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初质量监测试题(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初质量监测试题(全科)

资源简介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初质量监测
高二政治试卷
第Ⅰ卷 客观试题(共6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1、5分,共60分)
1. 2009年4月,墨西哥、美国等地爆发“猪流感”疫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专家解释说,“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过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病毒包含了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在内的新型病毒,并把它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说明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②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根本动力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川民涂炭,举国赈灾,.温家宝总理重提“多难兴邦”,目的是激励人们把抗震救灾的精神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强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体现了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中国科学家在深圳宣布:世界首张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据此回答3—4题。
3.从哲学的角度看,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社会技术的进步 B.承认基因的客观性及其属性、规律
C.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4.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成功,标志着人类对大熊猫的繁殖与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说明 ( )
①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②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
③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④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发展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北京市委、市政府于3月20日召开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大会,正式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批复》指出,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实施股权激励、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等试点工作。这体现的矛盾观原理是 (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6.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直播卫星“中星九号”送入太空。这表明 ( )
①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成功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科学态度
③利用规律,就要创造条件改造规律 ④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指导实践活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④
7、温家宝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曾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八次提到“信心”。这启示我们 ( )
A.要重视精神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B.要全面看待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
C.要重视意识对物质的促进作用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困难都能战胜
8.“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这首歌简约动听、温暖抒情,国际风格较强,中国文化浓郁。与开幕式创意主题和风格展示十分匹配。这里的”国际风格较强,中国文化浓郁”体现的哲理是 ( )
A.事物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相继发射成功。回答9—11题。
9.“嫦娥一号”卫星到达绕月轨道后,向地球播放《爱我中华》、《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能够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之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②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③说明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海纳百川
④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性有助于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由于电视和网络的现场直播,我们目睹了"神舟七号"飞船运行的整个过程。这说明大众传媒
A.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B.已取代了旧的传媒
C.将导致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吞并D.将逐步弱化文化的多样性
11.根据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2009年至2015年,我国将进行“嫦娥二期工程”,届时将进行两到三次的软着陆巡视勘察。目前我国进行此项任务的技术、物资条件和经济实力都已基本具备。这告诉我们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人们可以驾驭和改造客观规律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世界给我16天,我还世界五千年”,2008北京奥运会圆满兑现了这个承诺。回答12题
12.奥运会开幕式是展现中华民族丰厚文化的大舞台,体现出了丰富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传达着勤劳自强的中华民族迈向世界的豪情和自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①诠释了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②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 
③正确处理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④继承了传统文化,演绎着传统文化是促进民族发展决定力量的内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揭示的哲理是( )
A.真理的获得取决于人的认识能力 B.只要与客观一致的认识就是真理
C.追求真理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14. “端午节”这一天,不管是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还是旅居国外的华人家庭,都有挂艾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这种现象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是促进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C传统习俗对人们物质、精神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D传统习俗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15.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应对金融危机时强调:“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下列诗句中与此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C.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30年中从总体上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先后出现两次经济的巨大冲击,一是1989年的“硬着陆”;另一是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是每一次经济盘整后,我国经济都获得长足的发展。从哲学上看,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体现了
A.事物由质变到量变的曲折过程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是先肯定后否定,先克服后保留的过程 D.联系具有普遍性
17.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总的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所构成的不利因素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这足以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上述论断体现: ( )
A.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C.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18.近年来,不断有业内人士对经典翻拍趋之若鹜,可其中有不少作品却让观众垢病。相比之下,《闯关东》、《亮剑》、《历史的天空》、《士兵突击》等原创作品的热播则告诉人们,与其频繁向经典剧“借光”,还不如多花点心思,让今天的原创作品成为明日的经典。这告诉我们
A.经典作品没有翻拍的价值 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C.否定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发展 D.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原创作品
19.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举办的“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活动受到普遍欢迎。你看了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写一篇读后感,这时,你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A.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提升文化实力 B.尊重差异 平等协商 认同外来文化
C.加强交流 文化共享 汲取各国文化 D.理解个性 积极创新 舍弃传统文化
20、近年来,巴黎埃菲尔铁塔为中国而变红、香榭丽舍大街上演中国的春节秀;在今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新年晚会上,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以其独具魅力的异国情调,成为这次中式文艺大餐中的一道西式调味料,分外出彩。这体现了 ( )
①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②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作用十分突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在“神舟七号”航天员出舱过程中,曾出现误报“轨道舱有着火点”的情况,造成电视机前的观众十分紧张。但当时指挥大厅的工作人员却从容淡定。因为他们清楚,在没有空气,没有氧气的真空环境中,是不能着火的,那一定是一个误报。这说明 ( )
①人们的认识受知识水平等主观条件的限制
②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需要条件的
③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在人的掌控之中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下列不属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的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是否承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深深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孔子、老子、孙子等中国先贤的许多观点被世界所称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④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4.与世界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动漫影视产业落后,缺乏既具有票房号召力、又有较高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产品。对此我们应该 ( )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把文化产业推向世界作为文化工作的中心
C.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D.把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文化产业的标准
25.温家宝总理在天津火车站偶遇河北张家口2岁白血病患儿李瑞。当温总理得知李瑞家境困难,捐款l万元。这件事告诉我们,要 ( )
①坚持以服务人民为荣 ②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倡导和谐人际关系和文明社会风气 ④依靠扬善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所说明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
A.文化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
27.“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成语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体现了( )
A.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各种不同的人生观
B.一个人的高尚品行对他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
C.人的高尚行为比其他优秀思想道德意识更重要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
28.下列说法中,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9.第32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在加拿大闭幕。本次大会批准了包括中国“福建土楼”在内的新世界文化遗产地19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是
①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挖掘文化遗产中的商业价值
③继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 ④恢复传统生活方式
A.①③ B.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30.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大三通”正式启动。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一张古琴……文化象氧气,融化在血液中,使两岸人民在精神上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健康有益的 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④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A. ①③ B.②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31、2009年1月16日,相关部门评出“2008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为:北京奥运、金融危机、志愿者、汶川大地震、神七、改革开放30周年、三聚氰胺、降息、扩大内需、粮食安全。这些流行语真实反映并高度概括了一年当中的国内政策举措、社会重大事件、百姓关注焦点以及国际风云变幻。这表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反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的
32.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相关专家说:“按照目前国内水平,我国对地震的中期预报,也就是几个月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准确率是20%,短临地震预报,即三五天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则准确率不到10%。”这表明
A.有些事物是人们是无法认识的 B.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C.事物的复杂程度决定着人们的认识程度 D.认识事物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3.2008年9月26日至2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网络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网博会上提出了“中国健康网络文化年”的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政府部门倡导净化网络空间,利用互联网积极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文化,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指导用户对网络文化产品合理消费,促进产业的技术革新等。上述材料说明 ( )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③先进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4.参与春晚节目节目演出的小沈阳,在获得赞誉的同时,也有人对该节目以及对小沈阳本人颇有微词。下列选项与此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A.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D.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35.雪灾造成了南方交通堵塞,但是仍然阻挡不住人们返乡的脚步,在外忙碌一年的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共度新春佳节。这是因为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世界各国民族节日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6.圣火传递活动成为途经城市民众的盛大节日和全球华人的爱国聚会。由此可见,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
①使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享用文化
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促进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守护好这片精神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回答37题。
37.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秀,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是一幅励志读书的楹联。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 )
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②少年智则国家智,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38“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总理曾多次在不同场合以此表达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今天面对重大灾难,他以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坚强行动表达“活着的人的努力、你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下列能体现出总理精神的诗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9.在抗击冰雪灾害的过程中,13亿中国人民再次用心 血、汗水和血肉之躯,铸造了一座民族精神新的历史丰碑。这一历史丰碑 ( )
①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②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具有的精神
③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④在新时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0.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 )
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只有注人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③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④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民族精神的延伸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Ⅱ卷 主观试题(40分)
41、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就在全世界还在惊诧错愕的时候,中国总理在三小时后直达灾区最前沿;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灾区,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雷霆万钧奔赴现场,各军种十万大军迅速集结灾区。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国务院决定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每人发放5000元抚慰金。
材料二: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让我们感动的英雄人物。为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等320个集体“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雷勇等5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授予蒋敏等517名同志“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回答:
(1)请你谈谈“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哲学依据。(6分)
(2)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事迹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启示 (6分)
42、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某企业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化“危”为“机”,实现了新的发展。该企业把自己的成功密笈概括为四条:一是解放思想,鼓足干劲,发挥人的创造能力;二是以敏锐眼光抓住政策带来的契机,把机遇变成实实在在的商机;三是凭借拥有的过硬的自主研发能力,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四是调整产品结构,推进企业生产转型升级。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
( l)化“危”为“机”蕴涵着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4分)
( 2)该企业是如何化“危”为“机”,实现新的发展的?(8分)
43、2011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悲喜。然而,这个年度给我们的记忆不仅仅是悲伤或欣喜,还包括一种顽强向上生长的力量,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自信和自强;我们更正视到了肩头的责任。历史将会记载下2011年中国不平凡的经历。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11年中国不平凡的经历,见证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分)
(2)如果你班就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列出发言提纲。(至少四点)
(8分)
44、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在物质生活大大丰富的同时,人们的
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同步增长,人们经常在网络上“晒工资”“晒消费”“晒政治”“晒政
客”“晒制度”……,晒客的行为表明: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还是大家需共同探讨
并致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专家认为,“幸福指数”的提升不能缺少精神的榜样和文化的浸润,离不开健康和
谐的精神家园。为此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请结合《文
化生活》知识,谈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6分)
42、(1)(4分,答对2点即可满分)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2分)
③以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2分)
⑵ (8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① 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该企业面对危机,鼓足干劲,积极应对危机,实现企业新的发展。(2分)
② 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该企业抓住政策带来的契机,把机遇变商机,实现企业新的发展。(2分)
③ 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该企业大胆创新,提高研发能力,促进企业新的发展。(2)
④ 搞好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该企业通过优化结构,推进生产转型升级实现企业新的发展。(2分)
43、(1)(2分)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8分,每点2分,答出以上四点即可给满分。从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20090424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初质量监测
高二数学(文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考号及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x|-4≤x≤7},N={x|x2-x-12>0},则M∩N为 ( )
A.{x|-4≤x<-3或4<x≤7} B.{x|-4<x≤-3或4≤x<7}
C.{x|x≤-3或x>4} D.{x|x<-3或x≥4}
2、已知等差数列中,的值是 ( )
A . 15 B . 30 C. 31 D. 64
3、已知椭圆的焦点为和,点在椭圆上的一点,且是的等差中项,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 )
A、 B、 C、 D、
4、若复数,则复数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a=0是复数为纯虚数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某回归方程为:,则当解释变量增加1个单位时,预报变量平均:( )
A、增加3个单位 B、增加个单位 C、减少3个单位 D、减少个单位
7、设,已知,猜想 ( )
A. B. C. D.
8.设F1、F2为双曲线-y2=1的两焦点, 点P在双曲线上, 当△F1PF2面积为1时, 的值为 ( )
A.0 B.1 C.2 D.
9.若不等式对于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 C.a>1或 D.R
10.方程2z+|z|=2+6i的解的情况是 ( )
A.没有解 B.只有一解 C.有两解 D.多于两解
11.设,若a+b>0 , b+c>0 , c+a>0 , 则的符号( )
A.为正 B.为负 C.为零 D.不确定
12.下面框图属于 ( )
A.流程图 B.结构图 C.程序框图 D.工序流程图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13、比较与的大小关系 .
14、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 。
15、如果数列的前项和,那么这个数列是 数列
16.若曲线表示双曲线,则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在△ABC中,已知角A、B、C所对的三条边分别是a、b、c且满足b2=ac.
求证:0<B≤;(2)求函数y=的值域.
18、(本小题满分10分)
求与椭圆有共同焦点,且过点的双曲线方程,并且求出这条双曲线的实轴长、焦距、离心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数列{an}(中,a1=1,点(an,an+1)在直线上;
(1)设,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
(2)设,求{cn}的通项公式;
20、(本小题满分12分)解不等式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在调查男女乘客是否晕机的情况中,已知男乘客占总调查人数的,其中有一半会晕机,而女乘客只有的人会晕机,经过调查员的计算: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是否晕机与性别有关,那么被调查的人中最少有多少人会晕机? 参考: P(k3.841)=0.05
22、(本小题满分14分)
设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
为实数);
(1)当时,求函数的解析式;
(2)若,试判断在上的单调性;
(3)是否存在a,使得当时,有最大值。
18、
-------------2分

所以 ---------------6分
----------10分
19.(1)因为点(an,an+1)在直线上,所以-----2分
,-----------------------------------------------5分
又,-
所以数列{bn}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7分
(2)由(1)可得---------------------------------------------------10分
所以;------------------------------------12分
21、解:设总共调查个人,所以被调查的男乘客应有人,其中晕机的有人会晕机,被调查的女乘客有人,其中人晕机。… -------2分
即2×2列联表如下:
晕机 不晕机 合计
男乘客
女乘客
合计
所以 -------5分
要使调查员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是否晕机与性别有关,则,所以,解得:,又因为,所以 --------10分
所以被调查的人中晕机的人数最少为:140×=56人
答:被调查的人中最少有56人会晕机。 ------12分
22.(1)设,则,-----------------------2分
因为为奇函数,所以。----------------3分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初质量监测
高二生物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有40个小题,共50分,其中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对幼嫩绿叶细胞中有关分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叶绿素分子中含镁元素 B.蛋白质都是由 20 种氨基酸构成
C.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D.水在细胞中主要以自由水形式存在
2.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在细胞质中发挥功能的物质是 ( )
A. 信使RNA B. RNA聚合酶 C. ATP D. 血红蛋白
3.关于大肠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遗传物质具有双螺旋结构 B. 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C. 能分离获得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 少数细胞器有膜结构
4.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 )
A.红细胞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洋葱表皮细胞
5. 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用花生子叶切片鉴定脂肪的三个实验中,共同点是 ( )
A.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C.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都更加明显 D.都不需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6.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
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B.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C.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D.受精作用的完成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克隆的是 ( )
A.试管婴儿的培育 B.“多莉羊”的产生
C.用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养植株 D.分离香蕉幼芽细胞大量繁殖幼苗
8.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 )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线粒体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都用于合成ATP
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9.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于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10.用马铃薯茎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幼苗,该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                             
A.生长 B.减数分裂 C.有丝分裂 D.全能性
11.下列关于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C.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D.健康的成人体内,每天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
12.下列有关癌细胞的途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形成癌细胞的内因
B.人体特异体免疫不能作用于癌细胞
C.癌细胞容易通过血液或淋巴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D.放射治疗可杀伤特定部位的癌细胞
13.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正确的判断是 ( )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 ,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14.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途述,正确的是 ( )
A.X染色体是人体正常发育必需的染色体
B.性染色体上基因决定的性状只与性别特征有关
C.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D.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生物的细胞中
15.右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和②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
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16.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17.下列有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
B.该过程需要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提供能量
C.该过程一定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D.DNA转录和翻译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18.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
B.酶和基因都是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些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的
D.只要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有相应的酶
19. 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
请根据上图所示实验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 )
A.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植株A为单倍体,高度不育
C. 由花粉离体培养到形成植株B, 必需全部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缍体的形成
20.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 ( )
A.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细胞工程中原生质体的制备
B.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D.DNA连接酶可用于DNA片段的拼接
21. 下列对ATP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K+进入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可使ADP含量增加
B.在有光条件下,叶绿体中才能合成ATP
C.萤火虫发光的能量是由ADP转换成ATP时提供的
D.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总是与ATP的合成相关联
22.下图为重组质粒形成示意图。 将此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然后将大肠杆菌放在四种培养基中培养:a-无抗生素的培养基,b-含四环素的培养基,c-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d-含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能生长的是 ( )
A.a B.a和c C.a和b D.b和c
23.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B.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缺失,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C.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
D.DNA的复制和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24.可用显微镜检测出的遗传疾病是 ( )
A.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症) B. 色肓
C. 苯丙酮尿症 D. 白化病
25.用秋水仙素处理葡萄幼苗,该植株成熟后所结的果实与普通葡萄相比,果大、子大、营养物质多。这种育种方式是 ( )
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26. 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B.消费者的出现不影响生产者的进化
C.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的主要依据的化石
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27.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B. 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28.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30.为保护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地区大片耕作区将退耕,随着时间的推移,退耕地
上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群落演替。有关该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种丰富度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化
B.最终一定演替出森林
C.演替初期种间关系以竞争为主
D.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3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 ( )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水分子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B.由③可知细胞膜是双层膜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D.图中b过程属于被动运输,a过程经过的结构是载体蛋白
32.右图为人体神经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神经细胞含有DNA的膜性细胞器是线粒体
B.该图中③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该图中④为突触,共有5个
D.构成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
33.下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请推测6与7这对夫妇生白化病男孩的几率( )
A.1/9 B.1/4 C.1/6 D.1/18
34.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 Y )对绿皮基因( y )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 W)存在时,则基因 Y 和 y 都不能表达。现在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
A.四种 9 : 3 : 3 : 1 B.两种 13 : 3
C.三种 12 : 3 : 1 D.三种 10 : 3 : 3
35.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如右图所
示,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2~3
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
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
情况所绘出的曲线是 ( )
36. 人体内与降低血糖有关的生理过程是 ( )
A.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加强 B.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C.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 D.肝糖原大量分解
37.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
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
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图可表示反射弧,其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
B.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C.该图如果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e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D.如果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
38.右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
示分析正确的是 ( )
A. 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 该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个体
C. 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没有地理隔离不
可能有新物种的形成
D. 图中C表示的是种群间生殖隔离,是新
物种形成的标志
39.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B. 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D. 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
统正在衰退
40.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5题,共50分)
41.(4分)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试管内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ml质量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试管内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因变量,可观测的指标是 。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 。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
(4)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该建议中,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 。
42.(14分)下图一是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体细胞中有2对4条染色体),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下图二是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
请据图回答:
(1)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是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细胞内染色单体数量最多的是 。
(2)图二数学模型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 ,bc段可以表示
图一中 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变化。 m所代表的数值是
43.(10分)干扰素是临床上使用最普遍、最为成熟的基因工程产品,干扰素是能够抑制多种病毒复制的高效蛋白质。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从人的T淋巴细胞中提取干扰素基因转人羊的DNA中,培育出羊乳腺生物发生器,使羊乳汁中含有人体干扰素。下图为获得转基因羊的基本步骤。请据图回答:
(1)转基因羊培育过程中干扰素基因作为目的基因,若该基因的序列已知,在基因工程中获得该基因的办法有 。
(2)请在下框中画出某DNA片段被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示意图。
(3)干扰素基因控制合成干扰素要经过 和 两个步骤,该基因在病毒体内 (能,不能)表达。
44.(13分)假说一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科学方法。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呢?有一种假说认为这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请尝试再写出两种假说: ,
(2)已知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全部直刚毛, 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此时最合理的假说是 ,依据这一假说进行演绎推理,设计一个最简单的验证实验,实验设计思路是 ,请绘出验证实验的遗传图解。
45.(9分)在探究不同环境下植物生长反应的实验中,如下图所示,装置A花盆侧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装置B花盆侧放在一个不透光的木箱内;装置C花盆摆放在一个有小孔的木箱中。请完成下列问题:
(1)以植物生长素调节机理解释,装置B幼苗茎向上弯曲生长的原因是

(2)与装置B相比,装置A的幼苗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弯曲向上的原因可能是

(3)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进一步探究重力与单侧光照射对幼苗生长影响的相对强弱。
请在方框中绘制装置图表示你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
44.(13分)(1)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2分
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基因显性突变(或由隐性基因的携带者交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2分
(2)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2分
选择F1中直刚毛雌果蝇与卷刚毛雄果蝇进行测交 2分
45.(9分)(1)由于重力作用,幼苗茎近地侧生长素分布比远地侧多,近地侧生长快(2分)
(2)装置A置于光下,光干扰了生长素较快地移至近地侧(或光引起生长素分解)(2分)
(3)装置图2分(花盆侧放1分)单侧光从下方进入1分)预测并分析实验结果:
①幼苗水平生长,重力与单侧光照射对幼苗生长影响的相同(1分)
②幼苗向上弯曲生长,重力对幼苗生长影响比单侧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强(1分)
③幼苗向下弯曲生长,重力对幼苗生长影响比单侧光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弱(1分)
20080904

a
b
神经纤维
电刺激
0
+
-
0
+
-
A
B
0
+
-
C
0
+
-
D
相对数量




分解者



粪 便
呼吸作用
遗体残骸等
_C TGCA↓G_
_G↑ACGTC_
基因型全部正确2分
表现型全部正确2分
比例正确1分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初质量监测
高二历史试卷
第I卷 (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2题,48分)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写的是中国人对祖先及逝去亲人怀念、祭祀的风俗。对祖先的祭祀体现了家族的传统,这个传统与下列哪一个制度关系较为密切
A  科举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2、“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的“州官”,其最早的职能是
A 管理地方行政     B 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C 管理地方军事     D 管理地方财政
3、下列选项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②③
4、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也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源是
A 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 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 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 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5、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尽快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快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到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是下列哪个时期的制度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6、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种建筑理念体现的本质问题是
A 天人合一     B 建筑功能齐全    C 皇权至上   D 国家大一统
7、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为确切的是
A 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   
B 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C 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
D 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8、古罗马和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贡献在于
A 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   B 实现了由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C 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 D 构建了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法律体系
9、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古代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制度)就其实质而言
A 地域决定政治             B 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C 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方式不同而已   D 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10、古希腊城邦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创立了多种形式的民主政治。其中为17世纪英国所继承的是
A 定期召开全体成员参加的公民大会    B 各级官职实行差额选举
C 所有公民具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  D 集体管理、依法行政
11、“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说明
A 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B 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
C 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    D 议会还要听命于某些人
12、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3条和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上述规定的实质意义在于①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②以法律条文规定了国家统一③防止国家出现严重的分裂④保证了美国的政治统一与稳定,成为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漫画家为这一历史过程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 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 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 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 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14、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宣布的意义在于
A 消灭了法国的家族势力 B 规定只有平民才能当选为法国的总统
C 恢复了等级制度 D 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15、“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16、1871年,普鲁士王国在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此后,德国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这部宪法的颁布表明
A 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统治彻底结束    B 代议制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C 民主共和取代专制统治已无可逆转    D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走向统一
17、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近代前期曾遭到列强的洗劫,主要是在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B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 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18、1895年4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应‘采取措施’”。此措施是
A 阻止签定《马关条约》         B联合德、法干涉还辽  
C 租占旅顺、大连            D 修建满洲中东铁路
19、“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C 《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 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20、“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戊戌维新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21、济南某中学进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青年学生高呼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在街头进行示威。请你推测影片中学生斗争的主要对象应是
A 清政府   B 北洋军阀政府   C 国民党反动派   D 美帝国主义 
22、五四运动的主旋律是
A 爱国主义精神            B 民主和科学精神   
C 勇于解放、追求真理精神       D 团结、合作的斗争精神
23、《共产党宣言》中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
A 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C 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 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24、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这是指
A 工业资本主义相对薄弱          B 独立工人政党尚未成立
C 阶级矛盾尚未激化            D 第一国际未起领导作用
25、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A 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B 发动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权 
C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6、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      B 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C 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D 为各国无产阶级作出了榜样
27、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承认: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应该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深受国内经济危机困扰     B 中国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
C 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D 英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
28、宋楚瑜说:“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一家亲。”连战说:“我们是一家人。”这表明“台湾乃中国之台湾,民族乃中国之民族,土地乃中国之土地。”因此我们“共同的大事”是①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②两岸和解③中国人要重新振奋起来④反对台独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9、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
A 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 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 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30、下列关于“冷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①给世界带来了安宁②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③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④制止了新的世界力量的产生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31、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款问题的文件规定:拆除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度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了战争赔偿计划。造成美国政策变化的原因是
A 恢复日本的经济,利用日本作为“冷战”的工具  
B 缓和与日本的矛盾,减轻日本与美国的经济竞争 
C 帮助日本发展生产,供应朝鲜战争所需的军事物资
D 改善与日本的关系,与苏联争夺对日本的控制权
32、苏东剧变后,世界形势发展总趋势是
A 走向缓和   B 缓和与紧张并存   C 和平与动荡并存   D 区域性合作加强
第II卷 (非选择题 52分)
二、非选择题(33题14分,34题16分,35题22分,共52分)
33、(14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
图一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主要表现。(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相同点?本质上又有什么不同?(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典的民主政治与图二有什么渊源关系?图二中的国会类似于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哪个权力机构?(4分)
34、(16分)不同时期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概括,反映着当代学者对历史发展方向的认识不断深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二三十年来,多数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对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新概括。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1)依据材料一的观点,你会对近代前期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材料二《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2)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 (4分)
(3)革命派没有挖掉“树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何以见得“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4分)
材料三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4)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2分)
35、(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覆盖面遍布全世界。自1923年3月3日创刊以来,《时代》就对报道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
图1 194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题目是《中国的毛泽东》,红色条幅上写着民主统一。
图2 1979年1月,邓小平的头像再次被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随后,刚过了一个月,邓小平的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题目是《邓来了》。邓小平访美,在美国掀起了“中国热”。
图3 1985年9月,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年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分)有人说,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指出这两个事件的相互关系。(2分)
(2)图3中《时代》周刊告诉世界,1985年的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3分)图3中《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明显是对中国的歪曲,试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政治经济变革来驳斥这一观点。(4分)
材料二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转入大规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开始有别于苏联模式、适合国情的、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集体的核心,继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纠正,创新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探索的主要表现,(5分)并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上有何内在联系 (4分)
34题答案
(1)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答出其3个给3分)
(2)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化企业;派遣留学生;创办新式海军。(3分)
(3)创立了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纲领。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并制定了《临时约法》。(答出4点即可给4分)
(3)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2分)表现: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等。(2分)
(4)1915年,陈独秀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兴起了新文化运动。(2分)
35题答案
(1)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即将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建立民主统一的新中国(2分)。在邓小平的指导下,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79年中美建交,开创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新时代;使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上。(2分)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标。(2分)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已经获得成功,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进行,建立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使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3分)
中国走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政治上看,我们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经济上看,经济体制改革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分)
(3)主要表现:建构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人大、政协及民族区域自治);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外交上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文化领域实行“双百”方针等。(答出5点即得5分)
内在联系:毛泽东是开拓者;邓小平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分)
皇帝
总统
国会
联邦法院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最高法院
其他法院
(司法)
内 阁
其他机构
(行政)
参议院
众议院(立法)
吏、户、礼、兵、刑、工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初质量监测
高二英语试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85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45分)
: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The panda pairs' names Tuan Tuan and Yuan Yuan, meaning "Reunion", were
chosen by ________ mainland public through ______ mobile phone text messages.
A. / ; / B. /; the C. a;/ D. the; /
2. ---_________I book a table for dinner a few days ahead of time
--- Yes, you______. The restaurant is always full, especially during the holidays.
A. Must; will B. Must; can C. Shall; shall D. Shall ; must
3. This non-stop communication between British people and Americans has also led to a lot of American words and structures _________ into British .
A. passing B. passed C. to pass D. past
4. It doesn't matter where the student council gets their money from, what _____is
what they do with it.
A. is worth B. dose it matter C. counts D. deserves
5. As no notice _______of global warning up till now, human beings will have to be faced with terrible environment.
A. to take B. has been taken C. taken D. to be taken
6. We have requ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_______ , but we also need assistance from
ordinary people.
A. got involved B. get involved C. must get involved in D. should involved in
7. Since you are my daughter's classmate, we'd like to ______ you ____tonight.
A. put; down B. put; in C. put; off D. put; up
8. The old town is on the side of the mountain and opposite it is the 5,500 metre
Yulong Xueshan Mountain, __________.
A. its peak covered with snow B. the peak of it is covered with snow
C. whose peak covered with snow D. its peak is covered with snow
9. He seized Oliver's arms and held him, ________ he shouted for Mr Bumble.
A. then B. at the same time C. while D. meanwhile
10. It is _______ of Mary to forget; she always puts off everything.
A. normal B. ordinary C. common D. typical
11. As I know, Jack spent at least as much time reading as you _____ online last night.
A. had chatted B. chatted C. chatting D. did chatting
12. It is said that many roads are in bad ______and accidents are frequent in some
remote regions in Yunnan province.
A. position B. situation C. condition D. state
____________, both the observations of science and the evidence of our eyes lead
to the inescapable assumption.
A. Incredible while it may seem B. However incredible it may seem
C. Incredible as it may seem D. Incredible may it seem
My cousin went to Canada two years ago. He ______ there for a few months and
then went to America.
A. worked B. would work C. would be working D. had been working
---Dad, you promised!
---Yes, but ________broke the promise first
A. who is the one that B. who was it that
C. whom is that D. it were you whom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6—3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man hired a taxi outside the airfield. The cab had a woolen carpet with brilliant lace edges. On the glass partition (玻璃隔板)that 16 the driver was a copy of a famous painting. Its windows were all 17 . The customer was very 18 and said to the driver, "I've never seen a nicer cab." "Thank you for your 19 , " the driver answered smilingly.
"How did it 20 you to decorate your car " asked the customer.
"The car isn't mine," said the driver. "It belongs to the company. I used to be a 21 of cabs. When they returned , all of them were as 22 as garbage cans. On the seats and door--handles could be found something sticky 23 peanut sauce and chewing gum(口香糖). Why so I thought that 24 the car itself were very clean the passengers would most likely be 25 and stop littering."
"So when I got a license to be a taxi driver, I began to put my 26 into practice------to tidy and decorate the car. Now 27 a new passenger gets on my car I'd make sure it is in good 28 . When my car returns after a day's work, it 29 remains spotless."
When doing a thing one makes 30 and wants to see the result. To change others one has to make twice the effort but get half the 31 . To change oneself is the other way round. One has better ask oneself 32 one makes demands on others much more than on oneself. If you 33 the inner world of your own, examine yourself and 34 out the dust and dirt, instead of fixing your eyes on other people, you will find a cheerful mood for yourself and 35 a pleasant environment for others.
A. circle B. protected C. covered D. spared
A. popular B. beautiful C. clean D. nice
A. surprised B. moved C. confused D. excited
A. offer B. kindness C. opinion D. praise
A. happen to B. come to C. occur to D. relate to
A. cleaner B. manager C. president D. worker
A. ugly B. strange C. smelly D. dirty
A. as B. just C. like D. even
A. even though B. if C. though D. unless
A. considerate B. happy C. patient D. grateful
A. idea B. promise C. advice D. dream
A. after B. until C. before D. since
A. order B. situation C. look D. work
A. seldom B. always C. ever D. hardly
A. efforts B. progress C. decision D. choice
A. award B. achievement C. understanding D. result
A. while B. why C. whether D. how
33. A. run into B. look into C. develop into D. step into
34. A. put B. take C. drop D. wipe
35. A. return B. create C. arrange D. ensure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 满分40分)
第一节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Two days later I was wheeled into the surgery (手术室 ). The tumor ( 肿瘤 ) was inoperable. So they just sewed me up again. After a month or so I went for radiation treatment ----five days a week for seven weeks. It made me unbelievably tired. On the way home Bernice would have to pull the car off the road so I could vomit ( 呕吐 )
One of the first walks I took was out to the letterbox. It’s less than a hundred meters away, but I had to sit down halfway there. The birds were singing and the smell of flowers filled the air. I thought, the world is such a beautiful place; why did I have to ruin it by smoking
I’m angry with myself for smoking, but I’m also angry with the tobacco companies. I saw a couple of cigarette advertisements on TV the other day, and they had the gall ( 厚颜 ) to say there’s no proof that smoking is bad for you. I’m proof!
A few weeks after I came home from the hospital, I felt a loose tooth. I stuck my finger up there, and the tooth dropped into my lap. The cancer had caused a blood disorder that was making my teeth fall out. In a few days, I had only three left.
Today, when I look in the mirror I am shocked by what I see. A man with no teeth, a scar from his chest round to his back, struggling to walk, face distorted ( 歪曲,变形 ) with pain. And then I realized what I want to do. I want to have my picture blown up and posted all over the world on giant billboards( 广告牌 ). Because now, you see, I’m the real Marlboro Man.
36. The author was sewed up again because _________.
Radiation treatment rather than operation can cure his cancer
The tumor could not be cured by a surgical operation
He was too weak for an operation
The hospital wasn't equipped well enough for such an operation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___.
It was the false cigarette advertisements that made the author suffer from
cancer
Smokers won't know the bad effects of smoking unless they fall ill.
Sometimes cigarette advertisements mislead the public
People will fall ill once they smoke cigarett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underlined phrase "blow up"
in the last paragraph
enlarged B. shortened C. twisted D. sold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 in the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________.
to make himself known to the whole world
to win people's sympathy for his misfortune
to describe how he became the real Marlboro Man
to warn people of the danger of smoking
B
·Basic Study Manual Hardcover: $ 37.50
Future success depends on the ability to learn. Here are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most often asked by students. Read this book and learn:
◎ What the three barriers to study are and what to do about them
◎ What to do if you get tired of a subject you are studying
◎ Twenty-six simple drills to help you learn how to study easily, rapidly and with full understanding
Buy and read the Basic Study Manual and use it to dramatically improve your ability to study.
·Study Skills for Life Hardcover: $31.99
L. Ron Hubbard’s study technology for teenagers opens the door to their future success by giving them advice on how to study and learn. Fully illustrated (插图)for easy comprehension.
Learning How to Learn Hardcover: $24.99
The basics of effective study for 8 to 12- year- olds, fully illustrated. Children who read and apply the materials in this book can regain their liking for study .Get this book for a child you want to see win at his studies!
How to Use a Dictionary Picture Book for Children Hardcover: $34.90
In spite of billions of dollars spent on “educational research,” children are not taught the most basic skills of learning: how to use a dictionary. Written for children 8 to 12-year-olds, this fully illustrated book will teach your children:
◎ How to find words in a dictionary
◎ The different ways that words are used
◎ How to use a dictionary to correctly pronounce words
At last, you’ll just pay 50% for these books before May 1, 2007.
40. The four books can mostly satisfy ________.
A . teachers B. children
C. adults D. parents
41. If you buy all the fully illustrated books before May 1, 2007, you will pay about _____.
$56 B.$111 C.$46 D.$92
42.This passage aims to _______.
introduce new books to readers
guide readers to choose books
C. encourage people to buy the books
D. Enlarge students' knowledge about books
C
Mountain climbers around the world dream about going up Mount Qomolangma. It i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and is part of Himalayan mountain range. It is on the border between Nepal and Tibet, China. Edmund Hillary of New Zealand made the first successful climb in 1953. Since then, more than eight hundred people have successfully climbed the mountain.
But many people who have climbed the mountain left waste material that is harming the environment. The pollution is affecting populated areas near the mountain.
A team of Americans is planning the largest clean-up effort ever on Mount Qomolangma. Their goal is to remove all the trash they see and send most of it back to the United States. They will spend two months moving up the mountain gathering drink cans, batteries, human waste and other trash. They are expected to remove at least three tons of trash in large bags.
Team leader Tobert Hoffman is making the fourth trip to the mountain. He says he hopes the effort will influence other people to clean up the environment closer to home.
Human waste on Mount Qomolangma is a major problem. So the clean-up team will take along with them newly developed equipment to collect and treat human waste. Over years, the waste has polluted the mountain. In the warm season when the ice melts, the polluted water flows to Nepalese villages below. The problem has gotten worse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climbing Mount Qomolangma has become more popular.
4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serve as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 Climbing Mount Qomolangma
B. Human Waste on Mount Qomolangma
C. Removing Trash near Mount Qomolangma
D. Cleaning up Mount Qomolangma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Most climbers died when climbing it
B. Climbing up the mountain is the dream of all mountain climbers.
C. A group of Americans will clean up the HImalayan Mountains
D. Hoffman successfully climbed Mount Qomolangma in 1953.
Why does the American team plan to go up Mount Qomolangma
A. To clean up the mountain
B. To gather as much huamn waste as possible.
C. To remove no less than three tons of trash.
D. To take the trash back to the USA.
Wha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A. Few people want to climb it because of its pollution.
B. Climbers are to blame for the polluted environment of the mountain.
C. The Chinese side of Mount Qomalangma is not polluted.
D. It is easier to get to the top of it.
D
The polar bear and Inuit culture are provably (可证明地) already doomed ( 判决,注定要遭厄运) by the amount of pollution in the atmosphere, a leading scientist said yesterday.
Professor Stephen Schneider, a climatologist from Stanford University, who first made his name in the 1970s by predicting a new ice age, was referring to the latest predictions by the Nasa Space Agency that the world faces an extra 0.6°C of warming as a result of fuel emissions (散发) already in the atmosphere.
This is in addition to the 0.7°C rise over the past century and the result of Earth's slow response to warming caused by greenhouse gases trapping heat that might otherwise spread into space.
Professor Schneider said that birds were migrating (迁移) earlier and flowers blooming earlier. "This is not theoretical," he said. "Nature is responding to an 0.7°C warning. It seems completely obvious that there is a threat to the viability (生存能力) of many species on the earth. They have to move; as they did before. But then they did not have factories, freeways and urban settlements to cross."
Professor Schneider said the next stage of warming was likely to affect small islands, polar bears, mountain top ecosystems and unique and valuable cultures such as the Inuit.
Margaret Beckett, the Environment secretary, agreed that most of the climate change expected over the next few decades was inevitable(不可避免的).
She told the conference: "We have to act now to limit the scale of the warming in the future and avoid even worse effects."
Dennis Tripe, the conference chairman and a former member of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said that rising demand for energy was driving global warming.
47. Who thinks that the world faces an extra 0.6°C of warming
A. Stephen Schneider B. Dennis Tripe
C. Margaret Bckett D. Nasa Space Agency
48. Stepyen Schneider believes that the warming will affect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
A. some small islands B .mountain top ecosystems (生态体系)
C. the population of Inuit D. some animals
4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n'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The temperature on the earth rose in the past.
B. The temperature on the earth is still rising.
C.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limit the warming of the earth.
D. many species don't have to migrate farther than before.
50.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that ________.
A. the warming has greatly affected nature.
B. we should act to save some endangered animals and plants
C. the earth is getting warmer day by day
D. there is a threat to the viability of many species on the earth
第二节(共5小题; 每小题2分, 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For lots of people in Britain, the 31st of December, or New Year’s Eve as we call it, is the biggest party of the year. It’ s a time to get together with friends or family and welcome the coming year.
51 Some people hold a house party. Some people attend street parties. Other people just go to their local parties for a few drinks with their friends. Big cities, like London, have large and attractive fireworks shows. There’s one thing that all New Year’s Eve parties have in common: the countdown (倒计时) to midnight. 52 They then arm in arm sing a song called Auld Lang’s Syne, by a Scottish poet called Robert Burns. 53 There are so many kinds of ways to celebrate the coming of New Year. So a lot of people always have plans before New Year’s Eve and New Year’s Day. Some people take part in a house party. Some people go to watch fireworks shows. 54
In Britain, it’s popular to make a promise to yourself about something you are going to do, or want to stop doing, in the New Year. 55 Typical resolutions include giving up smoking and joining a gym to get fit. However, the promise is often broken quite quickly and people are back into their bad habits within weeks or days.
A. In Britain the most popular festival is New Year’s Eve.
B. This is called a New Year’s resolution.
C. Not many people can remember all the lyrics, but the tune is well-known, so lots of people just hum along.
D. When the clock strikes twelve, the happy people give a loud cheer, and give each other a kiss.
E. On New Year’s Eve people in Britain sing and dance all the night long.
F. New Year’s parties can take place at a number of different places.
G. Other people might spend the day visiting relatives or friends whom they haven’t seen for quite a while.
第Ⅱ卷(共35分)
第三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短文改错(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漏字符号( ),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 )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面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Dear Liu Yang,
How are you
I've been to China for three years. My friends in England sometimes write to me, asked how long I will stay here, and when I'm thinking of returning to home. The answer to their questions are simple. I do not know when I would go back to England. At the moment, I have no reason to return to England. I liked living in China; I do not enjoy meeting people and travel throughout the country. My work is interesting, and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I don't know about country, that I hope to discover in the future.
Yours,
John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最近,你班同学开展了一场讨论,讨论的主题是: Wealth or Health.请根据下列提供的信息写一篇120字左右的短文,介绍一下讨论的情况(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
一些人认为Wealth重要: 1. 有钱就有了一切。 2. 想办法多赚钱
另一些人认为Health重要 1. 健康更重要。 2. 要爱惜身体
个人观点 更看重健康。身体不好,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
Wealth or Health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wealth or health Different people may have different opinion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my opinion, no one agrees that a wealthy person without good health can be happy. So, just do our best and keep fit.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初质量监测
高二英语试卷参考答案
高二英语试题答案:
1-5 DDACB 6-10 BDACD 11-15 DCCAB 16-20 BCADC 21-25ADCBA 26-30 ACABA 31-35 DBBDB
36-39 BCAD 40-42 BCC 43-46 DBAB 47-50 DCDA 51-55 FDCGB
改错:
I've been to China for three years. My friends in England sometimes write to me, asked how long I will stay here
in asking
, and when I'm thinking of returning to home. The answer to their questions are simple. I do not know when I would go
is will
back to England. At the moment, I have no reason to return to England. I liked living in China; I do not enjoy meeting
like
people and travel throughout the country. My work is interesting , and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I don't know about
travelling the
country, that I hope to discover in the future.
which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初质量监测
高二数学(理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考号及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复平面内,O是原点,向量对应的复数为8+3i,与关于y轴对称,则点B对应的复数是( )
A.8-3i B.-8-3i C.3+8i D.-8+3i
2. 命题“存在R,0”的否定是
A不存在R, <0 B 存在R, 0
C对任意的R, <0 D对任意的R, 0
3.已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N(2,),则P(=(  )
A. B C D
4. 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是( )
A. B. C. D.
5.若函在处有极值,则等于 ( )
A.2 B. 1 C. D.0
6.n∈N*,则(21-n)(22-n)……(100-n)等于 ( )
A. B. C. D.
7.已知函数f(x)=在上为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有一名同学在书写英文单词“error”时,只是记不清字母的顺序,那么他写
错这个单词的概率为 ( )
A. B. C. D.
9.已知函数在上不是单调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不等式对任意实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1设函数f(x)在R上的导函数为f’(x),且2f(x)+xf’(x)>x,则下面的不等式在R内恒成立的是( )
A xf’(x) B xf’(x) C xf’(x) D xf’(x)
12. 从8名大学生毕业生中选3个人担任村长助理,则甲、乙至少有1人入选,而丙没有入选的不同选法的种数位
A 46 B 25 C 49 D 20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13、某小卖部,为了研究气温对冷饮销售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统计研究每一天冷饮卖出的杯数y与当天气温x℃近似地满足线性回归方程:.若天气预报明天的气温是30℃,则该小卖部明天大约能卖出冷饮___________杯.
14、如图,一只蚂蚁在边长分别为的三角形区域内随机爬行,则其恰好爬行到离三个顶点距离都大于1的区域内的概率为 .
15、是一次函数,且,
那么的解析式是_________ .
16、将天气分为晴天、雨天两种,甲地为晴天的概率为,乙地为晴天的概率为,甲地与乙地同为晴天的概率为.则在甲地是雨天的情况下,乙地也为雨天的概率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f(x)=x(x-1),
(Ⅰ)求f(-2x)的单调区间
(Ⅱ)求函数的极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为防止风沙危害,某地决定建设防护绿化带,种植杨树、沙柳等植物.某人一次种植了n株沙柳,各株沙柳成活与否是相互独立的,成活率为p,设为成活沙柳的株数,数学期望,标准差为.
(Ⅰ)求n,p的值并写出的分布列;
(Ⅱ)若有3株或3株以上的沙柳未成活,则需要补种,求需要补种沙柳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复数和(),
若,试求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两盒中都有红球、白球,且球的形状、大小都相同。盒子中有个红球与个白球,盒子中有个红球与个白球(0(Ⅰ)请写出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并证明等于定值;
(Ⅱ)当取到最大值时,求的值.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若,试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且对于任意,恒成立,试确定实数的取值范围.
22.(选做题,从下列3题中任选一题,多选以第一题为准,本题满分10分)
选做4-1如图,已知是⊙O的切线,为切点,是⊙O的割线,与⊙O交于 ( http: / / www. / ) 两点,圆心在的内部,点是 ( http: / / www. / )的中点.
(Ⅰ)证明四点共圆;
(Ⅱ)求的大小.
选做4-2、C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求圆心的一个极坐标
(Ⅱ)求C的内接矩形面积的最大值
选做4-4、,若关于x 的不等式的解集中的整数恰有4个,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初质量监测
高二数学(理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D B A A D C A C A B
二.填空题13 228 14 15 f(x)=-28x+19 16
三.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 ∵f(-2x)=4x2+2x,其对称轴为x=,……………………2分∴f(-2x)的递增区间为,递减区间为……4分 (Ⅱ)∵[]'= f(x)= x(x-1) ……………………6分 ∴<0或>1时[]'>0, 0<<1时[]'<0 ………8分∴=0时有极大值==……………10分=1时有极小值=0……………………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012P…………………………………………………………………………………….4分………………………………6分∴……………………………………………………….8分(Ⅱ)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初质量监测
高二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V,则( )
A.交流电的频率是100π B.t =0时线圈位于中性面
C.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 D.t =0.05s时,e有最大值
2、回路的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中①~④所示,关于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下列论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回路中感应电动势恒定不变,且不为零
B.图②表示回路中感应电动势逐渐增大
C.图③表示回路中0~t1时间内的感应电动势小于t1~t2时间内的感应电动势
D.图④表示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先变小,再变大
3、如图所示,在两个等量同种正电荷的连线上有A、B两点,分别位于两个点电荷右侧相同距离的位置,A点与左边电荷的距离小于A点与右边电荷的距离。下列关于A、B两点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大小关系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EA>EB,φA>φB (B)EA<EB,φA>φB
(C)EA>EB,φA<φB (D)EA<EB,φA<φB
4、如图所示,导体棒和固定导轨良好接触,与电阻R组成闭合回路处于竖直平面内,匀强磁场沿水平方向,并与导轨平面垂直。将长度相同、质量不同的导体棒ab分别置于固定导轨上无初速释放,它们进入磁场区域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下落的终极速度。 如果磁场区域足够大,忽略导体棒、导轨电阻及摩擦阻力, 那么关于导体棒重力的大小G和它的终极速度v之间的关系,下图中正确的是
5、春节前后,某小区启动了临时供电系统,它由备用发电机和副线圈匝数可调的变压器组成,如图所示,图中R0表示输电线的电阻。滑动触头P置于a处时,用户的用电器恰好正常工作,在下列情况下,要保证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则
A.当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发生波动使V1示数小于正常值,用电器不变时,应使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
B.当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发生波动使V1示数小于正常值,用电器不变时,应 使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
C.如果V1示数保持正常值不变,那么当用电器增加时,滑动触头P应向上滑
D.如果V1示数保持正常值不变,那么当用电器增加时,滑动触头P应向下滑
6、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电阻R1、R2、R3、R4、平行板电容器、电流表及电压表构成电路,滑动变阻器R4处于某位置时,A、B间的带电油滴静止不动.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动触头向右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增大,油滴向上运动
B、电压表的读数减小,电流表的读数增大,油滴向下运动
C、电压表的读数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减小,油滴向上运动
D、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减小,油滴向下运动
7、如图所示是一个三输入端复合门电路,当C端输入1,输出端Y输出0时,A、B 端的输入分别是
A.0、0 B.0、1
C.1、0 D.1、1
8、如图所示,边长为2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导线框和虚线框的对角线重合。从t=0开始,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对角线方向移动进入磁场,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用I表示导线框中的感应电流,取逆时针方向为正。则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9、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A、B之间的距离为d,在两板间加上电压U,并将B板接地作为电势零点.现将正电荷逆着电场线方向由A板移到B板,若用x表示移动过程中该正电荷到A板的距离,则其电势随x变化的图线为
10、如图甲所示,ab、cd为两根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的金属轨道,相距L,右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轨道上放有一根导体棒MN,垂直两轨道且与两轨道接触良好,导体棒MN及轨道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体棒MN在外力作用下以图中虚线所示范围的中心位置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在t=0时刻恰好通过平衡位置,速度大小为v0,其简谐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按余弦规律变化,如图10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路中电动势的瞬时值为
B.导体棒MN中产生交流电的功率为
C.通过导体棒MN的电流的有效值为
D.在0等内通过导体棒MN的电荷量为
11、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间的距离为d,用导线与一个多匝线圈
相连,线圈电阻为r,线圈中有竖直方向均匀变化的磁场,其
磁通量的变化率为k,电阻R与金属板连接,如图11所示。
两板间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
态,重力加速度为g,则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情
况和线圈的匝数n分别为
A.磁感应强度B竖直向上且正在增强,
B.磁感应强度B竖直向下且正在增强,
C.磁感应强度B竖直向上且正在减弱,
D.磁感应强度B竖直向下且正在减弱,
12、在如图中a、b两图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阻值都很小,接通K,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S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路图a中,断开K,S将渐渐变暗
B.在电路图a中,断开K,S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C.在电路图b中,断开K,S将渐渐变暗
D.在电路图b中,断开K,S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在电子技术中,从某一装置输出的交流常常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如果只需要低频成分输送到下一级装置,可以在下一级电路的输入端并联一个电容器。这样,进入下一级的高频成分就很少了。这个电容器的作用是________。
14、绘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有以下器材可供使用:小灯泡(12V,24W),滑动变阻器R(0—10欧)、电压表(量程15V)、电流表A
(量程0.6A),电流表 B (量程3A)、铅蓄电池,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中电流表应选
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完成实验电路图。要求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触头时,小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亮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步骤
15、如图所示,由光滑硬导线制成并连接在一起的圆线圈c及线框d被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线圈c所围面积为S,其中的磁场从图中看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1,被一竖直绝缘线悬吊起来的水平直导线ef的长度为L,质量为m,与线框d接触良好,ef处在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2,整个装置的总电阻为R,当B1发生变化,并且ΔB1/Δt(变化率)为某一定值时绝缘线对ef的拉力恰好为零。在这种情况下。问
B1是增强还是减弱?
变化率ΔB1/Δt应为多少?
下面两题16A(3—3)、16B(3—5)任选一题
16A、(1)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和Vo,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NA=V/Vo B、NA=ρV/m C、NA =M/m D、NA=M/ρVo
(2)用面积为S的活塞在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上放一砝码,活塞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现对气缸缓缓加热,使气缸内的空气温度从T1升高到T2,空气柱的高度增加了ΔL,已知加热时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外界大气压强为P0.求:
1、此过程中被封闭气体内能变化了多少
2、气缸内温度为T1时,气柱的长度为多少
16B、(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
B.无论是核子组成原子核还是原子核分解为核子,都会因质量的亏损而释放出能量
C.用升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核能的释放量和质量亏损之间,一定满足的关系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放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小球距左端竖直墙壁为s。另一个质量为M=3m的小球B以速度v0沿轨道向左运动并与A发生正碰,已知碰后A球的速度大小为1.2v0,小球A与墙壁的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且碰撞时间极短。求:
(1)两球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两球发生第二次碰撞的位置到墙壁的距离。
17、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区域和匀强磁场区域是紧邻的,且宽度相等均为 d ,电场方向在纸平面内,而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正电粒子从 O 点以速度 v0 沿垂直电场方向进入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从 A 点离开电场进入磁场,离开电场时带电粒子在电场方向的位移为电场宽度的一半,当粒子从C点穿出磁场时速度方向与进入电场O点时的速度方向一致,(带电粒子重力不计)求:
(1)粒子从 C 点穿出磁场时的速度v;
(2)电场强度 E 和磁感应强度 B 的比值 E / B ;
(3)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初质量监测
高二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C D B B AC C A D C B D AD
13、通高频 阻低频
14、
①电流表B
②分压式、电流表外接
15、(1)增强
(2)解: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ΔB1S/Δt
回路产生的电流为
I=E/R
导体受到的安培力
F=B2IL
绝缘线的拉力为零满足
mg=F
由以上各式可得
ΔB1/Δt=mgR/ B2SL
16A(1)BC
(2)解: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Q+W
气体对外作功
W=-(p0S+mg)ΔL
由以上两式得
ΔU=Q—(p0S+mg)ΔL
气体变化过程中压强不变
L1S/T1=(LI+ΔL)S/T2
得L1= T1ΔL/ T2—T1
16、(1)B
解:(1)A、B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即
Mv0=MV+mv
根据已知M=3m,v = 1.2v0 ,则得V = 0.6 v0
方向与B球碰撞前的速度方向相同)
(2)设A、B两球发生第二次碰撞的位置距墙壁为x,则A球以1.2 v0的速度运动的距离为s+x,B球以0.6 v0运动的距离为s – x,A、B两球运动的时间相等,即有
解得两球发生第二次碰撞的位置距墙壁:。
17、(1)粒子在电场中x偏转:在离开电场时平行电场分量
d = v0 t ①
=t ②
= v0 得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故穿出磁场速度 ③
(2)在电场中运动时= t=· ④
得 E= ⑤
在磁场中运动如右图运动方向改变 450,运动半径 R
R== ⑥
又qvB= ⑦
B== ⑧
得 ⑨
( 3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为t’

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t
t=
运动总时间t总=t + t1 =+ π d/4 v0
+QQ
AQ
BQ
+QQ
v
B
0
t
I
0
t
I
0
t
I
0
t
I
a图
b图
S
S
K
K
R
R
L
L
v0
A
B
s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初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胡番与西洋
汉语中用来指“老外”或“舶来品”的词,有胡、番、西、洋。胡,大约是用得最早的。它原本泛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即“胡人”。所以,但凡叫做“胡什么”的,多半来自所谓“西域”。西域的概念,近一点的.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玉门以西.葱岭以东(葱岭即帕米尔高原)。远一点,则可涉及到克什米尔和伊朗了。
中国和西域交通很早。两千一百多年前,张骞便通了西域,以后又有丝绸之路,中亚文化也就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琵琶、五弦、忽雷、火不思,都是西域拨弦乐器,当时统称胡琴。火不思是乌特的一种,突厥语叫qobuz.译名也五花八门,什么和必斯,虎拨思、吴拨四,比较好玩的则有胡不思和浑不似两种。火不思后来变成了拉弦乐器。也就是二胡。二胡是典型的“中外合资”产品。北方的马尾、松香,南方的蛇皮、竹子,中西合璧,北人南相,表现力极强,也就在民乐演奏中唱起了主角。
尽管西域的文化贡献如此之大.中原却并不怎么领情。喜欢胡食、胡服、胡乐、胡舞的当然大有人在,但“胡”这个字眼还是带有贬义。在中原之人看来,北方的胡,南方的越,都有些“非我族类”的味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云“意合则胡越为昆弟”,但意合的时候有,意不合的时候也多。而且往往是一言不合,便刀兵相见,双方之间,心里面便难免有些别扭。
更重要的是,在中原华夏之人看来,胡人(也包括所有的“蛮夷”)不懂礼仪,不讲道理,不守规矩,喜欢“胡来”。胡来也就是任意乱来。此外,胡扯、胡闹,胡言乱语、胡搅蛮缠、胡说八道、胡作非为,意思和胡来都差不多。
这当然是一种偏见,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但它们产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并非没有道理。胡思乱想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朱熹的《答潘文叔》。胡说和胡来则分别见于南宋周密的《齐东野语》和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南宋与金,那可是中原汉人最仇恨胡人的一个时代。
胡的本义是兽肉(颔下垂内),番的本义则是兽足。番,也是用来指外族和外国的,叫番邦,而且主要指西方诸族、诸国,叫西番。用兽肉、兽足来指称外族、外国,毕竟不太友好,也不文明礼貌,因此胡、番便渐渐为西、洋所替代,叫西、洋的也不一定就不带贬义,比如西崽、洋相。但毕竟西、洋只是说出了一个客观事实,不像胡、番那样带有主观色彩,要好得多了。这说明民族偏见虽然在所难免,时代和社会毕竟也在进步,语言也不会一成不变的。
1.下列有关“胡”“番”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的本义是兽肉,原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凡叫做“胡什么”的,多半来自所谓“西域”。
B.“番”的本义是兽足,汉语中用来指外族和外国,西方诸族、诸国在我国历史上也被称为西番。
C.“胡”字在中原文化中带有贬义,如胡来、胡扯、胡言乱语、胡搅蛮缠、胡说八道、胡作非为等。
D.“胡”“番”后来被西、洋所代替,但西、洋仍然带有贬义,不太友好,也不文明礼貌。
2.下列说法不属于“西域的文化贡献如此之大,中原却并不怎么领情”的原因的一项是( )
A.胡食、胡服、胡乐、胡舞等西域文化流人中原,只受部分中原人喜爱。
B.在中原人看来,北方的胡人,有些“非我族类”的味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C.西域和中原.往往是一言不合,便刀兵相见,双方之间,心里面便难免有些别扭。
D.在中原华夏之人看来,胡人不懂礼仪,不讲道理,不守规矩,喜欢任意乱来。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胡、番、西、洋用来指称的外族、外国,是指在古代包括克什米尔和伊朗在内的广大区域。
B.表现力极强,在民乐演奏中担当主角的二胡,是由西域拨弦乐器火不思演变而来的。
C.胡说、胡来、胡闹、胡思乱想等词语都是产生在中原汉人最仇恨胡人的南宋与金代。
D.现在用西洋替代胡番,符合客观事实,没有民族偏见,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时方以传注记问为学,禾始崇尚义理,黜抑浮华。入对契旨,擢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②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涂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监信州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②宦寺:宦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亟窜之远方 窜:放逐 B.留以旌直臣   旌:表彰
C.遂坐瓘党停官  坐:因犯……罪或错 D.安得此不详语  详:详细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②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曰:“宁饿死。” ⑥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
B.童贯、黄经臣、卢航狼狈为奸,权倾朝野,士大夫都敢怒不敢言,陈禾挺身而出,先上书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危害严重。
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
D.王黼刚刚执掌大权时,陈禾对他十分鄙视,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于是一再坚决要求辞官,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3分)
译文:                                  
⑵禾引上衣,请毕其说。(2分)
译文:                                  
⑶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①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②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①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②杜甫、高适、岑参、韦庄都曾入蜀,晚唐诗僧贯休还曾从杭州骑驴入蜀。
8.赏析“远游无处不消魂”语句中“无处”的效果。(5分)
9.有人认为这首诗的末句应该为首句,但是这样一来,便平弱而无味了。请你分析诗人这样安排诗句的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渔舟唱晚, 。 王勃《滕王阁序》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庄周《逍遥游》
(4)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5)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相》
(6) ,但愿长醉不用醒。 李白《将进酒》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想讨一本书
我给小有名气的“大款”方先生开车期间,他正追求一位姓申的小姐。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方先生终于与申小姐有了第一次约会。共进午餐后,申小姐接受了方先生的进一步邀请,坐车来到了方先生的住处——位于龙华的一幢豪华别墅。
下车后,我们看见门柱上斜靠着一个乞丐样的人。他身上裹一件脏兮兮的棉衣,似有所求地望着我们。
心情很好的方先生赶紧走上去问他:“你是不是想吃点什么?”
想不到乞丐回答:“这会儿太阳很好,我吃喝足了,只想在您这儿晒会儿太阳。还想……”
“还想什么?”方先生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晃动在乞丐眼前,调侃地追问道,“别难为情,尽管说吧,我会满足你的。”他料定一个乞丐的要求不会特别难以应付。
“我想……”乞丐支吾着,最后鼓起勇气说,“您千万别笑话我。您可以想像我的日子,饭是每天都能吃上的,只可惜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总想讨一本看看,可是一直难以启齿。您能不能让我进您家书屋里,随意挑一本书呢?”
方先生一下子愣住了。一方面,他惊奇于这个乞丐非同寻常的奢求;另一方面,他羞愧自己满足不了这个乞丐这一简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小姐目睹了自己的窘迫!
乞丐也看透了方先生的尴尬,急忙说:“天底下没书的人很多。只是,我没想到这家房屋的主人也会没有。不好意思,打扰您了。”说罢,抬腿欲走。那溢于言表的鄙薄与不屑令在场的人都很难堪。
一直在一旁不动声色的申小姐急忙走上去,将随身携带的一本文摘读物递给乞丐,和颜悦色地说:“也许,你会喜欢这本书,不妨读读吧。”
乞丐接过,连声道谢,然后席地而坐,旁若无人地读了起来。这天送走申小姐后,方先生满腹心事。
不久的一天,方先生突然做出决定:“阿伟,送我去书店。”
在书店经理室,方先生将一张2万元的支票拍在办公桌上,对接待他的小姐说:“愿意与我做一笔大生意吗?”
小姐说:“当然愿意。不过,我们这儿没什么大生意,只有书,您任意选吧。”
方先生将支票扔到小姐面前,说:“我才懒得选,拜托你了。下午两点,我来取货。”
小姐惊奇地盯着眼前这个财大气粗的人,不知如何应付。当方先生准备掉头而去时,她才醒过神来追问道:“您想要一些什么书呢?”
“只要是书,只要有名气。”方先生头也不回地说。
下午两点,我们驱车来到书店。那位小姐走了过来,将支票给方先生,并说:“很抱歉,我们经理不想接受这笔生意。”
方先生再一次愣住了。他咆哮道:“你们的经理呢?让他出来见我。”
“不必了。”小姐笑笑,“我们经理看过支票,就知道您是谁了。他要我一定转告您:本书店没有一本书是做摆设的废书。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最终总会归属于那些真正爱书的人。”
11.对这篇小说的赏析、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这篇小说主要采用对话和行为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B.文中的方先生财大气粗,目空一切,认为有钱就能办到任何事情。没有想到因为不读书而连续碰壁。
C.文章表明了物质财富的充裕并不等于精神的富有,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应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
D.乞丐的形象表明了精神生活的享受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E.小说的结尾让我们知道了那个乞丐原来就是书店的经理,使这篇小说的构思显得很巧妙。
12.请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三个作用。 (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方先生对乞丐说话时的语气、动作和心理,请你写出当乞丐讨要一本书,方先生为什么“惊奇”、“羞愧”和“窘迫”。 (6分)
表面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层次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你根据文章设想一下,在听了书店小姐转告的经理的话后,方先生会有怎样的表现?你这样设想的理由是什么?(理由不少于两条) (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黯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是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的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F.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12. 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6分)
13.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树”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6分)
14.林徽因和张爱玲比较,你更喜欢谁?谈谈你的理由。(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
A.班干部严于律己,班上同学才会自觉自律;班干部勤学上进,班上同学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班风才会逐步好转。
B.帮助别人,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暴风骤雨般生吞活剥地去解决问题。
C.到肯德基呢,一个食量正常的人,少则七八元,多则二十元足矣。门外还挂着三块价格表,有意问津者看上几眼便可一目了然,决无阮囊羞涩之虞。
D.北京奥运会足球四分之一决赛,小罗领军的巴西队兵不血刃,竟然以0∶3大比分栽倒在阿根廷队脚下,如此结果,的确尴尬。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有人预测,达到奥运会男女运动员人数持平均的目标最迟也会在十年后实现,甚至很有可能在北京奥运会时就会实现。
B.常州延龄书画社社员的年龄平均78岁,连续五年被评为市文联系统先进集体。
C.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看时,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而文学批评家却是站在两者的中间,做一个介绍人的角色。
D.我并不认识小李,经人介绍才知道他就是已在文坛崭露头角的青年诗人、师范大学教授李先生的公子。
17.将下面三组短语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还是那只白鹭,守着那一方寒塘, ① ,想是 ② ,故而徘徊不去。把一双钢翅 ③ 。
A.①不忍离去,也不肯离去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③张了又合,合了又张
B.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②见过复兴,也见过劫难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C.①不忍离去,也不肯离去②见过复兴,也见过劫难③张了又合,合了又张
D.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18.下面是一封邀请函的主要内容,有五处不妥,请找出来并改正。(5分)
①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特别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经济改革的方针指引下,②此次论坛将为您提供进一步了解中国公益事业发展,③并通过各方的广泛交流和接触,促进双方伙伴关系及合作机制的建立。
④参加此次论坛的代表将来自多个部门,约有跨国公司(企业)代表100名参加,公益民间机构代表80名,研究部门相关知名人士120名。⑤届时将有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来到大会,也期待着您的积极参与!
① 。② 。 ③ 。
④ 。⑤ 。
19.汉字不仅是一个个活的灵魂,体现着不同时代汉人灵动的精髓,同时,在一个个方块字里变幻着无数的笔画。文字不仅承载着文化的意蕴,同时也蕴涵着无穷的哲理。请参照下面示例,任选两个汉字,各从一个角度诠释一下它所折射出的哲理。(6分)
示例:名:靠着口来宣传就有名了,但也夕阳西下了,可见名之无聊。
运:行走着的云,人的一生如同行走的云一样,不可预测。
答:
六、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种子只有在落地生根后才能茁壮生长;花木只有在根深入土后才能叶茂枝繁;根是生命的源头,是一个可供我们展望生命之途的起点……
请以“生命有根”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D、E(D项拔高主题;E项胡乱推测,无中生有)
12.①设置人物活动环境 ②展示主要人物的身份特征 ③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13.①他认为乞丐只会讨饭要钱,没想到乞丐会要书。②他没有书给乞丐。③在小姐面前丢了脸。深层原因:①人活着有钱就行了(钱)②不愿读书,购书只为装门面(懒)③不读书又死要面子(面子)(意思对即可,每条1分)
14.(8分)(此题为开放题)表现:“改悔” 或 “顽固”都行,(2分)理由:依据文意找出两条根据,每条3分。
四.
11 BC(B“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文中并没有此意。C突出林徽因的伟大,但并不贬低张爱玲。)(5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禾,字秀实,明州郭县人。考中元符二年进士。多次升迁担任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天卜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陈禾请求增加守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有人指责这是无端生事,搁置起来不予批复。后来盗贼闹事,人们才佩服他的预见能力。升任左正言,不久授职给事中。
当时童贯的权势越加扩张,和黄经臣一起执掌大权,御史中丞卢航跟他们内外呼应做坏事,士大夫因畏惧而不敢正视。陈禾说:“这是国家安危的根本啊。我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他没有接受给事中的任命,首先上书直言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依仗恩宠玩弄权势,在朝廷同列中夸耀自己。常常说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中,说皇上将任用某人,举行某事,不久诏书下达,都跟他所说的相同。那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贤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我所忧虑的,不只是黄经臣,这条路一开通,类似的进用者就会多起来,国家的祸患,就不可遏止,希望赶快把他放逐到远方去。”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初质量监测
高二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必须在试卷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班级、考号填写上
3.将第I卷答案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第II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4.答题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第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20分,每题2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由沸点数据:甲烷-146℃,乙烷-89℃,丁烷-0.5℃,戊烷36℃,可以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A 高于-0.5℃ B 约是+30℃ C 约是-40℃ D 低于-89℃
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乙酸乙酯和水 酒精和水、苯酚和水 B.二溴乙烷和水 溴苯和水 硝基苯和水
C.甘油和水 己烷和水 甲酸和水 D.苯和甲苯 乙醛和水 乙酸和乙醇
3.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4.下列有关物质的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A.二甲醚的分子式: C2H6O C.葡萄糖的结构简式: CH2OH(CHOH)4CHO
B.醛基的结构简式:—CHO D.溴乙烷的电子式:
5.要证明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 ②加入NaOH溶液 ③加热④加蒸馏水 ⑤冷却后加入HNO3后酸化 ⑥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
A.④③①⑤ B.②③⑤① C.④③① D.⑥③①
6.下列属于水解离子方程式且正确的是
A.HCO3-+ H2O H3O++CO32- B.NH3+H2O NH4++OH-
C.CO32-+2H2O H2CO3+2OH- D .Al3++3H2O Al(OH)3+3H+
7. 室温下,等体积0.5mol/L的①KCl ②FeCl3 ③HF ④Na2CO3四种物质的水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数目由少到多的顺序是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①④③② D.④②①③
8. 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 + OH- ;ΔH >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人稀醋酸,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碳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人少量固体CH3COONa ,能抑制水的电离
D.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10.下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把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 B. 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
C. 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 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12. 下列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的有机物名称正确的是
A. 2—甲基—4—乙基戊烷 B. 3,4,4—三甲基己烷
C. 2,3—二乙基—1—戊烯 D. 1,2,4—三甲基—1— 丁醇
13.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B.做银镜反应后试管壁上银镜,用稀氨水洗涤
C.将0.1 mol/L的NaOH溶液与0.5 mol/L的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浊液,用于检验醛基
D.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清洗
14.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 :2的化合物是
15.体育竞技中服用兴奋剂既有失公平,也败坏了体育道德。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遇FeCl3溶液呈紫色
B.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紫色褪去,能证明其结构 中存在碳碳双键
C.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 和 H2分别为4mol和7mol
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16.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     ②醋酸溶液能导电
  ③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  ④0.1 mol/L醋酸的pH比0.1 mol/L盐酸pH大
  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   ⑥0.1 mol/L醋酸钠溶液pH=8.9
  ⑦大小相同的锌粒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2速率慢
  A.③④⑥⑦   B.②⑥⑦ C.③④⑤⑥ D.①②
17.有可逆反应mA(s)+nB(g)pC(g)+q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
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到达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
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则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
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提高A的转化率
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
18.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H>0kJ·mol-1表示放热反应,△H<0kJ·mol-1表示吸热反应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1mol H2SO4与1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D.1mol H2与0.5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1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L-1氨水中,c(OH-)=c(NH4+)
B.10mL0.02mol·L-1HCl溶液与10mL0.02mol·L-1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溶液的pH=13(25℃)
C.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D.在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20.下图为直流电源,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B.c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C.e极发生氧化反应
D. f电极为锌板
第Ⅱ卷(共50分)
三.填空题
21.(6分)在某些酶的催化下,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如下过程:
葡萄糖→…→
(A) (B) (C) (D) (E)
请填空:
(1)过程①是 反应,过程②是 反应,过程③是 反应(填写反应类型的名称)。
(2)过程④的另一种生成物是 (填写化学式)。
(3)上述物质中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填写字母代号)。
22.(9分)某校学生小组为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进行下述实验.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关系该校学生设计了右图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⑴某生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时,先关闭止水夹,从左管向U型管内加水,至左管液面高于右管液面,静置一段时间后,若U型管两侧液面差不发生变化,则气密性良好. 你认为该生的操作正确与否 (填“正确”或“错误”)
大理石与乙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装置A中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实验现象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⑶有学生认为(2)中的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理由是乙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乙酸也可以和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 改进该装置的方法是
23. (10分)已知,有机玻璃可按下列路线合成:
试写出:
⑴A、E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 。
⑵B→C、E→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
⑶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D ;
G+F→H 。
24.(6分)氯化铁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滴加少量盐酸的作用是 ;若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逐渐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
25. 本题包括两个小题
(1)(4分)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O2(g)==H2O(1) △H = -285.8 kJ·mol-1
C3H8(g)+5O2(g)==3CO2(g)+4H2O(1) △H = -2220.0 kJ·mol-1l
已知:H2O(1)=H2O(g) △H = +44.0 kJ·mol-1,写出丙烷燃烧生成CO2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2)(5分)某二元酸H2A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 H++A2-。
回答下列问题:
①Na2A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②NaHA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③若0.1mol·L-1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1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 0.11mol·L-1(填“<”、“>”或“=”).
四.计算题
26.(10分)
t℃时,将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了
0.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x= ;平衡常数K= 。
(3)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假设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化学平衡(填字母) 。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
(4)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amolC,在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n(B)= mol。
(5)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温度和容器中进行,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A)、n(B)、n(C)之间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 。
COOH
CH2
HO—
C—COOH
CH2
COOH
C—COOH
CHCOOH
CH2
COOH
COOH
CH
HO—
CH—COOH
CH2
COOH
COOH
CO
CH—COOH
CH2
COOH
COOH
CO
CH2
CH2
COOH



④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初质量监测
高二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右图,图中L为晨昏线。回答1~2题。
1.当θ角增大时,下列现象会发生的有(   )
A.孟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悉尼的昼逐渐缩短
B.黄赤交角逐渐增大或减小
C.南极地区极昼或极夜范围渐大
D.我国雨带向北方移动
2.若此时雅加达正午物体影子朝北,则(  )
A.O点为6时,且该日的日出时间也是6时
B.南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都向北弯曲
C.叶尼塞河开始通航
D.密西西比河河口盐度正值一年中较低时期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乙地点陡崖的崖底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358米 B.188米
C.688米 D.468米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点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下列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
A.从乙自流引水到丙 B.从丁自流引水到乙
C.从戊自流引水到甲 D.从丁自流引水到戊
读我国江淮地区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右图),据图完成6~7题。
6.甲时段内,该地区常受( )
A.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B.赤道气团控制
C.准静止锋影响 D.亚洲低压控制
7.乙时段内,该地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小麦播种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伏旱 D.白昼时间渐长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8~9题。
8.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9.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10.现有四幅我国省区挂图,如果图幅大小相同,那么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新、青、鲁、琼 B.青、鲁、新、琼
C.鲁、琼、新、青 D.琼、鲁、青、新
读 10°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A、D两山脉和B、E两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山脉以东多峡湾地形 B.B海峡表层海水由西向东流
C.D山脉所在地是冬季滑雪胜地 D.E海沿岸多为海洋性气候
12.关于C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同纬度的西经120o附近也有广阔平原
B.该平原土壤肥沃,河流稀少,且有较长的结冰期
C.该平原上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由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
下图为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该大陆为( )
A.亚欧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14、甲地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5、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6.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 )
A.干湿地区 B.自然区 C.高原区 D.热带雨林区
17.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18.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北约部队一架F-117A隐形战斗机被南联盟防空部队击落。飞行员跳伞后在脚触地的一刹那,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紧急呼救信号,当间谍卫星把呼救信号传送到北约空袭南联盟指挥所后,美军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6小时后,当一架EA-6R电子干扰机发现飞行员的准确位置时,一架MH-60C搜索与救援直升机降落在飞行员面前,把飞行员接上直升机并安全返回基地。根据材料,完成19~21题:
19、飞行员发出的呼救信号是 ( )
A.GIS系统信号  B.GPS系统信号  C.RS系统信号   D.电视信号
20、北约轰炸科索沃地区时,可利用如下哪种技术系统进行对目标准确轰炸 ( )
A.GIS系统信号 B.GPS系统信号 C.RS系统信号 D.网络信息
21、美军部队装备精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士兵完成下列哪项任务( )
A.确定周边有多少敌人    B.确定自己所在的经纬度位置
C.确定附近多远有沟谷可以隐藏     D.确定自己的武器装备情况
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22—23题:
22.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
23.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土地沙化 D.臭氧层破坏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24—25题:
24.“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2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26~27题。
26.“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 )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
27.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
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8—30题:
28.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29.该产业部门属于(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30.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甲地区设想中的克拉地峡运河横贯泰国南部,全长120公里,宽400米,深25米,双向航道,耗时10年,工程费用将高达250亿美元。乙地区运河扩建将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动工,工期为7至8年,总投资为52.5亿美元。
(1)甲图中马六甲海峡是世界重要的航运通道,它对东亚的_____、_____韩国等国家的能源进口具有重要意义。(2分)
(2)甲、乙两地区附近板块界线的类型及其地质活动的特点。(2分)
(3)甲、乙两地区分别是世界上天然橡胶、香蕉的重要产区。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比较甲、乙两地区种植这些经济作物的区位因素有何异同点?(4分)
(4)在甲图中开凿一条运河酝酿已久,该运河建设最有可能遭到_________(国家)的反对。有专家建议我国应积极参与该运河建设,理由是什么 (2分)
32.下图所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三地共同的优越自然条件是:(4分)
①地形:      ;
②气候:    ;
③水源:    ;
④土壤: 。
(2)比较A、B、C三地在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上的差异,并填写下表:(6分)
地区编号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A
B
C
33、读“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图”和“田纳西河流域电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
(2)田纳西河流域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限制其发展的条件是:
; 。
(3)TVA将河流的 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 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
(4)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 、 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5)田纳西河流域水能丰富,为什么还要建火电站和核电站? 。
34、读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表示的煤矿是 。
(2)图上的E港口是 。
(3)图中的三条运煤铁路干线中G是    。
(4)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是① ;
② ;
③ 。
(5)上图A、B、C三个煤矿中,以优质动力煤著称的是 。(填字母)
(6)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      、      、      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图1
Ⅱ阶段
中国大陆、越南等地
香港、台湾地区
Ⅰ阶段
欧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