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文学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等2则(附:真题解析及相关佳句) 【话题词】 成长、教育、自我 作品介绍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是美国的历史学家、作家。2018年,该书作为她的处女作,记录回忆了她从自己的原生家庭出逃、逃离大山,重塑自我、打开新世界、获得新生活的经历。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出自《圣经·诗篇》,这句话本身有双重解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它用平淡的笔触,真实地回顾了塔拉那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的童年,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父亲顽固的意志控制,以及施虐成狂的哥哥。直到她逃离大山,用教育打开另一个新世界,迎接重新照进生命中的光。 佳句积累 1 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她只是一个穿着漂亮衣服的伦敦人。直到她相信自己。那时,她穿什么衣服已经无关紧要了。” 2 人们共同或者独自做出的那些决定,聚合起来,制造了每一桩单独事件。沙粒不可计数,叠压成沉积物,然后成为岩石。 3 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然后再决定你是谁。 4 为了贏得父母的爱,我愿意放弃自己对是非、现实和理智的看法。为了他们,我相信即使我看到的只是风车,我也愿意披上盔甲,向巨人冲锋。 5 过去总是美好的,因为一个人从来都意识不到当时的情绪;它后来扩展开来,因此我们只对过去,而非现在,拥有完整的情绪。 真题解析 【17年浙江卷】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解析 1 成长 这本书本身便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场对过去生活的逃离,在逃离的过程中,主人公打碎了自己的愚昧、固执、狭隘,最终走向理性、宽厚、包容。在应用这个话题时,可以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出发,通过她对于即将被她抛弃在身后的家人以及她对未来的希望之间的深深的挣扎,深陷自我怀疑、内疚与自责,去表现这种成长的蜕变。从主人公的争取读大学的经历,以及无数矛盾与对撞中,逐渐升华出的对成长本质的思索。 2 教育 这本书英文名为《Educated》,最后一章“教育”的最后一句,“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在论述这一话题时,可以通过“教育”这一篇章的叙述去切入“小时候,我等待思想成熟,等待经验积累,等待抉择坚定,等待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样子。那个人,或者那个化身,曾经有所归属。我属于那座山,是那座山塑造了我。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我的起点是否就是我的终点——一个人初具的雏形是否就是他唯一真实的样貌。”同时可以援引作者在专访中的回答:“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教育的本质并不只是现代文明知识以及世俗层面的成功,更是生命的无限可能。 3 自我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成长的故事,同样也是一个找寻自我的故事。在上大学时,周围发生的事情与她过往的认知完全颠覆,她不知道“Holocaust” (holocaust专指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她的认知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她在大学接受到现代文明观念,一回家这些观念又会被打碎,在这期间,她痛苦、挣扎,一方面想要接纳新的观念,一方面又无法完全抛弃旧的观念。这过程正是自我的蜕变,是冲出我们固有价值与信仰的过程。我们可以论述这样的一个过程,以及其中具体的观念冲突,去表现塔拉对于自我位置的寻找。 《美丽人生》 【话题词】 父爱;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生命宝贵,珍惜当下 作品简介 《美丽人生》讲述了在德国法西斯政权下,一位伟大的犹太父亲为保护儿子,编造战争游戏,用生命为孩子铸造了美丽人生的故事。 故事发生二战期间。圭多是一个犹太青年,在意大利小镇上,他经营着一家书店,和妻子多拉、儿子约书亚过着让人羡慕的幸福生活。但在约书亚5岁生日这一天,一切都破碎了。纳粹抓到了圭多和约书亚父子,强行把他们推上开往集中营的列车。 烟火弥漫,枪声四起,而父亲圭多告诉约书亚,他们乘着通往集中营的火车是去旅行、去享受快乐。他们把枪声当作游戏,把战争当作游戏,让儿子相信自己所受的苦不是受到法西斯的虐待,而是为他的生日而举办的一场游戏,像闯关得经验那样,只要不哭不闹、不想妈妈、不喊着要吃点心,就可以得分,率先得到1000个积分的孩子就可以得到一辆真坦克,让儿子信以为真。 在接下来苦闷,甚至残酷的日子里,奎多一直在儿子面前乐观,微笑。他跟儿子捉迷藏,带着儿子跟德国小孩混在一起吃饼干,把纳粹种种残酷的迫害犹太人的手段当做游戏规则告诉儿子:搬东西,做苦力,毒气浴,焚烧......这种种残酷与黑暗都被奎多巧妙的谎言所掩盖,儿子一直快乐的成长,一直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是一个多么恶劣的时代。 在牢笼中,圭多还要想方设法向妻子报平安。解放即将到来的那一晚,圭多决意带着妻子儿子一起逃走。于是,圭多让约书亚躲进小铁箱,一直不能出来,直到外面一个人都没有,他承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游戏。但在寻找妻子的路上,圭多被纳粹发现了。当奎多被德军押着,经过儿子藏身小铁箱的时候,他滑稽的走过,为儿子做了最后的一次鬼脸。最终,圭多为了儿子的安危,惨死在了德军的枪口之下。 最后,法西斯失败了,纳粹党流窜逃跑了,美国人的坦克开了进来。父亲用自己残酷的牺牲换来了对儿子的承诺——一辆崭新的坦克。 佳句积累 01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02 我相信过,如果怀着愉快的心情谈起悲伤的事情,悲伤就会烟消云散。 ——高尔基 03 人生要有意义只有发扬生命,快乐就是发扬生命的最好方法。 ——张闻天 04 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灭。 ——达尔文 05 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热心。 ——爱因斯坦 真题解析 2013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我愿意! 2、父亲的书桌对面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解析 1 父爱 该影片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在写作时可以从“父爱”的角度来进行论述,主人公圭多将身处集中营的惨状编造为通关游戏,将纳粹军官的指令翻译为“游戏规则”;在做苦力、被鞭打到站不稳时,他仍兴高采烈地告诉儿子,自己是在玩游戏、赢积分;当约书亚听到小孩会被带进毒气室、焚尸炉屠杀的消息时,圭多却说那都是为了吓唬小孩编的恶作剧...为保护儿子的童真,圭多编造了一个个谎言,直至生命的最后,都让儿子坚信这是一场快乐的游戏,与生死无关。他用生命,为儿子筑起了坚实的象牙塔。 塔外,是集中营的寒冷、毒气、枪炮;塔内,是约书亚幸福、纯真的童年。圭多为了保护儿子,保持着坚韧却又阳光的心灵,体现了人性、父爱的伟大光辉。 2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写作时,可以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一角度来利用素材进行分析。生活中虽然会有苦难,但乐观对待是我们需要坚持的人生真谛。 影片中的主人公圭多,即使身处在黑暗、残酷的集中营里,即使是在每日做苦力、被关进毒气室这样的环境下,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为保护儿子编造一个个谎言、制作一个个暗语;为给妻子报平安、冒险播放音乐剧等。正是圭多积极、乐观的态度,让这个充满压抑、恐惧的集中营焕发了一线生机。也正是因为拥有这种人生态度,才让儿子约书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3 生命宝贵,珍惜当下 该影片中“反战”的思想贯彻了始终,在二战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主人公圭多的故事完美地诠释了“生命宝贵,珍惜当下”这一主题。人生是可贵而美好的,我们不应悲观厌世,而是要珍爱生命、珍惜每一个当下。 影片中约书亚无忧无虑、纯真快乐的童年,是父亲用生命换来的。在圭多计划带领妻子、儿子出逃却被发现时,悲剧猝不及防到来了。 圭多坎坷短暂的一生启示着世人:生命的意义正在于珍爱生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人生残酷,苦难可能随时到来。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至是未来,无论什么样的灾难降临,只要生命还在,生活始终要继续。活着,就是最美丽的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