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模拟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模拟试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历史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该学习卡片的主题应该是( ???)
主题: ??????
内容: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美苏合作???????????????????????????B.?冷战政策???????????????????????????C.?苏联解体???????????????????????????D.?绥靖政策
2.下图是某同学在历史课上做的笔记。由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是(??? )
A.?东欧剧变???????????????????????????B.?华约建立???????????????????????????C.?美苏争霸???????????????????????????D.?苏联解体
3.有人说:上帝有三个苹果_?????????è?±??????_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咬了一口。被苹果“砸醒”后,牛顿发现了 (? ) 21教育网
A.?地圆学??????????????????????????B.?万有引力定律??????????????????????????C.?相对论??????????????????????????D.?生物进化论
4.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_?§??????????19_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 21cnjy.com
①美苏争霸??????? ②两极格局形成????? ??③联合国成立?????? ④冷战结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6.读下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
A.?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B.?“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C.?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D.?“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工农业得到快速增长
7.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_????????????é?????_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21·cn·jy·com
A.?农业合作社???????????????????B.?农业集体化???????????????????C.?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坚持“九二共_è?????????????????_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才能为两岸民众谋福祉。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2·1·c·n·j·y
A.?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B.?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1·世纪*教育网
9.中华人民_??±?????????é?¨???_别行政区基本法已实施20周年。多年来,澳门保持繁荣稳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得益于我国实施( ???) 【来源:21cnj*y.co*m】
A.?民族区域自治????????????????????B.?基层群众自治????????????????????C.?一国两制????????????????????D.?政治协商制度
10.20世纪60年代中期_????°???????é?????_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70年代初期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下列事件中,影响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这种变化的是(? ???) 21*cnjy*com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WTO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美国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1.孔子曾提_???è??????????????_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版权所有:21教育】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B.?万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D.?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21*cnjy*com
12.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与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有(?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材料题
13.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 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中国统计年鉴(1983)》
材料二: 1957 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5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材料三:安徽凤阳花_é????±è???????¤é??_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www-2-1-cnjy-com
材料四:下表内容出自《人民日报要论选》阅读表格:
时间 社论标题
1957年12月12日 《必须实施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1978年12月23日 《把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2017年10月18日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_??????????????????_有人认为:“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事业的成败”,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反映的史实来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请你为2049年10月份某-天的《人民日报》拟写一条社论标题并说明理由。

14.
宣传画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种形式,请欣赏下列宣传画,回答问题。
?
宣传画一中的“大会”的出现与建国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发展方面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宣传画二中的历史事件完成后,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宣传画三、四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宣传画五中的场景,得益于什么制度的实施?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农村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

15.“改革开放四十年,时代唱响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0年前,_é??è?·????????????_开了“恢弘巨幕”。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抓住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2-1-c-n-j-y
——摘自2018年1月15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不能用改革开放_??????????????????_,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历史。【出处:21教育名师】
——习近平
材料三:我国1978年以来经济发展情况
文章中拉开“恢弘巨幕”的标志是什么?“杀出一条血路”指的又是什么?
请运用两例史实说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3)阅读表格数据及资料卡,谈谈对“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 B
分析_???????????????é??_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冷战政策表现在三个方面,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冷战政策应该是该学习卡片的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冷战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冷战的史实。
2. A
分析:结_????????????20_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经济困难、社会危机、苏联也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1989年,东欧剧变, 各国执政党改变,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A项东欧剧变是该同学学习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笔记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东欧剧变。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3. B
分析:结合所学,牛顿是_è?±???è?????è?????_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当树上落下的苹果砸醒了牛顿时,引发了牛顿的思考,进而提出的是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在天文学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创建微积分,在力学上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ACD三项都不是牛顿的成就,不符合题意;
B项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被苹果“砸醒”后发现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牛顿的主要贡献。注意准确识记牛顿的有关内容。
4. A
分析:由_?????????194_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可知,1943年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苏是盟友关系,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所以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由材料“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可知,1948年时,美苏冷战已经开始,所以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所以题中电影主题转变主要是由于冷战的进行。
A项①②是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为切入点,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的解读,同时要识记美苏两国关系演变的相关知识。
5. C
分析:根据_é???????????é?????_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结合所学可知,“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分别是指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修建了三条入藏公路。
A项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B项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不符合题意;
C项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符合题意;
D项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6. B
分析:题干图片时间_???1957???_到1960年,联系所学可知当时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从时间上排除A、D;由图可知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远超农业总产值,说明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这是“大跃进”的结果,图中并未体现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ACD三项解读都不恰当,不符合题意;
B项“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解读最为恰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解读图文信息。
7. D
分析:家庭_è????§??????è?????_制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A项农业合作社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不符合题意;
B项农业集体化是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C项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不符合题意;
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体现题干主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8. D
分析:实现“两岸_????????????????±?_”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的共识,这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ABC三项都不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不符合题意;
D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www.21-cn-jy.com
9. C
分析:邓小平_???é????§??°??????_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和发展,说明了中央实行的“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A项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不符合题意;
B项基层群众自治是中国在城市和农村按居民的居住地区建立起来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不符合题意;
C项一国两制是在解决港澳台的基本方针,符合题意;
D项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国两制方针的相关知识。重点识记一国两制的内容与影响。
10. C
分析:从_é?????????????????_,60年代,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不好,主要是当时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到了70年代初期,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逐渐好转,因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BD三项都不是影响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这种变化的事件,不符合题意;
C项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影响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这种变化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尼克松访华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1. B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_???1955???_,众多非亚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针对帝国主义国家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是我国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
ACD三项和题干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万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是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求同存异方针与万隆会议及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与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12. B
分析:根据_?????????195_0--1952年土地改革后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所以③不是两者的共同之处。
B项①②④是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与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的共同之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与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的共同之处及学生对相关相似知识点比较区分。掌握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解题的关键。
二、材料题
13.__???1??????_业生产快速发展,开展了土地改革
(2)政策是否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国情,1957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违背基本经济规律,文化大革命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违背基本国情都使我国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证明“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事业的成败”的观点是正确的。
(3)社论言之有理即可如:共和国百年华诞,理由:新中国诞生100周年;走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理由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分析_??????1?????????_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看出,1952-1956年中国农业生产总体呈增长趋势,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土地改革的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1958年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对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缺少经验,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因而中共中央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造成社会混乱,使我国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事求是的制定政策,找到了一条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事实证明“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事业的成败”的观点是正确的。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开展了土地改革。
(2)政策是否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国情,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违背基本经济规律,文化大革命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违背基本国情,都使我国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证明“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事业的成败”的观点是正确的。
(3)社论言之有理即可。如:共和国百年华诞,理由:新中国诞生100周年;走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理由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政策的调整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扎实掌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几次政策调整,理解其不同影响。
14. _???1????????°???_革。通过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变化:由生产资料农民所有制变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5)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等。
分析:(1)本_é??è??????????°???_革的相关知识。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归农民所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本题考查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知识。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3)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宣传画三反映的是大跃进的浮夸风;宣传画四“人民公社天天向上”反映的是1958年在农村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4)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根据宣传画五中的”包干到户庆丰收”,联系所学知识,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5)本题考查学生对农村政策的调整遵循原则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变化:由生产资料农民所有制变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5)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宣传画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种形式”为切入点,考查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史实。掌握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史实。
15. (1)标_??????1978_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血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史实一: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史实二:实施一五计划、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或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等。
分析:(1)依_???????????????4_0年前,风起云涌,拉开了‘恢弘巨蒂’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2018-40=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绍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依据所学可知,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实施一五计划、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都说明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
(3)依据上图表格数据及资料卡,依据所学可知,改靳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
故答案为:(1)标志: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血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史实一: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史实二:实施一五计划、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或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史实。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