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5.2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根据下列材料判断,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大量进口原料????????????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C.?美国的经济援助????????????D.?推行非军事化政策2.20世纪80年代以后,促进了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美国的大力扶持????????B.?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C.?雄厚的资源优势????????D.?实行“科技立国”政策3.日本历史上有三次崛起,其中第三次崛起的原因有()①明治维新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持③日本进行社会改革④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⑤确立“科技立国”的政策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4.下表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时间战略计划评价1955年《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1957年《新长期经济计划》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196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A.?社会改革????????????????????B.?适当的经济政策????????????????????C.?美国扶持????????????????????D.?朝鲜战争的爆发5.二战后,日本经济陷入空前的混乱和凋敝。但50年代中期以后二三十年间,日本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增长时期,一跃而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究其原因,除日本自身的努力外,还得益于()A.?欧共体的帮助????????????????????B.?美国的扶持????????????????????C.?联合国的援助????????????????????D.?北约的资助6.下列措施中,既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又值得我们借鉴的是()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C.?寻求美国大力支持?????????D.?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7.“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源动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国家,教育开发了日本的资源B.?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国家,依靠教育扩张来获得资源C.?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的发展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的结果D.?教育开发了日本人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8.20世纪50年代以来,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成功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印度在核工业和航天技术上取得显著成就B.?到1995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9700美元,已跨入发达国家行列C.?1995年,新加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6000多美元,位居亚洲各国之首D.?日本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一度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9.二战后,日本教育经费在政府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90年代有30%以上的成年人受过大学教育.这说明日本()A.?大力扶植私人企业?????????B.?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C.?接受美国的经济援助?????????D.?十分重视教育10.1984年日本文部大巨在北大的演讲中指出:“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动力。”根据材料可见,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大量进口原料???????????B.?推行非军事化政策???????????C.?美国的经济援助???????????D.?大力发展科技、教育11.下表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时间战略计划评价1955年《经济自立计划》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1957年《新长期经济计划》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196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A.?社会改革????????????????????B.?适当的经济政策????????????????????C.?美国扶持????????????????????D.?朝鲜战争的爆发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短短40年间,从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促使日本经济在战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①美国的扶植②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③重视科技和人才培养④实行民主化改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图是小红同学的历史笔记,其中空缺的地方应该是()??A.?西欧各国的支持?????????????B.?美国的大力扶植?????????????C.?大力发展信息技术?????????????D.?调整经济政策14.如图显示,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发生新变化,出现这一新变化的原因是()A.?军费支出大幅增加?????????????B.?世界经济危机打击?????????????C.?美国大力压制?????????????D.?忽视教育科技15.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日本培养出的工程师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多得多(大约是美国培养的多50%),它还拥有近70万名研发人员,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一起还多。材料中反映了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是()???????????A.?美国的支持和帮助?????B.?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C.?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D.?实行非军事化政策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5分)16.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二战后,为实现欧洲复兴,并增大在美苏两极格局中的发言权,欧洲各国捐弃前嫌,走上联合之路。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材料三:2001年“九一一事件”发生后,全球反恐斗争面临严峻的形势。在此形势下,美国不得不顺应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主动寻求与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从而在国际反恐问题上达成了一定共识,有力的打击了国际恐怖势力。——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1)材料一的文物出现于哪个朝代?分别说明图片内容的历史价值。(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欧洲走上联合之路的原因。欧洲国家建立的联合组织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献计献策。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战历时四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材料二: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卷入战争,参战人员1.1亿,双方死伤0.9亿,直接经济损失40000多亿美元。项目年份国别煤(百万吨)铁(万吨)钢(万吨)1939年1946年1939年1946年1939年1946年英国235193.181178913431290法国50.249.3738344795441德国386.8105.517752082373356材料三:马歇尔计划实施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9%,日本占53%。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个主要阶段阶段时间概况第一阶段1939年至1942年末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第二阶段1942年末至1943年同盟国开始反攻第三阶段1944年至1945年同盟国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摘自阿德勒等《世界文明史(下册)》(1)材料一反映的是世界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46年工业品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材料二中的事件结束后,建立了什么国际组织?(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西欧经济恢复并迅速增长共同的外部原因是什么?材料反映上世纪90年代日本、西欧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原因。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居民得到这三方面的保障,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生产发展、物资丰富分不开的。材料二:见下图(数据为1938—1999年的统计概况)(1)在材料二图1中,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原因何在?(2)从材料二中图2可知,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什么?(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特点是什么。这种调整和改革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公正的立场出发,就如何建立有效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趋利避害,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日本文部大臣在北大的演讲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反映日本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因此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经济发展原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意图,学会知识迁移,认知和分析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理解并掌握日本经济发展原因的相关内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2.【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关键信息:“主要因素”,结合所学可知,AB两项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因素;C项不符合史实;D项是日本政府为了继续巩固其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依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始重新调整其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战略口号,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3.【答案】C【解析】【分析】据所学知,日本的第三次崛起指的是,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二战后,日本利用明治维新时期打下的良好工业基础,大力发展经济。日本还进行了社会改革,消除了封建落后因素,日本政府还制定了合乎国情的经济政策,也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再加上美国对日本的扶植,所以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崛起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确立“科技立国”的政策,是80年年代以后,不属于日本崛起的原因。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分析可知,二战后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使日本经济逐步崛起。ACD项表格内容没有涉及。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5.【答案】B【解析】【分析】据所学可知,战后日本经济在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之下,获得了飞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发展的外部因素除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如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带动,朝鲜战争的爆发外,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美国对日本的扶持。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除了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外,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6.【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既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又值得我们借鉴;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的相关知识内容。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注意扎实掌握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及结果等。7.【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源动力”可知,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的发展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的结果,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8.【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引进先进科技,这是日本发展的内因;美国的援助和扶持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外因,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此题的关键是熟悉教材内容并加以理解,掌握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9.【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课本所学,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外因是美国的扶植援助,内因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题干材料反映出日本十分重视教育。ABC和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日本教育经费在政府财政预算中所占比重超过20%,名列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首.90年代有30%以上的成年人受过大学教育”,结合所学和材料可知日本十分重视教育。10.【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材料里的“是教育作用于……这是今天日本……发展的原动力”,可以得出,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1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据表格信息,1955年、1957年、1960年战略计划的制定,表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国家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ACD是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但在表格信息中不能体现。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1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排列组合型题目,可以用排除法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因此②项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高速发展的原因,排除含有②的ABD三项。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13.【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引进先进科技、调整经济政策,这是日本发展的内因;其有利的客观条件即外因是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向日本订货;题干信息表明的是日本发展的内因,故D符合题意;?西欧各国的支持不符合实史,故A不合题意;?美国的大力扶植属于客观原因,故B不合题意;?二战后信息技术刚起步,故C不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进行了社会改革,培养人才,引进先进科技,这些事内因。美国的大力扶植是外因。14.【答案】B【解析】【分析】A.军费支出大幅增加,不符合题意;?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由之前的高速发展转变为低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进入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的发展,故选项B符合题意;?C.美国大力压制,不符合题意;?D.忽视教育科技,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变化,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来回答变化的原因;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最恰当的选项。1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日本培养出的工程师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多得多(大约是美国培养的多50%),它还拥有近70万名研发人员,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一起还多。”可知,材料中反映了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是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C符合题意。ABD项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解决本题的关键从题干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从中得出正确答案。二、材料分析题16.【答案】(1)东汉:“汉委奴国王“金印: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洛阳白马寺: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2)欧洲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3)问题:恐怖主义的威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解析】【分析】(1)在古代,日本称“倭”。1784年。在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这证实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使者金印记载的真实性。一般认为,倭奴国在北九州,这说明,公元1世纪中期,日本北九州一带已经于汉朝交往。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2)分析材料二的“二战后,为实现欧洲复兴,并增大在美苏两极格局中的发言权.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可以看出欧洲走.上联合之路的原因是在美苏两极格局中,欧洲为获得更大的发言权走向了联合,为了发展经济的需要,法德的和解。1993年成立欧盟。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分析材料三的“全球反恐斗争面临严峻的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恐怖主义、环境问题、地区冲突等。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对话合作,共同应对。故答案为:(1)东汉;“汉委奴国王”金印: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洛阳白马寺: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2)欧洲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3)问题:恐怖主义的威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朝的对外交往、欧洲走向联合的有关知识及学生对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认识。17.【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联合国。(3)美国的援助;高科技的推动。(4)原因:中国军民坚持抗战:美国参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中途岛战役的胜利;阿拉曼战役的胜利;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了原子弹。【解析】【分析】(1)据“大战历时四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可知,材料中的“大战”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夫妇,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导致1946年工业品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雅尔塔会议为避免战争重演、维护世界和平,决定成立联合国,1945年,联合国成立。(3)二战后,为了帮助西欧和日本实现经济复苏,美国对西欧实行马歇尔计划,给予日本大量经济援助,促进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恢复。20世纪9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4)战争的第一阶段1939年至1942年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至1942年末,中国军民一直在抗击日本的侵略。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1942--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这些都是推动战争由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转化的原因。故答案为:(1)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联合国。(3)美国的援助;高科技的推动。(4)原因:中国军民坚持抗战:美国参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中途岛战役的胜利;阿拉曼战役的胜利;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了原子弹。【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四则材料为依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二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日本、西欧经济发展等。要求学生具备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8.【答案】(1)1938-1973年呈上升趋势,原因:二战后英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财政开支。1973-1999年呈下降趋势,原因:1973年以后,英国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随之减少。(2)政府补贴。(3)特点: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影响:使战后2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黄金"发展时期。(4)认识和评价:社会保障制度,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社会相对稳定;但是社会福利的过度发展,使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患上"福利病"。看法: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要依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免除普通百姓的后顾之忧,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解析】【分析】(1)根据图1信息,1938年-1973年英国政府的开支从28.8%上升到41.5%,随之下降到1999年的39.7%。因为二战后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了财政支出。1973你那以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政府开支也相应减少。(2)根据图2可知,英国政府开支占GDP比重最大的是政府的补贴,占了55%。(3)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开支的比重较大,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种调整,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使战后2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4)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学会辩证的方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但过度的社会保障,给政府带来一定的财政压力,易换上福利病。因此,社会保障的发展,因与本国国情向符合,既能给了百姓带来福利,也不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1)1938-1973年呈上升趋势,原因:二战后英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财政开支。1973-1999年呈下降趋势,原因:1973年以后,英国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随之减少。(2)政府补贴。(3)特点: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影响:使战后2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黄金"发展时期。(4)认识和评价:社会保障制度,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社会相对稳定;但是社会福利的过度发展,使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患上"福利病"。看法: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要依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免除普通百姓的后顾之忧,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以社会保障为切入点,依据材料进行分析,难度较大。对历史现象的评价,需要运用辩证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