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5.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经互会主要机构的负责人均由苏联人来担任,会议工作语言也是俄语。这些成员国在经济政治体制方面采取( ) A.资本主义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苏联模式 D.西欧模式 2. 最先对“陷入泥潭”的苏联进行改革的是(? ) A.斯大林?? ??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列宁 3. 被西方记者誉为“东方乐园”“消费者的天堂”“东欧小巴黎”的是( ) A. 波兰 B. 捷克 C. 匈牙利 D. 罗马尼亚 4. 下列不属于赫鲁晓夫时期改革内容( ) A、建立集体农庄 B、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C、平反冤假错案 D、进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 5. 下列关于赫鲁晓夫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①赫鲁晓夫在农业改革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②赫鲁晓夫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僵化的体制,取得了一些成绩 ③根本改变了苏联僵化的体制 ④多种因素最终导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 苏联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力量,同时为了与美国对抗。采取了下列哪些具体措施( ) ①建立经互会 ②取消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 ③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④接受马歇尔计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苏联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未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D.坚持苏联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8. 提出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渡的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卡达尔 D.戈尔巴乔夫 9. 1991年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红旗悄悄落下,取而代之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半个多世纪。该结局是由于( ) A. 经济危机的爆发 B. 冷战局面的形成 C. 欧共体的建立 D. 苏联解体 10. 苏联解体是苏联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场悲剧,其标志是( ) A.赫鲁晓夫下台 B.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 C.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D.“八一九”事件 11. “现在世界上只有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这绝不意味着世界是单极的。”这种世界政治局面出现在( ) A.十月革命后 B.华约成立后 C.东欧剧变后 D.苏联解体后 12. “8·19”事件是苏共高级领导人为挽救苏联解体所做的最后一次政治努力。该事件后,掌握苏联国家大权的是( ) A.戈尔巴乔夫 B.叶利钦 C.赫鲁晓夫 D.斯大林 13. 有学者认为:“这个强大国家的命运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苏联这座大厦是建立在不坚固和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缺陷。如果基础被冲毁或削弱,如果承重结构被侵蚀和破坏,那么无论看起来多么坚实和宏伟的建筑都会倒塌,1991年正是发生了这样的剧变。”该学者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 ) A.经济体系不完善 B.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C.过于倚重军事力量 D.西方和平演变影响巨大 14. 1989年,社会主义阵营内出人意料地发生了一场“□□□□”,绝大多数原先由共产党执政的东欧及中欧国家都相继放弃了苏联模式的一党体制,转而实行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度。“□□□□”应是(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美苏冷战 D.欧盟成立 15.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些国家虽然进行改革,但成效不大。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危机严重,最终导致东欧剧变。”上述材料说明( ) A.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严重 B.苏联不断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C.改革对于解决社会危机没有作用 D.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是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二、非选择题 16. 看图,回答问题。 (1)看图1,你能说出此人是谁吗?他哪一年上台?后来接替他的又是谁? (2)他上台后进行了改革,结果怎样?你能说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吗? (3)看图2,你能说出该图反映的是什么事情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17. 近代以来,没有哪一个国家比中国与俄国(苏联)的关系更显得变幻多端、色彩斑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打响后,俄国人再也不愿意站在门外看热闹了,沙皇政府认定这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向英法两国表示对于“有关欧洲共同利益”的要求,愿意与英法携手合作。……1860年初,沙皇政府决定仍以“和平”和“中立”的身份,周旋于中国和英、法之间,为俄国谋取最大的利益。 ——《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 (l)材料中“战争”和“最大的利益”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李大钊:“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2)据材料二,指出李大钊和毛泽东共同颂扬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开创性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 在结束对德作战整整3个月后,苏联履行自己的诺言,……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援助,也为反法西斯盟国最终击败日本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诺言”是在哪次会议上承诺的?为了履行“诺言”苏联又采取了怎样的实际行动? 材料四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世界的政治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解体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CAC 6-10ACDDC 11-15DBABD 二、非选择题 16.(1)赫鲁晓夫。1953年。勃列日涅夫。 (2)改革失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日益困难的经济局面,进行经济改革,在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又转向政治改革,结果逐渐放弃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行多党制,最终导致各加盟共和国的分裂倾向加剧,最后终致苏联解体。 17.(1) 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利益: 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2)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或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 (3)雅尔塔会议;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4)苏联解体表明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的失败,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