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三课第一框 德国统一 课件(19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第三课第一框 德国统一 课件(19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新知导入
“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
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
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
德意志在哪里?这个历史性的问题,拷问着每一个德意志人的心灵。”
-------歌德
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信息是什么?
德意志的分裂现状和对统一的渴望
德意志是怎样完成统一大业的呢?
“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
——席勒
德国统一
新知讲解
它由38个独立的主权单位拼凑而成,邦联各国在政治上、外交上都有独立性,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德意志邦联”
政治上: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在严重分裂之中
一、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
阅读卡
工业革命期间的德意志铁路建设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以铁路建设为先导,开始了工业革命。有人说,铁路以惊人的急剧方式把德意志从经济的停滞
中拖曳出来。1835年,德意志的第一条铁路开通,从纽伦堡到富尔特,长约6000米。到1872年,铁路总长度达到22
426千米,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德意志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1)19世纪,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向德意志扩展,德意志经济取得显著发展。
经济上:
在汉堡的关税博物馆中,陈列着当年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一些货币。最多的时候,这片土地上使用的货币种类达到过6000种。
除了混乱的货币,邦国之间还设立了重重关卡,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
——
《大国崛起》解说词
(2)分裂中的德意志,各邦有自己的工商业法令,有不同的货币、度量衡,
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德意志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
不同的邦有不同的国籍法,这大大限制了邦与邦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从而使煤铁资源丰富的少数工业中心难以得到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各邦不同的货币、不同的度量衡制度和不同的工商业法律阻碍着商品的流通,由于诸邦林立,缺乏集中而强大的国家政权去保护海外贸易,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分裂阻碍德意志开拓海外市场,建立海外殖民地。
因此,德意志资产阶级对于统一的要求是十分强烈的。
什么成为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3)由于国家不统一,在输往国外商品和抢夺殖民地的竞争中,
德意志资产阶级感到缺乏强有力的后盾。
19世纪中期的德国为什么要统一?
经济:
政治:
迫切需要统一的根本原因:政治上的分裂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各邦有自己的工商业法令,有不同的货币、度量衡,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德意志迫切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
2.德意志资产阶级在输往国外商品和抢夺殖民地的竞争中,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作为强有力的后盾。
矛盾尖锐
德意志处在严重分裂之中。
工业革命向德意志扩展,德意志经济取得显著发展。
普鲁士
PK
奥地利
奥地利
or
普鲁士

资料一:1840—1870年普鲁士与德意志邦联钢产量、煤开采量对比图(单位:千吨)
资料三:法国政治家米拉波曾说:其他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普鲁士军队有一个国家,普鲁士的陆军实力强大。
资料二: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而国家则必须为它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免费教育从1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0%。
资料四:普鲁士是一个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彼此肢体相连,只有一个思想和一个感官,他们互相支持,支持同一个伟大目标,即把德意志各个部族连成一个伟大、文明、富足、强大的不可侵犯的民族。
结合上述四则资料和书本内容思考,为什么是普鲁士完成了统一德国的使命?
工业发展迅速,
经济实力强大
重视教育
军事实力强大
内部团结,
统一愿望强烈
德国统一的可能性:普鲁士掌握统一运动的领导权
1.必要性:
(1)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
(2)强大的军事、教育实力
(3)民族成分单一,内部团结
(4)统治阶级野心勃勃
2.可能性:
普鲁士掌握统一运动的领导权
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
德意志迫切需要统一的根本原因:
政治上的分裂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小结:
和平统一的尝试
1848年,法兰克福会议
德意志各邦国最初想通过议会和民主方式实现国家的统一,但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在德意志行不通。
1849年,会议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
一纸空文
二、德国统一的过程
阅读卡
“铁血宰相”俾斯麦
作为宰相,俾斯麦与议会长期斗争。他在一次演说中说,德意志的希望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它的武力,当前的各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铁和血来解决。由此,他被称为“铁血宰相”。
谁将承担起普鲁士统一德意任的历史重任?
俾斯麦
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俾斯麦为宰相。
“铁血宰相”
统一问题
武力和战争方式
思考:
那么他是怎样用“铁和血”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奥地利
普鲁士




1864
1866
1870
对外:三次王朝战争
对内:改革军事。
他是如何实现武力统一德国的呢?
(阅读书本P67页第二段内容)
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国与王国而得名。
德意志的统一是自上而下,以普鲁士王室为主导,通过俾斯麦的“铁血政策”而完成的。
统一的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法国巴黎凡尔赛)
这幅油画中,俾斯麦被画师“穿上”了白色制服,成了油画的主角,为什么呢?
俾斯麦主张用铁血政策来实现国家统一,对内推行军事改革,对外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取得胜利。俾斯麦是德国统一的重要推动者。
三、德国的统一
合作探究
材料一:1870年到1900年德国发展状况表
1870年
1900
注:19世纪后半期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发明数量超过英法总和,居世界第二;德国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陆军。
煤开采量
0.34亿吨
1.49亿吨,欧洲第一
钢产量
17万吨
655万吨,欧洲第一
材料二:德皇威廉二世宣称:我和军队是一体,我们天生互相帮助,不管上帝的意志要给我们和平还是风暴,我们都将站在一起。普鲁士传统中共有的,在德国统一过程中被强化的军国主义,被威廉二世再次召了回来,德国开始了争霸世界的征程。------《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
积极影响:
1.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为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德国的统一给国家带来的影响。
消极影响:1.德国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王朝战争实现的,继承了普鲁士的一些旧制度(如君主专制政体、军国主义)
2.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完全实现。
四、德国统一的影响
有道理。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重视人才的培养,意味着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资料
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而国家则必须为它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免费教育从I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0%。战胜法国并俘虏了法国皇帝的元帅毛奇曾经说过:“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观点1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强国,主要依靠武力。
观点2普鲁士对教育的重视,才算德国强盛的主要原因。
毛奇的见解是否有道理?
教育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进而提高国家的实力。
延伸思考:
板书设计
背景
德国统一
(核心人物:俾斯麦)
必要性:19世纪中叶,德意志的四分五裂严重阻碍了其经济发展
可能性:普鲁士成为德意志统一的领导力量
过程--王朝战争
对丹麦战争(1864)
普奥战争(1866)
普法战争(1870)
时间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影响
积极:实现民族梦想和为现代化提供基础
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跃为世界强国。
消极:奠定了德国军国主义传统;
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
(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课堂练习
1.
19世纪中叶,德意志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其中最强大的两个邦国是(

①德国
②奥地利
③拉斯塔特
④普鲁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9世纪晚期,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其根本原因是(
)
A.国家统一的完成
B.经济的迅速发展
C.军事实力的强大
D.科学技术的进步
3.当威廉一世宣布自己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时,他的将士纷纷挥舞战刀欢呼胜利,更加
坚信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问题。这说明德国的统一
(
)
①是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
②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现代化
③是通过武力方式实现的
④带着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A
D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德国统一》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2-3-6简述德国统一、美国内战、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评析相关事件和任务对各自国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和书本资料,分析德国统一的原因,过程。2.通过史料阅读,分析普鲁士完成统一的条件以及德国统一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德国统一的原因、进程、影响。
难点:正确评价德国统一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环节
文字导入,激趣置疑“没有一个城市,甚至没有一块地方,使我们坚定地指出,这就是德国。如果我们在维也纳这样问,答案是,这里是奥地利;如果我们在柏林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这里是普鲁士。德意志在哪里?这个历史性的问题,拷问着每一个德意志人的心灵。”——歌德“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席勒师: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信息是什么?生:德国分裂,渴望统一师:德意志是怎样完成统一大业的呢?
活动环节
一、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它由38个独立的主权单位拼凑而成,邦联各国在政治上、外交上都有独立性,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治上: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在严重分裂之中阅读书本P66阅读卡,说说统一前的德国经济发展情况。(1)19世纪,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向德意志扩展,德意志经济取得显著发展。在汉堡的关税博物馆中,陈列着当年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一些货币。最多的时候,这片土地上使用的货币种类达到过6000种。
除了混乱的货币,邦国之间还设立了重重关卡,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
——
《大国崛起》解说词(2)分裂中的德意志,各邦有自己的工商业法令,有不同的货币、度量衡,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德意志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不同的邦有不同的国籍法,这大大限制了邦与邦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从而使煤铁资源丰富的少数工业中心难以得到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各邦不同的货币、不同的度量衡制度和不同的工商业法律阻碍着商品的流通,由于诸邦林立,缺乏集中而强大的国家政权去保护海外贸易,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分裂阻碍德意志开拓海外市场,建立海外殖民地。
因此,德意志资产阶级对于统一的要求是十分强烈的。师:什么成为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3)由于国家不统一,在输往国外商品和抢夺殖民地的竞争中,德意志资产阶级感到缺乏强有力的后盾。小结:迫切需要统一的根本原因:政治上的分裂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师:德国有统一的可能性吗?生:有师:是什么?
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的对比资料一:1840—1870年普鲁士与德意志邦联钢产量、煤开采量对比图(单位:千吨)资料二: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而国家则必须为它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免费教育从1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0%。资料三:法国政治家米拉波曾说:其他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普鲁士军队有一个国家,普鲁士的陆军实力强大。资料四:普鲁士是一个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彼此肢体相连,只有一个思想和一个感官,他们互相支持,支持同一个伟大目标,即把德意志各个部族连成一个伟大、文明、富足、强大的不可侵犯的民族。结合上述四则资料和书本内容思考,为什么是普鲁士完成了统一德国的使命?普鲁士在经济、教育、军事实力上,民族成分上都占据巨大的优势。小结:德国统一的可能性:普鲁士掌握统一运动的领导权二、德国统一的过程德意志各邦国最初想通过议会和民主方式实现国家的统一,但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在德意志行不通。师:谁将承担起普鲁士统一德意任的历史重任?生:俾斯麦阅读书本P67阅读卡,思考:(1)重大问题指的是什么?(2)“铁与血”指的又是什么?(3)那么他是怎样用“铁和血”来解决这一问题的?阅读书本P67页第二段内容。对内:推行军事改革对外:进行三次王朝战争三、德国的统一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法国巴黎凡尔赛)油画中,俾斯麦被画师“穿上”了白色制服,成了油画的主角,为什么呢?生:俾斯麦主张用铁血政策来实现国家统一,对内推行军事改革,对外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取得胜利。俾斯麦是德国统一的重要推动者。四、德国统一的影响材料一:1870年到1900年德国发展状况表1870年1900年注:19世纪后半期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发明数量超过英法总和,居世界第二;德国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陆军。煤开采量0.34亿吨1.49亿吨,欧洲第一钢产量17万吨655万吨,欧洲第一材料二:德皇威廉二世宣称:我和军队是一体,我们天生互相帮助,不管上帝的意志要给我们和平还是风暴,我们都将站在一起。普鲁士传统中共有的,在德国统一过程中被强化的军国主义,被威廉二世再次召了回来,德国开始了争霸世界的征程。------《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德国的统一给国家带来的影响。积极影响:1.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为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消极影响:1.德国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王朝战争实现的,继承了普鲁士的一些旧制度(如君主专制政体、军国主义)2.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完全实现。延伸思考: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而国家则必须为它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免费教育从I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0%。战胜法国并俘虏了法国皇帝的元帅毛奇曾经说过:“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观点1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强国,主要依靠武力。观点2普鲁士对教育的重视,才算德国强盛的主要原因。毛奇的见解是否有道理?有道理。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重视人才的培养,意味着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结束环节
板书总结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