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5.4《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20世纪五十年代,推翻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成立埃及共和国的是( ) A.扎格鲁尔 B.纳赛尔 C.甘地 D.玻利瓦尔 2. 15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入非洲,逐步建立起了在非洲的殖民体系。这一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 A.埃及的独立 B.纳米比亚的独立 C.南非的独立 D.“非洲独立年”的出现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最先展开的地区是( ) A.南非???????????? B.西非????????? C.东非?????????? D.北非 4. 解读下面表格,该表格向我们传达的信息是( ) 年份 1960年 独立 国家 尼日尔 刚果 乍得 马里 扎伊尔 马达加斯加 布基纳法索 塞内加尔 贝宁 喀麦隆 加蓬 中非 多哥 索马里 毛里塔尼亚 科特迪瓦 尼日利亚 — A.“非洲独立年” B.“亚洲独立年” C.“美洲独立年” D.“欧洲独立年” 5. 在拉丁美洲,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古巴 B.巴拿马 C.巴西 D.海地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国家独立和振兴洪流中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 A.万隆会议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 7. 1947年,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方案》,承认印度独立,但又宣布将“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这一材料反映了英国制造“印巴分治”的主要依据是( ) A.宗教信仰 B.地区差异 C.人口多少 D.制度优劣 8. 18世纪的英国因拥有广大的殖民地而号称“日不落帝国”,其中,被誉为“英王王冠上的一颗最明亮的宝石”指的是下列哪个国家?( ) A.印度 B.印度尼西亚 C.菲律宾 D.马来西亚 9. 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人类命运 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 民族独立 C.制度演进 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 中国角色 10. 1955年亚非会议上,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拉开了南南合作和不结盟运动的序幕。当时万隆会议( ) A.推动了亚非各国在实现政治独立斗争中相互支持 B.实现了亚非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和经济合作 C.建立起亚非国家联合反殖反帝反霸区域政治集团 D.形成为亚非国家开放的多边贸易区域性官方论坛 11.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的决定发布后,美国宣扬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已对远东“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这表明美国( ) A.阻止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B.进一步构建对中国的包围圈 C.极力阻止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D.与中国争夺对亚非的领导权 12. 张亮同学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他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就显著 ②1956年埃及宣布将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 ③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④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1948 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其导火线是( ) A.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B.纳米比亚独立 C.犹太人以色列国建立 D.埃及宣布独立 14. 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是在( ) A.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B.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之后 C.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之后 D.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 15. 2014年4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以色列总统佩雷斯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发展中以关系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希望以巴和谈早日取得实质性进展。下列选项与中东问题复杂艰难无关的是( ) A. 中东地区战略位置重要,地下石油等资源丰富,是各国争夺的焦点地区 B. 中东地区民族多样,宗教问题复杂 C.个别大国出于本国利益不断插手中东地区事务 D.巴以问题源于1948年英国结束在其地区的殖民统治后实行的蒙巴顿方案 二、非选择题 16.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内容为《巴勒斯坦难民营的生态》图片 (1)巴以冲突中,双方的极端势力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并向下一代灌输民族复仇主义思想。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材料二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同学们开展了“核能发展”的主题讨论,请你参与。 (2)面对是否继续发展核能产业,同学们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继续发展,另一种认为应停止发展。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只答观点未说明理由不得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永远地改变了欧洲,但是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世界变得更大,但欧洲在世界上的作用本质上没有改变。在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着它们旧的殖民地和新的保护国的情况下,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然而,这与现实不符。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70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了“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为什么材料一中说“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 (2)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概括材料三所示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18. 尊重才能互信,合作才能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亚洲 新外交】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1955年初,新独立的亚非国家就达13个,使该地区独立国家总数增至近30个。但是帝国主义不甘心完全退出已占据的地盘,殖民主义者在大战结束后卷土重来,许多亚非国家依然受到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威胁。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成为广大亚非国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1955年4月,亚非会议召开,这被称为“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 ——摘编自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亚非会议召开前的国际形势和这些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亚非会议的历史意义。 【新非洲 新局面】 材料二 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它们是:喀麦隆、多哥、中非、索马里、贝宁、尼日尔等。 材料三 2020年4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纳米比亚总统根哥布通电话。习近平主席指出:相信通过共同抗击疫情,中国同纳米比亚和非洲国家的友谊将进一步深化。中方愿同纳方一道,以今年两国建交30周年为契机,继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加强务实合作,推动中纳、中非关系迈上新台阶。 (3)材料二中的“这一年”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众多国家获得独立的有利国际因素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纳米比亚是在哪一年获得独立的?它的独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5)请你就非洲大陆由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谈一谈感想,并为中国与非洲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写一句祝福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DAA 6-10DAADA 11-15ACCBD 二、非选择题 16. (1)双方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 (2)第一种:继续发展.因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潜力大;坚持安全、创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强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 第二种:停止发展.因为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会造成核灾难;发展其他新能源进行替代;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 17. (1)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奥战败,英、法等也受到重创;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激励了欧洲各国的革命;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日本也趁机崛起;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原因:殖民国家实力遭到极大削弱;殖民地人民深受自由和民族自决等思想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觉醒;殖民地力量得到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3)现象:二战后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大批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 影响:美国对联合国的操纵逐步失效;联合国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的舞台;第三世界兴起,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18. (1)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问题:面临着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 (2)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3) “非洲年”。有利国际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 (4)时间:1990年。历史意义:纳米比亚获得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5)民族独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殖民统治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在未来的日子里,愿中非双方携手努力,将中非传统友好关系不断发扬光大。(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