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执信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科9个)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执信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科9个)

资源简介

广东省执信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2年1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稽查/稽首 瞠目/蹚水 干涸/隔阂
B.慰藉/狼藉 裨益/婢女 塑造/追溯
C.称谓/称心 梦魇/笑靥 伺候/对峙
D.间距/间断 栈道/饯行 炽热/叱诧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韩寒和郭敬明等一批“80后”作家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某些过激的行为和言论。
B.青岛一名骑马上班的男青年被民警拦住,当时围观的市民对男青年的做法不赞一词,甚至指责他骑马上下班是“搞噱头”、“威胁交通安全”。
C.“山寨”行为不仅损害正规厂商利益,而其产品质量的良莠不齐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某种程度的损失,所以有人高举反“山寨”大旗,有其合理性。
D.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而随着金价下跌势头升级,紧张、焦虑的投资者们每次交易都如履薄冰,及时锁定利润的理念深入到每位交易者的内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A.甘肃省“11.16”致19名幼儿死亡的校车交通事故,暴露出一些地区存在校车安全管理方面措施不到位、监管不严厉、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等严重问题。
B.叙利亚政府没有在阿盟规定的最后期限内签署同意阿盟派遣观察团的协议,这种态度,导致了阿盟决定立即采取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的措施。
C.有消息称,德国财长正在为希腊可能的破产做准备,虽然希腊随即否认,但这一消息使得投资者对希腊是否将被“开除”出欧元区的担忧持续加剧。
D.广州入围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名单,是全市各部门及广大群众在“创文”工作中共同努力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我们期待广州实现跨入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
4.下列有关文化方面的常识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古代书信体颇为丰富:“书”,指一般书信,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与微之书》;“表”,是写给长辈、尊者的书信,如《出师表》《陈情表》;还有“疏”,也指书信,后来专指给皇上的奏章,如《论积贮疏》。
B.古时候讲究谦辞敬辞的使用,如表示谦逊的自我称呼,“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若望仆不相师” “妾当作蒲苇”,敬称对方的如“孰与君少长”“ 少卿足下”“公教晞以道”。
C.诗人自称居士者多,许多是因为参透人生之后对佛禅的向往和依归。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等等。也有叫道人、散人的,如姜夔号“白石道人”,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D.近体诗包含有绝句和律诗。其中律诗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共八句;中间二联要求对仗,如我们学过的王维的诗“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杜甫的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李姬传 【清】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赌,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土大夫贤否,张学士博、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钦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①,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钦不得已,欲候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钦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氏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②,安事阮氏!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③。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④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且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论城旦:被定罪判刑。城旦,古代刑罚名。②世望:家世和名望。③下第:指侯方域应试未中。④东汉蔡邕,字伯喈,官左中郎将,以职称名中郎。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发:演奏
B.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偿:偿还
C.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 首:带头揭发
D.乃假所善王将军 假: 借助
6.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清议所斥 所交接皆当世豪杰
B.姬为其养女 其人有高义
C.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 奈何以阮氏负至交乎
D.非结客者 王将军者殊怏怏
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李姬“见识卓异,风骨凛然”的一组是
①所交接皆当世豪杰 ②能辨土大夫贤否 ③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④歌琵琶词以送之 ⑤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 ⑥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李姬母亲有侠气,是为了衬托作为养女的李姬有乃母之风,为后面直接写李姬的“皎爽不群”埋下了伏笔。
B.皖人阮大铖者依附魏忠贤,被定罪判刑,为清议所斥。当时王将军不断拉拢,侯方域终于向阮氏屈服。后在李姬的劝说下,侯生与王将军断绝了来往。
C.淮阳巡抚田仰以三百锾为聘,邀李姬见面,李姬断然予以拒绝,因为田仰与阮大铖有牵连,李姬孤标傲世的性格于此可见一斑。
D.本文章选材精当,通过含蓄委婉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美丽绝伦、不慕荣利、不屈服权势、对社会政治保持清醒认识的、情义深重的歌伎形象。
9.(1)断句。(3分)
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且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氏!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4分)
②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3分)
(1)题目为“幽居初夏”,诗人怎样去表现居所之“幽”的?试作分析。(3分)
(2)这首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前后发生了变化,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2)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 《琵琶行》)
(3)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4)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历史上真实的佛教决不是一种孤立的信仰,它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在一起。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中国佛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这时佛教刚传入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翻译的主要是禅经和《般若经》。这时期,人们把佛教看成是黄老之学的同类,禅学被看作是学道成仙的方术之一,佛教是在与道教方士思想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 此时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著名大师有道安、慧远、鸠摩罗什和僧肇等。重要佛学思潮,一是般若学,二是因果报应和神不灭论。当时不少统治者沉迷于神性的修炼,企求来生和永福。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谓玄学是以《老子》、《庄子》、《周易》这几部书作为基础结合当时的现实政策而发展成的一种不同于汉代经学的新理论。它研究体用、有无、本末这样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广泛地影响了当时佛教的发展。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这个时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 ,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如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三论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每一宗都有自己的理论和修持体系,师道相传,谨守不变。唐统治者(除唐武宗外)实行儒、佛、道三教并行政策,使佛教得以昌盛,同时促进了儒、佛、道的融合。封建统治者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其作用互补,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摄取儒、道思想,不仅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理论。如天台宗把道教的丹田、炼气等说纳入自己的学说,倡导修习止观坐禅除病法。华严宗不仅把儒道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且 以《周易》的元、亨、利、贞四德配佛教的常、乐、我、净四德;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配佛家的不杀生、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这就把佛教的理想境界、道德规范与儒家的德性、德行等同起来。禅宗则更进一步,不仅不提倡念佛、拜佛、坐禅,甚至可以呵佛骂祖,主张性净自悟,凡夫即佛,在日常生活中即可实现成佛理想。这种思想深受道家的自然主义、玄学家的得意妄言理论以及旷达放荡、自我逍遥的影响。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本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也掺杂了佛教思想。概括这一时期佛教的特点是,结合了中国封建政治、伦理,使之更加中国化。第五个时期是近代佛教。此期,由于受到西方外来思想的冲击,佛教思想也无形中受到国外资产阶级哲学的影响。佛教部分理论成为沟通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外来思想的一个中间环节。特别是戊戌变法之后,一些倡导改良运动或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学者,对佛学理论都有所发挥,并且和新的思潮结合在一起,比如人人皆可成佛、利益一切众生以及无我等观念与众生平等、天下为公等思想是一致的。这样的发挥可以引导、争取民众。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卷“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明,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佛教自汉传入以来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在一起,因此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B.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结合,所以和印度佛教在精神和面貌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C.汉代人们把佛教看成是黄老之学的同类,学道成仙成为了人们修佛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这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D.华严宗受道家的自然主义、玄学家的得意妄言理论以及旷达放荡、自我逍遥的影响,主张性净自悟,凡夫即佛。
E.宋元明清时期,佛教没有新的宗派产生,在理论方面也没有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
1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从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出发着重讲述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
B.在汉代以前,中国没有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到了近代,佛教部分理论成为了沟通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的纽带。
C.佛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根本原因是它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阶级统治,可以借此钳制进步思想。
D.佛教与传统思想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佛教促进了传统思想的进步;传统思想也对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4.根据文意,按时间顺序列举佛教中国化过程的具体表现。(4分)
15.从文中看,佛教为封建统治者甚至是后来的进步学者所重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
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吵闹。
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哩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高亢的哭声尖厉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
下山时的心情只是惆怅,心中浮起一首李觏的诗:“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
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
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东栏梨花》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满城柳絮纷飞时,梨花盛开,这时,却另有一株梨花从东边栅栏间伸了出来,相比似乎让人有几分惆怅,但是,人生,看这雪一样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此言极是。
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流人物,是能体会人间清欢滋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16. 本文以“清欢”为题,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解释“清欢”二字的具体含义。(3分)
17. 作者在文中先后引了李觏的诗(“人言落日是天涯”)和苏轼的诗(“梨花淡白柳深青”),分别说说这两首诗在文中引用的意义。(6分)
18. 请联系文本和生活谈谈,在这个盛行物质追求的社会中,我们怎样才能获得清欢?(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9.请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6分)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情感的门环。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 ; 。
20.你的意大利好友马世宁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中国的农历新年快到了,请你给他写一封信,像王维一样描写冬夜图、春朝图以吸引好友来山中同游;你则可以介绍中国年的节日风俗,描绘中国新年的热闹图景,热情邀请他到中国过年。(要求:至少要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要包含有排比或对偶,使表达鲜明、生动,100字左右。)
亲爱的马世宁:
* *
你的好友:ⅹⅹⅹ
二O一二年一月五日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句这样的话,说人面对生活的选择是,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后者,告诉人们要去适应。适应,就是使自己去符合客观的条件和需要。对人、对事、对环境,都如此。对这样的一种人生态度,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你是怎样看的?
请围绕“适应”这样的处世态度和方法,联系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明确立意;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自拟题目;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7.答案D(①是李姬母亲贞丽结交朋友⑤只是通过母亲认识阳羡君⑥是田仰恼羞成怒,制造流言中伤李姬。这三项与李姬“见识卓异,风骨凛然”无关)
8.答案A(B项,“侯方域终于向阮氏屈服”错,原文是说阮大铖试图拉拢,但侯方域并未屈服;C项,李姬断然拒绝是处于对爱情的忠贞,并不是因为田仰与阮大铖有牵连,且文章未提及这方面;D项,文章没有写到李姬的美貌;“语言含蓄委婉”,评价不准确。)9.(1)答案: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且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每错、漏、多三处扣1分)
(2)①答案:况且凭着公子的家世和名望,怎能去结交阮大铖呢!公子读遍万卷诗书,你的见识难道会比不上我这样的妇道人家吗?”(“以”“事”“后于”各1分,大意1分)
②答案:而今却贪图钱财而赴约,这是我对公子的背叛呀!(“利”“卖”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名姬姓李名香,她的母亲叫贞丽。贞丽颇有任侠的风度,曾经与他人赌博,一夜之间输尽千金。她所结交的都是一些才华出众的人物,跟宜兴人陈贞慧特别要好。李香是贞丽的养女,性格也很豪爽,而且聪明伶俐,略读点书,能辨别那些当官的是否正直贤明,张溥、夏允彝都屡次称赞她。李香年少时风度爽朗美好,韵致超群。十三岁那年,跟苏州艺人周如松学唱汤显祖《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四大传奇,而且能将曲调音节的细微变化尽情地表达出来。她特别擅长《琵琶记》,然而不轻易唱给别人听。
商丘侯生,于崇祯十二年来到金陵,认识了李香。她曾邀请侯生题诗,然后自己唱曲给他听作为酬谢。当初安徽人阮大铖因奉承依附阉党魏忠贤而被判罪,削职后退居金陵,遭到正直言论的抨击。实际上首先发难的是宜兴陈贞慧、贵池吴应箕,他们坚持得很有力。阮大铖不得已,想让侯生从中斡旋,于是假手于好友王将军,每日送来美酒佳肴,陪同侯生一道游玩。李香生疑道:“王将军家境清贫,不是广交朋友的人,你何不问一问他呢?”经侯生再三诘问,王将军于是屏退左右,转述了阮大铖的用意。李香私下告诉侯生说:“我从小跟随养母与宜兴陈贞慧君相识,他品德高尚,还听说吴应箕君更是铁骨铮铮。而今他们跟你都十分友好,你怎能为了阮大铖而背弃这些亲朋密友呢!况且公子你出身于世家,颇负名望,怎能去结交阮大铖呢!公子读遍万卷诗书,你的见识难道会比不上我这样的妇道人家吗?”侯公子听后大声叫好,从此便故意借醉酒而卧床不见,王将军心里颇不高兴,只得辞别而去,不再同侯公子来往。
没不久,侯生赴考名落孙山。李香在桃叶渡设宴饯行,还特地唱了一曲《琵琶记》送他上路,说:“公子的才华名声与文章词采都很美好,和蔡邕中郎不相上下。蔡邕学问虽然不差,但难以弥补他品行上的缺陷。如今《琵琶记》里所描写的故事固然虚妄,但蔡邕曾经亲附董卓,却是不可抹杀掉的。公子秉性豪爽不受约束,再加上科场失意,从此一别,相会之期实难预料,但愿你能始终自爱,别忘了我为你唱的《琵琶记》!从今以后我也再不唱它了。”
侯生离开之后,原淮阳巡抚田仰以三百锾黄金为聘,邀李香见面,李香断然予以拒绝。田仰恼羞成怒,便故意制造流言对李香恶意中伤。李香感叹地说:“田仰难道与阮大铖有什么不同吗?我以往所赞赏侯公子的是什么?而今如果为贪图钱财而赴约,那是我背叛了侯公子!”她始终不肯与田仰相见。
10. 参考答案:
(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以白鹭的悠然、安详不惊衬出环境的清幽。③以声衬幽。“蛙鸣”处处,以有声衬无声,从侧面渲染幽静。(3分,每点1分)
(2)①前六句写“幽居初夏” 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情。②而尾联“叹息”,一是叹息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息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全诗幽情 之中自有暗恨。(4分,每点2分)
11.参考答案:(1)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2)凝绝不通声渐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 (3)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4)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2.C、 D(C.并不是人们用来成仙的重要方式,而是被看作是成仙的方术之一。说法不准确。因果关系不成立 D.张冠李戴,是禅宗,而非华严宗。)
13.C (说法过于绝对,也不是佛教发展的根本原因。)
14.答:①汉代,佛教与道教方士的思想结合,从而得到发展。
②魏晋时期,佛学受到了以《老子》《庄子》《周易》这几部书作为基础的玄学思想的影响。
③唐代统治者实行儒、佛、道三教并行政策,使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摄取儒、道思想,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
④宋元明时期,佛教与本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结合了中国封建政治、伦理,更加中国化。
15.答:(1)佛学中神不灭论等观点使统治者们企望修炼成神获得永生。
(2)佛学可以治心,结合儒学治世、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其作用互补,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
(3)佛学一些理论能够和新的思潮结合在一起,以此引导、争取民众。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16.答:从平淡(平静)、简单(简朴)生活中得到的人生欢乐(享受到的人生真味)。
〔评分标准:“平淡/平静”1分;“简单/简朴”1分;“得到欢乐”1分;只答“清淡的欢乐”,给1分。〕
17.答“ ①引李觏的诗,意在表现清欢被现代生活的喧闹赶走,(1分)表现作者的失望和惆怅。(1分)(或:失去清欢的惆怅和清欢难寻的悲哀。2分)进而引出下文——鼓励现代人追求清欢,做个能品味生活的人(1分)。
②引苏轼的诗,意在表现高品味的人生不在于热闹,而是清净、高雅、自然,少一些世故、机智好。(或:对清欢的追求体现了人的心灵品位或高雅的性情)(2分),从而与开头呼应,表达作者对清欢的喜爱与推崇(1分)。〔评分标准:本题6分,每问3分。每问由思想内容与结构形式两个方面赋分。若认为引诗的目的只是“以彰文采”,最多给1分。〕
18.答: 文本角度:①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多讲究心灵的品味。②少一些世故,少一些机智,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性情)。生活角度:只要能说出获得清欢的方法即可。如:能得到自然之乐,能从简单平淡的生活中得到快乐等等。〔评分标准:本题6分,每点2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9.【评分标准】:每一句3分,两句6分。有古诗恰当的引用,1分;句式一致1分;语言通顺1分。
【参考答案】:
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慨,
寂寞的文人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惆怅
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
20.评分标准:介绍节日风俗1分,描绘新年的热闹图景1分,邀请朋友到中国过年1分,运用排比修辞1分,运用对偶1分,语言表达有文采1分(示例略)广东省执信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首次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A.开普勒     B.卡文迪许 
C.爱因斯坦  D.麦克斯韦
2.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理想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3.一辆汽车沿着水平湖岸匀速行驶,速度为5m/s,汽车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汽车的速度是
A.10m/s    B.5m/s   
C.-5m/s    D.0m/s
4.弹射器竖直向上弹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到的最大高度为h,从弹出点至落回到原处的过程中,关于小球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为h ,路程为h     B.位移为2h ,路程为0
C.位移为0 ,路程为2h     D.位移为h ,路程为2h
5.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桌面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都是弹力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6.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磁通量    B.安培力   
C.电场强度    D.磁感应强度
7.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相隔一定距离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视为点电荷)。现由静止同时释放这两个小球,则这两个小球加速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是
A.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大
B.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
C.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
D.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大
8.关于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
B.描述电场的电场线是客观存在的
C.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D.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没有力的作用
9.某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在空间站中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测得的质量比地球上的小    
B.所测得的质量比地球上的大
C.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       
D.所测得的质量与地球上的相等
10.图中展示的是下列哪种情况的电场线
A.单个正点电荷
B.单个负点电荷
C.等量异种点电荷
D.等量同种点电荷
11.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 ,A点的场强为E,则
A.若在A点换上—q,A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
B.若在A点换上电量为2q的电荷,A点的场强将变为2E
C.若在A点移去电荷q,A点的场强变为零
D.A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
12.下列哪个是电场强度的单位?
A.库
B.伏特
C.牛/库
D.特斯拉
13.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点电荷为负电荷,距点电荷越近处电场强度越大
B.该点电荷为负电荷,距点电荷越近处电场强度越小
C.该点电荷为正电荷,距点电荷越近处电场强度越大
D.该点电荷为正电荷,距点电荷越近处电场强度越小
14.把质量为m的点电荷q在电场中释放,在它运动过程中,如果不计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电荷运动轨迹必和电场线重合
B.若电场线是直线,则点电荷运动轨迹必和电场线重合
C.点电荷的速度方向必定和点所在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
D.点电荷的加速度方向必定和点所在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在一直线上
15.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物体所带的电量可以是任何值。
C.元电荷是物体所带电量的最小值
D.由库仑定律F=k可知,当两电荷间距离r→0时,F→∞
16.下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场和磁场一定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B.电场、磁场是起着传递电力或磁力的连续介质
C.电流、磁体周围都存在磁场
D.磁极之间、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磁场发生的
17.一个磁场的磁感线如图所示,一个小磁针被放入磁场中,则小磁针将
A.顺时针转动直到N指向右
B.逆时针转动直到S指向右
C.一直顺时针转动
D.一直逆时针转动
18.如下图所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通电直导线中电流I的方向,以及通电直导线所受磁场力F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19.通电矩形导线框abcd与无限长通电直导线MN在同一平面内.电流方向如图所示,ad边与MN平行,关于MN的磁场对线框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
B. 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相同
C. 线框所受安培力合力向垂直直面向里
D. 线框所受安培力合力为零
20.图中的D为置于电磁铁两极间的一段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在电键S接通后,导线D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21.一束等离子体(含有大量带正电和负电的微粒,都不考虑重力),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中a、b所示,则正确的是
A.a是带正电的微粒的运动轨迹
B.b是带正电的微粒的运动轨迹
C.a是带负电的微粒的运动轨迹
D.a是带正电微粒及负电微粒的共同轨迹
22.如图所示,在示波管下方有一根水平放置的通电直电线,则示波管中的电子束将
A.向上偏转;   
B.向下偏转;
C.向纸外偏转;  
D.向纸里偏转
23.下面有关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通电导体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通过该点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小磁针北极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24.关于安培力和洛伦兹力,如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一定受到洛伦兹力作用
B.放置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一定受到安培力作用
C.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作用力的方向与速度平行
D.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一定不做功
25.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条磁感线可以相交
B.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C.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到S极终止
D.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
26.下面有关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通过该点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通电导体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小磁针北极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27.关于磁通量的概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越大,面积越大,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一定就越大
B.放在磁场中某处的一个平面,穿过它的磁场通量为零,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C.当平面跟磁场方向平行时,穿过这个平面的磁通量必为零
D.磁场中某处的磁感应强度不变,放在该处线圈的面积也不变,则磁通量一定不变
28.场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已经学习了电场和磁场,下列有关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的曲线
B.同一试探电荷在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C.带电粒子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D.处于磁场中的带电粒子一定会受到磁场对它的力的作用
29.如图所示,通电导线均置于匀强磁场中, 则导线不受安培力作用的是
30.一个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B中所受的洛仑兹力F方向如图所示,则该粒子所带电性和运动方向可能是
A.粒子带负电,向下运动
B.粒子带正电,向左运动
C.粒子带负电,向上运动
D.粒子带正电,向右运动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31.关于洛伦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洛伦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磁场方向
B.洛伦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方向,可以不垂直于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
C.洛伦兹力的方向有可能既不垂直于磁场方向,也不垂直于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
D.洛伦兹力的方向总是既垂直于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又垂直于磁场方向
32.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进入磁场中,图中的磁场方向、速度方向及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仑兹力方向标示正确的是
33.一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一定会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
B.若粒子只受洛仑兹力作用,其动能不变
C.粒子所受洛仑兹力方向不一定与电荷速度方向垂直
D.只要速度大小相同,粒子在运动中所受的洛仑兹力就一定会相同
34.如图所示,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点,那么三个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是
A.EB < EA B.EA> EB > EC
C.EB < EC < EA
D.EC > EB > EA
35.如图所示,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为线上的两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匀强电场
B.a点场强一定比b点场强大
C.a点场强一定比b点场强小
D.负电荷在两处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36.如图所示,三角形线圈abc:放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并做下列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向上平移
B.向右平移
C.向左平移
D.以ab为轴转动
37.在下图中,可以将电压升高供给电灯的变压器是
38.常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取决于
A.电源的频率 B.电源的电压
C.磁铁的磁性 D.振针的长短
39.日常生活中应节约能源,下列符合节能做法的是
A.白天长时间开着走廊电灯     B.白天尽量利用自然光
C.家庭空调长时间设置在18°C    D.电脑长时间不用时保持开机状态
40.下列运动项目中利用离心现象的是
A.投篮球    B.扣杀排球   
C.投掷链球    D.投掷飞镖
41.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是电子设备中常用的电子元件。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符号“C”表示的元件是:
A.电阻器
B.电感器
C.电容器
D.电源
42.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直导线受到安培力的方向是:
A.向上
B.向左
C.向下
D.向右
43.关于磁场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极之间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B. 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不是客观存在的
C. 只有磁体周围才存在磁场
D. 地球周围不存在磁场
44.如图所示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司南,司南能指南北的原因是
A.地球周围有磁场
B.月球周围有磁场
C.地球内部有根条形磁铁
D.太阳周围有磁场
45.真空中有两个固定点电荷q1与q2,若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
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
A.1/4 倍 B.1/2 倍 C.2倍 D.4倍
46.家用电饭煲加热食物主要利用了
A.静电现象  B.电磁感应现象   C.电流的热效应  D.电流的磁效应
47.下列关于电磁波的正确认识有
A.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跟光速相等;
B. 赫兹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20多年后麦克斯韦用实验证实。
C. 电磁波和机械波都依靠介质来传播;
D. 只要空间某个区域存在电场和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48.关于家庭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移动插座远离水池
B.用湿抺布擦去工作中电器上的灰尘
C.使用洗衣机时,电器外壳不接地
D.消毒碗柜、电饭煲和电冰箱同时使用一个移插座
49. 面积是0.5m2的导线环,放在某一匀强磁场中,环面与磁场垂直,穿过导线环的磁通量是1.0×10-2Wb,则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等于
A. 0.50×10-2T
B. 1.0×10-2T
C. 1.5×10-2T
D. 2.0×10-2T
50.有一正弦交流电,它的电流瞬时值的表达式为i =141.4sin314t(A)。那么它的电流有效值是:
A. 100A
B.70.7A
C.314A
D.50A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2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不选或错选得0分。)
51.有关洛伦兹力和安培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不一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B.安培力是大量运动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
C.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受到的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做正功
D.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
52.如图所示,是测试热敏电阻R的实验电路图,滑动变阻器已调节到某一适当的值.实验中观察到当温度升高时灯更亮.对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有
A.温度升高,电路中的电流减小
http://wx.jty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B.温度升高,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C.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D.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
53. 日常生活中,下列哪些情况是利用的电磁感应现象
A.录音机磁头将声音的电信号记录在磁带上
B.发电机通过旋转磁场中的线圈发电
C.银行柜员机通过信用卡上的磁条读取用户的信息
D.话筒通过振动磁场中的线圈将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54. 下列应用利用了无线电波技术的是   
A.无线电广播   B.移动电话
C.雷达 D.座机之间的通话
55.在图中,标出了磁场B的方向、通电直导线中电流I的方向,以及通电直导线所受磁场力F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56.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为3m
D.以上均不对
57.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
B.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C.加速度很大时物体速度可能很小
D.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一定很大
5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m、9.8m、14.7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59.对于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
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
C.若两物体运动快慢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若两物体运动快慢相同,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等
60.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D.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6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为50Hz
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
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
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理顺
62.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下
B.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上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上
D.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63. 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与乙同时着地
D.甲与乙加速度一样大
64.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B.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C.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
D.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
65. 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s末的速度为2m/s,则下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头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
B.每秒速度变化0.2m/s
C.10s内平均速度为1m/s
D.第10s内通过2m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级文科物理科期末试题答案(文科)
N
S
B
× × × ×
× × × ×
× × × ×
a
b
v
B
I
A
B
C
a
b广东省执信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分/题,60题,共60分)
1.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国家政权
2.下图是纪念广州市第二中学建校八十周年的作品。“义忠仁”是“二中人” 的粤语发音,其创作灵感符合下列哪一学派的思想(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孟子“民为贵”的主张( )
A.否定了君主专制 B.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
C.适应了君主统治的需要 D.体现了当时民众的利益
4.“孔子象征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曲阜市世界遗产监测办公室副主任刘海霞说:“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这说明( )
①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②儒家思想融化浸透到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之中
③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④儒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 B.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
C.甲—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D.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儒
6.到汉武帝时,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主要原因是( )
A.黄老之学不适应中央集权发展的需要
B.儒学自我调整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理论体系
C.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汉社会元气大伤
D.汉武帝本人的素质,勤于治国
7.董仲舒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繁露》)可见他的核心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独尊儒术 D.崇尚法治
8.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9.“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10.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位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
A.程颢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11.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以下各项中,反映宋明理学这一特点的是( )
A.宣称“仁义”是最高的道 B.确定“尊王攘夷”,强调“华夷之辨”
C.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12.“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这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 )
A.破除对孔子的迷信 B.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抨击封建道德观念 D.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
13.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14.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17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
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C.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设想
15.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2009年推出一组“名家谈中国古文化”节目,其中在介绍中国的简牍时说:“到汉代发明纸以后,这个纸才逐渐取代简牍。这个过程我们也有大量的考古发现加以证实。当然,简牍不是古代唯一的书写材料。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所以古代也有用丝帛来书写的文书。考古发现中也出土过大量的古代书写的文书。考古发现也出土过大量的古代的帛书。”材料中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
①纸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②中国古代的文字载体不是唯一的
③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 ④小篆开始成为同行全国的文字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①③④
16.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
①雕版印刷术 ②地动仪 ③《授时历》 ④《梦溪笔谈》 ⑤《齐民要术》
A.②①③④⑤ B.⑤②①④③ C.②⑤①④③ D.⑤①④③②
17.请阅读下列精美的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8.明清时期,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重
19.下述字帖按汉字字体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20.某中学研究性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礼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华 独领风骚
21.“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拔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
22.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C.“师夷长技”的思想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2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24.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25.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实质是针对( )
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B.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
C.民众的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意识 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
26.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7.中国一些知识分子从“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革命性质发生重大变化 B.中国民主革命一再受挫
C.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D.先进知识分子自我选择
28.以进化论为依据,论证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著作或刊物,应该是下列的( )
29.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0.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31.三民主义曾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最主要的实践成果是( )
A.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32.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②平均地权 ③反对民族压迫 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3.孙中山遗嘱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孙中山一生的奋斗中,最典型地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北上宣言
34.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时期的实践和思想”。据此,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论人民民主专政》
3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写入党章
B.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学说
D.“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36.“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并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分别在 ( )
A.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六大
C.七大,十五大,十五届七中全会 D.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37.1958年3月3日的《光明日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已经完全破产。它对我们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当作毒草来加以研究,以便我们有个反面的教员,使我们学会认识毒草,并把毒草铲掉变为肥料。”这反映出( )
A.“双百”方针受到干扰和损害      B.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强化阶级斗争
C.“右倾”错误影响到科学文化发展    D.批判“毒草”是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
38.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 )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培育出杂交水稻
A.③①②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39.右图为恢复高考以来历年报考与录取人数的变化示意图。据图所示,1977年与其他年份相比,所显示的这种数字关系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B.当时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C.“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40.“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蒙昧主义 D.实用主义
41.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须”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42.短篇小说集《十日谈》通过日常发生的故事,矛头直指( )
A.专制制度 B.天主教会 C.资产阶级 D.罗马教皇
43.下列观点反映出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认识你自己 ③ 朕即国家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44.“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这样的情形应该发生在( )
A.古代希腊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45.文艺复兴运动最大的影响是( )
A.推动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 B.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推动了欧洲自然科学的产生 D.促使了欧洲人思想的解放
46.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47.“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伏尔泰的名言。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认为( )
A.“说话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人权 B.在社会契约中规定了人的说话的权利
C.自由发表意见的人的民主权利 D.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48.“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49. 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 )
①个人自由 ②权利平等 ③联邦共和 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0.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已动摇
51.体现启蒙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的主要表现是( )
A.反对教权主义 B.反对蒙昧主义 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52.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
A.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B.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C.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D.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53.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相比,相同之处不包括( )
A.在运动中其思想潮流发生了变化 B.都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运动
C.都是具有反封建斗争的性质 D.初兴之时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54.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 )
A.伽利略 B. 达尔文 C. 牛顿 D. 爱因斯坦
55.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56. 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1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
A.达尔文 B.法拉第 C.伽利略 D.爱因斯坦
57.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8.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 B.对资本主义“理想王国”的失望
C.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病开始暴露 D.是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
59.下列美术作品与所对应的美术流派错误的是( )
A.《马拉之死》──新古典主义美术 B.《自由引导人民》──浪漫主义美术
C.《播种者》──现实主义美术 D.《格尔尼卡》──印象画派
60.关于影视艺术出现的条件,表述正确的是( )
①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②商业利润的驱动
③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的需求 ④一批世电影名作和著名艺术家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两小题,共40分)
6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
——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西学”指什么?(1分)该派别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2分)
(2)材料二是哪一派别的思想?(2分)结合材料二与此派别的主张,分析材料一派别认识的不足在哪里?(3分)并分析此派别认识变化的原因。(3分)
(3)材料三中两位先生是指什么?(2分)陈独秀等先进的中国人以此为指导思想开展的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呈现出怎样的趋势?(4分)
62.(20分)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只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3分)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各自的内容加以说明。(9分)
(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6分)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
61.(1)“西学”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1分)
实践: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2分,写出时间或口号给1分,写出“洋务运动”给1分)
(2)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2分,仅写出“维新派”只给1分)
不足:维新派认为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要建立对在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学习上才能发挥作用,(1分)而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不够的。(1分)因此,维新派认为应该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1分)
原因:①洋务运动扩大了西学的转播;(1分)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分)
③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1分)
(3)民主和科学。(2分)
影响:①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 ②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③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思想基础;④为五四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⑤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和繁荣。(每点1分,任意答出4点即给4分。)
(4)趋势:①态度上:由被动到主动;②内容上: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③阶级上:由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再到无产阶级;④对象的性质: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⑤始终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根本任务。(每点1分,任意答出4点即给4分)广东省执信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化学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全球气候在变暖。据报道,2011年广东11月的气温创下新纪录,平均气温达21.4℃。下列哪种气体的增加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A.N2 B.O2 C.CO2 D.SO2
2.“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等属于
A.单质 B.有机物 C.氧化物 D.无机物
3.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
A.SO2 B.Cl2 C.NO2 D.N2
4.光导纤维已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高技术材料。下列物质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
A.金刚石 B.大理石 C.铝合金 D.二氧化硅
5.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 B.蚕丝 C.葡萄糖 D.纤维素
6.下列关于药物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常用于外敷消毒
B.使用青霉素时,可直接静脉注射可以不用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C.长期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没有副作用
D.随着平价药房的开设,生病了都可以到药店自己买药吃,不用到医院
7.长期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下列各组中都属于毒品的是
A.冰毒、黄连素    B.海洛因、红霉素
C.大麻、摇头丸    D.黄曲霉素.尼古丁
8. 人生病时要合理用药。下列药品与其作用匹配的是
A.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B.阿司匹林:消炎抗菌
C.青霉素:解热镇痛 D.医用碘酒:人体补碘
9.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Fe3+ 、SCN-、OH- B.Na+ 、Ca2+、CO32-、NO3-
C.Na+、H+、Cl- 、CO32- D.Na+、Cu2+ 、Cl-、SO42-
10.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可以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B.乙醇可以与NaOH反应生成CH3CH2ONa
C.乙醇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
D.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11.下列物质与水反应可生成强酸的是
A.Na2O B.SO3 C.CO2 D.NH3
12.某原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
B.电子从碳棒经外电路流向铁棒
C. 碳棒发生氧化反应
D.总反应为 Fe+H2SO4= FeSO4+H2↑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稀硝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H++OH一=H2O
B.铝与稀盐酸反应: Al+2H+=Al3++H2↑
C.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OH一=Fe(OH) 3↓+3C1-
D.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CO2+2OH一=CO32一+ H2O
15.硅在自然界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 ①硅 ②二氧化硅 ③硅酸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6.铁在下列情况下腐蚀最快的是
A.铁放入海水中 B.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海水中
C.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淡水中 D.将铁和锡连接后放入到海水中
17.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也无气体逸出,则这种溶液中
A.一定含有SO42– B.一定含有Ag+
C.可能含有SO42– 或Ag+ 或CO32– D.可能含有SO42– 或Ag+
18.黄铜(Zn-Cu合金)的质地、手感、颜色与黄金十分相似,曾经有很多不法商贩利用黄铜冒充黄金欺骗路人。下列方法中,不能区分黄铜与黄金的是
A.看外观 B.用盐酸 C.测定密度 D. 用火烧
19.下列有关塑料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塑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绝缘性、耐腐蚀性能特点
B.普通的塑料膜碎片在土壤中很快会被降解
C.废塑料的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D.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利用的一大障碍
20.下列食物中属于酸性食物的是
A.西红柿 B.牛肉 C.海带 D.青瓜
21. 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烯 B.苯 C.乙酸 D.乙醇
22.可用于鉴别葡萄糖和淀粉的试剂是
A.氨水 B.碳酸钠溶液 C.新制氢氧化铜浊液 D.盐酸
23.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 )
A.NO3- B.Fe3+ C.SO42- D.Mg2+
24.下列物质属于人体需要的糖类物质是
A.蛋白质 B.食用油 C.淀粉 D.味精
25. 白蚁能分泌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与乙酸相似。据此判断,下列物质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黄金饰品 B.镀锌水管 C.石灰墙面 D.铝合金门窗
26.下列物质中S的化合价为+4的是
A.S B.SO2 C.BaSO4 D.H2SO4
27.现代以石油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
①合成氨 ②塑料 ③医药 ④合成橡胶 ⑤合成尿素 ⑥合成纤维 ⑦合成洗涤剂A.②④⑥ B.②④⑦ C.①③⑤ D.④⑤⑥
28.对于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见的铜合金是青铜和黄铜 B.合金与各组分金属相比具有更低的熔点
C.钢是铁和碳的合金,生铁则是纯铁 D.合金与各组分金属相比具有更大的硬度
29.下列有机物用于合成聚乙烯塑料,是聚乙烯的单体的是
A.CH4 B.CH2=CH2 C.CH3CH2OH D.CH3COOH
30.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土壤内的输水钢管总是通过导线连接一镁块,并定时更换镁
B.铝片可以露置在空气中存放
C.轮船吃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有一定数量的锌块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滴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使反应速率加快
3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各种高分子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橡胶易溶于水 B.羊毛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C.聚乙烯塑料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D.聚氯乙烯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
32.在航天飞机返回地球大气层时,为防止其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高温(1000℃以上)而被烧毁,需在航天飞机外表面安装保护层。该保护层的材料可能是
A.铝合金 B.合成纤维 C.耐高温新型陶瓷 D.塑料
33.下列物质中,一定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是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34.下列试剂可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保存的是
A.硅酸钠溶液 B.盐酸 C.氢氟酸 D.氢氧化钠溶液
35.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金属Na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C.皮肤上不慎沾上浓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6.假酒伤人事件层出不穷。在百度搜索引擎上,键入“假酒”两字,很快会搜到313 000篇的相关网页。某班同学经讨论拟出了下列宣传用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A.工业酒精含甲醇,违法害己害他人 B.假酒有毒危害重,仔细识别勿饮用
C.甲醇乙醇都是醇,甲醇更易醉死人 D.甲醇毒性真可惧,使人失明或死去
37. 下列物质是你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
A.煤 B.生铁 C.矿泉水 D.蒸馏水
38. 保存金属钠时,应放在
A.煤油中 B.水中 C.棕色瓶中 D.酒精中
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B.蛋白质水解可以得到高级脂肪酸
C.维生素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40.制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硅,工业上用粗硅制高纯硅可通过以下反应实现:
①Si+3HCl(气)====SiHCl3(气)+H2 ②SiHCl3(气)+H2====3HCl(气)+Si
对上述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置换反应 B.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中硅元素都被还原 D.都不是离子反应
41. 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流由D→导线→C;
③B、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D极产生大量气泡。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42. 钢铁发生两种电化学腐蚀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负极发生的反应相同 B.正极发生的反应相同
C.酸性水膜中,正极吸收氧气反应 D.中性水膜时,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43.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能够将I2转化为I—,说明维生素C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 B.受热易分解 C.具有还原性 D.可由人体自身合成
44. 下列关于玻璃制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玻璃从侧面看呈现绿色,那是因为含有Fe3+的缘故
B.在普通玻璃中加入了某些有机物,就形成了有机玻璃
C.钢化玻璃就是玻璃钢
D.将普通玻璃高温变软后急速冷却,可制得钢化玻璃
4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米富含淀粉 B.加碘食盐含有碘酸钾(KIO3)
C.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就是维生素 D.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都是金属元素
46.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Al(OH)3 B.Fe(OH)3 C.SiO2 D.SO2
4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氧化二铁(Fe2O3)可用作红色涂料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C.实验室收集氨气(NH3)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其密度小于空气
D.干冰(CO)能用作制冷剂
48.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C.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D.Na2O和Na2SO3都属于氧化物
49. 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组成都含有C、H、O、N等元素
B.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人体需要的二十多种氨基酸,都可以通过人体自身合成
D.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一种高热量营养素
50.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各种化学合成材料已经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庭,下列关于生活中常用材料的认识,准确的是
A.尼龙、羊毛和棉花都是天然纤维
B.现在生产的各种塑料在自然条件下都不可以降解
C.由酚醛树脂制成的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
D.装食物的聚乙烯塑料袋可以通过加热进行封口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51. 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片:Zn+2OH――2e-=ZnO+H2O;
碳棒: O2 + 2H2O + 4e- = 4OH- ,据此判断,锌片是
A.正极,被还原 B.正极,被氧化 C.负极,被还原 D.负极,被氧化
52.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除去CO2中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 除去BaCO3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的盐酸后,过滤洗涤
C. 除去FeCl2中混有的FeCl3:加过量的Fe粉,过滤
D.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53.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陶瓷、水泥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其生产原料都是石灰石
B.钢铁里的铁和碳在潮湿的空气中因构成许多原电池而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C.聚氯乙烯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进行食品包装
D.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
54.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 硅 B. 硫 C. 铜 D. 铁
55. 某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2
C.该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该元素原子容易获得2个电子
56.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O2 B.H2 C.O2 D.NO
57. 下列情况下,没有发生蛋白质变性的是
A.用紫外线灯照射病房 B.用福尔马林浸泡动物标本
C.用碘酒擦拭皮肤 D.口腔中唾液淀粉酶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58. 对于药品的使用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表示非处方药,OTC表示处方药
B.碳酸钡能与盐酸反应,因此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虽然药物能治病,但大部分药物有毒副作用
D.毒品就是有毒的药品
59.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现酸性的是
A.小苏打 B.生石灰 C.食醋 D.烧碱
60. 下列物质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
A.苯甲酸钠 B.味精 C.柠檬酸 D.瘦肉精
61. 保护环境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不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造纸厂污水没经处理直接排放 B.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
C.电动汽车代替部分燃油汽车 D.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62. 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待鉴别的两溶液 试剂(均为溶液)
A Ca(OH)2和NaOH Na2CO3
B HCl和NaCl AgNO3
C AgNO3和Na2SO4 BaCl2
D HNO3和KNO3 酚酞
63. S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6号元素,下列正确表示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64.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水蒸气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对该平衡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A. 正反应速率等于零 B.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65.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HCl作为氧化剂被还原的是( )
A.NaOH + HCl ==NaCl+H2O B.Zn + 2HCl ==ZnCl2 + H2 ↑
C.MnO2 + 4HCl(浓) MnCl2 + 2H2O + Cl2↑ D.CuO +2HCl ==CuCl2 + H2O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不得分。
66、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导线连接的两种不同金属同时插入液体中,就能形成原电池
B.原电池中发生的总化学反应可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 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67. 纯铁的实际应用范围有限,人们大量使用的是铁的合金。钢铁是铁和碳的合金的总称,其强度高、价格便宜、应用广泛。在以下关于不锈钢和普通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组成元素是相同的
B.耐腐蚀的性能不一样
C.它们都属于钢,因此物理性能一样
D.构成普通钢和不锈钢的主要元素都是铁,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68. 能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Fe3+的实验方法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C.滴加NaOH溶液,先只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显红褐色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69. 能用于比较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A.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B.单质的熔点、沸点高低
C.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70.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令蔗糖脱水碳化
B.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氯气、氢气等多种气体
C.常温下,浓硫酸不与铜反应,那是铜被钝化了
D.浓硫酸在常温中能用铝制品盛装
71. 在日常生活中,与化学反应速度有关的做法是
A.用热水溶解蔗糖以加速溶解 B.把块状煤碾成粉末状再燃烧
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低温冷藏使食品延缓变质
72. 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 Cu+H2O,在该反应中
A.Cu做还原剂 B. CuO做氧化剂
C.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铜元素化合价升高
73. 已知 2SO2+O2 == 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B.2molSO2和1molO2的总能量高于2molSO3的总能量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74. 下列有关氯水参与的反应的现象或方程式错误的是
A.将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到氯水中,溶液先变红,后又褪色
B.将氯水滴加到FeCl2溶液中: FeCl2 + Cl2 = FeCl3
C.AgNO3溶液滴加到氯水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D.在氯水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75. 下列有关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溴水中通入乙烯气体后,颜色会褪去
B.一定条件下,溴水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不可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乙烯可燃,完全燃烧后产生CO2和水
试题答案


SO42—
H+
A
950℃
300℃
△广东省执信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Ⅰ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听力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每段播放两遍。各段后有几个小题,各段播放前每小题有5秒钟的阅题时间。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及其相关小题,在5秒钟内从题中所给的A、B、C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第一段材料,回答第1--3题
Which one is Susan
The one with the suitcase.
The one with the package under her arm.
The one next to the window.
What are the man and woman doing
They are going to take a plane to somewhere.
They are meeting Susan at the airport.
They are seeing Susan off.
Where is Susan
She is in the plane.
She is getting off the plane.
She is getting on the plane.
听第二段材料,回答第4--6题
What job does the man want
A. Cook. B. Computer programmer. C. Cameraman.
5. Where does the man work
A. In a restaurant. B. In a computer company. C. At a school.
6. Why does the man want a new job
A. He’s poor. B. He has quit his job. C. He wants more money.
听第三段材料,回答第7--9题
7. How many miles did the woman use to swim every week
A. 35. B. 45 C. 55
8. Why has the woman given up swimming
A. She is too old to swim.
B. She cannot compete with others.
C. She cannot win an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9. How old was the woman when she became famous
A. Twenty. B. Fifteen. C. Sixteen.
听第四段材料,回答第10--12题
10. 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Pancho’s family
A. 12. B. 13. C. 14.
11. What does Pancho’s mother do
A. She owns a beauty salon.
B. She helps run a small family store.
C. She works at a bread shop.
1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Pancho NOT mention
A. Her brothers and sisters help her mother.
B. Her mother sells food like eggs and sugar.
C. Her mother enjoys her job very much.
听第五段材料,回答第13—15题
1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library. B. In a classroom. C. In a bookstore.
14.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Returning some books. B. Looking for a book. C. Writing a research paper.
15. What does the woman tell the man to do
A. To return the due books. B. To refer to the card list. C. To use the computer.
听取信息(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一段独白,根据题目要求,从所听到的内容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填入标号为16--20的空格中。
Ⅱ 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21. ---What a nice day!
---Yes. I like _______ when the weather is fine.
A. one B. that C. it D. this
22. It will be about ten days _________ we have our winter vacation. We are expecting it.
A. before B. since C. that D. when
23. _______ to give up smoking, he threw away his ___ cigarettes.
A. Determined; remained B. Determined; remaining
C. Determining; remaining D. Determining; remained
24. ____ the fog, we should have reached our school in time.
  A. But for B. Due to C. In case of   D. In spite of 
25. I don’t mind her blaming me, but ____ is how she does it that I object to.
A. it B. that C. this D. which
26. You should be _________ of yourself for telling such lies.
A. disappointed B. unfit C. desperate D. ashamed
27. Knowing how long the test would last, the students who finished _______ back and waited until the end of the exam.
A. settle B. settled C. settling D. to settle
28. At the routine office meeting, the headmaster insisted that the problems ______ be paid special attention to.
A. referring to B. referred to C. refers to D. refer to
29. _____ for your rudeness, you could have been promoted by your manager.
A. Had it not been B. Weren't it C. It were not D. Had not it been
30. Although the necklace is just made of ordinary stones, it still ________ young people.
A. appeals to B. attracts to C. subscribes to D. applies for
Ⅲ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7~51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The aim of writing a letter of application is to help you to “sell” yourself. It should state 31 the job you want,and should tell what your abilities are and what you have 32 . It should be simple,human,personal and brief without 33 out any necessary fact.
In writing a letter of application,bear in mind that the things a possible employer is most 34 to want to know about are your qualifications,your achievements and your aims. The opening paragraph is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f the first few sentences fail to 35 the reader’s attention,the rest of the letter may not be 36 at all. Try to key your opening remarks to the needs or interests of the employer not to your own need or desires. For example,instead of beginning with “I saw your 37 in today’s paper.” You might say, “I have made a careful study of your advertising during the past six months” or “I have made a survey in my neighborhood to find out how many housewives 38 your product and why they like it.”
Try to 39 generalities. Be clear about the kind of job for which you are now 40 . College graduates looking for their first positions often ask “What can I 41 in a letter?Employers want experience,which,naturally,no 42 has.” The answer is that everything you have ever done is 43 . It is important to write a good strong closing for your letter. 44 a specific request for an interview of giving the possible employer something definite to do or expect. An excellent 45 is to enclose a stamped,self-addressed envelope with your letter. That makes it easier for a possible employer to get in touch with you.
31.A. clearly B.carefully C.obviously D.easily
32.A. found B.done C.known D.heard
33.A. sending B.taking C.leaving D.picking
34.A. probable B.possible C.likely D.able
35.A. pay B.win C.show D.fix
36.A. kept B.continued C.written D.read
37.A. advertisement B.report C.article D.introduction
38.A. change B.make C.sell D.use
39.A. avoid B.remember C.protect D.gain
40.A. losing B.applying C.preparing D.fitting
41.A. inform B.do C.mean D.provide
42.A. worker B.beginner C.owner D.manager
43.A. success B.development C.practice D.experience
44.A. Make B.Ask C.State D.Get
45.A. result B.decision C.promise D.idea
Ⅳ 阅读(满分45分)
第一节: 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A
(3) Sometimes we see only what we want to see or don’t see what may be obvious to others because of our own needs, desires, or temporary emotional states. This is a process known as selective perception. Selective perception is obviously more difficult when contradictory information is particularly obvious, but it can be done. We can disregard the misdeed --- “He’s basically a good boy so what I saw was not shoplifting (入店行窃).” We can reduce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radictory information --- “All kids are naughty. Taking a book from the bookstore isn’t such a big deal.” We can change the meaning of the contradictory information ---“ It wasn’t shoplifting because he was going to pay for it later.”
46. The first factor given by the author that affects our perception is ________________.
A. what we see and what we hear
B.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C. experiences one learns from others
D. critical measures taken by other people
While one observes a particular person, __________________.
he is likely to take everything into consideration
h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erson’s advantages
his standards for children and grown-ups are different
his perception may be affected by other people’s opinions
Observation of the same person by two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may differ because _________
A. their measuring standards are not the same
B. either of them may be slow to catch information
C. the time for observation is not long enough
D. each of them uses different words to express his/ her impressions
The worst thing in selective perception is that ______________-.
perceived information runs against your desire
it contains some private feelings that may be wrong
importance of the contradictory information can be observed
the same information may not be dealt with in the same way
The underlined word “disregard” in Paragraph 4 means to _____________.
A. understand something . B. try to do something
C. pay no attention to something D. know something better
B
A newly-wedded couple on a four-month honeymoon were hit by six natural disasters, including the Australian floods, Christchurch earthquake and Japanese tsunami (海啸).
Stefan and Erika Svanstrom left Stockholm, Sweden, on December 6 and were immediately stranded (搁浅) in Munich, Germany, due to one of Europe's worst snowstorms.
Travelling with their baby daughter, they flew on to Cairns in Australia which was then struck by one of the most violent cyclones in the nation's history.
From there, the couple, in their 20s, were forced to shelter for 24 hours on the cement (水泥) floor of a shopping centre with 2,500 others.
"Trees were being knocked over and big branches were put down across the streets, " Mr. Svanstrom told Sweden's Expressen newspaper. "We escaped by the skin of our teeth."
Mr. Svanstrom said they then headed south to Brisbane but the city was experiencing massive flooding, so they crossed the country to Perth where they narrowly escaped burning bush fires.
The couple then flew to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arriving just after a massive magnitude (震级) 6.3 earthquake attacked the city on February 22.
Mrs. Svanstrom said, "When we got there the whole town was a war zone. We could not visit the city since it was completely blocked off, so instead we travelled around before going to Japan."
But days after the Svanstroms arrived, Tokyo was rocked by Japan's largest earthquake since records began.
"The trembling was horrible and we saw roof tiles fly off the buildings," Mr. Svanstrom said. "It was like the buildings were swaying back and forth."
The family returned to Stockholm on March 29 after a much calmer visit to their last destination China.
But Mr. Svanstrom -- who also survived the devastating (毁灭性的) Boxing Day tsunami that hit southeast Asia in 2004 -- said the marriage was still going strong.
He added, "I know marriages have to experience some difficulties, but I think we have been through most of them. We've certainly experienced more than our fair share of disasters,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we're together and happy."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______________.
A. Meeting Disasters During Honeymoon B. Six Natural Disasters
C. Newly-wed Couple Met Australian Floods D. Japanese Tsunami
Why were Stefan and Erika Svanstrom stopped in Munich
A. Christchurch earthquake stopped them.
B. Because of Europe's worst snowstorm.
C. The plane was damaged.
D. The trains broke dow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The family were stuck in a mall of Australia for twenty-four hours.
The earthquake the Svanstroms experienced in Tokyo was the largest one since records
bagan in Japan.
During their stay in New Zealand, they also visited a war zone in the town.
The Svanstroms didn't experience any disaster in China.
54. The Svanstroms thought that Christchurch of New Zealand was _____________.
A. disordered B. interesting C. beautiful D. shaking
55. In Svanstrom's opinion, a marriage ________________.
A. has to go peacefully and happily for all time
B. has to experience many disasters at the beginning
C. must always allow the couple be together and happy
D. should experience difficulties to make it steady
C
She is widely seen as proof that good looks can last forever. But, at nearly 500 years of age, time is catching up with the Mona Lisa.
The health of the famous picture, painted by Leonardo da Vinci in 1505, is getting worse by the year, according to the Louvre museum(卢浮宫博物馆)where it is housed. “The thin, wooden panel on which the Mona Lisa is painted in oil has changed shape since experts checked it two years ago,” the museum said. Visitors have noticed the changes but repairing the world’s most famous painting is not easy. Experts are not sure about the materials the Italian artist used and their current chemical state.
Nearly 6 million people go to see the Mona Lisa every year, many attracted by the mystery of her smile.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hat when you’re not looking at her, she seems to be smiling, and then you look at her and she stops,” said Professor Margaret Livingstone of Harvard University. “It’s because direct vision(视觉)is excellent at picking up detail, but less suited to looking at shadows. Da Vinci painted the smile in shadows.”
However, the actual history of the Mona Lisa is just as mysterious as the smile. Da Vinci himself loved it so much that he always carried it with him, until it was eventually sold to France’s King Francis I in 1519.
In 1911, the painting was stolen from the Louvre by a former employee, who took it out of the museum hidden under his coat. He said he planned to return it to Italy. The painting was sent back to France two years later. During World War II, French hid the painting in small towns to keep it out of the hands of German forces.
Like many old ladies, the Mona Lisa has some interesting stories to tell.
56. We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_______
A. the Mona Lisa is proved to be able to last another 500 years.
B. Mona Lisa’s beauty is being weakened gradually with 500 years passing by.
C. many people are attracted by Mona Lisa’s smile.
D. Mona Lisa does not look out of date though painted 500 years ago.
5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Mona Lisa
A. It was once taken away and hidden up by German forces.
B. Its painter himself loved it greatly and always kept it in a shade.
C. Mona Lisa seems to stop smiling when you look at her wanting to see her smiles.
D. King Francis I bought it and then returned it to Italy.
58. Choose the right order about the happenings onto Mona Lisa.
a. It was stolen from the Louvre.
b. Its painter sold it to King Francis I
c. Its state of health was checked.
d. It was returned to France and housed in the Louver Museum.
e. It was hidden and protected against Germans.
A. b-a-d-e-c B. d-e-c-b-a C. d-a-e-c-b D. b-c-a-d-e
59.It may add to the difficulty in repairing the painting that_____.
A. experts haven’t noticed changes in its shape as visitors do
B. it is likely to be stolen again when it’s under repair
C. it is uncertain which country, Italy or France, should take charge
D. experts aren’t sure about the materials and the chemical state of its oil paint
60.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we can infer that______.
A. many interesting stories have been written about the Mona Lisa
B.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the stories about the Mona Lisa.
C. some mysteries still remain to be solved about the Mona Lisa.
D. Many more stories will be told about the Mona Lisa.
D
Until the twentieth century cigarettes were not an important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Men used tobacco mainly in the form of cigars. They chewed tobacco, piped tobacco, and snuffed. Most women did not use tobacco at all.
The cigarette industry began in 1870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garette manufacturing machine. This made it possible to produce great numbers of cigarettes very quickly, and it reduced the price.
Today cigarette smoking is a widespread habit. About forty-three percent of the adult men and thirty-one percent of the adult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smoke cigarettes regularly. It is encouraging to note, however, that millions of people have quit smoking. Seventy-five percent of the male population and forty-six percent of the female population have smoked cigarettes for some time during their lives, but twenty-six percent of these men and eleven percent of the women have stopped smoking. The number of persons who have given up smoking is increasing.
Men as a group smoke more than women. Among both men and women the age group with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smokers is the age group 24—44.
Income,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 all play a part in determining a person’s smoking habit. City people smoke more than people living on farms. Well-educated men with high incomes are less likely to smoke cigarettes than men with fewer years of schooling and lower incomes. On the other hand, if a well-educated man with a higher income smokes, he’s likely to smoke more packs of cigarettes per day.
The situation is somewhat different for women. There are slightly more smokers among women with higher family incomes and higher education than among the lower income and lower educational groups. These more highly educated women tend to smoke more heavily.
Among teenagers the picture is similar. There are fewer teenager smokers from upper-income, well-educated families, and also fewer from families living in farm areas.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are preparing for college are less likely to smoke than those who don’t plan to continue their education after high school. Children are most likely to start smoking if one or both of their parents smoke.
61. The underlined word “picture” in the la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A. situation B. photo C. painting D. teenager
62. Which group of people smoked mor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 group of women. B. The group of teenagers.
C. The group of men. D. The group of old people.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factors will be likely to decide whether a person smokes or not
A. income and sex. B.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
C. sex and age. D. all the above.
6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if a teenager doesn’t plan to go to college, and if his parents both smoke, he will
A. probably not smoke in the future.
B. probably start to smoke in the future.
C. persuade his parents to give up smoking.
D. hate his parents as well as other smokes.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n’t true
A. It wasn’t until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at cigarettes became an important threat to public.
B.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giving up smoking.
C. A poorly-educated woman with lower income is more likely to smoke than a well-educated woman with high income.
D. There are the most smokers in the age group of 24-44.
第二节: 信息匹配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阅读下列应用文及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请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选项字母涂黑。
下面是英语的学习方法:
C. Find a partner.
It is always nice if you can learn from someone else. So, persuade a friend or family member to study English with you together. This will make you keep working. Decide times to meet and make a plan for the week, and encourage each other regularly.
D. Just get the main idea.
Language learning is also about intuition(直觉). Guesswork is an important way in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When reading an article, you aren’t expected to understand everything first time round. Try to pick up some clues and make full use of it. Then feel the author’s attitude. Is it positive or negative, criticism or praise
E. Build up your vocabulary.
A large vocabulary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ing, but don’t try to learn too much at once. You’d better study frequently and not for too long time. Say four or five words one time. Put them into sentences to fix them in your mind, then come back to them later.
F. Jump over the word you don’t know.
In order to speak fluently, don’t get struck even if you don’t know the exact words or phrases. Think of things you might want to say whenever you have spare time. Use body language like facial expressions, gestures to get your meaning across.
请阅读下列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碰到的困难,然后匹配他们可以采用的英语学习方法。
66. Wang Yi. Wang Yi has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passages. So he looks up the every new word in the dictionary so as to understand everything. To his surprise, he made little progress in learning English. What should he do
67. Jim. Jim knows just a few words. He is very anxious to improve his English. Therefore, he wants to enlarge his vocabulary in a short time and tries his best to memorize new words as many as possible at a time.
68. Mandy. Mandy is worried about her poor pronunciation. And she doesn’t know how to improve her pronunciation. She lives alone far away from her school and doesn’t know what to do.
69. Brenda. Brenda pauses continuously during her talk. And she can’t express herself clearly in English because she sometimes forgets some key words when she tries to find the right word.
70. Annie. Although Annie wants to communicate with her foreign classmate, she is afraid of being laughed at because of her poor pronunciation.
Ⅴ.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Rivers are one of our most important natural resources. Many of the world’s great cities are located on rivers, and almost _____71_____ country has at least one river _______72______ (flow) through it that plays ____73_______ important part in the lives of its peopl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history, people _______74_______ (use) rivers for transportation. The longest one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Mississippi, and the lifeline of Egypt is the Nile. ____75_____ transportation, rivers give water to drink, water for crops, and chances for fun and recreation for the people ___76_____ live along their banks.
However, large cities and industries _____77____ (locate) on rivers often make problems. As the cities grow ____78___ size and industries increase in number, the water in the rivers becomes ____79____ (pollute) with chemicals and other materials. People are learning the importance of doing more to keep their rivers clean ___80____ they want to enjoy the benefits of this natural resource.
Ⅵ. 完成句子(共10小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81. The prisoners a____________ to escape, but failed.
82. They were all found guilty of illegally _________ (持有,拥有) guns.
83. Sportswear is not a____________ for a formal occasion.
84. Being self-employed allowed him the ____________(灵活性,弹性) to work unusual hours.
85.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visit will s_____________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86. He has been under great s____________ these days because the exam is coming.
87. He stood on the stage, ___________(陈述,说明) that his demand should be satisfied.
88. His English is not too bad—it is slightly above the ________(平均的) level.
89. Wealth does not g____________ happiness.
90. The thief ____________(惊慌) at the sight of the policeman and tried to run off.
Ⅶ。背诵默写(共10空,每空0.5分,满分5分)
(U4 M6) However, the attitudes of scientists toward this rise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91) ,Dr Foster thinks that the trend which (92) by 5 degrees would be a catastrophe. She says, “We can’t predict the climate well enough to know what to expect, but it could be very serious.” Others who agree with her think there may be a rise of several metres in the sea level, or predict severe storms, floods, droughts, famines, (93)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spec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those, like George Hambley, who (94) this view and believe that we should not worry about high levels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air. They predict that any warming will be mild with few bad (95) .
(U5 M6) I have the greatest job in the world. I travel to unusual places and work alongside people (96) . Sometimes working outdoors, sometimes in an office, sometimes (97) and sometimes meeting local people and tourists, I am never bored. Although my job is (98) , I don’t mind because danger excites me and (99) .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bout my job is that I help protect ordinary people from one of (100) on earth--- the volcano.
Ⅷ. 基础写作(共1题,满分15分)
假设你是学校太阳能汽车研究小组的成员,请用英文写一篇短文,对比介绍太阳能汽车和普通汽车。主要信息点如下表:
太阳能汽车 普通汽车
特点 使用太阳能 使用汽油、燃气
优点 安全、清洁 污染环境
缺点 能量小、速度慢,夜间不能行驶 能量足,使用方便
建议 发展技术,提高能量 使用清洁能源
[写作要求]
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的内容。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的准确性,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参考词汇]
太阳能汽车:Solar cars 燃气:fuel
参考答案
b
Ⅳ 阅读(满分45分)
46~50 BDABC 51~55 ABCAD 56~60 DCADC 61~65 ACDBC 66-70 DEAFB
Ⅴ.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71 every 72 flowing 73 an 74 have used / have been using 75 Besides
76 who 77 located 78 in 79 polluted 80 if
Ⅵ. 完成句子(共10小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81. attempted 82. possessing 83. appropriate 84. flexibility 85. strengthen
86. stress 87. stating 88. average 89. guarantee 90. panicked广东省执信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生物文)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组织液
2.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
3.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中原因是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使体内增加水分
C. 使体内增加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免疫调节 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5.人体的活动受神经中枢的指挥,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 B.下丘脑 C.小脑 D.大脑皮层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A.神经递质 B.CO2 C.Na+ D.O2
7.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这种电信号称为
A.静息电位 B.反射 C.神经冲动 D.反射弧
8.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A.外正内负 B.外负内正 C.外负内负 D.外正内正
9.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是
①感受器 ②效应器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传入神经
A ①⑤③④②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④⑤③① D ①④③⑤②
10.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的婴儿,神经细胞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智力迟钝。治疗此病应服用
A.肾上腺素 B.胸腺激素 C.抗利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11.人体的血糖水平受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之一是促进
A.肝糖原的合成 B.肝糖原的分解 C.葡萄糖的储存 D.葡萄糖的氧化
12.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通过不同方式发挥作用。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A.作用时间较短 B.微量而且高效 C.反应速度较快 D.通过反射弧起作用
13.在养殖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四大家鱼时,工作人员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似物,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随后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该促性腺激素类似物靶器官是
A.垂体 B.性腺 C.下丘脑 D.甲状腺
14.抗利尿激素在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A.糖 B.水 C.Na+ D.K+
15.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受到抑制,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不会过高,这种调节方式为
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16.下列疾病中,可能由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是
A.艾滋病 B.糖尿病 C.血友病 D.流行性感冒
17.在四大家鱼(鲤、鳙、草、鲢)的育苗过程中,为了促进亲鱼的卵子和精子成熟,应
给雌、雄亲鱼注射的药物是
A.胰岛素 B.生长素 C.抗利尿激素 D.促性腺激素
18.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19.免疫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是指
A.识别和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以及癌细胞
C.抵抗抗原的侵入 D.促进抗体的产生
20.免疫对于防御疾病、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在细胞免疫中,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
A.记忆细胞 B.效应T细胞 C.浆细胞 D.吞噬细胞
21.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
22.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红细胞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
23.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
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 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
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 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
24.下列腺体中,既能分泌生长激素,又能分泌多种其他激素的腺体是
A.甲状腺 B.垂体 C.唾液腺 D.卵巢
25.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应适量注射
A.甲状腺激素 B.生理盐水 C.性激素 D.葡萄糖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淋巴、组织液 D.内环境
2.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抗体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解旋酶
3.一个人出现水肿,其原因可能是
A. 血浆中尿素过多 B. 皮下脂肪积存过多
C. 血糖含量过少 D. 血浆蛋白质含量过少
4.肌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
A 血浆 B 组织液 C 淋巴 D 细胞内液
5.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6.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A. 唾液腺、垂体、肠腺 B. 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 睾丸、汗腺、皮脂腺 D. 卵巢、胃腺、肝脏
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
8.下列生物中,可以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射活动的是
A.噬菌体 B.草履虫 C.青蛙 D.向日葵
9.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时,展现了出色的身体平衡能力,其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 B小脑 C.脑干 D.下丘脑
10.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某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注射能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进行治疗,该激素为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胸腺激素 D.雄性激素
11.小伟患痢疾出现腹泻而引起严重脱水,医生除了用药物治疗外还考虑补液。下列补液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A.喝葡萄糖水 B.喝橘子汁 C.输生理盐水 D.喝蒸馏水
12.a一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酞胆碱受体牢固结合,使受体失去传递兴奋的能力。据此可知,a一银环蛇毒中毒会造成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B.肌肉松弛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D.肌肉持续收缩
13.右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14.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15.右图为人体处于某一状态时的皮肤结构示意图。据图可知,此人正处于
A.温度适宜环境中 B.炎热环境中
C.寒冷环境中 D.剧烈运动中
16.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是双向的 B.反射活动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C.体温调节与神经系统无关 D.反馈调节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7.下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A.B细胞 B.T细胞
C.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
18.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
B.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
C.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则没有
D.病毒侵入机体后,只依靠体液免疫将其消灭
19.2006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会议在我国天津市举行,会议的主题为:行动起来,遏制艾滋。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
C.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染 D.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0.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A 浆细胞 B 吞噬细胞 C效应T细胞 D 记忆细胞
21.淋巴细胞受某种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
A其化学本质是糖类 B起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C能与抗原结合从而消灭抗原 D能在体内长期存留
22.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3.下列各项中,能看做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
C.静脉注射胰岛素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24.某大学的新生在军训长途行军时,好多同学脚底部都打了泡,泡破后,流出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来源于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25.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2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B.循环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血液成分保持不变
D.当人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可能会生病
27.下列三种生物学现象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
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
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
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 B.反射、细胞免疫、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反射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
28.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29. 下列有关稳态与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
C.免疫系统受损使癌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30. 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所有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①过程中,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是自由扩散
C.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完成②和③过程
D.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⑤过程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2.右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可以进入A、C、D
B. 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
C. ②可以叫细胞间隙液
D. 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
3.病原体侵入机体时,非特异性免疫首先起防御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浆细胞分泌抗体 D.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4.下列选项中,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A.膝跳反射 B.表演舞蹈 C.作答试题 D.朗诵诗歌
5.大多数人注射乙肝疫苗(抗原)后,引起体内产生
A.相应抗体 B.生长激素 C.记忆B细胞 D.乙肝病毒
6.蝌蚪发育成青蛙与甲状腺激素密切相关,如果垂体被完全破坏,蝌蚪就不能正常发育
为青蛙,原因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垂体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不能运输到靶器官 D.下丘脑不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7.病原体进人人体后,机体会对其做出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反应。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 B.皮肤出现蕁麻疹
C.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 D.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菌
8.下列人体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的是
A.谈虎色变 B. 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
C. 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作用 D. 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
9.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10.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
B.分泌物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
高二级(文科)生物科期末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D D A C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B B C B D D B B
21 22 23 24 25
D C D B D广东省执信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4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不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甘蔗 B.甜菜
C.咖啡 D.香蕉
2、如果在乙城建一个水泥厂,从城市盛行风向和大
气环境角度考虑,厂址最适宜选择在
A.城市的东南郊 B.城市的西北郊
C.城市的东北郊 D.城市的西南郊
下列四国局部图中的甲、乙、丙、丁为各国重要海港,读图回答3~5题。
3、甲港口附近的海域是
A.里海   B.渤海   C.黑海   D.波罗的海
4、丙港与丁港相比
A.沿岸都为暖流流经     B.高温的月份一致
C.沿岸都为寒流流经 D.多雨的月份一致
5、有关四国间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国从乙所在国进口铁矿石 B.丁所在国从丙所在国进口煤炭
C.乙所在国出口小汽车到甲所在国 D.甲所在国出口石油到丙所在国
读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回答6~7题。
6、有关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低纬流向高纬
B.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C.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D.是暖流
7、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稀树草原、荒漠
C.针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稀树草原、荒漠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海拔4093米)胜利建成。读图,回答8~10题。
8、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站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①低温严寒 ②暴雨频繁 ③高原缺氧 ④地球自转偏向力大
⑤破坏企鹅的生存环境 ⑥可供施工时间短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⑥
9、与中山站和长城站相比,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更好。这是因为其所在地
A.昼短夜长、视野开阔 B.自转的线速度较快、风速较小
C.地势较高、盛行上升气流 D.大气透明度较高、连续观测时间较长
10、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中新网电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成就展在民族文化宫隆重举行,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五个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读我国五个自治区略图,回答以下11~13题。
11、我国五个自治区中,有大面积干旱区分布的是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2、下列关于五个自治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个自治区都位于沿边地区 B.与④自治区相邻的国家最多
C.与⑤自治区相邻的省区最多 D.③④全属外流区,①②⑤全属内流区
13、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一组是
A.abe B.ehg C.deh D.efg
下图为“我国西北部分山脉1550年~1700年冰川与现有冰川面积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所列山脉冰川面积变化率最小的是
A.阿尔泰山 B.天山 C.祁连山 D.昆仑山
15、图中山脉冰川面积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全球变暖 B.人类开发冰川 C.太阳高度角变大 D.过度放牧
读下面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16~17题。
图甲 图乙
16、可以作为图甲和图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的界线的是
A.200mm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等温线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
17、造成图甲和图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市场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甲为某地形区在该省的分布范围,此地形区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山东丘陵
19、关于乙、丙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河流冬季不结冰,丙地河流冬季结冰
B.乙地是半干旱地区,丙地是半湿润地区
C.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乙地是中温带,丙地是暖温带
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20题。
20、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 横断山 B. 太行山 C. 巫山 D. 祁连山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21题。
2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右图,回答22题。
22、“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
素是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6 分)
23、北京时间2009年10月3日凌晨,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在2016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的竞争中,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三轮投票击败西班牙马德里,获得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这也是奥运会首次登陆南美大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1)据图分析,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叙述里约热内卢地理位置的特点。(3分)
(2)里约热内卢所在国家,有世界上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河,该河流域主要属于 气候,该河流域与里约热内卢的气候类型一致,但成因不同,请比较说明两地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的差异。(6分)
(3)里约热内卢所在国家,能源资源中较为丰富的是__________,试分析该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
(4)里约热内卢所在国家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矿产)进口地区,下列国内企业中最主要依靠进口该种矿产发展相关的产业是__________
A.宝钢 B.攀钢 C.中石化 D.中国移动 E.广汽集团 (2分)
24、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图乙:该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图丙:该区域某类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1)写出图甲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的名称:(4分)
    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E__________。
(2)结合图甲、图乙分析,图甲中C所在区域降水稀少,主要原因是常年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根据甲图中气候类型的分布,判断该地区植被类型的地理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的特点(2分)
(3)丙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其主要农产品是 。结合资料,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优点是 ,该区域发展农业最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8分)
25、地理环境影响区域发展,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评价某一区域,首先要确定区域的位置,然后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土壤等)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材料二: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材料三:下图是我国2009年8月12日全国高温预报图,图中所示为我国两大高温区。
(1)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气候以____________气候为主;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___;太湖平原地处东部季风区,其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____。(4分)
(2)从气候的角度看:吐鲁番盆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充足,限制条件是____________不足;太湖平原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丰富。(6分)
(3)读材料三,太湖平原此时的高温与___________(气象灾害)有关;吐鲁番盆地的高温除与降水少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封闭有关。(2分)
(4)在国土整治中,吐鲁番盆地要防治 问题;太湖平原要防治
问题。(2分)
26、读图甲、乙、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金沙江(玉树至宜宾段)流域最突出的资源优势是 资源,该地区开发这种资源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4分)
(2)图乙表示该流域水库累计库容量与大通水文站输沙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读图说明二者的相关关系是______。(2分)
(3)图丙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 (2分),该问题产生原因可能有 (4分) ;
(4)图丙中资料4所反映的长江含沙量大的问题,该问题可能引起河流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灾害是 (2分)
高二级文科地理期末考试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D B D C C B A D B D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B D A D B B C A A D
24、(14分)
(1)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4分)
(2)副热带高气压带 半环状(2分)
(3)混合农业 小麦和羊毛 (2分)
优点:① 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 ③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4分)
不足:水源不足。(2分)
2,4,6广东省执信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数学文)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那么集合 等于( * )
A. B. C. D.
2.若函数是函数的反函数,且,则( * )
A. B. C. D.
3.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值是( * )
A. 63 B.31 C.27 D.15
4. 在中,,则( * )
A. B. C. D.
5.到椭圆左焦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
距离相等的动点轨迹方程是( * )
A. B.
C. D.
6.一个锥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下面选项中,不可能是该锥体的俯视图的是( * )
7.已知等差数列中,若,则数列的前项和等于( * )
A. B. C. D.
8. 使“”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 )
A. B. C. D.
9. 设且满足,则的最小值等于( * )
A. B. C. D.
10.若函数满足且时,,
函数,则函数在区间内的零点的
个数为( * )
A. B.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 命题“”的否定是:___***_____;
12. 平面向量、的夹角为,,, 则___***_____;
13. 已知圆的圆心为,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且,则圆的方程为___***_____;
14. 已知双曲线的顶点与焦点分别是椭圆的焦点与顶点,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与椭圆的交点构成的四边形恰为正方形,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 80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16.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车间将名技工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加工某种零件,在单位时间内每个技工加工零件
若干,其中合格零件的个数如下表: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甲组 4 5 7 9 10
乙组 5 6 7 8 9
(Ⅰ)分别求出甲、乙两组技工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合格零件的平均数及方差,并由此比较两组技工的技术水平;
(Ⅱ)质检部门从该车间甲、乙两组中各随机抽取名技工,对其加工的零件进行检测,若两人完成合格零件个数之和超过件,则称该车间“质量合格”,求该车间“质量合格”的概率.
18.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的方程为:,其中,直线与椭圆的交点在轴上的射影恰为椭圆的焦点.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直线与椭圆在轴上方的一个交点为,是椭圆的右焦点,试探究以为直径的圆与以椭圆长轴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
19.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定义域为且同时满足: ①图像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函数为偶函数;②对于任意大于1的不等实数,总有成立.
(Ⅰ)的图像是否有对称轴?如果有,写出对称轴方程,并说明在区间上的单调性;
(Ⅱ)设,如果,判断是否有负实根并说明理由;
(Ⅲ)如果且,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函数对任意的都有,数列满足.
(Ⅰ)分别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数列满足,是数列的前项和,是否存在正实数,使不等式对于一切的恒成立?若存在请指出的取值范围,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D C B D B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 12. 13. 14.
16. (本小题满分12分)
【解析】(Ⅰ)依题意,
……………………………… 2分
……… 3分
…………… 4分
因为,
所以,两组技工的总体水平相同,甲组技工的技术水平差异比乙组大 …………… 6分
(Ⅱ)记该车间“质量合格”为事件A,则从甲、乙两组中各抽取1名技工完成合格零件个数的基本事件为:(4,5),(4,6),(4,7),(4,8),(4,9),(5,5),(5,6),(5,7),(5,8),(5,9),(7,5),(7,6),(7,7),(7,8),(7,9),(9,5),(9,6),(9,7),(9,8),(9,9),(10,5),(10,6),(10,7),(10,8),(10,9)共25种 ………… 8分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为:(4,9),(5,8),(5,9),(7,6),(7,7),(7,8),(7,9),
(9,5),(9,6),(9,7),(9,8),(9,9),(10,5),(10,6),(10,7),(10,8),
(10,9)共17种 ……………………………… 10分
所以 ……………………………… 11分
答:该车间“质量合格”的概率为 ……………………………… 12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
【解析】(Ⅰ)证明:方法一:,连结CG,
∵分别为、的中点 ∴且
……………………………… 2分
平面,平面
平面 ……………………………… 4分
方法二: ∵分别为、的中点
∴且 ……………………………… 1分
平面,平面
平面
平面,平面
平面
∴平面平面 ……………………………… 3分
∵平面平面 ……………… 4分(Ⅱ) ∵ ∴ ∴在中 =
∴即……………………… 6分
又∵
∴平面 ∴ ……………………8分
∴平面 …………………… 9分
(Ⅲ) 方法一: ∵平面 ∴
∵ ∴平面
∴为三棱锥的高 …………………… 11分
面,
……………………… 12分
……………………… 14分
方法二: ……………………… 10分
平面 为三棱锥的高 ………………… 11分

……………………………… 12分
………………………… 14分
方法三: ……………………… 10分
面 为三棱锥的高 …………………… 11分
平面
………………………… 12分
………………………… 14分
18. (本小题满分14分)
【解析】 (Ⅰ)方法一: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坐标是, ………………………… 2分
根据椭圆的定义得:,
即,即, ………………… 4分
又,,联立三式解得 …………………… 6分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 7分
方法二: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坐标是,……………… 2分
将点坐标代入椭圆的方程得
化简整理得 ………………………… 4分
解得或
或 或(此时,舍去)
………………………… 6分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 7分
(Ⅱ)由(1)可知,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
则以为直径的圆方程是,圆心为,半径为 …… 9分
以椭圆长轴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圆心是,半径是 ………… 11分
两圆心距为,所以两圆内切. …………………………… 14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
【解析】(Ⅰ)由条件①得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 2分
由条件②得时,恒成立,时,恒成立,
在上单调递增 …………………………… 4分
又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在上单调递减 ……… 5分
(Ⅱ)方法一:若有负根,则, 
…………………………… 6分
, 在上单调递减 ……………… 8分
,与矛盾 故无负实根 ………… 10分
方法二:若有负根,则 
…………………………… 6分
, 在上单调递减
结合图像如右图所示
………………………… 8分
知与的图象在轴左侧无交点,故无负实根 ……… 10分
(Ⅲ)解:点与点为上关于直线对称的两点
…………………………… 11分
, …………………………… 12分
又在上单调递增, …… 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
【解析】(Ⅰ) …………………………… 1分
时满足上式,故 ……………………………2分
∵=1∴ ……………………………3分
∵ ①
∴ ②
∴①+②,得 …………………………… 5分
(Ⅱ)∵,∴ ………………………………6分
∴, ①
, ②
①-②得 …………………………8分
即 ………………………… 9分
要使得不等式恒成立,
结束
输出


开始广东省执信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文)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等。这说明
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B.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C.文化具有乡土气息 D.文化是自然而然的
2.看了2010年11月12日晚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后,一位网友在微博中写道:“这是一台气势恢弘的史诗般的杰作,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这表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C.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D.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3.2010年7月22日开始公映的《唐山大地震》是我国第一部国产IMAX电影。公映两个月就创造了6.6亿元的全国总票房,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说“西方,特别是一贯富有使命感的美国,认为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应当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权力有限的政府、人权、个人主义和法制的价值观念,并将这些价值观念纳入他们的体制”。亨廷顿的观点
A.是文化实用主义的观点 B.符合世界多极化的要求
C.说明文化具有经济功能 D.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观点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博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据此回答5—8题。
5.世博会期间,到上海观看世博会的各地观众成为海外嘉宾眼中的“世博一景”。文明观博、文明观展体现一个城市市民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自然科学素养 B.社会科学素养
C.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上海世博会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展馆各具特色。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和上海的窗口。上述材料说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③各民族文化逐渐走向融合统一 ④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7.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是世博会的看点之一。其折射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①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②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③蕴涵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④说明了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8.无论是北京奥运会,还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都是重要的表现内容。奥运会上的祥云、中国印,还有缓缓展开的卷轴让人感受到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而世博会上北京的风筝、天津的泥人、湖南的湘秀、河北的剪纸等,则让人目不睱接。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中华文化丰富多彩 ④我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书法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繁荣书法艺术,要正确对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下列对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继承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10.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交流就是要消除文化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手机已经成为大众生活日常必需品之一,也正在成为互联网业务新的增长点。据此回答11—12题
11.手机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短信、彩信等方式来表达和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12.手机上网在满足人们正常需要的同时,也有一些低俗不堪的内容浮现出来,腐蚀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些负面影响,广大手机用户应该
①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②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
③不断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④远离手机网络,拒绝虚幻世界的诱惑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2010年11月14日,在日本横滨举行的十八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强调中国将努力同各方一道营造和平稳定、求同存异、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太作出积极贡献。“和谐亚太”的理念中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贵和”、“和而不同”思想。这主要表明
A.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B.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性
C.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14.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 B.爱国主义 C.自强不息 D.勤劳勇敢
15.之所以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因为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0年10月1日至6日,第八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在山城重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百余所高校的200多名师生在本届演唱研讨会上以竞赛、展演和研讨的方式,共话京剧的发展。据此回答16—18题
16.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京剧属于传统文化中的
A.传统习俗 B.传统文艺 C.传统思想 D.传统节日
17.京剧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18.我国戏曲剧种繁多,北京有京剧,河南有豫剧,四川有川剧,广东有粤剧,上海有沪剧,浙江有越剧,湖南有湘剧和花鼓戏……这说明
A.文化具有民族性 B.文化具有区域性
C.文化具有世界性 D.文化具有继承性
19.油画《父亲》是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震颤人的心灵,令人难忘。在大巴山的乡村,作者罗中立曾长久生活在“父亲”身边,闻着老人的烟叶,听着老人的故事。正是作者丰厚的生活经验成就了《父亲》深刻的艺术性。这启示我们
A.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
C.文化创新源自艺术家的艺术天分 D.文化创新取决于艺术家的执著努力和勤奋
20.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
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
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我国约有5.6亿人被纳入央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其中20%—30%的人因不良信用记录被纳入央行“黑名单”,导致贷款难,这种诚信危机于己于社会均不利。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上述现象说明
A.公平的竞争秩序能决定市场经济是否繁荣
B.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决定市场经济是否规范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D.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体系
22.近年来,“山寨文化”借其草根性、民间性、自发性受到追捧。然而,一些不健康文化也借山寨之名无限放大。这启示我们
①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②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
③文化市场越活跃,越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④要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有人认为,中国的唯一出路是自己认错,全心全意学习西方。我们必须承认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去学人家。这种观点是
A.文化霸权主义的观点 B.守旧主义的观点
C.封闭主义的观点 D.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
2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
A.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增强诚信意识为核心
C.集体主义为核心 D.培养家庭美德为核心
2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是
A.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慰问演出 B.唱红歌、颂经典、开展红色旅游
C.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D.建设时速350公里的沪杭城际高铁
26. “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段话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重在
A.树立崇高道德理想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宣传教育,开拓创新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27. 十八世纪,亚当·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生产一枚扣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这家工厂由10个工人分别承担1—2道工序,每天共生产48000枚扣针,平均每天生产4800枚。如果让工厂各自独立完成全部工序,那么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连20枚扣针也生产不出来,这说明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
A.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减少单位劳动时间的商品产量
C.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D.减少商品的个别价值
28. 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29. 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
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D.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31.随着亚运会的举办,以岭南文化为特色的广东文化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热点,有同学认为,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是广东建设文化省乃至社会全面进步的依托,但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粤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会使广东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要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广东,必需大力革新岭南文化。因此,实现岭南文化的创新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一说在岭南文化创新中应如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12分)
33. 2010年7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强调,下半年对物价上涨的可能性要保持警惕。中国人民银行监测的5 000户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从一季度的53.2%上升至54.2%,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上升。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的居民储户调查显示,二季度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70.3%,比上季上升4.7个百分点。
(1)简要说明物价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9分)
(2)“下半年对物价上涨的可能性要保持警惕”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并请你为防止物价上涨提几点合理建议。(7分)
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AABDD 6——10 ACBDC 11——15 ACDBD
16——20 BCBBC 21——25CCDAD 26——30 DDABC
二、问答题(共40分)
31. (1)“古为今用”,就是要在岭南文化创新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4分)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岭南文化创新。(1分)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岭南文化创新的生要追求。(1分)
(2)“洋为中用”,就是要在岭南文化创新中面向世界,博采众长。(4分)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1分)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有,要保持岭南文化的特色。(1分)
3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做到①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3分)②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分)③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的精髓,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3分)④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3分)
10008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