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 7.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 7.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一课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1.在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A.?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B.?实现三民主义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焦全面__________的主题。(???

A.?深化改革???????????????????????B.?推进依法治国???????????????????????C.?建成小康社会???????????????????????D.?从严治党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C.?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在哪一年实现了(????
)
A.?2001年????????????????????????????????B.?2004年??????????????????????????????C.?2008年??????????????????????????????D.?2010年
5.?70年代吃饱,80年代吃味,90年代吃品质,今天我们吃健康。这一“吃的变化”说明了(????

A.?人们的口味变了??????????????????????????????????????????????????B.?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C.?现在的人们只追求吃的???????????????????????????????????????D.?现在的人们只追求物质文明,不讲精神文明
6.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李四光????????????????????????????????B.?钱学森????????????????????????????????C.?袁隆平????????????????????????????????D.?邓稼先
7.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是(????
)
A.?毛泽东????????????????????????????????B.?邓小平????????????????????????????????C.?胡锦涛????????????????????????????????D.?江泽民
8.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提出的目标是(????
)
A.?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B.?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C.?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9.21世纪初,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这些特征有(????
)
①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③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0.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二、材料分析题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习近平主席再次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烟雨的七月,十三个盗火者,在这(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起凸骨的手臂,瞬间凝固了一个千疮百孔、列强撕挣的国家命运,永恒了一个民主的方向。……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办好中国事情的关键在于党。没有严格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会丧失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会丧失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就不可能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
材料三: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材料四:学者们指出: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按照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及时平稳地调整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用不断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时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其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述作出了重大调整,我国调整这些论述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主要矛盾中“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些论述的消失,这些成就取得最根本的一条原因是什么?
(4)联系材料四,指出中国共产党“及时平稳地调整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在道路创新方面的实例。
12.改革开放30余载,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中国一举一动也吸引着全球的广泛关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在中国福建厦门举行。中国领导人就国际形势、全球治理、南南合作、伙伴关系等各方高度关注的话题,发出了“中国声音”,表达了“中国的主张与担当”。
材料二:今年5月份,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的《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表示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将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从中读懂了中国未来要建成一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背后的层层深意。
(1)我国成功在厦门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及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展现了怎样的国际形象?
(2)此次金砖国家峰会看到了中国的力量和担当。有媒体惊呼,中国对世界影响如此之大,已经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了。此说法对吗,为什么?
(3)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这背后的深意是什么?
(4)要使令人振奋的“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响,当代青少年应该有怎样的责任担当?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ABD三项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符合题意;
C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国梦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
2.【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是时政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的主题。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的识记。
3.【答案】
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答案是D。
【点评】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4.【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跨越性发展的相关知识。在1908年,我国的《天兵青年》杂志曾向所有的中国人提出过三个问题:一、中国何时能派一名选手参加奥运会?二、中国何时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三、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点评】了解北京奥运会的时间。
5.【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中人民生活的变化有关知识。从吃饱到吃味再到吃品质,体现了人民对食物追求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正确答案选B
【点评】了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6.【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跨越性发展的相关知识。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钱学森,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邓稼先,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点评】理解我国现代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和地位。
7.【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改革新阶段的相关知识。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因为邓小平理论规划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点评】理解邓小平的历史地位。
8.【答案】
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十二五”规划从国强向民富转变,更强调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而B是全面小康的目标,C是建党一百年的目标,D是建国一百年的目标,故此题答案选择A。
【点评】此题考查“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属教师上课讲解的识记类题目。
9.【答案】
D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21世纪初,我们达到总体小康的特征,查阅教材可知,我国现在的小康特征是①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③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故此题选C。
【点评】此题考查总体小康的特征,属教材知识识记题。
10.【答案】
B
【解析】【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改革新阶段的相关知识。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代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党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冲破“计划经济崇拜”。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点评】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提出的经过。
二、材料分析题
11.【答案】
(1)中共一大或中国共产党成立;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共一大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共一大或中国共产党成立;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定名称),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定目标),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定重点)。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地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述作出了重大调整,我国调整这些论述的根本出发点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矛盾中“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些论述的消失,这些成就取得最根本的一条原因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及时平稳地调整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在道路创新方面的实例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一大、历史地位、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答案】
(1)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
(2)不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国际形象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成功在厦门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及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展现了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
(2)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所以媒体的说法错误。
(3)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意味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4)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要使令人振奋的“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响,当代青少年应该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责任担当。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为道德与法治题意,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中国梦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

1


7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