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5.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恢复崩溃的经济。1949年,苏联也成立了帮助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的组织,它是( ) A.华沙条约组织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欧洲联盟 2. 赫鲁晓夫说:“一些部长坐镇在莫斯科,而他们的下属企业却远在萨哈林岛,要从莫斯科来管理这些企业是很困难的.”为此,苏联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大力推广玉米种植???????? B.重点发展重工业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D.扩大企业自主管理权 3. 赫鲁晓夫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后,举起了改革的大旗。他把改革的突破点放在( ) A.农业上 B.工业上 C.商业上 D.金融上 4.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相似之处有( ) ①改革都以失败告终 ②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③使苏联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5. 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C.在理论上没有重大突破 D.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6. 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先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领导人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 B.只重视重工业而轻视农业和轻工业 C.提出的目标超越当时的现实 D.未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7. 戈尔巴乔夫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叶利钦控制了局势是从哪一事件开始的( ?) A. “布拉格之春” B. “八一九事件” C. 独联体建立 D. 苏联解体 8. 1991年底,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这里引发老妇人感慨的事件是( ?) A. 十月革命 B. 苏德战争 C. 华约建立 D. 苏联解体 9. 导致“八·一九”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 B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变无法打开局面 C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 D 苏联民族分离运动激烈 10.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了自己”发生在? (?? ? )?? A.?新经济政策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11. 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A.20世纪80年代中期 B.1989年下半期 C.1990年初 D.1991年底 12. “旗帜在诅咒中降落,山河在指点下破碎。苦难从绝望里开始,我从克里姆林宫离开……原谅我,俄罗斯!”诗歌中进行忏悔的人物最有可能的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戈尔巴乔夫 D.赫鲁晓夫 13. 1991年的一个冬日,一面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一面印有白蓝红的三色旗缓缓上升。这一事件标志着( )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十月革命胜利 D.德国统一 14.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 ) A.美国冷战目标的实现 B.社会主义制度遭遇挫折 C.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D.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5. 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东欧各国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③世界大国之间的军事竞争 ④西方“和平演变”的严重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你知道上图是哪位领导人执政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 (2)图片体现了该领导人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有学者评价:他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你如何理解该学者的话? 17.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方矗立着一个巨大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震惊,更有深深的思考。 【回顾——改革轨道的偏离】 伊万诺夫是沙皇时代的一个年轻人,现在是百岁老人。1991年苏联解体,伊万诺夫老人扔掉手中的报纸,喃喃道:“改革把苏联搞‘乱’了;改革把苏联搞‘垮’了,苏联巨人倒下了。” 辩论——聚焦“八一九事件”在讨论“八一九事件”的影响时,女生和男生产生了分歧。 【沉思——苏联解体的启示】? ?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具震撼力的事件之一。苏联解体是一面镜子,为我们观察国际关系走势,思考国家发展道路和人类社会历史演进,提供了一个不寻常的视角。 (1)老人喃喃的话语反映了苏联历史上二个人物的改革。他们分别是:50年代的________、80年代的__________。 (2)你赞成男生女生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3)历史属于过去,我们必须展望未来,从苏联解体的教训中我们思考着,前进着,这一环节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请留下我们从苏联解体的历史剧变中所吸取的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DABD 6-10DBDCD 11-15DCBBD 二、非选择题 16. (1)赫鲁晓夫 (2)农业改革,导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体制。 (3)掘墓人是指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守墓人是指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17. (1)赫鲁晓夫; 戈尔巴乔夫 (2)男生说得有道理。“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其只是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3)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维护社会的安定;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