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7.1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中国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④中国基本建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下列最能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阶段特征的是(???)A.?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起步摸索阶段???????????????B.?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C.?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D.?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令世界瞩目3.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2001年。催生1984年和2001年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加人世贸组织????B.?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加人世贸组织C.?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乡镇企业异军突起???????????????D.?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杈;设立四个经济特区4.“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远方”可以指人们心中的梦。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梦”是(???)A.?独立梦????????????????????????????????B.?小康梦????????????????????????????????C.?强国梦????????????????????????????????D.?幸福梦5.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微笑嘴形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如图)。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这就要求我们(???)A.?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引进来”“走出去”?????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C.?用创新之手激活改革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D.?增加资金投入,不断扩大生产与制造业的规模6.(???)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A.?毛泽东思想?????????????B.?科学发展观?????????????C.?邓小平理论?????????????D.?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据此,对“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解读正确的是(???)A.?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公平正义??????????????????????B.?体现以人为本,谋求安定有序C.?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统筹兼顾,彰显民主法治8.下列关于口述历史的表述,正确的是(???)A.?口述历史是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B.?口述历史不算历史C.?口述历史就是传说??????????????????????????????????????????????D.?口述历史没有历史真实性9.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即做出历史结论必须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通过下表,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发展缓慢B.?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受到压制,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C.?改革开放使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才是硬道理10.2015年10月26《人民日报》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民的奋斗目标正在走下蓝图,成为现实。城市学校互联网覆盖率达95.7%、农村学校达79%,数字教育设备和资源覆盖全国6.4万个教学点,偏远农村地区的400多万孩子享受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国家如此投入教育是因为(???)①教育是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②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③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④教育是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下列流行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A.?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后期???????????????????????????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60年代C.?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D.?北京奥运——21世纪初12.在如今“中国流行语”排行榜上,赫然在列的有“中国梦”、“正能量”等词句。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经历了90多年的探索历史,按时间先后顺序实现了以下哪些梦想(?)???????A.?独立梦、强国梦、飞天梦、回归梦??????????????????????B.?振兴梦、独立梦、崛起梦、统一梦C.?觉醒梦、独立梦、崛起梦、飞天梦??????????????????????D.?觉醒梦、振兴梦、独立梦、统一梦13.2016年4月12日,在伦敦总部举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发布仪式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高级副总裁正式确认,如图中所示的工具书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这反映了( )①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②英语具有持久的魅力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④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③④14.王磊同学复习思想品德时,喜欢用一些文字、符号、图示、年代尺等来表述有关知识间的联系。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B.?C.?刑法+行政法+婚姻法+民法+……=宪法D.?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上升,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旧明显,这表明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A.?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B.?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C.?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D.?科技创新能力较薄弱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5分)16.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备受关注。材料二:宪法修改前后部分内容对照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修改前修改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注:“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材料三:宪法目录及部分内容(1)请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大的性质和职权。修改宪法内容先由中共中央提出建议说明了什么?(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宪法修正案作出这一修改的意义。(3)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理解。(任选一项作答)1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习近平主席再次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烟雨的七月,十三个盗火者,在这(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起凸骨的手臂,瞬间凝固了一个千疮百孔、列强撕挣的国家命运,永恒了一个民主的方向。……材料二:党的十九大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在于党。没有严格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会丧失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会丧失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就不可能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材料三: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材料四:学者们指出: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按照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及时平稳地调整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用不断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时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2)材料二中提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其依据是什么?(3)材料三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述作出了重大调整,我国调整这些论述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主要矛盾中“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些论述的消失,这些成就取得最根本的一条原因是什么?(4)联系材料四,指出中国共产党“及时平稳地调整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在道路创新方面的实例。18.改革开放30余载,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中国一举一动也吸引着全球的广泛关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在中国福建厦门举行。中国领导人就国际形势、全球治理、南南合作、伙伴关系等各方高度关注的话题,发出了“中国声音”,表达了“中国的主张与担当”。材料二:今年5月份,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的《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表示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将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从中读懂了中国未来要建成一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背后的层层深意。(1)我国成功在厦门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及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展现了怎样的国际形象?(2)此次金砖国家峰会看到了中国的力量和担当。有媒体惊呼,中国对世界影响如此之大,已经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了。此说法对吗,为什么?(3)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这背后的深意是什么?(4)要使令人振奋的“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响,当代青少年应该有怎样的责任担当?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A项①③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史实。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阶段的特征。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最能概括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阶段特点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1958年推行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规律,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灾难;从1960年起,中共开始转变政策,国民经济逐渐恢复;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综合来看,1956-1966年这一历史阶段是成就与挫折并存的。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义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特征的理解。3.【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关键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搭建了更好地平台。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4.【答案】C【解析】【分析】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目标是新中国成立100年的目标;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项强国梦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准确识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5.【答案】B【解析】【分析】由“产业微笑曲线”可以看出,要想获利最多,就必须加强产品的研发和营销,而我国的这两方面恰恰比较低,因此我们要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国家应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增强科技竞争能力。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AC两项选项图表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B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观点正确,符合题意;D项增加资金投入,不断扩大生产与制造业的规模没有理解图表的实质,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教兴国战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战略决策。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科教兴国战略,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6.【答案】D【解析】【分析】2017年10月18--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党的十九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D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解答该题要多关注时事,多注意积累时事材料。7.【答案】D【解析】【分析】伴随着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认识和科学发展观的不断实践,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要按照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在更为宽广的区域和范围内、更为深远的背景下,找准自身的特色,彰显民主法治。D项统筹兼顾,彰显民主法治解读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8.【答案】A【解析】【分析】A.口述历史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可以作为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故A选项符合题意;B.口述历史这种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算作是历史,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口述历史并不是传说,他是需要事件的亲历者进行回忆,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口述历史由历史学家、学者、记者、学生等,访问曾经亲身活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让学者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是具有真实性的。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口述历史的知识点,掌握历史的重要性和了解历史的分类。9.【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使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0.【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教兴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建设是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所以①错误;发展是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所以④错误。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解。1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58年,故A对应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B项不正确;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因此C对应正确;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是在2008年,D项对应正确。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1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90多年的中国探索历史的认识.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为了买现自己的梦想,经历了90多年的探索历史,材料的时间范围是1900——2000年。中国的探索历程首先是西万列强的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觉醒,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奋斗,实现了中国的独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崛起.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实现成功飞天。故选C。【点评】掌握对90多年的中国探索历史的认识.???13.【答案】A【解析】【分析】据“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可知,①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因而不含有①的选项CD不符合题意,《新华字典》不是英语版本,不能说明②英语具有持久的魅力,含有②的选项B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新华字典在中外文化方面的影响.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便捷,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1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民选举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产生人民代表大会,对我国的行政、司法机关进行监督,所以A表述正确;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所以B表述错误;我国宪法不是各部门法简单的总和,而是各个部门法的原则,所以C表述错误;我国在21世纪中叶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渡到中等发达的水平,所以D表述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15.【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在于考查总体小康的相关知识。此题要求学生利用相应素材分析并理解总体小康的表现,题干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旧明显”可以看出目前发展中存在这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其余选项与题干不符,故不选。【点评】描述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知道总体小康的特点。二、材料分析题16.【答案】(1)略(2)略(3)略【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全国人大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材料一反映了全国人大的立法权,体现了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修改宪法内容先由中央提出建议,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把党的决定上升为国家意志。(2)本题考查的是“法制”和“法治”的区别。“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简而言之,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前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规则(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规则)的普适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后者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到“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是我们党依法治国理念和方式的新飞跃。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3)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①宪法第二条规定表明,在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②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规定表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宪法目录表明,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使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②宪法第五条规定表明,宪法严格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点评】本题难度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国人大的性质和职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宪法的地位和作用、依法治国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归纳能力。17.【答案】(1)中共一大或中国共产党成立;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共一大或中国共产党成立;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定名称),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定目标),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定重点)。(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地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述作出了重大调整,我国调整这些论述的根本出发点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矛盾中“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些论述的消失,这些成就取得最根本的一条原因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及时平稳地调整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在道路创新方面的实例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一大、历史地位、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8.【答案】(1)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2)不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国际形象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成功在厦门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及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展现了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2)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所以媒体的说法错误。(3)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意味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4)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要使令人振奋的“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响,当代青少年应该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责任担当。【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为道德与法治题意,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中国梦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