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古代史 第6讲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明朝的建立和灭亡 口号: 均田免赋 考点1知道明朝的建立;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河 辽 鸭 绿 江 金 后 明 朝 鲜 渤 海 京师 (北京) 沈阳 (盛京) 赫图阿拉 萨尔浒 山海关 宁远 兴城 新宾 1616年,努尔哈 赤在此建立“大金” 政权,史称后金。 明代辽东边墙 女 真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 次年,改国号为清。 清 2、满洲兴起 努尔哈赤 皇太极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内容 明朝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 影响 政治 在中央: 在地方: 特务 军事 思想 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废行省,设三司,互不统属。长官均由中央任命。 设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 设五军都督府,调兵和武官任命权统归兵部 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 考点2 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 年代 世界主要 科技发明 中国 占百分比 汉代 45(件) 28 62﹪ 隋唐 45(件) 32 71﹪ 宋元 67(件) 38 57﹪ 明清 472(件) 19 4﹪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加强 束缚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2020宁德)明朝规定:“六部尚书之上,不设总其成的长官,而由六部尚书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在此之前,“总其成的长官”应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刺史 D.军机大臣 (2020年山东聊城)“(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 A.君臣关系融洽 B.反对铺张浪费 C.君主专制加强 D.饮酒之风盛行 精讲精练 A C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内容 清朝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 影响 政治 思想 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康熙、雍正、乾隆为盛)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地清代的极端强化。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 康熙 雍正 乾隆 撤销议政王大臣 × 努尔哈赤(清初) 满洲贵族组成,决定军国大事。 草拟谕旨,处理奏章。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原话),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赵翼 实质:强化君主专制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朝代 回顾:历史上还有哪些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事件? 禁锢思想 巩固统治 D (2020菏泽)清朝雍正时期,为确保皇帝意志畅通无阻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东厂 D.设立军机处 精讲精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初步 形成 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论 建立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1)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在中央,设丞相(分管行政)、御史大夫(分管监察)、太尉(分管军事),最后由皇帝决断,宰相制度正式建立; (3)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巩固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2)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加强皇权,巩固大一统 知识拓展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完善 (1)三省六部制: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监督,这样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科举制:实行科举取士,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通过科举当官的人成为“天子的门生”,加强了皇权 强化 宋朝时设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和财政权。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顶峰 (1)废丞相:明朝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解决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直属于中央的三司,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2)厂卫制度:明朝时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对百姓和官吏的监督,这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标志着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3)军机处:清朝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所有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决策,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 趋势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2020菏泽)清朝雍正时期,为确保皇帝意志畅通无阻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东厂 D.设立军机处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精讲精练 D A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考点3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看图说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和所到地区。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有哪些? 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目的 过程 性质 影响 郑和下西洋 规模大、时间早、航程远 新航路开辟 规模较小、时间较晚 主要是政治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主要是经济目的: 友好交往 殖民扩张活动 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给明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后来因国力衰弱而终止(明后期)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之后的殖民统治,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导致两次航海影响不同的根源:前者封建自然经济, 后者是资本主义经济。 侵略海外殖民地,掠夺财货,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台州九战九捷 福建 广东 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患日益严重 意义:巩固了东南海防,保障了沿海人民的生命安全。 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看图回答: 明朝末期,哪个国家侵占了台湾?郑成功在哪一年收复台湾? 清政府怎样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精讲精练 1、(2019泰州)“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一位抗倭将领维护祖国海防安全的决心。他是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2(2020甘肃中考) “他率军从金门渡海东征,一举挫败荷兰殖民者,保障了东南各省的安宁。”“他”的事迹是( ) A.抗击倭寇 B.收复台湾 C.领导虎门销烟 D.率舰激战黄海 C B 考点4清朝前期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 西北 东北 西南 东南:台湾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康熙时沙俄入侵我国东北 西藏地区与中央联系不紧密 乾隆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 清朝前期疆域和政区图 西藏 台湾岛 乌里雅苏台 (蒙古) 新疆 1.册封:顺治、康熙分别册封达赖和班禅,以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2.设机构:雍正设驻藏大臣。1751设立噶厦政府。 3.定制度:金瓶掣签制度(乾隆), 4、颁法律: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1、1684,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1、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设置哨所 3、乾隆时期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雅克萨 影响: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三国-吴国 元朝 1662年 1684年 1885年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州 澎湖巡检司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设台湾省 历代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小结:对台湾、西藏、新疆的管辖 唐太宗 元朝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1965年 文成公主入藏 宣政院 册封“达赖喇嘛”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金瓶掣签制度 噶厦政府 驻藏大臣 西藏自治区 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西汉 唐太宗 武则天 元朝 康熙 乾隆 1876—1878 西域都护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北庭都元帅府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部回归 平定准葛尔叛乱 左宗棠收复新疆 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 小结:对台湾、西藏、新疆的管辖 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要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认识: 精讲精练 (2019南昌)中国古代王朝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管辖,清朝对右图“①”处有效管辖的举措是设立( )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 D (2020年山东滨州)归纳整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边内容是一位同学整理的笔记片段,该片段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外来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 C (2020·广东九年级专题练习)我国历代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A.西藏 B.东北 C.新疆 D.台湾 C 依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原因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等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 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三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考点5 通过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广州十三行 “闭关锁国政策”影响: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也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至少在过去150年里,(中国)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 ——马戛尔尼 关于外交往的那些事儿 启示: 1、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必然挨打 2、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1、“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有着极高的声誉,至今当地仍保留了许多纪念郑和的祠堂、庙宇。而美洲目前尚没有发现当地人为哥伦布修建的具有类似意义的纪念物。这反映出( ) A. 航海目的不同导致不同结果 B.东南亚人民的文明程度高于美洲地区 C. 下西洋意义远大于美洲的发现 D. 美洲人没有认识到欧洲文明的先进 2.(2019长沙)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曰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为一个铁桶。二曰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A.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 B.对外开放 小农经济 C.对外开放 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小农经济 A 精讲精练 D 4.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的客观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史实的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闭关自守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B. 乾隆时期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 C. 清政府严格限制出海贸易船只的载重量 D. 清朝统治者认为中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 3.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 ) A.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 B.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C.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 D.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D A 精讲精练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农业 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商业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明朝中后期,在丝织业中心苏州、杭州等地,出现机户雇佣机工的现象,即雇佣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明朝经济发展 明清经济的发展 考点6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农业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作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高产作物的推广;经济作物种植有较大的发展。。 手工业 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商业 形成了商业网(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全国性市场);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大城市的数量增加了: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徽商 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史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1、下侧为某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欧洲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示意图。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丝绸之路开辟 B.江南地区开发 C.海外贸易繁荣 D.清朝经济兴盛 D 精讲精练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中国 世界 总体:皇权得到高度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及封建社 会渐趋衰落。 政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并最终走向衰落。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思想:八股取士与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 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 略斗争。 科技文化:承古萌新;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中西方差距逐渐拉大。 民族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国家统一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英国于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