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画叶》 第一册第三单元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画叶》是科学与技术第一册教材中第三单元《走进植物》的第二课时,隶属于“生物与农业”模块的内容。这些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植物的兴趣,是小学科学启蒙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通过观察植物的叶,画叶游戏活动,比较叶的显著特征和差异,知道叶片的形状、叶缘和叶脉是不同的,了解叶片的多样性,训练学生科学的观察、比较、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叶子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叶片,能知道叶片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也都能说出叶片的名称,但是对于叶片的形状,并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也没有仔细观察过叶片的边缘和叶脉也不同的。教师可通过几种典型形状的叶片(大叶黄杨叶、紫荆、凤仙花、槭树叶、黑松叶、水稻叶)比较,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叶片形状不同,再出示鸡蛋、针、披针、心脏、绸带、手掌几种图片,让学生比较选择六种叶片形状像什么物体,从而了解掌形叶、针形叶、卵形叶、带形叶、心形叶、披针形叶的科技概念。叶的边缘和叶脉有的同学能发现出来,可让他用实物投影仪上台讲解,学生观察不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只要能说出叶的边缘和叶的茎不同即可。 画叶游戏,学生一般有美术基础,能画出叶片形状,上课时间的关系,可以不要求用彩色笔,用铅笔画。要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叶的形状、颜色、边缘、叶脉,再认真画图。 【教学设计】 画 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不同植物叶片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各不相同。 2、通过游戏,细致观察植物叶片的特征,并用图画的方式记录。 3、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重点难点 : 重点:细致观察植物叶片的特征,并用图画的方式记录。 三、教学准备: 活动器材:6种叶的标本;活动作业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植物的叶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知道不同植物叶片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各不相同。 活动器材 学生收集的落叶、6种叶的标本 活 动 过 程 指 导 要 点 观察:观察大叶黄杨叶、紫荆、凤仙花、槭树叶、黑松叶、水稻叶、 交流:6种叶片有什么不同? 观察:叶片形状像什么物体? 视频:叶片的形状。 交流:交流观察的结果,并归纳叶片形状名称。 观察:叶片的细微特征 小结:不同植物叶片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各不相同。 教师在课前准备叶片的标本 观察时,在学生充分了解不同植物叶片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各不相同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叶片的细微特征,如叶缘、叶脉等,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活动二:画叶猜叶游戏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细致观察植物叶片的特征,并用图画的方式记录。 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器材 叶片标本、活动作业等。 活 动 过 程 指 导 要 点 画叶片:选择最喜欢的一片叶片,并画下来。 游戏:展示各自画的叶片,请其他学生猜是哪种植物的叶片。 归纳:归纳游戏的要点。(仔细观察,画出叶片的显著特征) 总结: 仔细观察很重要,抓住特征画得像 视频:奇特的叶 在游戏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别人猜的越快、越准,说明画得越像(观察仔细)。 游戏可先在小组种进行,然后全班开展,归纳游戏的要点时,应启发学生明白细致观察对游戏成功的重要作用。 五、板书设计: 《画叶》 颜色、大小、形状、边缘等不同。 【教学设计说明】 本学期我根据科技组 “先体验,后指导”课题,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知识是最能牢记的,我在《画叶》这一教学内容通过叶片的观察、画叶,让学生分组观察各种不同叶片,在体验中,亲身感受到叶片的形状、大小、颜色是不同的。 活动一,观察植物的叶。自然界的叶片有很多种,为了观察的需要,我选择了“大叶黄杨叶、紫荆、凤仙花、槭树叶、黑松叶、水稻叶”六种典型形状的叶片,便于学生发现他们的形状不同,上课时候,先让学生体验观察各种叶片,然后再探究叶片的不同。对于掌形叶、针形叶、卵形叶、带形叶、心形叶、披针形叶的科学概念,一年级的学生只要知道叶片的形状像什么物体就可以,不需要掌握概念,为此我先出示六种物体的图片(鸡蛋、针、披针、心脏、绸带、手掌),让学生选择六种叶片像什么物体,然后教师再PPT出示概念,学生了解即可。 活动二,画叶猜叶游戏 通过游戏,细致观察植物叶片的特征,并用图画的方式记录。教师课前准备记录单,叶片标本,在游戏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别人猜的越快、越准,说明画得越像(观察仔细)。游戏可先在小组种进行,然后全班开展,归纳游戏的要点时,应启发学生明白细致观察对游戏成功的重要作用。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绘画能力,作为科技课只要求学生画得像,不要求绘画技巧。 最后,教师也可以通过“奇特的叶”视频,让学生了解猪笼草、仙人掌等一些奇特的叶,拓展学生知识面,为下学期植物的叶教学作准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