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 第一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昨日还是坚定的盟友……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脸,演化出了冷战。材料强调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是( ) A.国家利益 B.意识形态 C.地缘政治 D.社会制度 2. 1946年美国的苏联问题专家凯南撰文指出:“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由此看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遏制苏联 B.进攻苏联 C.称霸世界 D.避免战争 3. 冷战时期,尽管美国囤积了足以让苏联毁灭成百上千次的核弹头,并将核弹的打击范围扩大到太空空间。但他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还是采取( ) A.科学技术的较量 B.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 C.以“和平演变”为主 D.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并用 4.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现任总统特朗普又提出“印太战略”,其实质都是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七十多年前,美国也曾对苏联实行类似的政策。它是( ) A.门罗主义 B.门户开放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5. 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 A.?遏制共产主义?? B.?称霸世界? C.?稳定资本主义世界??D.?扶植反动势力 6. 《新全球史》中写道:“1962年,整个世界战栗了,等待着超级大国的对抗可能会带来的世界末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苏联出兵阿富汗?????????????B.?古巴导弹危机????????????? C.?科索沃战争????????????? D.?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7. 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处于对峙与竞争状态(如图)。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与华约建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8. 史料的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下表为美国、苏联国防开支表(单位:10亿美元)。 1950年 1953年 1954~1961年 1962年 1970年 美国 14.5 49.6 40.5~47.8 52.3 77.8 苏联 15.5 25.5 26.7~43.6 49.9 72.0 对上表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 A.?美苏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B.?苏联取得与美国平等地位 C.?美国军费开支总是多于苏联?????????????????????????????? D.?美苏争霸中美国始终处于攻势 9. 从组织性质上看,北约和华约都属于( ) A.?经济合作组织?? ???????????B.?政治集团????? ????????????????? C.?军事集团????? ?????????????????D.?经济集团 10. 如图反映了欧洲某一时期内部对峙的形势,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扩张 B.法国和德国的地缘矛盾和宿仇 C.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 D.英国的殖民扩张 11.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两极格局形成 B.美苏“冷战”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会议的决策 12.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几次大的变动。如图反映的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 B.轴心国与反法西斯联盟的对峙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欧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峙 13. 1969年,尼克松将美国对外战略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 A.尼克松放弃了与苏联争霸 B.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C.美国经济被苏联超过 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 14. 二战胜利以后,美苏战时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和对抗开始重新浮现。美苏两国为了各自的战略目标,开始实行“冷战”。美苏实施“冷战”政策的直接后果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 D.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15. 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则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 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 C.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 二、非选择题 16. 2021年4月15日是新出台的国家安全法实施后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学校时事宣传栏刊出了两则材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27日,美国总统杜普门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与此同时,美国还派兵入侵台湾海峡。妄图一举占领朝鲜、控制中国、遏制苏联……中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材料二 进入新世纪,我国仍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美国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大幅度调整军事安全政策,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暴力恐怖事件也影响着国家的安全。 (1)从时事宣传栏里可获取哪些关于时代主题的信息?这些信息集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2)指出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际格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新形势下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对策。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一篇咨文,声称希腊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威胁。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材料二 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经济健全的状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帮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 美国又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 (1)材料一中这位总统是谁?极权主义是指什么? (2)材料二是美国的什么政策? (3)材料三中军事政治集团是什么? (4)这三段材料说明美国在二战后初期采取什么政策?概括这一政策的表现。 (5)这一政策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标志各是什么?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绝对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材料二 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三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2)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BDB 6-10BAACC 11-15BCDCC 二、非选择题 16.(1)在传统安全问题方面,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是战争爆发的根源;领土争端是引发战争的重要因素;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危害性大。(2分)??? 和平问题。 (2)由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 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国防实力。 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7. (1)杜鲁门;共产主义。 (2)马歇尔计划。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 表现:①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②经济方面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③在军事方面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开始: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18. (1)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增长,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口益强大的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2)出台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汁划),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逐渐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峙(或美苏对峙。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两极对峙格局)的局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