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威海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高 二 历 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
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3.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王夫之思想特点的是
A.“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经世致用” D.“天地之化日新”
4.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下列有关其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
B.他们的思想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萌芽
C.他们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5.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B.对自然界的研究
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 D.对人性的研究
6.“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
一切”这段话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 D.维护教会的神学权威
7.要了解卢梭的“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我们应该阅读的著作是
A.《哲学通信》 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 D.《纯粹理性批判》
8.有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有可能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
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算盘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9.我国古代的农学著作反映了农耕文明的辉煌成就。下列属于农学著作的是
①《黄帝内经》②《齐民要术》③《农政全书》④《本草纲目》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B.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
C.甲骨文→楷书→小篆→隶书 D.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
11.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周杰伦在《本草纲目》中唱到:“用书法书朝代,
内力传开,豪气挥正楷,给一声对白”。书法中“正楷”的基本特点是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
C.规矩与放纵并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具
D.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12.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题材应属于
A.人物画 B.文人画 C.花鸟画 D.山水画
13.杜甫的诗以反映现实主义为特点,被誉为“诗史”。他的“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
藏万家室”与“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位大
文豪
A.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
C.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 D.亲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剧变
14.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在第一集的片头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日常生活的繁华景象,此片头取材于当时的一幅著名绘画,该画可能是
A.《女史箴图》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送子天王图》
15.法国作家维克多 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
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別,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
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
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16.“(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
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 D.元末
17.穿越时空,假若你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做到的是
①用楷书抄写《论语》②学习《九章算术》
③带朋友去看杂剧 ④吟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①③ B.④ C.②④ D.全部无法做到
18.中国国民党某次大会宣言提出:“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在该理论的推动下
A.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D.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础
19.“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
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天不变,道亦不变”
20.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
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
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21.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该方针提出的形势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文革”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2.有一个时期我国某刊物频繁出现“曙光”、“新社会”、“进步青年”、“救国”、“自由”、“平民教育”等词汇。你认为该时期应该是
A.维新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成就,“两弹一星”是典例。“两弹一
星”不包括
A.氢弹 B.原子弹 C.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
24.毛泽东曾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
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代名词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
25.“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是在
A.五四时期 B.大革命时期 C.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6.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③《论联合政府》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7.“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介农夫……他毕生的
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上文中的“他”指的是
A.钱学森 B.钱三强   C.袁隆平   D.侯德榜
28.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的情况,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下列各项可取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9.朱铭在《外国美术史》中说:“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下列作品中体现他们这种“追求”的有
①《马拉之死》②《向日葵》③《拾穗者》④《日出·印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0.小军已将戏剧《等待戈多》看了三次,但仍是一头雾水,其主要原因是
A.小军欣赏戏剧的水平过低
B.作品反映的主题令人颓废
C.作品的时间空间跨度太大
D.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所决定
高 二 历 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4页,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15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第34题14分,共计55分。
31.(15分)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但是它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地被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二 (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珠(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一致)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四 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争夺。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政治思想,(2分)并指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政治主张的原因。(2分)
(3)材料三是谁的观点?其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6分)
32.(12分)阅读下列图片及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薄伽丘 图二 马丁·路德 图三 卢梭
(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欧洲思想史上的三次运动,请写出它们各自的名称,(3分)并指出每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这种思想在政治上的实践。
(4分)
(3)材料一中图三所反映的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建立民主政治,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开展了哪些运动?请列举这些运动的名称。(2分)
33.(14分)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经历了从“向西方学习”到“走自己的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的新思想。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且一浪高过一浪。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进程的特点。(4分)
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2)为实现“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做了哪些努力?(3分)
材料三 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提出了什么理论?(4分)
材料四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在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方面,邓小平提出了哪些创新理论?(3分)
34.(14分)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科技发明和文学艺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彰显着它们独特的魅力与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下列三个表格的空白部分。(在答题卡上,按序号顺序回答即可)
表一:(2分)
发明家 主要发明 发明家 主要发明
瓦特(1736—1819) ① 蔡伦(约50—121) ②
文学体裁 繁荣时期 主 要 原 因
诗 唐 朝 ③
词 ④ 城市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市民数量的增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小说 明清 ⑤
表二:(6分)
表三:(4分)
美术派别 产生背景 代表作
浪漫主义 ⑥ 《自由引导人民》
⑦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现代主义 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巨大创伤;工业化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科技发展拓宽了视野 ⑧
(2)综合表二、表三的内容,你能得到哪些规律性的认识?(2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1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5 CADCC 6~10 ACCBA 11~15 ABDCD
16~20 CBDBC 21~25 ABACC 26~30 BCABD
二、非选择题(31题15分,32题12分,33题14分,34题14分,共计55分)
31.(1)以德治民、仁。(2分)
(2)董仲舒主张“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4分)
(3)朱熹;“存天理、灭人欲”;(3分)
(4)命运:维新运动,孔子被康有为看做改革的先师,推动维新变法运动;(2分)
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2分)新文化运动,孔子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走
向衰落。 (2分)
32.(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3分)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挑战教皇权威、理性主义(3分)
(2)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2分)政治实践:美国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分别由议会、法院、总统所掌握。(2分)
(3)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2分)
33.(1)从学造器物到仿形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具有阶段性和逐步深化的特点。(4分)
(2)提出三民主义的革命理论;发动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分)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分)
(4)中共十五大(1分)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分)
34.(1)①瓦特:蒸汽机。(1分)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1分)
③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政策开放;科举考试的促进。(2分, 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2分) ④宋朝 (1分)
⑤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宋元话本奠定了基础。 (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3分)
⑥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2分)
⑦现实主义(1分) ⑧《格尔尼卡》(1分)
(2)认识: 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时代性,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高二数学B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3.等差数列中,,则
(A) 144 (B) 186 (C) 204 (D) 256
4.下列四个命题是假命题的为
(A) (B)
(C) (D)
5.设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值为
(A) 15 (B) 16 (C) 49 (D) 64
6.在中,则
(A) (B) (C) (D)
7. 函数有极值,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8.在等比数列中,若,则的值为
(A) 9 (B) 6 (C) 3 (D) 2
9. 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
(A) (B) 0 (C) (D)
10.已知矩形的边长满足,则矩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A) 3 (B) 6 (C) 8 (D) 9
11.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12.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那么,在数列中
(A) 任一项均不为零 (B) 必有一项为零
(C) 至多一项为零 (D) 任一项不为零或有无穷多项为零
高二数学B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每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书写的答案如需改动,要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在指定答题位置答题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Ⅱ卷共包括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道大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抛物线的一条切线方程为,则切点坐标为______________.
14.函数的导函数的图像如右图所示,
则的单调递增区间为_________.
15.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________________.
16.四边形中,,,则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锐角中,内角的对边分别是,且,, 的面积等于,求边长和.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三个不同的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6,如果将此三个数重新排列,它们又可以构成等比数列,求这个等差数列.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命题: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空集;命题:函数没有零点,若命题为假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令,求数列前项和公式.
22.(本小题满分14分)
设函数
(Ⅰ)若,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Ⅱ)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Ⅲ)若区间上,函数在处取得最大值,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高二数学B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
A D C B A, D C C B A, C D
填空题
13. 14. 15. 16.
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解:, --------------------------------------------------2分
,代入得 ----------6分
------------------10分
∴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将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2分
,所以 ----------------------------------4分
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
所以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6分
(Ⅱ)解得------------------------8分
-------------------------------10分
∴ ------------------------------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解:设这三个不同的数为 ------------------------------2分
则有, ---------------------------------4分
将这三个数重新排列成等比数列(其他顺序本质上是一样的,可以不考虑))解得(舍去) ----------------------------8分
∴这三个数为 ----------------------------------10分
这个等差数列为或 ----------------------------------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解:对于命题:∵的解集为空集
∴,解得 --------------------4分
对于命题:没有零点等价于方程没有实数根
①当时,方程无实根符合题意
②当时,解得
∴ -------------------------8分
由命题为假命题,为真命题可知,命题与命题有且只有一个为真如图所示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题意可得
解得 --------------------------------------2分
∴ ------------------------------------4分
(Ⅱ)设的前项和为 --------------------------------6分


-②得
---------------------------------10分
化简得 -----------------------------------12分
22(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
-------------------------------2分
∴当时,当时
∴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5分
(Ⅱ)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上恒成立 --------------------------8分
令,则
∴ --------------------------10分
(Ⅲ)对于方程,
当时,,在区间上单调递增不合题意
当时,设是方程的两个根 ----------------12分
根据题意有且
∴,解得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4分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对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牲畜\畜牧 琴弦\船舷 苛刻\百舸争流
B.遏制\拜谒 虹霓\弥散 摄影\蹑手蹑脚
C.钱帛\织锦 开辟\复辟 驿站\络绎不绝
D.吸吮\殒身 伫立\矗立 商贾\余勇可贾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杂揉 端详 食不果腹 虽九死其犹未悔
B.凌霄 暮霭 蜗角虚名 以手扶膺坐长叹
C.瞭望 瞻养 缘木求渔 万里悲秋常作客
D.签署 缔造 敬谢不敏 杨柳岸晓风残月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几十年的医疗实践中,廖志峰一直践行着“诚信守法、廉洁行医”这道医疗人员的行为准则,为广大医护人员树立了一面旗帜。
B.电视剧《下海》全景式勾勒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生动地表现了一代中国人艰苦创业的心酸奋斗史。
C.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固然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
D.先生是个闷葫芦,任你在这里气得惊天动地,山崩地裂,他永远是一副安之若素的表情:不急不缓,不焦不燥。
4. 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       ;后来是       ;再后来是拥抱祖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      ;悲的是不得归,      ;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韦庄甚至还吓别人      。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即使空肠也要回家。
①“我已无家,君归何里”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③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④“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⑤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 
A.⑤③④②①        B. ③⑤②④①
C.③⑤①④②        D. ⑤③④①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千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小说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言简意赅,颇能传达人物的个性特点。
B.酸奶所特有的益生菌能以足够数量直达肠道,并保持长久的活性,有效改善食物的胃肠通过时间。
C.全球气候变暖使人们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加剧、大气成分改变及海平面上升,而人类活动是地球迅速升温的主要原因。
D.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有没有高质量的教育,确立什么样的教育方向和路径,与校长的教育理念有莫大关系。
二、(21分,每小题3分)
(一)课内文言文(9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然此可为智者道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始适还家门
C.誓天不相负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D.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火尚足以明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牛何之 之二虫又何知
B.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其若是,孰能御之乎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D.于我心有戚戚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8.下列各项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A. 渐见愁煎迫 B.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 卿欲何言 D.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姚坦,字明白,曹州济阴人。开宝中,以《尚书》擢第,调补将陵尉。太平兴国八年,太宗召坦等谓曰:“诸子生长深宫,未知世务,必资良士赞导,使日闻忠孝之道。汝等皆朕所慎简,各宜勉之。”乃以坦为益王府翊善。
坦性木强①固滞。王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宾僚乐饮,置酒共观之。坦独俯首,王强使视之,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坦曰:“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科,捕人父子兄弟,送县鞭笞,流血被体。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非血山而何?”是时太宗亦为假山,闻而毁之。
王少逸豫,坦即丑诋,王颇鄙其为人,自是坦每暴扬其事。上尝诫之曰:“元杰知书好学,亦足为贤王矣。少不中节,亦须婉辞规讽,况无大故而诋讦之,岂裨赞之道邪?”顷之,左右乃教王诈称疾不朝。太宗日使视疾,逾月不瘳②,甚忧之,召王乳母问状,乳母曰:“王本无疾,徒以姚坦检束,居常不得自便,王不乐,故成疾。”上怒曰:“吾选端士,辅王为善。王不能用其谏,而又诈疾,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且王年少,必尔辈为之谋耳。”因命捽至后苑,杖之数十。召坦慰谕曰:“卿居王宫,能以正为群小所疾,大为不易。卿但如是,勿虑谗间,朕必不听。”
王薨,改卫尉少卿,判吏部南曹。他日因事得对,上以其旧人,召升殿与语。坦言及故府,意短诸王而称己之敢言。坦退,上谓侍臣曰:“坦在宫邸,不能以正理诲谕,事有微失,即从而扬之,此卖直取名耳。”景德初,求补郡,俾知邓州。转运使表其治状,诏嘉奖之。大中祥符初,复知光州。二年,卒,年七十五。
(选自《宋史 列传第三十六》)
【注】①木强:质直刚强。②瘳:病愈。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资良士赞导 赞:称赞。
B.流血被体 被:覆盖。
C.自是坦每暴扬其事 暴:暴露。
D.意短诸王而称己之敢言 短:说坏话。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闻而毁之 夫列子御风而行
B. 左右乃教王诈称疾不朝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C. 徒以姚坦检束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D. 必尔辈为之谋耳 慎勿为妇死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姚坦“质直刚强”的一组是
①此假山皆民租税所为②王少逸豫,坦即丑诋③因命捽至后苑,杖之数十
④能以正为群小所疾,大为不易⑤意短诸王而称己之敢言⑥事有微失,即从而扬之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②⑤⑥ D. 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宗认为皇子久居皇宫不懂世事,于是精心挑选姚坦等人,在宫中教导皇子,使他们懂得忠孝之道。
B.益王耗巨资建成假山,召集宾客置酒欢饮,唯独姚坦低头不语。在益王追问下,他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C.宋太宗曾经告诫姚坦,要看到益王宋元杰贤明的一面,对其不合礼仪的地方要讲究劝谏艺术;但对姚坦秉义直言的行为依然十分支持。
D.姚坦尽忠职守,但他性情固执,不太注意说话的方式,终于得罪了益王,被评价为宣扬自我,“卖直取名”。
第Ⅱ卷 (共114分)
三、(30分)
13.把课本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3分)
(2)王强使视之,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3分)
(3)王不能用其谏,而又诈疾,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4题。(4分)
登超山绝顶
卓明卿(明)
秋空鸟道极高寒,两腋天风化羽翰。
飞步直凌双柱上,银河咫尺侧身看。
【注】羽翰:翅膀。双柱:奇石名,两石如柱,故得名。
14.本诗是如何描绘超山之高的?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15题。(8分)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临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宋高宗绍兴五年,作者离任隐居吴兴卞山,此词为作者59岁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之作。当时宋王朝南渡已有八年。
15.(1)请结合上阕分析“笑谈独在千峰上”所刻画的形象特点。(4分)
(2)“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2)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细草微风岸, 。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
(李清照《声声慢》)
(5) , ,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五、(8分)
17.请以下面这句话为观点句,续写一段话,要求阐述具体充分。(4分)
品读古典诗词,从中汲取生命的营养。

18.请根据情境,分别补出男士和女士所说的话。(4分)
几年前,电视转播音乐大师梅达的音乐会。梅达出场前披挂着一个花环,当他在台上忘我地指挥乐队时,花瓣纷纷落到脚下。
一位男士忧伤地说: 。
一位女士却微笑着说: 。
六、(16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19~22题。
秋声起处是故乡
查干
⑴在所有的自然之声里,我最喜欢秋之声。在秋之声里,童年时所陶醉的故乡之秋声为最。
⑵我的老家,在扎鲁特草原上的阿拉坦山寺脚下。那里曾经有丰美的牧场,也有广袤的田园。童年的时候,家徒四壁一无长物,有的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春风秋雨和五谷杂粮。故乡的春夏秋冬,各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界定分明而音律各异。其中秋之声,给予我的遐想和启迪是无限的。秋之声就是天籁,故乡的秋之声,是天籁中的天籁。
⑶我们那个村子,坐落在青青群山之中。秋风总是长驱直入,一荡千里。初秋的田野五彩斑斓,秋风的色泽则介于幽蓝和金黄之间。举目,田畴连绵,风吹无尽波浪于幽幽天际。包谷黄、高粱红、米色的谷地装点于天地之间,荞麦的白色小花娇媚而散发异香,吸引无数蜜蜂,寻香乱飞。
⑷每年的下种时节,我们家的高粱地里,总要辟出一块西瓜地。初秋的高粱都长得丈把高了,是天然的绿色屏障,把那块宝地捂得严严实实。我经常悄没声儿地带一二要好的同学来吃西瓜。吃罢西瓜,我们就仰躺在瓜地里,静静地聆听起秋声来,那是上苍的赐予,也是我们这些乡下孩子最为奢侈的享受。
⑸此时此刻,秋声仿佛是我们生命的唯一。千千万万个高粱叶子,窸窸窣窣地流动如天涯之水,总觉得,那声音是从一个未知的神秘之处飘荡过来,而后又哗然推向另一个未知的地方。它来去无踪,又无处不在。即刻使你弱小的生命,纯净若清晨草叶上的露水。
⑹高粱地外边是野性的草地,昆虫们齐声歌唱着,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蝉的高音,在初秋是极纯正的,算是首席小提琴。蛙歌,是唯一可以与之见高低的音律,它好似从不远的湿地里突然冒出来的,此起彼伏而空洞如箫。还有蝈蝈和蚂蚱们唧唧喳喳地倾诉,那是背景音乐。
⑺听着听着,你觉得周遭渐入万籁俱寂的氛围,有声似无声了。这便是美妙的天籁,它把你整个的心灵融化于空灵之中,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彩色的无忧亦无虑的梦乡。这时的你在大自然的温怀里,变成了地地道道的自然之子。
⑻带着故乡的秋声上路,在城镇乡野间辗转,虽然疲惫,但故乡的秋声,总以她深沉的诗意的祝福,抚慰着我跋涉中的灵魂。故乡的天籁一遍遍回响在心头,即使在喧嚣尘世中,当我真诚而怀有敬意地去谛听,仿佛能听得见一片叶子、一个花瓣、一粒松子的心灵独白,抑或能听得见小小蚂蚁们齐心协力搬动重物的呼号之声。于是,秋之声使我心怀若谷灵魂安静,远离尘嚣与无谓的争斗。
⑼这才是天籁的真意。
⑽一个人想要聆听天籁,必须把自己看小,看淡,看轻。那些工于心计,沉溺于称雄称霸之中的人,是无缘于天籁的。
⑾陶渊明向往桃花源,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因为他心中藏有天籁。古代那些真正的隐士,无一不与天籁相伴。老子骑牛出关,所寻求的也许就是一个“无”字的真正内涵吧,因为他心中怀有更为空灵的天籁。
⑿然而,天籁对于一个利欲熏心的人而言,不过杂音而已。他哪里顾得上去品味什么天籁呢?利欲、权欲使他五内翻腾,不由自已。天籁与智者相伴,不与狂徒为友。能够聆听天籁的人,一定多有善举而无恶习。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宁静而淡泊的心,那么光明定能驱走黑暗,正义定能战胜邪恶,天籁就会与你相伴。
⒀秋声起处是故乡,只要我们的故乡还在,还怕没有天籁可聆听吗?
                   (取材于查干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9.故乡的秋声有哪些特点?请综观全文简要概括。(4分)
20.赏析第6段中划线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21.结合上下文回答,作者在第11段中写陶渊明和老子有何作用。 (4分)
22.如何理解“只要我们的故乡还在,还怕没有天籁可聆听吗”这句话的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4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迎”字有以下解释:①接。如迎接,欢迎,迎宾。②面对着,冲着。如迎面,迎风,迎战,迎敌。③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如逢迎,迎合。
请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
1.B
2.D(杂糅 以手抚膺坐长叹 赡养或瞻仰)
3.B(心酸指的是内心的一种感受,是指令某人伤心难过。 辛酸是对生活状态以及经历的一种描写,是指人们经过了某种艰辛酸苦的历程。)
4.C
5.D(A.结构杂糅,去掉“由于”;B.搭配不当,“改善”改为“缩短”; C.成分残缺,“气候变暖使人们面临严重的……等问题”)
二、(21分)
(一)(9分)
6. A 7. B 8.C
(二)(12分)
9. A(赞:辅助,协助)
10.B(乃:于是,就。A.连词,表顺承,可译作“就”;连词,表修饰,不译。C.介词,因为;动词,认为。D.介词,替,给;介词,因为。)
11.A(③太宗责罚乳母⑤姚坦自我称许⑥太宗对姚坦的批评)
12.D(一是“终于得罪了益王”错,二是被宋太宗而非益王评价为“卖直取名”。)
三、(30分)
13.(10分。采分点着重参考划线处,语意翻译流畅。)
(1)(3分)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2)(3分)益王强迫他看,姚坦说:“只见到血山,哪里有假山!”
(3)(4分)益王不能接受(采纳)规劝之语,并且装病,想让我赶走(远离)正直之士让他自己为所欲为,我怎么能这样做呢?
14.(4分) 本诗运用夸张的手法(1分)写超山之高:站在超山之顶,身边是高寒的鸟道,天风劲吹,张开双臂如同张开翅膀,飘飘欲仙,站在双柱石上,银河就在身边,侧转身体就能看到,无需仰望。(3分)全诗想象丰富,写得十分大气。
15.(1)(4分)词人以年迈之躯独登绝顶小亭,谈笑于千峰之上,表现其豪放旷达、老当益壮的形象特点;(2分)而“独”字照应下文的“与谁同赏”,又刻画了词人苦无知音、报国无路的落寞形象(2分)。
(2)(4分)鼓励年轻人应当振作精神,积极为收复中原故土贡献力量(2分),同时也表现出了词人的爱国之情和因年老而难酬报国之志的遗憾、怅惘之情(2分)。
16.(8分,任选4题,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1)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3)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4)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5)把吴钩看了 阑干拍遍
四、(8分)
17.(4分。能围绕“古典诗词”点出具体的诗词作品[1分],能扣住古典诗词的特点对“生命的营养”阐释准确[3分]。)
示例1:迷茫的时候,去品读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会从中汲取自信和勇气;消沉的时候,去品读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会从中汲取超然与力量。
示例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人生难免遭遇些挫折与磨难,但只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坦然、超然、安然,这是东坡先生给予我们的生命营养。
18.(4分。每句2分,男士、女士的语言能分别体现悲观[忧伤]和乐观[微笑]的特点)
示例1:男士:花谢了,他也该结束演出了。
女士:他指挥得多好啊,连花儿都为之倾倒了。
示例2:男士:等他指挥完,他颈上只会挂着一根绳索。
女士:到结束的时候,他会站在一堆美丽的花瓣中。
五、(16分)
19.(4分)①声势浩大,美妙神秘,纯净和谐,空灵自然;(答出两点即可)②能给人祝福和抚慰,使人灵魂安静。(每点2分)
20.(4分)运用拟人手法,将蝈蝈蚂蚱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比拟成人与人之间的低声倾诉,情趣盎然(2分);运用比喻将其鸣叫声比作背景音乐,生动描绘了草地上充满生机活力、纯净和谐的声音(2分)。
21.(4分)①陶渊明、老子心怀天籁,所以才向往隐逸生活,(1分)以此证明一个人想要聆听天籁,必须把自己看小,看淡,看轻,不追求富贵功名。(2分)②为下文总结中心(发出呼吁)做准备。(1分)
22.(4分)“故乡”一词在文中具有双重含义,既指曾经养育了我们的家乡,也指给予我们心灵滋养和灵魂抚慰的精神家园。(2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我们有一颗宁静而淡泊的心,有纯净正义的精神追求,无论身处何方,就一定能聆听到美妙纯净的天籁之音。(2分)
六、(60分)
23.参考2011年高考山东卷作文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姚坦,字明白,曹州济阴人士。开宝年间,凭借《尚书》参加科举考试及第,被任命去补将陵尉这个职位。太平兴国八年,太宗召见姚坦等人,对他们说:“我的儿子们在宫里长大,不懂得人情世事,必定要有好老师协助教导他们,让他们每天都能听到忠孝的道理。你们都是我慎重选出来的,各自要勤勉才是。”于是任命姚坦做益王府翊善。
姚坦性格强直固执。益王曾经在府院内修建了一座假山,花费资金过百万。落成之日,召其宾客幕僚庆贺,宴酒共观赏。唯独姚坦俯首不看,益王强迫他看,姚坦说:“只见到血山,哪里是假山!”益王大惊问其中缘故,姚坦说:“我在田舍的时侯,看见州县催科,逮捕平民父子兄弟,送至县衙鞭笞,遍体流血,这座假山都是农民的租税所建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 ”当时太宗处也在建筑假山,听到这件事之后,就停止建造,把假山毁掉。
益王年少喜好逸乐嬉游,姚坦就直言劝谏,益王很鄙视他的为人,于是姚坦常常宣扬他的事情。太宗曾经告诫姚坦:“元杰知书达礼,也称得上是贤王了。他年轻,纵使有不合礼节的地方,也应该委婉规劝,况且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就打击他,那又怎能是帮助他的方法呢?”不久,益王身边的人就教他装病而不上朝廷议事。太宗每天派人去探病,过了一个多月还未见好,太宗很是担忧。召见益王的乳母询问详情,乳母回答:“益王本来无病,都是因为姚坦的管教严厉,益王总不可以自由活动,闷闷不乐,所以称病。”太宗听了之后很生气,说:“我选择正直的学者,帮助益王学好向善。益王不能接受规劝之语,并且装病,想让我赶走正直之士让他自己为所欲为,我怎么能这样做呢?况且益王年少,肯定是你们这些人教他这样做的。”便命人将乳母拉至后苑,罚打数十杖。太宗为此事亲召姚坦,对其安慰:“你处身王府,能够凭借正气做事,被小人所嫉恨,实非易事。你只管这样去做,不要担心谗言离间,因为我一定不会听信的。”
益王死后,姚坦改任卫尉少卿,判吏部南曹。一天,姚坦因有事被诏上殿对话,皇上因为他是老臣,召他来殿堂和他说话。姚坦说起旧人旧事,多是指责诸王子不对,称自己斗胆敢言,尽忠正直。待其退殿,皇上却对众臣说:“姚坦在宫诋时,不是以正确的方式来教导指明,事情稍有一丝过失,他就张扬攻讦,这样做无非是出卖正直谋取名声罢了。” 景德年初,姚坦上书请功补郡,被任职邓州。转运使上书朝廷,表扬了其治政功劳,皇上诏令嘉奖姚坦。大中祥符年初,复知光州。二年,去世,年七十五岁。高 二 地 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整体性
2.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B.减轻了环境污染
C.提高了经济效益 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图2为黄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3~5题。
3.对图示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在a、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A.a地——种草护坡
B.b地——平整土地
C.c地——打坝建库
D.d地——修筑梯田
4. 窑洞是黄土高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下列各地适合建窑洞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
A.打坝建库 B.轮作套种
C.深耕改土 D.种植乔木、灌木
图3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化有
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 ②经济结构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 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 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7.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
A.增加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 B.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 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图4为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对我国耕地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主要是
A.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 B.灾害损失、农业结构调整
C.建设用地、农业结构调整 D.灾害损失、建设用地
9.“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有
①有利于保持水土 ②减少蒸发量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促进水循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图是“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从A到D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能蕴藏量越来越大 B.湖泊数量越来越多
C.城镇密度越来越大 D.汇入支流越来越多
11.关于ABCD四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流域兴修水库,开发水能,保证西电东送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
B.B流域要搞好生态林建设,对现有森林施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
C.C流域要继续扩大耕地面积,使之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性农业基地
D.D流域要开挖新的入江入海航道,提高综合通航能力
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图6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④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该工程黄河以南可以自流输水
B.由于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C.受水区豫、冀等省是整个华北地区缺水最严重的
D.工程难度较小,且原有一定的江水北调基础
13.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图7为“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14~15题。

14.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高低 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 ③水流速度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双转移”(图8)是广东省创造性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图中箭头③),另一方面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读图完成16~17题。
16.目前,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主要原
因是珠三角地区
A.劳动力成本下降 B.高素质劳动力数量不足
C.对外交通条件改善 D.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17.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向外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阻
力主要是
A.转入地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不全 B.转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C.转入地的环境污染严重 D.转出地的产业协作能力较弱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18~19题。
18.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19.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图10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 ④
21.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 mm,没有湿润地区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变率是表示降水量变动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可分为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降水相对变率。图11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mm、986mm、679mm、642mm。读资料和图回答22~23题。
22.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 图11
D.相对变率c城市大于a城市
23.该年
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B.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C.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刻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据表回答24~25题。
2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小,是因为该地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一般大于平原地区
D.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25.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对其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最恰当的是
A.森林植被破坏,不稳定径流增大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C.径流系数增大,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不会产生影响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完成26~27题。
26.有关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因沼泽广布,耕地较少 B.乙图示河流河段有凌汛现象
C.丙图示区域冬春寒冷干旱 D.丁图示区域地形以丘陵为主
27.关于四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应继续发挥商品粮基地的优势 B.乙地应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
C.丙地应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D.丁地利用地形优势,发展基塘农业
图13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8~29题。
28.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ab—沙漠广布、温差小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草原广布、光照足
D.dg—气候湿润、林地少
29.下列生态功能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d B.e C.f D.g
下表为我国四省(区) 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据表回答30~32题。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① 34.3 532.5 1865.8 15.8
② 53.5 1539.1 727.9 15.0
③ 51.9 542.4 404.4 0.4
④ 31.3 361.0 184.6 2.0
30.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 黑 苏 陇 B.苏 川 陇 黑
C.黑 川 陇 苏 D.陇 黑 川 苏
31.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32.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只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6道题。其中第33~36题是必做题;第37~38题是选做题,选做其中1道题。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内。书写的答案如需改动,请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按题号顺序答题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必做部分】
33.(12分)阅读材料和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两个区域地图
材料二 甲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黄河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64亿立方米,被称为“黄河蓄水池”。有专家指出:若这个“屏障”被破坏,刘家峡水库每10 年就得清淤一次。
(1)比较两区域能源开发的异同点及原因。(6分)
(2) 材料一中甲图中的宁夏平原因盛产枸杞、葡萄等农作物而以“彩色农业”闻名,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主要的自然条件。(4分)
(3)结合材料二,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少对黄河A段水文特征产生的主要影响。(2分)
34.(9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山东省利用南水北调时机,将长江水引到胶东半岛。该工程从东平湖引水至济南,利用小清河河道向东引水与“引黄济青”工程相接,在潍坊宋庄向东北引水至烟台、威海。
(1)描述山东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2)胶东引水工程没有选择从枣庄经临沂到青岛这一路途更短的南线,而是选择了路途较长的北线,原因是什么?(2分)
(3)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问题突出,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3分)
35.(1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是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联合共同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西三角经济圈的构建必将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图16为中国经济增长四极图(注:“四极”指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三角)
(1)分析西三角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区位条件。(4分)
(2)列表比较“西三角地区” 与“长三角地区”的差异。(3分)
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
海陆位置
主要地形
优势资源
(3)西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差异显著但经济发展互补性强,请简要分析它们间的相互合作给双方各自带来的益处。(4分)
①对西三角的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长三角的益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0分)图17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下表为甲市工业产值构成表。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3分)
(2)简述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2分)
(3)简述甲市工业结构及其变化,并分别解释形成原因。(5分)
【选做部分】
37.(10分) 【地理—旅游地理】
读“北京市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显示,影响北京市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4分)
(2)四川和陕西相比,四川离北京远,但来自四川的旅游者人数却比来自陕西的多,主要因素是 。(2分)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北京市旅游业发达的主要区位因素。(4分)
38.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乙图中A移到(松嫩平原)北纬45度、东经125度附近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2分)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2)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和不足?(4分)
(3)A、C两区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解决的措施分别有哪些?(4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1.B 2.D 3.C 4.B 5.A 6.D 7.B 8.D 9.B 10.C 11.B 12.D 13.C 14.B 15.C 16.D 17.A 18.D 19.D 20.D 21.C 22.D 23.C 24.C 25.A 26.B 27.B 28.C 29.B 30.A 31.D 32.D
第Ⅱ卷
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但不得超过该得分点的规定分值。
33.(12分)
(1)相同点:风能(1分),因为两地风能资源都比较丰富(甲在内陆高原、乙在沿海)
不同点:甲图:水能、太阳能,乙图:核能(2分)
原因:甲区域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天气晴朗,地势高,太阳能资源丰富。而乙地常规能源贫乏,经济发达,生产生活需求量大;科技发达,利于发展核能(每点1分,共3分)
(2) 自然条件:①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温差较大;灌溉水源充足。②不利条件:降水较少,热量条件较差;土壤次生盐碱化;多风沙和寒潮。(每点1分,共4分)
(3)径流量减小(河流补给量减小);含沙量增加。(2分)
34.(9分)
(1)大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逐渐减少(或南部多于北部,沿海多于内陆);山区多于平原。原因:东南沿海受夏季风的影响更明显;山区多地形雨。(每点1分,共4分)
(2)北线可利用部分原有输水线路,而且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投资少;北线经过地区降水量较少,而城市规模大,缺水更严重。(2分)
(3)地形:地下水位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海水倒灌;气候: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较少;人为: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任答其中三点,每点1分,共3分)
35.(11分)
(1)天然气、煤、铁、水能等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国家政策调整;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向西部转移;铁路、水运等交通便利。(任答其中四点,每点1分,共4分)
(2)(每空0.5分,共3分)
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
海陆位置 内陆 沿海
主要地形 山地、盆地、高原 平原、丘陵

矿产、能源丰富、 劳动力资源丰富
水资源、土壤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

(3)对西三角的益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获得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任答其中两点,每点1分,共2分)
对长三角的益处:可以转移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任答其中两点,每点1分,共2分)
36.(10分)
(1)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任答其中三点,每点1分,共3分)(2)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任答其中两点,每点1分,共2分)
(3)以煤炭、电力、油气等重工业为主,轻工业比重较小。重工业比重提高,轻工业比重降低。(2分)
工业结构的原因:该市煤炭油气资源丰富,工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更强,所以重点发展重工业。(1分)畜牧业基础好,为纺织业提供原料,也可以发展纺织业。(1分)
工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国家经济发展,能源需求量大;政策调整(1分)
37.(10分)
(1)距离远近、经济水平(答对1点2分,共4分))
(2)人口总数大(2分)
(3)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旅游服务设施好;市场距离近;旅游容量大(答对1点1分)
38.(10分)
(1)(每空0.5分,共2分)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水稻 油菜、棉花等
乙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2)优势: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开始历史悠久,精耕细作。(2 分)
不足:人均耕地少、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2 分)
(3)A:黑土肥力下降。 B:洪涝严重(2 分)。 A: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增施有机肥,注意加强黑土培肥(秸杆还田);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B:严禁沿湖围垦,做到退耕还湖,增加湖泊对洪水的调蓄能力;搞好分洪工程;营造中上游地区的防护林;修建水利工程。(2分)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
\\_
.---(')
o( )_-\_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2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C


图18
图19高二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共100分,最后一题为附加题(本题10分,不在100分总分范围内)。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内,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做图可用2B铅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40分。)
1.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A.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
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
C.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D.沿电场线方向电势总是降低的
2.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实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B.b和c处在同一等势面上
C.若将一试探电荷+q由a点移动到d点,电荷的电势能将减小
D.若某一点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虚线由 a点运动到d
点,可判断该电荷一定带负电
3.下列公式中定义的物理量是采用比值定义法得出的是
A. B. C. D.
4.下列各图中,已标出电流I、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其中符合安培定则的是
5.许多人造卫星都用太阳电池供电.太阳电池由许多电池板组成.某电池板不接负载时的
电压是600μV,短路电流是30μ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板的电动势是600μV
B.该电池板的内阻为20Ω
C.如果将一20Ω的电阻同该电池板组成闭合回路,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00W
D.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外电路的电阻值来调节该电池板的电动势
6.如图所示,M和N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上、下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M和N的尺
寸不同,M、N的上表面边长关系为a1>a2,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M的电阻
为R1,N的电阻为R2,则两导体电阻大小关系是
A. R1>R2    B. R1=R2 
C. R1<R2  D.因不知电流大小故无法确定
7.关于电容器和电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两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的和
  B.电容是用来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所以电容器带电量越多,它的电容
就越大
C.某一电容器标注的是 “300V,5μF”,其含义是只有当电压为300V时,它的电容才
等于 5μF
D.法拉(F)是电容的国际单位,但是这个单位很大,通常用微法(μF)这个单位,1F=10-6μF
8.关于电场和磁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放在该点的正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B.电流在磁场中某点不受磁场力作用,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C.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放在该点通电导线受力方向相同
D.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不受电场力的作用,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L1和L2为相同的灯泡,每个灯泡的电
阻和定值电阻的阻值均为R,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K为单刀双掷开关,当开关由1位置扳到2位置时
A.电压表读数将变大
B.电源内阻的发热功率将变小
C.电流表的读数将变大
D.L2亮度将变暗
10.目前世界上正在研究的一种新型发电机叫磁流体发电机,如图所示表示它的发电原理:
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带正电
和带负电的微粒,而从整体上来说呈电中性)喷入磁场,
由于等离子体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磁场
中的两块金属板A和B上就会聚集电荷,从而在两板间产
生电压.在图示磁极配置的情况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金属板A的电势较高
B.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是b→R→a
C.等离子体在A、B间运动时,磁场力对等离子体做正功
D.等离子体在A、B间运动时,磁场力对等离子体不做功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1.(12分)(1)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先用螺旋测微器测出待测金属丝的
直径,如图11-1所示,则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2)该同学连接电路如图11-2所示.闭合电键后,发现电路有故障,电源、电表均完好,
电源电动势为E,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E,则发生故障的是   
A.导线 B.滑动变阻器 C.电键 D.待测金属丝
(3)排除故障后,该同学为了验证实验过程中是否出现读数或计算失误,他又用多用
电表测量了待测金属丝的电阻,他先用“×10Ω”档位进行测量,表的指针如图11-3-1所示,于是他又重新进行了测量,首先进行了档位重选,他又选择了  
档位(选填“×1Ω”或“×100Ω”),然后再进行   ,用新的档位进行测量后指针所指位置如图11-3-2所示,此时多用表显示的读数为
  Ω.
该同学在做完该实验后,将电源换为一节旧干电池,他将金属丝撤去后,在不知
道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具体值的情况下,利用剩下的实验器材来测这节旧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请你将下列实物图(图11-4)用铅笔进行合理连线(原题中已画出两条线).
12.(6分)在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实验中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变化.
(1)实验电路已经画出了一部分,如图甲所示,但尚未画完整,请将电路完整地连接好.
(2)按你连的电路,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应移动到 端(选
填“A”或“B”).
(3)实验结束后,画出的I-U图线如图乙对应的1线,其中虚线2是曲线1在B点的
切线,则由该图线可知,图线B点对应的小灯泡的电阻值为 Ω.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
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
位.)
13.(8分)如图所示,MN表示真空室中垂直于纸面放置的感光板,它的一侧有方向垂直于
纸面向里匀强磁场. 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感光板上的狭缝O处以垂
直于感光板的初速度v射入磁场区域,最后到达感光板上的P点. 经测量P、O间的距
离为L,不计带电粒子受到的重力. 求:
(1)该粒子带正电还是负电?
(2)带电粒子由O运动到P所用的时间t;
(3)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14.(8分)如图所示,两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P、Q水平放置,电阻不计,相距0.2m,上边沿与导轨垂直方向放一个质量为的均匀金属棒ab,通过电阻R2和电源相连.金属棒ab两端连在导轨间的电阻为R1=0. 75Ω,电阻R2=2Ω,电源电动势E=6V,电源内阻r=0.25Ω,其他电阻不计.如果在装置所在的区域加一个匀强磁场,使ab对导轨的压力恰好是零,并使ab处于静止.求所加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和方向(取).
15.(12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用长为L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拴住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1,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若在B点同一水平线上的左方距离为r处固定另一带电小球2,小球1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拿走小球2后,小球1由静止开始向上摆动,当细线转过120o角到达A点时的速度恰好为零,此时OA恰好处于水平状态,设整个过程中细线始终处于拉直状态,静电力常量为k.求:
(1)BA两点间的电势差U;
(2)匀强电场的场强E的大小;
(3)小球2的带电量Q.
16.(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Ⅰ象限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第Ⅳ象限
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
电的粒子从y轴正半轴上的M点以一定的初速度垂直于y轴射入电场,经x轴上的N点
与x轴正方向成θ=60°角射入磁场,最后从y轴
负半轴上的P点垂直于y轴射出磁场,已知ON=d,
如图所示.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2)粒子在M点的初速度v0的大小;
(3)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总时间t.
四、附加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1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
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10分)如图所示,在空间中取直角坐标系xOy,在第一象限内从y轴到MN之间的区
域充满一个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MN为电场的理想边界,场强大小为E1,ON=d.
在第二象限内从y轴到CD之间的区域充满一个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 CD为电场的理想边界,场强大小为E2,DO=b.初速度可以忽略的电子从CD边上一点经过电场加速后,从y轴上的A点以平行于x轴正方向的速度射入第一象限区域,且从MN上的P点离开,A点坐标为(0,h).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质量为m,电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
(1)电子到达A点时的速度大小v0;
(2)P点的坐标;
(3)电子经过x轴时离坐标原点O的距离l.
高二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C ACD C AB B D AD C A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1.(12分)(1) 0.900 (2分)
(2)D (2分)
(3) ×1Ω (2分), 欧姆调零 (2分), 4.8 (2分)
(4)(2分)
12.(6分)
(1)(2分)
(2) A (2分) (3) 4 (2分)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2分)
13.(8分)
(1)由左手定则知粒子带正电…………………………………………………………(2分)
(2)由题意分析可知;…………………………………………………………(1分)
=………………………………………………………………………………(1分)
又 得…………………………………………………………(1分)
(3)由牛顿第二定律 …………………………………………………(2分)
得………………………………………………………………………(1分)
14.(8分)
因ab静止,故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因电流从a到b,由左手定则可知B方向水平向右。……………………………………………………………………………………(2分)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分)
导体棒受的安培力为F=BIL…………………………………………………………(1分)
物体受力平衡 F=mg………………………………………………………………(2分)
(若直接写出BIL=mg,直接给3分)
代入数值得: B=F/IL=1. 5T…………………………………………………………(1分)
15.(12分)
(1)从B到A由动能定理得:
-300=0-0……………(3分)
U=………………(1分)
(2)匀强电场 E=……(1分)
=L+Lsin30°……(1分)
所以=……(1分)
(3)小球1和2间的作用力为 ……(1分)
小球1受力平衡
……………………………………………………(1分)
……………………………………………………………(2分)
所以………………………………………………………(1分)
16.(14分)
(1)做出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
由三角形相关知识得…(2分)
…………(1分)
(2)由qvB=mv2/R……(2分)
得v……(1分)
在N点速度v与x轴正方向成θ=60°角射出
电场,将速度分解如图
cosθ= v0/v……(1分)
得射出速度v=2v0, v0= …(1分)
(3)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1,有d=v0t1…(1分)
所以t1=  ……(1分)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故 T……(2分)
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2,有t2……(1分)
所以 t2
t=t1+t2,所以 t……(1分)
四、附加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10分.)
17.(10分)
(1)在第二象限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 eE2b=mv02……(1分)
v0= ……(1分)
(2)电子电场E1中的运动时间 t=d/v0 …………(1分)
y=at2………………(1分)
a=………………(1分)
所以y=
P点的坐标为(d,h-) ………………(1分)
(3)电子离开第一象限的电场时的速度如图
………………(1分)
离开电场后水平、竖直方向上都做匀速运动,水平位移为x
………………(1分)
h-y ………………(1分)
电子经过x轴时离坐标原点O的距离l=d+x
………………(1分)
第2题图
A
B
C
D
B
B
B
B
I
I
I
I
a1
a2
电流方向
电流方向
M
N
第6题图
第9题图
eq \o\ac(○,A)
N
第10题图
S
A
b
a
R
等离子体
B

0.6
3
_
A
3
15
V
+


待测金属丝
图11-2
图11-1
图11-3-2
图11-3-1
6
2
4
6
4
2
0
0
Ω
Ω

0.6
3
_
A
+

3
15
V

图11-4
S


U/V
O
A
B
C
0.5
0.3
2.0
1
2
第12题图
A
V
A
B
P
I/A
B
O
L
P
M
N
v
第13题图
P
Q
a
b
R2
E
r
R1
第14题图
120o
·
·
E
·
A
BA
1
2
r
第15题图
o
第16题图
P
d
.P
C
D
b
第17题图
E1
E2

0.6
3
_
A
+

3
15
V

图11-4
A
V
A
B
P
120o
·
·
E
·
A
BA
1
2
r
第15题图
F
O
第16题图
P
d
θ
θ
v0
v
vy
θ
v0
0
v
vy
y高 二 思 想 政 治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对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准备利用寒假参加下列活动,其中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参加社区管理,提出社区环境整治建议
B.参与交通协管,维护道路畅通
C.与同学一起组织寒假读书俱乐部
D.走访社会儿童福利院
胶东文化的创生和传承,既是当地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大海是胶东半岛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在给与沿岸村镇以恩惠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正是这种感激与敬畏的双重心理情感,熔造出了对“海文化”独特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回答2~3题。
2.胶东文化的创生和传承表明
①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物质产品离不开精神载体
③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④文化是自然的产物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④
3.“海文化”在胶东传统民俗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表明
A.文化总能推动经济发展 B.文化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是重要的物质力量
4.微博具有书写快、传播广、即时交流等特点,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国政务微博总数接近2万,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平台。“微博问政行政”的兴起是因为
A.微博能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B.微博已成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主要手段
C.微博对当今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D.微博决定了文化创新的方向和途径
5.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6.2011年7月2日,杭州一两岁女童从10楼坠落,当时从楼下经过的吴菊萍奋不顾身用双手接住孩子,致使手臂粉碎性骨折,被称为“最美妈妈”。事发当日,吴菊萍勇敢救人的消息在微博上被转发了上万次,网友们纷纷跟帖致敬,并表示她的事迹让人们得到心灵的洗礼,感受到人性大爱的光辉,增强了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网友们的感受表明
A.优秀文化诞生于危难时刻
B.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优秀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就是人性真善美的全面反映
7.一首流行于国内的民间小调《茉莉花》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写进了他的歌剧《图兰朵》之后,《茉莉花》香遍世界,让世界认识了璀璨的中国文化艺术,领略了中国民乐艺术的迷人气质。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8.中央民族乐团响应中国政府“文化走出去”的策略,频繁出访欧洲,加强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文化走出去”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30多年来,中国人的拜年方式经历了从电报、书信到电话、短信、电子邮件、QQ乃至微博的变迁。这意味着科技进步
A.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B.加快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方式
10.在城市化浪潮中,很多古建筑被拆除,这是对城市文化传统的“屠杀”,失去文化传承的城市是文明残缺的城市。这启示我们发展城市化应当
①全面保留传统建筑 ②重视对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优先考虑保护传统文化 ④认识到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1.搜狐网与《京华时报》从实际出发,结合新形势,探索道德建设宣传新形式,共同推出“平凡的良心”专题,“善良、诚信、担当、坚持”等优良传统引起群众的强烈共鸣,总点击量超过2亿人次。这表明
A.网络是优秀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B.文化创新立足实践,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C.继承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创新
D.网络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12.“平凡的良心”取材于网民身边的凡人善举,展现当代普通百姓的精神风采,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吻合,产生了积极反响。这表明
A.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B.文化创新满足了人们的一切需求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文化形式上的创新一定获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13.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包藏着丰富的艺术内蕴。汉字的艺术内蕴大致包含形美、音美、义美、意美和情美几个方面,其无穷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汉语的词根、构词、读音、方言的独特性等方面。汉字的上述特点从一个侧面说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14.央视举办的“春晚”早已成为全国人民不可缺少的年夜饭。每年春晚都有一个各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大串联的节目,各民族歌舞各美其美,异彩纷呈,交相辉映。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所有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A.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B.把它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C.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D.正确处理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16.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B.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7.小王精于电脑,为发泄对单位的不满情绪,多次制造出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给互联网用户带来巨大损失。这告诉我们
A.思想道德修养比知识文化修养更重要
B.要坚持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
C.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总是矛盾的
D.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8.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的智慧高于其他具体科学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19.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2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
B.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C.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
21.“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D.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22.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A.真理是绝对的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C.真理和谬误都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
23.某学校论坛中流行着一句话“上学时,铃声是紧迫的;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A.真理是有条件的
B.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C.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D.价值观是在个人主观选择基础上形成的
24.对真理的尊重是运用它,对真理的信仰是用一生实践它。这说明
①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绝对真理 ②真理要为实践服务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人生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 ①③
25.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潜水器潜水深度达到5057米,有力推动了我国对深海勘探和近海底作业的认识,也意味着我国深海装备技术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B.改变规律可以服务于海洋生产
C.世界上仍有不可认识之物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神州儿女多奇志,人造天宫翔太空。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取得的重大新突破,再次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激情与梦想。我们要继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壮丽新篇章。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7.(12分)某市积极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下表列举的举措,填写其文化生活的依据。
本市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的举措 文化生活依据
①设立“书香节”,广泛开展读书沙龙、读书讲坛等阅读活动。并成立了“捐赠换书中心”和“阅读研究院”,在全市创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
②加强对本市重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②
③评选表彰本市道德模范,引导人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
28.(12分)2011年8月9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召开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该项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大批新闻工作者走向田间地头,来到学校厂矿,远涉边疆山寨,“一头汗两腿泥,拉近与群众距离。植根火热生活,书写时代篇章”。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段段引人入胜的广播电视节目,讴歌了群众创造,反映出时代风貌,回应了社会关切,人民群众拍手叫好。
新闻战线文化创新为什么强调“走基层”?
29.(14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历史经验表明,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带领中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为什么说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高二思想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B 3.C 4.A 5.C 6.B 7.B 8.D 9.D 10.C 11.B 12.A 13.C 14.C 15.C 16.C 17.B 18.C 19.C 20.D 21.B 22.B 23.C 24.C 25.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12分)(1)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3分)
(2)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3分)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6分)
27.(12分)①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或: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4分)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或: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4分)
③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或: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4分)
28.(12分)(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新闻工作者只有投身实践,才能产生创作的灵感,才能创造出反映实践的优秀文化作品。(3分)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3分)
(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深入基层才能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优秀文化作品。(3分)
(4)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为社会实践服务。深入基层,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3分)
29.(14分)(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主体和客体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5分)
(如果学生从以下角度回答亦可:①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③从认识的进程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和认识基础都是不断发展的,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5分)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4分)
(说明:若学生回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可给1分,但总分不超过本题满分。)高二英语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10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该部分分为第一、第二两节。注意: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is dialogue take place
A. In a bookshop. B. In a library. C. In the reading room.
2.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tomorrow
A. Rainy. B. Fine. C. Cloudy.
3. How do the woman’s two sons compare
A. Joe is older and taller. B. Joe’s brother is older and taller.
C. Joe’s brother is taller though younger.
4. 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Doctor and patient. C. Worker and customer.
5. What time is it in fact
A. 1:40. B. 1:45. C. 1:50.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6至7两个小题。
6. What is the man now
A. A teacher. B. A dancer. C. Neither of the above.
7. How is the woman getting on her work
A. She hasn’t reached the top yet.
B. She doesn’t like her work.
C. She can’t bear her boss.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8至9两个小题。
8. Who is new in the neighborhood
A. Joseph. B. The Williams. C. Jill Chen.
9.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r. Williams’ family
A. Three. B. Four. C. Five.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三个小题。
10. Why does the woman only have a few minutes to have a talk
A. She will have a class. B. She will have a test. C. She will attend a meeting.
11.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Learning to draw. B. Taking an exam. C. Attending the drawing course.
12. Why does the man come to see the woman
A. To give his drawings to the woman.
B. To ask how to prepare for the exam.
C. To ask for permission to attend the course.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四个小题。
13. Who is the woman
A. A reporter. B. A book seller. C. A policewoman.
14. What is the main character of the man’s latest book
A. A spy. B. A murderer. C. A policeman.
15. What does the man usually base his characters on
A. People in real life. B. People in Florida. C. People in fiction.
16. What kind of stories is the man writing now
A. Murder. B. Detective. C. Humorous.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四个小题。
17. When did the couple visit London
A. In Spring. B. In Summer. C. In Autumn.
18. How did they get around in London
A. By taxi. B. By bus. C. On foot.
19. What did the two enjoy most when they stayed in London
A. Going to the theatre. B. Having English food. C. Shopping in Oxford street.
20. Why didn’t they choose to travel on the underground
A. It was too expensive.
B. They couldn’t understand the routes.
C. The wife didn’t like it, for it made her feel sick.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English grammar has not changed much _____ the time of Shakespeare.
A. for B. since C. at D. till
22. Before he volunteered to direct traffic, Timoteo _____ lots of jobs.
A. has B. would have C. has had D. had had
23. He particularly enjoyed _____ a trick on the three men.
A. play B. played C. playing D. to play
24. In the late 1970s the tradition of carnival _____ by students.
A. revived B. has revived C. had revived D. was revived
25. _____ he had won everything possible to win, Li Ning retired with the feeling of failure.
A. If B. Even if C. When D. As long as
26. Steven Spielberg was born in Ohio, America in 1946, _____ he spent his childhood.
A. which B. when C. that D. where
27. I got to the party at 6 p.m. but there was no one there, so I _____ so early.
A. needn’t arrive B. couldn’t arrive C. needn’t have arrived D. couldn’t have arrived
28. The man waved his sword at the stranger, _____ angrily.
A. shout B. shouting C. shouted D. to shout
29. _____ all my old friends, I felt shy and lonely at my new school.
A. Lost B. Losing C. Having lost D. To lose
30. She _____ concerts every day since last month and there will be five more in the next week.
A. performs B. performed C. has performed D. has been performing
31. If I _____ a cloned copy of myself, I _____ away!
A. meet; will run B. met; would run C. meet; would run D. met; will run
32. The rain didn’t _____ much difference to the game.
A. make B. produce C. tell D. mark
33. _____, there are 200 visitors to the exhibition every day.
A. In average B. At average C. On average D. For average
34. Little Tom is _____ about everything around him, and always asking questions.
A. curious B. generous C. eager D. serious
35. – Lynne kicked a goal just before the game ended.
– _____ Her team lost the game at last.
A. So what B. Oh, really C. Good for her! D. You may be right!
第二节 完形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 ~ 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daughter complained to her father about her life and how things were so hard for her. She was 36 of fighting and struggling. It seemed as one problem was solved a new one appeared.
Her father, a cook, took her to the 37 . He filled three pots with 38 and placed each on a high fire. In one he placed carrots, in the second 39 , and in the last ground(磨碎的) coffee beans.
The daughter 40 waited, wondering what he was doing. In about twenty minutes he 41 the fire. He fished the carrots out and placed them in a bowl. He 42 the eggs out and placed them in a bowl. Then he poured the 43 out and placed it in a cup. 44 to her he asked, "Darling, what do you see "
"Carrots, eggs, and coffee." she replied.
He brought her closer and asked her to 45 the carrots. She did and said that they were 46 . He then asked her to take an egg and 47 it. After pulling off the 48 , she observed the hard-boiled egg. Finally, he asked her to drink the coffee. She smiled, as she 49 its rich aroma(芳香).
"What does it 50 , Father " she asked.
He explained that each of them had 51 the same adversity(逆境), boiling water, but each reacted 52 . The carrot went in strong and hard but then it turned softened and weak. The egg had been fragile(易碎的), but at last its inside became 53 . The ground coffee beans were unique, however, after they were in the boiling water, they had 54 the water.
"Which are you " he asked his daughter.
When adversity knocks on your door, how do you 55 Are you a carrot, an egg, or a coffee bean
36.A. tired B. ashamed C. fond D. proud
37.A. hall B. kitchen C. living room D. bathroom
38.A. milk B. sugar C. water D. powder
39.A. rice B. eggs C. apples D. potatoes
40.A. impolitely B. carelessly C. vengefully D. impatiently
41.A. put on B. put off C. turned on D. turned off
42.A. wiped B. pulled C. cleaned D. washed
43. A. wine B. pot C. beans D. coffee
44.A. Lying B. Talking C. Turning D. Devoting
45.A. cut B. buy C. feel D. cook
46.A. soft B. hard C. cold D. dirty
47.A. sell B. boil C. hold D. break
48.A. plug B. shell C. road D. program
49.A. made B. tasted C. served D. observed
50.A. mean B. cost C. matter D. contain
51.A. faced B. studied C. provided D. recognized
52.A. finally B. equally C. differently D. successfully
53.A. upset B. hardened C. effective D. accustomed
54.A. wasted B. skimmed C. polluted D. changed
55.A. find B. know C. respond D. practise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he Paralympics(残奥会) are a world-class sporting event with disabled athletes. The Paralympic Games are held about two weeks after the Olympic Games in the same host country. The Paralympic Games were originated first in a hospital to help people with spinal(脊柱的) injuries and young disabled war veterans(退伍军人).
The first official Paralympics took place in Rome in 1960. There were 400 athletes and staff from 23 countries, but only in wheelchair sports. However, in Toronto in 1976, other disability groups joined. In the same year, the first Paralympic Winter Games took place in Sweden. At present, there are 20 different kinds of sports in the Paralympics.
The Paralympic flag is designed in red, blue, and green, and it symbolize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human beings: “Mind, Body and Spirit”.
There is one woman who is the first Paralympic athlete to qualify for the Olympics. Her name is Marla Runyan, and she is blind in both eyes. Marla lost her vision when she was about 9 years old. But, that has never stopped her from running. Even after winning the 100, 200, 400 short tracks and the long jump at the 1992 Paralympics, and the pentathlon(五项全能) at the 1996 Paralympics, she wasn’t satisfied. She became an Olympian in 2000. Finally, her dream had come true. Marla ran and proved to be the eighth fastest 1,500-meter woman runner in the world in the 2000 Summer Olympics in Sydney, Australia. She said to other people, “Don’t listen to negative influences. Believe in yourself, and show others what you can do. Only ‘you’ can find your potential.”
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 Important part of Olympics B. Heroes in Paralympics
C. From Paralympics to Olympics D. Origin of Paralympics
57. Why were the Paralympic Games originated first in a hospital
A. To help some disabled people. B. To keep disabled people safe.
C. To build the fame of the hospital. D. To collect money for the hospital.
58. Who might attend the first Paralympics in Rome
A. People who were deaf. B. People who were blind.
C. People who had mental problems. D. People who had trouble in walking.
59. What do we know about Marla Runyan
A. She was born blind. B. She won the pentathlon in 1992.
C. She became an Olympian in 1996. D. She was a strong-willed person.
60. What can we tell from the article
A. The Paralympic flag was designed by the disabled.
B. Marla won a gold medal in 2000 Sydney Olympics.
C. The Paralympics are held the same year as the Olympics.
D. Sports in the Paralympics are of the same kinds as in the Olympics.
B
While Li Ming was in America, he went with his class to visit a space centre. There he heard an astronaut, Piers Sellers, talk about his journey into space.
Piers told them all about his trip on the space shuttle Discovery. When Li Ming saw Piers, he had just returned to earth after a 13-day journey to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Astronauts have to spend years in training before they can go into space. Piers waited a long time before the ‘big day’. Piers had been excited but also very nervous before take-off. He said, “It’s difficult to keep calm and relaxed during the count-down. The take-off was very frightening.”
Piers said that being in outer space was amazing. He saw the sun and all the planets. He saw the galaxy with its billions of stars. Unfortunately he couldn’t see China’s Great Wall. When Yang Liwei, China’s first astronaut, went into space, he couldn’t see it either. But the earth still looked ‘very beautiful’.
Life was different in space. The food tasted fine but it was like baby food. The astronauts had to eat out of a toothpaste tube. It was difficult to brush their teeth or have a shower. Water floats in bubbles in space. There was a special ‘air toilet’.
Besides all the work Piers had to do, they exercised on exercise bikes and rowed for about two hours every day. Piers also kept a diary.
A German astronaut stay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to work for another six months. Piers had to return, but he was glad to be back. His journey into space was a wonderful experience. But he said that now he just wanted to spend time with his family and have a good meal without it floating away.
61. While he was in America, Li Ming visited a _____.
A. music centre B. history museum C. space centre D. natural park
62. Piers just returned from a _____.
A. space training centre B. space station
C. station on the moon D. space experiment lab
63. The ‘big day’ in the third paragraph means the day when Piers ____.
A. was sent to the Space Station B. got married to an astronaut
C.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D. was admitted as an astronaut
64. In the Space Station the astronauts _____.
A. ate baby food B. couldn’t have a shower
C. couldn’t drink water D. could use their toilet
65. After returning from the space, Piers was glad to _____.
A. enjoy his family life B. work as a guide
C. exercise on bikes more D. return to space soon
C
On the way home from school, Jack always passes a park. His mother said it was dangerous to pass by the park at night, but it is the fastest way home. Today, after finishing soccer practice, Jack was walking toward the park as usual.
Suddenly, Jack heard someone calling him, “Excuse me!” Jack turned around, and there was an old woman. “Yes, ma’am.” Jack answered politely. “Don’t pass by the park tonight.” Her voice was weak and dry. “Okay, ma’am,” said Jack carelessly. The old woman held Jack’s hand strongly, and said, “I mean it!” Jack felt the hairs on his neck stand up. As soon as the lady let go of his hand, he started to run. This time, he ran so fast that he didn’t have time to think where he was going.
When he stopped, he realized he was in the middle of the park. He remembered what the old woman had said, but it was too late. He thought, “It would be okay if I run really fast.” Suddenly, he heard someone scream(尖叫). Jack was too frightened to wonder who it was. He breathed as deep as possible. The screaming continued. He heard some fast footsteps approaching, so he turned around. It was the old lady! She walked toward him, and shouted “I told you not to come here!”
Frightened to death, Jack screamed sharply and ran home like an arrow. He thought he heard not only the old lady, but also some other people shouting at him, and it made him more terrified. As soon as Jack saw his mother, Jack said, “Mom! Do you now what just happened at the park ” Jack’s mother nodded, and said, “Yes, I know. There is a movie shooting tonight in the park.”
66. What does the story mainly tell us
A. An old lady scared Jack for fun. B. A movie was being made in a park.
C. Jack was frightened by something unexpected. D. Mother told Jack a frightening story.
67. Why does Jack prefer to pass the park
A. It’s the fastest way home. B. It’s fun to cross the park.
C. He hopes to meet somebody there. D. He’d like to take adventures.
68. Why did the old lady prevent Jack from passing by the park
A. Jack’s mother asked her to do so. B. In case he might disturb their work.
C. In case he might be frightened. D. She was doing a secret job there.
69. Who might be the person that screamed
A. Jack himself. B. Jack’s mother. C. Park guard. D. An actress.
70. Why did Jack run home like an arrow
A. He was terribly frightened. B. He was late for a thriller.
C. He was racing with the old lady. D. He was ordered to do so.
D
Often the lives of writers resemble the lives of the characters they create. Mark Twain, who wrote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nd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was no exception. To start with, the author’s name, Mark Twain, is itself and invention, or “pen name”. Twain’s real name was Samuel Clements. “Mark Twain”, which means “watermark two”, was a call used by sailors on the Mississippi to warn shipmates that they were coming into shallow water.
Like Huck, Mark Twain led an adventure life. He left school early, and as an adolescent, determined to make his fortune in South America, set off from his home in Hannibal, Missouri, for New Orleans. He wanted to take a boat to the Amazon, where he thought he could get rich quickly. He thought he could get rich quickly. He arrived in New Orleans without a penny in his pocket only to find that there were no boats for South America. Forced to change his plans, he worked for several years as a pilot on a steamboat, taking passengers up and down the Mississippi, the great river which flows from the north of the US near the Canadian border, down to the Gulf of Mexico.
Later he became a journalist and began writing stories about life on the river. Twain’s vivid and often amusing descriptions of life on the river quickly became popular, and established the reputation he still enjoys today as one of American’s greatest writers.
71.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The life of Mark Twin. B. Works of Mark Twain.
C. Characters created by Twin. D. The life on Mississippi River.
7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resemble ” in the first paragraph
A. Be familiar with. B. Be similar to. C. Be in response to. D. Be made up of.
73. Why did Mark Twin decide to go to South America
A. To make money. B. To become a pilot.
C. To collect materials for his novels. D. To set his home there.
74. What did Mark Twin first write as a journalist
A. Adventures of children. B. Stories of his family life.
C. Histories of the Mississippi. D. Stories of life on the Mississippi.
7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Samuel Clements was a success as a writer.
B. Mark Twin soon got rich in New Orleans.
C. Being a pilot was not Mark Twin’s dream.
D. Mark Twin is still popular with readers.
第II卷(共45分)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76、79、80题,每题3分,77题2分,78题4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A Glimpse of World Festivals
Rio de Janeiro: Carnival capital of the world
Every year, 40 days before Easter(复活节), Brazil stops. It’s time for the carnival! For four days from Saturday to Tuesday, Brazilians sing and dance in dance halls and clubs, on the streets and beaches, or anywhere else. The carnival takes place in towns and villages all over Brazil and other Catholic countries, but Rio de Janeiro is seen as the Carnival Capital of the World. Carnival is the last big event in the summer Brazil. It may begin 40 days before Easter, but the city begins getting ready for the carnival several weeks before that.
Edinburgh Festival: The heart of Scottish culture
The 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is a rich programme of classical music, theatre, opera and dance in theatres in Edinburgh, over a three-week period in August.
The festival began in 1947 to try to use the arts to encourage ‘the flowering of the human spirit’. From the start, ordinary people began to put on shows of their own that weren’t part of the official Festival, and soon this programme became the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边缘)’, which is a separate programme of small shows.
Korean New year: Solnal
Koreans celebrate the lunar New Year, with other East Asian countries. Solnal is a time for families, so Koreans try to ________ before that wherever they are.
On New year’s Eve people put things on their walls and doors to protect their families from bad spirits arriving with the New Year. Then on New Year’s Day, people put on traditional clothes and put food on a special table for the dead members of their family.
Then the family sits down to a traditional breakfast of ‘took-guk’ — a thick beef soup with rice cakes and green onions. Everyone must eat in order of age, and everyone becomes one year older on New Year’s Day.
The rest of the day is for playing, especially for children. Families enjoy activities such as kiteflying, see-saw and dancing. The New Year is a time for Koreans to celebrate family and tradition.
76. What is Rio de Janeiro famous as (within 8 words)
77. How long does the carnival in Brazil usually last (within 3 words)
78. What are th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programmes at Edinburgh Festival
① _____ (within 10 words); ② _____ (within 5 words)
79. Fill in the blank in the paragraph one of “Korean New Year: Solnal”.(within 5 words)
80. What do people do on New Year’s Eve in Korea (within 10 words)
第二节 写作(满分30分)
假如你是李华。你的美国笔友David来信告诉你他下周将来威海参加一个国际中学生冬令营活动(winter camp),届时将有一天自由活动时间,希望能见到你。你给David回一封信,邀请他到你家做客,并谈谈你家将如何款待David,包括将带他参加的具体活动。
注意:
1. 字数120~150
2. 开头与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次数,答卷时也不必抄写到答题卡上。
Dear David,
I’m so excited to hear that you’re coming to Weihai.


Looking forward to meeting you.
Li Hua
高二英语答案
一、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1~5 ABCCA 6~10 CACBC 11~15 CCACA 16~20 BCCAC
二、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25 BDCDB 26~30 DCBCD 31~35 BACAA
三、完形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36~40 ABCBD 41~45 DBDCC 46~50 ADBBA 51~55 ACBDC
四、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56~60 CADDC 61~65 CBADA 66~70 CABDA 71~75 ABADB
五、阅读表达(共5小题;76、79、80题,每题3分,77题2分,78题4分,满分15分)
76. Carnival capital (of the world).
77. (For) Four days.
78. ① Classical music, theatre, opera and dance (of the official Festival).
② Small shows (of ordinary people) / Fringe.
79. return to their family homes / return home / return to their family / return to their homes
80. People put on things on their walls and doors.
六、写作(满分30分)
Tapescript:
Text 1
M: I bought two expensive novels here 15 minutes ago, but I forgot to take them with me.
W: Who served you, sir
M: The girl who is busy writing there.
Text 2
M: I hope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I’ll go mountain climbing with Philip.
W: Oh, good idea. I think it will be fine.
M: Are you sure
W: Yes, it’s just reported on the radio.
Text 3
M: I met your two sons yesterday on the way to my office. But I couldn’t make out who was older.
W: Oh. It’s always the problem for my friends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ins. Joe is older, but his brother is already taller than he is.
M: Perhaps it’s not difficult for the mother.
Text 4
W: Could you check my battery
M: What’s the problem
W: The car is hard to start.
M: Hmm…The battery seems OK. Maybe something else is wrong.
Text 5
M: What time is it by your watch
W: It’s a quarter to two. But my watch is 5 minutes fast.
Text 6
W: I David. 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work recently
M: Not very well. I’ve left my position. I can’t bear rudeness of my boss any longer.
W: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n
M: No idea. Anyway, I’ve got to think about it seriously. And you
W: I’ve become very successful as a dancer. I think this kind of like is so exciting.
M: But you can’t do that forever.
W: No, but I’ve decided to open a dance school once I’ve moved to the top. A lot of young dancers need better training.
M: That’s a wonderful idea. Good luck to you!
Text 7
W: Hello, my name is Jill Chen, your new neighbor. I’ve just come from Hong Kong. What’s your name, sir
M: Joseph Williams. Glad to meet you. We welcome you as our good neighbor.
W: Thank you, Mr. Williams. Very happy to be your neighbor.
M: Just call me Joseph. Will you please come into my house I want to introduce you to my wife and children.
W: Very well, Joseph. I’d be glad to meet them.
M: Jill, this is my wife, and my kids, Linda and David.
W: Nice to meet you, Mrs. Williams. Hi, Linda and David.
Text 8
M: Mrs. Brown, could I speak to you
W: Yes, but only for a few minutes. I have a meeting at 3 o’clock.
M: I think it will be quick. I need permission to attend your advanced drawing course.
W: Have you taken the test
M: No. And that’s why I’m here. The headmaster said that the teacher can give permission without the test.
W: That’s correct. Have you had any experience
M: I’ve got lots of drawing books for my works, but I’ve had no formal training.
W: Did you bring any of your works with you
M: Certainly. Here are some examples, mostly flowers and people.
W: They look pretty good. But I really don’t have time to make a decision now. Why don’t you give them to me and I’ll review them this evening. I’ll let you know tomorrow.
M: Thanks a lot. I really appreciate it.
Text 9
W: Good morning, Mr. Wilson. I’m from the New York Book Review. Could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about your latest book
M: Sure. 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
W: First, I’ve heard that your latest book is based on a true story.
M: That’s correct. It’s a murder mystery based on actual murders that took place in Florida several years ago. The man character, the policeman, is based on the man who looked into the case.
W: How do you research your books
M: I always visit the places that I use as settings for stories. Readers like things to be as factually correct as possible, even in fiction! I usually base my characters on people I’ve met.
W: I really like your book. I’ve just finished this one. Congratulations on making the best-seller list yet again!
M: Thank you. Let me sign it for you…There you go.
W: Oh! Thank you very much. I heard you’re currently writing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What are the stories about
M: Many of them are short detective stories.
W: I’m sure it’ll sell well.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Text 10
My wife and I spent two weeks in London last year. We went there in the autumn. We think it is the best season to visit England. The weather is usually good and there aren’t too many tourists in October.
We stayed in a small hotel in the West End. It was convenient as we did most of our sightseeing on foot. Taxis were too expensive. We couldn’t understand the bus routes, and my wife didn’t like traveling on the underground. She said it make her feel sick.
We went to look at the places which all tourists see. We saw Buckingham Palace and the National Gallery. We went shopping in Oxford Street and spent too much money. What we liked most, though, was going to the theatre. We don’t have the chance to see such wonderful plays at home. A lot of people say English food is very bad. We didn’t think so. It’s true that most of the restaurants are French or Chinese, but we had some very good meals.高二化学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4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S 32 Cu 64 Zn 65 Br 80
I 127 Pb 20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1-8题每小题2分,9-18题每小题3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绿色食
品和“白色污染”是指
A.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和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B.绿颜色的食品和白色建筑废料
C.有叶绿素的食品和石灰窑的白色粉末
D.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和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2. 建筑装潢质量的问题之一是装潢装饰材料中某些化学成分含量太高,缓慢释放出来,在空气中浓度过高,影响人体健康。这某些化学成分主要是
A.甲烷 B.乙烯
C.乙炔 D.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
3.正丁烷与2--甲基丙烷属于
A.同位素 B.同素异形体
C.同分异构体 D.同系物
4.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能分开的是
A.苯和甲苯 B.甘油和乙醇
C.乙酸乙酯和乙酸 D.正已烷和水
5.下列各组反应,实质都是取代反应的是
异戊二烯生成聚异戊二烯,酚醛树脂的生成
乙醇和氢卤酸反应,乙醇和浓硫酸加热至140℃时的反应,酯的水解
淀粉在硫酸存在下制葡萄糖,皂化反应,油脂的硬化
D.纤维素水解,浓硫酸和乙醇在170℃时的反应,蛋白质水解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无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必须标明聚集状态
B.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不能表示分子的个数
C.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7.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不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
浅绿色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
向铜电极移动
8.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B.钢管与电源负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加速钢管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 Fe3++3e-
9.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优点。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木糖醇是一种六元醇
B.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相似,均属于糖类
C.木糖醇难以被催化氧化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乙酸发生反应生成酯类
10.某同学欲从苯酚的甲醇溶液中分离苯酚和甲醇,有下列操作:①蒸馏 ②过滤 ③静置分液 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 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⑦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A.⑥①⑤③ B. ④⑤③② C.⑥①⑦② D.⑤③②①
11.有一种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l-CH=CH2 推测它不可能具有下列哪种性质
A.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能发生缩聚反应
C.能发生水解反应 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猪油是高级脂肪酸的乙醇酯,在碱的作用下可制肥皂
B.纤维素与淀粉的通式为(C6H10O5)n 所以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酶是一类蛋白质,具有特殊的催化作用,温度越高催化作用越强
D.用溴水可将酒精、苯酚溶液、四氯化碳、己烯、甲苯五种无色液体区分开来,
13.以下实验:①为检验RX是溴代烷,将RX与NaOH水溶液混合后再加入AgNO3溶液;②实验室里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制乙烯;③用油脂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加热制肥皂④在试管中加入2mL10%的CuSO4溶液,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会失败的实验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下列物质或反应的有机产物中,其中只有一种的是
A. 分子式为C3H6O2 的有机物
B.2—氯丁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C.邻羟基苯甲酸与NaHCO3溶液反应
D.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15.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违背人文道德的。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
右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褪去
B.遇FeCl3溶液不显颜色
C.1 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和H2反应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4
mol、7 mol
D.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16.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不一定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xLi+Li1-xNiO2LiNiO2 放电时此电池的负极材料是Li1-xNiO2
C.在铅、银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铅板上有5.175 g铅溶解,正极上就有1120 mL(标准状况)气体析出
D.在理论上可将该反应:CH4(g)+2O2(g)→CO2(g)+H2O(l) ΔH<0,设计成原电池
17.已知下列数据:
2Fe(s)+O2(g) =2FeO(s) △H=-544kJ·mol-1
4Al(s)+3O2(g) =2Al2O3(s) △H=-3350kJ·mol-1
则2Al(s) +3FeO(s) =Al2O3(s) + 3Fe(s)的△H是
A.- 859 kJ·mol-1 B.+859 kJ·mol-1
C.-1403 kJ·mol-1 D.-2491 kJ·mol-1
18.某饱和一卤代烃的蒸汽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4.24,它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经过冷却、水洗、干燥后得到1.12升(标准状况)纯净气体,该气体通过足量溴水后,完全吸收,溴水质量增加2.1g。则此卤代烃的分子式为:
A.C3H7Br B. C3H6Br C. C3H7I D. C2H5I
高二化学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10分)
注意事项:
1.Ⅱ卷共4页,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前将答题卡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写清楚。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
19.有关反应转化关系如下:
填写图中各反应发生时所需要的试剂③ ,⑤ 。
填写图中各反应类型⑥ ,⑩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现有六种有机物:①苯乙烯 ②乙醇 ③乙醛 ④甘氨酸⑤甲酸甲酯 ⑥葡萄糖
(1)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填编号)。
(2)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填编号)。
(3)能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属于 (填装置名),
其中正极材料为 ,其电极反应式
是_____________ 。
(2)乙池属于 (填装置名),铁极上电极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若乙池转移0.01 mol e-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体积是100 mL,则溶液混匀后的[OH ]=_______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量热计测定中和热时,为了操作方便,可用温度计直接搅拌
B.将铜丝弯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重复几次,完成乙醇氧化为乙醛的实验
C.试管中先加入一定量浓硫酸,再依次加入适量冰醋酸、无水乙醇,再加热制取乙酸乙酯
D.实验室制取乙烯时,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沸腾时剧烈跳动
E.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F.验证溴乙烷水解产物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充分振荡溶液、静置、待液体冷却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G.向甲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紫色不能退去
23.小强同学准备制取乙烯并探究乙烯与溴的反应(提示:在制乙烯时易生成SO2)。在I至IV的仪器中盛放的药品顺序为:无水乙醇、浓硫酸;溴水;氢氧化钠溶液;品红溶液。准备的仪器如右图。
(1)仪器各接口顺序为 。
(2)I中无水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比
为 反应方程式为

(3)II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4)III IV的作用为

若没有这两个装置,则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4.Ⅰ.已知:R-CH=CH-O-R′ R-CH2CHO + R′OH
(烃基烯基醚)
烃基烯基醚A的相对分子质量(M r)为162。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 →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由E转化为对甲基苯乙炔()的一条路线如下:
(3)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步的反应类型为 。
25.请根据右图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C池属于什么装置______。
(2)写出电极上发生的反应: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A、B、C三池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基本不变的是________。
(4)当电路上有0.2 mol电子流过时,① 极上质量变化______g,⑥ 极上质量变化______g。
附加题(10分):
已知:①A是石油裂解气里的主要气体

③C物质苯环上一卤代物只有两种。
有机物A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名称 ;D物质的结构简式 。
(2)写出反应②的类型 ;反应⑥的类型 。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
(4)反应②还有可能生成一种C16H18的有机物,其苯环上一卤代物也只有两种,写出
它的结构简式:
(5)分子中具有苯环,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包含E)。
高二化学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1-8题每小题2分,9-18题每小题3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D 3C 4D 5B 6C 7C 8D
9D 10A 11B 12D13B 14C 15B 16D 17A 18A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
19.(8分)
(1)氢氧化钠水溶液(1分) 氧气、铜或CuO(1分)
(2)还原或加成(1分) 消去(1分)
(3)CH2=CH2+HCl→CH3CH2Cl (2分)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2分)
20.(6分,每小题2分)
(1)③ ⑤ ⑥ (2)② ④ ⑥
(3)
21.(10分)
(1)原电池 (1分) C(或碳)(1分) 2H2O+O2+4e-→4OH-(2分)
(2)电解池(1分) 还原反应(1分)
2Cl-+2H2O 2OH-+H2↑+Cl2↑(2分)
(3)0.1mol/L(2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2.BDE (3分)
23.(10分)
(1)a c d e f b (1分)
(2)1:3 (1分) C2H5OHCH2=CH2↑+H2O(2分)
(3)CH2=CH2+Br2 →CH2Br-CH2Br(2分)
(4)除去SO2 ,并检验是否除净 ;(2分)Br2+SO2+2H2O==2Br +4H++SO42 (2分)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24. (8分)
(1)CH3CH2OH(1分)
(2)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2分)
(3) (2分);
(2分)
消去反应(1分)
25.(9分)
(1)电解精炼铜(电解池) (1分)
(2)2H++2e- → H2↑(1分) 4OH →2H2O+O2↑+4e- (2分)
(3)C池(1分)
(4)6.5 6.4 (4分)
附加题(10分,前2小题每空1分,后3小题每空2分。)
(1)乙烯,
(2)取代反应,加聚反应
(3)
(4)
(5)5
CH2=CH2
CH3COOH


CH3CH2OH
CH3COOC2H5
CH3CH2Cl
CH3CHO








催化剂
反应②
Br2/CCl4
反应①
反应⑤
D
C9H12O
[O]
反应④
C
C9H11Br
B
A
反应③
E
C9H10O2
CH3
F
G
(C9H10)n
一定条件
反应⑥
nCH2=CH
引发剂
[CH2-CH ]n
H3C--CH=CH2 +HBr
NaOH醇溶液
加热
-CH2-CH2Br
H3C-高二数学A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3.椭圆的焦距等于
(A) 1 (B) 2 (C) (D) 4
4.下列四个命题是假命题的为
(A) (B)
(C) (D)
5.设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值为
(A) 15 (B) 16 (C) 49 (D) 64
6.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则的值为
(A) (B) (C) (D)
7.在等比数列中,若,则的值为
(A) 9 (B) 1 (C) 2 (D) 3
8.在平行六面体,是上底面的中心,设a,b,c,则=
(A) a +b +c (B) a+b + c
(C) a +b+ c (D) a + b + c
9.已知矩形的边长满足,则矩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A) 3 (B) 6 (C) 8 (D) 9
10.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11.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那么,在数列中
(A) 任一项均不为零 (B) 必有一项为零
(C) 至多一项为零 (D) 任一项不为零或有无穷多项为零
12.函数的图像为
(A) (B) (C) (D)
高二数学A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每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书写的答案如需改动,要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在指定答题位置答题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Ⅱ卷共包括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道大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已知向量a =与b =互相垂直,则=___________.
14.是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弦,已知,则直线的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中,则 ___________________ .
16.设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锐角中,内角的对边分别是,且,, 的面积等于,求边长和.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为,且与椭圆有相同的焦距,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命题: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空集;命题:函数没有零点,若命题为假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令,求数列前项和公式.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四棱锥中,面,为菱形,且有,
,∠,为中点.
(Ⅰ)证明:面;
(Ⅱ)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22. (本小题满分14分)
设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过左焦点作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
(Ⅰ)若,求的长;
(Ⅱ)在轴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高二数学A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
A D B B A, B D B A C, D A
填空题
13. 14.
15. 16.
解答题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解:, --------------------------------------------------2分
,代入得 ----------6分
------------------10分
∴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椭圆方程为,可知椭圆的焦距为
①当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时,设双曲线方程为
∴解得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6分
②当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时,,设双曲线方程为
∴解得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由①②可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或 ------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解:对于命题:∵的解集为空集
∴,解得 ----------------4分
对于命题:没有零点等价于方程没有实数根
①当时,方程无实根符合题意
②当时,解得
∴ ---------------------------8分
由命题为假命题,为真命题可知,命题与命题有且只有一个为真
如图所示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题意可得
解得 --------------------------------------2分
∴ --------------------------------------4分
(Ⅱ)设的前项和为 ------------------------------------6分


-②得
---------------------------------10分
化简得 -----------------------------------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为菱形,∴
设为的中心,连结,则有∥
又∵面,∴
,∴
∴垂直于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 - -----------------------------------------------6分
(Ⅱ)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则有
---------------------------------8分
设分别是面ABE和面ABC的法向量
由解得,同理可得----------10分
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 -------------------------------12分
22.(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当直线与轴垂直时,,此时OA与OB不垂直。
-------------------------------2分
当直线与轴不垂直时,设的方程为,
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
,整理得--------------------------4分
∵OA⊥OB,∴
解得 ---------------------------------6分
∴ ----------------------------------8分
(Ⅱ)设为轴上一点
--------------------------------12分
若为定值,则有,解得
所以存在点使得为定值。 --------------------------------14分
A
B
C
D
P
C
B
E
D
A
P
C
B
E
D
A
x
y
z
O高 二 生 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满分11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40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绵羊的白毛和卷毛
C.家鸡的光腿和毛腿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3.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变异”。引起这种“变异”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选择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
4.孟德尔在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假说内容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5.一个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豚鼠,一次产生了100万个精子,其中含有隐性基因的精子数目为
A.100万个   B.50万个    C.25万个    D.0个
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的男孩的概率是
A.70% B.37.5% C.25% D.12.5%
7.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C.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不利     D.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
8.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所有性状
C.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所有性状 ( http: / / www. / )
D.基因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其合成的蛋白质和控制的性状必然改变
9.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只有35S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只有32P
10.下图示不同生物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
B.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C.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D.丁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
1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下面几种疾病中可通过显微镜检测出的是
A.先天性愚型 B.白化病 C.苯丙酮尿症 D.青少年型糖尿病
12.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
13.下列是某些生物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的模式图,其中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是
14.下列四种材料中,最适合用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是
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洋葱鳞片叶叶肉细胞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
15.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四分体的个数和精子中含有的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
A.8,4     B.4,8     C.4,4     D.4,0
16.已知某生物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推测其双亲的基因型是
A.YYRR × YYRr B.YYRr × YyRr C.YyRr × YyRr D.Yyrr × YyRr
17.豌豆豆荚绿色(G)对黄色(g)为显性,花腋生(H)对顶生(h)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杂交组合中,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
A.GGhh × ggHH B.GgHh × GGHH C.GGHh × gghh D.GgHH × GGHh
18.在果蝇的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细胞周期的Y期。下列有关X、Y所代表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5;分裂间期 B.6;分裂间期 C.3;分裂前期 D.3;分裂中期
19.秃顶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控制,但只在男性身上表现。一个非秃顶男人与一个其父为非秃顶的女人结婚,生了一个男孩长大后为秃顶。这个女人的基因型是
A.bb B. Bb C. BB D. BB或Bb
20.艾滋病病毒的RNA含碱基A23%、C19%、G31%,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中,碱基A的比例为
A.23% B.25% C.31% D.50%.
21.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3/4     B.1/4     C.3/16     D.1/16
22.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② 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 ③ 搅拌离心
④ 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 ⑤ 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
A.①②④③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④⑤③
23.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009年7月20日报道,美国两位科学家发现Y染色体比X染色体的演化速度快得多,这将导致Y染色体上的基因急剧丢失,照此继续,Y染色体将会完全消失,人类的传宗接代将受到威胁。下列细胞中,肯定含有Y染色体的是
A.人的受精卵 B.果蝇的精子
C.人的初级精母细胞 D.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
24.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发生DNA分子的解旋
C.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25.下列关于染色体和DNA分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 ②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一定减半 ③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分子数目一定加倍   ④染色体复制完成时,DNA分子复制一定完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6.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菌,说明可能是由于DNA被水解后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后搅拌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受到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27.用褐色公鼠甲分别与黑色母鼠乙和丙进行连续多次杂交,乙的子代有黑色和褐色,丙的子代全为黑色。那么亲本甲、乙、丙中,属于杂合子的是
A.甲 B.乙 C.乙和丙 D.甲、乙和丙
28.下列各图中,能表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是
29.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在体细胞内的基因突变不能传给后代
B.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C.新物种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形成的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环境导致生物发生了变异并与环境相适应
30.下列关于突变与进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基因突变可以增加等位基因的数量,但突变基因都是隐性基因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D.突变的有利与否不是绝对的,往往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异
31.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该细胞可能存在
A.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一条X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C.两条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D.一条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32.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出现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
B.纯合子和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
C.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纯合绿色皱粒豌豆杂交的F2中,将出现1/4的变异性状
D.母亲色盲,父亲正常,就不可能生出色盲的女儿
33.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是红色。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分别是
A.雄性或雌性,aa B.雄性,aa或Aa
C.雄性,Aa D.雌性,Aa
34.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AABB)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aabb)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鲜红色的植株授粉,则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2鲜红:1蓝 B.2紫:1鲜红
C.1鲜红:1紫 D.3紫:1蓝
35.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基因型为AA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之比是
A.3:2:1 B.4:4:1 C.3:5:1 D.1:2:1
36.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B.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C.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遗传给后代
D.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37.某相对独立的海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AA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理论上F1代中A的基因频率约是
A.43% B.48% C.52% D.57%
38.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cter综合征(XXY)患者,从根本上说,该孩子的病因与父母中哪一方有关?发生在什么时期?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时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39.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分别与上述三种变异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①果蝇的白眼;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③八倍体小麦的出现;④人类的色盲;⑤玉米的高杆皱形叶;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③
C.②⑤;①④⑥;③ D.①④;②③⑤;⑥
40.若下图表示果蝇X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全部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
B.可推知DNA中具有非编码蛋白的片段
C.若含红宝石眼基因的片段缺失,表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D.该染色体的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不一定含有某些基因的等位基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7道题,其中41~46题为必做题,47题为附加题。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内。书写的答案如需改动,请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按题号顺序答题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二、非选择题
41.(9分)下列图甲是某动物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该动物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①过程主要发生在动物细胞的 中,催化该过程的主要的酶是 ;在⑥上合成②的过程称为 ,该过程需要
作为运输工具。已知该工具上的反密码子是CAG,则其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是 。
(2)由图乙可知, (填序号)构成了该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结构 ④的名称是 。
(3)已知该动物的DNA分子中共含有2a个碱基,则最多可构成 种排列顺序;若该DNA分子中含胞嘧啶m个,则其连续复制4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
42.(9分)下列图甲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某器官中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乙是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填序号)。
(2)图甲中A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E细胞的名称是 ;F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个体叫 。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甲中的 细胞所处的时期。
(4)图乙a~c中表示染色单体的是 ,Ⅳ对应于图甲中的 细胞。
(5)已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产生的一个生殖细胞中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甲中F所示,请在B细胞的相应位置注明染色体上分布的有关基因。
43.(7分)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甲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乙两种遗传病中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
(2)Ⅱ—5和Ⅲ—7可能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Ⅲ—8的乙种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初来源于图中的 。
(4)若Ⅱ—3和Ⅱ—4再生育一个女孩,则该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为 。
44.(10分)某农科所利用纯种小麦的抗病高杆品种和易病矮杆品种杂交,欲培育出抗病矮杆的高产品种。已知抗病(T)对易病(t)为显性,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其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分析回答:
(1)该农科所欲培育的抗病矮杆个体的理想基因型是      ,该基因型个体占F2中该表现型个体的 。
(2)F2选种后,为获得所需品种应采取的措施是 。
(3)为加快育种进程,可采用   育种,常用方法是 ,在育种过程中需经    处理才能获得纯合个体;此育种方法的遗传学原理是 。
(4)在育种过程中,一科研人员发现小麦早熟性状个体全为杂合子,欲探究小麦早熟性状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EE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将该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方案:让早熟小麦自交,分析比较 。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 ,则小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 ,则小麦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45.(10分)已知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果蝇,其细胞中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右图Ⅰ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原因是 。
(2)由图Ⅰ可知,该果蝇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在该过程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是 。
(3)已知果蝇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E、e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F、f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雄果蝇表现型及比例如右图Ⅱ所示。则:
①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
②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是 ;若让子一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
46.(5分)已知蜗牛壳上有条纹与无条纹的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
有条纹(显性) 无条纹(隐性) 合计
存活个体数 178 211 389
空壳数 332 279 611
合计 510 490 1000
(1)在这1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如果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2)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壳上 (有条纹、无条纹)的蜗牛更易被鸟捕食。经多个世代后,该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会 (增大、减小),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 实现的。
附加题
47.(10分)在小鼠中,体色由复等位基因控制:A控制黄色,纯合子致死;a1控制灰色;a2控制黑色。该复等位基因系列位于常染色体上,A对a1、a2为显性,a1对a2为显性。AA个体在胚胎期死亡。请分析回答:
(1)基因型为Aa2和a1a1的小鼠交配,其子代的表现型是 。
(2)假定基因型为Aa2和a1a2的小鼠进行多次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基因型同为Aa2的雌雄小鼠进行多次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 只小鼠,其表现型及比例为 。
(3)一只黄色雄鼠(A_)与几只灰色雌鼠(a1a2)杂交,其子代中 (能、不能)同时得到灰色和黑色小鼠,理由是 。
(4)已知小鼠的正常尾与弯曲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发育良好的纯合正常尾雌、雄小鼠各一只,纯合弯曲尾雌、雄小鼠各一只,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请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假设子代个体足够多)
①实验方案:
②结果预测:
高二模块考试生物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C 2.C 3.D 4.B 5.B 6.B 7.A 8.A 9.A 10.B 11.A 12.C 13.D 14.C 15.D 16.B 17.C 18.A 19.B 20.B 21.B 22.B 23.C 24.C 25.C 26.B 27.B 28.B 29.B 30.D 31.C 32.C 33.D 34.B 35.A 36.D 37.B 38.A 39.C 40.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共6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41.(9分)
(1)细胞核 RNA聚合酶 翻译 tRNA GUC
(2)②③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3)4a 15(a-m)
42.(9分)
(1)ABDE(2分)
(2)4 初级精母细胞 单倍体
(3)B
(4)b C
(5)如右图
43.(7分)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X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XBXb aaXBXB 或aaXBXb(2分)
(3)Ⅱ-3
(4)1/4
44.(10分)
(1)TTdd  1/3  
(2)连续自交直至不发生性状分离
(3)单倍体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低温诱导) 染色体变异
(4)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早熟:晚熟=2:1
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早熟:晚熟=3:1
45.(10分)
(1)不遵循 因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AbD、abd或Abd、abD(2分)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①EeXFXf 和EeXFY (2分) ②1:5(2分) 1/3
46.(5分)
(1)49% 70%
(2)有条纹 增大 自然选择
附加题
47.(10分)
(1)黄色、灰色
(2)6 黄色:黑色=2:1
(3)能 当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时,其与几只灰色雌鼠(a1a2)交配即能同时生出灰色和黑色小鼠。
(4)①任取两只不同表现型的雌、雄小鼠交配;(1分)
②Ⅰ子代只表现一种表现型,则亲代中雌性小鼠为显性,雄性小鼠为隐性。(2分)
Ⅱ子代雌雄小鼠各表现出一种表现型,则亲代雄性小鼠为显性,雌性小鼠为隐性。(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