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 6.2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 6.2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6.2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单选题
1.在一篇有关某双百人物的报道中,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石油、大庆、铁人。请你判断他是(???
)
A.?邓稼先????????????????????????????????B.?袁隆平????????????????????????????????C.?焦裕禄????????????????????????????????D.?王进喜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3.下面图画是某一时期的壁画作品,它发生于(???

A.?抗美援朝时期????????????B.?“大跃进”运动时期????????????C.?“文化大革命”期间????????????D.?改革开放后
4.读如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B.?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C.?“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工农业得到快速增长????????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5.火花是火柴盒上的图案,不同时代的火花留下了不同时代的痕迹。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所示火花属于下列哪一时期的历史遗存(???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6.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图这幅夸张的宣传画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B.?“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上行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
A.?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B.?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村生产力
C.?“大跃进”造成三年经济严重困难??????????????????????D.?“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8.下列哪一词汇能够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现象(???
)???????????
A.?“公私合营”?????????????????????????????????????????????????????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倾家荡产大搞钢铁”???????????????????????????????????????D.?“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9.某校八年学生王星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关键字“文化大革命(重大事件)”,下列信息他不可能查询到的是(???
)???????????
A.?五一六通知?????????????????????????B.?四五运动?????????????????????????C.?九一八事变?????????????????????????D.?造反有理
10.“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
A.?吴晗写《海瑞罢官》???????????????????????????????????????????B.?中共中央发表《五一六通知》
C.?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D.?毛泽东写《炮打司令部》大字报
二、问答题
11.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影响很大,这种模式对中国有没有影响?如果有,表现在哪些方面?
12.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很大的曲折。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大跃进”运动在工业和农业方面的表现分别有哪些?产生了哪些后果?
三、材料分析题
1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材料一: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形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就是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党全国人民要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及我党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
(3)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史命。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简洁)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王进喜是题干描述的人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王进喜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模范人物王进喜的事迹。
2.【答案】
C
【解析】【分析】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采取果断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C项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的标志。注意林彪反革命集团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区别,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是在1971年,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但不是“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3.【答案】
B
【解析】【分析】图画中的壁画作品显然十分夸张,它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总路线的指导下,1958年,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B项“大跃进”运动时期是题干壁画创作的背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壁画为依托,考查大跃进的知识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
D
【解析】【分析】
从图中可知,1957-1960年工业总产值增产幅度较大,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趋势,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导致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故D正确;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错误;
B表述正确,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C与题干不符,排除。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导致1959年~1961年粮食供给严重困难的原因。
5.【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中的“斗私”“批修”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判断与“文化大革命”有关。
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6.【答案】
C
【解析】【分析】题干图中火车拉的大麦穗和大玉米是不切实际、浮夸风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1958年,我国开展“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化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主要标志是瞎指挥、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
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题干中的宣传画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三大改造”高速进行和题干中的宣传画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是题干中的宣传画出现的时代背景,符合题意。
D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题干中的宣传画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大跃进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图能力。
7.【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文化大革命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对全国的经济、民主、法制、文化都造成极大破坏,造成了严重后果。ABC和“政治大革命”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8.【答案】
D
【解析】【分析】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由大中学校学生组成的红卫兵,停课闹革命,“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重点记忆即可。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被严重摧残。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9.【答案】
C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信息查询。因为结合历史分析:选项C.九一八事变,是发生在1931年,日本局部侵华战争爆发的标志,因此在“文化大革命(重大事件)”中不可能查询到。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相关的知识点。???
10.【答案】
C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一文发表于1965年11月10日的上海《文汇报》,作者姚文元,文章发表后,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所以答案选择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
二、问答题
11.【答案】
有。如:建国后采取措施恢复国民经济,进行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搞农业生产合作社;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
【解析】【分析】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影响很大,具体如下:1.中国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国家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且优先在东北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国家没有重工业也就没有工业化的基础;在东北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东北具有工业化的基础,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且靠近苏联,可以从苏联得到经济上的援助。)
2.中国的大跃进:(1)制定计划,赶超英美;(2)以钢为纲,全民炼钢;很像苏联的发展失衡与计划体制——一个方面上去了,其他却全停滞不前(有些甚至在倒退,如当时的中国农业;3.农业过度集中,损害农民利益,挫伤积极性,导致农业发展停滞不前,这很像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弊端: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过于集中。)
故答案为:有。如:建国后采取措施恢复国民经济,进行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搞农业生产合作社;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标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表现:在工业方面的表现,首先是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国人民为当年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在全国出现了全民炼钢运动;农业方面的表现,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后果: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③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了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假话盛行的现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的标志及其表现和影响。大跃进的标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表现:在工业方面的表现,首先是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国人民为当年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在全国出现了全民炼钢运动;农业方面的表现,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点。后果: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③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了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假话盛行的现象。
【点评】本题掌握大跃进的标志及其表现和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
13.【答案】
(1)根据材料一“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可以看出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共同抗日,所以他们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打击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我党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这一问题。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可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不忘初心和使命。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由材料一“设使内战扩大
,张杨长期禁铜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等)的阴谋。在这种情形下,共产党坚决主张和平解决....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共提出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政策,因为处死(或长期禁锢蒋介石)
,
会使中国陷入内战,从而给日本以可称之机,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霸占中国。
(2)本题考查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在党中央的支持和推动下,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在于人民公社制;我党针对性地采取的措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十-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可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不忘初心和使命。
故答案为:(1)根据材料一“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可以看出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共同抗日,所以他们主张和平解决这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我国农业问题的因素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打击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我党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这一问题。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可见,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不忘初心和使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

1


8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