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人文环境(第二课时)执笔:田瑞昌 课件名:人文环境 编号:7204一、学习内容:经济发展的差异二、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地理图表,分析数据,了解亚洲各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异。2.通过对亚洲人文地理环境的学习,进一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理解由于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所以文化、经济也有很大不同,对各区域间的差异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三、学习重点:亚洲经济发展不同水平的代表国家四、学习难点:亚洲经济发展整体落后的原因及发现前景。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六、教法学法双向五环:学法: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教法: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七、教学过程(一)课件展示自学目标,学生独立自学。自学目标:1、读图6.18结合课文说一说亚洲经济发展不同水平的体表国家。2、为什么亚洲经济发展整体落后?(二)试完成练习册本部分课前预习。(三)展示合作:完成P.15活动(四)学生探究教师引领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代表及其形成原因(五)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一)填空题1.亚洲大部分国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属于________国家。2.西亚______沿岸的国家,因大量出口_______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3.在东亚各国中,属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是 。除此之外,现在又出现 国。中国东部沿海,台湾省和 地区等经济发达的地区。(二)单项选择题1.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的东南亚国家有( )A.韩国 B.日本 C.马来西亚 D.印度2. 造成世界特别是亚洲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是( )A、资源短缺 B、人口众多 C、经济落后 D、生态平衡破坏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B.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快于发达国家C.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4.目前给印度农业造成的巨大压力,主要来自( )A.农村劳动力少 B.水旱灾害多 C.人口增长过快 D.劳动力流失5.目前世界每年新增人中的60%来自(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拉丁美洲(三)列举题举例说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的状况:例1:东亚、东南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西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读图:下图是“亚洲部分国家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回答:(1)图示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最高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最低国的________倍。(2)除日本外,图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有___________。(3)图示中西亚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________,该国临着______海。(4)印度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及马来西亚的________分之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5)图中所示东亚内陆国和中亚内陆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差约_______美元,这说明同为发展中国家,_________发展的差异也很大。3读亚洲部分地区人口、粮食、环境关系框图,将A—F各项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相应的框中。A要求增产粮食 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C粮食产量下降D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恶性循环 F土壤肥力下降我对老师的建议: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