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1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一、选择题1、我们常常说的WWW是指()。A、互联网B、物联网C、万维网D、泛在网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个阶段。A、2B、3C、4D、53、RFID技术是指()。A、视频识别技术B、红外线技术C、蓝牙技术D、网络技术4、2009年8月,国务院提出()的战略构想,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A、信息建设B、感知中国C、智能设备D、网络建设5、下面图中所示的是()。A、光敏传感器B、气体传感器C、条形码识别器D、温度传感器6、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可以把物联网分为()。A、2B、3C、4D、57、以下()不属于物联网分层。A、感知层B、网络层C、应用层D、传输层8、下列()不属于传感器的组成。。A、敏感元件B、转换元件C、逻辑元件D、基本电路9、通常将RFID系统分为三大组件,下列()不属于三大组件。A、阅读器B、天线C、标签D、微处理器10、传感和()是物联网感知物理世界获取信息和实现物体控制的首要环节。A、识别技术B、网络技术C、信息技术D、电子技术二、判断题1、共享单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依托一维码的物联网信息系统。()2、近距离无线通信(NFC)功能的手机,只要安装特定的手机程序,可以实现公交卡的功能。()3、应用层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4、RFID系统五个组件构成,包括传送器、接收器、微处理器、天线和标签。()5、嵌入式系统技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CBABCBDCDA解析:1、WWW(WorldWideWeb,万维网)是存储在Internet计算机中、数量巨大的文档的集合。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让人和计算机对话;让计算机与计算机对话,让物和物以及人和物对话。3、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4、2009年8月,国务院提出“感知中国”的战略构想,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5、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白条,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成平行线图案,可以被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信息(如黑色的条和白色的空分别对应二进制数的“1”和“0”)。6、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可以把物联网分为三层。7、物联网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8、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基本电路组成。9、通常将RFID系统分为阅读器、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10、传感和识别技术是物联网感知物理世界获取信息和实现物体控制的首要环节。二、判断题12345×√×√√解析1、共享单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依托二维码的物联网信息系统。2、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的,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3、感知层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4、RFID系统五个组件构成,包括传送器、接收器、微处理器、天线和标签。5、嵌入式系统技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3.1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新知导入新知导入新知导入本节主要内容:1、信息系统与物联网。2、物联网中的传感与控制机制。新知讲解3.1.1信息系统与物联网新知导入共享单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依托二维码的物联网信息系统。如果用户需要使用共享单车,只需用手机APP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实现开锁骑行,在云平台上将自动计算行程和费用,大大方便了用户。新知导入思考:(1)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在整个信息系统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与传统的公共单车租用相比,共享单车有什么优势?新知导入人脸识别、二维码智能开锁家居系统的体验过程示意图。新知讲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1)人们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让人和计算机对话”,即操作计算机的人输入指令,计算机按照人的意图执行指令,完成任务。(2)在计算机大规模普及之后,人们开始考虑“让计算机与计算机对话”,即让处在不同空间的计算机可以数据传递、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则应运而生。新知讲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3)人们主要考虑的是将联网的终端从计算机扩展到“物”——物体和环境。连接之后,整个物理世界就可以在数字世界中得到反映,这种需求带来的是物联网的产生。可以这么理解,物联网是将物理世界数字化并形成数字世界的一个途径,在第三阶段中,人们开始努力在传感技术、定位技术的帮助下与物理世界对话。新知讲解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设备,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与互联网相结合,使物品信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实现物品信息互联而形成的网络。现代意义的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的感知识别控制、网络化互联和智能处理有机统一,从而形成高智能决策。新知讲解物联网示意图新知讲解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新知讲解2009年8月,国务院提出“感知中国”的战略构想,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2012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次加大了支持物联网和智慧城市方面发展的力度。新知讲解物联网具有三个方面的技术特征。(1)全面感知:是指利用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定位器和二维码等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2)可靠传递:是指通过各种网络,对接收到的物体信息进行实时且准确的远程传送,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并进行各种有效的处理。(3)智能处理:是指利用数据管理、数据计算、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接收到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外部世界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决策。新知讲解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封装好的温度传感器新知讲解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白条,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成平行线图案,可以被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信息(如黑色的条和白色的空分别对应二进制数的“1”和“0”)。扫描识读条形码通过条形码读取商品价格信息新知讲解智能处理相当于物联网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国际电信联盟在关于物联网的发展报告中曾描绘未来“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也许不久的将来,这些场景就会来到我们身边。课堂练习场景(1)使用智能手机拨打电话,当听筒靠近耳朵时,屏幕变暗、被锁定,确保通话时不会误操作。(2)人们使用公交卡乘坐公交车,只需上车刷卡,就能自动缴费。在便利店、超市等也可以进行类似刷卡消费。有近距离无线通信(NFC)功能的手机,只要安装特定的手机程序,也可以实现公交卡的功能。(3)现代汽车行业大力研发的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实现通过物联网智能读取车辆信息、分析道路情况,配合各种传感器,实现汽车的无人智能驾驶。课堂练习问题(1)物联网实现了普通物体之间的互通互联,以上场景中的物联网包含了哪些物体?(2)物体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纳入物联网的范围?(3)以上场景分别体现了物联网哪方面的技术特征?新知讲解3.1.2物联网中的传感与控制机制新知讲解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可以把物联网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新知讲解(1)感知层。感知层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2)网络层。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包括延伸网、接入网和核心网,网络层可依托公众电信网和互联网,也可以依托行业专用通信网络。新知讲解(3)应用层。应用层包括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各种物联网应用。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信息处理、计算等通用基础服务设施、能力及资源调用接口,以此为基础实现物联网在众多领域的各种应用。新知讲解物联网技术涉及感知、控制、网络通信、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嵌入式系统、微机电等技术领域,其技术体系可划分为感知关键技术、网络通信关键技术、应用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支撑技术,每种技术体系下又涵盖非常多的关键技术。新知讲解物联网技术体系新知讲解传感和识别技术是物联网感知物理世界获取信息和实现物体控制的首要环节;射频识别技术既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同时又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被应用与推广,加速了物联网的发展;嵌入式系统技术则使得物联网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新知讲解(1)传感技术是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基本电路组成。温度传感器内部图新知讲解传感器的功能与人类五大感觉器官相比拟:(1)光敏传感器,相当于视觉,包括红外线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色彩传感器等;(2)声敏传感器,相当于听觉,用于检测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传播的机械振动;(3)气敏传感器,相当于嗅觉,用于检测气体浓度和成分;(4)化学传感器,相当于味觉,用于检测各种化学物质及其浓度;(5)压敏、温敏、湿敏等传感器,相当于触觉,能感受压力和环境温度、湿度等。新知讲解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当前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可实现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发送,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大棚种植中对室内及土壤的温度、湿度、光照进行监测,对植物生长规律的数据进行测量与分析,又如在病人、老人等身上安装心率和血压监测等设备来监测人体的各种生理数据,都需要使用传感器。新知讲解(2)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且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无须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它的出现改变了条形码依靠“有形”的一维或二维几何图案来提供信息的方式,可以通过芯片来提供存储在其中的数量庞大的“无形”信息。新知讲解RFID系统五个组件构成,包括传送器、接收器、微处理器、天线和标签。传送器、接收器和微处理器通常都被封装在一起,统称为阅读器,因此通常将RFID系统分为阅读器、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新知讲解射频识别系统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在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中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RFID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公交卡、门禁卡、二代身份证上都有其身影。新知讲解(3)嵌入式系统技术:是指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控制器因其体积小、可靠性高、功能强、灵活方便等优点,应用已深入到工业、农业、教育、国防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在诸多产品更新换代、加速自动化进程、提高生产率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知识拓展智能插座通俗的说是节约用电量的一种插座,可透过Wifi、Bluetooth等方式与手持装置连结,主要功能为远端开关,语音操控。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doc 3.1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