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5.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在美苏的“冷战”中,可喻之为苏联的“马歇尔计划”的行动是( ) A.帮助东欧解放 B.成立“经互会” C.组织华约 D.进驻朝鲜半岛 2. 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3. 与1953年相比,1958年苏联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斯大林模式解体 B.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C.美苏冷战的结束 D.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4. 关于赫鲁晓夫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在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的情况下进行的 B.反对个人崇拜 C.其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 D.彻底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5. 二战后苏联和东欧国家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动荡.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①东欧剧变??②戈尔巴乔夫改革??③赫鲁晓夫改革??④匈牙利改革( )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6. 苏联成立和解体的时间分别是( ) A.1922年,1991年????????? B.1924年,1989年 C.1926年,1991年????????? D.1936年,1989年 7. 苏共的最后一位中央书记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8. 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 A. 67年 B. 68年 C. 69年 D. 70年 9.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材料生动地描述了( ) A.?美国的历史???????????????????????B.?苏联的历史??????????????????????? C.?法国的历史???????????????????????D.?英国的历史 10. “苏联的解体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过那么久的错误方针的实施,苏联最终覆灭。”导致苏联发生“质变”的直接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1. 1991年12月25日,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降下,取代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这表明( ) A.俄罗斯联邦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B.苏联解体 C.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D.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更加明显 12. 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 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13.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美国罗斯福新政 ②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③布拉格之春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14. 苏联对东欧各国的控制最大的积极意义是 ( ) A 保证了苏联的经济腾飞 B 使东欧各国迅速强大起来 C 沉重打击了世界资本主义 D 在“冷战”状态下保卫了社会主义阵营 15.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共产党纷纷下台,社会制度发生了改变。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 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B. 国家外债累累,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C.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影响 D.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美国总统尼克松 材料二 “苏联领取特别养老金者尼?谢?赫鲁晓夫逝世。” ——1971年赫鲁晓夫逝世时的讣告 请回答: (1)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结果怎样? (2)结合材料,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赫鲁晓夫。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先生,您计划进行巨大的改革。这很好!我只想劝告您不要太匆忙。想两步跨过大深渊可不容易啊,会掉下去的。 ——1956年赫鲁晓夫访英期间丘吉尔的谈话 (1)材料一中的“大深渊”是指什么?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是什么? 材料二 1987年,戈尔巴乔夫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在书中,他主张国际关系人道主义化,引导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趋同”和“一体化”,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根本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且以推行“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作为改革和发展政治体制的战略方针。 (2)结合所学知识,戈尔巴乔夫如何“‘根本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的?他的改革带来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1991年8月19日,由8名苏共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不到三天,他们就失败了。12月8日,“独联体”宣布成立,1991年底,苏联解体。 (3)若没有材料三中事件的发生,苏联会解体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DDA 6-10ACCBD 11-15BCCDD 二、非选择题 16. (1)内容:赫鲁晓夫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实施了包括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削减农业税、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扩大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政治领域,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历史上的冤假错案。 结果:农业上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联农业形势有所好转,但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在具体做法上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修补和调整,因此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2)赫鲁晓夫是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旧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他在改革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错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导致改革成效不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失败的改革家。 17. (1)苏联模式(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结果: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2)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加剧。 (3)会。原因:因为苏联解体是种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的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西方势力影响等都会迫使苏联解体。“八一九事件”只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