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液体的压强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2)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3)会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决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1)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2)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2)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归纳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教学用具塑料袋、水、玻璃水槽、两端和侧壁分别开口的塑料管、杯子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引入(2分钟)同学们,你们吃过带鱼吗?(展示带鱼图片)同学们观察这幅图带鱼生活在什么地方?我们在超市看到的都是冰冻的带鱼,深海中的带鱼被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呢?通过本节课《液体的压强》的学习,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道理。(板书:液体的压强)首先,我们看一下《学习目标》,了解一下通过这节课我们都要掌握哪些知识。(叫一位同学读)知识回顾(2分钟)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知识回顾》中的内容。(叫同学回答,前面我们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时引入了压强,压强就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三、自学感悟(自学5分钟,解释5分钟)大家知道,放在桌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对桌面产生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液体会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3-34“液体压强的特点”标题下的内容,并依据课本将“自学感悟”中的内容补充完整。1、(叫学生回答第1个问题)2、解释压强计的测量原理:板书:压强计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会产生高度差,高度差越大,说明压强越大。板书:高度差—压强这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转换法”。板书:转换法接着叫同学说第三题。3、板书:深度定义:自由液面到某点的距离。四、合作探究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刚才学习的内容,这里我自制了一个教具,它的底部和侧壁分别装有橡皮膜,橡皮膜是平的,当向里灌水时,请注意观察下面的橡皮膜的形状是向内凹还是向外凸?侧面的橡皮膜是向内凹还是向外凸?请一位同学演示。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3分钟)(1)学生演示:向一个底部和侧壁分别装有橡皮膜的塑料管中倒水。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橡皮膜的形状是向内凹还是向外凸?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总结: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产生压强。(2)演示:将一个塑料袋套在手上,伸入盛水的容器中。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塑料袋是否紧贴在手上?说明了什么?总结: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液体内部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播放幻灯片,(1)请同学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当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同一深度,探头方向不同时,压强计两侧液面高度差是否相同?说明什么?(1分钟)(2)当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不同的深度,探头方向相同时,观察到压强计两侧液面高度差是否相同?若不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实验用到了什么研究方法?由此得出什么结论?(3分钟)(3)当压强计的探头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时,观察到压强计两侧液面高度差是否相同?什么原因引起的?由此得出什么结论?(3分钟)归纳总结“液体压强的特点”。(3分钟)五、交流展示(2分钟)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深海中的带鱼被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六、自我检测(5分钟)七、布置作业课本P38第1、2、3题板书设计液体的压强一、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4)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