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耳与听觉(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读图2-19,80%了解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2、80%知道听觉的形成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耳的结构,树立用耳卫生意识,关注失聪人群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教学难点:听觉的形成三、教学准备:耳朵模型、白板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等五、教学过程:(一)?互帮校对作业本2.2答案。时间5分钟。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白板上,老师释疑。(二)?感情调节(导课)????资料: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据权威医学机构临床部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各年龄层青少年中,有15%左右的青少年耳朵处于疲劳状态,有听觉衰弱情况。同时,原先多在成年人中出现的耳鸣现象,青少年所占比例也逐年升高。出现耳疾低龄化现象!引出学习“耳与听觉”的重要性。(三)?自学组织学生自学,教师巡回,解决学生自学是遇到的疑难问题自学内容:P53-54(6分钟)自学任务:1、读图2-19,了解耳的结构,并完成书本填空;2、读第三自然段,划出各部分结构的功能,能用箭头和文字画出听觉的形成过程;知者加速:思考:(1)引起失聪或听觉障碍的原因可能有什么?(2)听到遇到巨大响声时,应迅速捂紧双耳或张嘴,这是为什么?有疑惑的地方标注“?”?,自学过程专注、安静。(四)互帮?学生讨论,完成以下任务(时间8分钟)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耳朵的结构2、将听觉的形成过程写在白板上3、继续讨论,将讨论结果写在白板上(1)引起失聪或听觉障碍的原因可能有什么?(2)听到遇到巨大响声时,应迅速捂紧双耳或张嘴,这是为什么?4、提出需要老师解答的问题,写在白板上(五)释疑1、抽查几个学生对耳朵结构及功能的掌握情况。教师总结2、请一组学生上台讲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教师总结,观看视频加深印象。、3、解决思考讨论的两个问题。思考一:引起失聪或听觉障碍的原因可能有什么?原因:失聪分两种:由于鼓膜、听小骨损伤造成的耳聋叫传导性耳聋;?1.?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2.?巨声或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3.?潜水过深由于听神经、听觉中枢损伤造成的耳聋叫神经性耳聋。有关的听神经损伤,药物影响等等。思考二:遇到巨大响声时,应迅速捂紧双耳或张嘴,这是为什么?原因: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可以正常工作。4、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予以解答。5、普及用耳卫生知识(六)练习当堂检测:特训P33??第1~8题;知者加速:特训P34??第9~11题及时校对练习,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白板上,老师释疑。(七)作业??作业本2.3(1)?板书:2.3?耳和听觉(1)一、耳的结构二、听觉的形成?2.3耳与听觉(2)教学指导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钢尺振动的活动,85%知道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能讲出频率的概念。2、通过鼓声与振动的活动,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3、通过观察生活,知道不同发身体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4、阅读课本材料,能说出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途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体会声音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2、通过对噪声的了解,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声音的三要素教学难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三、教学准备:塑料尺、木梳、钢尺、不同频率的音叉、白板、多媒体三、教学方法:自学、实验、直观教学等四、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导课)通过不同音频,学生描述特点。教师归纳告知,声音的三要素:音频、响度、音色(二)小组活动:要求:一人操作其余同学观察,有秩序、快速,每位同学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活动1:1.通过塑料布尺在木梳上划过,改变划过速度的快慢,听它们发出声音的差别。活动2:2.直尺振动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伸出不同长度的尺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活动3:3.观察桌面两只音叉,敲击后,听一听声音的区别(三)自学一(时间5分钟)要求:疑惑地方标注“?”,做到独立、安静、专注1、通过活动1.2,寻找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并在课本上划出频率的概念和单位2、通过活动3,找出不同频率的音叉的音调特点3、阅读表2-2,了解不同动物听觉和频率的关系。4、阅读课本P56,找出超声波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知者加速】完成课本P55思考与讨论。(四)互帮?1、请将音调的高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以及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写在白板上。2、讨论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解决不掉的疑惑写在白板上。【知者加速】继续P55思考与讨论(1)我们能听到蜜蜂飞翔时所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翔的声音。这是为什么?(2)吉他手演奏吉他是,他是如何改变吉他发出的音调的?(五)释疑1、教师强调物体振动的快慢、音调、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2、解决学生的疑惑3、解决知者加速思考讨论的两个问题。思考一:一只密蜂从你耳边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的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原因:蜜蜂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范围内,而蝴蝶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范围内。思考二:吉他手演奏吉他时,他是如何改变吉他发出的音调的?原因:通过手指在弦上不同位置的按压,改变吉他弦振动部分的长度来改变吉他发出的音调。(六)教师演示实验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先轻轻地敲鼓,然后用力敲鼓。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比较两次实验中发出声音的响度???(2)注意观察纸屑的振动幅度的大小关系??(3)你发现声音的大小跟声源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吗??(七)自学二要求:疑惑地方标注“?”,做到独立、安静、专注内容:P57-581、找出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的关系,以及响度和声源的距离的关系。2、知道分贝是计量声音强弱的单位。读图2-30了解分贝对生活的指导意义。3、结合生活观察,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4、了解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音,说说噪音的危害,以及如何控制噪声污染。【知者加速】比较牛叫声和蚊子叫声,请大家区分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八)互帮?1、白板上写出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的关系,以及响度和声源的距离的关系。2、说说多少分贝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3、评价一下组内谁的音色最美?推选一位同学表演。4、在白板上提出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知者加速】比较牛叫声和蚊子叫声,请大家区分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九)释疑强调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的关系,以及响度和声源的距离的关系。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1、在声源处减弱??如,城市禁鸣喇叭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安装隔音屏或安放吸声设备3、在人耳处减弱??如:保护人群知者加速释疑:比较牛叫声和蚊子叫声,请大家区分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结论一:牛叫声响亮,响度大,蚊子的声音弱,响度小牛叫声低沉,音调低;蚊子的声音尖锐,音调高结论二: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不一定音调高(十)当堂检测:特训P34??第1~8题;知者加速:特训P35??第9~11题及时校对练习,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白板上,老师释疑。(十一)小结(十二)作业??作业本2.3(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2.3.1《耳与听觉》教案.docx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2.3.2 耳与听觉 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