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5科6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5科6份)

资源简介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数学(文科)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则( )
A. B. C. D.
已知复数,则复数的模为(  )
A. 2 B. C.1 D.0
3.设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则(  )
A.-3 B.-1 C.1 D.3
4.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
边长为2,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4 D.
5.执行右面的框图,若输入实数,
则输出结果为( )
A. B.
C. D.
6.设抛物线上一点P到轴的距离是4,则点P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 )
A.4 B.6 C.8 D.12
7.以下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为“若,则”;
②若为假命题,则、均为假命题;
③命题:存在,使得,则:任意,都有;④在中,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1 B.2 C.3 D.4
8.对于使成立的所有常数中,我们把的最小值1叫做的
上确界,若,且,则的上确界为( )
A. B. C. D.-4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在中,若,则 .
10.统计某校1000名学生的数学会考成绩,得到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规定不低于60分为及格,不低于80分为优秀.则及格人数是 ;优秀率为 .
11.已知向量,,,若与垂直,则 .
1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13.若实数满足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14.已知函数,当且时,
函数的零点,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80分.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
(Ⅰ)求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6.(本小题满分13分)
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在四场比赛中的得分数据以茎叶图记录如下:
甲 乙
1 8
6 0 0 2 4 4
2 3 0
(Ⅰ)求乙球员得分的平均数和方差;
(Ⅱ)分别从两人得分中随机选取一场的得分,求得分和超过55分的概率.
(注:方差
其中为,,的平均数)
17.(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矩形与梯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为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证:平面.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过点(0,2),离心率.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求.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
(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若在处有极值,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Ⅲ)是否存在实数,使在区间的最小值是3,若存在,求出的值;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对于给定数列,如果存在实常数使得对于任意都成立,我们称数列是 “类数列”.
(Ⅰ)若,,,数列、是否为“类数列”?若是,指出它对应的实常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Ⅱ)证明:若数列是“类数列”,则数列也是“类数列”;
(Ⅲ)若数列满足,,为常数.求数列前项的和.并判断是否为“类数列”,说明理由.
石景山区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数学(文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A B D B C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800, 20% 72 4 2
注:两空的题第1个空3分,第2个空2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80分.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
……………5分
……………7分
(Ⅱ)因为,所以 …………9分
当时,即时,的最大值为;………11分
当时,即时,的最小值为. ………13分
16.(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由茎叶图可知,乙球员四场比赛得分为18,24,24,30,所以平均数
; ……………………2分
. ……5分
(Ⅱ)甲球员四场比赛得分为20,20,26,32,分别从两人得分中随机选取一场的 得分,共有16种情况:
(18,20)(18,20)(18,26)(18,32)
(24,20)(24,20)(24,26)(24,32)
(24,20)(24,20)(24,26)(24,32)
(30,20)(30,20)(30,26)(30,32) …………9分
得分和超过55分的结果有:
(24,32)(24,32)(30,26)(30,32) …………11分
求得分和超过55分的概率为. ………13分
17.(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证明:取中点,连结.
在△中,分别为的中点, ………2分
所以∥,且.
由已知∥,,
所以∥,且.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4分
所以∥.
又因为平面,且平面,
所以∥平面. ………………………………6分
(Ⅱ)证明:在矩形中,.
又因为平面平面,
且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所以. ………………………………9分
在直角梯形中,,,可得.
在△中,,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平面.………………………13分
18.(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由题意得
结合,解得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5分
(Ⅱ)由 得 ………………6分
即,经验证.
设.
所以, ………………8分

………………11分
因为点到直线的距离, ………………13分
所以. ………………14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由已知得的定义域为,
因为,所以
当时,,所以,
因为,所以 ……………………2分
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4分
(Ⅱ)因为在处有极值,所以,
由(Ⅰ)知,所以
经检验,时在处有极值. …………………………5分
所以,令解得;
因为的定义域为,所以的解集为,
即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8分
(Ⅲ)假设存在实数,使()有最小值3,
① 当时,因为,所以 ,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解得,舍去. ……………………10分
②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解得,满足条件. …………………12分
③ 当时,因为,所以,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解得,舍去.
综上,存在实数,使得当时有最小值3. ……………14分
20.(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因为则有
故数列是“类数列”,对应的实常数分别为; …………… 1分
因为,则有,.
故数列是“类数列”,对应的实常数分别为. ……………3分
(Ⅱ)证明:若数列是“类数列”,则存在实常数,
使得对于任意都成立,
且有对于任意都成立,
因此对于任意都成立,
故数列也是“类数列”.
对应的实常数分别为. ……………6分
(Ⅲ)因为 则有,,
故数列前2012项的和
+++
……………9分
若数列是“类数列”,则存在实常数
使得对于任意都成立,
且有对于任意都成立,
因此对于任意都成立,
而,且,
则有对于任意都成立,可以得到

当时,,,,经检验满足条件.
当 时,,,经检验满足条件.
因此当且仅当或时,数列是“类数列”.
对应的实常数分别为或. ………………… 13分
注:若有其它解法,请酌情给分.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北京市石景山区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数学(理)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则( )
A. B. C. D.
已知复数,则复数的模为(  )
A. 2 B. C.1 D. 0
3.在极坐标系中,圆的圆心的极坐标是(  )
A. B. C. D.
4.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
边长为2,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4 D.
5.执行右面的框图,若输出结果为,
则输入的实数的值是( )
A. B.
C. D.
6.设抛物线上一点P到轴的距离是4,则点P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 )
A.4 B.6 C.8 D.12
7.以下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为“若,则”;
②若为假命题,则、均为假命题;
③命题:存在,使得,则:任意,都有;④在中,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1 B.2 C.3 D.4
8.对于使成立的所有常数中,我们把的最小值1叫做的
上确界,若,且,则的上确界为( )
A. B. C. D.-4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在中,若,则 .
10.如图,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
割线,已知,,
圆心到的距离为,则圆的
半径为 .
11.已知向量,,,若与垂直,则 .
1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13.若把英语单词“”的字母顺序写错了,则可能出现的错误共有 种.
14.已知函数,当且时,
函数的零点,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80分.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
(Ⅰ)求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6.(本小题满分13分)
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在四场比赛中的得分数据以茎叶图记录如下:
甲 乙
1 8
6 0 0 2 4 4
2 3 0
(Ⅰ)求乙球员得分的平均数和方差;
(Ⅱ)分别从两人得分中随机选取一场的得分,求得分和Y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注:方差
其中为,,的平均数)
17.(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矩形与梯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为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证:平面平面;
(Ⅲ)若,求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
(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若在处有极值,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Ⅲ)是否存在实数,使在区间的最小值是3,若存在,求出的值;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椭圆()过点(0,2),离心率.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过定点(2,0)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且为锐角(其中为坐标原点),求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对于给定数列,如果存在实常数,使得对于任意都成立,我们称数列是 “类数列”.
(Ⅰ)若,,,数列、是否为“类数列”?若是,指出它对应的实常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Ⅱ)证明:若数列是“类数列”,则数列也是“类数列”;
(Ⅲ)若数列满足,,为常数.求数列前2012项的和.并判断是否为“类数列”,说明理由.
石景山区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数学(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D B D B C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3 72 11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80分.
15.(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
……………5分
……………7分
(Ⅱ)因为,所以 …………9分
当时,即时,的最大值为,………11分
当时,即时,的最小值为. ………13分
16.(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由茎叶图可知,乙球员四场比赛得分为18,24,24, 30,所以平均数
; ……………………2分
……5分
(Ⅱ)甲球员四场比赛得分为20,20,26,32,分别从两人得分中随机选取一场的 得分,共有16种情况:
(18,20)(18,20)(18,26)(18,32)
(24,20)(24,20)(24,26)(24,32)
(24,20)(24,20)(24,26)(24,32)
(30,20)(30,20)(30,26)(30,32) …………8分
得分和可能的结果有:38,44,50,56,62 …………9分
得分和Y的分布列为:
Y 38 44 50 56 62
…………11分
数学期望
………………13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证明:取中点,连结.
在△中,分别为的中点,
所以∥,且.
由已知∥,,
所以∥,且.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分
所以∥.
又因为平面,且平面,
所以∥平面. ………………………………4分
(Ⅱ)证明:在矩形中,.
又因为平面平面,
且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所以. ………………………………5分
在直角梯形中,,,可得.
在△中,,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平面.………………………7分
又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8分
(Ⅲ)解:由(Ⅱ)知平面,且.
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9分
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10分
设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
所以,
令,得.
所以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12分
设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为.
则.
所以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4分
(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由已知得的定义域为,
因为,所以
当时,,所以
因为,所以 ……………………2分
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4分
(Ⅱ)因为在处有极值,所以,
由(Ⅰ)知,所以
经检验,时在处有极值. …………………………6分
所以,令解得;
因为的定义域为,所以的解集为,
即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8分
(Ⅲ)假设存在实数,使()有最小值3,
① 当时,因为,所以 ,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舍去. …………………………10分
②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满足条件. ………………………12分
③ 当时,因为,所以,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舍去.
综上,存在实数,使得当时有最小值3. ……………14分
19.(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由题意得
结合,解得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4分
(Ⅱ) 设,则.
①当时,不妨令
,当斜率不存在时,为锐角成立 ………………6分
②当时,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 得
即.
所以, ………………8分
………………10分
解得. ……………………12分
综上,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13分
20.(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因为则有
故数列是“类数列”,对应的实常数分别为 …………… 1分
因为,则有,.
故数列是“类数列”,对应的实常数分别为. …………… 3分
(Ⅱ)证明:若数列是“类数列”,则存在实常数,
使得对于任意都成立,
且有对于任意都成立,
因此对于任意都成立,
故数列也是“类数列”.
对应的实常数分别为. ……………6分
(Ⅲ)因为 则有,,
故数列前2012项的和
+++
……………9分
若数列是 “类数列”, 则存在实常数
使得对于任意都成立,
且有对于任意都成立,
因此对于任意都成立,
而,且,
则有对于任意都成立,可以得到

当时,,,,经检验满足条件.
当 时,,,经检验满足条件.
因此当且仅当或时,数列是“类数列”.
对应的实常数分别为或. ………………… 13分
注:若有其它解法,请酌情给分.
草 稿 纸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P
A
B
C
O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1年11月1号凌晨5点58分,神州八号飞船发射成功。据此回答第1、2题。
1.神州八号发射时,世界众多华人也观看了实况转播,纽约(西五区)华人观看转播时是当地时间为
A.10月31日16点58分 B.10月31日18点58分
C.11月1日16点58分 D.11月1日18点58分
2.神州八号发射时,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日地距离增大,地球公转运动加快 B.北京比广州白昼时间长
C.南非热带草原草木枯黄 D.地中海沿岸进入多雨季节
读图1,回答3、4题。
3.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
A.正午太阳高度角③比④小 B.日出时间③比②早
C.⑤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D.自转线速度⑤地大于①地
4.当①处正值多雨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处吹西南风 B. ②处吹东南风
C.④地河流正值枯水期 D. ③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读图2(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回答5、6题。
5.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35°以南地区年蒸发量由南向北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区分界
线基本一致
6.正常年份乙地区为全年多雨期时,丁区域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东北小麦春播忙
B.阴雨绵绵梅子黄
C.稻田伏旱暑骄阳
D.落叶遍地披秋装
读图3回答7题。
图3
7.下列描述正确是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②地坡度最陡
C.③地可能分布有茶园 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图5是我国某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9题。
9.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山为我国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B.北坡因纬度高,雪线低
C.南坡山麓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D.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10~12题。
地点 纬度 气温(℃) 降水量(mm)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
① 23°08′ 13.3 28.4 40.0 210.0 1614.1
② 39°48′ -4.7 26.0 2.6 196.0 682.9
③ 48°58′ 3.5 18.4 54.3 53.6 647.4
④ 54°17′ 1.8 13.4 225.0 117.0 2399.0
10.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①——澳大利亚大陆西南部 B.②——欧洲西部
C.③——大兴安岭西侧 D.④——北美大陆西岸
11.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寒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12.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同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两地均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D.两地均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图6拍摄于台湾省野柳海岸地质公园,据图回答第13题。
图6
13.该地独特的景观
A.反映了台湾的热带景观特点 B.为河流泥沙沉积作用而成
C.反映了海岸地区多风的特点 D.形成受海水侵蚀作用影响
读图7,回答第14题。
图7 2006年12月22日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4.关于图中城市天气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最高的城市是乌鲁木齐 B.沈阳即将迎来大风降温天气
C.海口风向为东南风 D.太原受冷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读图8,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图(2000-2005年,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回答15、16题。
图8
15.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A.经济落后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收入水平高
16.图中B点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是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省区 B.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青稞
C.该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D.该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
读北京某日相关气象预报资料,回答第17~19题
17.资料日期中的31日所反映的可能是
A. 1月31日 B. 5月31日 C. 8月31日 D. 10月31日
18.资料中反映的天气系统为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19.关于资料中三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31日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高
B. 1日白天气温低是因为云层大量吸收了太阳辐射
C. 1日、2日夜间气温低,因为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
D. 2日受气旋控制,白天气温较高
读图9完成20、21题。
20.此季节关于图中城市P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连绵阴雨
B.炎热干燥
C.受西风带影响
D.受东北信风带影响
21.2004年12月,Q地附近发生数次里氏8.9级以上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左右,并引发海啸。下列有关Q地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震源位于地核
B.成因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C.还可能诱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D.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读图10和图11,结合图中信息,回答第22、23题。
图10
图11
22.我国各省份中,属于人口负增长的省份是
A.川、陕、藏 B.云、贵、川 C.鄂、豫、皖 D.贵、蜀、渝
23.关于人口高速增长省份的叙述正确是
A.常住人口指有居住地户籍的人口 B.均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C.人口增长增大了就业压力 D.增长完全由于机械增长造成
建立模型是研究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读图12回答24~26题。
图12
24.若该图为大洋环流示意图,且E、F两地附近全年昼夜等长,受③洋流影响形成自然景观是
A B C D
25.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G、H表示地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 处代表海洋 B.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
C.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D.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26.若该图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部分过程,H表示岩浆,F表示沉积岩,则图中数字及字母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A. G为岩浆岩,③为岩浆活动 B. ①为重熔再生作用,E为变质岩
C. E为岩浆岩,④为外力作用 D. ②为变质作用,G为岩浆岩
读图13,完成27、28题。
27. 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 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 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 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28. 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 径流年际变化小
B. 补给以降水为主
C. 水量向下游增大
D. 夏季流量小
某舰艇于2010年12月27日从A地出发,经过10昼夜的航行,到达B地。读图14,完成29~30题。
29.随舰艇同行的记者每天拍摄海上日出,照片上显示的时间
A.越来越早 B.先越来越早,然后越来越晚
C.越来越晚 D.先越来越晚,然后越来越早
30.当舰艇航行到马六甲海峡时,遇上降雨天气,该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夏季风影响 B.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
C.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 D.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
第Ⅱ卷 非选择题:(每题10分 共40分)
3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⑴图15中所示地区的山脉走向是 ;图16中岩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 。(2分)
⑵据以上两图,说出此地区地形类型,并简述气候特征。(4分)
⑶如果你做为一个“驴友”要想在此区域搭帐篷宿营。现有图15中A、B、C、D四个宿营地点可供选择,你认为哪个地点宿营最合适,并说明理由。(4分)
32.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图17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图17
⑴学生在纬度接近的A、B两区域看到的自然带分别是: 、 ,在非洲旅行时所见景观反映自然带的 分异规律。(3分)
⑵ C探险区存在一个 (高或低)温中心,形成此地区夏季低温的主要原因是 ,该地区丰富的新能源有 、 。(4分)
⑶7月旅游途径C→D→A路段,沿途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1分)
A.印度河流洪水泛滥 B.巴西草原草木枯黄
C.白昼越来越长 D.轮船上的旗子飘向西南
⑷图17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 ,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2分)
33.阅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共10分)
图18
⑴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图中甲、乙两处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2分)
⑵简述甲河段的水文特征。(4分)
⑶说出黄河中游段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并简述其形成的自然原因。(4分)
34. 阅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
图19 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⑴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4分)
⑵描述C、D两地气候特征。(4分)
⑶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简述核污染向B地扩散主要方式。
(2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C C C C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D A B D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C A C C D A B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每题10分 共40分)
31.本题共10分
⑴南北走向(1分) 沉积岩(1分)
⑵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1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雨热同期(1分),降水量大(降水充沛)(1分)。
⑶C(2分) 坡度较缓(1分),(地形)平坦开阔(1分)。
32. 本题共10分
⑴(1分)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1分) 由赤道向两极(或纬度地带性)(1分)
⑵低(1分) 地势高(1分) 太阳能(1分) 地热能(1分)
⑶ A(1分)
⑷甲(1分) 风力侵蚀(1分)
33. 本题共10分
⑴西高东低(1分) 乙河段(1分)
⑵流量较小(1分) 流量季节变化大(1分) 含沙量大(1分)
冬季有结冰期(1分) (合理给分)
⑶水土流失(1分) 黄土土质疏松(1分) 夏季多暴雨(1分) 植被稀少(1分)
34. 本题共10分
⑴ B(1分) 受西风带影响(1分) 沿岸有暖流经过(1分) 受山地阻挡(1分)
⑵相同点:均夏季高温,冬季温和(2分)
不同点:C夏季多雨,冬季少雨(1分) 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1分)
或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分)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2分)
⑶受西风带影响的大气扩散(通过西风带扩散)(1分)
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的海水扩散(通过北太平洋暖流扩散)(1分)
图1
8.图4为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是形成图示地表形态的主导因素
B.甲为背斜成山,丙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
C.乙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三角洲
D.丁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
图4
图5
\\
\\_
.---(')
o( )_-\_
图9
图13
图14
图15 浙江省西南部某山区等高线示意图
图16 浙江省西南部某山区景观图



a b c北京市石景山区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物理
(全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012年元月
第Ⅰ卷(共36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在图1所示的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2.一只重为G的蜗牛沿着藤蔓缓慢爬行,如图2所示。若藤蔓的倾角为α ,则藤蔓对蜗牛的作用力为
A. B. C. D.G
3.投飞镖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某运动员将一枚飞镖从高于靶心的位置水平投向竖直悬挂的靶盘,结果飞镖打在靶心的正下方,如图3所示。假设飞镖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不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使飞镖命中靶心,该运动员在下次投掷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适当增大飞镖投出时的初速度
B.适当减小飞镖投出时的高度
C.到离靶盘稍远些的地方投飞镖
D.换用质量稍大些的飞镖
4.1966年曾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的实验。实验时,用宇宙飞船(质量为m)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质量为,发动机已熄火),如图4所示。接触以后,开动飞船尾部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共同加速,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F,开动时间,测出飞船和火箭的速度变化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质量应为 B.宇宙飞船的质量m应为 C.推力F越大,就越大,且与F成正比 D.推力F通过飞船传递给火箭,所以飞船对火箭的弹力大小应为F
5.图5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 0 时的波形图,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此时质点P向上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的振动周期为0.25s B.经过任意时间,质点Q和P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
C.经过△t = 0.4s,质点P向右移动0.8m
D.经过△t = 0.4s,质点P仍在平衡位置,它通过的路程为0.2m
6.2011年11月,“神舟8号”飞船与“天宫1号” 目标飞行器在太空实现两次交会对接,开启了中国空间站的新纪元。在对接前的某段时间内,若“神舟8号”和“天宫1号”分别处在不同的圆形轨道上逆时针运行,如图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
B.“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运行周期
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D.“神舟八号”适当加速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7.法拉第曾做过如下的实验:在玻璃杯侧面底部装一导体柱并通过导线与电源负极相连,直立的细圆柱形磁铁棒下端固定在玻璃杯底部的中心,往杯内加入水银。在玻璃杯的正上方O点吊一可自由转动的直铜棒,铜棒的上端与电源的正极相接,下端浸入玻璃杯的水银中。由于水银的密度比铜大,铜棒静止时处于倾斜状态,如图7所示。这样,可动铜棒、水银、导体柱和电源就构成了一个回路。闭合开关S,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与闭合S前相比,铜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且仍静止
B.与闭合S前相比,铜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会增大但仍可静止
C.与闭合S前相比,铜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会减小但仍可静止
D.铜棒会以磁铁棒为轴转动
8.如图8所示,AC、BD为圆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圆心为O,半径为R。电荷量均为Q的正、负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它们的位置关于AC对称,+Q与O点的连线和OC间夹角为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场强大小为
B.O点的场强大小为
C.B、D两点的电势关系是
D.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
9.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其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头在a、b间中点时闭合开关S,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头向a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I1增大,I2 不变,U增大 B.I1减小,I2 增大,U减小
C.I1增大,I2 减小,U增大 D.I1减小,I2 不变,U减小
10.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10所示的折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轴上x1与x2之间的电场强度小于x2与x3之间的电场强度
B.正电荷沿x轴从0移到x1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C.正电荷沿x轴从x1移到x2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D.负电荷沿x轴从x3移到x4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11.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圆形导体环。规定导体环中电流的正方向如图11(甲)所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为正。当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按图(乙)变化时,下列能正确表示导体环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12.如图12(甲)所示,一个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竖直界线MN的左方始终受到水平恒力F1作用,在MN的右方除受F1外还受到与F1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水平恒力F2的作用。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与F2大小的比值为2:3 B.F1与F2大小的比值为3:5
C.t=5s时,小球经过界线MN D.在小球向右运动的过程中,F1 做的功大于F2 做的功
第Ⅱ卷(共64分)
二、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3.(1)(10分)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 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 径如图13(甲)所示,摆球直径为______cm 。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② 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 = 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 = 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13(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是T=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 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 图象如图13(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A. B. C. D.
④ 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原因可能是
A.振幅偏小 B.在单摆未悬挂之前先测定其摆长
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D.开始计时误记为n=1
⑤ 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
(2)(8分)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8V 2W”的字样,现在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U 2的关系曲线。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电压表V1(0~3V,内阻3kΩ)   B.电压表V2(0~15V,内阻15kΩ)
C.电流表A(0~0.6A,内阻约1Ω) D.定值电阻R1=3kΩ
E.定值电阻R2=15kΩ F.滑动变阻器R(10Ω,2A)
G.学生电源(直流6V,内阻不计) H.开关、导线若干
①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 ,定值电阻应选用 ,从而改装电压表;
②为减小实验误差,并要求从零开始多测几组数据,请在图13(丁)的方框内画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图;
③根据实验数据作出P-U2图象,下面的四个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三、本题共5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8分)图14为一滑梯的示意图,滑梯的长度AB为 L= 5.0m,倾角θ=37°,BC段为与滑梯平滑连接的水平地面。一个小孩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小孩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0.3,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不计空气阻力。
取g = 10m/s2。已知sin37°= 0.6,cos37°= 0.8。求:
(1)小孩沿滑梯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a;   
(2)小孩滑到滑梯底端B时速度的大小v;
(3)小孩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S。
15.(8分) 如图15所示,宽度为L=0.2 m的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导轨的一端连接阻值为R=1.0Ω的电阻。导轨所在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0.2 T。一根质量为m=10g的导体棒MN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现用垂直MN的水平拉力F拉动导体棒沿导轨向右匀速运动,速度为v = 5.0 m/s,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导体棒与导轨垂直。求:
(1)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I;
(2)作用在导体棒上拉力的大小F;
(3)当导体棒移动50cm时撤去拉力,求整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
16.(9分)“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某学校的一个“头脑风暴实验研究小组”,以“保护鸡蛋”为题,要求制作一个装置,让鸡蛋从两层楼的高度落到地面且不会摔坏。如果没有保护,鸡蛋最多只能从0.1m的高度落到地面而不会摔坏。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16所示的装置来保护鸡蛋,用A、B两块粗糙的夹板夹住鸡蛋,鸡蛋下端离装置下端的距离为x=0.45 m,夹板A和B与鸡蛋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都为鸡蛋重力的5倍。现将该装置从距地面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装置在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与地面作用时间极短,落地后没有反弹。取g=10m/s2。求:
(1)鸡蛋如果不会摔坏,直接撞击地面的最大速度v;
(2)如果使用该保护装置,鸡蛋落地后不会摔坏,该装置由静止释放时其下端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
(3)为了使该装置从更高的地方由静止释放,鸡蛋落地后不会摔坏,请你至少提供一种可行而又简单的方法。
17.(9分)如图17所示,一带电微粒质量为m=2.0×10-11kg、电荷量为q=+1.0×10-5C,从静止开始经电压为U1=100V的电场加速后,水平进入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压为U2=100V,接着进入一个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宽度为D=34.6cm的匀强磁场区域。已知偏转电场中金属板长L=20cm,两板间距d =17.3cm,带电微粒的重力忽略不计。求:
(1)带电微粒进入偏转电场时的速率v1;
(2)带电微粒射出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偏转角;
(3)为使带电微粒不会从磁场右边界射出,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B。
18.(12分)如图18所示 ,粗糙斜面与光滑水平地面通过光滑小圆弧平滑连接,斜面倾角,滑块A、C、D的质量均为,滑块B的质量为,各滑块均可视为质点。A、B间夹着微量火药。K为处于原长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栓接滑块B和C。火药爆炸后,A与D相碰并粘在一起,沿斜面前进L = 0.8 m 时速度减为零,接着使其保持静止。已知滑块A、D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 = 0.5,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取 g = 10 m/s2,sin37° = 0.6,cos37°= 0.8。求:
(1)火药爆炸后A的最大速度vA;
(2)滑块B、C和弹簧K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
(3)滑块C运动的最大速度vC。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2012年元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A C B D D A C D C B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8分)
13.(1) (10分,每小题2分)
① 2.06 cm
② 2.24s
③ C
④ D

(2)① A (2分) D (2分)
② 电路图如右图所示(2分)
③ C(2分)
三、计算题(共5小题,共46分)
14.(8分)解:(1)物体受力如右图所示
由牛顿运动定律   mgsinθ -μN = ma    (1分)
            N - mgcosθ = 0    (1分)
解得 a = gsinθ -μgcosθ
a = 3.6m/s2 (1分)
(2) 由          (1分)
求出             (1分)
(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   (1分)
解得             (1分)
15.(8分)解:(1)感应电动势为 E=BLv
E=0.2V
感应电流为
(3分)
(2)导体棒匀速运动,安培力与拉力平衡
F=BIL
F =0.008N (2分)
(3) 导体棒移动50cm的时间为
根据焦耳定律 Q1 = I2R t 或Q1=Fs
Q1 = 0.004J
根据能量守恒 Q2=
Q2= 0.125J
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Q = Q1+Q2
Q = 0.129J (3分)
16.(9分)解:(1)没有保护时,鸡蛋自由下落而不会摔坏,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分)
m/s (1分)
(2)在装置开始下落到着地过程,对鸡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分)
在装置着地到鸡蛋撞地过程,对鸡蛋应用动能定理得:
(2分)
m (1分)
(3)略 (2分)
17.(9分)(1)带电微粒经加速电场加速后速度为v1,根据动能定理
=1.0×104m/s (3分)
(2)带电微粒在偏转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做类平抛运动。
在水平方向:
带电微粒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出电场时竖直方向速度为v2,
竖直方向:
由几何关系
联立求解
(3分)
(3)带电微粒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设微粒轨道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知:
设微粒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
由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规律
B=0.1T (3分)
若带电粒子不射出磁场,磁感应强度B至少为0.1T。
18.(12分)解:(1)设A和D碰后的速度为v1,AD滑上斜面,由动能定理:
得:
m/s (2分)
火药爆炸后,A的速度最大为vA,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vA=8m/s (2分)
(2)火药爆炸过程,对A和B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设B获得的速度为vB,
vB = 2 m/s (1分)
当B与C共速为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由B、C系统动量守恒,
 
m/s (2分)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EP = 1.6 J  (1分)
(3)当弹簧为原长时,滑块C的速度最大为,则:
(1分)
(1分)
(1分)
(1分)
图丁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图甲 比较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图乙 观察桌面微小形变
图丙 测定万有引力常量
图1
图2
蜗牛
藤蔓

m
mx
F
图4
图5
·
·
图3
图6
天宫1号
神舟8号
地球
水银
直铜棒
磁铁
绝缘支架
导体柱
S
O
图7
R1
A1
R3
R2
a
b
E r
S
V
A2
图9
·
·
·
·
·
A
B
O
D
C
+Q
-Q
30°
图8
O
x
x1
x2
x3
x4
图10
B
I
图甲
图乙
.
.
.
.
.
.
B0
-B0
B/T
O
t/s
1
2
3
4
5
图11
.
.
.
.
.
.
I0
-I0
i /A
O
1
2
3
4
5
A
.
.
.
.
.
.
I0
-I0
i /A
O
1
2
3
4
5
C
.
.
.
.
.
.
I0
-I0
i /A
O
1
2
3
4
5
D
.
.
.
.
.
.
I0
-I0
i /A
O
t /s
1
2
3
4
5
B
t /s
t /s
t /s
O
Am
m
Mm
NMm
图甲
图乙
t/s
v
v1
-v1
1
4
2
3
5
图12
L/m
T2/s2
O
图甲
图乙甲
图丙甲
图13
图13 (丁)
6
P/W
U2/V2
O
12
18
0.5
24
1.0
1.5
2.0
B
C
6
P/W
U2/V2
O
12
18
0.5
24
1.0
1.5
2.0
6
P/W
U2/V2
O
12
18
0.5
24
1.0
1.5
2.0
A
6
P/W
U2/V2
O
12
18
0.5
24
1.0
1.5
2.0
D
A
B
θ
C
图14
v
B
R
M
N
图15
图16
x
D
θ
B
U1
U2
v1
L
图17

θ
N
mg
f
D
θ
B
U1
U2
v
L北京市石景山区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说明:1.本试卷考查的内容为三个必修本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以前我们称之为“司母戊鼎”。后来一些专家根据大量甲骨文解读,认为商代的字体比较自由,正写反写都可以。2011年3月28日,新国博展牌把“司(si)母戊鼎”改名“后(hou)母戊鼎” ,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这种修改反映出
A. 史料解读的多样性 B. 分封制与礼制的结合
C. 甲骨文金文的矛盾 D. 一手史料可信度有限
2. 张衡的《西京赋》中有“郭开九市,通阛带阓,旗亭垂立,俯崇百隧”之语,这表明当时
A. 洛阳城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B. 长安城设立有多个商业区
C. 洛阳城商业繁荣,商铺林立 D. 长安城商业受到严重打压
3. 2011年4月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邮票中有一枚邮票的内容为陆机的《平复帖》。右图《平复帖》的字体是
A. 楷书 B. 行书 C. 草书 D. 隶书
4. 2011年7月故宫宋代哥窑瓷器被损坏,一时间舆论哗然。宋代制瓷业发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哥窑属于家庭手工业 B. 当时官营手工业水平最高
C. 宋代制瓷业达到顶峰 D. 瓷器开始大量向国外输出
5.“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李贽
6. 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文献、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 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魏源《默觚下·治篇九》)
B.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C.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 ,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杜佑《通典·选举典》)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7. 晚明时,徽商家乡——徽州六邑,农地狭小,民不聊生,逼使很多人出外经商。不多年后徽州地价却大幅度上涨,为全国之冠。主要原因应该是
A. 徽商发财后回乡买地 B. 形成特色作物种植区
C. 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D. 北民南迁致地价飞涨
8. 下列对这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之处分析正确的是
A. 都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 都是工业革命之后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
C. 都主张通过改革推翻君主制 D. 都促成本国不久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9.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A. 表明英国政府对中国当局存有明显的歧视
B. 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 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D. 反映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和屈辱性
10. 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张之洞 D.郑观应
11. 某学者说:“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因此维新派在鼓吹变法的时候,就只能从其他阶级中寻找同盟者,或者依靠对象。”这里的“同盟者”是指
A. 地主阶级 B. 无产阶级 C. 劳动群众 D. 洋务派
12. 下列与右图思想主张相一致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科学与人权并重 D.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13.《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
A. 鸦片战争之后 B. 洋务运动之后 C. 戊戌变法之后 D. 辛亥革命之后
14. 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基本一致的是
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
C.进步青年传阅《庶民的胜利》 D.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15. 有学者认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也是近代化发展的革故鼎新的重要时期,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新文化运动兴起 ②五四运动爆发 ③宋教仁案 ④中国共产党成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6.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17.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和谈代表团在北京达成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这标志着
①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②中国大陆基本解放
③西藏自治区建立 ④西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18.“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宪法或宪法性文件 产生的背景 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或评价
《共同纲领》 ①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954年宪法 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 ②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宪法 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 ③
A.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C.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③推进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D.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推进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20. 历史上时常会出现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下列与此相符的是
①北宋初年的政治改革 ②汉初郡国并行制
③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各项新中国科技成就符合 “世界之最”的是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南优2号”杂交水稻 D. “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
22. 关于雅典民主制度,柏拉图曾指出:“……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指公民)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柏拉图这段话的意思是
A.民主制的核心精神是自由 B.雅典民主制度存在一定弊端
C.民主制度维护了公民权利 D.雅典民主制度缺乏法律基础
23. 下图反映的是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 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的国家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
B. 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 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的是英国
D. 第④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4.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认为《圣经》应该是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25. 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 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道路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26. 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从中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B. 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上
C. 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D.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27.《咬文嚼字》杂志认为右图中的文章片段有知识性错误。其理由是
A.“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定性不符合俄国革命
B.“苏维埃”是以俄国农民、资产阶级为主导的
C.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领导者有错误
D.文章片段中俄国此次革命事件的发生地有错误
28.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9.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将当今全球经济格局描述为∶“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这种局面在历史上最早形成于
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 B. 联合国成立时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时 D.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时
30.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 “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崛起
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 D.欧洲走向联合
31. 希腊债务危机发生后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商讨救助计划,以防引发欧盟乃至全球经济的风险探底。2011年7月欧元区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就希腊新一轮救助方案达成一致,同意再为希腊提供1090亿欧元的贷款。这一事件
①说明希腊是欧盟国家 ②表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③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 ④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③④
32.“专注于对自然的任意和瞬间的描绘,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无动于衷。”与此相对应的美术类别应当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第Ⅱ卷(选择题,共52分)
33.(12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并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重要意义。(6分)
材料二
(2) 材料二中图1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与图1相比,图2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直接表现是什么?(2分)综合上述图示,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34.(14分)以图说史是历史研习的方法之一,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
材料一: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注: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
(1)材料一图中A、D两点分别反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什么样的演变状况?(4分)影响C点的最为有利的客观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2)请任选一幅图片,进行描述和阐释。(内容应包括历史背景、核心内容和历史地位)(8分)
35. (13分)与时俱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延绵发展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片反映出新时期中国在吸收世界现代文明方面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6分)
(2)英国卫报曾有学者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扼要论证这一观点。 (7分)
36.(13分)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摘自《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6分)
材料二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3分)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
——摘自《世界近现代史》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调整的主要途径。(2分)简要分析这些调整对英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2分)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1.A 2.B 3.C 4.B 5.B 6.D 7.A 8.A 9.C 10.C 11.A
12.D 13.D 14.D 15.D 16.B 17.A 18.D 19.C 20.C 21.C 22.B
23.B 24.D 25.A 26.D 27.A 28.B 29.D 30.C 31.D 32.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33.(12分)
(1)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实行世卿世禄制;(2分)郡县制实行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选贤任能”)。(2分)
意义: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2分)
(2)皇帝至高无上,皇权高度集中;(2分)明朝丞相制度被废除。(2分)皇权专制不断加强。(2分)
34.(14分)
(1)A点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D点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消失。(4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分)
(2)图1: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其核心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是习惯法的汇编;它维护了贵族的利益,同时也是平民的胜利,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成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8分)
图2:美国独立战争后,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国家利益与主权,制定1787年宪法;其核心内容是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8分)
35. (13分)
(1)全面开放,(或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或发展市场经济);进入信息时代(或外来文化融入民众日常生活。)(6分)
(2)这一观点是正确的。(1分)
①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2分)
②会议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方针,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2001年加人WTO。(2分)
③进入21世纪后,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2分) (答案开放,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36.(13分)
(1)政治上,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或资本主义代议制);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科技上,经典力学体系确立,近代科学形成。(6分)
(2)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等。(3分,答出三点即可)
(3)途径: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2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等。(2分)
“列宁领导工人和革命士兵,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
图2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图1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机构示意图
图1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图2美国1787年宪法
沿海开放示意图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摘自互联网北京市石景山区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化学
2012.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K—39 Mn—55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的要求。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B.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C.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D.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的比例模型 B.H2O2的电子式
C.氨分子的结构式 D.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①将水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尾气用碱液吸收
③取用金属钠或钾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④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的原因,然后打开所有的门窗通风
⑤干冰可用于钠、镁等金属的灭火
A.①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全部
4.家庭住宅的窗玻璃大部分是普通玻璃,其成分是Na2SiO3·CaSiO3·6SiO2,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调整玻璃的化学成分,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玻璃。下表所列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添加成分 Co2O3(氧化钴) Cu2O Fe2+ PbO
玻璃的色彩或性能 蓝色 红色 钢化玻璃 光学玻璃
5.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
A.使细菌蛋白体发生盐析 B.使细菌蛋白体发生变性
C.与细菌蛋白质发生氧化反应 D.与细菌配合体生成配合物
6.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最终将会枯竭。基于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能源从开采、运输、加工到终端的利用效率都很低,浪费很大。据统计,开采效率为32%,加工运输效率为70%,终端利用率为41%,则总效率近似为
A.1.43% B.14.3% C.9.18% D.91.8%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H5CH2OH不属于醇类
B.油脂的硬化属于水解反应
C.苯和甲苯都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的反应产物相同
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NH3(H2O) 浓硫酸 洗气
B 苯(苯酚) 浓溴水 过滤
C 溴化钠溶液(NaI) 氯水、CCl4 萃取、分液
D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馏
9.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2+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2+>Z2-
C.同主族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弱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10.由短周期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B.X和Y位于同一周期时,只能形成一种物质
C.X和Y可能位于同一主族,也可能位于不同主族
D.化合物XY3溶于水,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
11.某工厂生产的某产品只含C、H、O三种元素,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下列物质中与该产品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CH2===C(CH3)COOH
B.CH2===CHCOOCH3
C.CH3CH2CH===CHCOOH
D.CH3CH(CH3)COOH
12.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个N2分子的质量与CO的摩尔质量完全相同
B.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2NA
C.50g 98%的浓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2NA
D.28.6gNa2CO3·10H2O晶体完全溶于水中,溶液中含CO32-的数目为0.1 NA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I-
②pH=13的溶液:Na+、CO32-、SO32-、AlO2-、S2-
③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NH4+、K+、NO3-、S2O32-
④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Na+、HCO3-、Cu2+、SO42-
⑤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NO3-
A.①② B.②③ C.②④⑤ D.②⑤
14.科学家对人造血液和人造器官的研制及应用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以下物质可以作为人工心脏、人工血管等人造器官的高分子生物材料:
聚四氟乙烯
下列关于上述高分子生物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于合成维通橡胶的单体是
B.用于合成有机硅橡胶的单体是
C.聚四氟乙烯、有机硅橡胶均可看做加聚反应的产物
D.有机硅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均可通过缩聚反应制得
15.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和碳酸钡
D.在Z导管的出口处会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6.化学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中阳极得到氢氧化钠和氢气
B.电镀铜时,电镀液中c(Cu2+)基本保持不变
C.合成氨中采取及时分离液态氨来提高反应速率
D.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1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NaHS水解反应:HS-+ H2O H3O++ S2-
B.明矾加入在水中起净化作用的原因:
Al3+ + 3H2O=Al(OH)3(胶体) + 3H+
C.已知: 2Zn(s)+O2(g)=2ZnO(s);△H=-701.0kJ·mol-1
2Hg(l)+O2(g)=2HgO(s);△H=-181.6kJ·mol-1
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H=-259.7kJ·mol-1
D.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
2HCO3- + Ba2+ + 2OH- = BaCO3↓+ CO32-+ 2H2O
18.将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均呈中性,其中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①1×10-3 mol·L-1的氨水b L
②c(OH-)=1×10-3 mol·L-1的氨水c L
③c(OH-)=1×10-3 mol·L-1的Ba(OH)2溶液d L
A.b>a=d>c B.a=b>c>d
C.a=b>d>c D.c>a=d>b
19.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① Cl2 FeBr2 / Cl-
② KClO3 浓盐酸 / Cl2
③ KMnO4 H2O2 H2SO4 O2 Mn2+
A.表中①组的反应可能有一种或两种元素被氧化
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KClO3>Fe3+>Cl2>Br2
C.表中②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
D.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3H2O2 + 6H+=2Mn2+ + 4O2↑+ 6H2O
20.两种一元碱MOH和ROH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A.MOH是一种弱碱
B.在x点,c(M+)=c(R+)
C.稀释前,c(ROH)=10 c(MOH)
D.稀释前MOH溶液和R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前者是后者的 10倍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8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2)②、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是由强到弱的,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__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下列物质不能做该反应催化剂的是(填序号)________。
a.MnO2  b. CuSO4 c.Na2SO3 d.FeCl3
(5) W与④是相邻的同主族元素。在下表中列出H2WO3的各种不同化学性质,举例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编号 性质 化学方程式
示例 氧化性 H2WO3+3H3PO3===3H3PO4+H2W↑
1
2
(6)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M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 ,
M中阳离子的鉴定方法 __________。
22.(8分)金属铜不溶于稀硫酸,可溶于铁盐溶液生成铜盐与亚铁盐。现将一定量的铜片加入到100 mL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铜片完全溶解(不考虑盐的水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
(1)写出铜溶解于上述混合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若铜完全溶解时,溶液中的Fe3+、Cu2+、H+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测得溶液的pH=1,则溶解铜的质量是______g,溶液中的c(SO)=______mol/L。
(3)若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生(1)中的反应,则X极是 (正、负极),电极
反应式 。Y极的材料名称是 ,电极反应式 。
23.(14分)芳香族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C9H9OCl。C分子中有一个甲基且苯环上只有一条侧链;一定条件下C能发生银镜反应;C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1)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B→A的反应类型是 。
(2)H的结构简式是 。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D与银氨溶液反应___________;② E→I 。
(4)有的同学认为B中可能没有氯原子,你是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
(5)D的一种同系物W(分子式为C8H8O2)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则符合以下条件W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遇FeCl3溶液不变紫色 
③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但不属于水解反应
24.(10分)为测定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某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1)小组查阅资料得出:乙炔能与硫酸酸化的KMn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在装置A中使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直接滴加水的原因 。
(3)B中的CuSO4溶液用于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2S、PH3、AsH3等气体,CuSO4溶液除H2S气体的反应类型是 (基本反应)。
(4)实验前D中含有x mol KMnO4的酸性溶液,实验时向D中通入一定量的乙炔直至KMnO4酸性溶液恰好完全褪色,实验完毕后装置D及E的总质量共增重y g,通过计算求出所测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用含字母x、y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不写计算过程)。
(5)若该小组的实验原理及所有操作都正确,下列因素中,对所测乙炔相对分子质量的值不会产生影响的是________。
A.将装置A中产生的混合气体直接通入D中的KMnO4酸性溶液
B.将E装置(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换成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通入过量纯净的乙炔气体于KMnO4酸性溶液时,有部分乙炔未被氧化而逸出
(6)另一活动小组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仍存在不足,则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25. (10分)下列三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反应①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写出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3的表达式 。
(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 (用K1、K2表示)。(4)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
(5)若反应③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可见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是什么条件:t2时__________________; t8时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t4时降压, 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
间的关系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A C B C D D A B B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D B C A A C
二、非选择题:( 共60分)
21. (18分)
(1)第三周期,第IVA族 -------------------------------------------------------------1分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1分
(3)-----------------------1分
(4)C --------------------------------------------------------------------------------------------1分
(5)
-----1+2分
---1+2分
(或其他合理答案,如“不稳定性”)
(6)Al3++3NH3·H2O===Al(OH)3↓+3NH -------------------------------------------2分
2Al2O3(熔融)4Al+3O2↑-------------------------------------------------------2分
c(Cl-)>c(NH4+)>c(H+)>c(OH-)或c(NO3-)>c(NH4+)>c(H+)>c(OH-) ------------2分
取少量M样品放入试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铵根离子-------------------------------------------------2分
22.(8分)
(1) Cu+2Fe3+===Cu2++2Fe2+---------------------------------------------------------2分
(2) 0.64  --------------------------------------------------------------------------------1分
0.5 --------------------------------------------------------------------------------1分
(3)负极,Cu-2e-===Cu2+------------------------------------------------------------1+1分
碳(石墨、金、铂、银), 2Fe3++2e-===2Fe2+------------------------------1+1分
23.(14分)
(1)醛基 -----------------------------------------------------------------------------------------1分
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1分
(2)--------------------------------------------------------------------------------------2分
(3)①---------2分

----------2分
(可逆号也对)
(4)同意,在碱性环境中氯原子可能水解(合理答案均给分)-------------------------1+1分
(5)4-------------------------------------------------------------------------------------------------2分
或或或(写出其中一种就给分)----2分
24.(10分)
(1) C2H2+2KMnO4+3H2SO4===K2SO4+2MnSO4+2CO2↑+4H2O--------------2分
(2)为了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 ----------------------------------------------------1分
(3) 复分解反应 ----------------------------------------------------------------------------1分
(4) 2 y/x ------------------------------------------------------------------------------------2分
(5)C ----------------------------------------------------------------------------------------2分
(6)在E装置后面再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
25.(10分)
(1)吸热 ----------------------------------------------------------------------------------1分
(2)
------------------------------------------------------------2分
(3)K2× --------------------------------------------------------------------------------2分
(4)C.E(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2分
(5)①升高温度或增大CO2的浓度(增大H2的浓度)-----------------------------1分
使用催化剂或加压(减小容器的体积)--------------------------------------------1分

----------------1分
维通橡胶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有机硅橡胶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温度
973 K 1173 K
①Fe(s)+CO2(g) FeO(s)+CO(g) K1 1.47 2.15
②Fe(s)+H2O(g) FeO(s)+H2(g) K2 2.38 1.67
③CO(g) +H2O(g) CO2(g) +H2(g) K3 ? ?
编号 性质 化学方程式
1 还原性 H2SO3+Br2+H2O=H2SO4+2HBr
2 酸性 H2SO3+2NaOH=Na2SO3+2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