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课时间:2021年月日第篇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课题1.4常见的碱(1)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常见的碱的性质及碱的化学性质的通性,同时探讨了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和酸的性质,这些为后面将要学习的酸碱中和反应打下了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1、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概括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2、能应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解释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的探究,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重难点重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难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在此阶段的学生正在逐步的走向成熟,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过了一些碱溶液,例如石灰水,但对碱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因此我将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碱。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小组合作独学帮助设计详见预学单助学过程设计学生活动观看视频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NaOH时必须十分小心。苛性钠、火碱、烧碱学生阅读课本寻找答案。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观察并结合课本归纳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阅读课本观看视频熟石灰、消石灰CaO+H2O==Ca(OH)2阅读课本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由现象不同,引发学生思考给学生时间讨论并设计实验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2NaOH+SO3=Na2SO4+H2O2NaOH+SO2=Na2SO3+H2O师助学策略及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新闻导入误食烧碱溶液的女孩提问:新闻中的烧碱是什么样的物质,它有什么样的性质?今天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氢氧化钠首先来认识氢氧化钠,让学生观察氢氧化钠固体。提问:如何取用氢氧化钠,能直接用手拿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10-7被氢氧化钠腐蚀的鸡爪。正是由于氢氧化钠的强的腐蚀性,由此我们俗称氢氧化钠为?我们在使用氢氧化钠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该如何处理呢?将氢氧化钠固体放置在培养皿中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到水中溶解,让学生触碰试管外壁,让学生知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的现象。再让学生回过头来再看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学生到观察氢氧化钠沾在培养皿上,而且表面还变得潮湿,从而得知氢氧化钠会潮解。提问:氢氧化钠固体表面为什么会变得潮湿?这水从哪里来?说明氢氧化钠有什么性质?利用这样的性质可以做什么?氢氧化钠有哪些用途呢?认识完氢氧化钠,我们再来认识另外一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澄清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提问:知道氢氧化钙是如何制取的吗?它俗称什么?视频展示:氧化钙和水反应,并要求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正因为生成氢氧化钙时产生大量的热,而且氢氧化钙也具有腐蚀性,所以使用的时候应注意安全。提问:氢氧化钙有哪些用途呢?提问:除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之外,常见的碱还有哪些,并写出他们的化学式?这些碱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我们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进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的结论。结论: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利用到它什么性质?同为碱的氢氧化钠是否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及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学生发现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浑浊,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无明显现象。提问:这是不是说明氢氢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而氢氧化钠就不能?怎样通过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呢?选择合适的一组来实验,完成对比实验通过现象的不同,得出结论。要求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上面两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两个反应相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结论:(2)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改进设计板书设计常见的碱一、氢氧化钠1、物理性质2、用途二、氢氧化钙1、物理性质2、制取:CaO+H2O==Ca(OH)23、用途三、碱的化学性质的通性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四、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上课时间:2021年月日第篇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课题1.4常见的碱(2)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常见的碱的性质及碱的化学性质的通性,同时探讨了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和酸的性质,这些为后面将要学习的酸碱中和反应打下了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⒈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及其物理特性,了解它们的用途。⒉了解酸性氧化物及其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过程与方法:⒈通过知识的联系,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碱的通性的学习,深刻理解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加强对学生进行量变到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重难点重点:⒈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⒉碱的通性。难点:碱的通性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在此阶段的学生正在逐步的走向成熟,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过了一些碱溶液,例如石灰水,但对碱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因此我将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碱。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小组合作独学帮助设计详见预学单助学过程设计学生活动复习回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说说氢氧化钙有什么性质?仔细观察它的物理性质有哪些。请一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说明注意事项。根据以上几种碱的性质,概括出碱有哪些通性。回忆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概括出碱的通性: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写出方程式思考: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区别是什么?概括出碱的通性:碱+酸盐+水阅读书上相关内容,并思考改良酸性土壤施用熟石灰的原因是什么。概括出碱的通性:碱+盐新碱+新盐【思考】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请写出化学方程式:Ba(OH)2+CuSO4——NaOH+KCl——Cu(OH)2+Na2SO4——师助学策略及设计意图1.【复习引入】NaOH有哪些化学性质?由些可推断碱具哪些通性?下面我们以Ca(OH)2为例来验证我们的推断。【探究新知】2、氢氧化钙[Ca(OH)2]我们先学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它的制取。⒈物理性质【实验】(展示Ca(OH)2)【小结】Ca(OH)2是白色粉状固体,俗称熟石灰、消石灰。有腐蚀性。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www.21-cn-jy.com⒉制备【实验】(蒸发皿+CaO+少量H2O)【小结】CaO+H2O==Ca(OH)23、碱的通性⒈碱溶液跟酸碱指示剂作用【实验】(Ca(OH)2溶液[分别]+石蕊(酚酞))【小结】碱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⒉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回忆】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NaOH+CO2——NaOH+SO2——NaOH+SO3——酸性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注意:①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②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相应的酸。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CO2+H2O——SO3+H2O——【思考】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区别是什么?⒊碱+酸盐+水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Ca(OH)2+HCl——【思考】改良酸性土壤施用熟石灰的原因是什么?⒋碱+盐新碱+新盐【实验】Ca(OH)2溶液+浓N(?http:?/??/?www.21cnjy.com?)a2CO3)请写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________________(制NaOH)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注意:两种反应物可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反应才会发生。[来源:21世纪教育网]【思考】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请写出化学方程式:Ba(OH)2+CuSO4——NaOH+KCl——Cu(OH)2+Na2SO4——三、小结:碱的通性:四、作业改进设计板书设计常见的碱一、氢氧化钠1、物理性质2、用途二、氢氧化钙1、物理性质2、制取:CaO+H2O==Ca(OH)23、用途三、碱的化学性质的通性1、使酸碱指示剂变色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四、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盐+水碱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⒈指示剂⒋盐⒊酸盐+碱⒉酸性氧化物上课时间:2021年月日第篇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课题1.4常见的碱(3)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碱及盐后的一节复习课。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⒈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及其物理特性,了解它们的用途。⒉了解酸性氧化物及其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回顾和实验回放及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重难点重点:⒈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⒉碱的通性。难点:碱的通性学情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基础相对较弱,但学生已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已经学习了常见的碱,因此已基本具备一定的能力和能力提升的基础和方法。2、学习方法方面:通过常见的酸的性质学习及复习,已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小组合作独学帮助设计详见预学单助学过程设计师助学策略及设计意图第一部分:物理性质和用途1、氢氧化钠(1)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有强烈的,它的俗名叫做、或。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实验时,最好戴。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在皮肤上,要用较多的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因此氢氧化钠可用做某些气体的剂。氢氧化钠溶于水,溶解时热(3)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广泛应用于(1)精炼石油。(2)造纸。(3)纺织。(4)印染。(5)制造肥皂。2、氢氧化钙(1)氢氧化钙是白色固体,石灰水就是的水溶液。氢氧化钙俗称或。它可由(化学式)和水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是,在这个反应中放出大量的。氢氧化钙溶于水。(2)氢氧化钙也有性,使用时应注意安全。它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如制漂白粉,农业上用于改良土壤。3、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属于碱,常用的碱还有氢氧化钾(KOH)等。4、氢氧化钙的制取:第一步是石灰石高温煅烧:第二步生石灰与水反应:考点精炼:1、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熟石灰、消石灰、CaOB.铁锈、氢氧化铁、Fe(OH)3C.生石灰、消石灰、Ca(OH)2D.烧碱、火碱、NaOH2、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A.氢氧化钠B.浓硫酸C.氯化钠D.浓盐酸3、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片状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⑤4.下列物质不能作为气体干燥剂的是()A.生石灰B.熟石灰C.烧碱D.浓硫酸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灰浆抹墙后,墙壁发硬 B.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为红色C.用苛性钠干燥O2、N2等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6.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生石灰B.浓盐酸C.浓硫酸D.硝酸钾7.用右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8.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液体,使之与瓶中固体接触,可使小气球鼓起来。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分解反应;(2)化合反应。9.食品公司通常在“××雪饼”的包装袋内放入一小包干燥剂,上面的部分文字如下:请仔细阅读,回答下列问题:(1)这包干燥剂吸收水分的反应方程式是:;(2)“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吸水后具有;第二部分: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1、核心内容:我们学习了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这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碱之外,还有KOH等许多碱,它们的共性是电离时都会产生OH-,即:碱。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化学式)氢氧化钙(化学式)1、与指示剂作用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色,能使酚酞试液变色。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NaOH=CO2+Ca(OH)2=反应的现象: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变瘪。3、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NaOH+HCl=2NaOH+H2SO4=Na2SO4+2H2OCa(OH)2+HCl=一般无现象,Ca(OH)2固体(微溶)与HCl反应时,固体会消失。4、与盐发生反应(主要是产生沉淀),NaOH+CuCl2=Ca(OH)2+Na2CO3=Ca(OH)2+CuCl2==Cu(OH)2↓+CaCl2牢记规律:中考拓展:1、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且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氢氧化钠应保存。2、怎样鉴别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是不是变质:方法药品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一酸稀盐酸(HCl)有气泡产生Na2CO3+2HCl=2NaCl+H2O+CO2↑有碳酸钠参加反应,证明氢氧化钠已变质。二碱三盐氯化钙(CaCl2)CaCl2+Na2CO3==CaCO3↓+2NaCl生成的碳酸钠(Na2CO3)水溶液也显碱性。(实验证明)专题强化:1、为了检验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选择三种不同类别(酸、碱、盐)的试剂进行检验,请你写出所选试剂的化学式(所选物质写一种即可):用酸:,取少量溶液滴入该溶液,如果出现,则该溶液变质。用碱:,取少量溶液滴入该溶液,如果出现,则该溶液变质。用盐:,取少量溶液滴入该溶液,如果出现,则该溶液变质。2、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实验和推断】(适量就是把能反应的物质恰好反应掉)(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填化学式),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现象b为,则猜想Ⅱ成立。【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中考练兵:一、选择题:1、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H2SO4、Na2CO3、NaClB.Ca(OH)2、HCl、Na2SO4C.NaOH、H2CO3、NaClD.H2SO4、NaOH、Na2CO32、已知氢氧化钾(K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B、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能与硫酸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测得某强力除油污试剂的pH=14,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显碱性B.显酸性C.一定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D.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pH将变大4、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B.加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以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D.用石蕊试液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5.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理性质完全相同B.都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它们的溶液可用稀盐酸区分D.它们的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6.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A、锌与稀盐酸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C、氧化铁与稀硫酸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7、用一种试剂鉴别盐酸、氯化钠和氢氧化钙三种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A.稀硫酸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8.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Fe+H2SO4==FeSO4+H2↑B.2H2O+O22H2OC.CO2+2NaOH==Na2CO3+H2OD.NaOH+HCl==NaCl+H2O11.下列溶液中分别滴加烧碱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A.Na2CO3B.CuCl2C.HClD.紫色石蕊二、填空题:1.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4(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____。(2)根据图4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①;②。2、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是因为它在空气中不仅易_____________,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且还能跟_________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固体是否变质一般可选用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除去该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离子(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等(写二条即可)。(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等气体,氢氧化钠可由熟石灰与碳酸钠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为了灾区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卫生防疫部门要经常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获得可靠的科学依据。若现有一瓶水样,要获取它的酸碱度,应如何操作:三、实验题:1、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丙(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Na2CO3,猜想的依据是;猜想Ⅱ:全部是NaOH猜想Ⅲ:部分是NaOH,部分是Na2CO3。【实验和推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无色溶液②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现象A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现象B(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填化学式),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3)若X是CaCl2溶液,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无色酚酞试液显色。改进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4常见的碱(1)助学案123.doc 1.4常见的碱(2)助学案123.doc 1.4常见的碱(3)助学案123.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