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观看视频:3D版清明上河图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学习目标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123学习目标目录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壹贰繁华的都市生活叁第一部分——繁华的都市生活观看视频:繁华的汴京南宋临安(人口约124万)元朝大都(人口约110万)注:以上数据分别引自《太平寰宇记》《临安志》《元大都人口考》北宋开封(人口约150万)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汴梁(开封、东京)北宋首都开封“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东京梦华录》卷三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梦梁录》卷十三外国巨价异物及百货之输入此城(大都)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百物输人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城者计有千车。——(法)沙海昂注、冯承钧译《马可波罗游记》23:00-1:003:00-5:00夜市繁华,通宵不断万物汇集,店铺林立国际贸易繁荣,国际性大都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市民阶层是一群有______有_______有_______的群体钱闲趣大相国寺行走北宋开封,体验市民生活——徐苹芳复原的北宋相国寺平面图宠物市场日用百货市场文化市场书籍古玩市场手工艺品市场行走北宋开封,体验市民生活场地大庙会频活动多规格高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①各种商品贸易;②傀儡戏,舞剑,杂技等表演元宵节时有皇家乐队演奏“勾栏”“瓦子”请你用简图表示出瓦子和勾栏的关系栏杆戏台观众席勾栏形制示意图瓦子勾栏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行走北宋开封,体验市民生活观看视频:瓦子材料瓦舍是一种有固定演出地的大型综合性商业娱乐场所。它以勾栏演出为中心,勾栏里上演的有杂手伎、弄虫蚁、舞旋、神鬼、讲史、说诨话等表演、歌舞、说唱之类的伎艺。勾栏中的表演项目猴戏杂剧蹴鞠说书木偶戏斗蟋蟀行走北宋开封,体验市民生活傀儡戏杂技猴戏第二部分——宋词和元曲201、宋词阅读教材,从中找出词的相关信息词的特点词的发展演变词的格式词的内容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出现于唐朝,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乐谱要求,都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起初大多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才有较大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阅读教材,从中找出宋代杰出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相关信息人物时代词风成就苏轼北宋李清照两宋之交辛弃疾南宋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继承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委婉、细腻、清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苏轼像李清照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山东济南辛弃疾纪念馆辛弃疾2、元曲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元代杂剧作家有200人左右,剧目600种左右,现存的有150多种。(1)概况:(2)代表人物及成就:①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相关史事关汉卿生活在金末元初,他多才多艺,了解人民疾苦,熟悉民间语言,又常与艺人交往,甚至亲自登台演出。《窦娥冤》写了一个与婆婆相依为命的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窦娥无处伸冤,临死发出誓愿: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早。她的誓愿感天动地,竟然实现。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关汉卿像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窦娥在刑场的唱词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鞑了黑暗势力。②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元曲四大家”第三部分——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朝代。《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题材的史学著作?这部著作有什么历史地位?《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司马迁司马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对比《资治通鉴》与《史记》体例的不同,认识其历史地位。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编年体通史纪传体通史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宋元时期都市文化都市生活文化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市民生活:市民阶层壮大瓦子、勾栏和杂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窦娥冤》史学:司马光《资治通鉴》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如果你是生活在宋代的市民,你的文化生活可能包括( )①逛庙会 ②逛瓦子 ③听说唱 ④耍杂技 ⑤在茶馆里读《红楼梦》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俩难以忘怀的是( )A.祖国山河的统一B.中华文化的弘扬C.旖旎宜人的风光D.个人的离愁别恨√“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A.苏轼 B.辛弃疾C.陆游D.李清照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A.《窦娥冤》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定军山》D.《念奴娇·赤壁怀古》√√谢谢您的观看指导!BUSINESSPRACTICALREPORTTEMPLAT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pptx 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mp4 汴京.mp4 清明上河图3D.mp4 瓦子.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