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训练(十七)第十一单元常见的盐知识点与强化训练知识点归纳1.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化学式)俗称物理性质用途氯化钠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①作调味品;②作防腐剂;③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④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⑤制生理盐水(0.9%NaCl溶液)。碳酸钠(因水溶液呈性)、白色粉末状固体,溶于水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碳酸氢钠白色晶体,溶于水①制糕点所用的;②医疗上,治疗过多。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色固体溶于水材料、补钙剂3.碳酸钙的化学性质:(1)与盐酸的反应:;(2)高温分解:。4.碳酸钠的化学性质:(1)与盐酸的反应:;(2)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5.碳酸根离子的鉴别:①取样品无色气体石灰水,则原物质中有CO32-/HCO3-②取样品,现象:。则原物质中有CO32-6.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1)与盐酸的反应:;(2)高温分解:。7.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①有生成;②有放出;③有生成;反应物:如果是没有酸参加的反应,则两种反应物必须都。(有酸,;无酸,)6.BaCl2+H2SO4=;AgNO3+HCl=;FeCl3+3NaOH=;NaCO3+H2SO4=;Ca(OH)2+(NH4)2SO4=;(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CuSO4+BaCO3=。强化训练1.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照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A.H2O KOH NaNO3B.HCl NH3·H2O CaCO3C.HNO3 K2SO4 Ba(OH)2D.FeCl2 NaOH H2CO32.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NaCl、KNO3、(NH4)2SO4B.H2SO4、HCl、AgNO3、Na2SO4C.KMnO4、CuCl2、Fe2(SO4)3、NaNO3D.K2SO4、NaCl、K2CO3、NaOH3.下列离子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Fe3+、NO3-、Mg2+、SO42-B.K+、Cl—、Ag+、NO3-C.K+、NH4+、Cl—、NO3-D.Na+、NO3-、K+、CO32-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5.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B.K2CO3溶液C.稀盐酸D.NaNO3溶液6.向烧杯中逐渐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选项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A稀硫酸氯化钡溶液B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C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7.下图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A.气体的体积B.沉淀的质量C.NaCl的质量D.混合溶液的pH8.除去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钾,最合理的方法是( )A.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B.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加热C.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D.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加热9.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2)滤液B中的溶质是;(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_____(填序号);①NaOH②Na2CO3③MgCl2 ④CaCl210.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BaCl2、Na2SO4、NaOH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前,小组同学对五种物质从酸、碱、盐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分类,其中CaCO3、BaCl2、Na2SO4、NaCl属于________。(查阅资料)BaSO4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实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原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b.将步骤a试管中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原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步骤a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他补充了如下实验,取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得出结论:步骤a中得到的白色沉淀全部是CaCO3。丙同学取甲同学步骤b中已变红的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稀硫酸,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褪色。溶液褪色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归纳)通过以上探究,原白色粉末中无法确定的成分是(填化学式)。-----------------------------------能力拓展--------------------------------------11.课堂上,老师取20g蔗糖放入不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注入10mL浓硫酸,搅拌,同学们看到蔗糖先变黑后“发酵”形成“黑面包”,同时还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判断黑色固体是碳,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__________.形成“黑面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猜想与假设)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使黑色固体膨胀.(查阅资料)Ⅰ.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有SO2、CO2两种气体.Ⅱ.SO2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Ⅲ.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实验探究)为验证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事实与结论)(1)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表中.验证气体实验现象实验结论SO2__________有SO2产生CO2___________有CO2产生(2)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3)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的SO2和CO2,使黑色固体膨胀,形成“黑面包”,猜想成立.(反思与交流)(1)小明同学提出,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理由是__________.(2)若B、E中试剂交换,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有CO2产生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3)C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6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