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向古巴运送导弹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
A.封锁与遏制 B.稳定资本主义
C.遏制共产主义 D.发动战争
3. “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你认为材料中的“缔约国”指的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 B.反法西斯同盟国
C.协约国 D.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
4. 有人认为,随着美国一极化引发的疑虑,欧盟作为平衡的力量,越来越被其他国家寄予希望。这主要说明了( )
A.欧盟对保持西欧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B.欧盟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区域一体化进程
C.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欧盟对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5. “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西欧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 )
A.三国同盟 B.轴心国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6.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保持着9.6%的高增长率。这除了日本自身的努力外,还得益于哪一国家的扶持( )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法国
7. 下面是小曦围绕“赫鲁晓夫改革”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
   赫鲁晓夫改革 开始时间:1953年
领域: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
结果:失败
评价: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A.开始时间 B.领域
C.结果 D.评价
8. “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 )
A.苏联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9. 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
A.新经济政策推行
B.斯大林模式形成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赫鲁晓夫上台政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向低潮和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关键在于(  )
A.遭受殖民压迫的程度不同
B.工农群众的觉悟程度不同
C.苏俄支持援助的程度不同
D.两国采取的斗争方式不同
11. 布基纳法索原来是法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非洲独立浪潮影响下赢得了国家独立,是“非洲年”获得独立的17个国家之一。据此判断,布基纳法索独立于(  )
A.1956年 B.1960年
C.1990年 D.1994年
12. 1960年4月,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成立,其后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1990年2月,制宪会议通过独立宪法,萨姆·努乔马当选总统。3月21日,纳米比亚正式宣告独立。据此材料得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
A.纳米比亚经过艰难曲折获得民族独立
B.1990年称为“非洲年”
C.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D.世界人民反殖民斗争取得重要成果
13. 世界近代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贯穿历史发展长河。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论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
①东印度公司的存在推动了工业革命
②玻利维亚是以独立运动领导人命名的
③甘地发起“不合作运动”领导印度取得了独立
④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14年,取得了民族独立
⑤纳米比亚独立宣告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A.①③ B.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
14. 九年级学生组成的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动荡的中东”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问下列哪一事件是不属于这一主题的?(  )
A.朝鲜战争  B.巴以分治 
C.以色列建国 D.中东战争
15. 成为阿以关系史上转折点的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 )
A.1990年、德黑兰 B.1991年、马德里
C.1993年、华盛顿 D.2001年、开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据估算,2017年上半年日本GDP超过520万亿日元,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材料二 日本主要外交活动(部分)
时 间 主 要 活 动
1992 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法案》
1993 为派遣自卫队,通过《伊拉克重建措施特别法案》
1996 参与美国组织的国际军事演习,与美欧平起平坐
2000 以打击东南亚海盗为名,派出军舰巡航
2015 日本右翼和一些保守势力力求摆脱“战后体制”,挑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
(1)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1974﹣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有何影响?80年代中期日本实行什么政策又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何影响?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铁幕演说”
材料二 我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会有稳定的政治与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1)材料一中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指什么性质的国家或地区?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四回答,美国成立了什么组织?苏联相对应地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18. 大国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和经验。以下材料均摘编自英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世界政治家预言,19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将日益受到正在兴起的德国、俄国和美国的影响。然而事实是,这三个国家中的第一个国家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第二个国家在革命中崩溃了。20世纪20年代和以后时期的国际事务似乎仍是以英国和法国的行动为中心。
(1)分析材料一,据所学知识回答,德国“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俄国“在革命中崩溃”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战后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秩序?
材料二【变化中的经济格局(1950~1980)】
二战以后。不仅莫内等“新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而且还有心肠不错、乐于助人的美国,它愿意以合作的方式为欧洲的经济复兴提供财政援助。
(2)分析材料二,据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欧洲经济复兴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矛盾重重的苏联】
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3)分析上图,据所学知识指出B段苏联农业发展较快与哪次著名改革有关?哪一种经济模式导致了苏联的发展“矛盾重重”?
(4)有人认为,新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必然会发生战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ACC 6-10ADACD 11-15BABAB
二、非选择题
16. (1)美国扶持;制定适当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2)影响:受经济危机打击,日本经济发展减缓;政策:实行“科技立国。
(3)问题:体现了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倾向;影响:严重威胁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17. (1)社会主义性质。
(2)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组建华沙条约组织。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18. (1)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原因:欧洲的联合(欧共体的成立)、美国的援助。
(3)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模式:斯大林模式。
(4)观点一:同意。新崛起的大国会威胁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二:不同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各国都积极营造和平安全环境发展经济;由于先进武器的出现,战争对全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危害,当今各国都不会轻易发动战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