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知】初中化学重点难点2012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单质氢气 H2 氦气 He 氧气 O2 氮气 N2 碳(石墨、金刚石) C氖气 Ne 钠 Na 硅 Si 铝 Al 镁 Mg硫 S 氯气 Cl2 钾 K 氩气 Ar 红磷、白磷 P钛 Ti 铁 Fe 铜 Cu 锌 Zn 汞 Hg氪气 Kr 银 Ag 镉 Cd 锡 Sn 铅 Pb氙气 Xe 钡 Ba 铂 Pt 金 Au 钙 Ca硒 Se 碘 I2 臭氧 O3化合物氧化物水 H2O 过氧化氢 H2O2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碳 CO2一氧化氮 NO 二氧化氮 NO2 氧化钠 Na2O 氧化镁 MgO氧化铝 Al2O3 二氧化硅 SiO2 五氧化二磷 P2O5 二氧化硫 SO2三氧化硫 SO3 二氧化氯 ClO2 氧化钙 CaO 二氧化锰 MnO2氧化亚铁 FeO 氧化铁 Fe2O3 四氧化三铁 Fe3O4 氧化铜 CuO氧化银 Ag2O 氧化汞 HgO 一氧化二氮 N2O酸硝酸 HNO3 盐酸 HCl 硫酸 H2SO4 亚硫酸 H2SO3碳酸 H2CO3 氢氟酸 HF 氢硫酸 H2S 乙酸(醋酸) CH3COOH碱氨水 NH3·H2O 氢氧化钾 KOH 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钡 Ba(OH)2氢氧化钙 Ca(OH)2 氢氧化镁 Mg(OH)2 氢氧化铝 Al(OH)3 氢氧化铜 Cu(OH)2氢氧化铁 Fe(OH)3盐NO3- Cl- SO42- CO32-NH4+ NH4NO3 硝酸铵 NH4Cl 氯化铵 (NH4)2SO4 硫酸铵 (NH4)2CO3 碳酸铵K+ KNO3 硝酸钾 KCl 氯化钾 K2SO4 硫酸钾 K2CO3 碳酸钾Na+ NaNO3 硝酸钠 NaCl 氯化钠 Na2SO4 硫酸钠 Na2CO3 碳酸钠Ba2+ Ba(NO3)2 硝酸钡 BaCl2 氯化钡 BaSO4 硫酸钡 BaCO3 碳酸钡Ca2+ Ca(NO3)2 硝酸钙 CaCl2 氯化钙 CaSO4 硫酸钙 CaCO3 碳酸钙Mg2+ Mg(NO3)2 硝酸镁 MgCl2 氯化镁 MgSO4 硫酸镁 MgCO3 碳酸镁Al3+ Al(NO3)3 硝酸铝 AlCl3 氯化铝 Al2(SO4)3 硫酸铝Zn2+ Zn(NO3)2 硝酸锌 ZnCl2 氯化锌 ZnSO4 硫酸锌 ZnCO3 碳酸锌Fe2+ Fe(NO3)2 硝酸亚铁 FeCl2 氯化亚铁 FeSO4 硫酸亚铁 FeCO3 碳酸亚铁Fe3+ Fe(NO3)3 硝酸铁 FeCl3 氯化铁 Fe2(SO4)3 硫酸铁Cu2+ Cu(NO3)2 硝酸铜 CuCl2 氯化铜 CuSO4 硫酸铜Ag+ AgNO3 硝酸银 AgCl 氯化银 Ag2SO4 硫酸银 Ag2CO3 碳酸银高锰酸钾 KMnO4 氯酸钾 KClO3 锰酸钾 K2MnO4碳酸氢钙 Ca(HCO3)2 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碳酸氢铵 NH4HCO3 磷酸钙 Ca3(PO4)2 磷酸二氢钙 Ca(H2PO4)2碳酸氢钠 NaHCO3 亚硝酸钠 NaNO2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磷酸氢二铵 (NH4)2HPO4 羟基磷酸钙 Ca10(PO4)6(OH)2有机物甲烷 CH4 乙醇(酒精) C2H5OH 乙酸(醋酸) CH3COOH 淀粉 (C6H10O5)n葡萄糖 C6H12O6 蔗糖 C12H22O11 尿素 CO(NH2)2其他:氨气NH3常见物质的俗名名称 俗名 化学式 名称 俗名 化学式碳酸钠 苏打、纯碱 Na2CO3 氧化钙 生石灰 CaO碳酸钠晶体 天然碱、石碱、口碱 Na2CO3·10H2O 固体二氧化碳 干冰 CO2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 一氧化碳和氢气 水煤气 CO和H2氢氧化钠 烧碱、火碱、苛性钠 NaOH 硫酸铜晶体 胆矾、蓝矾 CuSO4·5H2O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H)2 甲烷 沼气 CH4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化合反应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4P+5O22P2O5白磷自燃:4P+5O2=2P2O5木炭充分燃烧:C+O2CO2木炭不充分燃烧:2C+O22CO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2SO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铝不易生锈的原因:4Al+3O2=2Al2O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将CO2变成CO:C+CO22CO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CaCO3+CO2+H2O=Ca(HCO3)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2NaCl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Mg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分解反应汞在空气中加热:2Hg+O22HgO氧化汞加强热:2HgO2Hg+O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H2O22H2O+O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KMnO4K2MnO4+MnO2+O2↑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之一):2KClO32KCl+3O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符合绿色化学的观念,是三种方案中最安全、最节约资源的一种。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工业制取生石灰和CO2的反应原理:CaCO3CaO+CO2↑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u2(OH)2CO32CuO+H2O+CO2↑过氧化氢溶液不稳定,发生分解:2H2O2=2H2O+O2↑碳酸不稳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H2CO3=H2O+CO2↑碳铵(碳酸氢铵)“消失”并发出刺激性气味:NH4HCO3=NH3↑+CO2↑+H2O石笋、钟乳石的形成过程:CaCO3+CO2+H2O=Ca(HCO3)2 Ca(HCO3)2=CaCO3↓+CO2↑+H2O置换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木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水煤气的形成:C+H2OH2+CO(注意没有气体生成符号↑)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2X+2HCl=2XCl+H2↑(X是+1价的金属,包括K、Na)X+2HCl=XCl2+H2↑(X是+2价的金属,包括Ca、Mg、Zn、Fe)2Al+6HCl=2AlCl3+3H2↑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2X+H2SO4=X2SO4+H2↑(X是+1价的金属,包括K、Na)X+H2SO4=XSO4+H2↑(X是+2价的金属,包括Ca、Mg、Zn、Fe)2Al+3H2SO4=Al2(SO4)3+3H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镁3Mg+2AlCl3=3MgCl2+2Al3Mg+Al2(SO4)3=3MgSO4+2Al3Mg+2Al(NO3)3=3Mg(NO3)2+2AlMg+XCl2=MgCl2+X(X是+2价的金属,包括Zn、Fe、Cu)Mg+XSO4=MgSO4+X(X是+2价的金属,包括Zn、Fe、Cu)Mg+X(NO3)2=Mg(NO3)2+X(X是+2价的金属,包括Zn、Fe、Cu)Mg+2AgNO3=Mg(NO3)2+2Ag铝2Al+3XCl2=2AlCl3+3X(X是+2价的金属,包括Zn、Fe、Cu)2Al+3XSO4=Al2(SO4)3+3X(X是+2价的金属,包括Zn、Fe、Cu)2Al+3X(NO3)2=2Al(NO3)3+3X(X是+2价的金属,包括Zn、Fe、Cu)Al+3AgNO3=Al(NO3)3+3Ag锌Zn+XCl2=ZnCl2+X(X是+2价的金属,包括Fe、Cu)Zn+XSO4=ZnSO4+X(X是+2价的金属,包括Fe、Cu)Zn+X(NO3)2=Zn(NO3)2+X(X是+2价的金属,包括Fe、Cu)Zn+2AgNO3=Zn(NO3)2+2Ag铁Fe+CuCl2=FeCl2+CuFe+CuSO4=FeSO4+CuFe+Cu(NO3)3=Fe(NO3)3+CuFe+2AgNO3=Fe(NO3)2+2Ag铜:Cu+2AgNO3=Cu(NO3)2+2AgK、Ca、Na不遵循这样的置换反应,它们与盐溶液反应时,会先和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然后再和盐溶液反应。如:2Na+2H2O=2NaOH+H2↑ NaOH+CuSO4=Na2SO4+Cu(OH)2↓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水蒸气与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3Fe+4H2OFe3O4+4H2(注意没有气体生成符号↑)复分解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NaOH+HCl=NaCl+H2O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Cl=AlCl3+3H2O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的胃酸:Mg(OH)2+2HCl=MgCl2+2H2O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污水:Ca(OH)2+H2SO4=CaSO4+2H2O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稀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CuO+2HCl=CuCl2+H2O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制取CuSO4):CuO+H2SO4=CuSO4+H2O提示:CaO、Na2O、K2O、BaO可以直接和酸反应。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盐酸与水垢中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CO2的原因:CaCO3+H2SO4=CaSO4+H2O+CO2↑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误食碳酸钡后发生中毒的原因:BaCO3+2HCl=BaCl2+H2O+CO2↑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AgNO3+HCl=HNO3+AgCl↓钡盐与稀硫酸反应:Ba(NO3)2+H2SO4=2HNO3+BaSO4↓ BaCl2+H2SO4=2HCl+BaSO4↓ BaCO3+H2SO4=BaSO4↓+H2O+CO2↑硫酸和碱式碳酸铜反应:Cu2(OH)2CO3+2H2SO4=2CuSO4+2H2O+CO2↑工业制取烧碱:Ca(OH)2+Na2CO3=2NaOH+CaCO3↓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Cl+NaOH=NaCl+NH3↑+H2O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将熟石灰与氯化铵两种固体一起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将熟石灰与硫酸铵两种固体一起研磨,闻到刺激性气味:(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参加反应的碱只能是四大强碱)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参加反应的碱只能是四大强碱)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MgCl2+2NaOH=Mg(OH)2↓+2NaCl(生成物只能是弱碱)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MgSO4+Ba(OH)2=Mg(OH)2↓+BaSO4↓(硫酸盐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蓝白沉淀的反应:CuSO4+Ba(OH)2=Cu(OH)2↓+BaSO4↓生成红白沉淀的反应:Fe2(SO4)3+3Ba(OH)2=2Fe(OH)3↓+3BaSO4↓配制波尔多液时发生的反应:CuSO4+Ca(OH)2=CaSO4+Cu(OH)2↓误食BaCO3或BaCl2发生中毒之后,要服用泻盐(MgSO4)解毒:BaCl2+MgSO4=MgCl2+BaSO4↓其他常见的反应:NaCl+AgNO3=NaNO3+AgCl↓CaCl2+Na2CO3=2NaCl+CaCO3↓(CaCl2可以换成Ca(NO3)2,Na2CO3可以换成K2CO3)BaCl2+Na2CO3=2NaCl+BaCO3↓(BaCl2可以换成Ba(NO3)2,Na2CO3可以换成K2CO3)BaCl2+Na2SO4=2NaCl+BaSO4↓(BaCl2可以换成Ba(NO3)2,Na2SO4可以换成K2SO4)证明NaOH变质的三种方法: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OH)2=2NaOH+CaCO3↓Na2CO3+CaCl2=2NaCl+CaCO3↓Na2CO3+Ca(NO3)2=2NaNO3+CaCO3↓证明NaOH部分变质(先用下面的方法除去Na2CO3,然后向溶液中滴加酚酞,如果溶液变红说明NaOH部分变质):Na2CO3+CaCl2=2NaCl+CaCO3↓Na2CO3+Ca(NO3)2=2NaNO3+CaCO3↓证明Ca(OH)2变质的方法:CaCO3+2HCl=CaCl2+H2O+CO2↑证明Ca(OH)2部分变质的方法(取两份相同的样品,分别按以下方法做)证明Ca(OH)2变质:CaCO3+2HCl=CaCl2+H2O+CO2↑证明还有Ca(OH)2存在:Ca(OH)2+2NH4Cl=CaCl2+2H2O+2NH3↑证明CaO部分变质的方法(取三份相同的样品,分别按以下方法做):证明CaO仍然存在:CaO+H2O=Ca(OH)2证明CaCO3的存在:CaCO3+2HCl=CaCl2+H2O+CO2↑证明Ca(OH)2的存在:Ca(OH)2+2NH4Cl=CaCl2+2H2O+2NH3↑非基本类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检验一氧化碳的反应原理):CO+CuOCu+CO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用赤铁矿炼铁、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3CO+Fe2O32Fe+3CO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CO+FeOFe+CO2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用磁铁矿炼铁):4CO+Fe3O43Fe+4CO2黑火药点燃爆炸:S+2KNO3+3CK2S+N2↑+3CO2↑甲烷充分燃烧:CH4+2O2CO2+2H2O甲烷不充分燃烧:2CH4+3O22CO+4H2O乙醇充分燃烧:C2H5OH+3O22CO2+3H2O乙醇不充分燃烧:C2H5OH+2O22CO+3H2O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固体变质的原因):Ca(OH)2+CO2=CaCO3↓+H2O用NaOH溶液吸收CO2(NaOH固体变质的原因):2NaOH+CO2=Na2CO3+H2O用NaOH溶液吸收SO2:2NaOH+SO2=Na2SO3+H2ONaOH溶液与SO3反应:2NaOH+SO3=Na2SO4+H2O葡萄糖的缓慢氧化:C6H12O6+6O26CO2+6H2O常见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备注C+O2CO2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有红热木炭的坩埚钳伸入氧气的集气瓶中时,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S+O2SO2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②放热③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做硫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加入少量NaOH溶液以吸收有毒的SO24P+5O22P2O5 ①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 ①由于红磷燃烧只消耗氧气,并且生成物只有固体,所以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②应用:发令枪2H2+O22H2O ①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不纯,还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 ①点燃氢气之前必须验纯;②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是高能燃料3Fe+2O2Fe3O4 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②放热③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①用砂纸把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白色,是为了除去细铁丝表面的杂质。②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③把细铁丝绕在火柴上,是为了引燃细铁丝,使细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④待火柴快燃尽时才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⑤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细铁丝燃烧时放热使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⑥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4Al+3O22Al2O3 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放热③生成白色固体 ①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铝粉、铝箔可以)。②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2Mg+O22MgO 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放热③生成白色固体 ①点燃前要先用砂纸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②应用:信号弹2Cu+O22CuO 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可用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氧气2Hg+O22HgO 银白色液体逐渐变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中反应之一2CO+O22CO2 ①发出蓝色火焰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CO有毒!②点燃前要验纯③应用:煤气2HgO2Hg+O2↑ 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银白色液体,并生成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中反应之一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①火焰发出白光;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④生成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CH4+2O2CO2+2H2O ①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②放热;③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④生成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 ①点燃前要验纯②应用:天然气Ca(OH)2+CO2=CaCO3↓+H2O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检验二氧化碳、吸收少量二氧化碳2H2O2H2↑+O2↑ 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①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②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③气体的体积比往往不是1:2,原因是: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2H2O22H2O+O2↑ 产生大量气泡,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应用:实验室制取氧气Cu2(OH)2CO32CuO+H2O+CO2↑ ①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③生成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H2+CuOCu+H2O 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②生成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 氢气要“早来晚走”,酒精灯要“迟到早退”H2O+CO2=H2CO3 (如果加入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Fe+CuSO4=Cu+FeSO4 ①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2CuO2Cu+CO2↑ 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加热时酒精灯上要加网罩,是为了: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②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④实验完毕后要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CO+CuOCu+CO2 ①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一氧化碳“早来”,酒精灯“迟到”的目的: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②一氧化碳“晚走”,酒精灯“早退”的目的: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③因为一氧化碳有剧毒,随意排放还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必须进行尾气处理(方法是在装置末尾的导气口处放一只燃着的酒精灯)3CO+Fe2O32Fe+3CO2 ①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铁粉是黑色的②一氧化碳“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Mg+2HCl=MgCl2+H2↑ ①金属逐渐溶解消失;②产生大量气泡;③放热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后面的金属不与酸反应②如果有Fe参加反应,要注意生成的Fe的化合价是+2价,并且溶液颜色会发生变化Zn+2HCl=ZnCl2+H2↑ ①金属逐渐溶解消失;②产生大量气泡Fe+2HCl=FeCl2+H2↑ ①金属逐渐溶解消失;②产生(大量)气泡;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Mg+ZnSO4=MgSO4+ZnMg+FeCl2=MgCl2+Fe(金属与盐溶液发生反应) 金属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Fe是黑色的,Cu是红色的) 如果有Fe或Cu元素,要注意溶液颜色的变化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 稀盐酸、稀硫酸可用来除铁锈稀盐酸除铁锈的效果比较好CuO+2HCl=CuCl2+H2OCuO+H2SO4=CuSO4+H2O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第二个反应是制取硫酸铜的反应原理HCl+NaOH=NaCl+H2O 没有明显现象(但是这个反应放热) 强酸和强碱反应时一般要借助指示剂NH4Cl+NaOH=NaCl+NH3↑+H2O 生成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生成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检验NH4+的反应原理Ca(OH)2+Na2CO3=2NaOH+CaCO3↓ 生成白色沉淀 工业制取烧碱的反应原理描述实验现象时要注意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但可以根据生成物的化学性质来描述生成物。常见物质的颜色、气味固体红色:红磷P、铜Cu、氧化铁Fe2O3、氧化汞HgO红褐色:氢氧化铁Fe(OH)3黄色:金Au、硫S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紫黑色:高锰酸钾晶体KMnO4淡蓝色:固态氧O2蓝色:氢氧化铜Cu(OH)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银白色:大多数金属(铁Fe、银Ag、铝Al、锌Zn、镁Mg……)黑色:木炭C、铁粉Fe、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氧化亚铁FeO等深灰色:石墨C灰白色:大多数磷肥无色:金刚石C、干冰CO2、冰H2O白色:除了上述固体之外,我们学过的其他固体、固体粉末或晶体基本上都是白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固体:碳酸氢铵NH4HCO3液体淡蓝色:液态氧O2蓝色:含有Cu2+的溶液浅绿色:含有Fe2+的溶液黄色:含有Fe3+的溶液银白色:汞Hg我们学过的大多数液体都是无色的。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乙醇C2H5OH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醋酸CH3COOH气体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NO2有毒的气体:一氧化碳CO、氯化氢HCl、氨气NH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氢HCl、氨气NH3、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我们学过的大多数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O3等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O2、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多功能瓶下面是多功能瓶的常见用途:一、洗气瓶(图①)多功能瓶作为洗气瓶来使用时,气体要从长导管进入,从短导管中出去。洗气瓶一般用来检验气体(如二氧化碳)、干燥气体(如混有水蒸气的气体)、吸收气体(如二氧化硫)或除去气体中的杂质(如HCl气体等)检验气体: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澄清的石灰水。干燥气体:试剂一般是浓硫酸。需要注意的是,浓硫酸不能干燥NH3等碱性气体。吸收气体或除去气体中的杂质:① 对于SO2、CO2等气体,可以使用NaOH溶液吸收(最好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微溶于水)② 对于混在CO2中的HCl气体,不可以使用NaOH溶液吸收,但可以使用NaHCO3溶液来吸收。③ Cl2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二、向上排空气取气瓶(图②)使用条件: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组成气体的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并且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规则:长管进,短管出。常见实例:O2、CO2、Cl2、NO2利用多功能瓶收集有毒或者有污染气体,可以方便地进行尾气处理,以免气体逸出污染空气。如Cl2可以用②装置收集,再用①装置进行尾气处理。三、向下排空气取气瓶使用条件:收集的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组成气体的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并且气体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规则:短管进,长管出。常见实例:H2、NH3四、排水集气瓶使用条件:① 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② 气体不与水反应;(③ 对于部分气体来说,密度与空气密度接近,无法用排空气法收集。)规则:短管进,长管出。常见实例:O2、H2、NO五、排水量气瓶使用条件:同“四”规则:短管进,长管出。如果忽略导管内的水,量筒内水的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中气体的体积。除杂除杂的原则:① 主要成分的质量不能减少(可以增多);② 除杂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除去CuO中的C:在氧气流中灼烧(C+O2CO2)。除去CO中的CO2:使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Ca(OH)2+CO2=CaCO3↓+H2O和2NaOH+CO2=Na2CO3+H2O)。除去CO2中的CO: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Cu+CO2)。除去CaO中的CaCO3:高温煅烧(CaCO3CaO+CO2↑)【注意】不能加稀盐酸,因为CaO能与稀盐酸中的水反应生成Ca(OH)2。除去大理石中的杂质:① 高温煅烧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CaO+CO2↑);② 将反应后的固体放入足量的水中,使其充分溶解,过滤(CaO+H2O=Ca(OH)2);③ 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④ 过滤。【注意】如果杂质很难用一般方法除去,可以将主要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反应再变回来。除去Cu中少量的Fe:物理方法——用磁铁反复吸引。化学方法——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然后过滤。【注意】不能加硫酸铜溶液,否则容易导致除杂不彻底。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① 加入铁粉(铁丝);② 过滤。除去可溶物中的不溶物:① 溶解;② 过滤;③ 蒸发结晶。除去不溶物中的可溶物:① 溶解;② 过滤。将两种可溶物分离:见“溶液”单元的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和蒸发溶剂结晶法。在溶液中,杂质有盐的时候,可以考虑把盐变成水、气体沉淀。鉴定氧气的鉴定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氢气:点燃,气体会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气体较纯,气体将会安静地燃烧,并发出“噗”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爆鸣声。二氧化碳: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收集的气体是CO2。三大可燃性气体的鉴定:点燃,通过无水硫酸铜CuSO4,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顺序不能颠倒!)H2:生成物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生成物不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但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H4:生成物既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意】不可以根据气体燃烧时的火焰颜色来鉴别气体。水的鉴定:如果液体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液体中含有水。碳酸根的鉴定: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碳酸根离子。鉴定CaO是否含CaCO3也加盐酸。鉴定Cl-:先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Cl-。鉴定SO42-:先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如果有沉淀生成,说明含有SO42-。鉴定CO32-: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CO32-。鉴定HCO3-:同上。鉴定Cu2+: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蓝色沉淀,说明含有Cu2+。鉴定Fe3+:加入NaOH溶液,如果有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Fe3+。鉴定H+:① 借助石蕊或pH试纸。如果石蕊变红或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小于7,说明含有H+。② 加入碳酸盐(如CaCO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H+。③ 加入活泼金属,如果金属表面产生气泡,并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后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如果气体不纯,会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含有H+。④ 加入Fe2O3(铁锈),如果铁锈逐渐溶解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说明含有H+。⑤ 加入弱碱,如果弱碱逐渐溶解消失(如果加入Fe(OH)2、Fe(OH)3、Cu(OH)2,溶液的颜色还会发生变化),说明含有H+。鉴定OH-:① 借助石蕊、酚酞或pH试纸。如果石蕊变蓝、酚酞变红或用pH试纸测出的pH值大于7,说明含有OH-。② 加入CuSO4,如果出现蓝色沉淀,说明含有OH-。③ 加入Fe2(SO4)3,如果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OH-。④ 可以参考“碱的通性”中的第四条,使溶液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鉴定水:通过白色的硫酸铜,如果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CuSO4 + 5H2O = CuSO4·5H2O)如果要鉴定多种物质,必须把鉴定水放在第一步。如果除水,必须放在最后一步。鉴定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CO2。鉴定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如果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并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CO。鉴定NH4+:以氯化铵(NH4Cl)为例,方法一 NH4Cl + NaOH = NaCl + NH3↑+ H2O;方法二 把NH4Cl和Ca(OH)2混在一起研磨。如果闻到刺激性的氨味,或者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是铵态氮肥。蛋白质的鉴定: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区分与鉴定的区别在于,鉴定是要确定一种物质,而区分只需把物质分辨开。区分的要求是无论用什么试剂,采取什么方法,现象必须明显。常见物质化学式及俗称及重要性质和用途物质 俗称 性质 用途P 赤磷白磷 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P2O5固体) 用物制烟雾弹C 金刚石、石墨、活性炭 金刚石是最硬物质;石墨具有导电性、润滑性、质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 金刚石用于制钻头,切割物质。石墨用于电极、润滑、制铅笔CO2 干冰碳酸气 易溶于水、水呈酸性、比空气重 人工降雨、工业原料CH4 沼气坑气 ρCH4<ρ空气难容于水,无味、易燃、是最简单有机物C2H5OH 酒精 易燃烧 用于燃料、消毒(70%~75%)CH3OH(甲醇) 与乙醇相似;有毒(使人眼睛失眠、甚至死亡)易燃烧CH3COOH(乙酸) 醋酸水醋酸 有刺激气味、具有酸性、能使指示变色CaO 生石灰 白色固体、易吸水、溶于水后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Fe3O4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黑色物质、难溶于水、可用酸来溶解Fe2O3 铁锈主要成分 红褐色难溶物质、可用酸来溶 用于治炼金属铁CuO 黑色难溶于水2Cu+O2=CuO、可被还原剂还原成单质铜、可用酸来溶解CuSO4 白色固体、溶于水变成蓝色能与活性比其强的金属反应置换出单质铜来 用于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CuSO4 5H2O 胆矾蓝矾 蓝色晶体、溶于水后其性质与CuSO4溶液一致,易风化即:CuSO4 5H2O=CuSO4+5H2OKMnO4 紫黑色易溶水,其水溶液为红色 用于制氧气KCIO3 白色物质易溶于水 在MnO2崔化下制氧气Cu2(OH)2CO3 孔雀石绿铜 绿色难溶于水有毒物,加热变成CuO、H2O、CO2AgCI 白色沉淀,不溶于酸。可溶性氯化物与AgNO3反应可生成它 在鉴别题中用于检验Ag+及CI—BaSO4 钡餐 白色不溶酸的沉淀,不溶性硫酸盐与不溶性钡盐么应可生成它 用于检验Ba+及SO42—CO 难溶于水,ρCO>ρ空易燃烧、无味有毒气体 用作还原剂、治炼金属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白色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固体 用于制CO2及制生石灰CaOHCI 盐酸 无色、有刺激气味液体,具有挥发性、腐蚀性。能使指剂变色,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用于与金属反应制氢气;可用来溶解难溶的物质H2SO4 无色、无味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的一种酸、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稀H2SO4可用于与金属反应制氢气;还可用于干燥物质HNO3 无色、无味的一种酸;具有挥发性,能与多种物质反应NaOH 火碱 白色固体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 白色↓:其余不溶于水的碱。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物质的溶解性1、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盐水中溶,硫酸盐不溶钙钡铅,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有透明,口诀没有皆下沉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2、碱的溶解性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3、大部分酸及非金属氧化物能溶于水,(非金属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化学方程式总结一、三个置换反应规律1.酸+金属==盐+氢气(反应必须是在溶液中进行)反应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等)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Al、Zn、Fe)Mg+ 2HCl==MgCl2+H2↑ Mg+ H2SO4==MgSO4+H2↑2Al+6 HCl== 2AlCl3+3H2↑ 2Al+3 H2SO4== 2Al2(SO4)3+3H2↑Zn+ 2HCl==ZnCl2+ H2↑ Zn+ 2H2SO4==ZnSO4+ H2↑Fe+ 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必须是在溶液中进行)反应条件: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初中阶段认为难溶性盐在水中没有离子,不反应)②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它们是先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再和某些盐(可溶性铜盐、铁盐、镁盐等反应生成难溶性碱。Fe+CuSO4==FeSO4+Cu 2Al+3CuSO4==Al2(SO4)3+3CuZn+CuSO4==ZnSO4+Cu Cu+2AgNO3==Cu(NO3)2+2AgCu+Hg(NO3)2==Cu(NO3)2+Hg3.补充反应:非溶液置换反应:还原性单质和氧化物的反应(参照:五之二)条件:单质为氢气、单质碳氧化物为氧化铜、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H2+CuO Cu+H2O C+CuO Cu+CO2↑H2+FeO Fe+H2O C+FeO Fe+CO2↑3H2+Fe2O3 2Fe+3H2O 3C+2Fe2O3 4Fe+3CO2↑规律:金属氧化物+H2 金属+H2O 金属氧化物+C 金属+CO2二、三个分解反应规律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H2CO3 === H2O+CO2↑ H2SO3 === H2O+SO2↑要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2.碱(难溶性碱)==金属氧化物+水(可溶性碱没有这个反应)Cu(OH)2 CuO+H2O 2Fe(OH)3 Fe2O3+3H2O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CaCO3 CaO+ CO2↑(可溶性碳酸盐没有这个反应)三、四个化合反应规律1.金属+氧气 == 金属氧化物2 Mg+O2 2MgO 3Fe+2 O2 Fe3O4 2 Cu+ O2 2CuO2.金属氧化物+水 == 碱(可溶性)(难溶性碱没有这个反应)CaO+H2O==Ca(OH)2 Na2O+H2O==2NaOH3.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S+O2 SO2 4P+5O2 2P2O5 C+O2 CO2 (碳充分燃烧)2 C+O2 2CO (碳不充分燃烧) 2H2+O2 2H2O4.非金属氧化物+水==酸CO2+H2O==H2CO3 SO3+O2==H2SO4 SO2+O2== H2SO3(亚硫酸)四、五个复分解反应规律(其中的微溶于水的物质一般是指氢氧化钙(Ca(OH)2)、至少是指一定要有一种生成物符合条件,两种也行、生成物要求至少有一种是水、气体或沉淀)1.酸+碱==盐+水 [初中讲到的所有酸(即硅酸除外)和碱都能反应]Cu(OH)2+2HCl==CuCl2+H2O Al(OH)3+3HCl==AlCl3+3H2OCu(OH)2+H2SO4==CuSO4+2H2O Mg(OH)2+2HNO3==Mg(NO3)2+2H2O2.酸+盐==新酸+新盐反应条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际反应条件很复杂)盐必须要溶于水或者要溶于和它反应的酸)生成物:盐只能是沉淀,初中酸可以是分解成气体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AgNO3+HCl==AgCl↓+HNO3Na2CO3+H2SO4==Na2SO4+H2O+CO2↑ H2SO4+BaCl2==2HCl+BaSO4↓H2SO4+Ba(NO3)2==2HNO3+BaSO4 ↓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生成物: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也可以是气体(初三通常是氨气)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Na2CO3+Ca(OH)2==2NaOH+CaCO3↓ CuSO4+Ba(OH)2==Cu(OH)2↓+BaSO4 ↓2NH4Cl+ Ca(OH)2 CaCl2+ 2NH3↑+2H2O4.盐+盐==新盐+新盐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生成物:生成的新盐、新碱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NaCl+AgNO3==NaNO3+AgCl↓ Na2SO4+BaCl2==2NaCl+BaSO4 ↓Na2SO4+Ba(NO3)2==2NaNO3+BaSO4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2HCl==CuCl2+H2O CuO+ H2SO4==CuSO4+H2OMgO+2HNO3==Mg(NO3)2+H2O五、其它反应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反应条件:碱要溶于水或微溶于水。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Na2SO4+H2O Ca(OH)2+CO2==CaCO3↓+H2O2.三种还原剂(H2 、、 C 、 O2 )跟氧化物反应H2+CuO Cu+H2O (置换反应) CO+CuO Cu+CO23CO+Fe2O3 2Fe+3 CO2↑ C+2CuO 2Cu+CO2↑(置换反应)C+CO2 2CO (化合反应)3.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常用方法)2KMnO4 K2MnO4+MnO2+ O2↑ 2KClO3 2KCl+3O2↑Zn+ 2HCl==ZnCl2+ H2↑ Zn+ 2H2SO4==ZnSO4+ H2↑CaCO3+2HCl==CaCl2+H2O+CO2↑4.盐分解Cu2(OH)2CO3 2CuO+H2O+CO2↑ CaCO3 CaO+ CO2↑KMnO4 K2MnO4+MnO2+ O2↑ 2KClO3 2KCl+3O2↑5.三种有机物燃烧CH4+2O2 2 H2O+CO2 C2H5OH+3O2 3 H2O+2CO22CH3OH+3O2 4 H2O+2CO2所有有机物和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中没有氧元素:CxHy+O2 4 H2O+xCO2有机物中没有氧元素:CxHyOx+O2 4 H2O+xCO2应用:离子鉴别、离子共存一、离子鉴别:要能反应、而且是特征反应。SO42-: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消失。Cl-:加入AgNO3,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消失。CO32-:加入稀HCl产生无色气体,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OH-:加入紫色石蕊变蓝;加入无色酚酞变红。H+:1)加入紫色石蕊变红;加入无色酚酞不变色。2)加Zn,生成无色气体。3)加碳酸钠,生成无色气体。Ba2+:加入H2SO4,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消失。Ag+:加入HCl,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消失。NH4+:加入NaOH加热,产生无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二、物质鉴别它的实质依然是离子鉴别一般思路:酸 — 指 — 钡 — 银 — 盐用到物质 H2SO4 石蕊 BaCl2 AgNO3 Na2CO3主要有 HCl CuSO4两两鉴别:找性质差异三三鉴别:酸、碱、盐找紫色石蕊有酸找Na2CO3有Na2CO3找酸无酸无Na2CO3找CuSO4三、离子共存实质看是否反应:能反应,不共存;不反应,能共存。常考离子不能共存的离子。1、H+ :H++CO32- →H2O+CO2↑H++OH- →H2O2、OH-:OH-+H+ →H2O和其它阳离子反应除K+、Na+、Ba2+、Ca2+外均出沉淀,和NH4+产生气体。如 Mg(OH)2白↓Cu(OH)2蓝↓Fe(OH)3红褐↓3、CO32-:CO32-+H+ →H2O+CO2↑和其它阳离子反应除K+、Na+、 NH4+外均出沉淀,如 :MgCO3白↓BaCO3白↓CaCO3白↓4、Cl- 和Ag+ ;SO42- 和Ba2+分别不共存。物质的颜色 1、固体(多为白色) 黑色---CuOC粉MnO2Fe3O4 紫黑色---KMnO4 红色---CuFe2O3 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CuSO4.5H2O 绿色---Cu2(OH)2CO3 2、溶液(多为无色)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FeCl2 溶液、FeSO4 溶液黄色溶液---(铁盐溶液)FeCl3 溶液、Fe2(SO4)3 溶液、Fe(NO3)3 溶液蓝色溶液---(铜盐溶液)CuCl2 溶液、CuSO4 溶液、Cu(NO3)2 溶液蓝绿色溶液-CuCl2 溶液(较浓) 酸、碱、盐的特性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酸与碱的通性和盐的性质 1、酸的通性(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3、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有些不同的盐之间能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与技巧。一、质量守恒法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各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抓住守恒这个中心,准确建立已知量与待求量的等量关系,是用质量守恒法解题的关键。此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广泛。例1. 向5g铜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氢气,并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为4.2g。求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和铜粉各多少克?分析:本题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 ,由题意可知,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在固体中是没有变化的,根据铜元素质量守恒,即可建立方程,求出混合物中氧化铜和铜粉的质量。解:设混合物中含CuO的质量为x g,则含Cu的质量为(5-x)g,由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相等,得:x·Cu/CuO+(5-x)=4.2即:x·64/80+(5-x)=4.2x=4原混合物中含Cu的质量为5-4=1(g)答: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4g;含铜1g。二、差量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某一状态的物质之间的质量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的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差量法。在化学反应中,虽然从整体上看存在着质量守恒的关系,但某一状态的物质(例如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会发生反应(增加或减少),这一差值称为差量。差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有着正比例关系,通过这种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关的待求量。因此,寻找差量,正确建立差量与待求量的比例关系,是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在有沉淀或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常用差量法进行计算。例2. 某学生将16g氧化铜装入试管中,通入氢气并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称得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4.4g。问有多少克氧化铜被还原?分析:本题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氧化铜失去氧的质量。抓住这一差量,找出差量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便可求解。解:设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g,CuO+H2=Cu+H2O,固体质量减少80 64 80-64=16x 16-14.4=1.6所以 80/16=x/1.6所以 x=8答:被还原的氧化铜有8克。思考与练习:试一试用差量法计算(例1)。三、关系式法在涉及多步化学反应的计算中,根据起始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的关系式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关系式法。化学反应中,有时会涉及到多步反应: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第二个反应的生成物又是第三个反应的反应物。对多步反应的计算题,用通常的方法从已知数据到求得最终结果要根据每个化学方程式一步一步地计算,相当繁琐。由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只要找到已知量与待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即可一步计算得出结果,从而化繁为简,提高解题效率。关系式法适用于多步反应的计算,其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多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建立起始反应物与最终生成物的比例关系。例3. 加热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将产生的氧气用于红磷的燃烧实验。要制得五氧化二磷15g,所需氯酸钾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克?分析:从题意可知有两步化学反应,由第一步反应制得的氧气再与红磷发生第二步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根据氧气与五氧化二磷(已知量)、氯酸钾(待求量)的关系,建立五氧化二磷与氯酸钾的关系式,即可列出比例式求解。解:设需氯酸钾的质量为x g。由2KClO3=2KCl+3O2↑ ①4P+5O2=2P2O5 ②将①×5,②×3,有关系式:10KClO3~15O2 ③15O2~6P2O5 ④由③,④得:10KClO3~15O2~6P2O5即5KClO3~3P2O5。由以上推导可见,在建立起始反应物(如KClO3)与最终生成物(如P2O5)的关系时,中间物质(如O2)的化学计量数要相同(将①×5,②×3的目的是将③,④中的O2的化学计量数都为15)。5KClO3 ~ 3P2O55×122.5 3×142x 15所以5×122.5/x=3×142/15所以 x=21.6(g)答:至少需要氯酸钾21.6克。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固(+固)] [固+液]简易装置 [固+液]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固+液]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如14的B或C)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解计算题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 ╳ 100%(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五)、解题技巧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①设未知量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④列出比例式,求解⑤答。CABabcMnO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质量混合物质量元素质量混合物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