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简介

安徽省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
命题人:柳 明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秦代墓葬中,出土了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印上的“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这表明 ( )
A.隶书的私印是冷贤的后人放进去的 B.这两种书写字体在当时同时流行
C.冷贤生前一定是著名的书法大家
D.隶书在当时已经形成为主流字体
2.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材料表达不出的历史信息是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当时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C.要实行大一统       D.汉初各家学派仍很活跃
3.秦始皇自称“始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他所创立的皇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周
时期的 ( )
①王位世袭制 ②分封制 ③嫡长子继承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历程中,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存在。下列各项中,能直接体现君
主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是 ( )
A.秦朝设立太尉 B.宋朝设立三司使
C.元朝设立中书省 D.清朝设立军机处
5.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
术。他的这一做法 ( )
A.违背了历史潮流 B.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C.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D.反映了司马迁的个人意志
6.清朝王应奎的《柳南续笔》中记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
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材料中的棉之功“过于蚕桑”的主要原因是( )
A.棉布实用价廉,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B.棉织技术代表了当时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成就
C.棉布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D.棉布温暖舒适,一直是中国民众的主要衣料
7.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列强侵华签约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与重庆被辟为通商口岸
密切相关的是 ( )
A.签订《南京条约》 B.签订《天津条约》
C.签订《马戈条约》 D.签订《辛札条约》
8. 康有为主张“改定地方新法,推行保民仁政”,孙中山主张“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二者在民权主义主张上的不同点表现在下列哪个方面 ( )
A.国家政权的性质 B.反对外来侵略
C.国家政权的组成 D.主张断发易服
9.进入民国时期,以“民”字当头的报纸受到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 ( )
A.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 B.为了发动民众力量进行民主革命
C.为了推动报刊业的快速发展 D.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
10.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 )
①反帝爱国运动 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秘密在农村”。为此,他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探索是 ( )
A.参加中共一大 B.领导南昌起义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2.1942年5月前后,日军曾提出要“合作经营”无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或签订租约租 用这两家工厂,荣德生都严词拒绝;曰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也不答应。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13.从我国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表中,你可以直接得出的认识是 ( )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 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 8% 4.2%
A.社会主义公有制广泛确立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式确立
14.1967年,有位作家说:“曾经有人说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却要说,做文人难,做作家尤难。”这位作家这样说的原因是 ( )
A.1 9世纪60年代缺乏创作素材
B.作家搞创作比较辛苦,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C.“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D.改革开放以后,“双百”方针没有得到及时恢复
15.1981年1月1日实施的新《婚姻法》第一次把完全不带政治色彩的“感情破裂”作为离婚的法理条件.这四个字迅速成为那个年代的社会流行语。这表明 ( )
A.男女真正实现了平等 B.我国的民主法制取得了显著成就
C.婚姻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 D.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
16.右图所示人物被称为“优良的改革家”,主要是因为他 ( )
A.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B.推动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确立
C.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D.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17.2010年5月11日,在英国伦敦,43岁的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最终
以工党13年执政终结者的角色,入主唐宁街10号,成为自1812
年利物浦勋爵嘉后,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卡梅伦会赞成下哪句话 ( )
A.“内阁、枢密院和国会都是国王的会议机关”
B.“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C.“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D.“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18.结合所学知识,区别德国和日本近代化道路的不同点是 ( ) A.对外侵略扩张 B.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19.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0.艺术作品往往体现鲜明的时代主题。下列作品中不能体现当时时代主题的是 ( )
A.《衔尔腥忙》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自由引导人民》 D.《日出·印象》
21.列宁主张“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这一观点在苏俄(联)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 (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
22.自从欧盟的前身欧共体成立以来,欧盟已发展成一个拥有27个成员国的国际组织。欧盟雄心勃勃,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一体化建设,一方面继续向周边扩大,希望将欧洲诸多国家融合成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实体。这一发展势头对世界的影响有 ( )
①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②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③有利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④不利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23.日本前首相小泉谈到安理会改革问题时指出,“日本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关键”,“……为它取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列关于小泉言论的推理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战后日本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
B.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C.日本试图取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D.日本确立了新的争霸世界政策
24.1981年里根上台耐,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里根政府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这里“右转”的意义是 ( )
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 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
25.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世界各国众多的电视台对世界杯进行了现场直播,并对南非各比赛场地的天气也作了及时预报。这说明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 ( )
A.展示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 B.娱乐功能
C.传播资讯 D.开展远程教育
二、 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
在信息困难的农耕时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国家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广大地域上的不
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
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在统一体中的中国试图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但终因各种因素而失败。
——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东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4分)
(2)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代议制确立有哪几种方式?请各举一例说明。(6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当时中国有识之士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作的尝试。并分析其失败的根本原因。(6分)
(4)综合上述,简要阐释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相互关系。(2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开创了地理发现时代,同时使得中华帝国的海权、海上贸易、航海技术、舰队规模和实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其中郑和舰队的实力不但远远超过了亚洲各国的水师,甚至超过了欧洲各国海军的总和。由于统治者的原因,郑和开创的时代没有给中国带来革命性的动力。相反,西方世界在郑和100年后开始了工业文明并最终全面超越了中国。 ——新浪军事
材料二 1764年珍妮机发明和使用,使织布业明显落后。而水力织布机的出现又使纺纱业处于滞后而需要进一步的技术革新。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用做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引起了第一次技术和工业革命的高潮。
材料三 1850~1870年,英国经济增长率为3.12%,1870~1913年为2.1%;英国在世界 工业生产中的比重,1870年为三分之一,1900年为五分之一,1913年为七分之一; 生铁产量1890年被美国超过,1900年仅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不到德国的二分之一。——《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郑和开创的时代没有给中国带来革命性的动力”?(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西方世界在100年后“并最终全面超越了中国”的原因。(4分)
(3)指出材料二中英国的技术革新首先发生于棉纺织业的原因,这次技术变革对英国社会近代化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德国迅速发展的国内有利因素。(4分)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 图二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 《巴黎圣母院》 德拉克洛瓦的《西奥岛的屠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2分)
(2)据材料二,近代理性精神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理性主义思潮对欧洲和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5分)
(3)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在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 材料四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证恩格斯的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3分)
 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命题人:贺联芳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
两千余年来,“学而优则仕”作为以学致仕的信条被读书人奉行不渝。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以后,“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成了士子生活的金科玉律。
“学而优则仕”传统在历史演化中对中国社会产生过积极影响。它确立了学问作为政府取吏的标准。以学取士将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吸引到官员队伍中,保证了政府运作始终处于接受过儒家道德教训的文吏手中。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不得不接受叔孙通的名言“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并视之为治国要诀,对书生保有相当的尊重。文吏统治造就了“士”作为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也促成了“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三国演义》塑造了名士祢衡裸体痛骂曹操而为曹操所宽宥的形象,近代文化名人章太炎以大勋章作扇坠在袁世凯的总统府门前大诟袁氏包藏祸心,而被袁氏所容忍,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士子对世道民心的巨大影响,无论是是治世英雄,还是乱世奸雄,都不能不有所忌惮。另一方面,读书人坚守位卑不忘忧国的信条,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将平生所学贡献于国家民族,都与学优而仕传统有关。
中国历史上,所谓“贵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不是全由血统决定。对社会各等级的人而言,通过以科举制度为体现的“学优而仕”途径跻身于士大夫阶级之后,可以加入孟子所说的“劳心者”之列,由“治于人”而变为“治人”,从而由“贱”入“贵”,成为“贵族”。正是由于学优而仕传统为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整个中国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划分才不像印度种姓制度那般僵死。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创造出多少“平等”观念,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信众以信教而为自己争得了平等地成为上帝仆人的权利,而中国的士子们则由学优而仕获得了参与政治的平等权。
“学而优则仕”传统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是源于以“仕”为“学”之鹄的这个既定前提。在“家”“国”一体的宗法专制时代,以“学”而至仕途,最终结局只能是以学问服务于帝王的“家天下”,“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成为士子们的必然归宿。在帝王“家天下”附庸关系的等级网中,主仆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对主子的物质和精神的依附,于是,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成为越两千余年不变的通例。被“学而优则仕”信念和科举功名诱入帝王彀中的天下的士子们,在主子面前只能“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在“食君俸禄,为君分忧”的附庸伦理支配下,为帝王的“家天下”的长治久安耗尽心力,以便在等于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青史上留取功名,博取“忠”、“贤”、“能”的赞辞。
(删改自《“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
1.下列对“学而优则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优则仕”使士子们凭“学优”而跻身士大夫阶层,并得以平等参与政治。
B.“学而优则仕”使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被吸引到官员队伍中。
C.“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历史上读书人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传统。
D.“学而优则仕”是封建社会一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以学取士”的科举制度。
2.下列关于“学而优则仕”负面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子把做官作为自己读书的目的。
B.士子被科举功名引诱,在君主面前只能唯唯诺诺。
C.形成了宗法制度下的“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
D.士子为帝王的“家天下”耗尽心力,以便在相当于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青史上留名。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都将“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视为治国要诀,“士”此成为“四民之首”。
B.在帝王“家天下”附庸关系的等级网中,士子们对帝王有物质和精神上的依附,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
C.中国社会等级制度中的“贵族”阶层并不由血统决定,很多读书人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劳心者”“治人者”,改变自己的等级命运。
D.《三国演义》中祢衡痛骂曹操而被宽恕,章太炎大骂袁世凯而被容忍,只是因为“士”阶层有着“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佑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初,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赵普为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太宗即位,加昉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十一月,普出镇,昉与琪俱拜平章事。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
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好接宾客,江南平,士丈夫归朝者多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或谓佖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佖曰:“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 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昉始信之。上由此益重昉。   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
至道二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薨,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普寻出镇 寻:不久
B.何敷诣之 诣:拜访
C.是市私恩也 市:买卖,交易
D.台吏掖之以出 掖:选拔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其乡人武济川预选 求其能继之者
B.昉之知贡举也 洎草制深攻诋之
C.此吾所以重之也 台吏掖之以出
D.为秘书郎 我为廷尉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昉本来是后汉朝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B.李昉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因为受到同乡武济川的牵连,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来又恢复到中书舍人一职。
C.李昉在担任中书时,对那些前来求官的人一律都严词拒绝,自己绝不会提拔任用官员,而是让皇上定夺。
D.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后因摔倒而去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5分)
译文:
(2)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5分)
译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8分)
滁州西涧①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淮中晚泊犊头②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注】①《滁州西涧》作于德宗建中四年,当时诗人正在滁州刺史任上。②苏舜钦曾被诬陷,削籍为民,流寓苏州。此诗系诗人回苏州途经淮中时所作。
8.简析两首诗中的春草、渡船的形象有什么不同?(4分)
9.两首诗分别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作简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李密)
(2)潦水尽而寒潭清, 。 (《滕王阁序》 王勃)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杜牧)
(4) ,水面清圆,一 一风荷举。 (《苏幕遮》周邦彦)
(5)风急天高猿啸哀 , 。 (《登高》杜甫)
(6)忽魂悸以魄动 , 。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7) ,唯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8)岁暮阴阳催短景, 。 (《阁夜》 杜甫)
三、(25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1-14题。
水汪汪的眼
朱以撒
对于深度的认识,我不是从书本开始的——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很难领会数字给予的启蒙,譬如我们身处海平面多少米。家园中曾经有过的三眼汪汪的古井,如同三枚饱满滋润的水印子,钤盖在我敏感的皮肤上。
井的出现使我对于深度有了抚摸的可能。间接地通过井绳,与深井接触。平静的水面,随着邻里结伴汲水,三四个小木桶此落彼起,烂银子似地荡漾波光。甚至在早睡的梦里,还能听到大人们借着洁白的夜色浇灌、木桶击水或者桶帮与井壁磕碰的声响。一眼古井,经过漫长时日的打磨,已经泰然与人亲和,不需要后人特意花费心机护理。轻松地享用,减少了人们对古井的牵挂——人的本性通常如此,譬如那些会讨会要咋呼不休的人,往往得到满足;而斯文缄默者总是被人淡忘。“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贬低的口吻里,分明涉及了井的固有状态,它狭窄如眼,缺乏宏大的格局和开阔的气派。只有与古井为邻的人才知道,古井的周围远比其他地方翠绿和润泽,有一缕草浆汁水的生生气息在井栏边无声漾开。没有人去追问井的来源,对于清亮照人的水和井内黑暗下去的视线,即便不联想纷起,却没有一个人表示贪欲——共同拥有,人们的心态都平静得如同井内的水。
时日在井底下流逝。当年的锋棱锐利已经成为钝拙,曾经崭新的色泽变得泛黄,一些黧黑的苔藓,星星点点地附在井壁上,让人一眼望去发出井已老矣的感叹。冬温夏凉,井水在浑然无声的节候里默契转换。这样的井是苍天幽深的眼神,水汪汪地参透一切天机世相。
不能如愿的井让人难堪。当初那位手执罗盘看风水的人已经走远,掘到底才知道——问题来了。有的井水量涓滴;有的则过于充沛,溢出不止;还有的不可食用。一眼井让人失望了,必然果断填埋。掘出来的土才见到阳光,又匆匆返回潮湿的地下,堆挤压实。这时主人庆幸的是,好似一个出了瓶子的魔鬼,又被计谋引回——一个生命在瞬间夭折。这样一来,直到现在仍然使用的井,它的生命质量令我们感佩莫名。
如果不是有意填埋,一眼井的年龄要远远超过一个人、一个时代。深邃的井让人想起同样长久的大树,一个向下延伸,一个朝上生长。巨大的树干让人联想起浑圆的井口和向下延伸的黑幽幽的井道。如果不是雨水落入井内,或者风掀动树枝,安静是它们的共同语言。干枯的井令人想起干枯的树,意味着生命已经走远,只是残骸遗留。古井的命运比古树更为悲怆,它甚至就成了垃圾倾倒的场地,远远不如枯树在烈焰中焚化快慰。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的高楼越来越多,古井必然越来越少。许多高楼底下就是被填埋结实的井,发不出丝毫呜咽。即使是幸存的井,井沿上已很少汲水的印记,人们只需两个手指头轻轻捻动精致的水龙头,水便喷涌而出,一种姿势从此消失。
曾经水井密集的村庄,大片大片地迁移走了。时代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不安地移动。整个村庄搬得彻底干净,车运马驮,手提肩扛,甚至一些破烂用具也因为车厢尚有空隙登上了旅程。在搬不动的物品里,井是最典型的,没有谁能把它移走。是人遗弃了井,还是井背离了人?当人们在新的居所,品着茶,觉出口味不对,才会想起丢在荒村中的井如何甘美,想起曾经过往的日子,想起井沿边的许多故事。不必设置悬念,一口与自己童年、少年每日相伴的古井,那种清新,连同水汪汪的神秘,已经沁入体内,纵使远走高飞,怀乡的主题如新月一般静静升起,也就是从不变的古井开始的吧。爱迁徙的人与移不动的井,如长风之于古树,不能互相厮守是一种必然。只能这么去面对了,当一眼古井孤零零地停留在荒村里,倒映着孤月,它的凄美将使我们更加怜爱。
那些对于古井,不,就是对于一般的井也一无所知的少年,和那些曾经享受着绠汲之乐的少年相比,体验中肯定缺失了一个空间。一定会有些人在拨弄着便利的水龙头时,会在自己回眸的角度里,看到地下的潜流正在深处发出渴望的冲动,期待着涌出,重新成为生活的甘霖——我们所说的美感,一口井也足够赐予我们的了。
(选自《2002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有删改)
11.第二自然段写到井,其中写到人们对井的淡忘和“坐井观天”等对井“贬低的口吻”,这样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塑造井的形象有什么好处?(6分)
12.从艺术表达的角度鉴赏文中两个画线句。(5分)
(1)许多高楼底下就是被填埋结实的井,发不出丝毫呜咽。(2分)
(2)当一眼古井孤零零地停留在荒村里,倒映着孤月,它的凄美将使我们更加怜爱。(3分)
13.纵观全文,作者以“水汪汪的眼”为题,有哪些隐喻意义?请分条作答。(6分)
14.这篇散文的结尾耐人寻味,试作简要赏析。(8分)
第Ⅱ卷 表达题(24分)
15.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一项是( ) (3分)
A.葱茏 山青水秀 碑帖(tiè) 疾风劲(jìn)草
B.抉择 好高骛远 潜(qiǎn)力 烜(xuān)赫一时
C.辐射 披星带月 追溯(sù) 绰绰(chuò)有余
D.坐落 再接再厉 悄(qiǎo)然 罄(qìng)竹难书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宝集团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巴掌拍不响,董事长李一奎和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共商计策,共谋发展,创建掌控生物技术大格局。
B.面对那些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政府绝不能虚与委蛇,做表面文章,而应真诚地拿出解决方案。
C.5.7级地震给江西瑞昌、九江带来了巨大损失。地震发生时,人们的惊叫声、呼救声,房塌楼倒的轰鸣声,声声振聋发聩。
D.李明的父母都下岗了,家里十分困难。我们几个好朋友便鼎力相助,帮他凑了新学期的学费,渡过了难关。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近几年,报纸、杂志和电视经常出现语言运用不规范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某些文字工作者本身水平有限却又卖弄学问造成的。
B.第一次在美国后院出现的俄罗斯军舰,是对北约派遣舰队进入黑海和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一次反击。
C、让子弹飞,让物价飞,别让血汗工钱飞!——这是讨薪8年未果的民工打出的“最潮标语”,他们想以此引起政府和媒体注意,希望能够如愿讨回工钱回家过年。
D、年初《宫》的热播,更是将穿越热推至高潮,引来无数“穿越迷”的大力追捧,连续16天在全国同时段收视称王,收视率至少突破5%以上。
18.按要求重组下面的句子。(可增删个别词语)(4分)
①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②植物学家和园艺师共同努力
③昙花的开花时间可以延长 ④生长激素和新的栽培技术普遍应用
(1)强调“科技人员的努力”(2分)
(2)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我们的母语汉语,如春之牡丹,夏之芙蓉,秋之海棠,冬之腊梅,令人喜爱、陶醉。尽管今天信息高速公路已将全球连接成一个村庄,尽管你的作品可能进入不同语言,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但即使如此,有些深层次的东西仍然无法转译转达,无法获得对等理解。它们涉及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一种文化的深层编码,它们都被封存在母语里,对一些人会敞开,对其余人却长久缄默。我们如何使美国人懂得为什么“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作为一种衡量尺度,语言的可靠性甚至远在肤色之上。余光中问得尖锐:“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我们只能在母语中生存。一个汉语写作者,与其孜孜于让外国人说好喝彩,梦寐以求登上斯德歌尔摩的颁奖台,不如潜心倾听他生息其上的那片土地的歌哭,用母语的音符谱写一部部交响乐或者一支支小夜曲。只有对汉语具有像对母亲般的深情,才能够把握那一支族系的血脉,贴近那片土地的秘密,从而成功地记录、描绘和抒写,使自己的生命借助作品得到延长和扩大,使生存变得坚实。
说明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2分)
简要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3分)
20. 仿照下列句子,再写两句其他老师的说法。(运用比喻、结构相同)(6分)
例句:语文教师说,友谊是一篇绝妙的美文,能让灰色的心情变得亮丽。
21.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待人、处事以及许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请以“留一条缝隙”为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安徽省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
命题人:张晓明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读甲乙丙丁四地12月22日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图,就纬度位置而言 ( )
①甲地可能在北半球也有可能在南半球
②丙地纬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乙地
③乙地地球自转线速度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甲地
④丁地肯定在寒带范围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读“某日地球日照图”(图2)和“某卫星绕地球运动轨迹示意图”(图3),回答2—3题。
2.如果此时赤道上西半球部分全部处在夜半球,则北京时间是 ( )
A.3:20 B.15:20 C.2:00 D.14:00
3.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是90分钟。从上述时间开始,该卫星连续飞行四圈后,图3中最靠近晨线的城市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8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图。回答4—5题。
4.该地区的地形名称是 ( )
A.冲积扇 B.三角洲 C.河谷平原 D.低山台地
5.图中M处的潜水埋藏深度为 ( )
A.235米 B. 75米 C.16米 D.5米
黄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居世界大江大河之冠,而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500多亿立方米,黄河水沙极不平衡。使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向“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发展。据此回答6- 8题。
6.下列四幅图中,可表示黄河下游的是(实线为河流,虚线为潜水线,单位:米)( )
7.黄河水输沙能力强大,主要取决于 ( )
A.黄土高原土层疏松 B.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
C.黄土高原中下游落差大 D.黄河终年水量丰富
8.当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后,黄河中游大雨后的流量曲线将会是下图中的 ( )
下面左图中MC、MD分别为某棵树一年中正午时刻最长和最短的影长,它们与河流AB段正好垂直,左图中C所在河岸比B E岸冲刷严重。右图中两曲线A、B分别代表左图中A、B两处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据此回答9~10题。
9.关于上图中河流的正确判断是 ( )
A.该河流位于南半球 B.该河流位于热带地区
C.该河流AB段自北向南流 D.该河流AB段自东向西流
10.该河的流量大小与树影长短呈负相关,则该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甲乙两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11~13题。
甲 乙
11.该区域从甲图到乙图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 )
A.士壤更肥沃 B.热量充足
C.降水更丰沛 D.光照更充足
12.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 )
A.年总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减少
C.地带性植被改变 D.自然灾害减少
13.图中反映的问题,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 ( )
A.调整作物布局 B.改善能源结构
C.提高消费水平 D.推广无氟冰箱
下图为“世界铁路大陆桥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①②③三图中“大陆桥”连接的各大城市,其共同之处有 ( )
A.“大陆桥”东端的城市都是本国首都
B.“大陆桥”东端的城市均位于大河冲积平原上
C.“大陆桥”西端的城市最冷月均温在0°C以上
D.“大陆桥”西端的城市附近海域均有著名渔场分布
15.关于大陆桥经过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③两图“大陆桥”所经国家都有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
B.②、③两图“大陆桥”所经国家都有水稻种植业
C.①、③两图“大陆桥”东端7月都高温多雨
D.①、②两图“大陆桥”西端作物生长期一致
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读下列国际性运河,回答16~17题。
16.属于洲际分界线的运河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内河航道网是由天然水系航道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运河组成的水路运输网络系统,能够形成庞大的内河航道网的运河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回答18~19题。
18.对图中A、B所示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本区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B.本区是世界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代表性农作物是椰枣
C.河流a是底格里斯河,注入波斯湾
D.B地区的房屋墙比较厚、窗子比较小
19.关于C湖两侧广阔的平原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地中海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 B.降水丰富,适宜水稻生长
C.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适宜棉花生长 D.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读下图回答20~23题。
20.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
21.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23.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图,该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
为75°26′。据此完成24—25题。
24.计划在①②③④待开发土地新建一些工厂,从环境效益考虑,其中不合理的工厂是( )
A.①处建皮革厂 B.②处建酿造厂
C.③处建电视机装配厂 D.④处建棉纺织厂
25.该城市郊县农业产业结构的改革方向,合理的是 ( )
①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条件,大力发展热带作物种植业及其相关的加工工业
②从城市近郊向外形成蔬菜(乳肉禽蛋)、小麦(棉花)等农业基地
③扩大原有工业基地的规模,大量吸收劳动力
④发展小麦、花生等加工工业或利用城市协作条件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镇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综合题 本卷共3大题,共50分)
26.(21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比较左图中A、B两地区的地貌特征,并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成因。(6分)
(2)左图中M、N两城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别是2681毫米和1498毫米。试分析其差异的原因。(3分)
(3)左图中P地所属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试分析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6分)
(4)推断右图中甲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7.下图甲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途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2分)
图甲
(1)图甲中四个城镇中A和C两城镇一年里发生浓雾的频次最高,试说明其原因;(2分)
(2)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从D城镇沿直线到A城镇的人,一路上感受到风将如何发生变化 (从风向、风速简要分析)(4分)
(3) 如乙图所示: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000—3000米时,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6分)
图甲中最可能出现冻雨的城镇是 ,
原因是:
28.读某区域图回答。(17分)
(1)分析图中3500°等积温线的分布规律及成因。(4分)
(2)分析丙地所在平原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及其成因。(7分)
(3)说明该区南部丁河流的最大特征。(2分)
(4)说明甲地以西地区最大的地貌特征和生态问题。(4分)
 
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理科数学试卷
命题人:赵 亮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已知全集U=R,集合,则=( )
A. B.
C. D.
2、若等差数列满足,则公差为( )
A.1 B.2 C.1或-1 D.2或-2
3、在钝角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若,则最大边c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在等差数列中,,则此数列前13项的和=( )
A.13 B.26 C.52 D.156
5、复数(i为虚数单位)的实部是( )
A.-1 B.1 C. D.
6、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a的值为( )
A. B. C. D.
7、在中,,三边长a,b,c成等差数列,且,则b的值是( )
A. B. C. D.
8、平面向量夹角为=( )
A.7 B. C. D.3
9、定义:在数列{an}中,若满足-=d(n∈N*,d为常数),我们称{an}为“比等差数列”.已知在“比等差数列”{an}中,a1=a2=1,a3=2,则的个位数字是( )
A.3      B.4      C.6      D.8
10、一正数等比数列前11项的几何平均数为32,从这11项中抽去一项后所余下的10项的几何平均数为32,那么抽去的这一项是( )
A.第6项     B.第7项 C.第9项 D.第11项
11、某医院近30天每天因患甲型H1N1流感而入院就诊的人数依次构成数列{an},已知a1=1,a2=2,且满足an+2-an=1+(-1)n(n∈ N*),则该医院30天内因患甲型H1N1流感而入院就诊的人数共有( )
A.231   B.232 C.255 D.247
二、填空(每题6分)
12、在等比数列中,若,则公比q的值等于 。
13、定义式子运算为,将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偶函数,则n的最小值为 。
14、若两个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分别为,且满足,则
= 。
15、已知,则的夹角为 。
16、若关于的不等式存在实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7、有下列说法:
①是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数列是等差数列;
②若
③已知函数若存在,使成立,则
④在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若,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
18、(13分)已知函数f(x)=cos (+x) cos (-x),g(x)=sin 2x-.
(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h(x)=f(x)-g(x)的最大值,并求使h(x)取得最大值的x的集合.
19、(13分)已知数列{an}为等比数列.
Tn=na1+(n-1)a2+…+an,且T1=1,T2=4
(1)求{an}的通项公式.
(2)求{Tn}的通项公式.
20、(16分)已知函数f(x)=x2-8lnx,g(x)=-x2+14x.
(1)求函数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2)若函数f(x)与g(x)在区间(a,a+1)上均为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3)若方程f(x)=g(x)+m有唯一解,试求实数m的值.
21、(17分)函数f(x)对任意.
 安徽省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无答案
命题人:宋杰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60分)
1、2011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将正式实施,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这说明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③国家开始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民主是专政的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2010年11月,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受权征集群众对《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意见建议。浙江省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留言提交的意见和建议就超过300条。群众通过网络留言发表意见和建议是
①公民依法行使政治自由的体现 ②公民意识增强的重要表现
③政府赋予公民提案权的表现 ④政府决策的决定性因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下列能体现我国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的是
A 2011年1月21日,河南省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选举叶冬松为主席
B 西藏举行第五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
C 2011年1月18日,刘伟平被选举为甘肃省省长
D 2011年1月,重庆人大会议选举王立军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4、2010年11月,国家科技部公示“973计划”项目预算安排初步方案。这体现了
A 政府和群众共同履行文化职能 B 政府决策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C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D 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理念
5、2010年5月,山东省2010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启动,全省选聘了2633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
①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 ②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推进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下列活动中,属于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有
①201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②2011年1月,国务院通过《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
③2011年,商务部将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以促进消费的发展
④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2011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2010年10月,安徽省人民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以及《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表明政府在行使
A 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 B 文化职能和经济职能
C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经济职能 D 政治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8、国际在线2010年12月22日消息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近日表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审计机关共完成对16万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这表明
①政府加强自身在依法行使权力方面的建设 ②政府加强系统内部的监督
③反腐败进人一个新的阶段 ④政府按法定的程序行使权力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9、2010年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强化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这说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中的( )
A.社会管理 B.市场监管 C.经济调节 D.公共服务
10、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军备),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的回答诠释了树立政府权威的价值,这对我国政府工作的启示有
①加强立法工作,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②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监督,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④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2010年6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41票赞成、7票反对、1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这说明
A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国家行政机关 B 法律是多数人意志的体现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D 政府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2、2011年1月,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在郑州联袂召开。从本质上看,“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
A 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 B 成员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
C 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D 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
13、2010年12月6日至7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青海的全国人大代表组成视察组,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集中视察。这表明我国人大代表的主要职责是
①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②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③在工作、学习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④依法行政,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2010年11月20日,辽宁省文化厅召开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基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5、2011年1月,福建省政协委员提交提案,认为应通过建立市场准人和准出制度等措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安全。这表明政协是在
A 履行经济管理职能 B 参与国家政策的执行
C 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D 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
16、2011年1月21日,甘肃全省民委主任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强调,要着力推动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
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苯的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7、2011年1月,重庆启动一项保护重点寺观教堂的计划,预计修缮工作将投人9亿多元。这表明
①我国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④我国公民的信教自由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8、温家宝总理指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确保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进一步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下列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
③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④民族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9、201I年1月,美国白宫发言人强调指出,中国必须采取行动重新平衡人民币汇率:美国财政部长也指出,人民币汇率调整不是要不要做的事,而是非要做的事。美国做法侵犯了我国的
A 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杈
20、2011年1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就共同努力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这表明
①中美两国在具体利益上是完全一致的 ②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国际关系是瞬息万变、捉摸不定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1、2011年1月4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时指出,当前朝鲜半岛局势依然复杂敏感。我们呼吁有关各方采取负责任的态度,积极互动,推动局势尽快回到对话协商轨道。中方将一如既往,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为朝鲜半岛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是因为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③我国需要为自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④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朝鲜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2、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两个对子”相对应的是
①指鹿为马 乐极生悲 ②形谢神灭 理生万物
③盲人摸象 削足适履 ④沧海桑田 断章取义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23、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段话的哲学内涵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变革的思想结晶
24、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国务院于2010年11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人新阶段,必须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防止“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现象的发生。这表明
A 立足主观愿望可以改变规律 B 物质决定意识,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C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 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
25、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性反映 B.主观可以决定一切
C.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27、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上述要求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 中国共产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B 做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C 正确的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 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28、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试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的效果,又可以节约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A 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B 有些认识不需要通过实践即可获得
C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D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9、下列与“知暵潦(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哲理相同的是
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②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
③百闻不如一见 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0、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和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说明 (  )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 ②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材料一: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中央政府积极应对,坚持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实现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的转变,中国宏观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材料二: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纵观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理。(4分)
(2)运用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所发生的变化。(4分)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2001年广东省发生一系列“瘦肉精”中毒事件以来,“瘦肉精”引起了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家迅速采取一列措施和并制定《兽药法》等有关的法律。2011年3月,央视再次报道在饲料非法添加“瘦肉精”。 “瘦肉精”缘何十年难禁?究其原因:喂了添加瘦肉精的饲料,能增加猪的瘦肉含量,能卖高价;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企业缺乏职业道德等因素。
材料二: 针对央视3·15特别行动报道的“瘦肉精”猪肉事件,商务部督导组立即赴河南督察,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也相继发出紧急通知:严查瘦肉精严,严防瘦肉精用于食品生产。同时,农业部等九部门联手启动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对于此事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双汇集团深表歉意,并责令相关公司停产自查,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对此次事件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全面检查,进一步强化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力,确保食品安全。河南省对涉嫌失职、渎职的公职人员进行了免职、停职开除公职、刑事拘留等严肃处理。
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企业、消费者、党和国家为什么都要重视产品质量?(12分)
3、材料一: 在“平安重庆”建设动员大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指出:百姓是“衣食父母”,他们有事着急,写信上访,我们当然要认真对待。干部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不要一听上访就嫌麻烦,就认为是“小题大做”,甚至“无理取闹”。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痛痒,耐心听取他们的诉求。
材料二: 为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批准到2010年底共计投资4万亿元,用于包括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生态环境、灾后重建工程和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以及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等。目前,许多地方政府也纷纷跟进公布了庞大的投资计划。人们在欣喜之余,也存有深深忧虑:会不会出现新一轮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如何防止由此产生的一些腐败现象?……为能够直接听到民声,更直接地接触民意,许多地方政府在投资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知情,请群众监督、让群众检查,请群众评议、让群众满意。
材料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过程:
(1)材料一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有何启示?(4分)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各级政府应怎样才能化解人们的“深深忧虑”? (8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什么特点?(8分)
 
国家发改委启动“共绘新蓝图”----我为规划建言献策”活动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建议》和民意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文科数学试卷
命题人:赵 亮
一、选择题
1、设集合则( )
A、R B、且 C、 D、
2、在R上定义的函数是偶函数,且若在[1,2]上是减函数,则 ( )
A、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B、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C、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D、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3、若的值域是,则与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4、己知,则的最小值是( )
A、2 B、 C、4 D、
5、关于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 B、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根
C、方程有一个正实根,一零根 D、方程有一负实根,一零根
6、若△的内角A满足,则( )
A、 B、 C、 D、
7、数列1,1+2,1+2+4,…,1+2+22+…+,…的前次和那么的最小值是( )
A、7 B、8 C、9 D、10
8、己知函数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9、在△中,若将△绕直线BC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是( )
A、 B、 C、 D、
10、O是平面上的一定点,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11、设函数,其中则导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2、,则= 。
13、设则函数的定义域是 。
14、己知某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直角边长为1,那么这个几个体的表面积为 。
15、设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根,则的最小值为 。
16、给出下列结论:
(1)命题“若P则或”的否命题是“若则且”
(2)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若,则”
(3)命题“存在能被10整除”的否命题是“不能被10整除”。
(4)命题“任意”的否命题是,其中正确结论的命题是 。
三、解答题
17、二次函数满足且过(0,0)点
(1)求:的解析式。
(2)在区间[-1,1]上,的图像恒在的图像上方,试确定实数的范围。
18、设函数其中向量。
(1)求最小正周期与单调递减区间。
(2)△,分别是角的对边,己知△的面积为,求的值。
19、如图在五面体ABCDEF中,平面ABCD,AD∥BC∥FE,,M为EC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BF与DE所成的角的大小
(2)证明:平面平面CDE
20、在数列中,
(1)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21、己知函数的图像在与轴交点的切线方程是
(1)求的解析式
(2)设函数,若的极值存在,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函数取得极值时对应的自变量的值。  
班级 姓名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物理试卷
命题人:周 坤
(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分值:100分)
本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案卷对应位置处。
第I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设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满足题设要求,请将满足题设要求的选项选出来。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否则该大题不予记分。
1.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垂直电场线方向移动电荷,电荷的电势能一定是不变的
B.带电小球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为零,该点场强不一定为零;
C.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电荷,电荷的电势能一定是减少的;
D.带电小球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为零(其他外力不计),该点电势一定为零;
2.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用Ua、Ub、U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电场强度,可以判定( )
A.Ea>Eb>Ec B.Ua-Ub=Ub-Uc
C.Ea=Eb=Ec D.Ua>Ub>Uc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已知定值电阻R1=10Ω,R2=8Ω。当单刀双掷开关S置于位置1时,电压表读数为2V。则当S置于位置2时,电压表读数的可能值为( )
A. 2.2V B. 1.3V
C. 1.9V D. 1.6V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变阻器的全阻值为R,关于各部分的功率,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R0=r,R上消耗的功率达到最大值;
B.当R0=r+R,R0上消耗的功率达到最大值;
C.当R0=R+r,R0上消耗的功率达到最大值;
D.当R+R0=r,电源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
5.如图所示,在某一真空空间,有一水平放置的理想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E=mg/q)若正极板A以固定直线00'为中心沿竖直方向作微小振幅的缓慢振动时,恰有一质量为m带负电荷的油滴以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平行板之间,则带电油滴在电场区域内运动的轨迹是(设负极板B固定不动,带电油滴始终不与极板相碰)( )
A.直线
B.正弦曲线
C.抛物线
D.向着电场力方向偏转且加速度作周期性变化的曲线
6.如图所示电路中,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I1减小,I2不变,U减小
7.如图电路所示,当ab两端接入 100V电压时,cd两端为 20V;当 cd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V,则R1∶R2∶R3之比是( )
A.1∶2∶4 B.2∶1∶1
C.4∶2∶1 D.3∶2∶1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R1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V1并联在R1两端,电压表V2并联在R2两端),若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ΔU1和ΔU2(均为绝对值),则ΔU1和ΔU2的大小关系是( )
A. ΔU1<ΔU2 B.ΔU1=ΔU2
C.ΔU1>ΔU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虚线 a 、 b 、 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 P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三个等势面中, 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电势能较大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较人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较大
10.a、b、c三个α粒子由同一点垂直场强方向进入偏转电场,其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恰好飞出电场,由此可以肯定( )
A.在b飞离电场的同时,a刚好打在负极板上
B.进入电场时,c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
C.b和c同时飞离电场
D.动能的增量相比,a的最小,b和c的一样大
11.如图所示为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重物的重量为500N,电源电动势为110V,不计电源内阻及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0.90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为5.0A,可以判断:( )
A.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550W
B.提升重物消耗的功率为450W
C.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22Ω
D.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4Ω
12.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 E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θ≠45°),场中有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的带电小球,用长为 L 的细线悬挂于O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恰好水平.现用一外力将小球沿圆弧缓慢拉到竖直方向最低点,小球电荷量不变,则在此过程中:( )
A.外力所做的功为mgLcotθ
B.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增加 qEL ( sinθ+cosθ)
C.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增加 2mgLcotθ
D.合外力所做的功为0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实验与探究: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如左下图是欧姆表的原理图,电流表的满刻度电流值是125微安,电池的电动势是1.5伏。若把表盘改画成欧姆数的刻度,则表盘正中央的电阻刻度值应是   千欧,表盘的最右端电阻刻度值应是 欧。
14.实验室进了一批低电阻的电磁螺线管,已知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电阻率ρ=1.7×10-8 Ωm。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试验来测算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长度。他们选择了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导线和学生电源等。
(1)他们使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请填写第②步操作)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档“×1”;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螺线管金属丝的两端相接,多用表的示数如右图所示。
(2)根据多用电表示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应从上右图的A、B、C、D四个电路中选择_________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
(3)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mm;
(4)根据多用电表测得的金属丝电阻值,可估算出绕制这个螺线管所用金属丝的长度约为_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
15.(10分)一个带正电的微粒,从A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沿直线AB运动,如图,AB与电场线夹角θ=30°,已知带电微粒的质量m=1.0×10-7kg,电量q=1.0×10-10C,A、B相距L=20cm。(取g=10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求:
(1)说明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性质,要求说明理由。
(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3)要使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微粒射入电场时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16.(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0.2kg的物体带电量为4×10-4C,从半径为0.3m光滑的1/4圆弧滑轨上端静止下滑到底端,然后继续沿水平面滑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整个装置处于E=103N/C的匀强电场中,求下列两种情况下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1)E水平向左;(2)E竖直向下。(g取10m/s2)
17.(10分)如图所示,有一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内阻r =0.6 Ω,R =10 Ω,U =160 V,电压表的读数为110 V,求:
(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
(2)输入到电动机的电功率是多少?
(3)在电动机中发热的功率是多少?
(4)电动机工作1 h所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18.(10分)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8V,内阻r=1Ω,外电路中电阻=5Ω, =6Ω,平行板间距d=2cm,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位于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A,平行板间静止悬浮着一个电量q=8×10-7C带负电的微粒,(g=10m/s2 )试求
(1)滑动变组器的总阻值;
(2)微粒的质量;
(3)上、下调节滑动头P时微粒的最大加速度
 
1
2
E
θ
O
A—V—Ω
5000Ω/V
2500Ω/V
~
Na
2.5 5.0 2.5P
~

~
V
~

Ω
Ω
OFF
100
10
1
2.5
10
50
250
500
500
250
50
10
2.5
×1
×10
×100
×1k
V
~
V
mA
+

Ω
A
V
Rx
R
P
A
B
E
S
A
A
V
Rx
R
P
A
B
E
S
B
A
Rx
R
P
A
B
E
S
C
A
V
Rx
R
P
A
B
E
S
D
V
(a)
(b)
0
25
20
30安徽省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
命题人:汪 宁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
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
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3.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分别为( )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核酸、磷脂
4.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B. 叶绿素b ;胡萝卜素
C. 胡萝卜素;叶绿素a    D. 胡萝卜素;叶绿素b
5.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作为储能物质的多糖分别是 (  )
A.糖原、淀粉 B.糖原、麦芽糖 C.乳糖、纤维素 D.葡萄糖、淀粉
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所有细胞均可直接利用的能量来源 ③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④在亲、子代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⑤所有细胞共用一套密码子 ⑥病毒和其它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只有①②③⑤⑥
7.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施肥与CO2吸收量无关
B.与B点相比,A点条件下限制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C.与D点相比,限制C点玉米吸收CO2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D.与C点相比,A点施肥过少,限制了CO2吸收量
8.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只供给含31P的原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各自进行减数分裂。则最终所产生的八个精子中,含31P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
A.50%、25% B.100%、25 %
C.100%、50% D.75%、25%
9.下列为细胞分裂的几种模式图及其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甲图为减分裂第二次中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CD段
②乙图是有丝分裂中期,正常情况下,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
③丙图可能是雌配子,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对应丁图的BC段
④乙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丙图可为单倍体生物的细胞图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生物自交,其后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概率为1/4
B.如果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配子含有4分子DNA
C.丙图所示家系所患疾病的遗传特点是男多于女
D.丁图所示,该果蝇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
11.下图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③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 B.②中含有与③中a类似的结构
C.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 D.②中含有密码子
1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在的是 ( )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C.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
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13.现有甲,乙两株豌豆,甲为黄色豆荚(AA),黄色子叶(BB),乙为绿色豆荚(aa),绿色子叶(bb),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由于害虫导致乙的雄蕊被破坏,通过杂交后,乙所结的种子再种下去,则长出的植株所结豌豆的豆荚及子叶的表现型之比分别为 ( )
A.绿:黄=1:0黄:绿=3:1 B.黄:绿=1:0黄:绿=3:1
C.黄:绿=3:1黄:绿=3:1 D.黄:绿=1:0黄:绿=9:3:3:1
14.某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已知Aa和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是A、a、B、b
15.若让某杂合体连续自交,那么能表示自交代数和纯合体比例关系的是( )
16.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其主要原因是:细菌等单细胞生物( )
A.遗传物质不是DNA B.遗传物质不在染色体上 C.一般进行无性生殖 D.无细胞核
17.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 )
A.蛋白质和核酸 B.乳糖和蛋白质 C.乳糖和核酸 D.蔗糖和蛋白质
18.浒苔是一种绿藻,奥运前大量出现在青岛奥帆赛水域,而去年引起太湖水华的是蓝藻。下列有关绿藻和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是好氧藻类,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B.蓝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两者均含有叶绿素,但后者没有叶绿体
D.两者均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前者没有线粒体
19. 某同学利用周六在学校开放的实验室中观察了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系列装片并绘制了示意图,其中甲图为该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图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判断该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应选用另一雌性动物与其测交,这是测交的主要用途之一
B.该动物体内乙细胞和丙细胞分裂时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甲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不会发生联会
D.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
20.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段
B.若在A点将核DNA用同位素标记,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50%
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
D.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21.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含有核酸的是( )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叶绿体
22.下列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的是( )
A、花粉与柱头相结合
B、高等植物细胞间依靠胞间连丝相互交换某些物质
C、甲状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D、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
23.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
B、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C、中心体广泛分布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内,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倍增并移至细胞两极
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所以可以相互转化,原因是具有共同的物质组成和相似的空间结构
24.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设法让洋葱根尖吸收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只能在分生区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
B.给小麦供应14CO2,14C不会出现在线粒体中
C.给豚鼠供应18O2,其呼出气体中不含有C18O2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时,标记元素在氨基酸的R基中
25.右图甲中4号为M病患者,对1、2、3、4进行关于M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M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层析法分离,结果如下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长度为9.7单位的DNA片段含有M病的致病基因
B.系谱图中3号个体的基因型与1、 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乙图中的个体d是系谱图中的4号
D.3与一M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M病孩子的概率为1/6
26.下列①—④曲线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不正确的表述是:( )
A.①图中的X因素可表示CO2浓度
B.③图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低。若其他条件适宜,光照强度小于b(大于零)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④图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四个图中,能反映光合作用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只有②图
27.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常藏身于霉变的花生和玉米等种子中。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将直接导致人的胰岛B细胞中的( )
A.细胞膜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
C.细胞内大量酶的合成受到影响 D.胰岛素合成受到影响
28.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遗传定律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
D.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29.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 )
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胞吞 D.胞吐
30.已知某种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右图。若将温度提高5℃,则正确的是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31.(9分)下图甲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图丙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要想观察到图丙的细胞图,需选择图甲的______处细胞(填序号);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分主要靠 处细胞(填序号)。
(2)乙图①→②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需要相关的酶有 。
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发生在图丙的________阶段(填序号),根据诱变育种原理,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图丙的________阶段(填序号)。
(3)图丙按照细胞分裂的正确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该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质)。
32. (12分)小香猪“天资聪颖”,略通人性,成为人们的新宠。其背部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
黑色(A B )、褐色(aaB )、棕色(A bb)和白色(aabb)。
(1)若右下图为一只黑色小香猪(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该细胞
如果减数分裂正常进行,最多能产生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2)两只黑色小香猪交配产下的一只白色雄小香猪,则它们再生下一只棕色
雌性小香猪的概率是     。
(3)有多对黑色杂合的小香猪,要选育出纯合的棕色小香猪,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假设亲本足够多,且雌雄都有,产生的后代也足够多)。
一: ;
二: 。
(4)已知小香猪的一种隐性性状由单基因h控制,但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h)是否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现有两只这样的小香猪,雌猪为隐性纯合体,雄猪为显性纯合体,能否通过预测它们的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来判断该h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0分)下图是某家族的系谱图,在这个家族中有两种遗传病甲(基因为A、a)和乙(基因为B、b),乙病患者的性染色体与男性相同,体内有睾丸,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但均表现不育。家族中7号个体无甲致病基因,1号个体无乙病致病基因。请根据图谱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
(2)4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5号个体的基因为: 。
(3)11号和12号个体结婚,生下一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 ,患甲病但不患乙病的孩子的概率为: 。
34.(9分)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温度条件下,来测定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图甲是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示意图,请分析此图并回答:
图甲 图乙
(1)在实验中保持温度恒定的意义是_____ ___,该实验中以单位时间单位叶片面积的O2释放量作为测定光合速率强弱的指标,本实验中也可以以___ _ _,_____ __作为测定指标。
(2)在图甲中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 _ _____和____ _ ______。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klx光照条件下8h,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O2将释放量为_______mg。
(3)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大,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在cd段趋于平稳的环境因素有_____ ______、____ _______等。
(4)将图甲中b点所代表的光照强度下,CO2的转移方向在图乙中用箭头标出。
 



① ② ③ ④ ⑤安徽省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命题人:孙 浩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Zn:65 H:1 C:12 Na:23 Mg:24 Cu:64 N:14
第Ⅰ卷 (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
1、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    ② 2FeCl2 + Cl2 = 2FeCl3
③ 2KMnO4 +16 HCl = 2KCl + 2MnCl2 + 8H2O +5Cl2
若某溶液中有Fe2+ 、I—、Cl—共存,要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则可加入的试剂是 (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2、下列各组离子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H+、SO、ClO-
B.Fe3+、Fe2+、SO、NO
C.Al3+、Na+、SO、CO
D.K+、H+、Br-、MnO
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 B.4∶3 C.2∶1 D.3∶1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
C.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D.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
5、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可能存在,但是自1971年两位美国科学家斯图查尔和阿佩里曼成功地合成次氟酸后,这种观点强烈地动摇了。他们在0℃以下将氟从细冰上面通过,得到了毫克量的次氟酸。已知次氟酸的分子组成与次氯酸相似,且次氟酸与热水剧烈反应,生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的溶液。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次氟酸分子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B.次氟酸分解会产生氟气
C.次氟酸与热水反应可能有H2O2生成 D.次氟酸的酸性可能比次氯酸强
6、将一定量的由Na、Na2O、Na2O2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放电后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Na、Na2O、Na2O2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1:1:1  B.1:2:1     C.2:3:1 D.3:2:1
7、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8、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
(N2O42NO2 △H > 0)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
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
正确的是( )
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
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
9、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1mol D.均减少1mol
10、25℃、101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kJ/mol、285.8kJ/mol、 890.3kJ/mol、2800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s)+1/2O2(g)=CO(g);△H=-393.5kJ/mol
B、2H2(g)+O2(g)=2H2O(g);△H=+571.6kJ/mol
C、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
D、1/2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kJ/mol
11、在容积为2L的容器内,发生反应2A(s)+3B(g)2C(g)+D(g),起始时充入3molA和2.5molB混合气体,经过5min生成0.5mol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的平均消耗速率为0.3mol/(L·min)
B.C的平衡浓度为2mol/L
C.若单位时间内生成的B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D.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将向正方向移动
12、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物质的量实验 CO2 H2 CO H2O
甲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乙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丙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丁 a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14、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C=2∶2∶1。保持温度不变,再以2∶2∶1的体积比充入A、B和C,则(  )
A.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B.平衡不移动
C.C的百分含量增大     D.C的百分含量可能减小
15、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层,且保持无色透明
B.实验Ⅱ:铁片最终完全溶解,且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Ⅳ: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16、将盛有NO2 和N2 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与二氧化氮的体积比(  )
A.1:1 B.1:2 C.1:3 D.3:1
17、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 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9.02g     B、8.51g     C、8.26g     D、7.04g
18、下列实验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所以实验时剩余的白磷也不能放回原瓶
B.某种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
C.焰色反应时观察到黄色火焰,说明样品中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钾元素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6分)
二、填空题
19. I.体积为5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甲起始投入2mol N2、3mol H2经过l0s达平衡,测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0.8mol。
II.容器乙起始投入3mol N2、bmol H2,维持恒温、恒压到平衡,测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1.2mol。此时与容器甲中平衡状态温度相同、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都相同。
(1)容器甲10s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   。
(2)甲容器中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____ 、 。(填写2项)
(3)下列哪些情况表明容器乙已达平衡状态   。(填字母)
A.容器乙的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C.氮气的生成速率等于氨气的消耗速率
D.断裂1mol N≡N键同时断裂6mol N—H键
E.容器乙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4)b= mol。
20. 硫酸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超过0.05%(体积分数)时需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硫酸工厂排放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分别采用以下方案:
【甲方案】如右图所示,图中气体流量计B用  
于准确测量通过的尾气体积。将尾气通入一定
体积已知浓度的碘水中测定SO2的含量。当洗气
瓶C中溶液蓝色消失时,立即关闭活塞A。
(1)洗气瓶C中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多孔球泡D,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2)洗气瓶C中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关闭活塞A,测得的SO2含量_______   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乙方案】实验步骤如下面流程图所示:
(3)步骤①中过量H2O2的作用是
(4)步骤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5)步骤②中Ba(OH)2是否足量的判断方法是
(6)通过的尾气体积为V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时,该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有V、m的代数式表示)。
21. 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⑴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⑵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 _,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吸收。
⑶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 10H++ 10NO3—=2H3AsO4+ 3S+10NO2↑+ 2H2O,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⑷将⑶中反应产物NO2充满干燥的烧瓶,然后将烧瓶倒立于少水槽中,向烧瓶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气体恰好完全溶于水(假设溶液没有扩散),则烧瓶中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 _ (设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3.8,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
22. 某含少量FeCl2杂质的FeCl3样品,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量m g样品(2~3g);
②向样品中加入10mL 5mol/L的盐酸,再加入蒸馏水,配制成250mL溶液;
③量取25mL操作②中配得的溶液,加入3mL溴水,加热使Fe2+完全被氧化;
④趁热迅速加入浓度为10%的氨水至过量,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沉淀;
⑤过滤,将沉淀洗涤、灼烧、冷却称量,反复操作至恒重。
请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
(1)若称量前,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标尺左方;称量读数时,指针刚好在标尺的中间,则所得样品的质量 。
A.比m g多 B.比m g少 C.恰好为m g
(2)溶解样品时要加入盐酸,原因是 。
(3)加入溴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若坩埚质量为W1 g,坩埚与灼烧后固体的总质量是W2 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5)若在配制250mL溶液时,所用的容量瓶没有洗干净。当含有下列物质时,最终会使铁元素的测定含量:①NaCl ;②Fe2(SO4)3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乙蚌埠一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英语试卷
命题人:安中妹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面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 Start to do exercise. B. Cook by herself. C. Eat less.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Go to the theatre. B. Visit his uncle. C. Hold a party.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Mr. Smith
A. He always pretends to know everything.
B. He knows a lot about outer space.
C. He is a very funny person.
4、How much should the man pay
A. $5. B. $30 . C. $35.
5、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bookstore . B. In a classroom. C. In a library.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面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都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二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Brother and sister. B. Classmates. C. Teacher and student.
7、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 before the exams
A. Take some exercise. B. See a movie with friends. C. Take a ling hot bath.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How did Harry get the present for the man
A. He made it himself. B. He bought it in a store. C. He ordered it from the Internet.
9、What did James give the man
A. A CD. B. A DVD. C. A book.
10、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likes aeroplanes. B. He got a model of plane last year.
C. He is wearing a sweater from Thoma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Where does the man like to go when he feels bad
A. To the forest. B. To the mountains. C. To the city.
12、Why does the woman come here
A. To yell out. B. To clear her mind. C. To take in fresh air.
13、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Father and daughter. B. Husband and wife. C. Guide and tourist.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Where Bill met his wife. B. How Bill loves his wife. C. What Bill’s wife is like.
15、Why do the speakers think Bill is a lucky man
A. He has a good job. B. He has a good wife. C. He has been to America.
16、Where is Bill from
A. Australia. B. America. C. Britain.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Where will the bus arrive at first
A. In San Francisco. B. In Los Angeles. C. In Pasadena.
18、What will the passengers do at Long Beach
A. Take a rest B. Have dinner. C. Change to another bus.
19、What is the number of the bus
A. 4144. B. 4134. C. 4234.
20、What can we learn from what the speaker said
A. Those who smoke should sit in the back.
B. The last stop on the bus route is Santa Barbara.
C. Passengers to San Francisco have to change to another bus.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An accident happened at crossroads a few meters away from bank.
A. a ; a B. 不填;a C. 不填;the D. the ; 不填
22、Once he actually did tremble off his chair trying to pick up a fallen spoon.
A. he B. him C. himself. D. his
23、He had prepared carefully for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so that he could be sure of passing it at his first .
A. attention B. attempt C. desire. D. purpose
24、The city government plans to 10 million square meters of land for low – rent housing project.
A. set off B. set about. C. set aside. D. set up
25、With so many things ,the woman made a shopping list before leaving for the store.
A. bought B. to buy C. buying D. having bought
26、Please be quite ! I to concentrate.
A. will try B. am trying C. tried D. have tried
27、Nothing but trousers in the store.
A. is sold B. sells C. are sold D. sell
28、- Every one of you the tower stands ,quickly , please !
- OK ,sir .
A. gathers where B. gather at C. gather where D. gathering at
29、I feel uncomfortable each time I remember the situation my sister didn’t agree with me the matter.
A. that ; at B. which ; about C. where ; to D. in which ; on
30、Everybody in the class knows that Daniel is always for appointment .
A. absent B. impatient C. optimistic D. punctual
31、-What did she want to know , Jack
- that we could finish our job .
A. What it was B. What was it C. When was it D. When it was
32、-Heard any news about your scholarship
-
A. Not yet B. Yes , please C. If possible D. Got it
33、He regretted the days when he studied.
A. wasting ; could B. to waste ; should have
C. having wasted ;had D. having wasted ; should have
34、- So hard in the last few months that h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Chinese .
- I can see that , only a few mistakes in his exam .
A. has Jack worked ; did he make B. Jack has worked ; he made
C. Jack has worked ; has he made D. has Jack worked ; he made
35、- Kennedy Airport ,please . I have to be there by 8 .
- , but I’ll do my best .
A. No problem B. OK C. I can’t promise D. I can’t do tha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择项(A、B、C、D)中,选择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It was in my high school science class , and I was doing a task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 with my favorite shirt on .
A 36 came , “Nice shirt. ” I smiled from ear to ear . Then another voice said , “ That shirt belonged to my dad . His mother works for my family . We were going to 37 that shirt away, but gave it to her 38 .” I was speechless .I wanted to hide .
I 39 the shirt in the back of the closet(壁橱) and told my mum what had happened .She then dialed her 40 , “ I will no longer work for your family , ” she told him . That night , Mon told my dad that she couldn’t clean anymore ; she knew her life’s 41 was something greater .
The next morning she 42 with the personnel manager at the Board of Education . He told her that without a proper education she could not teach . So Mom decided to 43 a university .
After the first year in college ,she went back to the personnel manager .He said , “You are 44, aren’t you I think I have a 45 for you as a teacher’s assistant . This opportunity deals with children who are mentally challenged with little or no chance of 46 .” Mom accepted the opportunity very 47 .
For almost five years, as a teacher’s assistant ,she saw teacher after teacher give up on the children and quit ,feeling 48 .Then one day ,the personnel manager and the headmaster 49 in her classroom . The headmaster said , “We have watched how you 50 the children and how they communicate with you and admire your hard-working 51 over the last five years . We are all in agreement that you 52 be the teacher of this class .”
My mom spent more than 20 years there . 53 her career(事业),she was voted Teacher of the Year . All of this came about because of the 54 comment made in the classroom that day .Mom showed me how to handle 55 situations and never give up .
36. A. noise B. voice C. sound D. shout
37. A. get B. take C. carry D. throw
38. A. otherwise B. anyhow C. instead D. actually
39. A. settled B. pushed C. pulled D. stuck
40. A. teacher   B. employer C. director D. adviser
41. A. purpose   B. encouragement C. achievement D. victory
42. A. went B. met C. worked D. stayed
43. A. visit B. continue C. attend D. prepare
44. A. serious B. fortunate C. careful D. responsible
45. A. role B. duty C. position D. part
46. A. learning B. judging C. obeying D. imagining
47. A. patiently B. eagerly C. successfully D. skillfully
48. A. nervous B. frightened C. guilty D. shy
49. A looked up B. went up C. took up D. showed up
50. A. believe B. protect C. treat D. receive
51. A. spirit B. intention C. action D. attempt
52. A. must B. would C. might D. should
53. A. At B. During C. On D. With
54. A. worthless B. thoughtless C. hopeless D. helpless
55. A. challenging B. different C. dangerous D. strange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Online shopping is very popular among most Internet users. Almost 85 percent of Web users in the U. S. shop online. Korea, with 99 percent,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here shopping online is very popular. Online shopping is easy, fast and convenient because users can shop from their homes using their computers. While online shopping is easy, there are also things you should be careful about.
If you are shopping at an online store, make sure to have your credit card handy. Many people are hesitant(有顾虑的) to give out sensitive information on the web but this is the easiest way to buy clothing without having to wander through a mall(商场).
When shopping online, do some research to ensure that the online store you are going through has an easy return policy. Shopping for clothes online is easy and convenient but it's good to know that if something doesn't fit correctly, it won't be a huge hassle(麻烦) to return the purchase.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so common that for some, it is an everyday pastime. It is more convenient for most people on a busy schedule, and the savings in time and gasoline from driving around town make it hard to pass up. Using the Interact puts vast amounts of 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tips. It's like being at the mall without crowds. With a couple of clicks of the mouse you can book a hotel, make airline reservation, send gifts to friends and family, buy that designer handbag you have always wanted, or order tens of thousands of other items. Another benefit you won't find shopping in a store or at the mall is that the internet is open around the clock, Seven days a week... 24 hours a day.
56.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
A. 85 percent of Americans shop online
B. every online store has a return policy
C. online shopping is more popular in Korea than in the USA
D. using credit cards is the only choice when buying things online
5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Online shopping is attractive.
B. Online shopping is easy and convenient.
C. Online shopping saves time and gasoline.
D. Online shopping will allow you to get a good bargain.
58. What’s the last paragraph mainly about
A. How to order items online.
B. When online stores are open.
C. The harm of using the Internet.
D.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shopping.
59. The passage was written to _____.
A. show us how to open online shops
B. encourage us to save money online
C.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online shopping
D. warn us to keep away from online shops
B
Do you know how to be happy Here are six ways for you to find more pleasure in your life.
Play that song you love so much. As a preschooler can tell you, repetition can lead to pleasure. When you experience something more than once, you notice more details about it each time, and it increases your enjoyment. That's why you love revisiting that jazz club, favorite restaurant, and beloved old Woody Allen movie. Of course, you can overdo it
Don't buy boxed sets of DVDs. Economist Tyler says that much of the joy we get from our purchases lies in the experience of seeking them out, getting them home, and opening them up. If you receive 18 DVDs in one package, you'll use up the excitement all at once. Buy things one a time and space out the pleasure.
Look outside. Our ancestors spent almost all of their time outside, surrounded by trees, water, and sky. The world in which most of us spend our time nowadays is unnatural and can harm the spirit. Even a small dose of nature elevates(使高兴) our mood.
Physical contact with animals works wonders. You can pet an animal. It increases the brain chemicals connected with pleasure and decreases those connected with stress. Even people without pets can get some of the effect by hanging out for a few minutes at a dog shelter.
Smile. Well, like it or not, smiling improves your mood. Here's why: people react better to you when you look happy, which in turn leads you to be happy. What’s more, looking happy fools your brain into thinking that you are happy.
60.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buying things one at a time can_____.
A. helps us save some money
B. spare time for other activities
C. increase our experience of happiness
D. give us more time to consider the purchase
61.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Paragraph 5
A. Exercise the brain
B. Pet an animal
C. Reduce work stress
D. Hang out more often
6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A. Smiles fools others’ mood.
B. Repetition results in pleasure.
C. Animals add to your stress.
D. Spending time outside harms your spirit.
63. What’s most likely to be discussed in the paragraph that follows
A. The effect of pleasure on life.
B. The writer’s own experience.
C. Another way to find pleasure.
D. Reasons for finding more pleasure.
C
The Chinese people's love affair with jade is a long and unknown one. For five thousand years, Chinese have enjoyed wearing, collecting and appreciating jade. And Chinese craftsmen (手工艺者) have created a great number and variety of fine works in jade. Starting from Tuesday, an exhibition entitled "Romance of jade" opens at Beijing's Palace Museum, also known as the Forbidden City. And for many of the valuable stones, it’s a genuine (地道的) homecoming.
If these pieces of jade had feelings, they would probably be signing over the unusual cycle of life. After several hundred years of changing hands, including being shipped overseas, the art works have finally come home. For many pieces, their return is especially meaningful, since the Forbidden City was where they were originally housed. And this wouldn't have been possible without the efforts of one man.
Hong Kong billionaire and jade connoisseur(鉴定家) Tsu-Kwok Ho put together a collection of featuring 130 pieces of fine quality jade. While living abroad in the 1990s, the outstanding Hong Kong businessman became aware of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al relics overseas. From then on, he tried every way to collect works of Chinese jade, going as far as very small and remote European cities, where some of the finest Chinese jade was to be found. And the art lover believes the Forbidden City is the place for the collections' first public exhibition outside Hong Kong.
With a worth believed to be in nine-figure in Hong Kong dollars, the 130 pieces date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th many rare pieces from the imperial collection of the Qing Court. They're of super quality and craftsmanship, showing the high level of jade production during these last two imperial dynasties.
The "Romance of Jade" exhibition will remain in the Forbidden City till mid-December.
64. What is told about jad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A. Chinese have been using jade to tell love stories.
B. "Romance of Jade" is actually a kind of jade.
C. "Romance of Jade" is also called the Forbidden City.
D. Chinese have been jade lovers all the time throughout the 5 000 years.
65. By saying "it’s a genuine homecoming", the writer means that the valuable stones have come to the place _____.
A. where they were born B. where they're loved best
C. where they were originally kept D. where they'll be kept properly
66.Some pieces of jade are said to have had an "unusual cycle of life" because they have
A. survived many different dynasties
B. witnessed lifestyles of various people
C. been marked with signs of damage
D. traveled here and there from hand to hand
67.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Tsu-Kwok Ho's collection _____.
A. mainly came from Europe B. started about two decades ago
C has made him a lot of money D. has never been publicly shown before
D
Faced with a tough job market, fresh graduates are dreaming of running their own businesses instead. But a recent survey has shown that such ambitions lack the required support and remain just that-dreams.
The Shanghai Municipal Employment Promotion Center poll(民意调查) of 1 276 graduates in sev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he city, reported last Friday, showed 59. 78 percent of respondents (答复者) considered the possibility of setting up a company or at least a small store. "But they just stop at the 'thinking' stage," it stated.
Respondents put the top reasons for a shortage of investment(投资) and a lack of business opportunity. They also listed lack of business experience and social networks, the need for advanced study and objections from family members as factors(因素) that stood in their way.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the interviewees said they would rather take up a job after graduating and then consider starting their own business two or three years down the road.
Guo Bing, a senior student i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ajoring in English, decided he wanted to be his own boss last year. But he is looking for a job first. "If 1 fail to find a satisfying job, 1 would like to set up a company in exhibition services," Guo said.
The Shanghai native has some relatives working in a local printing plant. With their help, Guo hopes to produce exhibition brochures at a relatively low price. He is also confident that his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can help him do well in the industry.
"Social network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business success," Guo said.
Guo said that the shortage of graduate jobs is the main reason driving mor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set up a business right after their graduation.
The university sets up a business guide team made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professionals. They regularly give training courses to students who show an interest in having their own business. The parents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are more willing to help their children start up alone, the survey showed. "Once you win the support of your family, you have won half the battle," Guo added.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A. Graduates Can Only Dream of Being Boss
B. The Story of Guo Bing
C. The Ambitious Fresh Graduates
D. A Tough Job Market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stop fresh graduates realizing their dreams of being bosses
A. Less skilled English language.
B. Their family members' objections.
C. The shortage of business experience.
D. The lack of business opportunity and investment.
70. In the view of Guo Bing, what is the key factor that makes fresh graduates dream of being boss soon after graduation
A. Their family don't support them. B. Their social networking is not good.
C. There are not enough graduate jobs. D. They want to achieve greater success.
71. Who is this article mostly intended for
A. Those who want to be bosses.
B. Those who will graduate from university.
C. The officials who work in the government.
D. The parents whose child graduates from university soon.
E
Because of stress of modem life folks today would rather watch television than get together with neighbours. Their behaviour doesn't minor TV soaps like Coronation Street and East Enders.
The Street’s Ashley Peacock and Toyah Battersby know all their neighbours. But the Royal Mail survey shows that people under-35s wouldn't dream of popping next door for a chat or to borrow a cup of sugar.
Three out of ten say they wouldn't know their neighbours if they saw them in the street.The same proportion(比例)would only offer to help neighbours if absolutely necessary, while 31 percent don't want to get to know them better. Twenty-six percent rarely or never speak to the person next door. Thirty-five percent. only talk to neighbours occasionally, and six percent actively dislike them. The old generation are still sociable, with 70 percent of over -55s taking time to chat to people next door. The report says: "In the past, the British tradition of village green gossip(闲聊) between neighbours was celebrated worldwide. But there's been a clear shift (改变) away from local links by the young generation. " Londoners are least likely to be neighbours, with a third rarely or never chatting over the garden fence. People in the Midlands-where 65 percent often speak to their neighbours-are most friendly.
Sociologist Jane Blakeman said, "People are working longer hours than ever before, and are travelling further to work. " It leaves them far less time at home.
72. Almost a third of young people _____.
A. know their neighbours quite well
B. have no idea who lives next door to them
C. spend time chatting with neighbours like their parents
D. talk to their neighbours when they want to borrow something
73.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Ashley Peacock and Toyah Battersby are both______.
A. old soap operas B members of royal family
C. famous stars in TV programmes D. important roles in popular TV series or novels
74. Chat among neighbours is still common among'——_____.
A. people over 55 B. people under 35
C. people between 35 and 55   D.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75.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London and the rest of Britain mainly in that non-Londoners
A. would help their neighbours only when necessary
B. are less likely to have good relations with their neighbours
C. wouldn't travel far and find more time to chat with neighbours
D. are more likely to keep up the old British tradition of having a chat over garden fence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5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任务型读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一个最恰当的单词.
注意: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单词。
Celebrating sleep
World Sleep Day, observed on 21 March, was created to bring attention to the growing number of sleep problems worldwide. Sleep is a natural part of human life, but many people in the modern world ignore its importance. As a result, sleep problems are increasingly common.
In 2002, scientists at the University of Athens in Greece conducted a survey of over 35 000 people in 10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China, Belgium and South Africa. Of the people that responded to the survey, 24 percent said that they did not sleep well, and based on their responses,31. 6 percent were diagnosed with insomnia (失眠) and another 17. 5 percent were diagnosed with borderline insomnia. In addition, 30. 7 percent of survey respondents reported visiting a doctor for help with sleep problems and 11. 6 percent said that they felt very sleepy during the day.
Overall, the survey found that many people suffer from the effects of poor quality sleep, some examples of which are being unable to fall asleep and waking up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these problems are pressure from school or work and a fast pace of life, but noise pollution and light pollution also interfere with sleep and contribute to poor quality sleep. The survey's findings are particularly troubling because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were found to have difficulty sleeping at night.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this are tiredness and trouble concentrating. If this happens for a long time, the risk of gaining weight and having a heart attack may increase.
There are many things you can do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your sleep. First, you should have regular sleep habits. Try to go to bed and wake up around the same time each day. You also need to make your bedroom a cool, dark, quiet place to sleep so that heat, light and noise do not disturb you. At night, you should also avoid things that contain caffeine, such as chocolate, coffee, tea and many soft drinks, as caffeine may keep you from sleeping.
Getting a good night’s sleep is important for everyone. By following the advice above, you can rest better at night and work better during the day.
Title Celebrating Sleep
Topic Context
World Sleep Day Owing to ignora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sleep, people celebrated World Sleep Day, bringing attention to the (76) _____problems of sleep.
Responses of the survey 1) Of 35 000 people in 10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were 24% of the people (77)_____ from sleeplessness.2) 31.6% were diagnosed with and another 17.5% were on the edge of insomnia.3) The (78)_____ of the people feeling sleepy during the day is 11.6. 4) 30.7% reported (79)_____ to a doctor for sleep problems.
(81) causing sleep problems & their consequences 1) Under (80) from school or work, people may have sleep problems.2) Poor quality sleeps also (82)_____ from noise or light pollution. 3) Feeling tired and sleepy, people have difficulty (83) on what they are doing.4) It is likely that sleepless people easily put on weight and have a heart attack.
(84). to take to improve sleep quality 1) Have regular sleep habits 2) Make your bedroom cool, dark and quiet 3) Avoid things (85)_____ caffeine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高考在即,同学们倍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一些同学争分夺秒甚至连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也在学习。针对这一现象,请你以A Ten-minute Break为题,写一篇短文,短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这一现象表明了部分学生的压力过大;
2.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是必要的,因为……
3.主要的短时休息方式有……
4.我通常是怎样利用这十分钟的。
注意:1.词数100左右,开头已经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A Ten-minute Break
As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drawing nearer and nearer,we have felt the pressure from our heavy learning tas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