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同步单元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明长城(如下图)总长万余里,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
A. 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B. 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C. 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2.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越来越显现出来。下列表述与郑和下西洋不相符的是(  )
A.郑和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B.郑和到过亚洲、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网
3. 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乱了,请你帮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4. 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其中明代开始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番薯是从以下那个地方引进的(  )
A.南美洲 B.北美洲
C.中亚 D.欧洲
5. .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盛泽镇上一个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了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
A.瓦子 B.商帮
C.票号 D.手工工场
6. 我国自古就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措施判断被管辖的地区是(  )
A.台湾 B.西藏
C.新疆 D.东北
7. 明朝时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巨著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8.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A.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B.李自成率百万农民军攻陷北京城
C.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D.明军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9. 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手中,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廷杖制度 D.设立军机处
10. 乾隆时,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破坏西藏与朝廷的关系,一位宗教领袖不为所动,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这位宗教领袖是 (  )
A.班禅五世 B.达赖五世
C.达赖四世 D.班禅六世
11. 我国古代许多的英雄人物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2. 清朝一秀才晨读,见风吹翻书页,作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结果因此被杀。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  )
A.闭关锁国政策 B.设特务机构
C.大兴文字狱 D.八股取士
13.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涉及的文学作品有(  )
A.《水浒传》《西游记》
B.《水浒传》《红楼梦》
C.《西游记》《红楼梦》
D.《水浒传》《牡丹亭》
14. 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武汉
15. 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  )
A.统治者对外紧闭国门,对内重农抑商
B.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C.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阻滞科技发展
D.西方国家逐步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转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材料三 胡中藻因“一把心肠论浊清”,处斩弃市。沈德潜因“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剖棺戮尸。李一因“天糊涂,地糊涂,帝王师相,无非糊涂”,凌迟处死。
(1)材料一中的“丞相”这一官职在哪一朝代开始设置?“罢丞相不设”出现于哪一朝代?文中的“帝”指谁?除此之外他还实行了哪些措施?
(2)阅读材料二,清朝为加强皇权增设了哪一机构?谁设置的?)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清朝在思想上采取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
(4)三则材料反映了在封建社会的晚期,明清统治者在哪些方面加强了专制统治?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2)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请说出建立辽、西夏、金的民族名称。
(3)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始于哪一朝代?如何管理的?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18. 对外政策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过程中,一直秉承开放的态度。然而到了明清之际,中国的对外政策却转向了故步自封的闭关锁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大唐王朝是一个开放的国度,当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请举出两例,并说明他们的主要事迹。
(2)宋高宗说:“市舶之利甚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反映了当时什么行业的兴盛?
(3)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们最远曾到达过哪些地区?他们的远航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4)清王朝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实质是什么?
(5)根据以上探究,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DAD 6-10CBBDD 11-15CCBAB
二、非选择题
16. (1)秦朝。明朝。朱元璋。措施: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设立锦衣卫。
(2)军机处。雍正帝。
(3)大兴文字狱。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4)在政治、思想方面加强专制统治。实质:反映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和渐趋衰落。
17.(1)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密切了唐蕃关系。
(2)有战有和,和为主流。辽:契丹;西夏:党项;金:女真。
(3)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设立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
(4)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18. (1)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2)海外贸易兴盛。
(3)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意义: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5)开放使国家繁荣,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