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第五讲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之南方(8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三 第五讲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之南方(86张PPT)

资源简介

(共86张PPT)
第一篇
生活的时空
专题三
生活在不同区域里
2021中考社会道法一轮复习
第五讲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课标链接
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教材链接
社会七上P22---69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区地方南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鄱阳湖(江西省)
洞庭湖(湖南省)
太湖(江苏省)
洪泽湖(江苏省)
巢湖(安徽省)
一、太湖流域的位置
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三面濒江临海——北抵长江,南濒杭州湾,东临东海。
长江
东海
杭州湾
北抵长江
南滨杭州湾
东临东海
地跨苏、浙、沪两省一市
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1、
地形
二、太湖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2、气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降水丰沛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著名的水乡,水网密布,灌溉条件优越,水运便利
3、水文
京杭大运河
三、太湖流域的生产特色
1、种植水稻,养殖鱼虾


南浔
2、古镇旅游业发达
江南水乡六大古镇
同里、甪直、周庄(苏)、
西塘、南浔、乌镇(浙)
华西村
华西村位于江阴市华士镇,
被官方列为最富裕的中国村庄。在华西村,工厂、烟囱和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青砖别墅已取代了这个地区常见的水田和平房。……
华西村的“城市”村民十分富有,因为他们集体拥有华西村80多家公司,这些公司生产钢材、塑料管材、建材、聚酯产品和服装。……村里还提供免费医疗保健、幼儿园教育和出国旅游。
——
英国《金融时报》2004年10月17日报道:中国最富裕的村庄
3、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四、生活特色
苏州
西塘
水乡城镇的特色: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
1、交通
在水乡众多的河道是城镇联系外界和物资进出的通道,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
水是“水乡”城镇的特色,这里的城镇多沿河或环湖分布。
便于洗涤、取水和出行人们往往临河建屋。
水是“水乡”城镇的特色,水乡
城镇的居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2、建筑:
3、饮食
喜食米饭和鱼虾。
太湖白虾
太湖银鱼
太湖白鱼
太湖三白
5、4、形成特有的习俗和娱乐活动
周庄的摇快船
过三桥
富庶的四川盆地
我国纬度最低、海拔最低的盆地
四川省
四川与我国哪些省相邻?
四川盆地
地跨四川省,重庆市
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
一、四川盆地的位置和范围
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季风区和地势第二级阶梯
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盆地,边缘多______,山势陡峭,地势
;盆地底部则多_______、_______,平原较少。

丘陵
低山
1.地形
中间低四周高
二、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
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
西接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
北靠秦岭
与黄土高原相望
东接湘鄂西山地
南连云贵高原
土壤
紫色土广布,土壤肥沃


嘉陵江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2.水文
盆地内的主要河流有长江、岷江、嘉陵江和乌江。
因四周山脉环绕,特别是北面秦岭、大巴山的屏蔽,大大减弱了冬季寒潮和冷空气的入侵程度,也是夏季热量不易扩散,因而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的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暖、春旱、夏热
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湿润
成都气候图
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影响
图6-35
成都的气温与降水
盆地内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气候温和,热量充裕,降水丰沛。(亚热带季风气候)
盆地气候
3.气候
4.矿产资源
芒硝——产量丰富
天然气、芒硝等矿产资源居中国之冠。
位于盆地西南部的自贡,是我国最大的井盐生产基地,素有“千年盐都”之誉。
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使四川盆地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盆地西缘山地是我国动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区。
5.生物
银杉
珙桐
gǒng
tóng
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
又称“鸽子树”,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银杏
桫椤
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桫椤
雪豹
金丝猴
白唇鹿
三、生产特色
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农作物种类繁多,产量高,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
四川盆地的农业生产:
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
紫色土以四川盆地分布最广,是一种肥沃的土壤,广泛种植着水稻和油菜。
种植业
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水稻
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优越的自然条件也为肉猪和家禽的饲养提供了条件,产量很高。
饲养业
都江堰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这项水利工程是(
),成都平原有

)之称就得益于它。它位于(
)的中游,是秦国的(
)父子主持修建的
对(
)成为西南地区最重要的(
)基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项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
)和(
)工程。
都江堰
天府之国
岷江
李冰
成都平原
商品粮
防洪
灌溉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四川盆地形成了兼容南北又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巴蜀文化。热烈欢快、幽默活泼的川剧、辛辣可口的川菜……都是其典型代表。
四、生活特色
四川古称"蜀"、"蜀国"和"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我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蜀锦
蜀锦
丰饶的物产
安逸的生活
发自内心的愉悦
四川的水土养育了四川人
少不入川
老不离蜀
川剧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热烈欢快、幽默活泼
川菜是中国特色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杂。四川省会成都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荣誉称号
川菜
辛辣可口
四川盆地湿气大
80年代的珠三角地区
现在的珠三角地区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北回归线穿过
一、地理位置
广东省
珠江
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
珠江三角洲
南海





南临南海
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毗邻香港、澳门地区
观察右图,说
说深圳与香港、
珠海与澳门的
位置关系。
二、区域地位
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优势,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1、地形: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水文:河川众多,
水量丰富
三、自然环境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热量充足,降水极为丰沛,农作物全年都能生长。
3、气候
发达的开放性农业
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背陆临海,海陆交通便利,利于农产品输出;
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市场广阔,利于农产品外销
四、生产特色
四、生产特色
1、外向型农业:农业发达
粮食基地、蔗糖基地、亚热带水果基地、淡水鱼基地、花卉基地
----现代农业基地
是亚洲乃至世界信息产品最大的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工厂”。
2、制造业和对外贸易发达
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
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区域合作:
港澳的优势:拥有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
珠三角的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的劳动力;低成本的土地;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是著名侨乡
珠江三角洲
我有土地可以建厂,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港澳地区
我有丰富的资金,还有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东南亚






大洋洲
外向型经济
地理位置、乡情、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政策
资金、技术、人才、先进的管理经验


厂”
“前


销售
生产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CEPA




中国创造
从中国制造产地转型到先进制造业基地
受金融危机影响,转变发展方式,从“中国
制造产地”转型到“先进制造业基地”。
与港澳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发展模式转型
(1)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2)利用港澳优势,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共同发展
(3)增加技术和科研投入,实现企业转型
(4)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上海
中国最大的
,重要的
和世界著名的

经济中心
工业基地
港口城市
一、城市地位
◇自然条件
◇历史背景
◇工业基础
◇政策支持
二、上海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原因
1、地理位置
临海
地处东海之滨,以富庶的长江三角洲为依托
沿江
居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枢,扼长江入海口,是天然河港,具有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的优越条件
自然环境
地形:地处
,地势坦荡低平,土壤肥沃
水文:河湖众多,与
相连成片。
太湖流域
长江中下游平原
2、自然环境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自然环境
自然条件如何影响上海经济发展?
沿海滨江的
地理位置
发展航运,建设港口(上海是天然河港,具有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的优越条件)
平坦的地形
建设铁路、
公路和港口
气候湿润和长江、
黄浦江等河流
提供天然航道,
为工农业发展
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上海是中国水、陆、空交通的枢纽。上海港是世界著名的十大港口之一,国内航运十分发达,国际海运可达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400多个港口。上海铁路有京沪、沪杭两条干线与全国铁路干线相连接,每天有80余对列车往返全国各国。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始发的空中航线有300余条,民航年旅客运送量已达1300万人次。上海最大的航空港浦东国际机场于1999年投入营运,一期工程客运吞吐量达2000万人次,货物75万吨,方便国内外旅客的出入。
3、交通运输
繁忙的上海港
上海高速公路网
上海国际机场
有29
家国际航空公司开通了从上海始发的30
多条国际航线,与世界96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相连。
上海浦东机场
上海有两个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其中浦东机场日均起降航班达560架次左右(每小时达23架次)。通航浦东机场的中外航空公司已达48家,航线覆盖73个国际城市,62个国内城市。
上海地铁
“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上海是近现代中国的“缩影”,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
早在800多年前已经是“海舶辐奏,番商云集”之地,以至近代上海被称为“东方的巴黎”。
繁忙的上海港口
(1)200多年前,上海就有“江海之通津,
东南之都会”的称誉。
4、历史背景
上海南京路
(2)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商埠。
“辟租界,设银行,办工厂”
曾经的华尔街
(3)此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亚洲东部地区的金融中心、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上海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200年前“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外国商人的觊觎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
被迫辟为商埠
亚洲东部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
辟租界、设银行、办工厂
小结: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是中国开放较早的商埠,各国列强在上海设银行办工厂,促进了经济发展
良好的工业基础
先进的技术
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
综合性工业基地
5、工业基础
上海牌手表
永久牌自行车
上海品牌值得信赖
工业中心
工业基础:工业基础良好,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中央宣布开发浦东
为何变化如此之大,发展如此之快?
小贴士: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国家实施浦东开发战略后,上海被推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上海再次迎来发展新机遇,使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地位更加突出。
如今浦东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高科技中心
6、改革开放的政策
政策支持:1990年国家实施浦东开发战略,使上海成为我国的金融中心和高科技中心。
三、生产特色: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表现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1、金融业发达
是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是中国的金融中心;
张江高科技园区
2、高科技产业发达
是高科技中心,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蜚声世界的科技创新基地。
浦东的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是上海的经济增长点,集中体现了上海的竞争力。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宝钢集团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3、制造业发达
拥有全国最大最先进的工业体系,是我国的工业中心,如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
繁忙的“黄金海湾”上海港
4、航运业发达:是我国的最大港口(大陆集装箱最多、覆盖面最广的港口),近年来吞吐量世界第一。
拥有我国最大的港口,是国际航运中心之一。
繁忙的上海港
沪杭高铁列车
南浦大桥
5、交通运输业发达
交通很发达,陆路、水路和航空线路密集。
二、上海作为我国经济中心的表现
1、金融业发达: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外资超过全国的一半,
是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
2、高科技产业发达: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蜚声世界的科技创新基地。
3、制造业发达:拥有全国最大最先进的工业体系,是我国的工业中心,
如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
4、航运业发达:是我国的最大港口(大陆集装箱最多、覆盖面最广的港
口),近年来吞吐量世界第一,是国际航运中心。
5、交通运输业发达:交通很发达,陆路、水路和航空线路密集
外国人来经商、旅游的很多。日均2万人。截至2002年年底,上海共吸收23000多家合资企业,全球500强中有270多家在上海有投资。
6、旅游业发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