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科学教案课题:3.4.2牛顿第一定律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能说出惯性的概念;2.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现象;3.知道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过程与方法:1.?通过假想与观察现象,发现惯性;2.?通过举例与解释,学会用惯性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并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探究,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愉悦;2.?通过语言表达实验现象,解释现象,培养语言组织、表达能力;3.?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树立团队合作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通过学习惯性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中存在的惯性。重点:了解惯性,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现象;难点:知道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能利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教学准备:PPT、惯性装置、小车、木块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复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请3位学生)【畅想】假如有人推着一辆小车在平路上行走,然后突然停止推那辆小车,会出现什么现象?T: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加这段距离呢?假如地面是绝对光滑的,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提问】你有思考过,为什么突然停止推小车时,它还会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呢??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一】向右拉动小车,当小车受阻碍而停止运动时,上面的木块将会出现什么现象?现象:小车静止,木块向右倒。T:原来,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定义】我们就把物体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T:如果物体原来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就会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原来是静止,那么就会继续保持静止状态。【讲解】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提问】是不是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呢?【活动二】1、用铁片弹击木块,小球会飞出去吗?为什么?2、用手指弹击卡片,卡片上的硬币会跟着飞出去吗?为什么?T:通过小车上的木块、小球、卡片上的硬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视频】1、鸡蛋弹射2、《气体的惯性》【解释】离开喷泉口的水,为什么还会继续向上运动?小结: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都具有惯性。【讲解】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解释】倒胡椒粉时,手为什么需要晃动?【组内互帮】1、锤头松了,为什么把锤柄在石头上撞击几下,锤头就套紧在锤柄上?2、用力拍衣服,为什么衣服上的灰尘掉了下来?3、哪一幅图是刹车时,哪一幅图是起步时?4、把车子换成木块,请问出现这种现象有几种情况?【提问】惯性大小会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视频】比较大货车与小轿车的惯性T:如何比较两者的惯性大小呢?S:比较两者的刹车距离。T:两者刹车距离不同,这说明了惯性大小与什么有关?S:质量。【强调】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思考】你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纵身竖直向上跳,落回点在哪里?变式训练:如果你在这列火车上跳远,朝哪个方向跳得更远?【举例】惯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它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利还是有弊呢?请举例说明。答:1、撞击可以使锤头、斧头紧套在把上。2、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3、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4、跳高、跳远起跳前助跑。5、子弹出膛后能射中目标。6、飞机在投掷救灾物资。自学《刹车时的惯性》,完成:1、什么是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2、分析表3-4,你获得了哪些结论?3、知者加速:课时特训P63—T12???三、课堂总结【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呢?上课教师修改:?【板书设计】????【作业布置】1、作业本B?P38-392、课时特训P62-64【教学反思】课题:3.4.1牛顿第一定律主备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3.知道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在牛顿第一定律得出都有贡献;4.了解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归纳得出牛顿第一定律;2.?学会并巩固使用控制变量法去设计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探究,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愉悦;2.?通过语言表达实验现象,解释现象,培养语言组织、表达能力;3.?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树立团队合作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重点: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教学准备:PPT、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回顾】什么是力?力能产生什么作用效果?S: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提问】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否一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呢?2、又是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引入】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同学们不用急于回答,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做什么运动??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牛顿第一定律【假想】1、静止在老师手中的书,如果不受力了,会怎么样?2、图中正在做曲线运动的过山车,如果突然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它会怎么样呢?【思考】如何实现让物体不受力?S: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完全不受力作用的情况,只要在地球上物体就会受到重力的作用。T:竖直方向一定会受力,我们不妨将我们的研究方向落在水平方向。先用实验探究不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然后再推测出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实验】1、提出问题:探究不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建立假设:阻力越大,运动距离越短。3、制订实验方案:提问:研究的对象?(小车)实验的变量?(不同的阻力)????如何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在水平面铺不同的材料时)????实验中要观察的量是什么?(小车通过距离的长短)????还要控制什么因素?(为什么每次实验小车从同一位置下滑?)?演示:小车静止从斜面下滑至毛巾,记录数据;??小车静止从斜面下滑至棉布,记录数据;??小车静止从斜面下滑至木板,记录数据;4、实验表明: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所受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反之亦然。5、猜想: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阻力的作用,那么它将如何运动?S:大胆猜想: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运动状态保持不变)。T:若将小车换成其他物体呢??【讲解】因为我们很难为运动的物体创造一个“没有阻力”的实验条件,所以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实验加推理。【阅读】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的发现与总结。(伽利略模型)【引出】牛顿在总结各种实验的研究成果以及科学家们的细心观察,进一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T:原来静止的,将一直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力和运动的关系【速记】抽3个同学速记“牛顿第一定律”。【思考】因为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如果要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呢?S: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思考】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你同意吗?T:由此你发现了力和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推导】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思考与讨论】小组讨论:P107【思考】如果柯受良腾空飞出后所受到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他的车将会怎样运动呢??【练习】1、小球挂在绳子下,绳子断了,同时所有的力消失,小球的运动状态将会如何?????2、绕地运行的卫星有受到重力的吗?若失去引力后,运动到如图位置的卫星将会如何运动????三、课堂小结【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呢?上课教师修改:?【板书设计】????【作业布置】1、作业本A?P39-402、课时特训P61-62【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4.1 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docx 3.4.2 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