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了解蜗牛一.教学内容:30、31页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发现蜗牛触角的作用以及蜗牛对气味、干湿环境的反应。过程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通过对比实验,观察和记录蜗牛对气味、干湿环境的反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交流中能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2.在活动中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动物,养成善待动物,爱护生命的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发现蜗牛触角的作用以及蜗牛对气味、干湿环境、不同食物的反应。教学难点:合理运用对比实验对蜗牛进行观察。四、活动设计:活动一:探究蜗牛触角的作用活动目标:运用对比实验发现蜗牛触角的作用。活动器材:蜗牛、竹签活动二:观察、记录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活动目标:进一步发现蜗牛触角的作用以及蜗牛对气味、干湿环境、不同食物的反应。活动器材:蜗牛、棉花棒、纱布、水、蔬菜、黄瓜等。五、教学过程:活动一:探究蜗牛触角的作用学生活动指导要点回顾:蜗牛的外部结构特征有哪些?讨论:蜗牛有没有感觉器官?3.小实验:利用竹签碰触蜗牛身体不同的部位,观察蜗牛反应。4.交流:各组交流活动结果。5.小结:蜗牛触角的作用。教师出示蜗牛图片,帮助学生回忆蜗牛的外部结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蜗牛头部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充分组织学生讨论并积极发表见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活动二:观察、记录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生活动指导要点1.讨论:蜗牛能辨别气味吗?交流:蜗牛对气味反应的预测。实验:观察蜗牛气味的反应。交流:小组分别汇报活动结果讨论并交流:分组讨论,设计蜗牛对干湿环境、不同食物的反应方案。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比实验,观察蜗牛的反应交流:各自小组的实验过程及发现蜗牛的反应。综合梳理蜗牛对哪些外界刺激有反应。1.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蜗牛没有鼻子,他能辨别气味吗?),提示学生去发现蜗牛是如何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2.教师提供一个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发现蜗牛对气味的反应,随后让学生设计蜗牛对干湿环境、不同食物的相应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3.教师在讨论交流中对实验方案进行完善,提醒学生在对比实验中要保持其他的变量一致。4.通过实验交流,小结得出蜗牛对气味、干湿环境、不同食物等外界刺激的反应。5.在小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雨后容易看见蜗牛?蜗牛喜欢白天活动还是晚间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