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吐槽抗战“神剧” 新课导入: 1 假期和父亲看抗日剧,剧中一对男女举枪冲出屋子与数十敌人对射,两人瞬间击倒十几个鬼子……当过兵的父亲冷笑了一下:扯淡! 抗战剧可以融入商业元素和爱情戏,还有一些传奇色彩的桥段。不过前提还是要┅┅ 看抗战剧,能看到弱智鬼子和弱智的编剧,他们把一段悲痛的历史记忆变成搞笑娱乐节目,并用义和团大师哥的口气:鬼子都是纸糊的?! 问题与探究:抗日神剧,我想对你说…… 新课导入: 2 3 第23--24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1937--1945) 课标要求: 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4 目 录 CONTENT 一、抗战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 二、抗战经过 ——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三、抗战结果 ——取得反帝首次完全胜利 四、抗战反思 ——忘记仇恨但不忘记历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5 一、抗战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 抗战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 6 (一)侵华的表现: 根据教材P133---135和所学知识梳理日本近代以来侵略中国的表现?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割占台湾、澎湖列岛等 1900—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一战期间: “二十一条”,日本对德宣战,趁机夺取山东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局部抗战爆发) 1932年1月: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2年3月:建立伪满洲国(东北沦陷) 1933年:日本进犯长城沿线 1935年: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全面抗战爆发) …… 抗战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 7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屠杀30多万中国同胞。 “三光”政策 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重庆大轰炸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 实施细菌战 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多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九一八事变时,日军组建了细菌部队。1938 年至1945 年,731部队曾以活人试验和活人解剖等灭绝人性的手段杀害中国军民3000 多人。 强征慰安妇 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战争常规的政府犯罪行为。 实行殖民统治 政治上 “以华制华 ” 在占领区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在日本扶植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签订大量卖国协定。 经济上 “以战养战” 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实行“粮食统制”,强行“争购”和“配给”,还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文化上 “奴化教育” 摧残民族意识,消灭抗日民主力量 (二)侵华的暴行: 根据教材P136---137和所学知识梳理日本侵华的罪行? 抗战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 两则故事: 关于南京大屠杀:二千多人被五个日本兵押到草鞋峡去屠杀……其中有个人和其他人商量拼上几十条命杀掉五个日本兵大家逃命,回答他的是沉默、沉默。 关于列宁格勒保卫战:被围九百天,亡九十余万人,是南京大屠杀的三倍多,但灭了二十多万德军……决不后退,顽强战斗,最终将德国人赶出。 任人宰割的命运难道只是日本人一手造成的吗? 集体,给了个人寻求避护的理由和环境,每个人都想在集体的羽翼下保护自己、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我没有责”。 8 二战中,有人说犹太人是有灵魂而没有家园的民族,而中华民族是有家园而没有灵魂的民族——我们当时的灵魂到哪去了? 历史作品庸俗导致民族记忆扭曲 ,自发的情绪被商业民族主义煽动、利用后,往往爆发式增长为一种充满戾气的极端民族主义,吞噬着这个民族在国家关系认知上的理性,扼杀着我们在艺术上的创造力。 更为可怕的,这股狂潮甚至改变着我们下一代的文化基因。 图为奉系军阀元老张景惠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 以战养战以华制华 731暴行——细菌战 重庆大轰炸 慰安妇 “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 抗战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 (二)侵华的暴行: 2、其它暴行 9 抗战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 10 (三)侵华的原因: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1927年《田中奏折》 材料二:经济危机爆发后……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 材料三:1927年以来,国民政府一直坚持“剿共”政策。蒋介石宣称“攘外必先安内”,“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 ——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 材料四:1929年欧洲各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与英美达成秘密谅解,英国支持日本的行动,美国表示“不闻满洲事变”。 (1)根本(历史)原因: 实现其灭亡中国的既定国策; (2)现实原因: 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日本侵略的野心,为了转嫁国内危机; (3)有利时机: 中国:国共十年对峙提供了可乘之机; 国际:英美等国忙于应付国内危机,无暇东顾,推行绥靖政策。 10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1 二、抗战经过 ——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12 1.抗日救亡的兴起:九一八后的各方态度 一、局部抗战:1931--1937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13 一、局部抗战:1931--1937 1. 抗日救亡的兴起:九一八后的各方态度 (1)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寄希望于国联调停。 “中国存亡之关键,不在外患,而在内忧,不在步步入侵的日本帝国主义,而在盘踞国内为国家心腹之祸的土匪,目前我们只要安内,则攘外就不成问题,把匪剿清以后,来对付日本帝国主义”. ——《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 外寇不足虑,而內匪实为心腹大患。 ——《蒋委员长告各将领先清内匪再言抗日电》 (2)英美各国:绥靖政策——对东北地区实行国际共管。 (3)中国共产党:反蒋抗日,发动群众给日本帝国主义沉重打击。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省……只有广大群众的革命铁拳,才能制止帝国主义的暴行,驱逐帝国主义滚出中国! —《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滨江述怀(节选) 赵一曼 未惜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杨靖宇 赵一曼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东北军 抗日义勇军 中国共产党 杨靖宇等组织的游击队 赵尚志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一、局部抗战: 1.抗日救亡的兴起:九一八后的各方态度 14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15 一、局部抗战:1931--1937 1.抗日救亡的兴起:九一八后的各方态度 (4)国民党内爱国将领:顽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①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 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蔡廷锴,蒋光鼐) ②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 国民党爱国官兵顽强抵抗(安德馨、宋哲元、冯玉祥等)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16 2. 抗日救亡的高潮:华北事变后各方的反应 一、局部抗战:1931--1937 “华北事变”: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三省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了《何梅协定》等一系列协定,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其实质是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日本殖民地)。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17 2. 抗日救亡的高潮:华北事变后各方的反应 一、局部抗战:1931--1937 (1)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表达了誓死抵抗日本侵略的决心。中国共产党与主张抗日的第十九路军签订反蒋抗日停战协议…… 1935年,《八一宣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策略开始了一个新的转变,不再把民族资产阶级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当作反革命内部的不同派别来看待,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同年12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纠正了九一八事变以来长期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1936年间,中共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内战宣告结束。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抗日战争新论》、荣维木《抗日战争热点问题聚焦》 “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政策的转变。 此外,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1936年发展到三万余人,东北抗联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18 2. 抗日救亡的高潮:华北事变后各方的反应 一、局部抗战:1931--1937 (2)爱国群众(学生):一二·九运动 华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现在,眼见华北的主权,也要继东三省热河之后而断送了!……(还能)安心读书吗?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亲爱的全国同胞,中华民族的危机,已到最后五分钟。实已切身感受到难堪的亡国惨痛。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毕业歌(节选) 同学们 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 看吧 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 巨浪 不断地增涨 一二·九运动,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高潮。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19 2. 抗日救亡的高潮:华北事变后各方的反应 一、局部抗战:1931--1937 “当余闻及日军在东北将有某种行动时,余即命令中国军警收军器于兵库,取不抵抗主义。” ——1931年9月21日晚,张学良电 “国民党五大(1935年)后,蒋介石和南京政府的内外政策都一步步发生了变化。用蒋介石的话来说:“中日战争既已无法避免,国民政府乃一面着手对苏交涉,一面亦着手中共问题的解决。” ——金冲及《联合与斗争》 (3)中国国民党: 态度:“攘外必先安内”(不抵抗)到联共抗日。 红军到达陕北后,蒋介石仍全力“剿共”,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蒋抗日无效后发动了西安事变。 “蒋之反革命面目已毕现。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计,不顾一切,今已将蒋及其重要将领陈诚、朱绍良、蒋鼎文、卫立煌等扣留,迫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联合政府。兄等有何高见,速复。” ——张学良给中共中央的电报 西安事变—风云变幻的时局 面对风云变幻的时局,接到电报的中共将如何抉择? 日本:挑拨国民党内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苏联: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不希望中国爆发大规模内战 英美:担心国民党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趁机扩大侵华,排挤其在华势力,主张和平解决 国民党内亲日派:以何应钦为代表,主张军事解决,讨伐张、杨,扩大内战,夺取统治权 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以宋美龄、宋子文为代表,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营救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以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为代表,主张和平解决 张学良与杨虎城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20 西安事变—民族大义的抉择 处死蒋介石? 纷争四起;国民党亲日派掌权;日本灭亡中国的步伐势必加快。 和平解决? 可以有力地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12月22日,由宋氏兄妹代表蒋介石在一份保证文件上签了字。在这份保证文件中,蒋介石同意:(一)宣布并开始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二)停止进攻中国共产党;(三)容纳共产党共同抗日;(四)把亲日派官员从国民政府中请出去。蒋介石的顾问、美籍澳大利亚人端纳,作为“见证人”,也在文件上签了字。 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21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22 二、全面抗战: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史称“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是全面抗战的开始。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23 二、全面抗战:1937.7---1945.9 (一) “一” 条战线: (二) “两”个战场: (三) “三”个阶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国内战场:正面战场(国民党)、敌后战场(共产党) 2.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1.防御阶段(1937.7-1938.10) 2.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3.反攻阶段(1944.1-1945.9) (2)原因: (一)“一” 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过程: a.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c.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e.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形成; 八一三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游击队改变为新四军。 f.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之后蒋介石承认中共合法地位,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为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怀;国际社会的支持。 24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25 (二) “两”个战场: 1.国内战场: 阅读课本内容,指出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组织了哪些重大战役或活动?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阶 段 日本作战方案 中国抗战战方案 战 况(或活动) 正面战场(国) 敌后战场(共) 战略防御 1937.7—1938.10 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 全民族抗战 国:正面抵抗 共:敌后抗战 四大会战(淞沪、太原、徐州、武汉),迁移大后方 《论持久战》、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 战略相持 1938.10--1943.12 灭亡中国(对国: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对中共:“囚笼政策”) 汪:公开投敌叛国 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共:坚持团结、持久抗战 南京伪国民政府(1940) 皖南事变(1941.1)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 百团大战(1940)根据地建设(政治、经济、思想) 战略反攻 1944.1—1945.9 打通大陆交通线 国:打“消耗战”、 后期局部反攻 共:局部反攻到全面反攻 豫湘桂战役惨败(1944.4) 中共七大召开 (1945.4--6)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26 (二) “两”个战场: 1.国内战场:正面战场 “如果进行以消灭南京中央政权为目的的全面对华战争,不过三四个月内就可以争取结束。”……日本统帅部认为,占领上海“使其丧失经济中心的机能”,“切断其对外联系”,能使中国“军队和国民丧失战斗意志”,迫使中国政府尽快屈膝投降。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为迁移大后方和全国持久抗战做了准备。 (1)淞沪会战(1937.8—1937.11)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27 (二) “两”个战场: 1.国内战场:正面战场 “如无命令,即将全部牺牲亦不许退至寿阳以西,如有不听命令者,决依军法从事”。 ——《蒋介石致阎锡山密电》 “我东、北两城步兵誓死不退,一面同入城之敌拼杀,一面封锁城墙各口,敌我皆争取最后胜利,死亡异常惨重。“ ——《太原保卫战战斗详报》 (2)太原会战( 1937年9.11.-11.8) 太原失守;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国共合作的典范).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28 (二) “两”个战场: 1.国内战场:正面战场 (3)徐州会战(1938.1—1938.5) “……共歼敌1.8万人,缴获战车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大炮50余门,以及其他武器和军用物资。……给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以有力打击,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台儿庄战役前后共1个多月,中国军队损失1.95万人 。” ——李蓉、叶成林《大江南北:抗日战争十四年全记录》 徐州失守;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29 (二) “两”个战场: 1.国内战场:正面战场 (4)武汉会战(1938.6.12—1938.10.27) “从会战的结果看,中国的损失相当严重,兵员伤亡为日本数倍,大量武器装备被破坏,丢失了平汉、粤汉这两条最重要的交通线……但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来看,武汉会战则是抗日战争的一大转折点。……1938年10月31日,蒋介石在《为放弃武汉告全国同胞书》中指出:‘……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失,而在保持我抗战持久之力量。” “随着战火已蔓延到武汉一带,日军兵力已不敷分配,战略进攻势头大大减弱,从而使抗日战争迎来了战略相持阶段。” ——张宪文、李继锋等:《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二卷》 武汉失守; 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4)武汉会战(1938.6-1938.10) 1938.10.27 武汉失守 (3)徐州会战(1938.1-1938.5) 1938.5.16 徐州失守 (1)淞沪会战(1937.8—1937.11) 1937.11.12 上海失守 (2)太原会战(1937.9—1937.11) 1937.11.8 太原失守 接连失败,原因何在?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30 {7DF18680-E054-41AD-8BC1-D1AEF772440D}项目 中国 日本 国力 工业总产值 13.6亿美元 60亿美元 生铁产量 95.9万吨 239.7万吨 钢产量 55.6万吨 635万吨 石油产量 0.02万吨 39.3万吨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10% 80% 军力 总兵力 202.9万人 60余万人 军舰 66艘 200艘 军舰总吨位 5.9万吨 77.1万吨 飞机 可作战305架 2625架 ① 中国实力远远落后于日本 ②国民政府实行片面的抗战路线。仅仅动员知识青年,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军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31 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 ——毛泽东《论持久战》 发动人民群众 “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32 (5)人民群众的努力 A.高校西迁——西南联合大学的建立 华北、华东各名校师生迁到大后方,北大、清华、南开成立长沙临时大学。长沙被轰炸后,学校西迁昆明,改称 西南联合大学。 国立北京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 私立南开大学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遭日军轰炸 西迁昆明 1937.11.1 1938.4 B.沿海工业内迁——东方的敦刻尔克 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 梅贻琦 时任清华大学校长 卢作孚 爱国实业家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保存了抗战力量,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33 (5)人民群众的努力 C.少数民族的抗战努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曾任东北军团长的回族爱国人士马本斋团结地方士绅和回族爱国青年,于8月30日组织成立回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3月,回民抗日义勇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改编为八路军河北游击军回民抗日教导队。回民支队成立6年多,在华北共进行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 D.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 “这一次全中国的人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把个人的一切全交出来维持这个“整体’的生存。这个‘整体’是定会生存的。‘整体’的存在也就是我们个人的存在。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 ——巴金《一点感想》1937.8.25 巴金 作家、文学家 马本斋 回民支队创建者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①促进了内地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工业布局。 ②促进了大后方教育的发展,为抗战和战后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培养和储备了大批人才。 ③保存抗战力量,满足前线军需和后方民用,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④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5)人民群众的努力 意义: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35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36 (二) “两”个战场: 1.国内战场:正面战场 1939年9月和1941年9月,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长沙会战。前两次长沙会战,从战略上看,中国军队阻止了日军向西南纵深长驱直入,可以视为中国的胜利;但从战术上看,中国军队损失更大,双方并未分出胜负。 1941年12月,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面对10余万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 (6)长沙会战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37 (二) “两”个战场: 1.国内战场:敌后战场 (1)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等 基本观点:三个阶段论;抗日战争是场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 战争的最后胜利。 毛泽东写《论持久战》 (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敌后抗日根据地 ①背景: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②标志:1937年11月聂荣臻在山西五台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开辟中国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③方式: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法。 麻雀战 地道战 地雷战 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其中抗日游击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二) “两”个战场: 1.国内战场:敌后战场 (3)百团大战(1940.8.20-1940.12.15) 背景: ①日本对华军事方针的改变,敌后根据地成为其对华作战主要目标。 ②1940年德军横扫欧陆,刺激日本军国主义野心。 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共军队是今后华北治安之癌。……只有打破这个立足于军、政、党、民的有机结合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华北治安战》 {C4B1156A-380E-4F78-BDF5-A606A8083BF9}百团大战 时间 1940年下半年 地点 华北 指挥 彭德怀 目标 破袭交通线 战果 打破“囚笼”政策,成为抗战主战场。 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策应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增强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心。 使一切悲观、失望、动摇、妥协心理的谬误,都被充分暴露出来,从此抗战必胜,更加不容有丝毫的怀疑。 ——《国民公论》四卷三期社论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二) “两”个战场: 1.国内战场:敌后战场 39 (4)应对皖南事变 ①事发经过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皖南遭到国民党军队伏击。新四军血战七昼夜,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 《新华日报》周恩来题词 共产党如何应对?为何国民党出此下策?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二) “两”个战场: 1.国内战场:敌后战场 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坚决回击,在苏北重建新四军军部,同时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抗战的图谋。 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亲笔题词。 40 ②国共两党实力对比 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共部队以及它所领导的民兵游击队,已经代替国民党军而成长为抗战的主力了。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国民党军几乎退出了抗日阵线而主要从事反共……因此,日军的作战完全以消灭解放区和“扫荡”共产党军为目标了。 ——[日]历史学会编:《太平洋战争史》下 中国抗战后期,蒋介石的权力仅限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连“中央政府”(即指国民党政府)的影子也没有。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夺过去。 ——[美]杜鲁门: 《杜鲁门回忆录》 国民党消极抗日,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成为抗击日军的主力。 国民党逆行倒施制造反共高潮,引起各方抗日力量的一致抗议和谴责。 国民党大失人心,以共产党为主的阵营逐步扩大。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二) “两”个战场: 1.国内战场:敌后战场 (4)应对皖南事变 41 (5)敌后战场的建设: “三三制”: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A.经济:双减双交、大生产运动(减轻人民负担、解决物资困难) B.政治:精兵简政、 “三三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思想:开展政风运动 (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解放了思想)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二) “两”个战场: 1.国内战场:敌后战场 42 1945年4至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6)中共七大(1945.4): (二) “两”个战场: 1.国内战场:敌后战场 43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44 (二) “两”个战场: 2.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我们的敌人,也是世界的敌人” (1)为何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唯一战场。 a.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远超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总和; b.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 c.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d.中国抗日战场与英美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 在二战的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王公度《中国抗日战争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远征军受盟军指挥,计9个师10万余人。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 戴安澜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其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蒋梅《“为国战死 事极光荣”远征缅甸的抗日名将戴安澜》 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远征军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支援了国内正面战场的作战;而且沉重打击了侵缅日军,有力支援和配合了盟军的对日作战及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二) “两”个战场: 2.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45 (3)盟国支援 陈纳德 克莱尔·李·陈纳德,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飞行员,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1936年6月3日,宋美龄任命陈纳德为中国空军顾问,帮助建立中国空军。 1941年8月1日,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飞虎队成立,陈纳德担任上校队长。1942年7月4日,美国航空志愿队转变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陈纳德担任准将司令。 抗战经过:全民族血泪交加的抗日 (二) “两”个战场: 2.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46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47 三、抗战胜利 ——取得反帝首次完全胜利 1.反法西斯盟国之反攻 1945.8 美国在日本投放了两枚原子弹 1945.5 苏军占领柏林,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8 苏联对日宣战 抗战胜利:取得反帝首次完全胜利 48 2.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8.15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9.2 日本向盟军投降 1945.9.9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抗战胜利:取得反帝首次完全胜利 49 3.台湾光复(1945.10.25) 抗战胜利:取得反帝首次完全胜利 台北举行的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日本第十方面军司令兼台湾总督安腾利吉在投降书上签字,结束了日本对台湾的50年殖民统治。“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政府主权之下。此一极有历史意义之事实,本人特向我国同胞及全世界报告周知,台湾现已光复。” 5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抗战胜利的意义: 抗战胜利:取得反帝首次完全胜利 ①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③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51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52 四、抗战反思 ——忘记仇恨但不忘记历史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却又“一衣带血” 抗战反思:忘记仇恨但不忘记历史 53 “墨写的谎言” 参拜靖国神社 侵占钓鱼岛 我们震惊、我们愤慨 抗战反思:忘记仇恨但不忘记历史 54 我们庆幸、我们欣慰 “二战”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原告团团长 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 ——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H·哈里斯 建川博物馆:为了和平,收藏战争 日本民众抗议 日本长崎县举办第40次为中国人扫墓活动(2013.9.23) 抗战反思:忘记仇恨但不忘记历史 55 我们需冷静、我们需反思 部分国人极端的声音: 百度“热烈庆祝日本地震” 结果2510000条。 讨论:这是真正的爱国吗? 抗战反思:忘记仇恨但不忘记历史 56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57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