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2月开学考试试题(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1-12学年高二2月开学考试试题(全科)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3.右边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4.英国一妇女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要 ( )
A.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B.使客观符合主观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10月19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强调诚信精神,是因为(  )
A.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7. “一只猪搅动物价”,温家宝在陕西调研时说,有关部门要研究对策,跳出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实现平稳健康持续发展。这体现了 (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③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④认识对实践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A.①④ B.③④ C. ②③ D.①②
8.近些年来,关于“曹操墓”的真假之辩不绝于耳,大有胜负不分伯仲之势。“曹操墓”的真假看来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处在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9.“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
A.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B.自然界是客观的
C.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10.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港以东发生9.0级地震,尽管日本是世界上抗震和防震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但这次地震仍给日本造成了自二战以后的最大损失。下列古语中蕴含的哲理最能反映上述材料的是(   )
A.牵牛要牵牛鼻子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11.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体现了 (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④矛盾双方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中草药。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就要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则要加黄连。上述四种中草药的临床运用体现了(  )
A.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  B.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
13.“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寓意是( )
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
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4.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认为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表明( )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 意识能够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
C.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 D.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15.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做相应调整。见下表:
名称 2006年 2008年 2011年
所得税免征额(原800元) 1600元 2000元 3500元
GDP(亿元人民币) 183085(2005年) 246619(2007年) 397983(2010年)
其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呈直线性上升趋势     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③事物的变化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过程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16.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17.2011年10月29日,木星冲日,木星亮度将达到21世纪以来的极大值。这种特殊天象,大约12年才有一次,人生仅能观赏到几回。只要天色晴朗,中国各地乃至整个北半球都可观看到木星冲日。对于这次木星冲日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18.明朝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云:“风过疏竹,风去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9.汽车、飞机和工厂等无节制的碳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灾害天气频发,从而使全球粮食危机爆发的几率增大,大规模社会动荡的风险增加。这表明( )
①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对于客观的联系人们无能为力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一般是偶然的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由于忽视了城市化过程中经济、社会、自然和个人的相互协调,上世纪末以来,拉美地区的城市化导致了严重的城市病。从中我们应当认识到( _
①矛盾的同一性应以斗争性为前提 ②矛盾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④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事故发生后温州普通市民对伤者的救援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天灾人祸面前公民力量的爆发。但在灾难时刻爆发的公民精神,往往也会随着灾难的告一段落而迅速衰减。为此,有关人士呼吁,动车事故后,公民精神更应“常态化”。材料中的这一呼吁强调了
A.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 人定胜天,人民群众无所不能
C. 公民精神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 D. 社会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22. 2011年7月29日,在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浙江省奉化市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升效能”十六字要求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调整和重组,为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等三大战略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奉化此举的哲学依据是( )
①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②上层建筑是当前工作的主要矛盾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④改革可以推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3.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 )
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2011年9月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获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医学大奖。
24、为了攻克疟疾,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从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经过反复筛选、试验,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屠呦呦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 ②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灵感是发现青蒿素的直接来源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25、有人认为大学自主招生应该录取“杰出而偏科的学生”,大学也应该尽可能保持多样化,自主招生要更大程度地向“偏才”、“怪才”开放,不能只盯着“全才”。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②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兼顾次要矛盾
③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④要抓住矛盾主要方面,不能忽视矛盾次要方面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6. 2011年12月,在广东省顺德区大部制试点改革一年多之后,广东将“顺德模式”推广至省( )
内25个区县。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③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总理的讲话坚持了( )
①辩证否定观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矛盾分析法 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8.我国20世纪著名书法篆刻和国画大师齐白石告诫其弟子和艺术工作者说:“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这说明 ( )
①任何事物都应该有自己的特殊性 ②创新和超越,才能实现自我发展
③必须坚持辩证否定观 ④要树立批判精神,坚持扬弃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9、交会对接技术是载人航天发展的三项基本技术之一。 突破和掌握这一技术是建设载人空间站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说明了 ( )
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B.关键部分就能对整体发展起决定作用
C.搞好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D.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30、“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此诗错在
A.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B.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
C.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D.只看到了处处有矛盾,忽视了矛盾时时有
一.问答题(共40分)
31.(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CPI 4.9% 4.9% 5.4% 5.3% 5.5% 6.4% 6.5% 6.2% 6.1%
注:通货膨胀一般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如果CPI涨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因素。
材料三 2011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下降的城市有17个,持平的城市有29个。与8月份相比,9月份环比价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加了1个。价格上涨的城市中,环比涨幅均未超过0.3%。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简要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的联系。(6分)
(2)有同学从材料二得出如下的结论:既然货币政策不断调整,说明以前的认识都是可以被推翻的。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知识评析上述观点。(10分)
(3)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不断上调给我们带来哪些方法论启示。(9分)
32.材料一:乔布斯的一生都与“创新”一词紧密相连,苹果的产品被视作时尚的象征。他领导的苹果公司最早在个人PC上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的iPhone系列产品,利用多点触控技术创造了全新的用户体验,它独特的物理外形和嵌入软件中的思想都使该设备成为了手机技术中的一项突破;开发的ipad产品,四个按键就能实现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美国总统奥巴马评价说:“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
材料二:2011年8月初,苹果公司市值约3371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上市公司,也是全球第一大IT公司。苹果公司不仅是卖产品,而且也是卖文化,卖生活方式。乔布斯专门创意了“Think Different”(另类思考)的广告语,一方面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苹果,更重要的是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动力。苹果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就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乔布斯一贯强调,苹果应该开发出酷毙了、顾客看一眼就会喜欢上的产品。
结合材料一,分析“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的唯物辩证法依据。(8分)
33.背景材料:“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共雷”,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万物莫不相异”
辩题: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所以,任何两个事物不可能有共同之处。(7分)
(2)①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国家调整货币政策,这说明实践推动认识发展,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4分)②但不能因此得出“以前的认识都是可以被推翻的”结论,因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是不能被推翻的,但人们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真理。(4分)③人们能够推翻的是那些经实践检验的错误的认识。(2分)
32.(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积极促使新事物的成长。乔布斯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创新,它在电脑、手机通信等领域开创了先河。(4分)
33.此观点是片面的,题中观点前提正确,结论错误。(1分)
(1).“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 的说法是正确的,它突出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3分)
(2).“任何两个事物不可能有共同之处”的说法错误,它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2分)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为:“若,则”;
命题“,”的否定是“,”;
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 ;
已知,命题“若是奇数,则这两个数中一个为奇数,另一个为偶数”的逆命题为假命题.
2. 若点的坐标为,为抛物线的焦点,点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则取最小值时点的坐标为( )
3. 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分别是和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4.设P为双曲线上的一点且位于第一象限。若、为此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且,则的周长为 ( )
22 16 14 12
5. 是直线与直线垂直的( )
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 在空间四边形中,,,,点在线段上,且,为的中点,则等于( )
7.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分别是、的中点,平面,且,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8. 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与抛物线的准线相交于点C,=2,则BCF与ACF的面积之比=( )
2
9.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10. 过双曲线左顶点作斜率为的直线.若与双曲线两条渐近线分别相交于点,且是中点,则双曲线离心率为(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已知实数x、y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12.从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中任意选择4个顶点,它们可能是如下几种几何体(或平面图形)的4个顶点,这些几何体(或平面图形)是__ ____(写出所有正确的结论的编号)
①矩形 ②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
③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④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13.若圆锥侧面展开图是弧长为cm、半径为cm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14. 过点且被点平分的双曲线的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
15. 如图,把椭圆的长轴分成等分,过每个分点作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八个点,是椭圆的左焦点,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0分)设是实数,有下列两个命题:
空间两点与的距离.
抛物线上的点到其焦点的距离.
已知“”和“”都为假命题,求的取值范围.
17. (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 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平面,,,与平面所成角为.
(Ⅰ) 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Ⅱ) 设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问当的值为多少时,可使得平面,并证明你的结论.]
18.(本小题满分10分)设椭圆()经过点,其离心率与双曲线的离心率互为倒数.
(Ⅰ)求椭圆的方程;(注意椭圆的焦点在轴上哦!)
(Ⅱ) 动直线交椭圆于两点,求面积的最大值.
19. (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 在四棱锥中, 底面ABCD, 为直角, EF分别为PC、CD的中点.
(Ⅰ)试证:平面BEF;
(Ⅱ)设, 且二面角 的平面角大于30°, 求k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椭圆:的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过作与轴垂直的直线与椭圆交于S、T两点,与抛物线交于C、D两点,且.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设为椭圆上一点,且满足(为坐标原点),当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杭西高高二开学考数学答案
出卷人:尹锐 审核人:严兴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命题“若,则”的否命题为:“若,则”;
命题“,”的否定是“,”;
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假命题 ;
已知,命题“若是奇数,则这两个数中一个为奇数,另一个为偶数”的逆命题为假命题.
2. 若点的坐标为,为抛物线的焦点,点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则取最小值时点的坐标为( C )
3. 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分别是和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C )
4.设P为双曲线上的一点且位于第一象限。若、为此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且,则的周长为 ( A )
A.22 B.16 C.14 D.12
5. 是直线与直线垂直的( A )
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 在空间四边形中,,,,点在线段上,且,为的中点,则等于( B )
7.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分别是、的中点,平面,且,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B )
8. 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与抛物线的准线相交于点C,=2,则BCF与ACF的面积之比=( B )
A. B. C. D.2
9.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C )
A. B.
C. D.
10. 过双曲线的左顶点作斜率为的直线.若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相交于点,且是的中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实数x、y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12.从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中任意选择4个顶点,它们可能是如下几种几何体(或平面图形)的4个顶点,这些几何体(或平面图形)是__1,3,4 ____(写出所有正确的结论的编号)
①矩形 ②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
③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④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13.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弧长为cm、半径为cm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14. 过点且被点平分的双曲线的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3X+4Y-5=0 .
15. 如图,把椭圆的长轴分成等分,过每个分点作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八个点,是椭圆的左焦点,则
40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是实数,有下列两个命题:
空间两点与的距离.
抛物线上的点到其焦点的距离.
已知“”和“”都为假命题,求的取值范围.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 是边长为的正方形,平面,,,与平面所成角为.
(Ⅰ) 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Ⅱ) 设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问当的值为多少时,可使得平面,并证明你的结论.
17. (Ⅰ) 因为平面,
所以. 因为是正方形,
所以,从而平面.
所以两两垂直,以为原点,分
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因为与平面所成角为,即, 所以.
由可知,.
则,,,,,
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
令,则.
因为平面,所以为平面的法向量,,
所以.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椭圆()经过点,其离心率与双曲线的离心率互为倒数.
(Ⅰ)求椭圆的方程;(注意椭圆的焦点在轴上哦!)
(Ⅱ) 动直线交椭圆于两点,求面积的最大值.
19. (Ⅰ)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椭圆的离心率为,由已知,得, ,所求椭圆M的方程为 .
…………………4分
当且仅当取等号.
∴.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 在四棱锥中, 底面ABCD, 为直角, EF分别为PC、CD的中点.
(Ⅰ)试证:平面BEF;
(Ⅱ)设, 且二面角
的平面角大于30°, 求k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4分) 解法一:
(Ⅰ)证:由已知且∠DAB为直角,故ABFD是矩形,从而CD⊥BF.
又PA⊥底面ABCD, CD⊥AD, 故由三垂线定理知CD⊥PD. 在△PDC中, E、F分
别为PC、CD的中点,故EF//PD,从而CD⊥EF,由此得CD⊥面BEF.
(Ⅱ)连接AC交BF于G,易知G为AC的中点,连接
EG,则在△PAC中易知EG//PA,又因
PA⊥底面ABCD,故EG⊥底面ABCD. 在底
面ABCD中,过G作GH⊥BD,垂足为H,连接
EH,由三垂线定理知EH⊥BD. 从而∠EHG为
二面角E—BD—C的平面角.
设AB=A,则在△PAC中,有
由k>0知∠EHG是锐角,故要使∠EHG>30°,必须
解之得,k的取值范围为
解法二:
(Ⅰ)如图,以A为原点, AB所在直线为x轴, AD所在直线为y轴, AP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a,则易知点A,B,C,D,F的坐标分别为
A(0,0,0),B(a,0,0),C(2a,2a,0),
D(0,2a,0),F(a,2a,0)
从而,
设PA=B,则P(0,0,b),而E为PC中点,故
. 从而
由此得CD⊥面BEF.
又因,且的方向相同,故,即

由①②解得. 从而.
由k>0知∠EHG是锐角,由∠EHG>30°,得,即
故k的取值范围为
20.(本小题满分15分) 如图,椭圆:的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过作与轴垂直的直线与椭圆交于S、T两点,与抛物线交于C、D两点,且.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设为椭圆上一点,且满足(为坐标原点),当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5分) 解:(Ⅰ)由抛物线方程,得焦点.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解方程组 得C(1,2),D(1,-2). 由于抛物线、椭圆都关于x轴对称,
∴,, ∴ . …………2分
因此,,解得并推得.
故椭圆的方程为 . …………5分
(Ⅱ)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
设:,,,,
由得.
∵点在椭圆上,∴,
∴∴,…………12分
∴或,
∴实数取值范围为.…………15分
侧视图
2
正视图
2
2
俯视图
2
1
1
8题
A
B
C
D
F
E
y
B
C
A
E
z
D
F
x
M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  )
A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B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不是偶数
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D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数不是偶数
2. 已知直线相切,则三条边长分别为|a|,|b|,|c|的三角形( )
A.是锐角三角形 B.是直角三角形 C.是钝角三角形 D.不存在
3.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将圆锥的高分成相等的两段,那么圆锥被分成的两部分的侧面积的比是 ( )
A.1:1 B. 1:2 C. 1:3 D. 1:4
4.点M(x0,y0)是圆x2+y2=a2 (a>0)内不为圆心的一点,则直线x0x+y0y=a2与该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 B.相交 C.相离 D.相切或相交
5.若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则( )
A. B.
C. D.
6.长方体的三个相邻面的面积分别为2,3,6,这个长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面的表面积为( )
A. B.56π C.14π D.64π
7.设斜率为2的直线l过抛物线y2=ax(a≠0)的焦点F,且和y轴交于点A,若△OAF(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方程为 (  )
A.y2=±4x B.y2=±8x C.y2=4x D.y2=8x
8.若直线y=kx+2与双曲线x2-y2=6右支交于不同两点,则k的范围是 (  )
A. B. C. D.
9.直线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且
C. D.非A、B、C的结论
10.侧棱垂直于底面且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叫做正三棱柱; 如图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高为2, 一只蚂蚁要从顶点沿三棱柱的表面爬到顶点,若侧面紧贴墙面(不能通行),则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
A. B. C. 4 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已知两条直线若,则      
12.已知a>0,若平面内三点A(1,-a),B(2,a2),C(3,a3)共线,则a=_ _.
13.过点P(1,2)且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
14.已知定点A(0,1),点B在直线x+y=0上运动,当线段AB最短时,点B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
15.设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是三个两两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 ②

④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已知圆过点A(1,4),B(3,—2),且圆心到直线AB的距离为,求这个圆的方程
17. 如图7-4,已知△ABC中, ∠ACB=90°,CD⊥AB,且AD=1,BD=2,△ACD绕CD旋转至A′CD,使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A′B=。
(1)求证:BA′⊥平面A′CD;
(2)求异面直线A′C与B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解:
18.已知P点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点P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和,
过P作长轴的垂线恰好过椭圆的一个焦点,求此椭圆的方程.
19.如图,弧AEC是半径为的半圆,AC为直径,点E为弧AC的中点,点B和点C为线段AD的三等分点,平面AEC外一点F满足FC平面BDE,FB=。
(1)证明:平面BEF平面BDF;
(2)求二面角F–DE–B的正切值.
20. 已知曲线C:x2+y2-2x-4y+m=0
(1)当m为何值时,曲线C表示圆;
(2)若曲线C与直线x+2y-4=0交于M、N两点,且OM⊥ON(O为坐标原点),求m的值。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截止2007年6月,世界人口已达64.77亿。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读图回答1~3题。
1.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 ( )
A.a B.b
C.e D.f
2.c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主要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 B.部分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C.由于战争和灾害,人口死亡率上升 D.人口大量迁出c大洲
3.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
A.人口增长过多,人均资源不足 B.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
C.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读某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完成4~5题。
4.下列城市的气候特征与此图相符的是 (  )
A.雅典、罗马    B.北京、天津
C.上海、杭州    D.开普敦、伦敦
5.该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
A.大陆西部     B.大陆东部
C.大陆中部     D.大陆东部和中部
6.读海陆之间的等温线分布图,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冬季的是( )
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右)”,完成7~10题。
7.该种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最高纬度分布较低(低于35°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洋流
8.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约为16~21℃,产生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9.该种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 )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 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喜阴喜湿的特点
10.不适宜在这种气候生长的果树是 ( )
A.葡萄 B.无花果 C.柠檬 D.苹果
右下图表示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读图回答11~13题。
11.该国西部地区的特点是    ( )
A.面积大 B.人口少
C.科技力量强 D.淡水资源丰富
12.该国家最有可能是      ( )
A.美国 B.俄罗斯
C.澳大利亚 D.中国
13.该国东部地区的河流多注入  (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14.关于中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流水作用强烈  B.中亚气候干旱,境内均为内流河
C.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以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著名
读下图,回答15~17题。
15.造成该地河口附近著名古迹金字塔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及海浪的侵蚀作用 B.河水的冲蚀作用
C.物理风化和风蚀作用 D.人类活动
16.图中B、C两地面积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人类的围海造田
C.气候变迁,河水减少 D.沙漠浸吞水面缩小
17.A地农业特色与我国下列哪一地区相同 ( )
A.新疆的绿洲灌溉农业 B.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C.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农业 D.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农业
18.关于下列四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乙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C.丙国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D.丁国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
下图所示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经线。MP、QN为陆地,PQ为海洋。回答19~21题。
19.该剖面上M、N两点的水平距离约为( )
A.2000千米 B.2500千米 C.2750千米 D.3000千米
20.由M到P地势变化趋势是( )
A.变化不大 B.逐渐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21.当Q地为雨季时,下列地区同为雨季的是( )
A.南京 B.开普敦 C.旧金山 D.孟买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判断22~25题。
22.关于甲水域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缩小——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缩小——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扩大——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D.扩大——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23.该地区多年来一直战事不断,其原因并不是( )
A.水资源及领土争端 B.民族、宗教矛盾
C.大国势力干预 D.争夺石油资源
24.图中乙处水域近年来水位逐年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候变暖,蒸发加强 B.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C.沿岸地区从该水域大量引水 D.注入该水域的水量减少
25.图中所示城市三大宗教奉为“圣城”,这三大宗教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 犹太教
C.伊斯兰教、 犹太教、佛教 D.犹太教、佛教、基督教
杭西高2012年2月高二(文科)地理答卷
二、综合题(本题有2小题,共50分)
1.读下列俄罗斯与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分布简图,回答相关问题:(26分)
(1)俄罗斯自然地理分布图中,图例ABC所表示的自然环境要素是 ,其中图例B分布区域的名称是 。
(2)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分布图所表示的自然环境要素是 ,呈______状分布。其中D表示________________,E表示_____________;F表示 ,其位于大陆的东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境内地势平缓的地区面积广大,但两国的垦殖指数都不是很高,试分析主要的自然原因。(8分)
俄罗斯:
澳大利亚:
(4)俄罗斯与澳大利亚都是世界矿业大国,下列各组矿产中均为两国富有的是( )
A、石油和天然气 B、石油和铁矿 C、煤和天然气 D、煤和铁矿
2.读下列埃及与德国地理简图,回答问题。(24分)
(1)甲图中B河流域是古埃及文化发源之地,试分析该河下游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8分)
(2)乙图中D河流域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发达地区,简述该河对德国工业和城市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 、 。
(3)乙图中D河经过的著名工业区为______区,其工业区位条件评价正确的有( )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地势起伏大是其限制性因素
C.发达的水陆交通    D.临近工业发达的西欧,市场广阔
(4)D河经过的著名工业区自20世纪50年代后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读图比较两国城市分布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埃及
德国
参考答案:
(4)D
2.(1)光热充足,平原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
(2)提供水源 便利的水运
c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相同的一组是
A.纤维素和脱氧核糖 B.ATP和核糖
C.胆固醇和叶绿素 D.血红蛋白和过氧化氢酶
2.下列关于脂质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是细胞中重要的能源物质  B.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C.植物蜡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D.油脂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3.下列属于细胞共性的选项是
①具有细胞壁 ②具有细胞膜 ③以DNA或RNA为遗传物质 ④具有核膜 ⑤具有核糖体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⑤
4.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溶胶中都能形成ATP
5.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细胞的识别与①有密切关系
B.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C.a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D.如果图示为小肠上皮细胞膜,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向是II→I
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利于携带氧
B.大量合成胰蛋白酶的胰腺细胞中光面内质网发达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
D.细胞中线粒体的形状、大小随代谢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7.细胞内生物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可能不同。
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来增大膜面积
B.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溶胶
C.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来增大膜面积
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小泡而增大膜面积
8.下图中甲、乙、丙分别是细胞或细胞内的某种结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丙所含的遗传物质是RNA
B.只有真核细胞才具有甲和乙结构
C.丙结构具有纤维素成分的细胞壁
D.甲、乙、丙都含有双层膜结构
9.下列关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正确的是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
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10.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如细菌和真菌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和线粒体
C.蓝藻细胞内的光合膜上含有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真核生物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这体现了真核
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11.右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结构⑥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D.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包括的结构为5、2,
图中其余的细胞器都应该有
12.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32P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13.下图中的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Na+ B.CO2 C.胰岛素 D.K+
14.某同学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实验处理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 5分钟的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钟
① 0.3g/mL蔗糖溶液 x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② 0.5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③ 1mol/L KNO3溶液 质壁分离 复原 z
④ 1mol/L 醋酸溶液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以下是对上表的推断或对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B.y为质壁分离,滴加清水后无变化的原因是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1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经高尔基体加工的
D.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16.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纺锤体出现 D.着丝粒分裂
17.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
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2N和m B.N/2和m/2 C.2N和m/2 D.N和m
18.下图(O)表示某精子,下列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图是
19.右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
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4 B.1、3
C.1、3或2、4 D.l、4或2、3
20.观察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时,哪些阶段的细胞中完全看不到核膜
A.在整个分裂期 B.从前期到后期
C.从中期到后期 D.从前期到中期
21.下面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与DNA复制相关的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多糖
22.下列哪项的比例不符合1:3
A.酵母菌分别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下消耗等量葡萄糖所释放出的CO2体积比
B.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情况下,aaBb与Aabb杂交后代隐性与显性之比
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目之比
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概率之比
23.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至少共穿越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 B.6 C.7 D.4
24.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糖被的识别来完成的
C.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蛋白质
D.能被染色剂染色的细胞,说明该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5.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酶,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在电镜下观察间期的真核细胞,可见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2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掉
②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蓝藻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③线粒体的基因在遗传时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④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胶
⑤线粒体、叶绿体内可以合成DNA、R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27.对于用绿色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下列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
A.加入CaCO3的目的是加速叶绿素溶解
B.提取光合色素是用层析液
C.色素带分层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D.分离色素时,滤纸上的滤液线要浸入分离所用的液体
28.图1表示物质扩散的图解,图2是设计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柱a将持续上升后停止,水柱b先上升后下降
B.水柱a、b都将先上升后下降
C.水柱a、b都将持续上升后停止
D.水柱a持续上升,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2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有几项是正确的
①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含有酶 ④酶都是有机物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能起催化作用
A.1 B.2 C.3 D.4
30.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若从细胞周期考虑,根据下表中提供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生物种类 细胞周期时间(h)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
物种甲 10.6 0.4 11
物种乙 18 0.5 18.5
物种丙 16.5 2 18.5
物种丁 10.4 2.3 12.7
A.物种甲 B.物种乙 C.物种丙 D.物种丁
31.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正确的是
A.前者各时期细胞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B.后者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和四分体,而前者没有
C.前者仅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后者还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分裂时前者DNA平均分配,而后者DNA为随机分配
32.某女色觉正常,其父是色盲。此女与一正常男性婚育,生出色盲孩子和色盲男孩的概率分别为
A.1/2,1/4 B.1/2,1/2 C.1/4,1/2 D.1/4,1/4
33.下列涉及自由组合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XBY个体产生两种配子的过程体现了自由组合
B.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一定能自由组合
C.AaBb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一定遵循自由组合
D.自由组合的实质就是非等位基因能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自由组合
34.下列哪个个体自交后能稳定遗传,而不出现性状分离  
A.Dd     B.Ddyy    C.aaBBYY    D.AaBByyDD
35.一株粉红色(Rr)的紫茉莉花自交后,F1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色为显性 B.白色为显性
C.R相对于r显性 D.R、r位于常染色体上
36.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37.下列杂交组合及其子一代表现型情况不能反映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A.白花×白花,子一代白花∶红花=403∶98
B.高茎×矮茎,子一代598棵都为高茎
C.长翅雄性×残翅雌性,后代56只雌性都为长翅,63只雄性都为残翅
D.长毛狗×短毛狗,子一代4只都为长毛狗
38.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 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 D.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
39.右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量和厌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乙曲线表示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B.图中甲曲线表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厌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C.氧浓度为d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需氧呼吸
D.若甲代表的呼吸作用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了Amol的葡萄糖,则乙代表的呼吸作用方式在氧浓度为b时消耗的葡萄糖为A/3mol
40.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红黄色沉淀
C.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
D.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元,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41.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中的b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
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42.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为该植物在25℃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如果将温度提高到30℃,则曲线的变化情况是
A.a点下移,b点右移,c点右移,d点下移
B.a点上移,b点左移,c点左移,d点上移
C.a点上移,b点右移,c点左移,d点上移
D.a点下移,b点左移,c点右移,d点下移
43.甲乙丙是同一个生物的三种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器官
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
D.乙、丙图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比是2︰1
44.基因型分别为ddEeFFGG和DdEeffgg的2种豌豆杂交,在4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8 C.5/8 D.3/4
45.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红种皮 抗病白种皮 感病红种皮 感病白种皮
一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
二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80 184 178 182
三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B.一组的感病性状为隐性纯合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46.一对夫妇及他们的父母都正常,但夫妇双方都有亲生兄弟为白化病,他们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A.1/9 B.1/4 C.1/36 D.1/18
47.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转运过程
C.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③①②⑥④
D.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
自于氨基酸的—COOH
48.右图表示真核细胞中四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
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与唾液淀粉酶的加工有关
B.破坏根尖分生区的②,将会形成多核细胞
C.③是叶绿体内膜
D.④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49.如右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有错误的是
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呼吸作用
B.甲过程全在叶绿体中进行,乙过程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
D.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中
50.某植物细胞的基因型为Aa,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①减数第Ⅰ次分裂正常,减数第Ⅱ次分裂不正常;
②减数第Ⅰ次分裂不正常,减数第Ⅱ次分裂正常。
若上述两种情况中不正常分裂时染色体都移向一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
B.两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都为AA或aa
C.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
D.第①种情况下,配子的基因型为Aa,第②种情况下,配子基因型为AA或aa
二、非选择题(40分)
51.(10分)将一个小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图所示。在瓶中安放一个测定瓶中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内瓶中CO2浓度的变化。如果用此装置进行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请写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 图2中,在0~60 min,将图1所示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其生理活动是 ;该生理作用的场所是 。
(2)在60~120 min,再将图1所示装置置于 下,此时间段测得的数值是
(净、总)光合作用的量。
(3)据图中数据,该植物60~120 min的光合作用速率为 ppmCO2/min。
52.(8分)以下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四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乙细胞的名称是
丁细胞的名称为 。
(2)图中可能存在多个细胞周期的是 。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在甲图中如果1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2号染色体上有B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含a基因的染色体是 ;含b基因的染色体是 。
(4)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发生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
(5)按分裂的顺序将以上四个时期的图排起来
53.(7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了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是否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实验装置(如图Ⅰ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的序号并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弯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Ⅲ如何设计?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完成下表:(选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Ⅱ 装置Ⅲ
A 不移动 只进行需氧呼吸
B 不移动 只进行厌氧呼吸
C 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
54.(15分)
Ⅰ.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
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
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
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植株B的另一雌
花序上。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的颜色数如下表所示:
实验 黄色玉米粒 白色玉米粒
一 587 196
二 0 823
三 412 386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人工授粉前需要对雌花序进行 处理。
(2)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色玉米粒。
(3)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 。实验一所得的黄色玉米粒的基因型是 。
(4)写出实验三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基因型、表现型及相应比例)。
Ⅱ.下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相关基因用A、a表示):
(1)Ⅰ3和Ⅰ4都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
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Ⅱ3的可能基因型是 。
(3)Ⅲ 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
(4)如果Ⅱ2和Ⅱ3结婚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患白化
病,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几率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
1、第一次用无机物制备有机物尿素,开辟人工合成有机物先河的科学家是
A.瑞典的贝采利乌斯 B. 德国的凯库勒
C.德国的李比希 D. 德国的维勒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干馏 B.石油的减压分馏 C.石油裂解 D. 煤液化
3、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A.蒸馏可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一种有效方法
C.核磁共振氢普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
4.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3H7Cl B.CH2Cl2 C.C7H8O D.C2H4O2
5.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A.CH2=CH-CH=CH2 1,3—二丁烯 B.CH3 –O –CH3 乙醚
C. 3―丁醇
D. 2―甲基丁烷
6、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A.甲酸、硬脂酸 B.CH4O、C2H6O
C. D.CH3OH、CH2(OH)CH2OH
7、下列物质可以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①福尔马林 ②酒精 ③高锰酸钾溶液 ④硫酸铵 ⑤硫酸铜 ⑥双氧水 ⑦硝酸
A 除④⑦外 B 除③⑥外 C ①②⑤ D 除④外
8、用括号中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苯中的甲苯(酸化高锰酸钾溶液 分液) B.乙醇中的水(无水硫酸铜 干燥)
C.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 分液) D.溴乙烷中的乙醇 :(水 分液)
9、下列物质①乙烷②乙炔③甲苯④苯⑤聚乙烯⑥对苯二酚⑦溴乙烷⑧葡萄糖,其中既能与溴水反应又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是
A.②③④⑤⑧     B.②③④⑥⑦⑧   C.②⑥⑧   D.②⑤⑥⑧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部分糖类物质都符合Cn(H2O)m通式 B.有机物中是否含肽键可用茚三酮检验
C.氨基酸中加双缩脲试剂会呈现紫玫瑰色
D.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都是依靠氢键实现的
11、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的反应原理相同的是
A.甲苯、甘油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浓硝酸反应B.甲苯、乙烯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溴水中分别加入己烯、苯酚,充分振荡,溴水均褪色
D.1-溴丙烷分别与KOH水溶液、KOH乙醇溶液混合共热,均反应生成KBr
12、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夹持仪器未画出)
A.A装置用于检验溴丙烷消去产物 B.B装置用于石油的分馏
C.C装置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 D.D装置可装置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13、某种烃与H2 1∶1加成后的产物如上图所示,则该烃的结构式可能有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14、下列物质水解时,最难断裂的化学键是
15、下列各组烃的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按什么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都是恒量的是
A.C2H2、C6H6 B.C2H4、C4H6 C.C3H8、C3H6 D.C2H4、C2H2
16、甲酸、甲酸酯、甲酸钠、醋酸、甘油、福尔马林、葡萄糖、淀粉、多肽、蛋白质物质中,一定条件下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物质有
A.8种 B.9种 C.10种 D.11种
17、邻羟基苯甲酸,俗名水杨酸,结构简式如左下所示,它与物质A的水溶液反应生成化学式为C7H5O3Na的钠盐,A可能是下列中的
A.Na B.NaOH
C.Na2CO3 D.NaHCO3
18、一些中草药中常存在下列四种香豆素类化合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七叶内酯与东莨菪内酯互为同系物B.四种化合物含有的官能团种类完全相同
C.它们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1mol上述四种物质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最多的是亮菌甲素
19、
目前,世界上已合成了几百种有机超导体,TCNQ是其中之一。TCNQ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TCNQ说法错误的为
A.分子中所有的氮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能发生加聚反应 D.该物质难溶于水
20、有如下合成路线,甲经二步转化为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丙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B.反应(1)的无机试剂是液溴
C.步骤(2)产物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甲,可用溴水检验是否含甲。
D.反应(2)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21、下图表示4-溴-1-环己醇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芳香族化合物X(C8H8O4)的苯环上的一卤代物只有两种,X不能与NaHCO3(aq)反应,而等物质的量的X分别与足量的Na和NaOH(aq)充分反应后消耗n(Na)︰n(NaOH)=2︰3,则X必定含有
A.-COOH B.—CHO C.醇羟基 D.酚羟基
23、下图是实验室制溴苯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侧的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是苯和溴水B.仪器A的名称叫蒸馏烧瓶
C.锥形瓶中的导管口出现大量白雾
D.碱石灰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体系
24、某羧酸衍生物A,分子式为C5H10O2, 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上图所示,已知D不与Na2CO3溶液反应,C和E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可能的结构简式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
二、简答题
25、(14分)(1)写出下列原子团的电子式:① 甲基 ▲ ② 羟基 ▲
(2)写出下列有机物的键线式:
_____▲ ______ CH3CH2CH2COOH __ ▲ _______
(3)写出有机物的名称 ▲
(4)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片段如下:
则合成它的单体是 ▲ 。
(5)分子式为C8H8O2,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种。
①含有—C—O—结构 ②含有苯环,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
26、(8分)有人设想合成具有以下结构的烃分子.
(1)结构 ▲ 显然是不可能合成的。
(2)在结构A的每两个碳原子之间插入一个CH2原子团,可以形成金刚烷的结构,金刚烷的分子式为  ▲  
(3)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能证明该芳香烃中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是  ▲  
a.它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b.它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分子中所有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d.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4)C的一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是生产某塑料的单体,写出合成该塑料的化学方式 ▲
27、(24分)(I)为了探究苯酚和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甲、乙两方案。
方案甲:实验1:取少量无水乙醚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金属钠。
实验2:各取3mL无水乙醚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等物质的量的苯酚和乙醇,再投入大小相同的钠块。
方案乙:
各取少量等物质的苯酚和乙醇于试管中,均在60℃的水浴加热,待苯酚熔化后,各放入相同大小的一小块金属钠。(已知:苯酚的密度为1.07g/mL)
(1)方案甲设计实验1的目的是 ▲ 。
(2)方案乙中观察到:在乙醇中,钠很快与乙醇反应产生气体,溶液保持澄清;在苯酚中,钠块表面有少量气泡,且表面产生白色悬浮物,最后白色悬浮物充满苯酚熔融液。
①实验中观察到的白色悬浮物为 ▲ ;
②苯酚熔融液与钠的反应速率不如无水乙醇与钠的反应快,其可能原因有
______▲______。
(II)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3)反应结束后,要检验a中乙醇催化氧化的生成物,可加入 浊液并加热,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      (填试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三、计算题(6分)
28、在过量的空气中燃尽2.24L(标准状况)一氟代烃气体,燃烧后的生成物在27℃下全部为澄清石灰水所吸收,可得到13.9g沉淀物。求此气体的分子式。
高二化学期中测试答案
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C B D A D D C A B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 B A B D C B B A D C A
OH
COOH一、语言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谂知/哂笑 白芨/汲水 瓶颈/泾渭 老趼/蹇驴
B.弃掷/款识 缂丝/恪守 鹰隼/竹笋 犁铧/哗然
C.硼砂/蓬荜 睥睨/心脾 自诩/栩栩 螫针/嗜好
D.含铀/簔鮋 铁臼/针灸 编纂/攥拳 逶迤/诿过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轮廓 龟裂 槲寄生 凤毛鳞角
B.鼓枻 萌蘖 核苷酸 趋之若骛
C.被戮 乳媪 胰岛素 火中取栗
D.槛井 曩者 染色体 炙手可热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按照现代人的看法,学习并非只能在学校进行,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
②在第一次庭审中,原告律师的 就将这起家庭暴力的真相揭露出来了。
③省运会上他一个人 了四个单项比赛的三项冠军。
A.终止 申诉 囊括 B.中止 申述 斩获
C.中止 申诉 囊括 D.终止 申述 斩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问题学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问题学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
B.运河治理工程将通过清除淤泥、控制污染源等手段,实现降低“臭流”发生几率、范围和影响程度的目标。
C.教改的重心转移要充分体现减轻学业负担上,为实行真正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提供保障,这才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D.最新消息,春运前三天,铁路、公路、民航都已经普遍处于高峰期。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为《兰亭集》所作的序,此序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艺术作品之一,有唐摹本传世。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共130篇。
C.《记念刘和珍君》最初发表于《华盖集续编》。
D.《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初仕蜀,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任太子洗马,他上《陈情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
二、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盲文,完成7-12题。
泷冈阡表(1)(节迭)
欧阳修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2)。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3),自力于衣食,以长(4)以教,俾至于成人。
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15),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16)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17)谓我岁行在戌(18)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19),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20);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21),不敢忘。
【注】(1)泷(shuāng)冈:地名,在今江西永丰县沙溪南凤凰山上。阡:墓道。阡表:墓表,墓碑,是一种记叙死者事迹并表扬其功德的文体。(2)孤:古时幼而无父日孤。(3)居穷:生活贫困。(4)(zhǎng)养育。(5)施与:用资财帮助别人。(6)庇:依靠。(7)能养:下奉上谓之养。(8)汝之必有立:立,指日后有建树。(9)归:古时女嫁曰归。(10)免于母丧:母亲死后三年除去丧服。(11)岁时祭祀:逢年过节时祭奠祖先。(12)间御酒食:间,间或,有时。御,进,用。(13)始一二见之:起初一两次看到这种情形。(14)适然:偶然。(15)官书:指刑狱方面的文件。(16)月(shěn):况且。(17)术者:以迷信手法推测人的吉凶祸福的人。(18)岁行在戌:指岁星经行正在戌年。古代以干支纪年,戌是十二地支之一。欧阳修的父亲死于宋真宗大中样符三年庚戌(1010),这只是一种巧合。(19)矜饰:矜持掩饰。(20)要于孝:要,求。(21)志之:记住这些。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泣而志之 志:立下志向 B.屡废而叹 废:废弃
C.教他子弟 他:其他的 D.俾至成于人 俾:有益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无所矜饰 矜饰:夸张,粉饰
B.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养:能孝敬父母
C.回顾乳者 回顾:回忆
D.新免于丧适然耳 适然:偶然这样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汝其勉之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B.自力于衣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C.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 扣而聆之
D.吾不知汝之必有立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10.文中两次说到“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欧阳修的母亲这样充满自信的理由是( )
A.丈夫生前是一位清官,廉洁好施。
B.丈夫生前经常耐心教诲儿子,儿子有志气。
C.丈夫心地仁厚,家风良好,儿子必将受到熏陶和教育,长大成才。
D.丈夫孝敬父母,言传身教,使儿子受到良好影响,长大后必定会尊敬长辈。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自幼而孤,是母亲将其抚养成人,他深受仁厚孝敬的家风沐浴,这也为其品格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B.“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是说道德实践重在用心,外在物质条件乃其次。
C.欧阳修的父亲生前为官,遇到要判死罪的案子,常常想方设法为罪犯开脱,在他看来,以德治人才是上策。
D.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位通晓大义,教子有方的不凡女性,她接受并继承了夫家的家风,更可贵的是,将这种家风渗透于对儿子的培养教育上。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2分)
译文:
②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3分)
译文:
1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并用“/”为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泸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世说新语》)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八佾舞于庭, , 。(《论语》)
(2)君子不以言举人, 。(《论语》)
(3)柳丝长玉骢难系, 。(王实甫《长亭送别》)
(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15.阅读下面两章文字,回答相关问题。(5分)
①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②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1)为什么说“欲洁其身”的做法是“乱大伦”? (2分)
(2)孔子很讨厌阳货,所以不想去见他,可是后来还是见了他,而且他还答应了阳货的要求,要去做官。你是怎么看孔子的这一行为的?(3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苍茫坤舆,曾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真正体味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渴了一棵巨树之后。
那是苔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暂短,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哨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凉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篷帆轻易降落。
这些美的萌芽,是春的启明星,正在呼唤着春蕊的艳丽,春树的繁茂,春蚕的吐丝·……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白头翁”。
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崂山雪地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白头翁”,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人们惯常喜爱吟诵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报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幢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无意地践踏它们……
16.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3分)
17.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4分)
18.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二者有何相同点?(4分)
浩歌的境界:
寂寞的境界:
相同点: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我”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B.文章提到古人嘲笑“朝菌”“螺蛤”生命短暂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C.“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其中的“美”,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指它们的精神。
D.本文先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
E.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我们应像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一样,善待那些弱小生命。
四、作文(40分)
20.请以“梦想与努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杭西高2012年2月高二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5.A(B. “降低”与“范围”搭配不当;C.“当务之急”与“大事”重复;D.“前三天”是春运之前三天还是春运之中的前三天,语义不明)
6.C 7.C(A.志,记下;B.废,停止;D.俾,使) 8.C(回过头)
9.A 10.C 11.C“为罪犯开脱”错)
13.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划对3处得满分3分,划错一处扣一分,最多扣3分)
14.(1)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不以人废言 (3)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4)通古今之变
15.(1)因为“欲洁其身”的人消极避世,缺乏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心。
(2)(言之成理即可。)
18.浩歌的境界:宏大壮丽的生命形态,轰轰烈烈,激荡人心。
寂寞的境界:纤小柔弱的生命形态,默默无闻,自强不息。
相同点:二者都是生命的奇观,都是生命力量的展示。
19.CE
20.(略)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1、由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可知(     )
A、通电导体所在处受到的磁场力F为零,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也一定为零
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F的方向一致 C、该定义式仅适用于匀强磁场
D、该定义式对任何磁场都适用
2.关于感应电动势大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B.线圈中磁通量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C.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大的地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D.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快,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3.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V与A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与S均闭合,现将S断开,则
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小
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大
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小
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大
4、如图所示,一负电荷在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某一电场线经过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
A、电场力的大小不断变小。
B、电荷的动能保持不变。
C、电荷的加速度不断变大。
D. 电荷的电势能不断增大。
5、如图1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像,直线B是电阻R的两端电压与电流I的关系图像。用该电源与电阻R组成闭合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效率分别为 ( )
A.4W,33% B.2W,33%
C.2W,67% D.4W,67%
6.用同一回旋加速器分别对质子(H)和氘核(H)进行加速,当它们都从D形盒边缘离开加速器时,质子与氘核获得的动能之比为
A.1:1 B.2:1 C.4:1 D.1:2
7.图1—6—5中A、B、C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已知AC⊥BC,∠ABC=600,BC=20 cm,把一个电荷量q=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零;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1.73×10-3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 )
A.865 V/m,垂直AC向左
B.865 V/m,垂直AC向右
C.1000 V/m,垂直AB斜向上
D.1000 V/m,垂直AB斜向下
8.如图,EOF和为空间一匀强磁场的边界,其中EO∥,FO∥,且EO⊥OF;为∠EOF的角平分线,间的距离为l;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方向匀速通过磁场,t=0时刻恰好位于图示位置。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为正,则感应电流i与实践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
9、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两金属小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
A.两球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两球原来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两球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两求中原来只有一个带电
10.调整如图所示电路的可变电阻R的阻值,使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ΔU,在这个过程中 ( )
A.通过R1的电流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ΔU/R1
B.R2两端的电压减小,减少量一定等于ΔU
C.通过R2的电流减小,但减少量一定小于ΔU/R2
D.路端电压增加,增加量一定等于ΔU
11..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图中的正方形为其边界。一细束由两种粒子组成的粒子流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从O点入射。这两种粒子带同种电荷,它们的电荷量、质量均不同,但其比荷相同,且都包含不同速率的粒子。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速度不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一定不同
B. 入射速度相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C.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同的粒子,其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D.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粒子,其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一定越大
12. 在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中,重物的重力N ,电源的输出电压恒为110V,当电动机向上以m/s的恒定速度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A ,若不计各处摩擦,可以判断 ( )
A.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550W B.电机线圈的电阻为
C.提升重物消耗的功率为100W D.电机线圈的电阻为
13. 北半球海洋某处,地磁场水平分量B1=0.8×10-4T,竖直分量B2=0.5×10-4T,海水向北流动。海洋工作者测量海水的流速时,将两极板竖直插入此处海水中,保持两极板正对且垂线沿东西方向,两极板相距L=20m,如图所示。与两极板相连的电压表(可看作理想电压表)示数为U=0.2mV,则
A.西侧极板电势高,东侧极板电势低
B.西侧极板电势低,东侧极板电势高
C.海水的流速大小为0.125m/s D.海水的流速大小为0.2m/s
14.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和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两板的中央沿竖直方向各有一个小孔,今有一个带正电的液滴,自小孔的正上方的P点由静止自由落下,先后穿过两个小孔后的速度为v1.若使a板不动,若保持电键K断开或闭合,b板向上或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相同的液滴仍然从P点由静止自由落下,先后穿过两个小孔后的速度为v2,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 A.若电键K保持闭合,向下移动b板,则v2>v1
B.若电键K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向下移动b板,则v2>v1
C.若电键K保持闭合,无论向上或向下移动b板,则v2=v1
D.若电键K闭合一段时间后再断开,无论向上或向下移动b板,则v215.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R0=5Ω)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图如图15(a).
①在图13(b)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
②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
A、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15(c)所示,读得电阻值是____________;
B、将开关s1闭合,开关s2断开,电压表的示数是1.49V;
C、将开关s2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是1.16V;断开开关s1 。
③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④由于所有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际值偏_________(填“大”或“小”)。
16.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
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现需要测
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 mA的电流
表,电阻箱,导线若干。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 Ω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
当数值。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连线如图l所示(a和b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a为_________ (填“红”或“黑”)色;
(2)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图1中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2(a),(b),(c)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__Ω.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_mA,电
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_Ω:
(3)将图l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此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________mA;(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17题6分,18题10分,19题14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必需的物理演算过程,只写出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3、如图,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导相互平行,并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一根质量为1.5Kg的金属棒放在宽为2m的导轨上,当金属棒中的电流为5A时,金属棒做匀速运动;
当金属棒中的电流增加到8A时,金属棒获得2m/s2的加速度,则磁感应强度为多大?
18、如图所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两板相距d,两板间电压为U,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从两板间的M点开始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0运动,当它到达电场中的N点时速度变为水平方向,大小变为2v0,

1)M、N两点间的电势差
2)电场力对带电小球所做的功(不计带电小球对金属板上电荷均匀分布的影响,设重力加速度为g)
19.扭摆器是同步辐射装置中的插入件,能使粒子的运动轨迹发生扭摆。其简化模型如图Ⅰ、Ⅱ两处的条形均强磁场区边界竖直,相距为L,磁场方向相反且垂直干扰面。一质量为m、电量为-q、重力不计的粒子,从行板电容器MN板处由静止释放,极板间电压为U,粒子经电场加速后平行于纸面射入Ⅰ区,射入时速度与水平和方向夹角
(1)当Ⅰ区宽度L1=L、磁感应强度大小B1=B0时,粒子从Ⅰ区右边界射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也为,求B0及粒子在Ⅰ区运动的时间t0
(2)若Ⅱ区宽度L2=L1=L磁感应强度大小B2=B1=B0,求粒子在Ⅰ区的最高点与Ⅱ区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h
(3)若L2=L1=L、B1=B0,为使粒子能返回Ⅰ区,求B2应满足的条件
A
B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0分)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20小题; 每题1分, 满分20分 )
从A、B、C、D四个选项中, 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卷上将该项涂黑。
1. ______ is known to us all, ______ water and air are harmful to people’s health.
A. That; polluting B. Which; being polluted C. As; polluted D. It; to pollute
2. It's going to be ______ difficult job but I'm sure she'll rise to ______ challenge; she is a determined person, after all.
A. a; the B. 不填;a C. the; a D. the; 不填
3. -- It is so kind of you to have ______ $ 2,000,000 to the fund.
-- Don't mention it - it is a pleasure to be able to join you in helping people ______ need.
A. spent; on B. contributed; in C. cost; for D. squeezed; against
4. – What about ______ the class into ten groups so that the kids can acquire more chances to put forward their arguments
-- Sounds like a good idea! ______.
A. to divide; Agreed B. divide; So much the better
C. having divided; Goodness D. dividing; I can’t agree more
5. In front of the famous Big Trees ______ a family, ______ the parents treat their child like a friend.
A. lives; where B. were; which C. settle; while D. staying; who
6. Only by supporting each other and living in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eople and society, and people among themselves ______.
A. urban life can be better B. can urban life be better
C. can be better urban life D. urban life better can be
7. We’re moving to the countryside because the air there is much fresher than ______ in the city.
A. ones B. it C. that D. the one
8.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uses ______ energy as the whole of Europe.
A. as twice B. twice much as C. much twice D. twice as much
9. ______ the time going on, I began to realize who was the real hero.
A. While B. When C. With D. As
10. No sooner ______ to the top of the hill ______ to snow heavily.
A. we had got; when it began B. have we got; as it had begun
C. did we get; had than it begun D. had we got; than it began
11. "The West Lake Impression" is another compelling and ______ work after the famous "Impression --- Liu the 3rd Sister", which is well worthy of ______.
A. surprising; being watched B. surprised; to be watched
C. surprising; watching D. surprise; being to watch
12. Just be patient, guys! How ______ you expect the world to change so soon
A. may B. can C. dare D. must
13. I never have any doubt ______ you will win. Wait and see.
A. whether B. if C. that D. whether or not
14. – What made Jack so upset
-- ______ his new MP4.
A. He lost. B. Losing C. Because of having lost D. To be losing
15. The military tension in the north-eastern Asian area over the past month has been the worst in more than a decade. Was ______ the US-South Korean Joint Military Exercises ______ made situations worse and worse
A. there; that B. that; which C. it; that D. what; which
16. It is pretty well understood ______ controls the flow of carbon dioxide in and out the atmosphere today.
A. how B. that C. which D. what
17. Mary was really sad at the loss of the photo she had shot at Harvard University ______ it was a memory she ______ treasured.
A. if; absolutely B. which; specially
C. as; especially D. whether; exactly
18. The company is ______ its resources on developing a new product. No wonder it won’t invest anything in other projects.
A. concentrating B. depending C. applying D. attracting
19. -- My wife and I will celebrate our twentieth wedding anniversary next month.
-- Oh, ______!
A. cheer up B. go ahead C. never mind D. congratulations
20. – Excuse me,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way to the West Lake
-- Sorry, I’m a stranger here.
-- ______.
A. Thanks, anyway B. Never mind C. No way D. No problem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 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第21 — 4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 、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卷上将该项涂黑。
My sister and I grew up in a little village in England. Our father was a struggling 21 , but I always knew he was 22 . He never criticized us, but used 23 to bring out our best. He’d say, “If you pour water on flowers, they flourish. If you don’t give them water, they die.” I remember as a child I said something 24 about somebody, and my father said, “Any time you say something unpleasant about somebody else, it’s a reflection of you.” He explained that if I looked for the best in people, I would get the best in return. From then on I’ve always tried to 25 the principle in my life and later in running my company.
Dad’s also always been very 26 . At 15, I started a magazine. It was taking up a great deal of my time, and the headmaster of my school gave me a 27 : stay in school or leave to work on my magazine. I decided to leave, and Dad tried to sway me from my decision, as any good father would. When he realized I had made up my mind, he said, “Richard, when I was 23, my dad persuaded me to go into law. And I’ve 28_ regretted it. I wanted to be a biologist, but I didn’t pursue my dream. You know what you want. Go fulfill (实现) it.”
As it turned out, my little publication went on to become Student, a national 29 for young people in the U.K. My wife and I have two children, and I’d like to think we are bringing them up in the same way Dad _ 30 me.
21. A. biologist B. manager C. lawyer D. gardener
22. A. strict B. honest C. special D. learned
23. A. praise B. courage C. power D. warmth
24. A. unnecessary B. unkind C. unimportant D. unusual
25. A. revise B. set C. review D. follow
26. A. understanding B. experienced C. serious D. demanding
27. A. suggestion B. decision C. notice D. choice
28. A. always B. never C. seldom D. almost
29. A. newspaper B. magazine C. program D. project
30. A. controlled B. comforted C. reminded D. raised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 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 从每题后面所给的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卷该项涂黑。
A
It is Saturday afternoon.You and your friends are planning to go to the movies and then spend
the night together. Just as you start to get ready, your dad reminds you it is your aunt's birthday and the whole family is going out to dinner to celebrate.How can this possibly end without a huge argument
There are a few things you can try to make it a little easier to ease(缓解)the tension.
* Make your plans in advance.Ask your parents if there is anything else planned at that time.
* When something with your friends interferes(干扰;冲突)with a family event,try to figure
out if there is any way you can do both.
* Suggest something you would really like to do with your family.Sometimes parents feel better just knowing their teenager wants to spend time with them.
Some of the time you won’t be happy with the outcome(结果).You might either have to disappoint your parents or have to miss out being with your friends.However,if you show consideration(体谅)for the feelings of both your family and your friends,you can solve the problem in a tender way.
31.The purpose of the first paragraph is to _________.
A.show a disagreement of views
B.serve as a description of teenager trouble
C.serve a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iscussion
D.show the popularity of teenager problem
32.The tension between teenagers and their families is caused by the fact that____________.
A.teenagers don’t like to take family demands
B.parents want to keep their family under control
C.parents feel unhappy that their children make so many friends
D.both parents and teenagers don’t pay attention to each other’s feeling much
3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advice given in the passage
A.Don’t feel angry if your parents ask you to do something.
B.Try to think of ways to balance family event with friend event.
C.Tell your parents before you decide to spend time with your friends.
D.Advise your parents to do something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with you.
34.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To inform us of parent and teenager tension.
B.To tell us about a common teenager problem.
C.To persuade parents to show consideration for teenagers.
D.To advise teenagers how to deal with their tension with their family.
B
“ Spillcam” and “ vuvuzela” were the top words of 2010, reflecting the global impact of the months-long oil spill in the Gulf of the Mexico and the noisy South African horns at the world football tournament, according to a survey released recently.
“ Refudiate—a word coined by US politician Sarah Palin in a cross between refute and repudiate---also made the top 10, according to the annual Global Language Monitor survey.
The Texas-based survey uses a mathematics formula to track the frequency of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of more than 1.58 billion people.
It declared that Apple’s new ipad was one of the top names of the year on a list that also featured “Chilean Coal Miners”, reflecting the worldwide fascination with televised rescue last October of 33 men trapped deep in a mine.
In politics, Tea Party-the U.S. grass-roots political movement-made both the 2010 top phrases and top names list, while “ Man up!”-a signature retort from U.S.political women to their male opponents, made its first entry.
Pop singer Lady Gaga, 3D (as in movies) and the “great recession,” and MTV reality show “ Jersey Shore” also made the 2010 list.
3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ences is NOT TRUE
A. Refudiate is a top word coming from political field.
B. The survey uses a mathematics formula to track the frequency of words and phrases used by 1.58 billion people all around the world.
C. Obamania is a top word for two years.
D. Spillcam is the word referring to the oil spill in the Gulf of the Mexico.
36. The underlined word in the 5th paragraph means____________.
A. considered B. voted C. thought D. discussed
C
There’re many reasons for this——typically, men take more risks than women and are more likely to drink and smoke——but perhaps more importantly, men don’t go to the doctor.
“Men aren’t seeing doctors as often as they should,” says Dr. Gullotta. “This is particularly so for the over-40s, when diseases tend to strike.
Gullotta says a healthy man should visit the doctor every year or two. For those over 45, it should be at least once a year.
“When I finally saw him it had already spread and he has since died from lung cancer,” he says, “Earlier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may not have cured him, but it would have prolonged his life.”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95% of women aged between 15 and early 40s see a doctor once a year, compared to 70% of men in the same age group.
“A lot of men think they can never be defeated,” Gullotta says. “They only come in when a friend drops dead on the golf course and they think, “Geez, if it could happen to him…”
Then there’s the ostrich approach. “Some men are scared of what might be there and would rather not know,” says Dr. Ross Cartmill.
“Most men get their cars serviced more regularly than they service their bodies,” Cartmill says. He believes most diseases that commonly affect men could be addressed by preventive check-ups.
Regular check-ups for men would inevitably place strain on the public purse, Cartmill says. “But prevention is cheaper in the long run than having to treat the diseases. Besides, the ultimate cost is far greater, it’s called premature death.”
37. Why does the author congratulate his male reade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ssage
A)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survive serious diseases today.
B) Their average life span has been considerably extended.
C) They have lived long enough to read this article.
D) They are sure to enjoy a longer and happier life.
38. Which of the author’s stat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men die five years earlier on average than women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Men drink and smoke much more than women.
B) Men don’t seek medical care as often as women.
C) Men aren’t as cautious as women in face of danger.
D) Men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fatal diseases.
3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Geez, if it could happen to him…”
A) it could happen to me, too. B) I should consider myself lucky.
C) I should avoid playing golf. D) it would be a big misfortune.
40. What does Dr. Ross Cartmill mean by “the ostrich approach”
A) A casual attitude towards one’s health conditions.
B) A new therapy for certai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 Refusal to get medical treatment for fear of the pain involved.
D) Unwillingness to find out about one’s disease because of fear.
41. What does Cartmill say about regular check-ups for men
A) They may increase public expenses.
B) They will save money in the long run.
C) They may cause psychological strains on men.
D) They will enable men to live as long as women.
D
As Anna McKane of the London Observer said, "They moved heaven and earth to build the Channel Tunnel. But they also had to move a forest."
It seems that an ancient forest, called Biggins Wood, stood in the way of the tunnel entrance between England and France. (Because the tunnel goes under the English Channel, people call it the Chunnel. It is one of the greatest engineering feats (业绩)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ix years before the building of the Channel Tunnel, students from Wye College collected thousands of acorns (橡果) from the woods. They planted these oak tree seeds and produced 2,000 healthy little oak trees. The students also collected the small plants of Biggins Wood to plant along with the acorns. They wanted the seedlings to grow as they had in the first Biggins Wood. Because the soil itself was important, they removed tons of it from Biggins Wood. This soil was spread over one hectare (2.5 acres). It became the baby-tree field.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r of the Eurotunnel Project (the tunnel's proper name) also manages the Chunnel Wood project. Katharine Kershaw, the manager, planned a typical British landscape. She wanted it to look just like the rest of the peaceful English countryside. She says that about 220,000 trees and plants are now growing around the tunnel entrance, the railroad, and the side roads. The great oak trees of the area may be gone, but not for long. In a few years the new growth and the natural growth will merge, joining to make a new Biggins Wood. People leaving the tunnel will see a beautiful, natural England.
42.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Anna McKane is _____.
A. a student from Wye College B. a reporter for a British newspaper
C. the manager of the Eurotunnel Project D. an environmental expert in Biggins Woods
43. Which statement about the Chunnel is not correct
A. It is the name of the tunnel under the English Channel.
B. It is a tunnel that links England and Germany.
C. It is one of the greatest engineering fea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 The proper name of this tunnel is the Eurotunnel.
44. One reason to save the oak trees was tradition. In other words, _____.
A. the oak trees had always been in Biggins Wood
B. the oak trees are the symbol of England
C. people loved the oak trees
D. scientists wanted to save the acorns
45. What is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Chunnel Wood Project
A. Upset. B. Pessimistic. C. Satisfied. D. Confident.
第Ⅱ卷(共30分)
第三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语法填空(满分10分)
Most Americans don’t like to get advice 1___________members of their family. They get advice from “2__________ (strange)”. When they need advice, they don’t usually go to people they know. 3__________ many of them write letters to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4_________ give advice on many different subjects, 5__________ (include) family problems, the use of language, health, cooking, child care, clothes, and even on how 6__________ (buy) a house or a car.
Most newspapers regularly print letters from 7___________ (read) with problems. Along with the letters 8___________ are answers written by people who are supposed to know how to solve such problems. Some of these writers are doctors, 9__________ are lawyers or educators. But two of the most famous writers of advice are women without special 10_________ (train) for this kind of work.
第二节 短文改错(满分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处语言错误。请在有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Dear editor,
I’m writ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how we students use the Internet. As we all know, the Internet is playing a important part in our daily life. We often read new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by ourselves on the Internet. Sometimes we sent e-mails to our families as well as our friends. Beside, we listen music, enjoy films and play computer games on it. We can even do shopping without leaving our homes.
However, it has its disadvantages. We waste too much time playing the electronic games, that has a bad effect on our studies. What’s worse, the bad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do great harm to them. I hope we can make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proper for our studies.
Yours truly
Zhang Hua
第三节 汉译英:(用非谓语动词)10分
1 我要点儿开水泡茶。
2 不要喝河里的水,可以喝凉开水。
3 即将生产的那种彩电并不比进口的差。
4 我有许多事情要做,不能参加后天九点举行的会议。
5 背着一个篮子,他开始爬山了。(carry)
参考答案
单选
1 – 5 CABDA 6 – 10 BCDCD 11 – 15 ABCBC 16 – 20 DCADA
完型
21-25CCABD 26-30 ADABD
改错
1. a ----an 2. learning ---learn 3. sent ---send 4. beside ---besides
5. listen ---listen to 6. that ---which 7. do--- does 8. them ---us
9. 去the 10. proper---properly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2.(2010·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2010·上海单科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4.(2010·海南单科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5.(2010·北京文综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6.(2010·天津文综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7.(2010·广东文综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8.(2010·浙江文综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9.(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10.(2010·上海单科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1.(2010·海南单科7)“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12.(2010·全国Ⅰ卷文综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13.(2010·全国Ⅱ卷文综15)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14.(2010·北京文综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15.(2010·海南单科8)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图1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16.(2010·安徽文综1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17.(2010·重庆文综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18.(2010·福建文综16)图2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19.(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30)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20.(2010·全国Ⅱ卷文综17)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21.(2010·重庆文综16)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
22.(2010·江苏单科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23.(2010·福建文综17)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
A.与时代同行 B.有历史观引导 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
24.(2010·海南单科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
A.进化史观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25.(2010·广东文综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26.(2010·北京文综16)1903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这反映作者( )
A.抨击迷信思想 B.痛斥君主专制 C.批判宗法制度 D.回击复古逆流
27.(2010·上海单科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7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8.(2010·山东文综1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29.(2010·四川文综17)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2010·广东文综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31.(08年江苏单科)(10分) 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3分)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
32.(2011·江苏单科·21)(12分)“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 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
33.(2011·重庆文综·37)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国家政策与知识分子的命运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现代代,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
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但由于“四人帮”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未能实现。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展示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 ——摘编自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
(1)指出材料一体现的邓小平的思想以及他决定恢复高考的动机;(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这种思想和恢复高考的决定对当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命运的影响。(4分)
(2011·四川文综·37)材料二 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恢复和重建了文科院系。(据《清华大学校史稿》等)
http://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根据材料二,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6分)图3、图4所示清华校训和格言蕴含着怎样的人才培养理念?(2分)
在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你认为应该怎样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2分)
2012年2月高二历史开学考答案
32.(12分)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答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示了才华,贡献了力量。
答案:第一次:1952年,从综合性大学变为单一的工科大学。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3分)第二次: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文科院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分)
理念:德才兼备、自立自强、注重实践。(2分)
(3) 【解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可以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继续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方针;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奖励科技创新等方面概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