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俄罗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 ---2011版地理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2011版地理课程标准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课标要求 日本 澳大利亚 俄罗斯 美国 巴西 指出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O O O O O 自然环境基本特点,特有地理现象和突出灾害,简单说明其形成主要原因 O O O O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O 国家间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联系 O 对民俗的影响 O 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 O 运输特点,主要城市 O O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O O 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 O 从教材结构看 从教材内容看 地球和地图 中国总论 中国分区 世界总论 世界区域 基础和主干知识 学科能力和方法 德育和审美价值 从学科考查看 世界国家 ——张素娟老师 不同尺度的区域分析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 全球尺度: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海陆分布格局、经纬网、板块构造以及山脉山系、世界气候类型 大洲尺度:自然要素的空间联系---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点;其相互关系 地区尺度:自然要素的空间影响---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气候与当地农业生产;河流对城市分布;自然资源与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 国家尺度:区域特征基础上的人类活动的空间决策(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线路) 学习国家的地理意义 1.通过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2.了解不同的国情,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 3.借鉴各国的长处,洋为中用。 有用 有效 有趣 引导方式 目标 过程 依托课标要求,兼顾教学进度, 考虑考试方向,学生特点与社会生活。 一、教学思路 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去旅游:地理慧眼、地理思维 好期待。超长的铁路,令人发指的乘坐时间 铁路运输、国土辽阔 卧铺优势 人口 感受舒适度:西伯利亚南部的山地 地形、气候 火车上的特色食物和饮品 农业 游客所见所思: 冷主题、树主题、极主题,农主题、住主题、破冰船、火车头 区域地理特色、工业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意义:客运量大,货运量大 资源 其他运输方式 河流 1.旅行,选择哪儿?为什么? 9288km 二、教学过程 1.旅行,选择哪儿?为什么? 时间 二、教学过程 1.旅行,选择哪儿?为什么? 从容买票 二、教学过程 2.感受西伯利亚南部的山地? 二、教学过程 3.在火车上吃什么? 二、教学过程 4.在火车上看到什么? 冷主题、树主题、极主题,农主题、住主题、工业主题 二、教学过程 5.铁路运输的地位?运什么? 二、教学过程 6.别的运输方式怎样? 二、教学过程 纬度较_____,地跨_____ 两洲,面积____ 冬季_____而_____ ,以____ 气候为主,东部气温年较差____,降水较____ 平原、高原地形广阔,地势南___北___,东___西___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部的_____(地形) 森林、水能、矿产资源较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 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 人口集中在___ 东西距离较_____ 河流多南北流向,封冻期较_____,通航期短 铁路运输 发达 区际差异_____ 三、教学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