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天津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简介

天津一中2011-2012-1 高三年级二月考
政治学科试卷
一、最佳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5分,共45分。)
1.李振声说:“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
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
3.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这说明( )
A.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对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和二者有没有同一性两个方面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4.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6.央行发布的《201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表示,要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意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①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的变化发展在人们意识作用下进行
③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
④既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8. “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一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明,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右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0.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2010年,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又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这说明(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可以造福人类 B.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11. “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
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气者,理之依也 ②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2011年5月19日,河南省漯河市南街村党委书记、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宏斌做客强国论坛,以南街村——一个样板村的新梦想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提问时,王宏斌谈到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带头村,当时南街村也积极学习它的发展经验,但是后来实践证明小岗村的经验并不适合南街村的发展,考虑到南街村的实际情况,南街村还是选择了不同于小岗村的集体化发展道路。这说明( )
①经验对事物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②应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现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波普尔的名言为我们最好的诠释了“探索”的意义。这说明( )
①认识永远都在无限地接近真理 ②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④真理性认识与谬误相伴而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5.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酒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匙污水。一匙污水坏了一桶酒的原因是( )
①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次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可以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的联系存在于具体的条件中,并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④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在动物世界中,“小个子”并不等于“弱者”。三条两尺多长的小狼狗,能合力把一匹大斑马吃掉。有人将经济领域中分工协作模式形象地比喻成“小狗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够大幅度削减管理成本和内部消耗。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用整体的发展带动局部的发展
B.要从部分出发,完善各部分的功能
C.要统筹考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D.要认识到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
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确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
17.“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
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的趋安避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发展既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也面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诸多挑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特别是物价上涨压力和资产泡沫风险不容忽视,需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述材料主要体现的矛盾分析法是( )
①全面客观看问题 ②把握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③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④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事物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没有辩证的否定,就不会有质变和事物的发展。这表明( )
①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②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社会性质的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近年来,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过程中,民生问题被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重大问题都得到了高度关注。这样做是基于( )
A.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C.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23.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90%以上是人类自己的责任,而人类今日所作的决定和选择,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节能减排”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今天人们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这说明( )
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
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③价值观对改善全球气候具有促进作用
④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②④
24.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人们在追求个性发展过程中,应该( )
①把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在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②以“新潮”和时髦作为标准
③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④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进入2011年,新一轮遍及全国的"民工荒"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但据统计和调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的2010年并没有呈现好转,甚至比以往还有所降低。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关键是其就业技能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节。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必须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B.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C.必须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26.2011年5月中旬起,山东大蒜陆续进入收获期,上年因为价格飙升被戏称为“蒜你狠”的大蒜,今年的价格却异常低迷,在中国大蒜之乡金乡县红皮蒜收购价每斤只有1.3元左右,接近大蒜种植成本区域,而去年此时的价格在2元左右。蒜农认为,种植面积加大,供大于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这表明( )
①商品经济活动受价值规律支配
②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商品的价格始终应与价值相一致
④供求关系平衡应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调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7.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网络盛传“吃碘盐能防核辐射”以及“日后食盐供给将受影响”。自3月16日起,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抢购食盐现象,尽管价格飙升,但许多商场的食盐还是被抢购一空。两天后,随着新货源的增加和部分民众恐慌心理的逐渐消失,各地食盐价格开始趋于稳定。“抢盐”事件中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①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 ②物价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③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④食盐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8.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一般说来,利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 )
A.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B.降低利率,企业投资减少
C.提高利率,居民储蓄减少 D.降低利率,居民消费减少
29.2011年5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一向以大国企占优势的湖北,如今民营经济占据了“半壁江山”,占GDP比重达48.5%。上午,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7666.88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5%,湖北私营企业税收同比增长41.6%,成为全省税收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民营经济的收入在居民家庭收入中的比重,由2005午的4.5%提高到上年的7.9%,成为居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材料表明( )
①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非公有制经济已实现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
④非公有制经济对于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有着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0.从世界范围看,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多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多保持在30%以下,他们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突出的竞争优势。这启示我们,在对外贸易中必须( )
A.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B.大量引进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
C.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D.重视科技创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二、非选择题
31.2011年4月至5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蔬菜价格的迅速下跌。针对蔬菜“卖难”现象,商务部5月23日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维护菜价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同时要求商务部门与农业等部门建立密切协作机制,千方百计缓解蔬菜“卖难”。菜价随着季节涨落是正常的,但暴涨暴落就不正常了。
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回答:
(1)为什么说菜价随着季节涨落是正常的?(5分)
(2)如何看待商务部的上述行为?(5分)
32.材料一:2010年,我国大面积遭受旱灾。旱情主要分布在云南全省、贵州西南部、广西西北部、四川东部和重庆等地,同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陕西关中等地的冬麦区也发生了轻旱和部分人饮困难。其中,云南省遭受了60年一遇的旱灾,程度之重、范围之大均为历史罕见。2011年4至5月,我国一些省份旱情仍在延续。国家防总公布的资料显示,年初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了四到六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的年份。截至5月18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9812万亩。
材料二:2011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是新世纪以来中央关注“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一号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落后的局面”。
(1)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高度重"三农"问题。(4分)
(2)运用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联系。(9分)
33.我国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的508亿m3增长到2010年的1397亿m3,其中60%以上的工业用水集中在火力发电、钢铁、石化、纺织和制造等行业。2010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6 m3,约为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总量的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工业水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5%,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1)我国政府承诺在"十二五"期间将工业部门用水率提高30%。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政府会采取哪些经济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10分)
(2)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受水资源短缺制约,供水难以同步增加,工业用水矛盾突出。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既要提高工业部门用水效率,又要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9分)
34. 2011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仅仅依靠和切实关心广大职工群众,真心为职工群众着想,全力为职工群众造福。广大职工要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充分焕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做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做推动历史前进的时代先锋和行动楷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团结奋斗。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紧紧依靠和切实关心广大职工群众。(5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广大职工应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8分)
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D 2.B 3.B 4.C 5.B 6.C
7.A 8.D 9.C 10.A 11.B 12.B
13.D 14.B 15.B 16.C 17.C 18.D
19.C 20.B 21.A 22.B 23.A 24.C
25.D 26.A 27.C 28.A 29.D 30.D
二、非选择题
31.
(1)事物运动时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受供求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菜价随季节涨落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1)
(2)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但是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2)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2)商务部的上述行为是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表现。(1)
32.
(1)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视三农问题有利益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
(2)实践决定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由于近些年来旱灾频繁,粮食生产日益遭受严重危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水利建设,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1)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正确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1)《决定》对于解决我国严重的旱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1)
33.
(1)
①加快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鼓励节水工业企业的发展,限制或淘汰高耗低效用水工业的发展。(2)
②对节水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分摊节水成本,促进企业加强节水管理。(2)
③对工业企业的节水技术改造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促进企业更新用水设备。(2)
④对污水排放征重税,促使工业企业加强污水治理和循环利用,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2)
⑤调高工业用水水价,增加用水成本,促使工业部门节约用水。(2)
(2)
①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2)在水资源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工业用水快速增长,凸显了工业用水需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工业用水供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1)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解决事物的矛盾需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2)我国政府提出提高工业部门用水效率,相对压缩用水需求,就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缓解工业用水矛盾。(1)
③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解决事物的矛盾也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2)我国政府强调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就是要处理好矛盾的次要方面,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1)
34.
(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2),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所以各级党委和政府真心为职工群众着想,全力为职工群众造福,这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1)
(2)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2)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充分焕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做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做推动历史前进的时代先锋和行动楷模,这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2)在砥砺自我中,(2)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团结奋斗,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天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数学二月考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
1.已知复数,则
A. B. C. D.
2.若集合,则
A. B. C. D.
3.为了得到函数的图像,可以将函数的图像
A.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B.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
C.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 D.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4.已知数列,则的值是
A. B. C. D.
5.在下列函数中,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的是
A. B.
C. D.
6.已知点为△所在平面上的一点,且,其中为实数,若点落在△的内部,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w_w_w.k C. D.
7.若,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8.已知,我们把使乘积为整数的数叫做“劣数”,则在区间内的所有劣数的和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9.某校高一年级有学生280人,高二年级260人,高三年级36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45的一个样本,那么在高三年级应抽取的人数为 。
10.已知是等差数列,,其前项的和,其公差 。
11.已知函数,若,则 。
12.已知,且,则 。
13.设,若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
14.如图在△中,,⊙O过两点且
与相切于点,与交于点,连结,若,
则AC= 。
三、解答题:
15.已知函数
(1)求函数最小正周期;
(2)若,求出该函数在上的单调递增区间和最值。
16.在△中,设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向量向量,若
(1)求角的大小;
(2)若,,求△的面积。
17.已知数列满足,,且
(1)求;
(2)若存在一个常数,使得数列为等差数列,求的值;
(3)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8.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当时,求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
(2)若函数为单调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时,求函数的极小值。
19.已知数列,其前项和满足是大于0的常数),且
(1)求的值;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n;
(3)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Tn,试比较与Sn的大小.
20.已知二次函数同时满足:①不等式的解集有且只有一个元素;②在定义域内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设数列的前项和。
(1)求函数的表达式;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设各项均不为的数列中,所有满足的整数的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变号数,令(),求数列的变号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A
5.D 6.D 7.C 8.C
二、填空题:
9.18
10.
11.
12.
13.(0,2)
14.2
三、解答题:
15.解:
故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最小值是-2;单增区间是[],.
16.解:
(1)
(2)由余弦定理知:
17.解:
(1)
(2)若为等差数列
则有
将a1,a2,a3代入得=1
(3)由
取倒数
得到
为等差数列
18.解:
(I)由
得,
(II)由,
∴数列{}是以S1+1=2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当n=1时a1=1满足
(III)①
,②
①-②得,
则.
当n=1时,
即当n=1或2时, 当n>2时,
19.解:
=
=.
(Ⅰ)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垂直于y轴,
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得, ∴.
(Ⅱ) 令,解得或.
∵,∴.
当变化时,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0
极大值 极小值
函数在和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当,即 时,函数在上为减函数.
, .
当,即 时,函数的极小值为上的最小值,
∴ .
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与中的较大者.
∵,.
∴当时,,此时;
当时,,此时;
当时,,此时.
综上,当时,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当时, 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当时, 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20.解:
(Ⅰ)∵不等式≤0的解集有且只有一个元素 ∴ 解得或
当时,函数在递增,不满足条件②
当时,函数在(0,2)上递减,满足条件②
综上得,即
(Ⅱ)由(Ⅰ)知 当时,
当≥2时== ∴
(Ⅲ)由题设可得∵,,∴,都满足 ∵当≥3时,
即当≥3时,数列{}递增,∵,由,
可知满足 ∴数列{}的变号数为3.


14
题图
O
C
D
B
A2011-2012-1天津一中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考试
数学试卷(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是虚数单位,复数( )
A. B. C. D.
2.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3. 如图,程序框图中的算法输出的结果为( )
A. B.
C. D.
4.若条件,条件,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已知等差数列满足,且数列是等比数列,若,则( )
A. B. C. D.
6.实数满足,则对于①;②;③中可能成立的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7.将函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 )
A. B. C. D.
8.已知且函数恰有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
10.如图,已知圆的弦交半径于点.若,,且为的中点,则 .
11.向量的夹角为,且则 .
12.若正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13.设直线过点,其斜率为,且与单位圆相切,则实数的值是 .
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和分别在边和上,且,其中,
若,则 .
三、解答题:
15.(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分别为的三个内角的对边,满足.
(Ⅰ)求及的面积;
(Ⅱ)设函数,其中,求的值域.
16.(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分别为
的中点,四边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
(Ⅰ)求证:平面;
(Ⅱ)求证:平面;
(Ⅲ)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17.(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数列满足,且(.
(Ⅰ)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18.(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侧棱底面,分别为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平面;
(Ⅱ)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Ⅲ)求到平面的距离.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它们
的图象在处有相同的切线.
(Ⅰ)求与的解析式;
(Ⅱ)讨论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如果在区间上是单调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4分)
数列满足.
(Ⅰ)求的值;
(Ⅱ)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B
5.D 6.C 7.C 8.D
二、填空题:
9.80
10.
11.2
12.9
13.
14.
三、解答题:
15.
(I)
(II)
16.
(I)连接A1C交AC1于O,连接OD
∵四边形AA1C1C为平行四边形
∴O为A1C中点
∵D为BC中点
∴ODA1B
∵ODC平面AC1D
∴A1B//平面AC1D
(II)∵ABC-A1B1C1为直棱柱
∴BB1⊥平面ABC
∴BB1⊥AD
∵AB=AC
且D为BC中点
∴AD⊥BC
∴AD⊥平面BB1CC1
∴AD⊥CE
∵BB1C1C为正方形
D、E分别为各边中点
∴CD=BE CC1=BC
CE=C1D
∴△CC1D≌△CEB
∴∠2=∠3
∵∠1+∠2=90o
∴∠1+∠3=90o
∴C1D⊥CE
∵AD⊥CE
∴CE⊥平面AC1D
(III)过D作DE⊥AC于E,连C、E
∵CC1⊥平面ABC
∴CC1⊥DE
∵DE⊥AC
∴DE⊥平面,AA1CC1
∴设C-AC1-D成角为α

17.
(I)an=Sn-Sn-1
=2-an-2+an-1
2an=an-1
∴{an}为首项为1公比为的GP
bn-1+bn+1=2bn
∴bn为等差数列
b1+2d+b1+6d=18
2+8d=18
8d=16
d=2
∴bn=1+(n-1)·2
=2n-1
(II)
18.
(I)证明:
∵PA⊥面ABCD
∴PA⊥MN PA⊥AB
∵M、N分别为AD、BC中点
∴AB//MN
∵AB⊥AD
∴AB⊥平面PAD
∵AB//MN
∴MN⊥平面PAD
∵MN平面PMN
∴平面PMN⊥平面PAD
(II)过M作MD⊥平面PCD,连接PO
∴∠MPO即为所求
∵VM-PCD=VP-MCD

(III)VP-MNC=VC-PMN
19.
(I)f’(x)=3x2+a g’(x)=4x
k=g’(1)=4=f’(1)=3+a
∴a=1 f’(x)=3x2+1 f(x)=x3+x
∴(1,2) ∴b=0
∴g(x)=2x2 f(x)=x3+x
(II)G(x)=x3+x+2tx2+(t2-1)x+1
=x3+2tx2+t2x+1
G’(x)=3x2+4tx+t2
令G’(x)=0
3x2+4tx+t2=0
(3x+t)(x+t)=0
x1= x2=-t
若t>0 >-t
x (-, -t) -t (-t, ) (, +)
y' + 0 - 0 +
y 极大值 极小值
∴f(x)在(-, -t) (-t, ) (, +)
若t<0 <-t
x (-,) (, -t) -t (-t, +)
y' + 0 - 0 +
y ↑ 极大值 ↓ 极小值 ↑
∴f(x)在(-,)↑ (-t, +)↑ (, -t) ↓
(III)F(x)=x3+x-m(2x2)
=x3-2mx2+x
F’(x)=3x2-4mx+1
即x∈[, 3]时 F’(x)≠0
x∈[, 3]时 F’(x)≥0或F’(x)≤0
3x2-4mx+1≥0
4mx≤3x2+1
m≤
∴m≤
或3x2-4mx+1≤0
m≥
∴m取值范围为{m| 或m≤}
20.
(I)
(II)2011 -2012 -1 天津一中高三二月考英语学科试卷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oesn’t the man go into the room
A. He has lost the key.
B. He can’t unlock the door.
C. He wants to wait till the woman comes.
2. What is the time now by the woman’s watch
A. 2:55. B. 3:00. C. 3:25.
3.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ctivities at home in the future.
B. Seeing the doctor at home.
C. Doing shopping at home.
4.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church. B. In a park. C. In a school.
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 a Chinese.
B. She is a foreigner.
C. She Learns about Chinese culture well.
第二节: (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听下面几段材料,每段材料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材料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做答时间。每段材料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
6. What is probably the man
A. A waiter. B. A hotel clerk. C. A manager.
7. What’s wrong with the woman’s room
A. It is too cold.
B. There has no water.
C. There is only cold water.
8. When is probably now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evening.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1三个小题。
9. What kind of sport does Timmy do well in
A. Running. B. Jumping. C. Diving.
10. How many meters does the woman ask the kids to swim every day
A. 100. B. 500. C. 1,500.
11. How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kids
A. She will be strict with them.
B. She isn’t satisfied with them.
C. She is satisfied with them.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2至第15四个小题。
12. What does the man most probably do
A. A book seller.
B. A camera seller.
C. A photography teacher.
13. How long do you need to learn the features on the camera
A. Several minutes. B. Several hours. C. Several days.
14. How can people take a great picture according to the man
A. They must try new ways of photography.
B. They must obey some rules of photography.
C. They must use the digital cameras to take pictures.
1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ainly talked about in the book
A. There are some best ways to make wonderful pictures.
B. All good pictures come from digital cameras.
C. How to improve the photography skills.
第二部分:词汇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6. ___________ general education is perhaps more important than ___________ exact knowledge of some particular theory.
A. A; an B. The; the C. The; an D. A; the
17. When I try to understand ___________ that prevents so many Americans from being as happy as one might expect, it seems to me that there are two reasons.
A. why it does B. what it does C. what it is D. What is it
18. --- Chris, what’s wrong with you That’s the sixth cup of coffee you ___________ today.
--- Nothing serious, mum. I just feel tired and sleepy.
A. have B. had C. are having D. have had
19. _______ you’ve decided to take up after graduation, you should try your best to make it a success.
A. Whatever B. Whenever C. Unless D. If only()
20. Finding a job in such a big company has always been _________ his wildest dreams.
A. under B. over C. above D. beyond
21. If every one of us _________ the bottle and cigarettes, we will be much healthier.
A. puts off B. keeps off C. gets off D. sets off
22. --- Wang Meng won an Olympic gold medal in the women’s 1,000 m final of speed-skating.
--- ____________.
A. Congratulations B. Cheer up C. Good news D. A pleasure
23. Since 1994, the glacier in Antarctica has lowered by as much as 90cm, _______ sea level to rise.
A. having caused B. causing C. caused D. being caused
24. People who have bought homes, did you ever hit a point during the buying process ________ you thought renting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was a better choice
A. which B. where C. whether D. what
25. --- Do you think I can borrow magazines from the library when it is completed
--- Certainly. It is __________ to every citizen only if you get a special card.
A. acceptable B. accessible C. reasonable D. available
26. As we all know, Mr. Smith is a warm-hearted man, but sometimes he _________ be very selfish.
A. should B. will C. can D. must
27. Mr. Jackson managed to settle the quarrel between Lucy and Ellen without hurting the feelings of ____________.
A. either B. neither C. none D. both
28. --- Sorry, Jaycee. I’m afraid that I can’t go to the magic show by David Copperfield with you.
--- ____________. Who knows when he will be back here next time
A. It doesn’t matter. B. Do as you like. C. What a shame! D. Take it easy
29. ___________ you have the correct diet ___________ be able to keep fit and stay healthy.
A. Only if; will you B. Only if; you will
C. Unless; will you D. Unless; you will
30. It’s really a wonder that all the passengers on board ___________ while the plane itself sank into the freezing Hudson River in New York.
A. must have been saved B. might be saved
C. would be saved D. should have been saved
第二节: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Shay and his father walked past a park where some boys were playing baseball. Shay asked, “Do you think they’ll let me play ” Knowing that if his son were allowed to play, it would give him a much – needed sense of 31 in spite of his handicaps(肢体残疾), Shay’s father approached one of the boys on the field and asked if Shay could play, not 32 much. The boy looked around for guidance and a few boys nodded 33 , why not So he said, “Welcome aboard!”
The father was really happy at his son being 34 . Very excited to be able to play in the field, Shay 35 over.
At the end of the last period, Shay’s team was one run behind. Now, Shay was scheduled to take the 36 winning run. At this very moment, do they let Shay bat and 37 their chance to win the game
38 , Shay was given the bat. Everyone knew that a hit was all but impossible 39 Shay didn’t even know to hold the bat properly. 40 , as Shay stepped up, the pitcher(投手), realizing the ____41 team putting winning aside for this moment in Shay’s life, threw the all softly so Shay could ____42 be able to make contact.
Shay swung clumsily and hit a 43 ground ball right back to the pitcher, who purposely threw the ball out of 44 of all teammates. Everyone started yelling, “Shay, run to first! Run to first!” Never in his life had Shay ever run that far but 45 to first base. And then, 46 his breath, Shay awkwardly ran towards second, the third, the home…Shay was cheered 47 the hero who hit the “grand slam” and won the game for his team! And for the first time, he was so 48 of himself making his father so happy.
49 a physically handicapped child like Shay comes into the world, an opportunity to realize true human 50 presents itself, and it comes, in the way other people treat that child.
31.A.loss B.humor C.belonging D.direction
32.A.knowing B.expecting C.learning D.doubting
33.A.understanding B.greetings
C.thanks D.approval
34.A.accepted B.possessed C.recognized D.replaced
35.A.fell B.rushed C.marched D.struggled
36.A.constant B.fantastic C.difficult D.potential
37.A.give away B.give in C.give out D.give back
38.A.Naturally B.Fortunately C.Surprisingly D.Generally
39.A.even if B.because C.if D.though
40.A.Therefore B.However C.Anyhow D.Instead
41.A.following B.winning C.visiting D.opposing
42.A.at most B.at all C.at least D.at last
43.A.slow B.fast C.hard D.small
44.A.touch B.reach C.sight D.control
45.A.made the way B.made contributions
C.made it D.made sense
46.A.catching B.feeling C.wasting D.saving
47.A.for B.with C.like D.as
48.A.sure B.afraid C.proud D.fond
49.A.When B.Before C.Unless D.Whether
50.A.experience B.nature C.health D.creativity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篇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Roberto Clemente was one of the most honored baseball players in history. Many players are known for their skills or the records they broke. But Roberto was loved not only for his ability in sports, but also for the kind of person that he was.
Roberto was born in 1934 in Carolina, Puerto Rico, whose family struggled financially. As a young boy, he helped his father, who worked on a sugar farm and also managed a store that sold food.
In school, Roberto was an excellent runner. But more than anything, he loved playing baseball. Puerto Rico’s warm island climate made it easy for the young boy to play baseball all year. But he was good at throwing balls to a great distance.
While in high school, Roberto played baseball for the Santurce Crabbers in the Puerto Rico’s Winter League. At 18, Roberto was already hitting a baseball better than many professional play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ability was recognized the following year. An official from the Brooklyn Dodgers team in New York City came to Puerto Rico looking for new young players. The official, Al Campanis, was pleased with Roberto’s skills. He offered to give him a 10, 000 dollar gift to play for the Brooklyn Dodgers.
But Roberto was unable to join the major league team because he was still in high school. The young baseball player told Mr. Campanis that he would join the Brooklyn team as soon as he finished school.
So Roberto joined the Brooklyn Dodgers after finishing high school. But Roberto began playing for the Pittsburgh Pirates in 1955.
Roberto stood out among the other players in his team. The Pittsburgh Pirates did not do well the first few years when Roberto played in the team. But in 1960, everything changed. That year, he played in the first of his 12 All-Star games. Every year, the best players from the National and American leagues compete in an All-Star game. That same year, Roberto helped his team beat the New York Yankees to win the World Series – the national baseball championship.
Roberto died on December 31, 1972, in a plane crash while attempting to deliver aid to earthquake victims in Nicaragua.
51. Roberto Clemente was highly honored because ____________.
A. of his intelligence B. he had no competitors
C. he was kind and generous D. of his personality and skills
52. What do we know about Roberto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Roberto was not helpful. B. His family lived a happy life.
C. His father worked very hard. D. Roberto had no interest in sports.
53. Why did Mr. Campanis offer Roberto a 10,000 dollar gift
A. He was impressed by Roberto’s ability.
B. He wanted to make friends with Roberto.
C. Roberto played better than professional players.
D. He invited Roberto to quit school and play for his team.
54. Thanks to Roberto, the Pittsburgh Pirates ____________.
A. defeated other 12 All-Stars teams
B. was better widely known worldwide
C. won the national baseball championship
D. beat the New York Yankees for the first time
55.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Roberto Clemente B. A famous black baseball player
C. He played 12 All-Star games D. The Pittsburgh Pirate’s memory
B
A primary school has banned Valentine's Day cards because of concerns that young pupils spend too much time talking about boyfriends and girlfriends.
Ashcombe Primary School in Weston-Super-Mare, Somerset, has told parents that cards declaring love can be “confusing” for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1, who are still emotionally and socially developing.
In his February newsletter, Peter Turner, the head teacher, warned that any cards found in school would be confiscated.
He wrote: “We do not wish to see any Valentine’s Day cards in school this year. Some children and parents encourage a lot of talks about boyfriends and girlfriends.”
“We believe that such ideas should wait until children are mature enough emotionally and socially to understand the commitment involved in having or being a boyfriend or girlfriend.”
Mr. Turner said any families wanting to support the Valentine’s Day concept should send cards in the post or deliver them to home addresses by hand.
His views were endorsed by Ruth Rice, 46, who has twins Harriet and Olivia, nine, at the school.
She said: “Children at that age shouldn't really be thinking about Valentine's Day, and they should be concentrating on their schoolwork.
“They are at an age when they are easily influenced and most parents including myself are with Mr. Turner.”
She added that the cards cause too much competition. If someone gets a card and another doesn't then someone will be disappointed.
However, Rajeev Takyar, 40, who runs a local newsagent, and has two children Jai, 11, and Aryan, five, at the school, said he was “genuinely outraged”.
He said: "There are schools that have banned conkers and snowballs, and now Valentine's Cards.
"I think banning the cards stops children from having social skills. How are they going to learn about relationships otherwise It's ridiculous.”
Alec Suttenwood, founder of the Anti-Political Correctness group, said of the ban: “It's totally ridiculous. Young children just send the cards to each other as friends and to their parents. It’s just a bit of harmless fun.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is and Mother’s or Father’s Day.”
56. Valentine’s Day cards may cause confusing among young children because __________.
A. they are too young to understand what love is
B. teachers haven’t taught them how to make friends
C. children shouldn’t learn about social relationship
D. students talk too much about boyfriends and girlfriends
57. The underlined word “confiscated” in Paragraph 3 can probably be replaced by __________.
A. collected B. destroyed C. taken away D. burnt away
58. Ruth Rice was in favor of Mr. Turner’s view in that ___________.
A. children like to compare Valentine’s Day cards
B. children should focus their mind on their lessons
C. sending holiday cards wastes both time and money
D. making friends had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children
59. Which statement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Most of English parents want children to have fun
B. Children should learn how to develop social skills
C. English schools don’t allow students to play games
D. Some parents think it unreasonable to ban the cards
60.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
A. School bans Valentine’s Day cards.
B. Shall we send Valentine’s Day cards
C. Different opinions on Valentine’s Day cards.
D. Parents’ concern about Valentine’s Day cards
C
Charter schools operate with public money but without many of the rules that govern 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ules for charter schools differ from state to state. But in general these schools have greater freedom to decide what to teach and how to teach it.
The "charter" is a performance contract. It establishes the goals of the school and other details like how student performance will be measured. Forty-seven million students attend 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s. But more than a million students attend charter schools.
And now a group of charter schools have formed the Green Charter Schools Network. The idea is to hav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chool buildings but to also go further than that. The schools teach students to become involved in community issues that affect them and the environment. For example, young children grow crops in a school garden and learn about healthy eating. Older students help recycle waste from the cafeteria. And local schools share what they grow in community gardens with people in need.
Jim McGrath is president of the Green Charter Schools Network. He says there are about two hundred "green" charter school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He says the plan is to also include 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s as well as private schools.
Jim McGrath: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every one of us -- every child, every adult -- has a responsibility that their action, every action we make has an effect on the earth that we live in, and that our natural resources are not unlimited, and that if we want a positive earth for future generations, we all need to make commitments to be agents of change so that we don't destroy our natural resources."
The Green Charter Schools Network holds its first national conference this October in Minnesota. It will include companies and organizations like Waste Management and the United States Green Building Council. We sincerely hope that their goal is to expand the movement across the country.
61. Charter school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public ones in that ____________.
A. they are operated by public money.
B. they still use the traditional rules.
C. they have more freedom in management.
D. they attract more students than others
62. The Green Charter Schools Network is established to ___________.
A. advise teenagers to attend charter schools
B. paint the school building in the color green
C. measure the students with the same standard
D. get students involved in environment friendly activities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Network are true EXCEPT that ____________.
A. it only concerns the charter schools in the U.S.
B. it holds its first national conference in Minnesota.
C. it will benefit both the schools and the communities.
D. it promotes different schools to share their achievements.
64. According to Jim McGrath, ___________.
A. people’s action plays little part in nature
B. natural resources are abundant for people to use
C. students should be taught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world
D. everyone should make efforts to change the positive nature
65. What’s the writer’s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A. To criticize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B.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adopt healthy eating.
C. T inspire people to recycle waste from the cafeteria.
D. To arouse the schools to take action to protect the earth.
D
Jeans are very popular especially with teenagers. It’s said that the material came originally from Nimes, a city in France. These jeans were particularly created for the sailors, who loved wearing jeans very much. These jeans could be worn when wet and it could even be rolled over with ease. This was particularly useful when the sailors were busy with their everyday work.
Our favorite pair of blue jeans was originally worn by workers particularly during World War II. Perhaps the strong and durable look made these blue jeans popular among all the factory workers. A strange thing that can be noticed happened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1950s when blue jeans worn by teens was considered to be a form of protest. Besides, adults who supported the same were forbidden from even entering a movie theater. It was only during the 1960s when blue jeans were accepted as a fashion tren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different looks of the regular blue jeans were introduced by the mid 1950s. it was Donald Freeland who gave jeans a whole new look and brought it to the forefront. Originally, jeans were always worn loose. At first, jeans worn by men had the zipper (拉链) on the front, where as for women, it was on the side. By the late 1960’s , the zipper finally was stitched (缝) on the front side for women as well.
Today, there are many new designs that are being created by fashion designers to satisfy the increasing demands from jean lovers! A pair of basic blue jeans, however, is one such garment that will never go out of fashion! So, do you have one in your wardrobe right now If not, it is time you hit the stores and put on a perfect pair of blue jeans!
66.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lue jeans in different times
B. The brief history of blue jeans
C. The benefits of wearing blue jeans
D. The popularity of blue jeans in America
67. The sailors originally were interested in wearing jeans because jeans _________ .
A. took on a strong and durable look B. could wash and be rolled over easily
C. were convenient and easy to use D. could give then a pleasant comfort
6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blue jeans __________ .
A. were popular with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in the 1950s
B. began to the popular with American people in the 1960s
C. have been worn by the factory workers since World War II
D. were once worn only by rebellious teenagers
69. It is know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___ .
A. Donald Freeland made a breakthrough in the design of blue jeans
B. the zipper was always stitched on the front side of all jeans
C. Donald Freeland was the first to make jeans popular in the world
D. the regular loose blue jeans were introduced into American in the 1950s
70. In the last paragraph, the writer is trying to __________ .
A. praise in the benefit of blue jeans
B. prove the bright feature of blue jeans
C. show his interest in a pair of basic blue jeans
D. encourage people to buy fashionable blue jeans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5分)
第四部分:写作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并按照题目要求用英语回答问题。
Bill Gates was born on October 28, 1955 in a family having rich business, politic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background. His great-grandfather was a mayor, his grandfather was vice president of national bank and his father was a lawyer.
Bill strongly believes in hard work. He believes that if you are intelligent and know how to apply your intelligence, you can achieve anything. From childhood Bill was ambitious, intelligent and competitive. These qualities helped him to get top position in the profession he chose. In school, he had an excellent record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ill he was getting very bored in school and his parents knew it, so they always tried to feed him with more information to keep him busy. Bill’s parents came to know their son's intelligence and decided to help him to go to a private school. It was a very important decision in Bill Gate's life where he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a computer. Bill Gates and his friends were very much interested in computer and formed "Programmers Group" in late 1968.
In 1973, he left home for Harvard University. He didn’t know what to do, so he enrolled his name for pre-law. He took the standard freshman courses with the exception of signing up for one of Harvard's toughest mathematics courses. He did well over there, but he couldn’t find it interesting, either.
Within a year, Bill Gates dropped out from Harvard. Then he formed Microsoft. Microsoft's vision is "A computer on every desk and Microsoft software on every computer". Bill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his dream. His belief in high intelligence and hard work has put him where he is today. He does not believe in mere luck or God’s grace, but just hard work and competitiveness. Bill’s Microsoft is good competition for other software companies.
Bill Gates is not a greedy person. In fact, he is a quite giving person when it comes to computers, the internet and any kind of funding. He once donated 38 million dollars for the building of a computer institute at Stanford University. Gates plans to give away 95% of all his earnings when he is old and gray.
1. In your opinion, what words can describe Bill Gates exactly
(No more tha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enrolled” in the thir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 (Please answer withi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ccording to Bill Gates, what was it that helped him to become a success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Bill Gates if we want to succeed
(No more tha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如你是某家英文报社的编辑,昨日收到一位中学生读者王丽的来信。 请根据来信内容和所给的要点提示用英语写一封回信。词数100 --- 120.
Dear Editor,
I am a hardworking girl and want to be the number one in my class. But in the exams, I always make mistakes that I should have avoided. I really worry about it. What can I do to improve my performance in exams
Wang Li
提示:
1. 不要压力太大;
2. 如有问题, 请教老师和同学;
3. 考试时合理分配时间并尽量抽出几分钟检查。
注意: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参考词汇: 分配 distribute
参考答案:
1 – 5 BCACB 6 – 10 BCAAB 11 – 15 CABCC 16 – 20 ACDAD
21 – 25 BCBBB 26 – 30 CACAD 31 – 35 CBDAD 36 – 40 DACBB
41 – 45 DCABC 46 – 50 ADCAB 51 – 55 DCACA 56 – 60 ACBDA
61 – 65 CDACD 66 – 70 BCBAD
阅读表达
1. Successful, intelligent, hard-working, generous (ambitious, competitive)
2. signed in/ registered/ joined
3. Bill Gates --- A story of success
4. His ambition, intelligence as well as being competitive.
5. 开放式问题
书面表达
Dear Wang Li,
It is good that you know what prevents you achieving satisfying scores in exams. But remember, even the very best can make mistakes sometimes. So, don’t put too much pressure on yourself.
Learning from the errors you’ve made in the past exam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void making the same mistakes next time. If you have problems you can’t solve, turn to your teacher or classmates for advice.
When you take an exam, plan how to distribute your time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questions. Spare a few minutes to review your paper in order that you can spot the silly mistakes.
Enjoy the challenge each new exam brings. I believe a good learning habit can eventually help you gain success.
Editor2011-2012-1-天津一中高三年级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第I卷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Fe 56 Cu 64 Na 23 Al 27
本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维生素C和食盐都是供能物质
C.在煤炭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发生
D.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在过量使用时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
B.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
C.同系物:CH2O2、C2H4O2、C3H4O2、C4H8O2
D.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NO3-、Cl-、S2-
B.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C.pH=1的溶液中:Na+、AlO2--、NO3-、S2-、SO32-
D.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 NH4+、Cl-、K+、SO42-
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常温常压下,18g甲烷(14CH4)所含的中子数为8NA
②通常情况下,22.4L 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
③常温下,78 g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是2×6.02×1023
④常温下,l L 0.l mol·L-1NH4 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是0.l×6.02×1023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7.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 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 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3ClO-+2Fe(OH)3=2FeO42-+3Cl-+H2O+4H+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
C.FeSO4溶液中加入酸性K2Cr2O7溶液:
6Fe2++ Cr2O72-+14H+=6Fe3++2Cr3++7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9.光谱研究表明,易溶于水的SO2所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据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存在着SO2分子
B.该溶液中H+浓度是SO32- 浓度的2倍
C.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酸都能放出SO2气体
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可得到Na2SO3 、NaHSO3和NaOH的混合溶液
10.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熔点高于铝
B.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说明HClO酸性比H2SO4强
C.FeCl3溶液可以腐蚀线路板上的Cu,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
D.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先变蓝后变白,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
11.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0.1(b-2a) mol·L-1  B.10(2a-b) mol·L-1
C.10(b-a) mol·L-1 D.10(b-2a) mol·L-1
12.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清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B.1 mol M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反应
C.M与足量的NaOH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4O5Na4
D.1mol M与足量NaHCO3反应能生成2 mol CO2
13.某硫酸镁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c(Mg2+ )=2 mol·L-1,c(SO42-)=6.5 mol·L-1,若将200 mL此混合液中的Mg2+和Al3+分离,至少应加入1.6 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
A.0.5 L B.1.625 L C.1.8 L D.2 L
14.将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具有直观形象、简明易记的优点。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系的分类:
B.AlCl3和NaOH溶液反应后产物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C.常温下甲基橙的变色范围:
D.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
15.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可以与Br2 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16.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但易被空气氧化。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 B.维生素C能抗衰老是因为有氧化性
C.滴定时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D.维生素C能发生银镜反应
17.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mL(标准状况)的气体,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的铁的质量为
A.11.2 g B.5.6 g C.2.8 g D.无法计算
18.用如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气体 a b c d
A CO2 盐酸 CaCO3 饱和Na2CO3溶液 浓硫酸
B Cl2 浓盐酸 MnO2 NaOH溶液 浓硫酸
C NH3 饱和NH4Cl溶液 消石灰 H2O 固体NaOH
D NO 稀硝酸 铜屑 H2O 浓硫酸
19.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HCl至过量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C.向含有盐酸的A1C1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沉淀消失
20.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铜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多少体积的NaOH是
A.60mL B.45mL C.30mL D.15mL
第Ⅱ卷
本卷共5题,共60分。
21.1 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H+ NH4+ Al3+ K+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Cl - Br- I ClO AlO 2-
(1)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该溶液中确定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确定其存在可补充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不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检测,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 、Br-、I-,若向1 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 2.8L 5.6 L 11.2 L
(Cl-) 1.25mol 1.5 mol 2 mol
(Br-) 1.5 mol 1.4 mol 0.9 mol
(I-) mol 0 0
①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 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现有T、X、Y、Z短周期元素,其中T元素原子M层上有6个电子,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Z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序号)。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比较等浓度的Na2XO3溶液中c(XO32-)和NaHXO3溶液中c(HXO3-)大小,
c(XO32-) c(HXO3-)(填“>” “=”或“<”)
(4)A、J为常见的金属,G为T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B的溶液呈蓝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H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酸性条件下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已知:①卤代烃可以和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烃基金属有机化合物。后者又能与含羰基( )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醇:
②苯在AlCl3催化下能与酰卤发生如下反应:
有机物E可由下述路线合成:
E与硫酸共热到适当温度可得到F和G。F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共处于同一平面上,G中只含有一个甲基。回答下列问题:
(1)C、D的结构简式分别是:C ,D 。
(2)G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氢原子的类型有 种。
(3)写出F形成高聚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④ 。
(5)E′是E的同分异构体且与E属同一类别。若E′不能从羰基化合物直接加氢还原得到,则E′可能的结构简式为(有几种写几种,下同) ;若E′能被催化氧化生成醛,且E′与浓硫酸共热不能得到碳链不变的烯烃,E′为苯的一取代物,则E′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24.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新型高效固体漂白杀菌剂,它具有无臭、无毒、无污染的特点,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依托纯碱厂制备过碳酸钠可降低生产成本,其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碳酸钠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一定显 (“酸性”、“碱性”或“中性”)。
(2)操作①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填写仪器名称)。
(3)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NaCl,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①要检验工业纯碱中杂质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选填序号)。
a.氢氧化钡溶液 b.稀硝酸 c.硫氰化钾溶液 d.硝酸银溶液
②检验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三孔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说明
装置不漏气。
③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C中的试剂为 。
④某同学认为在D装置后应再连接E装置(装有适当试剂),你认为是否必要?
(选填“必要”或“不必要”),判断的理由 。
25.取A、B两份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OH溶液,体积均为50mL,分别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CO2 后,再分别稀释为100mL。
(1)在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溶液中的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2)在稀释后的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0.1mol·L-1 的盐酸,产生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 分别加入足量的盐酸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
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② A曲线表明,NaOH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是 ,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最大体积是 mL(标准状况)。
③ B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的化学式为 ,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
参考答案:
I卷
1.C 2.B 3.D 4.D 5.A
6.B 7.B 8.C 9.A 10.A
11.D 12.C 13.D 14.C 15.D
16.C 17.C 18.D 19.D 20.A
II卷
21.
(1)NH4+、H+、Al3+ k+ 焰色反应 ClO-、AlO2-
(2)①Cl2+2I-=I2+2Cl- ②10:15:4
22.
(1)[H:N:H]
(2)Cl b
(3)<
(4)①HCl ②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③2Fe2++H2O2+2H+===2Fe3++2H2O
23.
(1)
(2)6
(3)
(4)①CH2=CH2+HBr→CH3-CH2Br

(5)
24.
(1)碱性
(2)玻璃棒、漏斗、烧杯
(3)①bd ②水柱高度不变 ③除空气中CO2 浓H2SO4
④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
25.
(1)NaOH;Na2CO3;Na2CO3;Na2CO3;NaHCO3;NaHCO3
(2)①NaCl、HCl 0.15mol/L ②NaOH、Na2CO3 33.6
③Na2CO3、NaHCO3 1:1
H
··
··
H

O

C

C
|
|
C

C
OMgBr
O

C

CH3
||
O
n
|
n

C

C
||
C

C
O
[

C

C

]
|
|
C
C
O
+C-C-MgBr→
O

C

CH3
|
|
C

C
OMgBr
O

C

CH3
||
O
O

C

OH
|
|
C
C
OH
O

C

C
|
|
C
C



OH
O

C

C
|
|
C
C天津一中 2011—2012学年度 高三年级 第一学期二月考 物理试卷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是由于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人在地面上行走时,人和地球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有三对
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2.如图,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曲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个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
②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③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下,大小为2gsinθ
④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④
3.如图所示,小圆环A系着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并套在另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一端拴在小圆环A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B的一个小滑轮后吊着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如果小圆环、滑轮、绳子的大小和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都可以忽略不计,绳子又不可伸长,若平衡时弦AB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则两物块的质量比m1∶m2应为( )
A. B.
C. D.
4.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一个挡板,截面为 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从球心O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2,在此过程中( )
A.F1缓慢增大,F2缓慢增大
www.B.F1缓慢增大,F2缓慢减小
C.F1缓慢增大,F2保持不变
D.F1缓慢减小,F2保持不变
5.如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作用,力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则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图4中的(物体的初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取10 m/s2) ( )
6.弹簧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系一小物块,物块与水平面各处动摩擦因数相同,弹簧无形变时,物块位于O点,今先后分别把物块拉到P1和P2点由静止释放,物块都能运动到O点左方,设两次运动过程中物块速度最大的位置,分别为Q1和Q2点,则Q1和Q2点( )
A.都在O处 B.都在O处右方,且Q1离O点近
C.都在O处右方,且Q2离O点近 D.都在O处右方,且Q1、Q2在同一位置
7.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它们与盘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动到两个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烧断细线,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两物体沿切向方向滑动
B.两物体均沿半径方向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
C.两物体仍随圆盘一起做圆周运动,不发生滑动
D.物体B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A发生滑动,离圆盘圆心越来越远
8.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沿同一光滑斜面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的顶端,在此过程中,F1、F2、F3做功的功率大小关系是( )
A.P1=P2=P3 B.P1>P2=P3 C.P3>P2>P1 D.P1>P2>P3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16分)
9.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长
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长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10.如图所示,从倾角为的斜面上的M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初速度为v0,最后小球落在斜面上的N点.则( )
A.可求M、N点之间的距离
B.可求小球落到N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C.可求小球落到N点时的动能
D.当小球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时,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最大
11.某同学设想驾驶一辆“陆地-太空”两用汽车,沿地球赤道行驶并且汽车相对于地球速度可以增加到足够大。当汽车速度增加到某一值时,它将成为脱离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航天汽车”。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地球的半径R=640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地面上速度增加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B.当汽车速度增加到7.9km/s时,将离开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C.此“航天汽车”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1h
D.在此“航天汽车”上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12.如图所示,两个圆弧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径R相同,A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B轨道由金属圆管制成,均可视为光滑轨道.在两轨道右侧的正上方分别将金属小球A和B由静止释放,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用hA和hB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hA=hB≥2R,则两小球都能沿轨道运动到最高点
B.若hA=hB=,由于机械能守恒,两个小球沿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均为
C.适当调整hA和hB,均可使两小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D.若使小球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A小球的最小高度为,B小球在hB>2R的任何高度均可
第II卷
三、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3.如图所示,质量是1 kg的小球用长为0.5 m的细线悬挂在O点,O点距地面高度为1 m,如果使小球绕OO'轴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细线最承受拉力为12.5 N,则当小球的角速度为多大_____________ rad/s时线将断裂,断裂后小球落地点与悬点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 m.(g =10 m/s2)
14. 均匀分布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空的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够实现除地球南北极等少数地区外的全球通信.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关于三颗同步卫星中,任意两颗卫星间的弧长s的表达式为s=_____________.
15.功率为P,质量为M的汽车,下坡时关闭油门,则速度不变.若不关闭油门,且保持功率不变,则在t s内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汽车的初速度为_______.
16.质量为m的飞机在着陆前较短时间内的运动可以认为是水平速度保持不变、竖直方向速度匀减速为零。今测得飞机从高度h处、水平速度为v开始,经过水平的位移l后着陆,如图所示,则飞机在下降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了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0分)
17.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18.(1)关于“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2)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的动能改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打点计时器;B.天平;C秒表;D.低压交流电源;E.电池; F.纸带;G.细线、砝码、小车、砝码盘;H.薄木板.
①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__,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图实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小车(质量为m)在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测量数据已用字母表示在图中,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请分析,利用这些数据能否验证动能定理?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写出需验证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4小题,共34分。)
19.小球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点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点时撤去外力,然后,小球冲上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光滑圆环,恰能维持在圆环上做圆周运动,到达最高点C后抛出,最后落回到原来的出发点A处,如图所示.试求小球在AB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计各处摩擦). (g =10 m/s2)
20.宇航员在一行星上以速度v0竖直上抛一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经t秒后落回手中,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
(1)求该行星的密度
(2)求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3)要使物体沿竖直方向抛出而不落回星球表面,沿星球表面抛出的速度至少是多大?已知取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时,物体距星球球心距离r时的引力势能为:. (G为万有引力常量)
2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6m,质量为M=3kg的木块(厚度不计),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和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m/s2)
(1)为使小物体不掉下去,F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F=10N,求小物体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
(3)如果F=10N,要使小物体从木板上掉下去,F作用的时间不能小于多少?
22. 如图所示,一轻绳绕过无摩擦的两个轻质小定滑轮O1、O2和质量mB=m的小球连接,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直杆上质量mA=m的小物块连接,已知直杆两端固定,与两定滑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水平面的夹角θ=60°,直杆上C点与两定滑轮均在同一高度,C点到定滑轮O1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设直杆足够长,小球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物体相碰.现将小物块从C点由静止释放,试求:
(1)小球下降到最低点时,小物块的机械能(取C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
(2)小物块能下滑的最大距离;
(3)小物块在下滑距离为L时的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C 6.D 7.D 8.A
二、不定项选择题:
9.CD 10.ABD 11.AB 12.D
三、填空题:
13.5 0.6
14.
15.
16.
四、实验探究题:
17.
(1)小车的总质量 小车所受外力
(2)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②C
18.
(1)计算小车速度是利用打上点的纸带,故不需要秒表.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低
压交流电源,故多余的器材是C、E.
测量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要用毫米刻度尺,故缺少的器材是毫米刻度尺.
(2)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打点计时器,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
(3)能.从A到B的过程中,恒力做的功为WAB=FxAB
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
EkB-EkA=mvB2-mvA2=m()2-m()2
=m
只要验证FxAB=m即可.
优点:A、B两点的距离较远,测量时的相对误差较小;
缺点:只进行了一次测量验证,说服力不强.
五、计算题:
19.解析:
要题的物理过程可分三段:从A到孤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从B沿圆环运动到C的圆周运动,且注意恰能维持在圆环上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满足重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从C回到A的平抛运动。
根据题意,在C点时,满足

从B到C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由①、②式得
从C回到A过程,满足③
水平位移s=vt,④
由③、④式可得s=2R
从A到B过程,满足⑤

20.解:
(1)
(2)由题意得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沿水平方向抛出而不落回星球表面意味球的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3)由表面重力加速度知势能公式变为
由机械能守恒得:
使物体沿竖直方向抛出而不落回星球表面,沿星球表面抛出的速度至少为:
21.解:
(1)F=(M+m)a)
μmg=ma
F=μ(M+m)g=0.1×(3+1)×10N=4N)
(2)小物体的加速度
木板的加速度
解得物体滑过木板所用时间
物体离开木板时的速度
(3)若F作用时间最短,则物体离开木板时与木板速度相同。设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1,物体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为t,物体离开木板时与木板的速度为V
22.解析:
(1)设此时小物块的机械能为E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设小物块能下滑的最大距离为sm,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代入解得
(3)设小物块下滑距离为L时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B,则
解得
O2图中插入文字


O1图中插入文字
F图中插入文字
x
y
O
l
h
F
θ
C
mB
O1
mA
O2天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卷
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
近年来大西洋上生成的飓风频繁袭击美国。下图为某科研机构为研究大西洋上的飓风而绘制的大西洋部分海区年平均逐日由海洋输往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单位:W/m2)。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海区的值可能是( )
A.230 B.180 C.110   D.90
2、导致上题所示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地热 B.洋流
C.太阳辐射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读下列两段沿20°纬线的海陆分布图,①②之间和③④之间为陆地,其余两侧为海洋,回答3、4题。
3、8月份,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海水温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海域冬季洋流东流
B.②处海域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C.③处海域有上升流,形成渔场
D. ④处沿海有荒漠景观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后回答后面5、6两道题目。
5、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洋流是暖流 B.②处景观为荒漠
C.③处湿地为淡水沼泽 D.④处山顶有终年积雪
6、当太阳直射图中⑤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悉尼的白昼将继续变长 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
C.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 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读上图,完成7、8题。
7、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8、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
①裂谷  ②海沟  ③山系  ④海岭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的模式图是( )
读下面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回答后面10、11两道题目。
10、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
C.盆地、向斜 D.盆地、背斜
11、有关岩层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
B.乙处储存有丰富的地下水
C.甲处岩层受水平挤压而坚硬,地表以沉积作用为主
D.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下面左图为2008年奥运火炬在我国境内传递的原定路线示意图,右图为奥运火炬由新疆到黑龙江传递途中的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12-14题。
12、该山峰可能位于( )
A.武夷山脉 B.祁连山脉 C.天山山脉 D.阴山山脉
13、该山峰针叶林带只分布在北坡原因是北坡( )
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
14、关于该山峰雪线高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 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
C.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 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
下图中甲、乙是某河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读图回答15~17题。
15、b、c两地是城市选址的是良好场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这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B.这里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
C.有大量人流和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D.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洁
16、在a、b、c、d四地中,最有利于发展成大城市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7、下列城市区位与b地相似的是( )
A.赣州 B.武汉 C.广州 D.大庆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18、上图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第19、20题。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甲 人口数 200 550 250 1000
死亡率% 0、5 0、6 2 0.93
乙 人口数 350 600 50 1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19、甲地可能出现的最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数量过多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老龄化 D.失业人口多
20、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乙组人口死亡率偏低一些,主要原因是乙组老年人口比例低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口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据题意回答21-23题:
21、有关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是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原因
B.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出生、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C.原始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D.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的结果
22、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 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文化的生活消费水平 D.人口政策
23、美国很多老人在退休后向南方迁移,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因素 B.家庭和婚姻因素
C.矿产资源的生产发展 D.国家的政策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出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5、图中I、II、III、IV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I、II B.III、IV C.I、III D.II、IV
Ⅱ卷(主观题 50分)
26、读图14,“沿16°纬线某大洲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A处自然带名称为 ,简述该地这种自然带的分布特征及成因。(7分)
(2)B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 ,该气候类型所对应的自然带属 地带性分布规律。简述该地这种气候类型的成因。(6分)
(3)目前,C、D两地地质作用以外力作用为主的是 ,E处海盆中有可能找到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是 矿。(4分)
(4)某人从A处先向南后向北沿海岸线一直走到B处,沿途依次经过的自然带(除A、B处以外)如下,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写序号)(2分)
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②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③温带草原带 ④温带荒漠带
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200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3.04‰,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0.10‰;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1. 08岁;妇女总和生育率0. 95;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86. 83万人,占户籍人口20. 80%。上海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全市约少生700万人口。
下图是上海2000年和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统计图。
(1)概述图中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在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变化情况。(3分)
(2)据材料分析上海市属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该模式的突出特征是什么?(3分)
(3)从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交通建设筹方面分析上海市大量外来常住人口迁移或积聚在中心城外围和近郊区的原因。(至少3点,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 2007年1月7日从鲁东大学等有关方面获悉,根据刚刚在北京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瞻性研究”项目,蓬莱和旅顺之间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结合的形式,修建一条连接渤海南北两岸的交通运输干线,而前期旨在贯通渤海海峡南北两岸的蓬莱至长岛跨海大桥有望近期兴建。
材料二 2007年6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北起浙江嘉兴海盐县,南至浙江宁波慈溪市,全长36千米,横跨整个杭州湾,工程总投资约118亿元,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千米。
(1)修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提示:可以从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进行分析)(3分)
(2)修建跨海大桥有什么意义?(4分)
(3)跨海大桥的修建说明影响交通线路选择的区位因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
粒级 胶泥 泥 沙 砾 卵石
细 中 粗 细 粗 小 大
粒径(mm) 0.001~0.01 0.01~0.1 0.1~0.2 0.2~0.6 0.6~2 2~6 6~20 20~60 60~200
材料二 下图为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
材料三 某河流三个河床沉积断面图。
(1)对比材料一、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沉降速度与泥沙粒径成正比关系
B.泥沙粒径越小越容易被侵蚀
C.在一定粒径范围内,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沉积
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泥沙
(2)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______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4分)
(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3分)
(4)下列现象不能用材料二图示原理解释的是(  )(2分)
A.上海港航道淤塞
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
C.莱茵河上游的“V”形谷
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C B B B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B A C D B D C D
21 22 23 24 25
B A A A D
26.(共19分)
(1)热带荒漠带(1分) 在沿海呈狭长分布(1分)。
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水偏少,南北延伸很长;受安第斯山脉的阻隔,东西分布狭窄。
(2)热带雨林气候(1分) 非地带性(1分) 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1分),增温增湿;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1分),降水多。
(3)D(2分) 海底锰结核(2分)
(4)②→⑤→④→③→①(2分)
27.(共9分)
(1)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或郊区外来人口数量多于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西、南郊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郊区。(3分)
(2)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分)
(3)大批企业迁至郊区;城市外围和近郊区大量商品住宅的建设;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线向城市外围和近郊区延伸。(3分)
28.(共11分)
(1)有利条件:蓬莱与旅顺之间,岛屿较多,海水较浅,受台风和潮汐的影响较小。(3分)
(2)缩短了两地距离,提高了经济效益,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完善交通网,缓解交通压力。(4分)
(3)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中,自然因素的地位已经下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够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已上升为决定性因素。(4分)
29.(共11分)
(1)C(2分)
(2)B>A>C 中游 上游 下游(4分)
(3)侵蚀 搬运 沉积(3分) 
(4)B(2分)天津一中2011-2012高三年级二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15,每小题3分)
1.下列成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混水摸鱼(hùn) 扑朔迷离(shuò)
滂沱大雨(pānɡ) 扣人心弦(xián)
B.悄然无声(qiǎo) 因噎废食(yē)
自惭形秽(huì) 余勇可贾(gǔ)
C.中规中矩(zhònɡ) 饿殍遍野(piǎo)
诲人不倦(huì) 风光旖旎(yǐnǐ)
D.车载斗量(zài) 宁缺毋滥(wú)
以儆效尢(jǐnɡ) 为虎作伥(wèi)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晦涩 天燃气 远见卓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B.端详 脚趾头 共商国是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C.通牒 长春藤 两全齐美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坐阵 摄相机 相提并论 同甘共苦,祸福予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巨大压力下,乔布斯推出一个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他凭借实力成为苹果电脑公司的中流砥柱,乃至IT行业的领军人物。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是中国历史上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
C.“天宫一号”满载着国人的梦想,奔向浩瀚的太空,它的成功发射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征程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这件事是暂时平息下去了,可是始作俑者必须要查出来,一旦查出,严惩不贷!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面对生命中的逆境,能够 处之的人可谓是有修养的人。
(2)今年以来,美国股市大幅下跌,失业率达到一年多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已连续三次降息,以期恢复投资者信心, 经济增速下滑趋势。
(3)关于这个问题的来稿很多,且各有高见,但由于版面所限,只是 刊登。
(4)师范大学毕业后,他便一直 于这所中学,现在教龄已满十年了。
A. 泰然 遏制 摘要 就教 B. 安然 遏止 择要 执教
C. 泰然 遏止 摘要 执教 D. 安然 遏制 择要 就教
5.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B.整治马家沟河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非常关心这条河怎么治理?那里的两岸居民将怎么办?
C.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D.公诉方认为:被告人叔文秀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8题。
拯救汉字教学
①目前,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几十位语言专家聚会,驳斥了社会上流行的“汉字最难学”说法。他们还联名呼吁拯救日益被忽略的汉字教学,力图阻止在学校教学中汉语大有沦落为弱势语言的趋势。为此,他们发明了几十种汉字识字法,证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容易掌握的语言。
②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赵明德愤慨地指出,汉语目前大有沦落为一种弱势语言的趋势,国人对汉语的冷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汉语在社会角色中的失衡,从而也严重削弱了语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课程改革以来,最突出的问题是语文课时减少,老师们普遍感到语文教学时间不够。
③现在中小学生“错字”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发展成为社会问题。网络上的“错字”更是比比皆是,而且似乎社会还形成了一种共识,就是对网络上的错别字不应苛求,于是以讹传讹。专家们指出,浮躁的社会风气也直接影响着师范院校里的学生。一些学生尽管也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了,但质量却下降了。这样的学生又出来再教学生,自然就“恶性循环”了。
④为拯救近年来语文下滑、母语降温的负面影响,这些大多已经满头白发的语言专家联名上书有关部门,极力反对汉字拼音化,同时呼吁社会重视汉字识字教学,“汉字教学已经到了急需改变的时候了”。汉语拼音化也被专家们称为“世纪的误导”。
⑤专家们指出,基础教育的语文改革特别是小学的识字教学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为汉字识字教学是挽救汉语沦为弱势语言的基础的基础。
⑥当前的语文状况是怎样的呢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润新指出,一方面,课改的新理念在深入人心,探索在继续,取得不小成绩;另一方面,课时减少,教材问题多,教法陈旧,效率不高。
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田若说,“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一套适用的教材。”曾担任过全国集中识字教学研究会会长的他说,“记得有一年教育部召开课本主编会议,搞语文教材的有一二百人出席,这是一支难得的队伍,应该好好发挥作用。但是,这批人大多数被边缘化,实在不应该。”
⑧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戴汝潜说,如果儿童语文学习的第一课是脱离已有的母语基础的、不知其意的BPMF,何谈主体主动发展 如果书面语学习的第一笔就是强化与汉字毫不搭界的弧形笔画,何谈写好汉字 如果在尚无母语基础的情况下,大搞双语教学、提倡与字母接轨、与拼音接轨,以至于“粉丝”、“梅地亚"之类司空见惯,何谈错别字不泛滥
(选自2008年11月04日《北京青年报》,有删节)
6.下列对“汉语目前大有沦落为一种弱势语言的趋势”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人对汉语的冷落,造成了汉语在社会角色中的失衡。
B.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时减少,语文教学时间不够。
C.儿童语文学习的第一课脱离已有的母语基础,学生不知其意
D.大搞双语教学、提倡与字母接轨、与拼音接轨。
7.下列对目前“专家拯救汉字教学”的行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一些高校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一些语言专家聚会,驳斥了社会上流行的“汉字最难学”说法。
B.专家联名呼吁拯救汉语教学并发明了几十种汉字识字法,来证明汉字是世界上最容易掌握的语言。
C.专家们已经联名上书有关部门,极力反对汉字拼音化的同时呼吁社会重视汉字识字教学。
D.专家们认为课改的新理念正在深入人心,探索也正在继续,而且取得不小成绩。
8.下列对本文中专家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专家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一套适用的汉字识字教材和缺乏编写这种教材的人才。
B.专家认为现在中小学生“错字”现象非常严重,主要是因为一部分受浮躁的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的师范院校毕业学生成为教师而造成了“恶性循环”。
C.专家们认为要拯救汉字教学,不仅要极力反对汉字拼音化,更要呼吁社会重视汉字识字教学。
D.如果让孩子在书面语学习的第一笔就是强化的弧形笔画,那么孩子们肯定容易写错别字。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庆历三年秋,天子开天章阁,召政事之臣八人,问治天下其要有几,施于今者宜何先,使坐而书以对。八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顿首,言此非愚臣所能及,惟陛下所欲为,则天下幸甚。于是诏书屡下,劝农桑,举贤才。其明年三月,遂诏天下皆立学,置学官之员。然后海隅徼①塞,四方万里之外,莫不皆有学。呜呼,盛矣!
学校,王政之本也。古者致治之盛衰,视其学之兴废。《记》曰:“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此三代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宋兴,盖八十有四年,而天下之学始克大立,岂非盛美之事,须其久而后至于大备欤?是以诏下之日,臣民喜幸,而奔走就事者以后为羞。其年十月,吉州之学成。州旧有夫子庙,在城之西北。今知州事李侯至也,谋与州人迁而大之,以为学舍。事方上请而诏已下,学遂以成。
李侯治吉,敏而有方。其作学也,吉之士率其私钱一百五十万以助。用人之力积二万二千工,而人不以为劳;其良材坚甓②之用凡二十二万三千五百,而人不以为多。既成,而来学者常三百余人。
予世家于吉,而滥官于朝,进不能赞扬天子之盛美,退不得与诸生揖让乎其中。然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其勉于人者勤,其入于人者渐;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至于礼让兴行,而风俗纯美,然后为学之成。惟后之人,毋废慢天子之诏而怠以中止。幸予他日因得归荣故乡,而谒于学门,将见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问于其俗,婚丧饮食皆中礼节。入于其里,长幼相孝慈于其家。行于其郊,少者扶其羸老、壮者代其负荷于道路。周览学舍,思咏李侯之遗爱,不亦美哉!故于其始成也,刻辞于石,而立诸其庑以俟。
(取材于欧阳修《吉州学记》)
【注】①徼:读jiào,边界。②甓:读pì,砖。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治天下其要有几 要:关键 B.今知州事李侯至也 知:掌管
C.其作学也 作:兴办 D.而滥官于朝 滥:过度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施于今者宜何先 B. 学校,王政之本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风之积也不厚
C. 既成,而来学者常三百余人 D. 壮者代其负荷于道路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此三代极盛之时大备之制也
这是(夏商周)三代极为昌盛时非常完备的制度
B.而奔走就事者以后为羞
为兴办学校竭力奔走的人让我们这些后来的人感到羞愧
C.吉之士率其私钱一百五十万以助
吉州的读书人凑集他们个人的钱一百五十万来资助
D.惟后之人,毋废慢天子之诏而怠以中止
希望后人不要废止怠慢皇帝的诏命,懈怠而中途停止
1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庆历三年,皇帝多次颁下诏书,鼓励农桑,举荐贤才,第二年要求天下都要兴办学校。
B.学校是帝王治政的根本,从古代是否重视兴办学校,可以推知朝廷治政的兴盛和衰败。
C.教育的法则是从人性出发,使人向善,达到礼让之风兴盛,风俗纯美,才算办学成功。
D.作者晚年荣归故里后,亲眼目睹吉州读书人品德卓异,社会风气改变,成了礼仪之乡。
第Ⅱ卷
四、(21分)
13.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14.把上文中没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后回答问题。(7分)
临江仙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此词大约是在靖康之难十四年后朱敦儒避乱南方时写的,当时正好凤凰城破。
②凤凰城:因汉长安城中有凤凰阙,故汉唐时长安又称凤凰城。
(1)这首词的上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2)有人说“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看似平常,实则富有表现力。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4分)
16.写出下列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5分)
(1)中国诗词里经常有描写音乐的诗句,比如《琵琶行》、《赤壁赋》等。《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人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 , 。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 ,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3) ,长余佩之陆离。 (《离骚》)
(4)“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我国古典名著《 》 第一回的诗句,既是作者对知音的期待,也是对后世每一个读者的诱惑。
(5)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6)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陈情表》)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0题。
惩罚
希区柯克
这是一个温暖的初夏夜晚,刺鼻的烟味和金银花芬芳的香味混在一起,小屋后面的柳木花园和草坪里,蟋蟀在单调地吟唱,树蛙在拼命地吼叫。
琳达和乔治默默地坐在阴暗的门廊尽头,他们没有凝视对方,也没有抚摸对方,他们在聆听夜声,已经听了好一会儿了。
最后,乔治终于开口了,声音轻得像在耳语:“琳达,你在想什么?”
“你真想知道吗?”
“我不是在问你吗?”
“我正在想我们做的那个完美的案子,”她轻声说,“我在想汤姆。”
他沉默了许久,然后问:“为什么?”
“我们杀害他的那个晚上,就像今晚一样。”她说。
“别用那个字眼!”
“这里没人听见。”
“别用那个字眼,琳达,我们说过,不用那个字眼的。”
“那是一个和今晚一样的夜晚,”她又说。“你记得吗,乔治?”
“我能忘记吗?”
“那时我们真不该那么频繁见面,”她说,“如果我们小心点,他就不会当场抓住我们。但那是一个可爱的晚上……”
“听着,”乔治说。“就是那晚不被撞见,也是早晚的事,我们掩盖不了多久的。”
“那倒是。”
“一切都很顺利,”乔治说,“那晚没有人,我们的计划成功了。”
“乔治!为什么我们那时不一起私奔呢?在那天晚上之前?为什么我们不干脆到某个地方去呢?”
“别傻了!”他说。“你知道我没有钱,我们能到哪儿去呢?”
“我不知道。”
“你当然不知道。”
“假如汤姆不是那么嫉妒的话,”琳达说,“我可以请求他离婚,事情就简单多了,我们也就不会做那种事了。”
“可是,他的嫉妒心实在太强了,”乔治说,“他太嫉妒,他是个傻瓜,我不后悔发生的一切。”
“那时我也不后悔,”她说,“可是,现在……”“你今晚怎么啦?琳达,你真奇怪。”
“那晚和今晚非常相似,”她第三次说道,“金银花、烟、蟋蟀和树蛙,和今晚一模一样,乔治。”
“别说傻话了。”
琳达在黑暗中轻轻地叹了口气。“乔治,为什么我们要杀害他?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做呢?”“因为他撞见我们,所以我们那么做。你为什么要这么想呢?”
“那时候,我们说因为我们相爱。”
“是的,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之一,”琳达重复道,同时急促地笑了一声。“那时候有这个原因就行了,有这个原因就什么都可以做了。”
“你为什么这么说呢?”乔治严肃他说。“我们完成了一桩完美的谋杀,琳达,那时你也是这么说的——至今没有人怀疑过,他们都认为是意外事件。”
“是的,我知道,我知道他们的看法。”
“那么,你怎么了?”
琳达轻声说:“乔治,那样做值得吗?”
“当然值得。我们厮守在一起,我们结婚了,不是吗?”
“是的。”
“我们一直很幸福。”
“我想是的。”
“你总是说你很幸福。”
“你呢,乔治?”
“我当然幸福。”
琳达沉默了。远处传来一条狗的吠声,以及蟋蟀的合奏声。
最后她说:“我真希望我们没有做那事。”
“琳达,那是一次完美的谋杀!”
“是吗,乔治?真的吗?”
“我认为是的。”
“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但现在不这么想了。”
“别这么说。”
她长叹了一声:“我忍不住,我害怕,我已经害怕很久了。”
“没有什么可怕的,”乔治说。“我们不会被抓到,你和我都不会。”“我们都不会。”
“我们也不会受到惩罚的,不是吗?”
“我们不会吗?”她轻轻地说。
“琳达——”
“没有什么完美的谋杀,乔治,”她说。“我知道,你现在也知道。”
“我不知道!”
“你知道,你知道的,就像我知道一样,我们心底深处,从一开始就知道。我们不是没受到惩罚,乔治——也没有罚够,不过,很快就要结束了。”
此后,他们默默地坐着,无话可说。金银花浓郁的香味紧紧地裹着他们,蟋蟀的叫声几乎震破他们的耳朵。他们不看对方,不碰对方,只默默地坐在阴暗的门廊尽头……回忆……等候……琳达和乔治就这么坐着,他们已经是七十九和八十一的高龄了,五十年前,他们做了那桩完美的谋杀案。
17.文章开头和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5分)
答:
18.琳达为什么多次重复“那晚和今晚非常相似”?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状态?(5分)
答:
19.本文从结构安排上有何特点?作者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5分)
答:
20.作者多次提到这是一桩“完美的谋杀案”,为什么不以此为题,而要名为《惩罚》呢?(6分)
答:
六、(12分)
2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四处语病,写出序号和修改方法。(4分)
据新华社电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张柏楠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说:“①首次交会对接虽然取得了圆满成功,但目前庆功为时尚早,未来将要进行二次对接,依然充满风险。”
  据张柏楠介绍,②神舟八号飞船增加了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敏感器等3台技术方案和性能指标均达国际领先水平的交会测量,③交会对接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同时掌握3种世界领先的太空测量技术。
  “④首次交会对接在地球阴影区进行,由于没有太空中强光的影响,使得对接非常顺利。⑤为了充分验证测量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二次对接或将在光照区举行,⑥目前最担心的,是强阳光对测量设备所造成的干扰。”张柏楠说。
⑦进行二次交会对接前,两个飞行器要首先实现分离,“⑧从接触、捕获、缓冲到最终对接上,交会对接的使命才完成了一半。”张柏楠说,“⑨分离与对接同样充满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序号: 改正方法:
序号: 改正方法:
序号: 改正方法:
序号: 改正方法:
22.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你们班2012年的新年联欢会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符合欢乐、热烈的气氛,围绕“难忘和展望”的主题,50-80字。(4分)
23.将下面报道改写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4分)
2011年11月07日 重庆晚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奔驰女车主王女士在超市购物出来时,被人抢走手提包。她开车去追对方所乘的摩托车,并将对方撞倒。事后,两抢匪竟将她告上法庭,要求她赔偿医疗费等共计5.9万余元。近日,法院以王女士的行为未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为由,驳回了两抢匪的诉讼。
八、作文(60分)
24.以“走过 ”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D A
3.B
4.C
5.D(A项“二、三十米”是约数中间不应加顿号。B项后两个疑问句均作“关心”的宾语,成为陈述句,两处问号,前一个变成逗号,后一个变为句号。C项冒号只管到“发生变化”,将“发生变化”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6.C.文中的语句是“如果儿童语文学习的第一课是脱离已有的母语基础的、不知其意的BPMF,何谈主体主动发展”
7.D(“课改的新理念正在深入人心”这种说法不是专家目前在“拯救汉字教学”上的具体行为)
8.C(“更”理由是第5节中“汉字识字教学是挽救汉语沦为弱势语言的基础的基础。”
A.并不缺少编写这种教材的人才。B.没有依据。D.是难写好汉字不是指写错别字)
9.D(滥:充数,在这里是自谦的说法)
10.C(A介词,在;介词,表被动。B助词,表判断语气;助词,表停顿语气。C副词,已经。D代词,他们;代词,那)
11.B(“让我们后来的人感到羞愧”应为“都以落在别人之后为羞耻”)
12.D(“晚年荣归故里后,亲眼目睹”与文意不符,这是作者设想将来的情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秋天,皇帝开设天章阁,召见主持政务的八位大臣,问治理天下的关键在哪几个方面,在当今应该最先做什么,让大臣们坐着写下来回答。八个人都惊恐万分,离开座位,俯身叩头,说这些不是我们这些臣子能够想到的,只要(施行)陛下您想做的,那么就天下的大幸了。于是(皇帝)多次颁下诏书,鼓励农桑,举荐贤才。第二年三月,就颁布诏书(要求)天下都兴办学校,任命主管办学的官员。这之后从海滨到边塞,四方万里之外,没有不兴办学校的。哎呀,(那声势也够)浩大了!
学校,是帝王治政的根本。古时候治政的兴盛衰败,(就)看是否重视兴办学校。《记》记载:“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这是(夏商周)三代极为昌盛时非常完备的制度。宋朝建立,大概有八十四年了,但是天下的学校,才开始大规模地兴建,(这)难道不是一件极好的事,需要一段长久的时间之后(才能)达到完备吗?因此诏书下达的那天,臣民们欢喜欣幸,(那些)为兴办学校竭力奔走的人,都以落在别人之后为羞耻。这年十月,吉州的学校落成了。吉州原来有夫子庙,在县城的西北。现在掌管吉州事务的李侯到任,和吉州人商量搬迁并扩大夫子庙,把(它)作为校舍。这件事情刚刚上报请示,诏书就已下达,学校就因此建成了。
李侯治理吉州,(处事)敏捷而有方略。他兴办学校,吉州的读书人凑集他们个人的钱一百五十万来资助。所用的人力总共达二万二千个人工,但吉州人却不把(这)当作辛苦事。(修建学校)所用上好的木材和坚实的砖瓦,总共达二十二万三千五百,但吉州人却不把(这)当作花费多。(学校)建成之后,来求学的人常有三百多人。
我家世代居于吉州,(我)在朝廷充数担任官职,进不能颂扬皇帝的盛大美好,退不能与读书人在朝中相互礼让。然而我听说教学的法则,(要)从人性出发,(通过)磨练改变,使(人)趋向善;学校教育要勤于鼓励人,要逐渐影响人;善于教人的人以诲人不倦的态度,要有长久的付出,达到礼让之风盛行,风俗纯美,这之后办学才有成效。希望后人不要废止怠慢皇帝的诏命,懈怠而中途停止。希望我日后能荣归故里,到学校拜谒,将要看到吉州的读书人都品德卓异可以做公卿大臣。询问乡里的风俗,婚丧饮食方面都符合礼节。来到乡里,(看到)长幼在家行慈尽孝。行走在田野上,(看到)年轻人搀扶着老弱的人、强壮的人在路上替他们背着重物。看遍学舍,(就会)思慕称赞李侯留给我们的爱心,不也很美吗!所以在学校落成的时候(写下这篇文章),将它刻写在石碑之上,立在厢庑之下来等待(后人读到它)。
13.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14.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
15.
(1)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城破、擘钗破镜、信音稀,写出了国难当头、亲人离散、夫妻惨别的景象;梦回、魂断,则写出山长水远、音信难通的痛苦和无奈。
(2)此句饱含着作者年年希望又年年失望的无限辛酸。新的一年,笼罩在他心头的阴影仍是那样沉重;那杜鹃“不如归去”的啼声中所特有的凄切悲苦的含义,宣告了主人公所遭受的又一次打击。(2分)“还”字,贯穿了过去与现在,交织着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又对以后的状况作了一定的暗示。此句看似平常,实则出笔极为沉重,有千钧不敌之力。(2分)
16.略
17.特点:首尾呼应,平静安逸的景物却用不安烦躁的词语修饰。作用:渲染烘托气氛,衬托人物紧张不安的心理,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18.说明这么多年来琳达对那晚的景象始终无法忘记,心情一直无法平静。心理状态:紧张不安、愧疚、恐惧害怕。
19.开头设置悬念,结尾交代缘由。用意:吸引读者,引人入胜,有利于情节的开展和人物的心理剖析,结尾交代作者主旨,耐人寻味。
20.首先,这桩谋杀案并不完美,虽骗过一时,但主人公一生都受到良心的谴责,其次,本文重点并不在写谋杀案,而在揭示人物内心,以“惩罚”为题,更能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更能引发思考,有更深的内涵,更耐人寻味。
21.①在“进行”后加“的”,将“虽然”移到句首。
②在“测量”后加“仪器”  ④删掉“使得”  ⑨在“不能”前加“我们”
22.开场白格式(1分),符合“欢乐热烈的气氛”(1分),内容围绕“难忘和展望”(2分)
23.法院驳回车主遭被撞抢匪控告赔偿的诉讼。
24.略天津一中2011-2012-1高三年级二月考试
生物学科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几种化学元素与植物代谢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O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之一,在有氧呼吸中CO2中的O来自丙酮酸
B.Fe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Fe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C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可以在类囊体上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糖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之一,光合作用中只有光反应过程有ATP的合成
2.下列图中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3.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欲鉴定其细胞的类别,则下列哪项与你的
鉴定有关
①核膜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膜上磷脂的有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分解
B.植物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故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D.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是因为甲状腺细胞具有特定的膜蛋白
5.右图是某生物细胞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有丝分裂间期7进行复制
B.该细胞中细胞器4和8都能合成多糖
C.同时含有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细胞器是3和5
D.该示意图可以表示高等植物细胞
6.A集合包括用水解酶催化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成不能再水解的小分子;B集合包括用水解酶催化HIV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成不能再水解的小分子。上述A、B两个集合的交集共有小分子
A.8种 B.7种 C.5种 D.4种
7.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方式示意图,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若是胰岛素,则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和肌细胞
B.图乙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的信息交流方式
C.图丙中靶细胞若是神经细胞,则细胞之间可以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上图三种方式中信息的传递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
8.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度分化的细胞,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细胞内的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B.细胞中各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是膜的组成大致相同,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生物膜的组成特点使得温度、pH等环境条件影响其流动性
D.分泌越旺盛的胰岛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9.将一成熟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说明此细胞是活细胞
B.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能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说明细胞液和细胞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是KNO3溶液
10.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酶促反应的速率可用底物消失所需的时间(或产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
B.II和I相比较,酶促反应速率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酶浓度和温度不同
C.I中AB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
D.若想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至少应设计3种不同的温度
1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合成ATP
B.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C.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
D.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
12.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两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种子库中储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13.右图是细胞呼吸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方格内的物质是丙酮酸
B.A、B、C阶段均能生成少量ATP
C.产能最多的是D阶段,产[H]多的阶段是C
D.E阶段在人体内不可能发生
14.观察与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四位同学在实验室中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具有科学性的是
A.甲同学:菠菜的稍带叶肉的下表皮中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
B.丙同学:经解离和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C.乙同学:质壁分离发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液泡逐渐缩小且颜色逐渐变深
D.丁同学:经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有紫色的脂肪颗粒
15.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和①③ B.②③和①② C.②④和①③ D.②③和③④
16.下列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B.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C.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
D.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17.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实验,错误的是
A.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相对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小麦向阳处采得一片叶子,置于适当浓度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细胞是叶肉细胞
C.将某植物的一片新鲜叶迅速封入一透明的装有适量NaHCO3稀溶液的容器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容器内溶液的pH会增大
D.在上午10时左右,用两片同样大小的钻有小孔(直径为1cm左右)的锡铂纸对应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子,置于适当浓度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脱色,用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呈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呈黄白色
1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化学能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19.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不正确的推论是
光照强度(klx) 1.0 3.0 5.0 7.0 8.0 10.0
CO2变化量(100cm2/h) +2.0 -2.0 -6.0 -10.0 -12.0 -12.0
A.光照强度为l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0
C.光照强度由5klx增强到7klx时,叶肉细胞中C3合成速率增大
D.光照强度为9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
20.科研小组在一定浓度的C0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对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吸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光合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C02:吸收量(mg/100cm2·h) 呼吸强度(mg/l00cm2·h)
甲植物 1 3 11 5.5
乙植物 3 9 30 15
A.测定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B.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甲植物叶肉细胞不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当光照饱和时提高C02浓度,乙植物C02吸收量仍为30mg/100cm2.h
D.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甲与乙固定C02量的差值为l.5mg/100cm2.h
21.对下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②乙图表示冬季蔬菜大棚中一天内CO2的浓度变化
③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ATP产生量最大
④丁图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
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
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D.细胞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
23.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数之间的比例为 1 : 2 : 2 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染色体移向两极 B.纺锤体形成
C.细胞膜向内凹陷 D. DNA 正在复制
24.右图为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a具有分裂和分化的功能
B.细胞c和h中染色体数目与细胞b不同
C.细胞f中同时含有X和Y染色体
D.细胞e所示生理过程取决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25.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女性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B.脑细胞缺氧而死亡是细胞的坏死
C.细胞代谢速度减慢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
D.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
26.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只有能识别凋亡诱导因子的细胞才会凋亡,细胞凋亡是个特异的过程
B.细胞凋亡过程中没有细胞分裂,没有蛋白质合成,但有蛋白质的分解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使动物体内多余、衰老、有害的细胞得以及时清除
D.如果能有效地激活肿瘤细胞中的凋亡相关基因,就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27.秋海棠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
A.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调节
C.DNA的复制表达 D.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
28.下图表示某种动物不同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④所示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B.①②③细胞中均含有8个姐妹染色单体
C.动物的精巢中有可能同时发现上述四种状态的细胞
D.图③所示细胞状态往往导致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29.下图中的甲、乙、丙、丁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对此图描述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D.丁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0.图一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中 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二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处于图一中 AB段的细胞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D点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C点的2倍
B.图一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BC段某一时期
C.图二中乙细胞能发生基因重组,分裂后会产生一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
D.图二中乙、丙细胞处于图一中的BC段,甲细胞处于DE段
31.基因型为AaBb的某个动物的精巢中,正常情况下,精原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中期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第二次分裂后期相比
A.基因组成相同 B.染色体数相同
C.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 D.DNA数目相同
32.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含两个染色体组,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B.在适宜的温度、水肥等条件下,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图2中a点右移,b点右移
C.图3中bc段和de段光合作用速率都下降,此时造成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一样的
D.图4中造成cd段的原因对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一样的
33.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其中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表现型比为3:1 B.F1产生的配子比为1:1
C.F2基因型比1:2:1 D.测交后代比为1:1
34.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35.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这种昆虫的基因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相对性状的遗传是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
B.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两种
C.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D、d
D.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只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的异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
36.某生物减数分裂产生的四种配子比为ab:aB:Ab:AB=1:4:4:1,该生物个体如果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
A.1% B.1.6% C.16% D.34%
37.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2/3 B.6/16 C.8/9 D.3/16
38.下列有关遗传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是不均等的
B.测交实验对推理过程中提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出现4种基因型和9种表现型
D.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l
39.某农学院对玉米(2N=20)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和再生植株
的研究,下列有关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该过程在育种中称之为单倍体育种
B.在花粉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应一直保持光照条件
D.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有5对染色体,是单倍体
40.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41.下列与动物细胞培养有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液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
B.传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便会出现生长停止
C.动物细胞培养一般能够传到10~50代,但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和获得大量自身的健康细胞
42.下列有关克隆绵羊“多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利”的诞生属无性繁殖 B.“多利”的诞生采用了核移植技术
C.“多利”的诞生没用到胚胎移植技术 D.动物细胞培养是整个技术的基础
43.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蛋白质外壳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纯化的蛋白质外壳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即可获得单克隆抗体
B.体外培养单个浆细胞,即可获得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给小鼠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浆细胞
44.以下四种生物工程技术中培育出的新个体,不属于克隆技术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 B.胚胎分割 C.试管婴儿 D.细胞核移植
45.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裂期细胞的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B.囊胚期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出现了细胞分化
C.胚胎分割时用分割针取样滋养层鉴定性别
D.胚胎移植时所用胚胎应发育到原肠胚
二、简答题(共55分)
1.下面是有关新陈代谢的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I.(7分)下图甲是某植物细胞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图乙是该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1小时CO2的变化曲线图(标准状况)。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1)图甲中细胞器a是 ,物质③是 。
(2)图甲中细胞器b 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乙分析,在15℃、l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5小时内光合作用固定CO2 mL;A点总光合作用强度 B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点为曲线在纵轴上的交点,它上下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II.(6分)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
(1)将该装置(甲)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点。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24 29 32 34 ……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___________段获得的。
(3)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另一组实验(乙)?实验组(乙):_______。
若在单位时间内,实验组(甲)读数为M,实验组(乙)读数为N,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________。
2.下面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请回答:
I.(5分)通过实验研究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得出下图所示的结果,其中图甲表示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信使RNA含量的变化,图乙是有丝分裂显微照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结果表明细胞核中染色单体的形成是在 阶段完成的。(填字母代号)
(2)图甲表示d、e阶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
(3)在乙图中A细胞处于什么时期、该分裂期的主要特征是:

II. (5分)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体积内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I表示甲细胞的增殖过程,增殖方式是 。
(2)I—IV中可能导致基因重组的过程是 。
(3)图中细胞戊展示的是 (甲、乙、丙、丁)细胞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分布状况,细胞的名称为 ,
(4)若戊图中1号染色体表示X染色体,则4号染色体是 。
3.(18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具有易于区分、稳定的相对性状,其中花位腋生与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子叶的颜色黄色和绿色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且分别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Y-y控制,分析回答:
(1)花位腋生与纯种顶生的豌豆植株杂交,F1产生103棵顶生植株和107棵腋生植株,这两种表现型中隐性性状是 ,请用遗传图解的形式推理产生上述比例关系的理由。
(2)选用纯种黄色子叶(YY)与绿色子叶(yy)豌豆,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到F2,种植F2中的全部黄色种子,让其进行自然繁殖,后代中黄色种子概率为 。
(3)选用纯种花位顶生黄色子叶与纯种花位腋生绿色子叶豌豆做亲本,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由于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 ,才产生了四种比例均等的配子,由于 ,F2才出现了9:3:3:1的四种性状分离比。
(4)假设YY为黄色子叶、Yy为黄绿色子叶、yy为绿色子叶,则AaYy植株自交后代有 种表现型,其中花位腋生黄绿色子叶的比例为 。
(5)假设含有AY的花粉不能正常萌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1)(2)),则AaYy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6)设计杂交实验验证含有AY的花粉不能正常萌发现象时,最佳亲本组合是 。
A.父本AAYY; 母本aayy B.父本AaYy ; 母本AaYy
C.父本AaYy 母本aayy D.父本aayy 母本AaYy
4.(14分)请根据给出的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Ⅰ.(7分)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为农业迅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与保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①②③过程是酶解法去细胞壁和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该过程应在 溶液中进行。此项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___ _______。
(2)在培养过程中,除必要营养物质和激素以及温度、光照和氧气pH等外界条件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操作过程必须保证__________。
(3)若番茄细胞内含A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条染色体,将番茄和马铃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假设能成功)得到的后代应含__________条染色体。必须用__________处理幼苗,才能得到可育的番茄一马铃薯植株。
(4)若c细胞是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 除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外,还需 和抗体检测,才能筛选出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Ⅱ.(7分)下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1)上述过程中主要应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有 。
(2)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为保持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通常在培养皿中铺上一层
细胞。胚胎工程的主要技术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和 等
(3)“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核仍然具有___________。
(4)若将上述技术用于白血病人的骨髓移植,且图 中患者是A型血(IAi),提供卵细胞的女性是AB型血(IAIB)的,则骨髓移植成功后患者的血型是_________型。
(5) 按上述方法克隆器官在器官移植方面的主要优点是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AADA DDACB CABCD CDCBC DABDD
BDCAC BDBDD DABBD CCDCC
二、简答题:
1.(共13分,每空1分)
I.
(1)液泡 氧气
(2)类囊体堆叠成基粒来增大膜面积
(3)112(2分) 小于 温度
II.
(1)光照强度、温度;18(或g)。
(2)de 或 fg。
(4) 对照实验:设置如A一样的装置C,将C遮光放在和A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分)。 M-N。
2.(共10分,每空1分)
Ⅰ.(5分)
(1)b
(2)分裂期细胞核中DNA存在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不能解旋、转录形成信使RNA(或分裂期不转录)
(3)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II.(5分)
(1)有丝分裂
(2)II
(3)乙 次级精母细胞
(4)X染色体
3.
(除遗传图解4分外,每空2分,共18分)
(1)顶生(1分);P 腋生 顶生
Aa X aa

F1 Aa aa
腋生 顶生
1 : 1 (2分)。
(2)5/6。
(3)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四种比例均等的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
(4)6 3/8
(5)5花位腋生黄子叶:3花位腋生绿子叶:3花位顶生黄子叶:1花位顶生绿子叶 (6)C
4.(共14分)
I.(共7分)
(1)染色体变异 等渗溶液或高渗溶液 克服了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 无菌
(3)(A+B)/2 秋水仙素
(4)克隆化培养
Ⅱ.(共7分)
(1)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核移植(2分)
(2)胚胎成纤维 胚胎干细胞培养(或早期胚胎培养)
(3)全能性
(4)A
(5)解决了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天津一中2011-2012-1高三年级历史学科二月考
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1.5分,30题共45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王国维在评论西周取代商时说:“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下列最符合该评论解读的是: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私学取代官学
C、权力继承制度发生变化 D、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2、假设英国议会因为英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处理不当,而对政府提出了不信任案,内阁的选择是:
A、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B、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C、要么宣布解散议会,要么宣布解除首相的职务
D、要么下台,要么宣布由国王裁决
3、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
4、北宋时,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归中央掌握。1804年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力,归各州保留。”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施实际上是为了:
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给予地方一定的自治权 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势力
5、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6、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C、人民掌握国家权力 D、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得以彻底消除
7、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织技术出现于原始社会,元代黄道婆对内地丝织技术进行了全面革新
B、从汉代的犁壁到唐代的曲辕犁,我国犁耕技术日益成熟
C、青花瓷出现于汉代,青瓷出现于元代
D、南北朝时期灌钢法的出现,标志我国已经掌握了炼钢技术
9、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要研究先秦时期的农业生产状况,应收集的直接史料是:
( http: / / www. / " \l "S*5%U ) ( http: / / www. / " \l "S*5%U )
A B C D
10、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朝登垅亩,夕贸市集”;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这一现象的出现突出反映了:
A、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发展 B、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水平提高
C、农民能够支配自己全部的劳动产品 D、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
11、小明搜集了下列图片:《瓦特改良蒸汽机模型》、《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汉阳铁厂》、《贻来牟机器磨坊》。请为他选定一个最恰当的研究课题: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和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2、下表为“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此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1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在几十年前统治全球对欧洲来说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伴随着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内燃机被用于交通领域,技术上的革新和欧洲日益增长的实力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他所说的世界格局指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4、观察右图,这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
平矿务局股份票”。下列对其体现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最早的股票,开风气之先
B、当时中国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C、当时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
D、中国金融证券业发达,大量企业上市
15、国际舆论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建国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指: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C、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D、将上海浦东作为对外开放区
16、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
17、下表为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的原因是“二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的农业产值增加
D、国民经济的调整使工农的发展趋于平衡
18、从右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应该吸取的历史教训有:
①科学判断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④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⑤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②④⑤
19、1913 年1月, 《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 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 女子参政团, 女子自由党。” 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20、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动员了53万人入伍,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军事工业的东移。这主要表明:
A、苏联对德国的入侵有准备 B、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很高的动员能力
C、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者 D、斯大林模式只试用于战争状态
21、有人评价赫鲁晓大“是徘徊在新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2、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
23、下列示意图,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速度 速度
50 60 70 80 90 年代 50 60 70 80 90 年代
A B
速度 速度
50 60 70 80 90 年代 50 60 70 80 90 年代
C D
24、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因素有:
①西欧与日本崛起对美国的挑战 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③中国的崛起 ④澳大利亚总理的提议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
25、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发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格兰设计出萨拉娃娃以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美国芭比娃娃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影响。他认为:“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腹中藏着西方文化,它一旦进入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我们的孩子施加影响。”下列对此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芭比娃娃尚未进入伊朗市场 B、经济利益是本次对抗中双方角逐的核心 C、全球化背景下仍有国家坚持本国传统文化 D、萨拉娃娃代表第三世界的文化传统
26、右图是某组织的标志,下列对该组织描述正确的是
①该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许多大国都想争夺对其控制权
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该组织作用不断增强
④它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7、“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作者:
①主张重农抑商 ②倡导以法治国 ③力求社会稳定 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28、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礼乐制度 D、宗法制度
29、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30、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个历史时期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Ⅱ卷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6分,第33题21分,第34题分共5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相关(12分)
“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
(1)按材料的观点,18—19世纪的欧美属于社会转型期。请从经济、政治方面的变化的角度归纳其转型的表现(4分)
(2)近代百年,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做出了不懈努力。20世纪初,在政治领域推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什么?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它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意义。(5分)
(3)有人认为:“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转型时期的“矛盾凸现”往往是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社会贫富悬殊扩大所至。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并简要评价。(3分)
32、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与货币脱离瓜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出现大量“丝—银”贸易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4分)
材料二: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2)根据材料三,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各国采取什么政策。这说明当时世界市场存在什么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后来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3分)
材料三: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情况给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
材料四:
(4)材料四中的货币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它的发行有何意义?(3分)
33、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便利。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修建道路的影响。(3分)
材料二
表2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净吨)
年份 帆船 汽船
1870年 14.1 2.7
1880年 14.5 5.5
1890年 12.0 10.2
1900年 10.0 16.2
1910年 8.4 26.2
(根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相关数据编制)
(2)根据表2概述1870-1910年世界航运业发展状况。(2分)利用表2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1所呈现趋势的原因。(2分)
材料三
1876年—1894年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境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1894年——1911新建铁路约9000多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仅占20%左右。
——摘编自[中国动力新时速 - 新铁百科]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4~1911年中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6分)
材料四:
1938年中国主要铁路示意图
2007年中国主要铁路示意图
(4)根据材料四,较之1938年铁路示意图,2007年的铁路示意图有何明显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5)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交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2分)。
34、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6分)
曹墓之争
2009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此引发了各界热议。
(1)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4分,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2分)
参考答案:
Ⅰ卷
一、选择题:
1、C 2、A 3、B 4、B 5、D 6、C
7、B 8、B 9、C 10、D 11、C 12、B
13、A 14、C 15、B 16、B 17、D 18、A
19、A 20、B 21、D 22、A 23、A 24、B
25、C 26、B 27、D 28、C 29、C 30、B
Ⅱ卷
二、非选择题:
31、
(1)经济:通过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文明。(2分)
政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巩固和发展。(2分)
(2)辛亥革命(1分)
意义:政治上,推翻封建帝制;经济上,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文化上,推动民主共和思想传播;社会习俗上,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推行新风尚。(4分)
(3)办法:建立福利国家。(1分)
评价:缓和社会矛盾,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政府严重的财政负担。(2分)
32、
(1)国际:新航路开辟,密切世界各地联系;西欧从拉美掠夺大量白银。(2分)
国内: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 手工业发达。(2分)
(2)政策:贸易保护主义(1分)
问题:在贸易、关税、汇率等方面缺乏制度性的规则(1分)
解决方案: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建立世贸组织。(3分)
(3)通货膨胀(1分)
影响:经济——经济恶化;民族工业陷入绝境;人们生活日益恶化;(任意两点2分)
政治——加速国民政府的垮台(1分)
(4)反映了区域经济集团化(1分)
意义:推动欧盟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多极化(2分)
33、
(1)影响: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加重人民的负担,激化矛盾。(3分)
(2)发展概况:航运业迅速发展;汽船运输超过帆船运输,逐渐占据主导;(2分)
原因:世界市场的扩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分)
(3)原因: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清政府支持铁路修建;中国人对铁路修建认识的提高和爱国热情。(3分)
影响:加速中国工业化;推动国内各地区的交流;加快自然经济的解体;(3分)
(4)变化:外国控制路权到路权国有; 集中于东部到形成全国范围的铁路系统;铁路运输迅速发展。(3分)
原因:政府注重发展铁路事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科技的发展;独立自主(3分)
(5)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稳定,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4、
(1)所依据材料多为二手材料,如石枕等非直接证据。(2分)
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不吻合,未达到两重证据的印证。(2分)
(2)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德。(2分)
材料二
学者持有的另一种意见
此项研究在众多证据的支持下公布学术成果,似乎并无不妥。之所以招来众多质疑,是因为学界存在严重的抄袭造假之风,影响了公众对学术成果的信任度。
材料一
学者质疑的主要理由
①刻有“魏武王”的石枕是从盗墓者手中缴获的;
②曹操生前常把自用的石枕等赐予近臣;
③文献中对曹墓方位的记载十分复杂,与该墓处所的地貌、地形不太相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