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气压强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由于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压强也容易被人们忽视。而人类又依赖大气生存,生活中很多地方也应用了大气压的知识,因此很有必要学习大气压强。本节主要从三方面来学习大气压的知识,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测量大气压的值,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本节课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压强,也是为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做准备,因此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2.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及测量方法; 4.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客观存在;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3.学生进行试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加强学生对新知识探究的兴趣,渗透物理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及测量 【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测量四、课前准备【教具准备】大小吸盘,注射器,纸杯,钢板,弹簧测力计,矿泉水,桶,吸管,饮料,水盆,水,水管,抽气机,多媒体课件【知识准备】学生已经学了二力平衡、液体压强、简单的受力分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我们知道液体由于受到重力,在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我们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气体也具有流动性,那么在大气内部是否存在压强呢?教师对比演示覆杯实验,学生观察体验:大气存在压强而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学生探究 新课教学1.探究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1)吸盘(2)吸管喝饮料(3)抽水机 2.大气压的测量(1)启发思维,利用p=F/S来测量大气压强。学生根据教师提供器材(如吸盘,弹簧测力计)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改进,给出实验方案。师生共同实施实验方案,粗略测出大气压强的大小。提出,虽然不断地改进实验,但是实验还是存在比较大的误差,学生思考误差来源。 (2)利用测量大气压的值。通过抽气机不断抽气,水管内水面不断上升,引出托里拆利实验。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3.气压计多媒体展示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多媒体展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图,向学生讲解离地面越高,大气压越小。 (三)课堂小结 课后思考1.由学生交流本节课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通过交流、回顾,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教师最后画龙点睛,简要概括。 2.课后思考:为何大气压那么大,屋面却没有压坏?3.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