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学案及训练核心知识梳理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规律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按照由里向外的顺序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2)排布规律特别提醒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必须同时满足各项要求,如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当M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8个电子。2.强化记忆元素周期表3.识记理解元素周期律项目同周期(左→右)同主族(上→下)原子结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逐渐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离子半径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逐渐增大元素性质 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最低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归纳总结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三表①元素周期表: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非金属性“左弱右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的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③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F、O、Cl、Br、I、S的顺序,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三反应①置换反应: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②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③与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能力训练1..(2020·石家庄期末)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碱性:NaOHB.稳定性:HF>HCl>PH3C.原子半径:S>O>FD.酸性:HClO>HNO3>H2CO32.下列叙述中金属M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N的活泼性强的是( )A.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常温时,M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N不能C.1molM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molN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D.M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N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选项事实结论A与冷水反应,Na比Mg强烈金属性:Na>MgBCa(OH)2的碱性强于Mg(OH)2金属性:Ca>MgC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非金属性:S>CDt℃时,Br2+H22HBr K=5.6×107I2+H22HI K=43非金属性:Br>I4..(2019·浙江4月选考,14)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D.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5.(2019·海南模考)X、Y是同周期的两种主族元素,他们的逐级电离能(I)数据如下表所示:电离能/kJ·mol-1I1I2I3I4I5……X49645626912954313353……Y73814517733105401363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XB.与水反应剧烈程度:XC.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D.Y的最高化合价为+36.按要求回答问题:(1)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①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________。②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_______;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________。③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_______。⑤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_______。⑥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_______。7.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主族周期 ⅠAneng'liⅢAⅣAⅤAⅥAⅦA01H2①②③④3⑤⑥⑦⑧⑨⑩??(1)这些元素中,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________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________是最不活泼的元素。(2)?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________。(3)这些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呈两性的是________。(4)⑤⑥⑦三种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3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离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6)⑧⑨⑩?四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7)下列能说明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填字母)。①HCl比H2S稳定;②HClO4酸性比H2SO4强;③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④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⑤Cl2比S更易与H2化合生成相应气态氢化物;⑥盐酸是强酸,而氢硫酸是弱酸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②④⑥8.已知An+、Bn-、C(n+1)+、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1)A、B、C、D的原子序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A、B、C、D或其离子符号回答,下同)。(2)其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3)其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答案 (1)C>A>B>D (2)A>C>D>B(3)D(n+1)->Bn->An+>C(n+1)+解析 A、B、C、D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大体位置为,根据递变规律回答问题。9(2019·青岛模拟)表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表1(1)元素p为26号元素,请写出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h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o、p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表2:元素电离能/kJ·mol-1opI1717759I215091561I332482957表2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o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p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三周期8种元素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图1所示,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图1中的序号)。(5)表1中所列的某主族元素的电离能情况如图2所示,则该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学案及训练核心知识梳理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规律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按照由里向外的顺序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2)排布规律特别提醒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必须同时满足各项要求,如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当M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8个电子。2.强化记忆元素周期表3.识记理解元素周期律项目同周期(左→右)同主族(上→下)原子结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逐渐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离子半径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逐渐增大元素性质 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最低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归纳总结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三表①元素周期表: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非金属性“左弱右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的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③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F、O、Cl、Br、I、S的顺序,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三反应①置换反应: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②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③与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能力训练1..(2020·石家庄期末)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碱性:NaOHB.稳定性:HF>HCl>PH3C.原子半径:S>O>FD.酸性:HClO>HNO3>H2CO3答案 BC解析 金属性:Na>Mg>Al,故碱性:NaOH>Mg(OH)2>Al(OH)3,A项错误;非金属性:F>Cl>P,稳定性:HF>HCl>PH3,B项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原子半径:O>F,C项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酸性应为HClO4>HNO3,而HClO是弱酸,D项错误。2.下列叙述中金属M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N的活泼性强的是( )A.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常温时,M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N不能C.1molM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molN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D.M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N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答案 B解析 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以及从酸中置换出H2的多少与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无关,A、C两项错误;金属的活泼性越强,越易与水反应,常温时,M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N不能,说明金属的活泼性M比N强,B项正确;由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金属性的强弱,D项错误。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选项事实结论A与冷水反应,Na比Mg强烈金属性:Na>MgBCa(OH)2的碱性强于Mg(OH)2金属性:Ca>MgC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非金属性:S>CDt℃时,Br2+H22HBr K=5.6×107I2+H22HI K=43非金属性:Br>I答案 C解析 C项,根据事实可知,H2SO3比H2CO3酸性强,但H2SO3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故不能说明非金属性:S>C。4..(2019·浙江4月选考,14)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D.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答案 C解析 35号元素是溴元素,单质Br2在常温常压下是红棕色的液体,A项合理;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是砷元素(As),为非金属元素,B项合理;第84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ⅥA族,为钋元素(Po),由于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所以该元素最高化合价是+6,C项不合理;第七周期0族元素是第七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原子序数为118,D项合理。5.(2019·海南模考)X、Y是同周期的两种主族元素,他们的逐级电离能(I)数据如下表所示:电离能/kJ·mol-1I1I2I3I4I5……X49645626912954313353……Y73814517733105401363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XB.与水反应剧烈程度:XC.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D.Y的最高化合价为+3答案 AC解析 由X的I2突然增大,说明X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Y的I3突然增大,说明Y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因X、Y同周期,可推断Y在X的右侧。6.按要求回答问题:(1)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①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________。②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_______;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________。③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_______。⑤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_______。⑥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_______。答案 ①H ②C O ③H、Be、Al ④Be ⑤Li、Si ⑥Li、P(2)①常见的10e-微粒有N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常见的18e-微粒有A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Na+、Mg2+、Al3+、OH-、O2-、F-、NH、H3O+、CH4、NH3、H2O、HF②K+、Ca2+、HS-、Cl-、S2-、O、SiH4、PH3、H2S、HCl、C2H6、CH3OH、H2O2、N2H4、F27.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主族周期 ⅠAneng'liⅢAⅣAⅤAⅥAⅦA01H2①②③④3⑤⑥⑦⑧⑨⑩??(1)这些元素中,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________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________是最不活泼的元素。(2)?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____________。(3)这些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呈两性的是________。(4)⑤⑥⑦三种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3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离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6)⑧⑨⑩?四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7)下列能说明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填字母)。①HCl比H2S稳定;②HClO4酸性比H2SO4强;③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④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⑤Cl2比S更易与H2化合生成相应气态氢化物;⑥盐酸是强酸,而氢硫酸是弱酸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②④⑥答案 (1)Na F Ar(2)氯 第3周期ⅦA族(3)HClO4 NaOH Al(OH)3(4)Na>Mg>Al NaOH>Mg(OH)2>Al(OH)3(5)Na Cl Al3+(6)Cl>S>P>Si HClO4>H2SO4>H3PO4>H2SiO3 HCl>H2S>PH3>SiH4(7)C解析 (7)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HCl比H2S稳定,可说明非金属性:Cl>S,故①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ClO4酸性比H2SO4强,可说明非金属性:Cl>S,故②正确;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可说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故③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与核外最外层电子的多少无关,故④错误;非金属性越强越易形成氢化物,Cl2比S更易与H2化合生成相应的气态氢化物,所以非金属性:Cl>S,故⑤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应比较最高价含氧酸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而不是氢化物的酸性,故⑥错误。8.已知An+、Bn-、C(n+1)+、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1)A、B、C、D的原子序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A、B、C、D或其离子符号回答,下同)。(2)其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3)其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答案 (1)C>A>B>D (2)A>C>D>B(3)D(n+1)->Bn->An+>C(n+1)+解析 A、B、C、D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大体位置为,根据递变规律回答问题。9(2019·青岛模拟)表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表1(1)元素p为26号元素,请写出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h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o、p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表2:元素电离能/kJ·mol-1opI1717759I215091561I332482957表2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o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p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三周期8种元素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图1所示,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图1中的序号)。(5)表1中所列的某主族元素的电离能情况如图2所示,则该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2)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 (3)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 (4)2 (5)Al解析 (2)h为Mg元素,Mg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3)o元素为Mn,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Mn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其3d能级为半充满状态,相对比较稳定,当其失去第3个电子时比较困难,而Fe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其3d能级再失去一个电子即为半充满状态,故其失去第3个电子比较容易。(4)第三周期8种元素分别为钠、镁、铝、硅、磷、硫、氯、氩,其单质中钠、镁、铝形成金属晶体,熔点依次升高;硅形成原子晶体;磷、硫、氯、氩形成分子晶体,且常温下磷、硫为固体,氯气、氩为气体,8种元素熔点最低的为氩,其次为氯,其中电负性最大的为氯。(5)由图可知,该元素的电离能I4远大于I3,故为第ⅢA族元素,应为A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