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50张PPT+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50张PPT+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崇尚法治精神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维护
宪法
权威
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法治教育专册”:宪法教育为核心、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了解国家基本制度、依法行政;了解尊重和保障人权,加强公民意识等......
坚持
宪法
至上
增强宪法意识
2.1坚持依宪治国
2.2加强宪法监督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我国的国家制度与国家机构
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
单元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知道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原因;明白怎样坚持共产党领导;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知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道理;明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采取的措施。
2、增强宪法意识、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
3、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
学习目标(1分钟)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自学指导(1分钟)
认真阅读课本P1-4,思考下面问题。(5分钟)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P3
2、我国的国家性质?P4
3、我国的根本制度?P4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P4
5、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P4
6、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P4
7、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依宪执政)P4
中国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指出: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1949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序言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自学效果检测及指导更正运用(17-19分钟)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P3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我国的国家性质?P4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的根本制度?P4
社会主义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
读宪法第一条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领导的
工人阶级是先进阶级的代表。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工人农民结成联盟,壮大了对付敌人的力量。
人民民主专政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社会主义国家
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对,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结合视频,了解党的性质、宗旨: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两个先锋队”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5、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P4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的性质
6、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P4
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党政军民学,
东西南北中。
党组织、政府部门、军队、群众、和学生。泛指各级、各部门、各领域、各行各业所有的人。
表示五个方位,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和中间,
泛指中国所有的地方。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地方各级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
7、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如何坚持依宪执政)P4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课堂小结(1分钟)
坚持
中国共产党领导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2、我国的国家性质?P4
3、我国的根本制度?P4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P4
5、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P4
6、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P4
7、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P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性质、宗旨、最高理想和目标
最本质的特征、最大优势、
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当堂训练(15分钟)
(一)背诵下列重要知识点(5分钟)
2、我国的国家性质?P4
3、我国的根本制度?P4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P4
5、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P4
温故知新
2、我国的国家性质?P4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的根本制度?P4
社会主义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温故知新
5、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P4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自学指导(1分钟)
认真阅读课本P4-7,思考下面问题。(5分钟)
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4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6
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
目前,我国共计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超1400万剂次,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良好。下一步将全面、有序推进高传播、高危、普通人群的接种,全民免费。
面对疫情,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习近平主席指示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自学效果检测及指导更正运用(17-19分钟)
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4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权力:是政治概念,多用于国家政权方面。如:国家权力。
权利:是法律概念,是指法律赋予的利益,如受教育权。与义务相对应。




公民:是法律概念,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包括全体社会成员。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人民:是政治概念,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是人民。
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是(

A.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明
B.留学中国的外国学生
C.退休在家的司机老王
D.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监狱服刑的张某
B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6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地位——当家做主)
——《宪法》第二条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生产资料公有
生产资
料私有
存在剥削压迫、不平等
消灭剥削压迫,人人平等
生产资料公有
人类社会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它们具有怎样的经济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6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吗?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6
人民
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
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人大代表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通过媒体和网络讨论国家政务等等。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人大代表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6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平等权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
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权
宗教信仰自由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6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6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课堂小结(1分钟)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实现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当堂训练(15分钟)
(一)背诵下列重要知识点(5分钟)
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4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6
1、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警察、人民政府、人民军队……很多国家机关、单位名称之所以冠以“人民”,原因是(  )
A.人民人数最多,力量最大 B.我国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C.人民直接管理国家政权 
D.没有人民就没有国家
B
2、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
)的规定。
A、我国国家性质
B、我国经济制度
C、我国政治制度
D、我国根本任务
A
3、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这一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私有制
B.公有制
C.国有经济
D.混合所有制
B
4、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来自各地的中学生代表扮演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查撰写了大量提案。许多优秀提案经由政协委员交到了全国政协会议上,得到了代表们的认可和赞赏。这启示我们(  )
A.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要依法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当好国家主人
C.中学生可以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D.中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B
温故知新
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4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温故知新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6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自学指导(1分钟)
认真阅读课本P7-11,思考下面问题。(5分钟)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7
2、人权主体有哪些?P8
3、人权内容有哪些?P8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9-10
自学效果检测及指导更正运用(17-19分钟)
什么是人权
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而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7
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人权主体有哪些?P8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3、人权内容有哪些?P8
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
公平性、
真实性
首要的基本人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9-10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P11
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主观题出现“脱贫、精准扶贫”之类的材料,经常会问体现我国哪一宪法原则?
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9-10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9-10
如何看待这种执法方式

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9-10
④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9-10
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
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⑤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向谁求助?
法院—审判机关
检察院—检察机关
司法机关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9-10
只要国家各个机关做好工作就行了么?
⑥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9-10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
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行政—政府)
④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
⑤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
⑥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宣传

课堂小结(1分钟)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2、人权主体有哪些?
3、人权内容有哪些?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非常广泛,包括我国公民、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
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行政)
④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监察)
⑤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司法)
⑥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宣传

当堂训练(15分钟)
(一)背诵下列重要知识点(5分钟)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7
2、人权主体有哪些?P8
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9-10
“从人权的角度理解,十九大报告是一份新的‘中国人权宣言’”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B.我国公民是宪法保护的人权的主体,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C.我国宪法不仅保护个人人权,也保护群体人权。
D.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B
感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