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 乐 飘 香 乐器知识 筝:弹拨乐器,木制,是一种很古老的乐器,早在战国时已在秦国流行,所以历史上又称“秦筝”。音色如流水般悠扬清雅。 乐器知识 琵琶:弹拨乐器,木制, 公元四世纪由西域传入内地,音色清脆、明亮,富于颗粒性。 乐器知识 二胡:拉弦乐器,又称 胡琴,木制,音色明亮。适宜表现深沉悲凉的内容,也能表现气势壮观的意境。 乐器知识 箫:吹管乐器,竹制。 直吹,音色恬静,古朴。常演奏宁静、抒情的旋律,又称洞箫。 ---民族管弦乐曲欣赏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全诗意境空明,韵调优美。它也是一首古典琵琶曲,又名《夕阳箫鼓》,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以优美流畅的旋律,精巧细腻的器乐组合,展现了春、江、花、月、夜、人,这六种事物错落重叠、优美恬静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主题旋律听、唱 1=G 2/4 请注意最后一句旋律 体现了以“平和恬淡”为美的中国古代音乐特征。 请您欣赏 思考并分组讨论 2.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典雅、优美、抒情 夕阳西下 小舟泛江 微风拂涟漪的春天迷人的景象。 春 恬静安谧、令人陶醉的意境 请注意最后一句旋律: 1.音乐带给我们怎样的情绪?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朗 读 诗 词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填词演唱 1=G 2/4 春江 潮 水 连 海 平, 海 上 明 月 共 潮 生, 滟滟 随 波 千 万 里, 何处 春 江 无 月 明。 请您欣赏 思考:此乐段表现了哪种意境?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夜色朦胧,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的景色。 月 请注意最后一句旋律: - 请您欣赏 一阵晚风吹拂,水中花影随风摇曳,纷乱层叠 分组讨论:1.音乐让你联想到了哪一种事物?2.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此节奏型的使用,使得气氛陡然起伏、焕然一新,与前面所表现的恬静意境形成鲜明对比。 花 请注意最后一句旋律: 思考 1.乐曲中多次出现了哪些乐器? 琵琶、洞箫、古筝、二胡等 2.每段音乐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 每段音乐的最后一个乐句都是相同的。 创作手法:换头合尾 作用:它能起到一种对比统一的音乐效果,它能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演奏效果,从不同的角度去揭示乐曲的意境或音乐主题。 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它的每一段结尾部分都是一样的,而前面的音乐都有所变化,这就是中国传统乐曲中常用的“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它起到怎样的作用? 谈一谈:乐曲给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音色美:二胡的音色明亮、抒情;洞箫的音色古朴;琵琶的音色优美、刚劲;古筝的音色悠长。 意境美:音乐带给我们有山有水,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典雅古朴的意境,也有优美飘逸的意境。 作曲家介绍 彭修文(1931—1996)指挥家、作曲家。他创作改编了《步步高》、《瑶族舞曲》、《丰收锣鼓》、《花好月圆》、《春江花月夜》等四百余首民族管弦乐曲。对中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