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物质科学(一)第课时压力与压强知识导引压强02压力01公式、改变压强的方法、相关计算概念、三要素、压力作用效果流体压强03液体压强及特点、气体压强的存在及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方向:2.作用点:3.大小:压力1.1作用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力垂直垂直于受力面且指向受力面受力面上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例1 如图分别是四位同学画的重力G与压力F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B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的,所以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相等C.压力的作用点处于物体的重心位置D.压力的大小有时大于物体的重力,有时小于物体的重力D压力方向压力大小压力大小压力作用点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压力作用效果1.2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2.设计实验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选什么材料体现形变?(2)如何改变压力大小?(3)如何改变受力面积大小?使物体发生形变压强:p=2.【基础练】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1)小亮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______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_____。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汽车限重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压力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ABD(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其中一瓶倒出一些水后正立(或倒立)放在海棉上,观察其凹陷程度3.【提高题】如图所示,在进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实验时,某同学完成了图A、B、C几次实验后,又将同一小桌,按如图D和图E的方法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1)图C与图____、图____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如图D所示,将海绵一端用木块垫起,仍使小桌静止。与图C海绵凹陷程度相比,结果是_______(选填“更大”“一样”或“更小”)。(3)仅由图D和图E能否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正确结论?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更小BE不能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3.增大压强的方法: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压强:p=4.请说出下图中改变压强的方法4.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下列用压强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B.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C.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水中游行D.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C改变压强的方法2.15.海边滩涂上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骑泥马”比赛。比赛的人们双手握住泥马上的横档,一只脚跪在泥马上,另一只脚在滩涂上蹬,泥马就在滩涂上疾行如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泥马,增大了人与滩涂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压强B.使用泥马,增大了人对滩涂的压力,增大了压强C.若将泥马与滩涂的接触面积增大,则泥马下陷的深度更浅D.在泥马与滩涂的接触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选择轻质泥马不利于比赛C例2[2019·金华丽水]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家标准,小金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如图),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质量为60kg,假定电动自行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g取10N/kg)(1)车轮上刻花纹的目的是_________。(2)小金在水平地面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cm2,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3)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骑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10km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4)若小金骑行过程中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输出,匀速行驶时的车速为多少?增大摩擦压强计算2.2p=6.白色感压纸受到的压强达到可测最小值时才变色,且颜色随压强变大而变深,大于可测最大值时颜色不再变深,感压纸A的规格如图所示。实验1:用250N的压力垂直作用在A上,受力面积为0.25cm2,此压力对A的压强为_____N/cm2。实验2:仍用250N的压力垂直作用在与A规格相同的感压纸上,要使它变色且颜色深度与实验1不同,下列哪些受力面积符合要求?_____(填序号)。①2cm2 ②0.8cm2 ③0.3cm2④0.1cm2 ⑤0.01cm21000②③请分析计算下列问题:(1)该机器人以运行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行驶的路程有多少米?(2)若该机器人装载8千克消毒液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08米2,此时该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解:(1)s=vt=1米/秒×5×60秒=300米(2)F=G=mg=(80千克+8千克)×10牛/千克=880牛;p===1.1×103帕 7.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不断出现在宾馆、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被誉为抗疫“智”先锋的医用消毒机器人,可在无人环境下自主导航,利用闪蒸技术360°无死角消毒,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品牌消毒机器人部分参数如下表:1.成因: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的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2.特点:①②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③同一深度,压强相等④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⑤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压强3.1P=ρgh例4[2019·杭州]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_________(选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P=ρgh例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分别倒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液体均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C变大变小平面玻璃管内外液体密度相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上下两方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膜水平表现液体压强探究液体压强8.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法。(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有高度差,通过____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填序号)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转换②密度深度例5 【提高题】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_____(填字母)。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装置气密性不好(或装置漏气合理即可)获取普遍规律(或避免偶然性)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大气压强产生条件:马德堡半球实验大气压强3.2处在大气中的物体例6 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D9.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A.唾液把瓶粘住了B.瓶内气压减小了C.瓶外气压增大了D.瓶子质量减小了B标准大气压: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其数值接近于_________Pa。常用气压计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105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拓展:还有其他测量方法吗?大气压强的测量3.2例7 【提高题】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弹簧秤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具体实验步骤是: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为0.5N;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④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100N;⑤记录整理数据;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1)以上叙述的实验步骤中,多余的是_____(填序号)。(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值等于______Pa。(3)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拉动吸盘时的弹簧秤示数会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N。压强:p=②1×105小于例8【提高题】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③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__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_____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_________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活塞静止二力平衡(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_______。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____(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____。偏小在注射器内装少量水,再排出空气(合理即可)减小摩擦活塞自身重力(或重力)C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5压力与压强学案知识导引压力及其作用效果例1如图分别是四位同学画的重力G与压力F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产生的,所以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相等C.压力的作用点处于物体的重心位置D.压力的大小有时大于物体的重力,有时小于物体的重力2.【基础练】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1)小亮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_______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_____。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汽车限重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高题】如图所示,在进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实验时,某同学完成了图A、B、C几次实验后,又将同一小桌,按如图D和图E的方法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1)图C与图____、图____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如图D所示,将海绵一端用木块垫起,仍使小桌静止。与图C海绵凹陷程度相比,结果是_______(选填“更大”“一样”或“更小”)。(3)仅由图D和图E能否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正确结论?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压强4.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下列用压强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B.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C.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水中游行D.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5.海边滩涂上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骑泥马”比赛。比赛的人们双手握住泥马上的横档,一只脚跪在泥马上,另一只脚在滩涂上蹬,泥马就在滩涂上疾行如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泥马,增大了人与滩涂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压强B.使用泥马,增大了人对滩涂的压力,增大了压强C.若将泥马与滩涂的接触面积增大,则泥马下陷的深度更浅D.在泥马与滩涂的接触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选择轻质泥马不利于比赛例2[2019·金华丽水]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家标准,小金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如图),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质量为60kg,假定电动自行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g取10N/kg)(1)车轮上刻花纹的目的是_________。(2)小金在水平地面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cm2,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6.白色感压纸受到的压强达到可测最小值时才变色,且颜色随压强变大而变深,大于可测最大值时颜色不再变深,感压纸A的规格如图所示。实验1:用250N的压力垂直作用在A上,受力面积为0.25cm2,此压力对A的压强为_____N/cm2。实验2:仍用250N的压力垂直作用在与A规格相同的感压纸上,要使它变色且颜色深度与实验1不同,下列哪些受力面积符合要求?_____(填序号)。①2cm2 ②0.8cm2 ③0.3cm2④0.1cm2 ⑤0.01cm27.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不断出现在宾馆、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被誉为抗疫“智”先锋的医用消毒机器人,可在无人环境下自主导航,利用闪蒸技术360°无死角消毒,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品牌消毒机器人部分参数如下表:请分析计算下列问题:(1)该机器人以运行速度匀速行驶5分钟,行驶的路程有多少米?(2)若该机器人装载8千克消毒液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08米2,此时该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流体压强例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分别倒入等高度的酒精、水和硫酸,液体均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例4[2019·杭州]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_________(选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8.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形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法。(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有高度差,通过____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填序号)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水(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例5 【提高题】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请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_____(填字母)。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6 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9.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A.唾液把瓶粘住了B.瓶内气压减小了C.瓶外气压增大了D.瓶子质量减小了例7 【提高题】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刻度尺、弹簧秤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具体实验步骤是: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cm2;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为0.5N;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④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100N;⑤记录整理数据;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1)以上叙述的实验步骤中,多余的是_____(填序号)。(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值等于______Pa。(3)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拉动吸盘时的弹簧秤示数会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N。例8【提高题】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③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__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_____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_________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_______。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____(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____。例9 【提高题】取一根吸管,在离吸管末端三分之一处,剪一水平切口P,从切口处折弯吸管,把吸管放进水里,让切口离水面约2~3cm,用力吹气,如图所示,发现切口处有水沿水平方向喷出。请你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此现象形成的原因。10.【基础题】下列四幅图所呈现的情景中,主要利用了流体力学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原理的是()A.“德清一号”卫星升空B.C919客机升空C.复兴号列车高速行驶D.“蛟龙号”深潜器下潜参考答案:例1B1.D2.(1)海绵的凹陷程度(2)压力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AD(3)把其中一瓶倒出一些水后正立(或倒立)放在海棉上,观察其凹陷程度3.(1)BE(2)更小(3)不能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4.C5.C例2(1)增大摩擦6.1000②③7.(1)s=vt=1米/秒×5×60秒=300米(2)F=G=mg=(80千克+8千克)×10牛/千克=880牛;p===1.1×103帕四、例3C例4(1)变大(2)变小(3)平面玻璃管内外液体密度相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上下两方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膜水平8.(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转换(2)②(3)密度深度例5(1)AB(2)装置气密性不好(或装置漏气合理即可)(3)获取普遍规律(或避免偶然性)例6D9.B例7(1)②(2)1×105(3)小于例8(1)活塞静止二力平衡(2)偏小在注射器内装少量水,再排出空气(合理即可)(3)减小摩擦活塞自身重力(或重力)(4)C例9用力往管中吹气时,切口P处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减小,杯中水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沿吸管上升到切口P处。上升的水在长管气流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喷出。10.B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压力与压强学案.doc 1.5压力和压强.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