战争

攻占汀泗桥、贺胜桥、武昌
抗日战争
中国军队
武汉会战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
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摘编自《新陈代谢》(1912

3

5
日的《时报》)
材料三
1919

10

10
日,在纪念武昌起义
8
周年之际,面对国内军阀割据的现实,
孙中山不无哀痛地说:“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
的尚未达到也。”……
——摘编自张晨怡《教科书里没有的民国史》
(1)材料一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武汉近代史”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请你
在表格①②③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成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不得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综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应该如何
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②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口号,辛亥革命发生的时间是1911年;
③抗日救亡是抗日战争的口号,抗日战争发生在1931——1945年年;④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时间是从1915年开始。故先后顺序是①②④③。
A项①②④③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重要的口号,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
B
【解析】【分析】据“晚清税收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工商杂税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增加了晚清收入。
A项甲午战争后政府许可外商在华设厂时间不符,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不符合题意;
B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增加了晚清收入,符合题意;
C项洋务运动兴办的军事工业资本雄厚时间不符,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不符合题意;
D项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时间不符,1895年公车上书,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3.【答案】
B
【解析】【分析】中国近代化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重大的探索。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辛亥革命中,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主张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的知识分子主张学生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文化。因此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反映出中国近代化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政治制度(首先学习君主立宪制,后学习民主共和制)再到思想文化。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军事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化探索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注意理清和理解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以及特点,重点掌握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4.【答案】
D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公车上书虽然没有成功,但它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不是新文化运动。
ABC三项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D项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观点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化探索的历程。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解题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不正确”。
5.【答案】
A
【解析】【分析】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路经过了从学习技术的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而学习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本题的四条探索的道路的相同点都在向西方学习。
A项都向西方学习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相同点,符合题意;
B项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只符合洋务运动,不符合题意;
C项都在寻求变法维新只符合戊戌变法,不符合题意;
D项都接受“三民主义”只符合辛亥革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比较的能力。
6.【答案】
D
【解析】【分析】题干表格中的“合义和丝厂”“
张裕酒厂”“
通久源纱厂”“
源昌碾米厂”“
裕通纱厂”
“大生纱厂”表明近代民族工业主要是日用轻工业;题干表格中的“浙江萧山县”“
山东烟台”“
宁波”“
上海”“
南通”表明当时商办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D项③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表格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7.【答案】
A
【解析】【分析】中国近代,“同文馆”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设立京师同文馆,专门培养翻译人才和从事翻译出版。
A项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设立京师同文馆,专门培养翻译人才和从事翻译出版,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京师同文馆的准确识记能力。关于洋务运动,除了设立京师同文馆外,更主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口号:“自强”、“求富”;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内容: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后期创办民用工业;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海军;派遣留学生;客观评价洋务运动等。
8.【答案】
C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只注重学习西方的技术,而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ABD三项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项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观点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识记洋务运动的结果。要识记洋务运动的内容、目的及其结果。
9.【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留下的唯一成果。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洋务运动、戊戍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
ACD三项不是年代尺反映的主题,不符合题意;
B项中同近代化的探索是年代尺反映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解读。
?
10.【答案】
A
【解析】【分析】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战期间帝国主
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队中国经济的掠夺;辛亥革命的冲击作用,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正是由于上述由于,我国的民族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A项①②③是造成题干图片这种情况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且地区与行业发展不平衡。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
11.【答案】
B
【解析】【分析】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洋务派为了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创办新式学堂。
ACD三项均是洋务运动中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B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的主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洋务运动。要准确识记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
12.【答案】
A
【解析】【分析】据题干“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洋务运动前期,他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企业;洋务运动后期,他又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办理洋务的需要,他还设立翻译馆,大量翻译刊行西方书籍。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与洋务运动无关。
A项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与题干评价无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3.【答案】
A
【解析】【分析】A项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最能促成“柳成荫”,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以达到自强,但没有成功,是为“有心栽花花不开”;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推动了中国由封建传统经济向近代大工业生产的转变,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为“无心插柳柳成荫”,符合题意;
B项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是洋务运动的措施,但没有达到“柳成荫”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C项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没有达到“柳成荫”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D项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与材料主旨不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的目的及对中国近代化的积极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理解能力。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及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
B
【解析】【分析】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是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
ACD三项与题干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近代化的起步应该定为这个专题的名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路的认识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5.【答案】
D
【解析】【分析】A项《海国图志》的编成反映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属于思想方面的变化,不符合题意;
B项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属于文化方面的变化,不符合题意;
C项京师大学堂开办属于教育方面的变化,不符合题意;
D项民族工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方面的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经济方面的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16.【答案】
(1)例1:洋务运动;李鸿章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例2:戊戌变法;康有为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例3:辛亥革命;孙中山等;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新青年》等刊物极大的影响了年轻一族,说明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思想基础。巴黎和会不顾公理,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说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3)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近代化的探索,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的“……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可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行的探索活动主要有洋务运动;戊戊变法(或百日维新、维新新政、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激起五四风雷的因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民国初年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展……影响了年轻一族”可知,新文化运动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由材料二“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上写道:'巴黎的和会,各国……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可知,说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3)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材料三“五四运动中,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举行罢工,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一些工厂停工、铁路停运,直接威胁了军阀政府的统治”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中“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新的阶段”是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故答案为:(1)例1:洋务运动;李鸿章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例2:戊戌变法;康有为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例3:辛亥革命;孙中山等;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新青年》等刊物极大的影响了年轻一族,说明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奠定思想基础。巴黎和会不顾公理,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说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3)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化的探索,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17.【答案】
(1)实业救国、教育救国。20世纪初,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
(2)张謇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热心公益的社会责任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张謇精神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怀赤心实业救国”和“窃謇以国家之强……在实业教育。”联系所学知识,张謇提出的“强国之道”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根据材料中的“1910年参与发起组织了国会请愿运动”,联系所学知识,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也加紧对中国的掠夺,面对列强的掠夺,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
(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张謇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热心公益的社会责任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张謇精神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1)实业救国、教育救国。20世纪初,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
(2)张謇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热心公益的社会责任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张謇精神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围绕张謇,考查张謇的事迹、张謇精神、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18.【答案】
(1)①洋务运动。
②武昌起义。③叶挺(独立团)。
(2)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社会习俗的变革。
(3)孙中山:辛亥革命并未完全成功。
评价: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历史地。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张之洞”“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结合题干要求“武汉近代史”和所学知识即可完成此处表格填写。“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在武汉建立汉阳铁厂;“辛亥革命”是革命党人在武汉发动的武昌起义;“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在武汉攻占汀泗桥和贺胜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展开了武汉会战。
(2)根据材料内容“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剪发兴,辫子....
,通过“成”“灭”,“兴”“灭”的对比,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推翻清朝统治,结東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促进社会习俗的变革。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可以得出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全成功。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主要从积极方面评价辛亥革命,材料三则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完全成功,提示我们评价历史事件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要全面辩证地分析。
故答案为:(1)①洋务运动。
②武昌起义。③叶挺(独立团)。
(2)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社会习俗的变革。
(3)孙中山:辛亥革命并未完全成功。评价:全面地、客观地、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历史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

1


1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