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5 :工艺流程图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1]中考化学复习专题15 :工艺流程图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5
工艺流程图题(解析版)
一、【高频考点导航】
工艺流程图题问题设置比较灵活。
1、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物质。
实质是考查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等有关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技能。在流程中找到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什么?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杂质除去。
2、用一种物质制备另一种物质。
首先了解生产的产品,然后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流程:反应物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反应?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最后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二、【思维导学】
工艺流程题的素材多样,以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为背景,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知识的实用性。这类题目的综合性强,要求考生既要熟知常用的化学反应原理,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基本操作及名称,物质的除杂与分离,以及物质的转化和循环等内容,又要对流程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进行提取、筛选,对考生的学科能力要求较高。
三、【3年真题精选】
1、【2020四川攀枝花】“化学链燃烧”是新的燃烧概念,即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A.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2、【2019江苏扬州】工业上,利用溶液X(溶质为CuCl2和HCl)在50℃时与Cu反应制作电路。CuCl2消耗后,HCuCl2经处理又能转化为CuCl2,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①反应I
CuCl2+Cu+2HCl=2HCuCl2
②反应Ⅱ2HCuC12+H2O2=2CuCl2+2H2O
A.反应I和Ⅱ涉及的元素中仅Cu、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反应Ⅱ中生成的CuCl2质量与溶液X中CuCl2质量一定相同
C.工业上,每溶解6.4kg
Cu时,外界只需提供34kg
10%的双氧水就能使生成的
HCuCl2全部转化为CuCl2
D.若由Cu、CuCl、CuCl2中的若干种组成的10.66g混合物中,铜元素为6.4g,则该混合物中一定含CuCl2
3、【2019四川攀枝花】为了从含有FeSO4、CuSO4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X中只含有Cu
B.试剂B是稀硫酸
C.溶液Z中的溶质为FeSO4和CuSO4
D.操作I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4、【2020江苏淮安】节能减排中“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2的排放,而“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过程1和过程2的变化都属于分解反应
C.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
D.此流程还需要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
5、【2020黑龙江大庆】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造成思维迟钝,影响生长发育。因此,人们常通过摄入海产品或食用加碘盐来补充碘元素,以保证人体健康。利用海带提取碘单质(I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①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3种
B.由于淀粉有遇碘(I2)变蓝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淀粉检验加入H2O2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一”中是否有单质碘生成
C.在上述过程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在蒸馏操作中,蒸馏烧瓶内加入沸石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液体的暴沸
6、【2019山东青岛一模】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
调为7
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
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
7、【2018湖北黄冈市】
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黑钨矿[主要含有FeWO4(钨酸亚铁)]制得金属钨(W)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①4FeWO4+4Na2CO3+O24Na2WO4+2Fe2O3+4CO2
②Na2WO4+2HCl(热浓)=H2WO4+2NaCl
③H2WO4H2O+WO3
④3H2+WO3
W+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①②③④的产物都有氧化物
C.
反应①④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为加快反应的速率,可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
8、【2020江苏扬州】一定质量的CH4可与常见物质M反应,同时放出少量热量;将所得产物Cu2O与O2反应又生成M,同时放出较多热量。其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2O中的高
B.理论上反应每生成44gCO2,同时生成18gH2O
C.理论上每16gCH4参与反应,最终消耗64gO2
D.过程①可将CH4中的部分能量储存于Cu2O中
9、【2019江苏南通】氧化镁在医药等后业应用泛。实验室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等)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为了提高“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氧化”过程中,转化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3)“沉淀”时需严格控制NaOH溶液的用量,其目的是

(4)“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和

10、【2020山西】“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硫酸镁(MgSO4)肥料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以氧化镁矿粉(主要成分氧化镁,还含有少量氧化铁、烧碱等杂质)和浓硫酸为原料,生产MgSO4的部分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已知氧化镁与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制备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石墨配酸塔由石墨制成,说明石墨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2)生产中,稀硫酸与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回转化成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___________(填“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4)分析图2,使用硫酸的最佳浓度为_____________。
(5)生产过程无废物排放,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11、【2020湖南湘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湘潭市各学校开展全域喷洒低浓度“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次氯酸钠),模拟制备“84”消毒液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俗称烧碱,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步骤I中主要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3)步骤Ⅱ中,通常用碳酸钠来除去滤液中的氯化钙杂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电解水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不能加入NaCl的原因是

12、【2019湖北黄石】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有少量Fe2O3、SiO2(难溶于水,不与酸反应)等杂质。某学习小组探究孔雀石综合利用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操作2均为______操作,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和引流。
(2)C中的溶质有:H2SO4、Fe2(SO4)3和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_____。
(4)写出红褐色沉淀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20四川攀枝花】制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下图是制备高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吸附的HCl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反应Ⅱ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4、【2020山东潍坊】航空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南京理工大学
陈光教授团队研究成功的“PST高温TiAl合金单晶”大幅度提高了耐高温性能,显著改善了材料塑性,对
于新型轻质高温结构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ST
TiAl单晶”实现了高强高塑的优异结合,持久寿命优于已经成功应用于GEnx发动机的4822合金1~2个数量级,有望将目前TiAl合金的使用温度从650~750℃提高到900℃以上,其抗压能力是第四代单晶合金的3倍,有了这种材料技术,中国也能够制造出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
(1)关于TiAl合金单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TiAl合金属于单质
B.“PST
TiAl单晶”密度小、耐高温、强度大、可塑性强
C.“PST
TiAl单晶”持久寿命明显优于4822合金
D.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医疗上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2)工业上常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氧化铝与酸、碱都能发生反应;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
①试剂X是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Ⅰ后过滤所得的沉淀是 
 。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列举产物NaHCO3的一种用途
 ;
④电解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2020湖南怀化】某种手机电路板主要含有Fe、Cu、Ag(银)、Ni(镍)等金属及非金属基材,下图是某工厂回收金属铜的工艺流程图。已知:。
(1)电路板不直接焚烧而采取热风处理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滤液③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Fe、Cu、Ag、Ni在溶液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

(5)写出⑤得到纯铜的一种方法

16、【2020黑龙江大庆】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图:
(1)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 
 。
(2)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硫酸厂产生的废气未经处理就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形成酸兩,我们把pH< 
 的降雨称为酸雨。
(4)炉渣Fe2O3可回收冶炼成铁,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常见方法 
 (答出一条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5
工艺流程图题(解析版)
一、【高频考点导航】
工艺流程图题问题设置比较灵活。
1、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物质。
实质是考查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等有关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技能。在流程中找到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什么?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杂质除去。
2、用一种物质制备另一种物质。
首先了解生产的产品,然后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流程:反应物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反应?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最后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二、【思维导学】
工艺流程题的素材多样,以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为背景,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知识的实用性。这类题目的综合性强,要求考生既要熟知常用的化学反应原理,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基本操作及名称,物质的除杂与分离,以及物质的转化和循环等内容,又要对流程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进行提取、筛选,对考生的学科能力要求较高。
三、【3年真题精选】
1、【2020四川攀枝花】“化学链燃烧”是新的燃烧概念,即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A.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A、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燃烧,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这样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更高,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无火焰,可以避免甲烷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爆炸的风险,也不易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还是甲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只是反应条件不同,消耗等质量的甲烷,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D、该反应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生成的二氧化碳中不会混有氮气等杂质,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9江苏扬州】工业上,利用溶液X(溶质为CuCl2和HCl)在50℃时与Cu反应制作电路。CuCl2消耗后,HCuCl2经处理又能转化为CuCl2,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①反应I
CuCl2+Cu+2HCl=2HCuCl2
②反应Ⅱ2HCuC12+H2O2=2CuCl2+2H2O
A.反应I和Ⅱ涉及的元素中仅Cu、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反应Ⅱ中生成的CuCl2质量与溶液X中CuCl2质量一定相同
C.工业上,每溶解6.4kg
Cu时,外界只需提供34kg
10%的双氧水就能使生成的
HCuCl2全部转化为CuCl2
D.若由Cu、CuCl、CuCl2中的若干种组成的10.66g混合物中,铜元素为6.4g,则该混合物中一定含CuCl2
【答案】B
【解析】A、①反应I
CuCl2+Cu+2HCl=2HCuCl2,是氯化铜中的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单质铜中的铜化合价升高。2HCuC12+H2O2=2CuCl2+2H2O中铜元素由反应前的+1变为反应后的+2,而氧元素由反应前的﹣1变为反应后的﹣2.所以反应I和Ⅱ涉及的元素中仅Cu、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正确;
B、由于反应Ⅱ中生成的CuCl2质量是在溶液X中CuCl2质量基础上增加了加入的铜,所以一定不相同。错误;
C、根据反应
CuCl2+Cu+2HCl=2HCuCl2和Ⅱ2HCuC12+H2O2=2CuCl2+2H2O可得关系式为
Cu~~~H2O2.设需要的10%的双氧水的质量为x
Cu~~~H2O2
64
34
6.4kg
10%x

x=34kg。正确;
D、若由Cu、CuCl、CuCl2中的若干种组成的10.66g混合物中,铜元素为6.4g,即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0%,而CuCl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4.3%,而CuCl2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7.4%,所以该混合物中一定含CuCl2。
故选:B。
3、【2019四川攀枝花】为了从含有FeSO4、CuSO4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X中只含有Cu
B.试剂B是稀硫酸
C.溶液Z中的溶质为FeSO4和CuSO4
D.操作I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答案】B
【解析】A、实验目的是从含有FeSO4、CuSO4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则加入的试剂A是过量的铁粉,固体X是铁和铜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固体X是铁和铜的混合物,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则试剂B是稀硫酸,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Z中的溶质是FeSO4,故选项说法错误。
D、操作I是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2020江苏淮安】节能减排中“减排”的关键是减少CO2的排放,而“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过程1和过程2的变化都属于分解反应
C.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
D.此流程还需要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
【答案】B
【解析】A、过程2的变化中有太阳能的参与才能进行,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
B、过程1中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也为两种,不符合分解反应的条件,不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
C、过程1中有炭黑生成,过程2中有氧气生成,故C正确;
D、因为炭黑和Fe3O4不易分离,所以此流程还需要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故D正确。
故选B。
5、【2020黑龙江大庆】碘元素被称为“智力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造成思维迟钝,影响生长发育。因此,人们常通过摄入海产品或食用加碘盐来补充碘元素,以保证人体健康。利用海带提取碘单质(I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①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3种
B.由于淀粉有遇碘(I2)变蓝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淀粉检验加入H2O2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一”中是否有单质碘生成
C.在上述过程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在蒸馏操作中,蒸馏烧瓶内加入沸石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液体的暴沸
【答案】C
【解析】A、操作①是海带灰变为含碘离子的溶液,该过程为过滤,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水杯,故正确;
B、含碘离子的水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后,溶液一中含有碘单质,则可利用过淀粉检验溶液一中是否含有碘单质,故正确;
C、上述过程中碘离子的化合价为﹣1,碘单质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价发生变化,故错误;
D、蒸馏烧瓶内加入沸石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混合液体加热时暴沸,故正确;
故选:C。
6、【2019山东青岛一模】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
调为7
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
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
【答案】C
【解析】A、除去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除去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进行沉淀,除去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进行沉淀,过量的钡离子需要用碳酸根离子除去,实验操作步骤改为①③④②⑤⑥③④不会影响形成沉淀和效果;故A正确;
B、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从而得到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B正确;
C、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颠倒会影响除掉多余的钡离子而形成沉淀;故C不正确;
D、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加过量碳酸钠溶液,可以将钙离子和反应剩余的钡离子转化为沉淀,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转化为沉淀,所以⑤操作中得到的沉淀共有四种;故D正确。故选C
7、【2018湖北黄冈市】
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黑钨矿[主要含有FeWO4(钨酸亚铁)]制得金属钨(W)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①4FeWO4+4Na2CO3+O24Na2WO4+2Fe2O3+4CO2
②Na2WO4+2HCl(热浓)=H2WO4+2NaCl
③H2WO4H2O+WO3
④3H2+WO3
W+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①②③④的产物都有氧化物
C.
反应①④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
为加快反应的速率,可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
【答案】B
【解析】A、反应③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B、由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在反应②中的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故错误;C、反应①中铁、氧的化合价从+2、0变成+3、-2;反应④中氢、钨的化合价从0、+6变成+1、0,故正确;D、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可增大物质间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故选B。
8、【2020江苏扬州】一定质量的CH4可与常见物质M反应,同时放出少量热量;将所得产物Cu2O与O2反应又生成M,同时放出较多热量。其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2O中的高
B.理论上反应每生成44gCO2,同时生成18gH2O
C.理论上每16gCH4参与反应,最终消耗64gO2
D.过程①可将CH4中的部分能量储存于Cu2O中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CH4与常见物质M反应生成Cu2O、二氧化碳和水,Cu2O与O2反应生成M,则M为CuO,则有:
A、CuO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u2O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u2O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O中的高,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反应过程、由元素守恒可知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于甲烷,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甲烷,44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则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为,设16g甲烷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由氢元素守恒则有,解得,因此理论上反应每生成44gCO2,同时生成36gH2O,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反应过程可知,CH4与常见物质CuO反应生成Cu2O、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由方程式可知每16份质量的甲烷与640份质量的氧化铜恰好反应,Cu2O与O2反应生成CuO,反应的方程式为,由方程式可知每32份质量的氧气参与反应生成320份质量的氧化铜,由两个反应之间的关系可知理论上每16份质量的CH4参与反应,最终消耗64份质量的O2,即理论上每16gCH4参与反应,最终消耗64gO2,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过程①CH4与常见物质M反应生成Cu2O、二氧化碳和水,该过程释放能量,可将反应物CH4和M中的部分能量储存于Cu2O、二氧化碳和水中,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19江苏南通】氧化镁在医药等后业应用泛。实验室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等)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为了提高“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氧化”过程中,转化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3)“沉淀”时需严格控制NaOH溶液的用量,其目的是

(4)“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和

【答案】
(1).将矿石粉碎、MgCO3+2HCl=MgCl2+H2O+CO2↑;(2).化合反应;(3).避免氯化镁与氯化铁同时转化为沉淀;(4.
NaCl
【解析】(1)为提高物质的转化率,提高“酸浸”的效果,除升高温度外,还要将矿石粉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故填将矿石粉碎;
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MgCO3+2HCl=MgCl2+H2O+CO2↑。
(2)“氧化”过程中,FeCl2与Cl2反应生成了FeCl3,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
(3)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和氯化铁均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所以严格控制NaOH溶液的用量可以避免氯化镁与氯化铁同时转化为沉淀,故填避免氯化镁与氯化铁同时转化为沉淀。
(4)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过滤后滤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镁外还有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
10、【2020山西】“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硫酸镁(MgSO4)肥料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以氧化镁矿粉(主要成分氧化镁,还含有少量氧化铁、烧碱等杂质)和浓硫酸为原料,生产MgSO4的部分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已知氧化镁与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制备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石墨配酸塔由石墨制成,说明石墨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2)生产中,稀硫酸与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回转化成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会___________(填“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4)分析图2,使用硫酸的最佳浓度为_____________。
(5)生产过程无废物排放,符合绿色化学要求,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答案】(1).耐腐蚀/不与酸反应(合理即可);
(2)./(写一个);(3).放出热量;(4).66%;(5).酸雾和水蒸气/稀硫酸
【解析】(1)石墨配酸塔由石墨制成,说明石墨具有的性质是耐腐蚀或不与酸反应(合理即可);
(2)稀硫酸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和烧碱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任写一个即可);
(3)根据题意可知回转化成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4)分析图2,使用硫酸的最佳浓度为66%,此时硫酸镁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
(5)生产过程无废物排放,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根据流程图中回转化成室中产生的酸雾和水蒸气通过水吸收循环系统又进入石墨配酸塔,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酸雾和水蒸气(或稀硫酸)。
11、【2020湖南湘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湘潭市各学校开展全域喷洒低浓度“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次氯酸钠),模拟制备“84”消毒液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俗称烧碱,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步骤I中主要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3)步骤Ⅱ中,通常用碳酸钠来除去滤液中的氯化钙杂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电解水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不能加入NaCl的原因是

【答案】(1).H2;NaOH;(2).搅拌、加速溶解;过滤;(3).;复分解
(4).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电时,氯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不只是电解水,且生成的氯气有毒
【解析】
(1)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A是氢气,化学式为:H2;B俗称烧碱,故B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由图可知,步骤I实现了固液分离,故其主要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3)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电解水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由图可知,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不只是电解水,且生成的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不安全,因此,不能加入氯化钠。
12、【2019湖北黄石】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有少量Fe2O3、SiO2(难溶于水,不与酸反应)等杂质。某学习小组探究孔雀石综合利用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操作2均为______操作,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和引流。
(2)C中的溶质有:H2SO4、Fe2(SO4)3和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_____。
(4)写出红褐色沉淀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过滤、搅拌;(2).CuSO4;(3).
NH4Cl;(4)

【解析】(1)操作1、操作2均为实现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均为过滤;爱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
(2)Cu2(OH)2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过量,所以C中的溶质有:H2SO4、Fe2(SO4)3和CuSO4;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步骤②中发生的反应,反应前碳原子1个,氧原子3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1个,氮原子1个,氢原子5个;反应后碳原子1个,氧原子3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1个,所以剩余的原子组成的化学式为:NH4Cl;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因为溶液C中有Fe2(SO4)3,所以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13、【2020四川攀枝花】制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下图是制备高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吸附的HCl和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反应Ⅱ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
(1).;(2).
MgCl2;(3).置换反应;防止氢气高温时遇氧气爆炸(合理即可)
(4).
HCl
【解析】(1)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Ⅰ是利用镁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氧化镁,化学方程式;
(2)加入盐酸过量,所以会混入盐酸,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镁,氯化镁为可溶性物质,所以表面也会有氯化镁,因此洗涤去除就是氯化镁和盐酸;
(3)氢气与四氯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特点;氢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不得混入氧气,以免发生爆炸,所以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
(4)在整个流程中,HCl既为生成物,又为反应物,所以由物质的变化可知,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Cl。
14、【2020山东潍坊】航空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南京理工大学
陈光教授团队研究成功的“PST高温TiAl合金单晶”大幅度提高了耐高温性能,显著改善了材料塑性,对
于新型轻质高温结构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ST
TiAl单晶”实现了高强高塑的优异结合,持久寿命优于已经成功应用于GEnx发动机的4822合金1~2个数量级,有望将目前TiAl合金的使用温度从650~750℃提高到900℃以上,其抗压能力是第四代单晶合金的3倍,有了这种材料技术,中国也能够制造出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
(1)关于TiAl合金单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TiAl合金属于单质
B.“PST
TiAl单晶”密度小、耐高温、强度大、可塑性强
C.“PST
TiAl单晶”持久寿命明显优于4822合金
D.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医疗上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2)工业上常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氧化铝与酸、碱都能发生反应;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
①试剂X是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Ⅰ后过滤所得的沉淀是 
 。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列举产物NaHCO3的一种用途
 ;
④电解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A;(2)NaAlO2+2H2O+CO2=Al(OH)3↓+NaHCO3。
③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发酵粉使用;故答案为:发酵粉。
④氧化铝在电解条件下反应生成铝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方程式为2Al2O34Al+3O2↑;故答案为:2Al2O34Al+3O2↑。
【解析】(1)A、根据合金化学式可以看出是由铝和钛两种元素组成,不属于单质,A错误;
B、根据题目信息可知,PST高温TiAl合金单晶提高了高温性能,实现了高强和高塑性能,并且是轻质材料,所以可以得出密度小、耐高温、强度大和可塑性强的性质,B正确;
C、PST高温TiAl合金单晶持久寿命优于已经成功应用于GEnx发动机的4822合金1~2个数量级,说明寿命使用更长,C正确;
D、钛和钛合金轻质,与人体相容性较好,可以用于制作人造骨,D正确;故答案为:A。
(2)①加入盐酸,氧化铝和氧化铁都会与盐酸反应被溶解,而氢氧化钠可与氧化铝反应,但是不与氧化铁反应,所以加入试剂X为氢氧化钠溶液,剩余的固体则是未反应的氧化铁;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铁。
②生成物有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反应物已知的有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但是生成物还有氢元素,所以反应物也应有含有氢元素的反应物,此时只有水含有氢元素,所以是偏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方程式为NaAlO2+2H2O+CO2=Al(OH)3↓+NaHCO3;
故答案为:NaAlO2+2H2O+CO2=Al(OH)3↓+NaHCO3。
③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发酵粉使用;故答案为:发酵粉。
④氧化铝在电解条件下反应生成铝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方程式为2Al2O34Al+3O2↑;故答案为:2Al2O34Al+3O2↑。
15、【2020湖南怀化】某种手机电路板主要含有Fe、Cu、Ag(银)、Ni(镍)等金属及非金属基材,下图是某工厂回收金属铜的工艺流程图。已知:。
(1)电路板不直接焚烧而采取热风处理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滤液③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Fe、Cu、Ag、Ni在溶液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

(5)写出⑤得到纯铜的一种方法

【答案】(1).保护环境;(2).过滤;(3).;(4).Fe>Ni>Cu>Ag;(5).加过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合理即可)
【解析】(1)电路板焚烧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空气,故采取热风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
(2)操作①实现了固液分离,是过滤;
(3)已知电路板主要含有Fe、Cu、Ag(银)、Ni(镍)等金属,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滤渣①和滤液①,向滤液①中加入过量铁粉,得到滤渣Ni、Fe和滤液②,说明Ni能与稀硫酸反应,铁能与硫酸镍反应,向滤渣①中通入氧气、加稀硫酸,控制一定温度加热,,得到滤渣银和滤液③,故滤液③中是硫酸铜,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3)的分析可知,Ni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Ni排在氢前,铜、银与稀硫酸不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银排在氢后,铁能与硫酸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镍之前,故
Fe、Cu、Ag、Ni在溶液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Fe>Ni>Cu>Ag;
(5)滤渣中含有铁和铜,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可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
16、【2020黑龙江大庆】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图:
(1)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 
 。
(2)沸腾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若硫酸厂产生的废气未经处理就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形成酸兩,我们把pH< 
 的降雨称为酸雨。
(4)炉渣Fe2O3可回收冶炼成铁,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常见方法 
 (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2)4FeS2+11O22Fe2O3+8SO2;(3)5.6;(4)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
【解析】(1)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黄铁矿粉碎会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2)黄铁矿在沸腾炉里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
故答案为:4FeS2+11O22Fe2O3+8SO2;
(3)某些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通常把pH<5.6的雨水称作酸雨;故答案为:5.6;
(4)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够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故答案为: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