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1.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2.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2.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2.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3.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教学重点: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二、课前准备 教师: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 学生: 小报资料 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构思与调整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 ⒈⒉⒊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 学生讲故事。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3.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 4.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5.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 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 4.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49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 5.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 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 本次辩论题: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 四、教学后记(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1.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2.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2.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2.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3.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教学重点: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二、课前准备 教师: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 学生: 小报资料 三、教学过程(含课后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构思与调整 一、导入新课 ⒈谈话:课前大家都查阅了很多资料,而且完成了一份资料小报。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各组掌握的资料。 学生交流资料 二、展示资料小报 ⒈各组轮流展示、介绍 ⒉总结评价 三、科学辩论会 1.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辩论双方各3人,准备时间是5分钟,观点陈述为1分钟,自由辩论时间是10分钟,最后陈述时间为1分钟。下面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 2.总结:这次的小课堂大辩论的获胜方是*方。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分组辩论赛 四、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板书设计 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四、教学后记(反思)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