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章 圆周运动 第1节 圆周运动 教学内容分析 《圆周运动》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必修课程必修2模块中“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主题下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为:“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学生应通过观察、实验建立匀速圆周运动模型,理解角速度、线速度、周期等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圆周运动与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学好圆周运动的知识,不仅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相关问题奠定了基础,也为下一章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打下知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学完必修一的内容,掌握运动的描述方法,需要建立速度概念,知道速度是矢量,通过对速度、加速度概念的学习对比值定义物理量有较深的理解,这些有利于学生类比掌握线速度和角速度概念.学生生活中经常看见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对学生形成圆周运动的准确概念有很大帮助,需将物体视为质点,轨迹为圆周或一段圆弧,物体做圆周运动.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已掌握弧长的计算公式,数学知识的储备让学生能够推导线速度和角速度、半径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了解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基本思路,了解转速和周期的意义. 2.学生能理解线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的方向. 3.学生能理解角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4.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线速度和角速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过程以及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引入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演示、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生活中经常用到钟表,仔细观察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何共同特点?时针针尖、分针针尖、秒针针尖运动形成的轨迹是什么形状? (针尖形成的轨迹是圆周) 物体运动时轨迹是圆周或者是一段圆弧,物体的运动称为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如何研究运动呢?研究物体的运动,通常关心物体运动的快慢.对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我们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对圆周运动,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 新课教学 线速度 演示实验 圆盘绕轴转动 在圆盘边缘标记A、B两点,且A点到转轴的距离大于B点到转轴的距离.转动圆盘,观察AB两点的运动情况. 问题1:哪个点运动得快? 问题2:你是如何作出上述判断的? 质点做圆周运动,相同时间内质点运动轨迹形成的弧长越大,质点运动得越快,可用弧长?s与时间?t 的比值表征运动得快慢. 线速度: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公式: 单位:m/s 说明:物体做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匀速圆周运动. 提出问题:①描述圆周运动,需要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 ②定义式中得到的是什么速度? ③线速度是矢量,方向如何确定? ④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变化吗? 分析总结:线速度是瞬时速度,当时间趋于零时,弧长和弦长相等,线速度即是物体的速度,为和角速度区分,叫做线速度.线速度的方向始终沿切线方向,即和半径垂直,匀速圆周运动速度方向变化,速度发生变化,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匀速”指速率不变. 角速度 情境:展示链条传动的动态图片 问题1:链条长度不变,两个齿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吗? (链条长度不变,两齿轮边缘线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问题2:两个齿轮转动快慢相同吗? 问题3:哪个齿轮转动得更快? 问题4:你是如何得出上述结论的? 思考与讨论:两质点A、B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相同。相同时间轨迹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哪个质点转动得更快?如何描述转动得快慢? 分析:相同时间内,转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越大,质点转动得越快. 归纳总结: 角速度: 单位:rad/s s-1 物理意义:描述质点做圆周运动转动得快慢,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 周期T:匀速转动一周的时间 单位:s 转速n: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单位:r/s r/min 问题:角速度ω与周期T有什么关系?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问题:链条传动时,线速度相等,齿轮半径大的,角速度小。线速度与角速度、半径有什么关系? 质点做圆周运动时间为?t,轨迹弧长为?s,半径为r,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长?s=r?θ,同时除以时间,得,根据线速度和角速度含义,可知v=ωr. 课堂练习1 如图所示,圆环以直径AB为轴匀速转动,圆环半径为0.5m,周期为4s.求环上P点和Q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 课堂练习2 某个走时准确的时钟,分针与时针由转动轴到针尖的长度之比是1.4:1. (1)求分针与时针的角速度之比是多少? (2)分针针尖与时针针尖的线速度之比是多少? 板书设计 § 6.1 圆周运动 线速度 (1)定义 (2) (3)方向:与半径垂直 (4)单位:m/s 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处处相等. 2.角速度 (1)定义: (2) (3)rad/s 或s-1 周期T: 单位:s 转速n r/s r/min 3.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 v=ωr 教学反思 本节采取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多体验,多思考,通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建构新概念,得出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定义,结合数学知识推导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注重对概念意义的理解,从而掌握各概念间的关系.教学时对概念的教学占用时间较多,课后需要布置典型的题目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理解所学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