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综合探究六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古代文明区域间和平交往的史实是(???)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罗马征服地中海沿岸?????????????????D.?马可·波罗来华2.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相比,共同之处有:(???)①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②都使用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③都是和平交往的方式?????????④都以黄金为目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读图,比较甲、乙两次远洋航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海时间相差了一个多世纪????????????????????????????????B.?乙的航海规模大于甲的规模C.?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D.?都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4.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的是(???)A.?古罗马人????????????????????????B.?古印度人????????????????????????C.?古代埃及人????????????????????????D.?古代阿拉伯人5.下列有关古代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A.?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传播和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B.?古代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C.?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就是西方学习东方D.?伴随之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其文化也走向了世界6.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人“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A.?哥伦布发现美洲???????????????B.?达·伽马到达印度???????????????C.?麦哲伦环球航行???????????????D.?郑和下西洋7.郑和和哥伦布是15世纪以来东西方著名的航海家。他们的远航活动的共同点是(???)A.?为了获取商业利益??????????????????????????????????????????????B.?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C.?途径非洲的好望角??????????????????????????????????????????????D.?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交流8.下面对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B.?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C.?最远航行到红海沿岸和地中海沿岸??????????????????????D.?比西欧人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9.中世纪欧亚各区域的文明在碰撞中交融,对以后的世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个说法的是(???)①阿拉伯人把中国造纸术、指南针等发明传人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②马镫传人欧洲,将骑士与马融为一体,使他们成为纵横中世纪的封建骑士③西欧的国王、贵族和教会掌握了农村土地后.形成了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④古代两河流域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为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有关阿拉伯人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9十个数字符号②创立了伊斯兰教③创作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到了积极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龙老师教三岁的女儿写“0、1、2、3、4”等数字,女儿问:“妈妈,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啊?”妈妈告诉她数字的发明者是( )A.?阿拉伯人??????????????????????????????B.?中国人??????????????????????????????C.?波斯人??????????????????????????????D.?古印度人12.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A.?文明交流???????????????????????????B.?民族融合???????????????????????????C.?习俗差异???????????????????????????D.?国家冲突13.751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所率唐军与阿拉伯军队在怛罗斯发生大战,激战五日后,唐军败北,被俘的中国士兵中有会造纸术的,……不久,阿拉伯帝国范围内的巴格达、开罗等地都陆续出现了一批造纸工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造纸术是通过和平方式外传的?????????????????????????????B.?材料主要反映亚欧之间的文明交流C.?材料主要叙述了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D.?阿拉伯人推动了造纸术的传播14.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C.?欧洲人心灵手巧,能征善战,是世界最优秀的人种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科学15.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与下图相关的宗教是(???)《圣经·福音书》封面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5分)16.【东西文化互鉴】材料一: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的最南端,它西濒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大陆相望。宽广深邃的大海赋予希腊文明不同于东方文明的天资和禀赋。没有平川万里,希腊人放眼波诡云谲的大海,开创了桅樯如林、连通八方的海上交通图,使希腊成为地中海世界盛极一时的文明中心。?材料二:西欧人对希腊知识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长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这一学术成就在西欧准备恢复他们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腊古典著作的作用。?材料三:文物???希伯来星盘(下图)希伯来星盘融合了欧洲和伊斯兰的装饰元素,是多元文化的产物。它是一件可以用来导航、进行数学计算、占星和显示时间的科学仪器。(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希腊为什么能够“成为地中海世界盛极的文明中心”?请你简要概括古希腊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关系。(2)材料三中“穆斯林的这一成就”指的是什么?由此可见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希伯来星盘说明了区域文明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以中世纪亚洲国家为例,运用事实加以说明。17.历史上,中国与欧洲曾先后进行过远洋航海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哥伦布《航海日志》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哥伦布的遗嘱》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马克思《资本论》材料四:(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钤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材料五:明朝的一次航海壮举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行都早得多,远航规模也大得多。但之后,明朝的经济仍然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资本主义经济仍处于萌芽阶段。——《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1)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看,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及大批岛屿”是正确的吗?请说明理由。(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殖民者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罪恶方式。(列举三项即可)(4)根据材料四,概括新航路开辟以后带来了什么影响?(5)材料五中“明朝的一次航海壮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8.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结合图片,指出龙门石窟艺术主要受到什么宗教的影响。这一宗教发源于什么地方?(2)两幅图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中的什么方式?从中国古代史中再举一个符合这种交流方式的例子。(3)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龙门石窟属于其中的哪一类?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分析】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的元朝做官多年,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记》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可?波罗来华是古代文明区域间和平交往。ABC三项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沿岸属于暴力冲撞,不符合题意;D项马可·波罗来华属于古代文明区域间和平交往,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文明区域间和平交往的史实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以及典型事例。2.【答案】A【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表现在: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都使用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①②说法正确。③都是和平交往的方式说法错误,新航路开辟不是和平交往的方式;④都以黄金为目的说法错误,郑和下西洋不是以黄金为目的。A项①②是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史实。3.【答案】C【解析】【分析】A项航海时间相差了一个多世纪表述错误,甲是郑和于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乙是哥伦布于1492发现了美洲大陆,两次航海时间航海时间相差了一个多世纪错误,不符合题意;B项乙的航海规模大于甲的规模表述错误,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大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海规模,不符合题意;C项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都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错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郑和下西洋没有使世界走向整体,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先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图片和运用所学解答问题的能力。主要是让学生会区别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不同,从中选出正确答案。4.【答案】D【解析】【分析】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将中国古代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ABC三项和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古代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阿拉伯人的贡献。需要准确识记阿拉伯民族在不同文明中的桥梁作用。5.【答案】C【解析】【分析】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是双方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对方长处,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就是西方学习东方的表述是错误的。ABD三项叙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就是西方学习东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代文明冲撞与融合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是双方相互学习,相互借鉴。6.【答案】D【解析】【分析】1405—1433年,郑和从江苏的刘家港出发,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A项哥伦布发现美洲与题干中的“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达·伽马到达印度与题干中的“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麦哲伦环球航行与题干中的“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郑和下西洋和题干中的“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有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内容。7.【答案】D【解析】【分析】哥伦布发现美洲,加强了与美洲的联系。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的联系。A项为了获取商业利益是哥伦布的远航活动,不符合题意;B项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是郑和的远航活动,不符合题意;C项途径非洲的好望角和郑和和哥伦布的远航活动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交流是郑和和哥伦布的远航活动的共同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郑和和哥伦布的远航活动的共同点。需要掌握郑和和哥伦布的远航活动的史实。8.【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从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人迪亚士(1487年)航海早了半个多世纪。C中的”地中海沿岸不正确。故答案是C。【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再现史实即可。9.【答案】A【解析】【分析】①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火药武器等都是经阿拉伯人的手传入欧洲;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也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故①正确;马镫传入欧洲,将骑手与马融为一体,?这些骑手手持长矛或重的...…成为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的封建骑士,故②正确。③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农村的土地主要掌握在国王、贵族和教会手中,以封建庄园的形式经营,它在经济上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因此,③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故④表述错误。A项①②能佐证题干说法,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世纪欧亚各区域文明在碰撞中交融,要求具备知识识记及迁移运用的能力。?10.【答案】C【解析】【分析】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印度的阿拉伯数字等都是阿拉伯人通过战争或是贸易传入欧洲和世界其它地方。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西方人也将中世纪的科学形象地比作:“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可见阿拉伯人对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古印度人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9十个数字符号。很显然①是错的,含①的不选。ABD都含①只有C符合。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阿拉伯人的历史贡献。1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数字。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印度文明代表——阿拉伯数字。12.【答案】A【解析】【分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漫画反映了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据此可知它反映的主题是文明交流。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数字。???13.【答案】D【解析】【分析】从材料中的“阿拉伯帝国范围内的巴格达、开罗等地都陆续出现了一批造纸工场。”获得的信息是阿拉伯人推动了造纸术的传播,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4.【答案】C【解析】【分析】“中国人的头”是指中国人发明创造出来的;“阿拉伯人的口”是指中国人发明创造出来的科技成就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了欧洲;“法兰克人的手”是指这些发明创造通过欧洲人的改造发展为近代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B符合题意,而A、B、D的表述均不能准确反映材料主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15.【答案】C【解析】【分析】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的经典著作是《圣经》,故此题选C。【点评】本小题考查的是基督教。二、材料分析题16.【答案】(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工商业发达或殖民活动.古希腊西方文明之源(或摇篮);对西方文化做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2)阿拉伯学者将许多古希腊、罗马及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为日后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阿拉伯人在保存、传播古典文明和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做出重大贡献(3)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关系(或者交流融合)。日本向中国派遣遣唐使或参照中国唐朝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或唐玄宗时期的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话等;或阿拉伯饮食文化和在唐朝盛行,中国的许多技术传入阿拉伯世界【解析】【分析】(1)材料一“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的最南端,它西濒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大陆相望。宽广深邃的大海赋予希腊文明不同于东方文明的天资和禀赋。没有平川万里,希腊人放眼波诡云谲的大海,开创了桅樯如林、连通八方的海上交通图,使希腊成为地中海世界盛极一时的文明中心。说明希腊之所以能够“成为地中海世界盛极的文明中心”是因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工商业发达或殖民活动。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和西方文化的渊源,对西方文化做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近代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正是对古希腊文明的继承与发展。(2)依据材料二“西欧人对希腊知识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长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这一学术成就在西欧准备恢复他们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腊古典著作的作用”可知,阿拉伯学者将许多古希腊、罗马及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为日后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3)材料三“希伯来星盘融合了欧洲和伊斯兰的装饰元素,是多元文化的产物”说明了区域文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隋唐时期中日友好往来频繁。中国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日本遣唐使来中国学习。646年元旦,日本统治者模仿中国隋朝、唐朝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等。故答案为:(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工商业发达或殖民活动。古希腊西方文明之源(或摇篮);对西方文化做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2)阿拉伯学者将许多古希腊、罗马及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为日后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阿拉伯人在保存、传播古典文明和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做出重大贡献。(3)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关系(或者交流融合)。日本向中国派遣遣唐使或参照中国唐朝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或唐玄宗时期的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话等;或阿拉伯饮食文化和在唐朝盛行,中国的许多技术传入阿拉伯世界。【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希腊文明,阿拉伯人的贡献,区域文明的关系。要求运用所学解读材料信息。17.【答案】(1)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宗教的经验。建立殖民地,掠夺财富。(2)错误;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到,后来,他们"发现"了古巴和海地误以为到达的是印度。(3)掠夺金银;奴役和屠杀当地居民;贩卖黑奴。(4)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5)郑和下西洋【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囯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无人走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所述两班牙君主派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了解东方风土人情;从材料二看,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使东方人皈依基督教。建立海外殖民统治。(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到达的是美洲大陆,因而有人说材料二中“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及大批岛屿”是错误的;真正到达亚洲的航海家是麦哲伦(或达伽马)。(3)根据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殖民者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罪恶方式是:?占领土地、掠夺财富、种族灭绝、贩卖黑奴等。(4)根据材料四“(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钤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可知,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亚非三洲之间商品交流日益密切,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和贸易交流,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5)1405-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故答案为:(1)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宗教的经验。建立殖民地,掠夺财富。(2)错误;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到,后来,他们"发现"了古巴和海地误以为到达的是印度。(3)掠夺金银;奴役和屠杀当地居民;贩卖黑奴。(4)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5)郑和下西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材料为依托,考查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罪恶方式、郑和下西洋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18.【答案】(1)佛教。古代印度。(2)方式:和平(友好)。举例:鉴真东渡、玄奘西行。(3)实物史料。【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龙门石窟与佛教。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龙门石窟艺术形式的展现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佛教的起源地是古印度,西汉末年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2)本题考查文明交流方式。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人类文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暴利冲撞与和平交流两种方式.题干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文明交流的方式,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加强了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印两国的友好往来。(3)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认识。根据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结合所学龙门石窟属于实物史料类。故答案为:(1)佛教。古代印度。(2)方式:和平(友好)。举例:鉴真东渡、玄奘西行。(3)实物史料。【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人类文明传播方式等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中国古代和平交流的表现及影响。(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